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
合集下载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
严格执行感染预防措施,包括勤洗手、 佩戴口罩、消毒器具等,减少交叉感染 的风险。 鼓励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如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等。者及其家属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 慰,减轻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
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帮助 患者及其家属应对疾病引起的心理问题 。
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 的事项,如饮食、活动、药物使用等。
症状缓解
症状缓解
提供对症治疗,如退热、止痛等,以缓 解患者的症状。 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和报告医生。
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膳食 计划,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监测患者的体重、饮食情况、排泄情况 等,积极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营养不 良问题。
随访及复诊
随访及复诊
定期进行患者的随访,关注患者的病情 变化及康复情况。 提醒患者及其家属按时复诊,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防止疾病的复发和进展。
结束语
结束语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需要多 学科的合作和专业的团队协作。
护理关注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康复质 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 者的护理
目录 简介 健康教育 症状缓解 营养支持 预防感染 心理护理 随访及复诊 结束语
简介
简介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 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群体中。 护理对于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康 复起着重要作用。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为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小儿戊型病毒性 肝炎的健康教育,包括疾病认识、传播 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病毒性肝炎案例分析

过去史
既往史:患者否认结核、肝炎、高 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家族史:家族成员体健,否认“结 核”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日常生活规律及自理能力
1.饮食情况:食纳一般,300g左右每顿,一 日三餐
2.休息与睡眠情况:睡眠欠佳,间断入睡 。
3.排泄型态:平时排便每日一次,小便基本 正常。
工作范文,仅供参考!
如需使用,请下载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护理查房 病毒性肝炎戊型
基本资料:
患者37床,男性,37岁,因“气喘尿 黄一周”于2018年2月22日17:51步行入icu, 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呼吸稍 急促,胸闷,尿色发黄,至市一院诊断“肺 炎”治疗3天,抗HEV-IGM阳性,为进一步 治疗入住我院。入院时神志清,精神一般, 无明显气喘,偶有咳嗽伴少许白粘痰,皮 肤巩膜无黄染,跌倒、坠床评分1分,自理 能力评分90分,轻度依赖。
3.做好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观察药 物的疗效,有无不良反应。
评价: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
P4有受伤的危险
1.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将物品摆放 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避免下床 时发生危险或跌倒,拉床栏 。
2.鼓励病人寻求帮助,教会其使 用传呼系统,以便能及时得到护 士的帮助。
3.加强巡视,及时了解病人的需 要,帮助其解决问题。
辅助检查
2-24CT:两肺病变,考虑感染性病变,左肺胸 腔少量积液 ,3-1CT:左肺下叶稍进展,左 侧胸腔少量积液稍减少
2-22ALB:35.3g/l,ALT:153U/L,血气分析: 氧浓度94%,二氧化碳分压:46mmHg,氧分 压:64mmHg, 咽拭子均阴性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持续教育
为护士和家属提供相关知识的培训,以便更好地 应对患者的需求。
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
谢谢观看
医院护理
在医院环境中进行专业的医疗护理,包括监 测和药物治疗。
护士需熟悉戊型肝炎的护理要求,以提供更 好的服务。
在哪里进行护理
家庭护理
出院后,家属需在家庭环境中继续进行护理 。
家属应接受相关培训,以便提供有效的支持 。
在哪里进行护理
社区健康中心
社区健康中心可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 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什么是戊型病毒性肝炎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黄疸、乏力、食欲不振和腹痛。
在小儿患者中,症状可能更为隐蔽,需特别关注 。
什么是戊型病毒性肝炎
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传播,特别是在卫生条件 差的地区。
预防措施包括改善饮水卫生和保持良好的个人卫 生习惯。
为什么需患者的症状和生理指标,如体温、 黄疸程度等。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戊型病毒性肝炎 2. 为什么需要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在哪里进行护理 5. 如何进行有效护理
什么是戊型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戊型病毒性肝炎
定义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 的肝脏感染,主要通过口腔途径传播。
该疾病在发展中国家较为常见,尤其是在卫生条 件差的地区。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有助于早期干预。
为什么需要护理 营养支持
提供易消化、高热量的饮食,以支持肝脏恢 复。
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肝脏负担。
为什么需要护理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 。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PPT

健康教育:介绍 疾病知识,提高 患儿及家长认知; 指导合理饮食, 避免感染;强调 定期复查,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效果评价
患儿症状改善情况评价
发热情况: 观察患儿发 热是否得到 有效控制, 有无反复发 热现象
消化道症状改 善情况:评估 患儿食欲、恶 心、呕吐、腹 泻等消化道症 状是否得到缓 解
黄疸消退情 况:观察患 儿黄疸是否 逐渐消退, 皮肤颜色是 否恢复正常
指导家属照顾患儿:指导家属如何 正确照顾患儿,包括饮食、休息、 用药等方面。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展健康教育:向家属普及戊型病 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提高家属的 认知水平。
鼓励家属参与治疗:鼓励家属积极 参与患儿的治疗过程,共同为患儿 的康复努力。
随访时间:根据患儿病情和医嘱确 定随访时间
下一步工作计划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患儿的病情和需求,制定针对 性的护理计划
针对患儿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 护理方案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患儿,制定不同 的护理措施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 计划
加强家属沟通与教育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家属保持 密切联系,及时解答疑问,提供必 要的帮助。
定期随访与评估
评估内容: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 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社会适 应能力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随访内容:了解患儿病情变化、治 疗效果、饮食及生活习惯等
调整护理计划:根据随访和评估结 果,及时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患儿 得到最佳的护理
感谢观看
汇报人:
药物治疗与观察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查房

饮食禁忌
告知患者需避免饮酒、油腻食物等 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品,以免加重 病情。
并发症风险预测与防范策略
感染风险
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感染风险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保持 环境清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
感染等。
肝性脑病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 及时发现肝性脑病的迹象,采取 降低血氨、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
脉搏与呼吸
注意观察患者脉搏、呼吸 频率及节律,评估心肺功 能状态。
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了解循环 系统功能,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
心理状态评估及干预措施
焦虑与抑郁
社会支持
评估患者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 理措施,如倾听、安慰、鼓励等。
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鼓励家属 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减轻其 心理压力。
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普及
病毒性肝炎定义及分类
病毒性肝炎定义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 主的一种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分类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 肝炎;根据病毒类型可分为甲型、乙 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主要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 病毒等嗜肝病毒感染引起。
危险因素
包括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共用餐具或洗漱用品、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发热等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如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查等。
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了解患 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调整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质量。
告知患者需避免饮酒、油腻食物等 不利于肝脏健康的食品,以免加重 病情。
并发症风险预测与防范策略
感染风险
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和感染风险 ,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如保持 环境清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
感染等。
肝性脑病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 及时发现肝性脑病的迹象,采取 降低血氨、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
脉搏与呼吸
注意观察患者脉搏、呼吸 频率及节律,评估心肺功 能状态。
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了解循环 系统功能,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
心理状态评估及干预措施
焦虑与抑郁
社会支持
评估患者情绪变化,及时发现焦虑、 抑郁等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 理措施,如倾听、安慰、鼓励等。
评估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鼓励家属 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减轻其 心理压力。
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普及
病毒性肝炎定义及分类
病毒性肝炎定义
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 主的一种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分类
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 肝炎;根据病毒类型可分为甲型、乙 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主要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 病毒等嗜肝病毒感染引起。
危险因素
包括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共用餐具或洗漱用品、食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 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发热等症状。
诊断依据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如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查等。
预防措施和健康教育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评估,及时了解患 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需求,调整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质量。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PPT

个体卫生是预防戊型肝炎复发的关键。
结论
结论
综合护理的重要性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情、 营养、心理和卫生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 率。
结论
家庭支持
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属的理解和关爱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
结论
持续关注
需要持续关注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信息与研究 进展,以保持护理知识的更新。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 施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肝功能指标 ,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病情加重的迹象,有助于进行早期干预 。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 营养支持
为患者提供易消化、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饮食,确 保充足的水分摄入。
营养不良会影响恢复,因此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肝功能恢复 情况。
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保护患者的健康。
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继续健康饮食
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油 腻和刺激性食物。
有助于肝脏的进一步恢复。
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个体卫生
教育患者及家属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再 次感染。
了解最新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助于提供更好的 护理。
谢谢观看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Biblioteka 目录1. 什么是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 2.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 3. 如何预防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 4. 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5. 结论
什么是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
结论
结论
综合护理的重要性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病情、 营养、心理和卫生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 率。
结论
家庭支持
家庭的支持与配合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属的理解和关爱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
结论
持续关注
需要持续关注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相关信息与研究 进展,以保持护理知识的更新。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 施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肝功能指标 ,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病情加重的迹象,有助于进行早期干预 。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 营养支持
为患者提供易消化、高热量和高蛋白的饮食,确 保充足的水分摄入。
营养不良会影响恢复,因此饮食管理至关重要。
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定期复查
出院后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肝功能恢复 情况。
及时发现潜在的并发症,保护患者的健康。
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继续健康饮食
患者出院后应继续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油 腻和刺激性食物。
有助于肝脏的进一步恢复。
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注意个体卫生
教育患者及家属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防止再 次感染。
了解最新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助于提供更好的 护理。
谢谢观看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演讲人:Biblioteka 目录1. 什么是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 2. 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 3. 如何预防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 4. 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5. 结论
什么是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
什么是小儿戊型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查房PPT课件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病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毒 性
1.血常规
肝 2.尿常规
炎 3.肝功能检查
病 人 的
(1)血清酶的检测 (2)血清蛋白的检测
护 (3)血清胆红素检测
理 4.凝血酶原活动度
5.血氨检测
6.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 15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及叩击痛。肝功能改变明显。
3)恢复期:
10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病 临床表现
毒 性 1.急性肝炎
肝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炎 病 人 的 护
发病率较急性黄疸型肝炎高,临床症
状轻。起病一般较缓慢,以乏力和胃肠道 症状为主,不出现黄疸,恢复较快。病程 常在3个月内,易被忽视。
炎 (2)乙型肝炎病毒(HBV)
病 人
(3)丙型肝炎病毒(HCV)
的 (4)丁型肝炎病毒(HDV)
护 (5)戊型肝炎病毒(HEV)
理
5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病 健康史
毒 性
2.流行病学资料
肝 (1)传染源
炎 1)甲型肝炎:急性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病 人 的 护
的 分病人出现黄疸。
护
理
3
学习目标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护理评价 思考题
病 护理评估
毒 性
健康史
肝
炎
临床表现
病
人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的
护
理
心理-社会状况
急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治及护理

洞等侵入性操作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进行性行为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进行注射或输血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进行医疗操作,
如拔牙或手术等
谢谢
保肝药物:甘 草酸、水飞蓟 素等
降酶药物: 联苯双酯、 双环醇等
免疫调节药物: 胸腺肽、转移 因子等
抗炎药物:糖 皮质激素、非 甾体抗炎药等
抗凝药物:低 分子肝素、华 法林等
护理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如体 温、脉搏、呼 吸、血压等
观察患者的意 识状态,如清 醒、嗜睡、昏 迷等
观察患者的皮 肤、巩膜、尿 液等颜色变化
接种疫苗:接种戊型肝炎疫苗, 提高自身免疫力
02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房 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4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避免感染高风险因素
避免与肝炎患者 密切接触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如牙刷、剃须刀等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进食或饮水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游泳或洗澡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进行纹身或穿耳
低下者等
接种时间:根据 医生建议,定期
接种疫苗
接种方式:肌肉 注射或皮下注射
接种后注意事项: 保持接种部位清 洁,避免剧烈运 动,注意休息, 多喝水,避免感
染等
卫生习惯
01
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 品后及时洗手
03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与急 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 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05
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 虑和紧张,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心理护理
01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其心 理需求
02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建立信心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进行性行为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进行注射或输血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进行医疗操作,
如拔牙或手术等
谢谢
保肝药物:甘 草酸、水飞蓟 素等
降酶药物: 联苯双酯、 双环醇等
免疫调节药物: 胸腺肽、转移 因子等
抗炎药物:糖 皮质激素、非 甾体抗炎药等
抗凝药物:低 分子肝素、华 法林等
护理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的生 命体征,如体 温、脉搏、呼 吸、血压等
观察患者的意 识状态,如清 醒、嗜睡、昏 迷等
观察患者的皮 肤、巩膜、尿 液等颜色变化
接种疫苗:接种戊型肝炎疫苗, 提高自身免疫力
02
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打扫房 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4
加强个人卫生:保持个人卫生,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避免感染高风险因素
避免与肝炎患者 密切接触
避免共用个人物品, 如牙刷、剃须刀等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进食或饮水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游泳或洗澡
避免在不洁的环境 中进行纹身或穿耳
低下者等
接种时间:根据 医生建议,定期
接种疫苗
接种方式:肌肉 注射或皮下注射
接种后注意事项: 保持接种部位清 洁,避免剧烈运 动,注意休息, 多喝水,避免感
染等
卫生习惯
01
勤洗手: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 品后及时洗手
03
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避免与急 性重型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密切 接触,减少感染风险
05
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 虑和紧张,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心理护理
01
倾听患者心声,了解其心 理需求
02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建立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病)。 • (3)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 • (4)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
40%。
诊断
• 3.亚急重型性戊型肝炎 • (1)符合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 (2)起病后10天以上出现以下情况者。①高度
乏力和明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 染,重度腹胀或腹腔积液;②血清胆红素上升 >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于17.1μmol/L。③血 清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度低于 40%。④意识障碍。
• 多发群体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较高。
传播途径
• 1.食物污染 • 也可导致此病爆发,我国曾报道因为食物受传染而导致戊
肝爆发。 • 2.多经粪-口渠道传播 • 多因为水源被粪便污染所导致的,发病高峰多于雨季或者
洪水后,其流行规模视水源污染程度而异。 • 3.平时生活接触传播。 • 4.输血渠道 • 研究表明通过静脉输入含戊肝病毒血液或血浆,也会使受
但很快会自行消失。 • 5.其他 • 戊型肝炎多数病例症状较轻,黄疸不很严重。
治疗
• 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 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
• 1.休息 •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
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 状消失,隔离期满。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 工作。 • 2.饮食 • 以合乎患者口味,
预防
• 与甲型肝炎相同。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主为 的综合性措施。为预防水型传播,主要是保护水 源,防止粪便管理;注意食品卫生,改善卫生设 施和讲究个人卫生也很重要。
患者病情介绍
• 患者:15床 罗秋琴 女 31岁 • 职业:务农 文化程度:初中
• 现病史:患者因 பைடு நூலகம்力、纳差、恶心、肤目 黄6天,于2016年7月4日12:22分步行人院。
治疗
• 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 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 3.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 • 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
肝太乐、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 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热重者可用菌陈胃 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 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 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 治愈。
血者发生HEV感染。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 潜伏期10~60日,平均40日。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
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 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 型肝炎明显。多数肝大,脾大较少见。大多数病人黄疸于 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孕妇感 染HEV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 高,可见流产与死胎,其原因可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低下有关。HBsAg阳性者重叠感染HEV,病情加重,易发 展为急性重型肝炎。
本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发 生实验室污染而出现假阳性。 • 4.免疫电镜技术(IEM)和免疫荧光法(IF) • 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粪便、胆汁和肝组织中 HEV颗粒和HEV抗原(HEAg)。但此两种方法 均需特殊设备和技术,且HEV在肝组织、胆汁和 粪便中存在时间较短,阳性率较低,不宜作为常 规检查。
鉴别诊断
• 戊肝与甲肝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 1.易发季节 • 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尤其在洪涝灾害造成粪便
对水源广泛污染的地区。 • 2.潜伏期较长 • 多在2~9周之间,平均为6周。 • 3.患者发病年龄较大 • 以20岁以上的青壮年人发病率最高,在儿童中可
能为临床感染。
鉴别诊断
• 4.粪便检查 • 患者早期粪便中可以检查出戊性肝炎病毒颗粒,
• 诊断:戊性病毒性肝炎
病情介绍
• 既往史:肝功能异常 • 患者2016年1月肝功能异常,考虑急性戊型
病毒性肝炎,住院经护肝治疗症状消失, 肝功能复常。半个月前因经期不规则口服 中药治疗10剂。
入院查体
• 生命体征:T:36.8 ℃ P:76次/分
检查
• 特异血清病原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 1.酶联免疫试验(ELISA) • 检测血清中抗-HEV IgM,为确诊急性戊型肝炎的
指标。 • 2.蛋白吸印试验(WB) • 此法较ELISA法灵敏和特异,但操作方法较复杂,
检测所需时间较长。
检查
• 3.聚合酶链反应(PCR) • 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粪便中HEV-RNA,
诊断
• (3)血清转氨酶明显升。 • (4)血清病原学检验排除急性甲、乙、丙、庚型
肝炎。 • (5)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
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 (6)血清学检验抗HEV-IgM阳性,抗HEV-IgG由
阴转阳或抗体滴度由低转高4倍以上。
诊断
• 2.急性重型戊型肝炎 • (1)符合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 (2)起病10天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指肝性
戊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
讲课人:吴心莉 时间:2016年7月
简介
• 本病主要见于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发达 国家以散发病例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流行为主。自1980年 后中国新疆地区曾有数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发性戊型 肝炎的报告,约占急性散发性肝炎10%,至少已有6个省 市自治区曾报告发生戊型肝炎暴发流行。其流行特点似甲 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水型流行最常见,少数为 食物型暴发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 于雨季或洪水之后;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 较高,病情重且病死率高;无家庭聚集现象。
诊断
• 应根据临床特点、肝功能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排除 HAV、HBV、HCV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损害。
• 1.急性戊型肝炎的诊断 • (黄疸型/无黄疸型) • (1)病人接触史或高发区居留史:发病前2~6周内接触
过肝炎病人或饮用过被污染的水、外出用餐、到过戊肝高 发区和流行区。 • (2)持续一周以上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 肝大,伴叩击痛。
40%。
诊断
• 3.亚急重型性戊型肝炎 • (1)符合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 (2)起病后10天以上出现以下情况者。①高度
乏力和明显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 染,重度腹胀或腹腔积液;②血清胆红素上升 >171μmol/L.或每日升高值大于17.1μmol/L。③血 清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凝血酶原活度低于 40%。④意识障碍。
• 多发群体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较高。
传播途径
• 1.食物污染 • 也可导致此病爆发,我国曾报道因为食物受传染而导致戊
肝爆发。 • 2.多经粪-口渠道传播 • 多因为水源被粪便污染所导致的,发病高峰多于雨季或者
洪水后,其流行规模视水源污染程度而异。 • 3.平时生活接触传播。 • 4.输血渠道 • 研究表明通过静脉输入含戊肝病毒血液或血浆,也会使受
但很快会自行消失。 • 5.其他 • 戊型肝炎多数病例症状较轻,黄疸不很严重。
治疗
• 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 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
• 1.休息 •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
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 状消失,隔离期满。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 工作。 • 2.饮食 • 以合乎患者口味,
预防
• 与甲型肝炎相同。主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主为 的综合性措施。为预防水型传播,主要是保护水 源,防止粪便管理;注意食品卫生,改善卫生设 施和讲究个人卫生也很重要。
患者病情介绍
• 患者:15床 罗秋琴 女 31岁 • 职业:务农 文化程度:初中
• 现病史:患者因 பைடு நூலகம்力、纳差、恶心、肤目 黄6天,于2016年7月4日12:22分步行人院。
治疗
• 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 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 3.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 • 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
肝太乐、普通胰岛素,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 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热重者可用菌陈胃 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 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 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 治愈。
血者发生HEV感染。
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 潜伏期10~60日,平均40日。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
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 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 型肝炎明显。多数肝大,脾大较少见。大多数病人黄疸于 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孕妇感 染HEV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 高,可见流产与死胎,其原因可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低下有关。HBsAg阳性者重叠感染HEV,病情加重,易发 展为急性重型肝炎。
本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在操作过程中易发 生实验室污染而出现假阳性。 • 4.免疫电镜技术(IEM)和免疫荧光法(IF) • 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粪便、胆汁和肝组织中 HEV颗粒和HEV抗原(HEAg)。但此两种方法 均需特殊设备和技术,且HEV在肝组织、胆汁和 粪便中存在时间较短,阳性率较低,不宜作为常 规检查。
鉴别诊断
• 戊肝与甲肝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征。 • 1.易发季节 • 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尤其在洪涝灾害造成粪便
对水源广泛污染的地区。 • 2.潜伏期较长 • 多在2~9周之间,平均为6周。 • 3.患者发病年龄较大 • 以20岁以上的青壮年人发病率最高,在儿童中可
能为临床感染。
鉴别诊断
• 4.粪便检查 • 患者早期粪便中可以检查出戊性肝炎病毒颗粒,
• 诊断:戊性病毒性肝炎
病情介绍
• 既往史:肝功能异常 • 患者2016年1月肝功能异常,考虑急性戊型
病毒性肝炎,住院经护肝治疗症状消失, 肝功能复常。半个月前因经期不规则口服 中药治疗10剂。
入院查体
• 生命体征:T:36.8 ℃ P:76次/分
检查
• 特异血清病原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 • 1.酶联免疫试验(ELISA) • 检测血清中抗-HEV IgM,为确诊急性戊型肝炎的
指标。 • 2.蛋白吸印试验(WB) • 此法较ELISA法灵敏和特异,但操作方法较复杂,
检测所需时间较长。
检查
• 3.聚合酶链反应(PCR) • 用以检测戊型肝炎患者血清和粪便中HEV-RNA,
诊断
• (3)血清转氨酶明显升。 • (4)血清病原学检验排除急性甲、乙、丙、庚型
肝炎。 • (5)皮肤巩膜黄染,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mol/L,
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 (6)血清学检验抗HEV-IgM阳性,抗HEV-IgG由
阴转阳或抗体滴度由低转高4倍以上。
诊断
• 2.急性重型戊型肝炎 • (1)符合急性黄疸型戊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 (2)起病10天内出现精神,神经症状(指肝性
戊型病毒性肝炎护理查房
讲课人:吴心莉 时间:2016年7月
简介
• 本病主要见于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一般在发达 国家以散发病例为主,发展中国家以流行为主。自1980年 后中国新疆地区曾有数次流行,其他各地均有散发性戊型 肝炎的报告,约占急性散发性肝炎10%,至少已有6个省 市自治区曾报告发生戊型肝炎暴发流行。其流行特点似甲 型肝炎,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水型流行最常见,少数为 食物型暴发或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 于雨季或洪水之后;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孕妇易感性 较高,病情重且病死率高;无家庭聚集现象。
诊断
• 应根据临床特点、肝功能检查,参考流行病学资料。排除 HAV、HBV、HCV感染和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损害。
• 1.急性戊型肝炎的诊断 • (黄疸型/无黄疸型) • (1)病人接触史或高发区居留史:发病前2~6周内接触
过肝炎病人或饮用过被污染的水、外出用餐、到过戊肝高 发区和流行区。 • (2)持续一周以上乏力,食欲减退或其他消化道症状, 肝大,伴叩击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