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种立体农业的模式共25页文档

合集下载

我国的三种立体农业模式

我国的三种立体农业模式

我国的三种立体农业模式目前我国的立体农业分为三种农业模式:(1)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2)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3)黄淮海平原:鱼塘-台田模式;千烟洲立体农业千烟洲的立体山区农业农业模式属于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的一种。

针对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式;充分利用当地的“立体气候”,依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空间的多层次性,合理布局农、林、牧、渔、副业的农业模式。

千烟洲气候湿润,降水多。

丘陵山区耕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人工草地;缓坡和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种业。

地势低洼处,易积水,出现洪涝,适合养鱼。

由山顶至山谷依次为“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

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珠三角基塘农业而我们熟悉的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是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典型的代表。

针对地势低洼,水分充足。

挖洼地为鱼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塘中养鱼,基上种桑、甘蔗、果树和花卉,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

这种模式起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避免洪涝灾害的作用。

鱼塘-台田模式对华北地区的地势低洼,渍涝严重,土壤盐碱化现象,开挖鱼塘积水发展渔业;同时挖出来的土堆积到田面而抬高地势,在台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又能降低台田地下水位,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降低台田地表的盐度,以达到改良华北地区的中低产田的效果。

立体农业的作用立体农业具备高效、集约、持续和安全的特点,根据不同生物物种的特性进行垂直空间的多层配置,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潜力,缓解人地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环境、水环境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第一章 立体农业(复)2012.2.14

第一章 立体农业(复)2012.2.14

• 2、生态效益:立体农业的生态效益主要是 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改良了农田小气候, 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增强了生物的抗逆性。
• 3、社会效益:立体农业不仅吸收了社会过 剩的劳力,而且又给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农 副产品,因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
第四节 立体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
1、旱地立体农业 粮粮型 粮经型 粮菜型 菜菜型
第四节立体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1旱地立体农业菜菜型2稻田立体农业稻鱼立体种养模式稻蟹立体种养模式稻鸭立体种养模式稻萍鱼蛙立体种养模式稻萍蟹立体种养模式3庭院立体农业庭院立体种植庭院立体养殖庭院立体种养庭院立体种养加4保护地立体种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二十四在1300余亩蔬菜大棚中推行蔬菜高矮疏密立体化种植取得新成效棚均纯收入达24万余元
二、立体农业的特点 • • • • • 综合集约性 多样性 内循环与外开发的统一 整体协调 技术密集
(一)综合集约性 即集约经营土地,表现为各种类型种植业与各种类 型的畜牧业、渔业、林业的综合经营,是一种巧妙 地利用生物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关系取得的一种 综合集约的经营方式,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 资金整体综合效益;
5、丘陵山区立体农业综合开发 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
6、农林间作、林胶茶立体种植
2008年,湖南湘阴县石塘乡新农村村民在该县中南桐木发展 股份有限公司承包的农林间作地里除草。该基地是湖南全省 最大泡桐树基地,栽有泡桐树三千五百亩,农林间作了红薯、 花生、玉米等经济作物,让山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一、土地当量比(LER) 是指立体种植中不同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P1 、P2 、P3…)与相应单作的单位面积产 量(M1 、M2、 M3…)的相对比值之和, 即: IER=P1/M1+P2/M2+ P3/M3 这公顷土地能获60 吨的林木产量和150公斤的油菜产量,而在单 作条件下,每公顷土地的林木产量为80吨, 每公顷的油菜产量为300公斤,请评价其立体 种植的效果。 P1=60吨/公顷, P2= 150公斤/公顷, M1 = 80吨/公顷,M2= 300公斤/公顷 土地当量比= P1/M1+P2/M2 =60/80+150/300=0.75+0.5=1.25 LER﹥1,立体种植优于单作

立体农业

立体农业

第一章立体农业的概述第一节立体农业的定义一、立体农业=立体种植=复种、间种、套种定义:利用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科学配套,形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生产系统。

1复种:指在一块地一年内种植收获两季或两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意义:a充分利用光能b均衡利用土壤养分c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

2间种:在同一田块上同一生长期内进行的几种作物相间种植的方式。

意义:a充分利用光能b可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3:套种:在前一茬作物即将收获之前就将后一作物种入其行间、株间的种植方式。

意义:a提高种植复数b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提高光能利用率c避开灾害性气候d有效调节双抢季节劳力过分紧张的矛盾。

二、立体农业:利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对外界环境条件要求不同空间差、时间差和生物差特点,在一定地域(或水域)或一定区域内建立起来的多种作物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新型农业生产结构。

三、立体农业=集约农业:在一定的区域(或水域)内,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光、热、水等条件,建立多层次配置,多物种共处的一种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种养相结合的高产、高效、集约的农业生产形式。

四、立体农业=开发农业=农业综合开发主要内容: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实现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第二节立体农业的效益一、经济效益增加单位面积上获得各种农产品的总产量,同时也部分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麦/棉,大麦/凤尾菇二、生态效益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提高了农业的生态效益;改良了农田小气候,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增强了生物的抗逆性。

如云南的橡胶/肉桂/茶树/砂仁三、社会效益吸收了社会的剩余劳动力,给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繁荣。

第二章立体农业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立体农业的结构1、物种的结构指立体农业模式内农业生物种类的组成,数量及其相互关系。

植物——初级生产者——作物产品动物——次级生产者——畜产品微生物——分解者——食用菌理想的结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达到最高的生产效率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常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常见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常⻅⽣态循环农业模式在当今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态循环农业模式正逐渐受到⼴泛关注。

⽣态循环农业是⼀种将传统的农业技术与现代的⽣态理念相结合,旨在实现资源的⾼效利⽤和环境的保护的农业发展模式。

以下是⼀些常⻅的⽣态循环农业模式,以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态养殖模式⽣态养殖模式是⼀种利⽤养殖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共⽣关系,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的农业模式。

例如,畜禽养殖与⽔产养殖相结合,畜禽粪便作为⽔产饲料的来源,同时⽔产养殖产⽣的残饵和粪便也可作为畜禽的饲料来源。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提⾼资源的利⽤率。

⼆、废弃物利⽤模式废弃物利⽤模式是⼀种将农业⽣产过程中产⽣的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资源的农业模式。

例如,农作物秸秆可以⽤于⽣产纸张、⽣物质能等;畜禽粪便可以⽤于⽣产有机肥料;⽣活垃圾可以通过堆肥等⽅式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害化。

三、⽴体种植模式⽴体种植模式是⼀种利⽤不同植物种类的⽣⻓特性和环境适应性,实现空间和资源的充分利⽤的农业模式。

例如,林下种植、果园种植等。

这种模式可以增加⼟地资源的产出率,提⾼经济效益。

四、有机农业模式有机农业模式是⼀种将有机理念融⼊农业⽣产,通过有机肥料和⽣物防治等⼿段,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保护⽣态环境和提⾼农产品质量的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障⻝品安全和⼈⺠的健康。

五、⽣态恢复模式⽣态恢复模式是⼀种通过⽣态⼯程技术,对退化或受损的⽣态系统进⾏恢复和重建的农业模式。

例如,⼟壤改良、湿地恢复等。

这种模式可以改善⽣态环境质量,提⾼⽣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六、农牧结合模式农牧结合模式是⼀种将农业⽣产与畜牧业相结合,实现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的农业模式。

例如,在种植作物的同时养殖畜禽,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料⽤于农作物⽣产;在草原地区种植耐旱作物,同时养殖⽜⽺等草⻝动物。

这种模式可以提⾼⼟地资源的利⽤率和经济效益。

七、⽣态旅游模式⽣态旅游模式是⼀种将⽣态理念与旅游相结合,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然保护区旅游等⽅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农业模式。

立体农业的案例

立体农业的案例

立体农业的案例立体农业是一种利用空间和资源,采用多种农作物和动物混合种植和养殖的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和动物的生产效益,并且有助于保护环境。

以下是一些立体农业的案例。

垂直农场垂直农场是一种在城市或近郊地区利用垂直空间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并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同时,由于垂直农场的农作物是在城市中心种植的,因此可以提供更快速、更健康的食品运输方式,减少食品的碳足迹。

梯田农业梯田农业是一种在山坡地带利用梯田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的保水能力,并增加农作物的生产效益。

此外,梯田农业还可以提供美丽的景观,吸引游客和城市居民前来参观和旅游。

鱼菜共生鱼菜共生是一种将鱼类养殖和蔬菜种植相结合的农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鱼的排泄物可以为蔬菜提供营养,而蔬菜则可以净化水质,为鱼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供更健康、更环保的食品。

鸡粪发电鸡粪发电是一种利用鸡粪进行生物发电的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将鸡粪转化为电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同时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此外,鸡粪发电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生物农业生物农业是一种利用天然生物资源进行农作物种植的农业模式。

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保护环境。

生物农业包括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不同的类型。

稻田养鱼稻田养鱼是一种在中国农村广泛实践的农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稻田可以为鱼类提供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而鱼类则可以帮助控制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提高稻谷的产量和质量。

此外,稻田养鱼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水平。

森林种植森林种植是一种将林业和农业相结合的农业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农作物可以在森林中种植,利用森林中的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生长。

森林种植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农产品,并且可以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农业经济学--立体农业

农业经济学--立体农业

评述
3、
2、
1、
千烟洲立体农业 模式为发展多种经营, 增加农民收入,防止 水土流失和保持生态 平衡提供有力的指导。
为实现深度开发有 限的耕地资源,广度开 发闲置的非耕地资源, 实施开发性农业,从单 一种植业向大农业和农 业立体型产业转变,并 逐步趋向农--工--商综 合发展提供思路。
“千烟洲立体农 业模式”不仅在理论 方面已经成熟,在实 施现状上也很成熟, 它已是农业因地制宜 发展重要的生产模式。
3、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系统,
它包括农业的广度,即生物 功能维;农业的深度,即资 源开发功能维;农业的高度, 即经济增值维。它不是通常 直观的立体农业,而是一个 经济学的概念。
4、立体农业是种植和养殖
结合的生态农业系统,是一 种比较理想的立体农业。但 对中国立体农业的研究仅10 多年历史,其理论还处于探 索阶段,未大规模应用,应 加强对它的研究,因地制宜 地加以推广与利用。
3、
要调整传统基塘生 态系统比如调整产业 结构,使其产品多样 化发展,注重清洁生 产,创造更多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否 则社会将选择性淘汰 传统的基塘生态系统。
三、千烟洲立体山区农业
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即由山顶至山谷依次为“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 —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 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良性 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农业经济学文献综述
我国立体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摘要:立体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种特殊经营模式,在国民经济特别是农 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有三种立体农业模式:1、黄淮海平原:鱼 塘-台田模式;2、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3、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丘上 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立体农业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环境方面 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本文侧重论述立体农业三种模式带来的经济效益, 并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立体农业三种模式作出一些评述。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

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

(4)我国三种立体农业模式的异同点: a、相同点: 都是立体生态农业(既获得了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环境效益)
都是因地制宜,合理 开发利用当地地形 b、不同点: 农作物和农业结构不同 利用的具体目的不同 鱼塘的功能不同 功能效益不同
(六)我国某些特殊的农业称谓:
1、河谷农业: (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黄河谷地、 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最为典型。 (2) 青藏高原气候寒冷,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气温 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又有河水灌溉,土肥, 因此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形成河谷农业。 2、坝子农业: (1)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地区。
(1)A阶段农业生产以_____ 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 种植业 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_____ 为主。 乳畜业 奶牛 ;______ 市场 和饲料供给 (2)C阶段的生产对象是______ ______是影 响其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 (3)欧洲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 “天然蓄水池”,可见种植牧草越来越受重视,试比较我 国西部畜牧业与西欧乳畜业的差异: ①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________气候区,这种气候的 特点是______,很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我国西部的牧草分布在_______气候区和______气候区 ③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____,对乳 产品的需求量大。 ④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西部种植牧 草具有___作用
[例3]读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图(如图6),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用材林、经济林、果园、农田 B.农田、毛竹、果园、用材林 C.农田、毛竹、果园、落叶松 D.果园、毛竹、农田、马尾松
A
(2)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多种自然资源 B.有利于某一种农产品多方面、多层次地利用 C.有利于减少有限耕地压力和增加农民收入 D.有利于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3)图中用材林和竹林的环境效益是( ) A.增加农民收入 B.防风固沙、防治土地荒漠化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为农民提供生活燃料 (4)图中农田种植的油料作物主要是( A.水稻 B.花生 C.油茶 D.油菜

立体农业现状概述及发展技术模式应用

立体农业现状概述及发展技术模式应用

立体农业现状概述及发展技术模式应用●向杰元一、立体农业发展现状(一)国外立体农业的发展概况1.21世纪,在人口不断增加情况下,世界各国都关注农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

美国农业部在2008年农业基本计划中提出,加强农业技术和管理能力提高,及时制定生产、价格、贸易一级结构调整等政策,将有利于实现美国国家利益和安全。

在当前国际竞争日益家具情况下,立体农业也不可不得加入各国综合实力竞争的行列。

2.国外立体农业的发展在不同国家其发展模式也是不一样的。

国外传统的立体农业生产多是单一性,由于许多国家人少地多、现代化水平较高,粮食增产主要是靠扩大种植面积和提高面积产量,靠选用良种、增施肥料、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等措施。

农业种植制度特点是清种,即一年一熟或轮作,复种指数较低。

如美国的农业复种指数低于100%;日本虽属人多地少的国家,每人耕地面积比我国少,原来的复种指数也比较高,在20世纪60年代时曾达到150%以上。

如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进行间套复种的四季稻试验研究,亩产1710kg;美国利用麦茬复种大豆,试种三季豆,亩产650kg;用小麦与苜蓿套种,土壤流失由30%~40%降到12%。

印度、美国等一些主要以棉花田套种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同时起到水土流失;俄罗斯用豆科与禾本科作物混播,以提高牧草蛋白质含量,利用轮作制,防治病虫害,消灭杂草;意大利在农田种20%的杨树,获林茂粮丰。

(二)立体农业趋势发展方向1.在消费市场方面,现代立体农业生产的大部分都为无公害、绿色甚至有机农产品,在国外有时也被称“生态农产品”。

由于这些“生态农产品”可以解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因而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的一致认可,也成为现代立体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原动力。

2.在政府方面共同制定,《欧洲共同农业法》用专门条款鼓励欧盟范围内的立体农业的发展,欧盟各国也大都制定了鼓励立体农业发展的专门政策。

在经营企业方面,美国有机农业商业联合会主席,凯瑟琳、迪马特奥说:“有机农产品已不再限于健康食品店,现在他们正不断涌进大型超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