16.1植物基因转移的方法

植物基因转移的方法

化学的方法植物基因转移的方法

物理学

的方法

生物学的方法

脂质体法显微

注射法基因枪法

电击法

物理学

方法

物理学方法

化学的方法PEG 磷酸钙

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法

病毒介

导的基

因转移

生物学的方法

一、脓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生物法

●土壤农杆菌有2种

根瘤农杆菌(Ti质粒)、发根农杆菌(Ri质粒)●根瘤农杆菌的质粒DNA转入植物细胞后,会导

致植物产生冠瘿瘤,这是由于Ti质粒上有一

段T-DNA,能转移并整合进入植物基因组中,导致冠瘿瘤形成。

Ti质粒的结构

●两个重要的功能区

①T-DNA区

(转移DNA区)

②Vir区(毒性区)

●右边界和Vir 区是必须的

二、基因枪介导的基因转移

●基因枪法最早是1987年由美

国康奈尔大学的Sanford最先

设计的。

●同年Kliein等首次用基因枪

将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的RNA

及携带有基因的质粒DNA导入

洋葱表皮细胞。

击发装置枪管

基因枪介导的基因转移的特点

1、优点:

?操作简单、效率高、周期短。

?经金属微粒包裹后的DNA不影响其生物活性。?受体选择的余地大,不受物种限制。

2、缺点

?转移的外源基因往往是多拷贝的,可能会影响植物内源基因的表达。

思考题

1、植物基因转移的方法有哪些?

2、简述脓杆菌介导的基因转移的原理。

3、简述基因枪介导的基因转移的优缺点。

Thank You!

植物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

植物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断实施,世界生命科技工作者对于植物基因克隆技术的研究不断进步,近年来,我国在基因克隆技术领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玉米,小麦,大豆,水稻,拟南芥等植物中,已经克隆了许许多多与植物的产量、品质、抗性及农艺性状等相关的基因。文章主要从基因芯片技术,功能克隆、定位克隆、同源序列克隆、PCR擴增技术分别介绍基因克隆技术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 标签:植物;基因克隆技术;研究 植物基因克隆技术在生命科学技术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植物基因克隆技术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正向以及反向的遗传学方式,正向遗传学途径是一种很早的经典的克隆方法,通过研究突变表型性状进行克隆,包括了功能以及表型克隆等较为基本的克隆的方式;反向遗传学途径和正向遗传学途径截然不同,它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获得遗传基因片段,然后经过一系列的定位,将之后所研究的基因逆向研究。如定位克隆,同源序列克隆等。除了这两种克隆技术外,随着社会发展,也有一些新的克隆技术产生。 1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电子克隆技术的典型代表,基因芯片又称DNA芯片、DNA 微阵列,是以预先设计的方式将大量的基因探针固定在玻片、硅片等固相载体上组成的密集分子阵列。基因芯片技术类似于计算机的电子芯片技术,其具有高通量、微型化、连续化、自动化、快速和准确等特点。是一种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进行而发展出的产物,这一发展使得人类对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和动植物基因组取得了更长远的认识,对其的研究,是全人类对于基因组认识做出的不断地努力的成果,其中不乏许多典型的实例,用cDNA芯片技术对草莓、矮牵牛其基因是如何进行表达的进行研究,进而实现对转基因植物进行形状的观察及控制,可以更好的获悉分子对于基因表达是如何作用以及影响的也有利于获得更为优异更为良好的作物[1]。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克隆技术,是科技创新和生命科学的很好的结合,代表着人类在基因的克隆方面进展和成就,解决了很多传统克隆不能解决的问题,也讲基因克隆技术引向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2 功能克隆 功能克隆是人类采用最早的基因克隆策略,功能克隆技术从已知蛋白质的功能着手进行研究,其方法原理是先测知基因的编码蛋白质,利用它的信使RNA 进行反转录成cRNA,再利用cDNA做探针,从基因组中获取基因本身,进而完成克隆。

整个基因克隆实验流程完整

一、组织总RNA的提取 相关试剂:T rizol;氯仿;苯酚;异丙醇;75%乙醇;RNase-free水 相关仪器:制冰机;液氮&研钵/生物样品研磨仪;高速离心机;移液器(1ml、200μl、100μl/50μl);涡旋振荡仪;恒温金属浴。 相关耗材:解剖工具,冰盒,离心管,离心管架,吸头(1ml,200μl/300μl),一次性手套,实验手套。 实验步骤 1.取暂养草鱼,冰上放置一段时间,然后解剖,剪取肠道50~100mg,放入研钵中,加入 液氮迅速研磨,然后加入1ml 预冷TRIzol试剂,充分研磨至无颗粒物存在。 2.转移到离心管中,室温放置5min,使细胞充分裂解; 3.按1ml Trizol加入200μl氯仿,盖上盖子,迅速充分摇匀15s,然后室温放置3min; 4.4℃,,12000g 离心15min; 此时混合物分为三层,下层红色的苯酚氯仿层,中间层和上层无色水相;RNA存在于无色水相中; 5.小心吸取上清液,千万不要吸取中间界面,否则有DNA污染;转移至一个新的离心管, 加入等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混匀; 6.室温放置10min;4℃,,12000g 离心10min; 7.弃上清,加入1ml 75%乙醇洗涤;涡旋,悬浮沉淀;4℃,,12000g 离心5min; 8.弃上清;可以再次用75%乙醇洗涤沉淀; 9.弃上清;用移液器轻轻吸取管壁或管底的残余乙醇,注意不要吸取沉淀;室温放置5min 晾干沉淀;(RNA样品不要过于干燥,否则极难溶解) 10.沉淀中加入30μl RNase-free水,轻弹管壁,使RNA溶解。 RNA质量检测 相关试剂:溴酚蓝,TEB/TAE电泳缓冲液,溴乙锭(EB) 相关仪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移液器(2.5μl 或2μl 规格,10μl规格),电子天平,电泳仪,电泳槽,凝胶成像仪,微波炉,制冰机) 相关耗材:(无菌无绒纸,吸头,离心管架,PCR管,PCR管架,锥形瓶,烧杯,一次性手套,实验手套,冰盒) (1)RNA纯度的检测:测定其OD260和OD280的值,根据其OD260/ OD280的比值,当其比值在1.9~2.1之间,说明提取的总RNA纯度比较高,没有蛋白质和基因组的污染。 (2)RNA完整性的检测:取2μlRNA,与2μl溴酚蓝混匀,用1%的琼脂糖进行凝胶电泳,20min后,在凝胶成像系统中观察效果。当28S与18S条带清晰,且亮度比大约是2:1时,5S条带若隐若现,而且没有其它条带时,说明完整性不错,可以用于下游逆转录实验。

PCR-SSP ABO基因分型实验操作规程

PCR-SSP ABO基因分型实验操作规程 SXYJ-GZ-0222 1目的本文件规定了采用PCR-SSP技术、使用ABO基因分型试剂盒,对被检标本ABO血型基因型进行鉴定的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类ABO疑难血型标本鉴定。 3职责检测者负责依据此程序进行ABO基因分型实验操作。 4材料与设备ABO分型试剂盒(美国G&T公司)、Taq酶(Promega公司)、注射用水、PCR 扩增仪、微量加样器、涡旋震荡仪、冰箱、灭菌0.5ml离心管、灭菌200μl枪头、灭菌20μl枪头、废物缸、超净工作台、台式离心机、一次性帽子、口罩、手套等。 5操作方法 5.1建立PCR反应体系按此操作规程表1建立PCR反应体系 表1 PCR扩增反应体系配制 5.2PCR扩增反应采用热启动方法,先将PCR扩增仪预热到95℃后,再放入PCR板或 PCR试管,进行以下扩增反应: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60℃退火30s,72℃延伸90s,30个循环;72℃延伸5min,4℃保温。 5.3质量控制标准: 5.3.1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必须在PCR前区的生物安全柜进行操作。 5.3.2实验前应对照DNA模板管编号标记相应PCR管或板。 5.3.3必须设立ABO各基因表型的阳性对照。 5.3.4严格按操作规程中PCR扩增循环程序参数进行扩增,放入PCR板或PCR试管前需调出 已存入的程序核对无误后再进行PCR扩增。 5.3.5严格按照要求存放Taq DNA聚合酶,使用时一定要放在冰盒中保持低温,并核对有效 期限和浓度,用后立刻放回冰箱,不得反复冻融。 5.4琼脂糖凝胶电泳参见SXYJ-GZ-0305《凝胶电泳操作规程》。 5.5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记录与分析参见SXYJ-GZ-0318《凝胶成像系统操作规程》。 6结果分析 每个PCR反应都产生强弱不一的207bp内对照产物。由于竞争作用,某些PCR反应中内对照很弱,属正常现象。根据是否产生特异性PCR产物及其大小来指定相应基因型,见此操作规程表2。

实验室常用生化试剂配方

实验室常用生化试剂配方 1.常用抗生素配制以及使用说明(参考链霉菌室操作手册2019版) 抗生素 英文名称及缩写 抗性基因 贮藏液浓度(mg/ml) 100 25(无水乙醇配) 50 25 50 50 25(DMSO配) 100 50 35 25(0.15M NaOH配) 50(DMSO配) 50 50 MM 使用终浓度(μg/ml)链霉菌 2CM YEME 大肠杆菌 LA或LB 氨苄青霉素氯霉素潮霉素卡那霉素壮观霉素链霉素硫链丝菌素红霉素阿泊拉霉素紫霉素萘锭酮酸 TMP Ampicillin, Amp bla Chloramphenicol, Cml Hygromycin, Hyg Kanamycin, Km Spectinomycin, Spc Streptomycin, Str Thiostrepton, Thio Erythomycin, Ery Apramycin, Am Viomycin,Vio Nalidixic acid Trimethoprim cat hyg aac/aph aadA str tsr ermE aac(3)IV vph -* 10 10 2 5 10 5 100 10 -- 25 25 20 25 10 - 50 ------ 2.5 - 5 50-100 25 - 25 50 25 25 20 10-30

注意事项: (1) –表示无记录或不能使用,贮存液除特别说明外均用无菌水配制,配制过程请 确保抗生素粉末充分溶解混匀后再分装; (2)Km 和Am有交叉抗性,同时具有这两种抗性基因时应适当提高抗生素的量,并 设置阴性对照; (3)Hyg、Vio易见光分解,配制好后应用锡箔纸包好,使用过程中建议避光操作。有些抗生素需要在低盐的环境(如DNA培养基)下筛选效率较高,如Hyg, Km, Vio (4)用无菌水配制的抗生素需在超净工作台内用0.22 μm一次性过滤器过滤除菌并 分装;氯霉素、TMP、硫链丝菌素可以在超净工作台外配制分装,无需过滤除菌,但需确 保配制贮存液所用溶剂(无水乙醇、DMSO)未遭受污染,建议配制氯霉素时使用新的无水 乙醇,不要使用抽提质粒或总DNA时用的无水乙醇,以防止污染;DMSO,即二甲亚砜,易 挥发,有剧毒; (5)长期不用的抗生素请置于-20℃保存,抗生素粉末按照使用说明一般置于4℃保存,经常使用时可以暂置于4℃保存; (6)抗生素的实际使用浓度请结合实验经验进行适当调整; (7)配制抗生素时应尽量一次性称取抗生素粉末,配制过程中建议穿工作服,戴一次 性橡胶手套及口罩,及时清理称量配制抗生素时使用的台面及器具,以避免抗生素及溶剂 对自身的损伤及对工作环境的污染。 注意事项: (1)表中所列酶均可以用无菌水配制,也可以用相应的缓冲液配制,缓冲液配制方法 参考《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3版)》: 蛋白酶 K缓冲液:50 mM Tris(pH 8.0),1.5 mM 乙酸钙; RNase A缓冲液:TE (pH 7.6):10 mM Tris-HCl,1 mM EDTA;溶菌酶缓冲液:10 mM Tris-HCl(pH 8.0); (2) RNase A配制好后沸水浴处理5 min,取出贮存RNase A后首次使用时也需沸水 浴处理5 min后再使用; (3)制备原生质体时使用的溶菌酶配制时需过滤除菌,其他情况一般无需过滤除菌; (4)所有酶均应在-20℃保存,使用过程中避免反复冻融,配制过程中尽量避免外界 污染。 (1)IPTG用无菌水配制,0.22μm一次性滤膜过滤除菌,分装保存于-20℃;

基因克隆及转基因方法

基因克隆及转基因 一、基因克隆及转基因过程 1、设计引物 软件是https://www.360docs.net/doc/8811513423.html,sergene.v7.1,用到里面的PrimerSelect和EditSeq。 一般原则:1、长度:18-25; 2、GC含量:40-60%,正反向引物相差不要大于5%; 3、Tm值:55以上(到65),实在不行50以上也可以,正反向引物相差不要大 于5; 4、3’端结尾最好是GC,其次是T,不要A; 5、正反向引物连续配对数小于4; 6、在NCBI上的Primer Blast上看引物特异性如何; (如果克隆的话不能满足条件也没办法。) 不是必须条件,但可以考虑:多个基因设计引物时,可尽量使Tm值相似,方便PCR。 步骤: 一、打开PrimerSelect和EditSeq。 二、在EditSeq中输入你的序列。 引物有一对F和R 1、对于F是从5’到3’,在序列的前部分选择长度为18-25bp的碱基,如果你是要验证就随便选,如果你是要克隆就在最开始选,不符合原则就只能在你选的后边增或减碱基。 2、将选择的F引物输入到PrimerSelect中,在File中选择Enter New Primer,复制,OK,然后可以看到引物的情况,看看长度、Tm、GC含量是不是符合标准,不符合就继续选。 3、对于R是从3’到5’,选中序列,在EditSeq的Goodies中选择第一个“反向互补”,此时序列已反向互补,按照前面F的方法搜索R的引物。、 4、注意你想要的目的带的大小,比如序列是1000bp,你想PCR出来800大小的目的带,那就要看看F和R之间的长度在你想要的范围内。可以将R反向互补,在正向的序列中搜索R在的位置,就是在EditSeq中选择Search,点击第一个Find,开始搜寻。 5、搜索完引物在PrimerSelec中的Report中选择前两个查看二聚体情况。 6、在NCBI上的Primer Blast上看引物特异性如何。 7、因为是克隆,所以引物要有酶切位点,酶切位点的加入主要考虑所用到的表达载体,在NEBcutter网站中输入总序列查看可用的酶切位点。在引物上游加入酶切位点,注意加入时载体的表达的方向,前面的酶切位点在引物F上,后面的酶切位点在引物R上。一般在引物上游还要加上两个保护碱基。 2、提取醋栗DNA 3、PCR扩增与目的基因回收 PCR先找合适的退火温度,找到后回收时就可以多PCR几管,一般我们用20ul的体系,PCR5管就可以回收,就是琼脂糖凝胶回收,将目的基因用刀片切下来,用试剂盒回收。回收完可以再跑电泳检测一遍。 PCR: 20ul体系:灭菌水13.8ul,若模板为质粒灭菌水14.3ul; 2.5mMdNTP2.0ul;

南方医科大学分生实验-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基因克隆

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基因克隆 南方医科大学学院 摘要 本实验旨在学习基因克隆并检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入宿主细胞后很稳定,对多数宿主的生理无影响,是常用的报道基因,便于实验。本实验通过将含有目的基因GFP的pEGFP-N1质粒和pMD18-T载体进行酶切、电泳、回收、连接、转入、筛选之后,把GFP基因成功导入到大肠杆菌DH5α(克隆菌)中,从而实现荧光蛋白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关键词:绿色荧光蛋白克隆表达 实验名称绿色荧光蛋白的基因克隆 2015- ~ 实验日期 实验地点 2015- 合作者指导老师 评分教师签名批改日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限制性内切酶进行DNA酶切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掌握PCR技术原理和PCR仪的操作方法。 4.学习PCR产物的TA克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5.了解和掌握大肠杆菌的制备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要点以及DNA转化大肠杆菌的原理和方 法。

6.掌握双酶切法鉴定重组DNA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以及菌落PCR鉴定重组DNA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7.掌握IPTG诱导GFP基因表达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 1.pEGFP-N1质粒 2.T载体

三、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质粒:pEGFP-N1 T载体:pUCm-T 菌种:DH5(克隆菌) PCR引物: F——GGCATATGGTGAGCAAGGGCGA R——CGGGATCCCTTGTACAGCTCGTC Tm=56 实验试剂: 即用型蓝白T载体(pMD18-T vector cloning kit) 快速DNA连接试剂盒 限制性内切酶:EcoR I(Fermentas) Axygen质粒提取试剂盒 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卡那霉素(Kan) X-gal、IPTG等 实验仪器: 超净工作台,恒温摇床,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台式高速离心机,大容量冷冻离心机,PCR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水平电泳槽,垂直电泳槽,电泳仪,凝胶成像系统,制冰机、超低温冰箱等 2.方法 分离目的基因→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连接重组体→转入受体细胞→筛选重组体、转化子 四、实验具体流程 1.获取外源基因 1)碱裂解法提取质粒 使用Axygen质粒提取试剂盒

基因克隆载体上的各种常用蛋白标签

基因克隆载体上的各种常用蛋白标签 蛋白标签(proteintag)是指利用DNA体外重组技术,与目的蛋白一起融合表达的一种多肽或者蛋白,以便于目的蛋白的表达、检测、示踪和纯化等。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相继开发出了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蛋白标签。目前,这些蛋白标签已在基础研究和商业化产品生产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美国GeneCopoeia(复能基因)为客户提供50多种蛋白标签,可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包括各种最新型的标签,如:SNAP-Tag?、Halo Tag?、AviTag?、Sumo等;也提供齐全的各种常用标签,如eGFP、His、Flag等等标签。 以下是部分蛋白标签的特性介绍,更加详细的介绍可在查询产品的结果列表里面看到各种推荐的蛋白标签和载体。 TrxHIS His6是指六个组氨酸残基组成的融合标签,可插入在目的蛋白的C末端或N末端。当某一个标签的使用,一是能构成表位利于纯化和检测;二是构成独特的结构特征(结合配体)利于纯化。组氨酸残基侧链与固态的镍有强烈的吸引力,可用于固定化金属螯合层析(IMAC),对重组蛋白进行分离纯化。使用His-tag有下面优点: 标签的量小,只有~0.84KD,而GST和蛋白A分别为~26KD和~30KD,一般不影响目标蛋白的功能; His标签融合蛋白可以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或变性条件下纯化,前者在纯化疏水性强的蛋白得到应用,后者在纯化包涵体蛋白时特别有用,用高浓度的变性剂溶解后通过金属螯和去除杂蛋白,使复性不受其它蛋白的干扰,或进行金属螯和亲和层析复性; His标签融合蛋白也被用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相互作用研究; His标签免疫原性相对较低,可将纯化的蛋白直接注射动物进行免疫并制备抗体。 可应用于多种表达系统,纯化的条件温和; 可以和其它的亲和标签一起构建双亲和标签。 Flag标签蛋白 Flag标签蛋白为编码8个氨基酸的亲水性多肽(DYKDDDDK),同时载体中构建的Kozak序列使得带有FLAG的融合蛋白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效率更高。FLAG作为标签蛋白,其融合表达目的蛋白后具有以下优点: FLAG作为融合表达标签,其通常不会与目的蛋白相互作用并且通常不会影响目的蛋白的功能、性质,这样就有利用研究人员对融合蛋白进行下游研究。 融合FLAG的目的蛋白,可以直接通过FLAG进行亲和层析,此层析为非变性纯化,可以纯化有活性的融合蛋白,并且纯化效率高。 FLAG作为标签蛋白,其可以被抗FLAG的抗体识别,这样就方便通过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对含有FLAG的融合蛋白进行检测、鉴定。

DNA甲基化实验操作原理及方法-Hxg

DNA 甲基化重亚硫酸氢盐修饰法(DNA METHYLATION BISULFITE MODIFICATION) 实验操作原理及方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可以检测特定DNA序列的甲基化状态。 二、实验原理: DNA 甲基化是指由S-腺苷甲硫氨酸(SAM)提供甲基基团,在DNA 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的作用下,将CpG 二核苷酸的胞嘧啶(C)甲基化为5-甲基化胞嘧啶(5-m C)的一种化学反应。DNA 甲基化是调节基因转录表达的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的修饰方式。 DNA 甲基化主要在转录水平抑制基因的表达。DNA 甲基化引起基因转录抑制的机制可能主要有以下3 种:(1)DNA甲基化直接干扰特异性转录因子与各基因启动子中识别位置的结合。(2)序列特异性的甲基化DNA 结合蛋白与启动子区甲基化CpG 岛结合,募集一些蛋白,形成转录抑制复合物,阻止转录因子与启动子区靶序列的结合,从而影响基因的转录。(3)DNA 甲基化通过改变染色质结构,抑制基因表达。 重亚硫酸氢盐修饰法检测DNA甲基化的基本原理是基于DNA变性后用重亚硫酸氢盐处理,可将未甲基化胞嘧啶修饰成尿嘧啶。此反应的步骤是:1、在C-6位点磺化胞嘧啶残基;2、在C-4处水解去氨基来产生尿嘧啶磺酸盐;3、在碱性条件下去硫酸化。在这个过程中,5-甲基胞嘧啶由于甲基化基团干扰了重亚硫酸氢盐进入到C-6位点而保持着未反应的状态。在重亚硫酸氢盐处理后,使用针对每个修饰后DNA链的引物进行PCR反应。在这个PCR产物中,每5-甲基胞嘧啶显示为胞嘧啶,而由未甲基化胞嘧啶转变成的尿嘧啶则在扩增过程中被胸腺嘧啶所取代。 BSP(bisulfate sequencing PCR) :重亚硫酸盐使DNA中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脱氨基转变成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保持不变,进行PCR扩增。最后,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并且与未经处理的序列比较,判断是否CpG位点发生甲基化。

植物基因克隆实验指导

植物基因克隆实验规则 一、植物基因克隆实验课的目标 根据基因克隆实验操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特点, 将该实验设计为综合性实验课程,实验内容设计上完全抛弃了原来分散的、孤立的单纯学习某一实验技术的缺陷, 将单个实验综合为系统的、连贯的系列型大实验,注重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应用,我们从以往的科研项目中选取了部分研究内容用于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这是基于教学实验与实际科学研究实验之间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 整套实验围绕洋甘菊倍半萜生物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HMGR的克隆这一研究课题进 行操作, 设计的实验内容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和综合性,让学生在独立实践操作中学习基因克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体会科学研究的严密逻辑和培养科研理念。 我们将实验内容设置为8个部分, 实验内容前后衔接紧密, 环环相扣, 不可分割, 前一个实验的结果是下一个实验的材料。该课程使学生获得了整个类似科研实践过程的训练和体验, 学习了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功, 对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及将来从事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科 研基础。 二、实验的进行程序和要求 1、预习学生在课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以及教材有关章节,必须对该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内容、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2、讲解教师对该实验内容的安排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按实验指导的要求进行独立操作与观察。 3、独立操作与观察除个别实验分组进行外,一般由学生个人独立进行操作和观察。在实验中要按实验指导认真操作,仔细观察,作好记录。有关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按操作程序反复练习,以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4、演示每次的实验都备有演示内容,其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某些实验中的难点,扩大在实验课有限时间内获得更多感性知识的机会。 5、作业实验报告参照硕士毕业论文的格式写,必须强调科学性,实事求是地记录、分析、综合。在实验结束时呈交。 6、小结每次实验结束后,由师生共同小结本次实验的主要收获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 三、实验规则和注意事项 1、每次上课前,必须认真阅读实验指导,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熟悉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 2、上实验课时必须携带实验指导、记录本及文具等。进入实验室要按规定座位入座。 3、实验时要遵守纪律,听从教师指导,保持肃静。有问题时举手提问,严禁彼此谈笑喧或随意走动,也不得私自进行其他活动。 4、实验时要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教师的安排和实验指导的要求进行。操作观察要认真仔细,边做、边看、边想,认真做好实验记录。 5、要爱护仪器和器材设备,注意节约实验材料、药品和水电。如有损坏器材应立即报告并主动登记、说明情况。 6、实验结束后,应清理实验台面,认真清理好仪器、药品及其他用品,放回原处,放好凳子,方可离开实验室。值日生要负责清扫地面,收拾实验用品,处理垃圾,关好水、电、门窗后再离开。

链霉菌操作手册

链霉菌室实验操作手册(2003年) 第一章培养基抗生素生长因子 (3) 常用抗生素及其使用浓度 (3) LB(Luria-Bertani)培养基 (3) LA (3) 基本培养基(MM) (3) R5(1L)链霉菌原生质体转化时用 (4) YEME(酵母膏-麦芽膏培养基) 1L(液体培养链霉菌) (4) TSBY (1L)(液体培养链霉菌) (4) MS培养基 (5) 2CMY培养基(用于井岗的接合转移) (5) YMS培养基(阿维,井岗产孢) (5) YD培养基 (5) 生长因子补充物的使用浓度 (6) 第二章DNA基本操作 (7) 大肠杆菌质粒的抽提 (7) 酶连反应 (7) DNA片段凝胶回收 (8) DNA纯化 (9) E.coil总DNA的提取 (9) 链霉菌质粒DNA的小量提取(还需改进) (10) 去磷酸化处理(详见分子克隆实验指南以及Takara的CIAP使用说明) (10) AT克隆(详见说明书) (10) Southern Blot (11) 第三章PCR及相关技术 (13) PCR (13) PCR重组(详见《PCR技术实验指南》p429 重叠延伸技术) (14) PCR定点诱变(DpnI法) (14) 第四章基因片段转移技术 (15) 大肠杆菌CaCl2法制备感受态细胞及DNA转化 (15) DNA转化 (15) 大肠杆菌质粒的快速检测 (15) 接合转移(详见英文《手册》249页) (16) 链霉菌原生质体的制备 (16) 链霉菌原生质体的转化 (17) PCR-Targeting技术中E.coli电转化感受态的制备及电转化 (17) 第五章RNA操作技术 (19) 链霉菌总RNA的抽提 (19)

基因克隆步骤

实验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实验原理](供参考,试剂盒的Solution SS成分未知) 细菌处于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叫感受态。转化是指质粒DNA 或以它为载体构建的重组子导入细菌的过程。其原理是:在0℃下的CaCl2低渗溶液中,细菌细胞膨胀成球形。转化缓冲液中的DNA形成不易被DNA酶所降解的羟基—钙磷酸复合物,此复合物粘附于细菌细胞表面。42℃短时间热处理(热休克),可以促进细胞吸收DNA复合物。将处理后的细菌放置在非选择性培养液中保温一段时间,促使在转化过程中获得的新的表型(如Amp抗性) 得到表达。然后再涂布于含有氨苄青霉素的选择性平板上,37℃培养过夜,这样即可得到转化菌落。[仪器、材料与试剂] (一)仪器1.小型高速离心机2.恒温摇床3.恒温箱4.‐20℃冰箱5.恒温水浴器 (二)材料1.氨苄青霉素2.大肠杆菌DH5a3.pUC194.1.5mL 离心管5.枪头、枪6.试管、培养皿 (三)试剂1.快速感受态细菌制备试剂盒(申能博彩公司产品)2.LB 培养液在950mL去离子水中加入:胰蛋白胨(tryptone) 10g酵母提取物(yeast extract) 5g NaCl 10g 摇动容器直至溶质完全溶解,用Na0H调节pH至7.0,加入去离子水至总体积为1L,121℃湿热灭菌20min。 3.氨苄青霉素(Amp),用无菌水配制成100mg/mL 溶液,置‐20℃冰箱保存。 [实验步骤]

1.从大肠杆菌DH5a平板上挑取一个单菌落接于2mL LB培养液的试管中,37℃振荡培养过夜。 2.取50mL菌液转接到一个含有5mL LB培养液锥形瓶中,37℃振荡培养2小时。以下步骤按修改后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3.用灭菌的枪头取0.5mL的大肠杆菌培养物于1.5mL灭菌离心管中,冰上放置3分钟后,加入0.5mL预冷的Solution SS。在冰上小心地用1mL 枪头将细胞悬浮起来。注意:1mL的取液器设定在500mL。悬浮细胞要轻,防止细胞进入枪内。 4.将上述细胞分装于1.5mL离心管(离心管要在放在冰上预冷) 中,每管0.1mL。细胞可以立即使用或储存。 5.将感受态细胞迅速转移到‐20℃或更低的低温冰中。注意:在转移过程中要防止温度升高,解决的办法之一是在塑料袋里装上低温冰块,将细胞迅速转移到塑料里,将整个塑料袋放到低温冰箱内。 转化:1.新鲜制备的或‐20℃下保存的100mL感受态细胞,置于冰上,完全解冰后轻轻地将细胞均匀悬浮。 2.加入5mL pUC19质粒,DNA浓度为10pg/mL,轻轻混匀。 3.冰上放置30分钟。 4.42℃水浴热激60秒。 5.冰上放置2分钟。 6.加400mL LB培养液,37℃ 250转/分振荡培养30分钟。 7.室温下4000rpm离心5分钟,用枪头吸掉400mL上清液,用剩余的培养液将细胞悬浮。

PCR扩增实验操作步骤

PCR扩增反应 一、实验原理 PCR:是一种选择性扩增DNA或RNA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依据体内细胞分裂中的DNA半保留复制机理,以及在体外dNTP分子于不同温度下双链和单链可以互相转变的性质,人为地控制体外合成系统的温度,以促使双链DNA变成单链DNA;单链DNA与人工合成的引物退火,以及在dNTP存在下,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使引物沿单链模板延伸成为双链DNA。 PCR反应分3步:①变性:通过加热使DNA 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双链解离形成单链DNA;②退火:当温度突然降低时,由于模板分子结构较引物要复杂得多,而且反应体系中引物DNA量大大多于模板DNA,使引物和其互补的模板在局部形成杂交链,而模板DNA 双链之间互补的机会较少。③延伸:在DNA聚合酶和4 种dNTP底物及Mg2+存在的条件下,5'→3'的聚合酶催化以引物为起始点的DNA链延伸反应,以上3步为一个循环,每一循环的产物可以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数小时之后,介于两个引物之间的特异性DNA片段得到了大量复制,数量可达2×106~7拷贝。 变性 退火 延伸 图反应历程

二、实验材料 1·模板:细菌DNA 2·TsgDNA聚合酶3·dNTP混合液 4·10倍浓度PCR缓冲液5·2.5mmol/LMgCl2 6·RAPD引物:S14 S15 S18 S66 S74 S88 S97 S103 S110 S115 7·提取细菌DNA的相关试剂 三、操作步骤 1.细菌染色体DNA的提取(见上一组) 3·反应程序: 将RAPD反应试剂加入EP管中 轻混后用100ul石蜡油覆盖于反应混合液之上,防止样品在反复加热-冷却的过程中蒸发,盖好盖子 打开PCR反应仪输入以下反应数据 ●94 摄氏度预变性5min ●94摄氏度变性40s ●40摄氏度退火40s ●72摄氏度延伸1min 将EP管放入仪器开始扩增,循环35次;72摄氏度延伸10min 仪器为Model MyGene 25 Plus 三、注意事项 1、PCR反应体系中DNA样品及各种试剂的用量都极少,必须严格注意吸样量的准确性 及全部放入反应体系中。 2、为避免污染凡是用在PCR反应中的Tip尖、离心管、蒸馏水都要灭菌;吸每种试剂 时都要换新的灭菌Tip尖。 3、加试剂时先加消毒三蒸水,最后加DNA模板和Taq DNA聚合酶。 4、置PCR仪进行PCR反应前,PCR管要盖紧,否则使液体蒸发影响PCR反应。 5.引物条件首先引物与模板的序列要紧密互补,其次引物与引物之间避免形成稳定二聚 体或发夹结构,再次引物不能在模板的非目的位点引发DNA聚合反应(即错配)。

4植物基因克隆的策略与方法

4植物基因克隆的策略与方法 基因的克隆确实是利用体外重组技术,将特定的基因和其它DNA顺序插入到载体分子中。基因克隆的要紧目标是识不、分离特异基因并获得基因的完整的全序列,确定染色体定位,阐明基因的生化功能,明确其对特定性状的遗传操纵关系。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由于植物发育,生理生化,分子遗传等学科的迅速进展,使人们把握了大量有关植物优良性状基因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知识,再运用先进的酶学和生物学技术差不多克隆出了与植物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逆,育性、高蛋白质及与植物发育有关的许多基因。我们实验室对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作了功能克隆的研究(舒群芳等,1995;舒群芳等,19 97),为了克隆植物基因也探讨了其它克隆方法,本文论述基因克隆的策略、方法及取得的一些进展。 1功能克隆(functional Cloning) 功能克隆确实是按照性状的差不多生化特性这一功能信息,在鉴定和已知基因的功能后克隆(Collis,1995)。其具体作法是:在纯化相应的编码蛋白后构建cDNA文库或基因组文库,DNA文库中基因的选择按照情形要紧可用二种方法进行,(1)将纯化的蛋白质进行氨基酸测序,据此合成寡核苷酸探针 从cDNA库或基因组文库中选择编码基因,(2)将相应的编码蛋白制成相应抗体探针,从cDNA入载体表达库中选择相应克隆。功能克隆是一种经典的基因克隆策略,专门多基因的分离利用这种策略。 Hain等从葡萄中克隆了两个编码白藜芦醇合成的二苯乙烯合成酶基因(Vst1和Vst2),葡萄中抗菌化合物白藜芦醇的存在,能够提升对灰质葡萄孢(B otrytis cinerce)的抗性,在烟草和其它一些植物中无二苯乙烯合成酶,因此克隆该基因通过转基因后,对有些植物产生对灰质葡萄孢的抗性专门有意义(H ain等,1985)。Kondo等1989年对编码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的基因组DN A做了克隆和序列分析(Kondo等,1989)。周兆斓等构建了水稻cDNA文库,分离了编码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的cDNA(周兆斓等,1996)。植物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类天然的抗虫物质,它可抑制摄食害虫对蛋白质的消化,使害虫因 缺乏所需氨基酸而导致非正常发育或死亡。胡天华等人从烟草中分离出流行于我国的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并克隆了编码该

肉桂地链霉菌接合转移体系的构建及nsdA基因中断对其次级代谢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07,15(6):1042~1047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研究员, 主要从事微生物发酵工程研究。E-mail:. 收稿日期: 2007-04-03 接受日期: 2007-05-07 ·研究论文 · 肉桂地链霉菌接合转移体系的构建 及 基因中断对其次级代谢的影响 陈 芬 1 ,熊 伟 2 ,闵 勇 1 ,范与庆 1 ,梁运祥 1 , 吕和平 3 ,邢仁昌 3 ,郑应华 1,3 * (1.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2.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4; 3. 北京生物医药研究所,北京 100091) 摘要: 以 pSET152 和 pHL212 为出发质粒, 通过供体大肠杆菌 ( ) ET12567 (pUZ8002) 和 S17-1 属间接合转 移肉桂地链霉菌 ( ), 构建并优化了肉桂地链霉菌的接合转移系统。利用 PCR 介导的基因置换技术 快速构建了肉桂地链霉菌 (negative regulator of differentiation)基因 中断载体, 通过接合转移导入肉桂地链霉 菌工业菌株 BIB2005, 筛选得到 1 株遗传稳定表型为 的接合子 BIB309。PCR 分析结果显示, 该接合子即为 中 断突变株。与出发工业菌株相比, 在摇瓶水平上 中断突变株BIB309莫能菌素产能提高了 2.7倍。 关键词: 肉桂地链霉菌; 接合转移; 基因; 基因中断 中图分类号: S1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1304(2007)06-1042-06 Construction of the Conjugal Transfer System of and Effect of PCR-mediated Gene Disruption on Its Secondary Metabolism CHEN Fen 1 , XIONG Wei 2 , MIN Yong 1 , FAN Yu-qing 1 , LIANG Yun-xiang 1 , LV He-ping 3 , XING Ren-chang 3 , ZHENG Ying-hua 1,3 * Intergeneric transfer of plasmid vectors pSET152and pHL212from donor ET12567(pUZ8002)and S17-1to were demonstrated and optimized.The gene disruption structure was constructed by PCR-targeting system and then introduced into BIB2005through intergeneric conjugal transfer.After PCR analysis, the screened conjugant BIB309was confirmed to be the https://www.360docs.net/doc/8811513423.html,pared with the start strain,the yield of monensin of the mutant BIB309increased 270percent in the level of flask. ?conjugal transfer? gene?PCR-mediated gene disruption 肉桂地链霉菌 ( ) 是 一种具有复杂形态分化的革兰氏阳性土壤细菌, 在 不同培养基与培养条件下表现不同产孢和生长特 性。 其次级代谢产物是莫能菌素 (monensin ), 是一类 五环单羧酸多醚结构的脂溶性抗生素,其体外抗球 虫活性极强,在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 用(Day ,1973)。目前莫能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工作已基本完成 (Leadlay ., 2001), 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莫能菌素生物合成基因簇 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簇十分相似, 大 小约为 97kb , 其基因簇以 mon 命名, G+C %含量高 达 72%(Andrew ,2006)。整个生物合成基因簇 含有 34 个完整的 ORFs , 其中的 20 个 ORFs 与莫能 菌素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Markiyan ,2003)。 近年来,接合转移作为一种基因转移工具已在 多种链霉菌中成功应用(Trieu-Cuot ,1987)。介 导大肠杆菌与链霉菌接合转移的载体一般都含有一 段 760bp 来源于 IncP 群质粒 RK2 上的 序列,

链霉菌总DNA提取

1. 链霉菌总DNA提取 讲义 1。1 菌丝体 用YEME、TSB、TSBY培养,蔗糖浓度:34% SCO, Slividans,分散菌丝体; 10 % 其他菌种,有的不适于在高糖条件下生长。 是否污染:闻气味;看清汤。 1。2 DNA提取 NaOH使线形DNA变性 苯酚不能除去多糖,使上清不澄清,此时可用盐析法除多糖和蛋白质。 注意:菌丝体用量不能多。 SDS量:2%SDS与溶菌酶溶液等体积。 乙醇(2X)沉淀:特异性优于异丙醇,然而体积大。-20?C,1 hs, 或 4?C,O/N,时间越长越好,可用于长距离携带。 异丙醇沉淀时间:=< 10 MIN,room temperature,不能置于 4?C, -20?C A 溶菌:菌丝体用量不能多!需溶菌酶,作用时间可长可短,溶菌完全即可,但不能O/N 溶菌酶溶液用缓冲液配,高渗或等渗:原生质体同步裂解,在不需要时不裂解。 菌丝体培养基中加入甘氨酸,使肽聚糖骨架变松,对溶菌酶更敏感。 B CDEFGHIJ SDS法

2.9.1 链霉菌总DNA少量快速提取 收集链霉菌菌丝体并用10.3%蔗糖洗涤1次,将100ul菌丝体在eppendorf离心管中用TE洗涤1次, 于菌体沉淀块中加入500ul溶菌酶溶液, 用自动移液器吸管头快速、强烈抽吸以悬浮和裂解细胞直到溶液变粘稠。加入50ul 20% SDS,(或100ul 10% SDS)混匀, 37℃保温10分钟后, 加入0.5倍体积的中性苯酚/氯仿, 混匀后离心, 向上清液加入0.1倍体积NaAC(pH4.8)和等体积异丙醇, 颠倒混匀, 将白色絮状沉淀挑出到70%乙醇中洗涤, 离心, DNA沉淀块再分别用70%乙醇和无水乙醇洗涤后溶解在适量TE缓冲液中。 2.9.2 大片段链霉菌总DNA提取(用于构建基因文库) 适量的菌丝体(50ml液体培养物), 溶于10ml含2mg/ml溶菌酶的LRTE溶液(2mg/ml溶菌酶, 25mM Tris-HCl pH8.0), 100mM EDTA (pH8.07, RNase 50ug/ml)中, 37℃溶菌至溶液清澈透亮。加入蛋白酶E至终浓度为0.2mg/ml, 小心轻轻混匀, 30℃, 30分钟, 加入20%SDS 至终浓度为1%, 立即轻轻倾斜混匀, 37℃水浴2小时。冷却至室温, 加入等体积中性苯酚, 轻轻混匀(约需10分钟), 使液体均一相形成乳浊液, 5000g离心15分钟, 用大口径移液管转移上清液, 根据中间蛋白质的多少, 重复使用中性苯酚抽提。经中性苯酚抽提了的上清液, 再用氯仿抽提两次。最后向上清液中加入0.4倍体积的7.5M NH4AC和两倍体积的无水乙醇, 小心转动离心管以充分混匀, DNA立即形成白色絮状沉淀。小心挑出絮状沉淀团到5ml 70%乙醇中洗涤两次, 再用无水乙醇洗涤1次, 自然风干(勿使沉淀完全干燥, 否则极其难溶), 加入适量TE缓冲液, 4℃过夜溶解DNA。经脉冲电场凝胶电泳检测发现用这种方法提取的总DNA片段在90-160kb之间。

植物基因的克隆|植物基因克隆的基本步骤

植物基因的克隆 08医用二班姚桂鹏0807508245 简介 克隆(clone)是指一个细胞或一个生物个体无性繁殖所产生的后代群体。通常所说的基因克隆是指基于大肠埃希菌的DNA片段(或基因)的扩增,主要过程包括目标DNA的获取、重组载体的构建、受体细胞的转化以及重组细胞的筛选和繁殖等。本文主要介绍植物基因的特点、基因克隆的载体、基因克隆的工具酶、基因克隆的策略以及植物目的基因的分离克隆方法等内容。 关键词 植物基因基因克隆载体工具酶克隆策略分离克隆方法 Plant gene cloning Introduction Cloning (clone) refers to a cell or an individual organisms asexual reproduction produced offspring. Usually said cloning genes means

based on escherichia coli segment of DNA (or genes), including the main course target DNA, restructuring of the carrier, transformation of receptor cells and reorganization of screening and reproductive cells.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lant gene and gene cloning and carrier, gene clone tool enzyme, gene cloning and plant gene strategy of separation cloning method, etc. Keywords Plant gene cloning tool enzyme gene cloning vector method of separation of cloning strategy 一、植物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gene)是核酸分子中包含了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一般来说,植物基因都可分为转录区和非转录的调控区两部分。 (一)植物基因的启动子 启动子(promoter)是指在位于结构基因上游决定基因转录起始的区域,植物积阴德启动子包括三个较重要的区域,一时转录起始位点,而是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5~40bp的区域,三是转录起始位点上游-75bp处或更远些的区域。 (二)植物基因的增强子序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