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习题(第4章滴定分析法)

合集下载

4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4酸碱滴定习题答案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习题答案练习题答案1.H2CO3的共轭碱是__HCO3-___;CO32-的共轭酸是__ HCO3-__。

2.已知吡啶的Kb=1.7x10-9,其共轭酸的Ka=____Ka=5.9X10-6______。

3.酸碱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根据质子理论,可以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和都统一为酸碱反应。

(离解、水解、中和、质子自递)4.酸的浓度是指酸的____浓度,用符号______表示,规定以______为单位;酸度是指溶液中_____的浓度,常用符号_____表示,习惯上以_____表示。

(分析,C,mol/L,H+,[H+],pH)5.标定NaOH常用的基准物有______、______。

(邻苯二甲酸氢钾,草酸)6.写出下列酸的共轭碱:H2PO4-,NH4+,HPO42-,HCO3-,H2O,苯酚。

答:HPO42-, NH3 , PO43- , CO32- , OH- , C6H5O-7.写出下列碱的共轭酸:H2PO4-,HC2O4-,HPO42-,HCO3-,H2O,C2H5OH。

答:H3PO4,H2C2O4,H2PO4-,H2CO3,H3O+,C2H5OH2+8.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答: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是使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处于或部分处于滴定的pH突跃范围内;指示剂的变色点等于或接近化学计量点的pH。

9. 下列各种弱酸、弱碱,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如果可以,应选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1)CH2ClCOOH,HF,苯酚,羟胺,苯胺。

(2)CCl3COOH,苯甲酸,吡啶,六亚甲基四胺。

答:(1)CH2ClCOOH,HF,苯酚为酸,其pKa分别为2.86,3.46,9.95。

CH2ClCOOH,HF很容易满足cKa≥10-8的准确滴定条件,故可用NaOH标准溶液直接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

苯酚的酸性太弱,不能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课后答案.doc

分析化学酸碱滴定法课后答案.doc

(2)Na2CO3⑶(NH4)2HPO4(4)(NHQ3PO4 NH4H2PO4 第四章酸碱滴定法思考题1.从质子理论来看下面各物质对分别是什么?哪个是最强酸?哪个是最强碱?试按强弱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答:HAc (Ac) Ka=1.75X10-5;NH3 (NH4+)Ka=5.7XW10;HF (F) Ka=6.8X IO:HCO「(CO「)Ka2=5.61X10-11酸的强弱顺序:H3PO4(H2PO4-) Kai=7.52X10-3;HCN (CN「)Ka=6.2X W10(CH2) 6N ((CH2) 6NH+) Ka=1.4X10-9H3PO4 >HF> HAc> (CH2)6N4H+ > HCN > NH4+ > HCO3- 碱的强弱顺序:CO3- > NH3 >CN > (CH2) 6N4>A C >F > H2PO4-2.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质子条件式答:(1 )NH4CN [HCN] + [H3O+] = [NH3] + [OH ]2[H2CO3] + [HCOj] + [H3O+] = [OH ]2 旧3PO4] + [H2PO4] + fH3O+] = [NH3] + [OH]+[PO431 3[H3PO4] + 2[H2PO4]+[HPO42]+[H3O+] = [NH3] + [OH] [H3PO4] + [H3O+] = [NH3] + [HPO42]+2[PO43]+[OH]3.欲配制pH为3的缓冲溶液,应选下列何种酸及其共猊碱二氯乙酸(1.30)二氯乙酸(2.86)甲酸(3.74)乙酸(4.76)苯酚(9.95) 答:选二氯乙酸(缓冲溶液pHepKa=2.86)5.NaOH标准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当用于滴定(1)强酸;(2)弱酸时,对滴定的准确度各有何影响?答:滴定强酸时:(1)若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终点pH@4,消耗2mol强酸,即2molNaOH 与CO2反应生成1 molNaCO3仍消耗2mol强酸,基本无影响;(2) 若用酚猷作指示剂,终点pH^9,生成NaHCO3,即2molNaOH与CO2反应生成1 molNaCCh只消耗Imol 强酸,有显著影响。

分析化学第四章测试题

分析化学第四章测试题

分析化学第四章1.强碱滴定弱酸时,只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滴定c=0.1,Mol/LKa=10-7cKa≥10-8(正确答案)Ka≤10-8cKa≤10-82.NaoH滴定,HAc时,应选用下列哪种,指示剂甲基橙甲基红酚酞(正确答案)百里酚酞以上A和C都可以3.用Hcl滴定Na2CO3接近终点时,需要煮沸溶液,其目的驱赶O2为了加快反应速度因为指示剂在热的溶液中易变色因为Na2CO3中有少量微量溶性杂质驱赶CO2(正确答案)4.下列酸哪一种不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HCOOHH3BO3(正确答案)HAcH2CO3HCl5.有一未知溶液加甲基红指示剂显黄色,加酚酞指示剂无色,该未知溶液的PH约为6.26.2~8.0(正确答案)8.08.0~10.04.56.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并且有两个滴定突跃的酸为H2C2O4(Ka1=6.5×10-2Ka2=6.1×10-5)乳酸(Ka=1.4×10-4)邻苯二甲酸(Ka1=1.3×10-3Ka2=3.9×10-6)顺丁烯二酸(Ka1=1.42×10-2Ka2=8.57×10-7)(正确答案)硼酸7.标定NaOH滴定液时常用最佳的基准物质是无水Na2CO3邻苯二甲酸氢钾(正确答案)草酸钠苯甲酸HCI8.用无水Na2CO3标定HCL浓度时,未经在270~300℃烘烤,其标定的浓度偏高(正确答案)偏低无法确定无影响以上都不对9.下列关于指示剂的论述错误的指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指示剂的用量应适当只能用混合指示剂(正确答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恰当好在突跃范围内双色指示剂不是混合指示剂10.可以用间接滴定法测定下列何种物质的含量药用氢氧化钠食品添加剂硼酸铵盐中氨的含量以上B和C(正确答案)以上A和C11.酸碱滴定中需要用溶液润洗的器皿是锥形瓶移液管滴定管以上B和C(正确答案)烧杯12.下列属于两性溶剂的是乙二胺乙醇(正确答案)丁胺乙酸乙醛13.下列属于惰性溶剂的是乙二胺乙醇苯(正确答案)乙酸乙醛14.下列属于碱性溶剂的是乙二胺(正确答案)乙醇苯乙酸乙醛15.下列属于酸性溶剂是乙二胺乙醇苯乙酸(正确答案)乙醛16.能作高氯酸、硫酸、盐酸、硝酸区分性溶剂的是乙二胺乙醇苯冰醋酸(正确答案)丙酮17.能作高氯酸、硫酸、盐酸、硝酸均化溶剂的是甲酸乙醇苯水(正确答案)乙醛18.下列物质若作溶剂,其中使滴定突跃范围改变最大的是乙醇(Ksp=7.9×10-20)冰醋酸(Ksp=3.6×10-15)甲酸(Ksp=6×10-7)乙睛(Ksp=3×10-27)(正确答案)以上都不对19.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中既能增强样品的溶解性又能增大滴定突跃的溶剂是混合溶剂两性溶剂(正确答案)惰性溶剂质子性溶剂非质子性溶剂20.若要测定B不同强度混合酸的总量,应利用均化效应(正确答案)盐效应区分效应同离子效应以上都不对21.若要测定混合酸中各组分的含量,应选择下列哪种方法?均化效应盐效应区分效应(正确答案)同离子效应以上都不是22.除去冰醋酸中少量的水,常用的方法是加热加干燥剂蒸馏加入醋酐(正确答案)萃取23.配置高氯酸滴定液时,醋酐的加入量不能过多,其原因是增强高氯酸的酸性除去高氯酸中的水增大滴定突跃避免发生乙酰化反应(正确答案)以上都不是24.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测定乳酸钠,应选用的溶剂是乙二胺乙醇苯冰醋酸(正确答案)丙酮25.下列酸在冰醋酸中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正确答案)次氯酸硫酸盐酸硝酸26.在下列哪种溶剂中,苯甲酸,醋酸,硝酸的酸性相似乙二胺(正确答案)乙醇苯盐酸碳酸27.高氯酸冰醋酸滴定液在测定样品时和标定时的温度若有差别,则应重新标定或将浓度重新校正,其原因为高氯酸具有挥发性冰醋酸具有挥发性样品具有挥发性冰醋酸的体膨胀系数较大(正确答案)以上都不对28.用邻苯二甲酸氢钾作为标定高氯酸的基准物,根据非水滴定的特点,在标定前估算邻苯二甲酸氢钾的称量范围,是以消耗高氯酸体积多少作为依据20~25ml(正确答案)10~25ml8~10ml5~10ml10~15ml29.已知某二酸其(K1/K2)=103,若用非水滴定,分别测定各己酸的含量,应选用的溶剂是乙醇(正确答案)甲基异丁酮液氨水乙醛30.对于酸碱指示剂下列哪种说法是不恰当的?指示剂本身是一种有机弱酸指示剂本身是一种有机弱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与溶液的ph有关指示剂的变色与其KHIn有关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必须全部落在突跃范围内(正确答案)31.下列哪一种酸不能用NaOH滴定液直接滴定HCOOH(Ka=1.77×10-4)H3BO3(Ka=7.3×10-10)(正确答案)H2C4O4(Ka1=6.4×10-5,Ka2=2.7×10-6)苯甲酸(=6.46×10-5)以上A和C都不可以32.用HCl滴定硼砂溶液,其计量点时的pH=5.0,若要使终点误差最小,应选用的指示剂是甲基橙甲基红(正确答案)酚酞百里酚酞以上A和C都可以33.下列关于指示剂的论述错误的是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越好指示剂的用量应适当只能用混合指示剂(正确答案)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恰好在突越范围内以上都是错误的34.滴定分析中需要用袋装溶液润洗的量器是锥形瓶容量瓶滴定管(正确答案)量筒以上A和C都可以35.用NaOH(0.1000mol/L)测定苯甲酸0.2500g,需NaOH滴定液多少毫升?(M=122g/mol)19.98ML20.50ML21.50ML30.20ML20.0ML(正确答案)36.用双指示剂法测定可能NaOH.Na2CO3.NaHCO3或它们的混合物NaOHNa2CO3(正确答案)Na2OH+Na2CO3Na2CO3+NaHCO3NaOH+NaHCO337.下列物质若作溶剂。

分析化学第四章思考题答案

分析化学第四章思考题答案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思考题解答】1.在硫酸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的大小次序为:--+>>244SO HSO H r r r 试加以说明。

答:离子强度对活度系数的影响是与离子的电荷和离子的体积有关,电荷越高,影响越大,体积越大,影响越大,而受电荷的影响程度大于体积的影响程度,而上述三种离子的体积大小为H +<SO 42-<HSO 4-,但SO 42-是2价离子,所以三种离子的浓度系数的大小顺序为--+>>244SO HSO H r r r 。

2. 于苹果酸溶液中加入大量强电解质,苹果酸酸的浓度常数K c a1和K c a2之间的差别是增大还是减少?对其活度常数K 0a1和K 0a2的影响又是怎样? 答:-+==-+4111][]][[042242HSO H a c a r r K O C H O HC H K-+-==--+2424222042242][]][[O c H O HC a ca r r r K O HC O C H K当加入大量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增大时,离子的活度系数均减小离子的价奋越高,减小的程度越大,所以这时K c a1和K c a2均增大。

由于22242424H C O C O HC O r r r --<<,所以K c a1增加幅度大,K c a2增加幅度小,所以K c a1和K c a2之间的差别是增大了,由于浓度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离子强度无关,所以K 0a1和K 0a2不受影响。

3. 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1)43PO H —42HPO Na 不是(2)42SO H —-24SO 不是(3)32CO H —-23CO 不是(4)-+-COO CH NH COOH CH NH 2223 不是 (5)+Ac H 2—-Ac 不是(6)+H N CH 462)(—462)(N CH 是4. 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1)标定NaOH 溶液时,若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

分析化学 第 4 章 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  第 4 章 酸碱滴定法

pH
p
KΟ a,2
时,
(HC 2O4
)
(C
O2
24
)
例如草酸三种型体的δ与 pH 的关系图为:
可见,当
pH
<p
K
Ο a,1
时,
主要存
在型体

H
2C2O4
p
K aΟ,1<pH
<p
KΟ a,2
时,
主要存在型体是
HC2O4
pH >p
KΟ a,2
时, 主要存在型体是
C2O42
同理可推出 3 元酸(有 4 中型体)的各δ:
第 4 章 酸碱滴定法 acid-base titration
4.1 水溶液中酸碱平衡的处理
即几种基本方程的写法。利用这些基本方 程可推导出计算溶液 pH 的各种公式。
一、物料平衡 MBE(即物料平衡方程的简称)
根据已有的知识:列方程应有合理的依据。 那么,列物料平衡方程的依据是什么呢?
依据 某组分的总浓度 c 等于该组分各型 体的平衡浓度 ce 之和。
二、电荷平衡 CBE
依据 平衡时溶液中正电荷总数等于负电
荷总数。
例如 Na2CO3 溶液
平衡时溶液中正离子有 Na+ 和
CBE 为
水解离出的 H+ , 负离子有CO32HCO3- 和水解离出的 OH- 。
ce(Na+) + ce(H+) = ce(OH-) + ce( HCO3-) + 2ce( CO32-)

10
时,显 In- 色,此时pH

p
K
a
1
ccrr,e,e((HInIn- ))≤0.1时显HIn色,此时pH≤pKa -1 ⊖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习题集初小宇编学部:班级:姓名:黑龙江东方学院第一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 )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 A )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 A )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B )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D )。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 C )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 C )A、10003.0-⋅=+LmolcH B、pH=10.42C、=)(MgOW19.96% D、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C )A、砝码被腐蚀;B、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B )A、0.1gB、0.2gC、0.05gD、1.0g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C )A、12.006B、12.00C、12.01D、12.0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B )。

分析化学酸碱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分析化学酸碱第四章酸碱滴定法




HAc
δ0 δ Ac
Ac
cHAc
δ1 δ 0 δ HAc δ Ac
Ac Ka HAc Ac Ka H H K a 1 Ka H K a H



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 值是H+浓度的函数,而与其 分析浓度无关。有了分布系数及分析浓度即可求得溶 液中酸碱各种存在形式的平衡浓度。
参考水准法
⑴选取基准态物质。基准态物质是与质子转换有关的酸碱组分, 通常以起始酸碱组分和溶剂分子作基准态物质。 ⑵ 根据溶液中酸碱平衡情况,以质子基准态物质为基准,将溶 液中其它组份与之比较,那些是得质子的,哪些是失质子的, 然后绘出得失质子图。 ⑶由得失质子示意图,写出质子平衡式。 例如:在HAc水溶液中,大量存在并参加质子转移的物质是 HAc和H2O(不要漏掉溶剂分子!)选择两者做为参考水准。 对于HAc来说,其失去一个质子的产物为Ac -;对H2O来说, 其即可以得质子而生成H3O+,又可以失质子而生成OH-,画出 得失质子产物示意图:
OH 1 1 Ka NH H H Ka OH K 4 b 1 1 NH Ka 3

δ NH 4

NH H Kb NH NH H Ka O H Kb
分布系数δ 与pH之间的关系曲线δ -pH称为分布曲线。 p51,图4-1是HAc溶液的分布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 (1) HAc 随pH增高而减小,而 Ac随pH增高而增大。 (2)pH<<pKa时(pH≈pKa-2), HAc 1 ,溶液中存在的主要形 式为HAc。当 pH>>pKa时(pH≈pKa+2) , ,溶液中存 1 Ac 在的主要形式为Ac-。 (3)pH=pKa时(pH=4.74),两曲线相交, 此时 HAc Ac

分析化学习题(第4章滴定分析法)

分析化学习题(第4章滴定分析法)

习题 1(酸碱滴定一)1.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的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计算用酚酞做指示剂(pH=9.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2.用mol·L-1的HCl溶液滴定20.00 mL mol·L-1的,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是多少?若用酚酞做指示剂(PT为9.0)计算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前0.1%:3.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的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1000 mol·L-1的NaAc。

计算化学计量点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时的pH。

若滴定到pH7.0,终点误差有多大?(参考答案)答:(1) 化学计量点时,体系中有0.0500 mol·L-1 NaAc。

4.用0.2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2000 mol·L-1一元弱碱B(p K b=6.0),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若所用溶液的浓度都是0.0200 mol·L-1,结果又如何?(参考答案)答:(1)化学计量点时(2)当浓度为0.0200 mol·L-1时5.计算0.1000 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至pH=5.0和pH=10.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滴定至pH=5.0,相当于滴定至6.用克氏定氮法测定试样含氮量时,用过量的100 mL0.3 mol·L-1HCl吸收氮,然后用0.2 mol·L-1NaOH 标准溶液返滴。

若吸收液中氨的总浓度为0.2 mol·L-1,计算化学计量点pH和返滴到pH为4.0及7.0时的终点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 1(酸碱滴定一)1.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000 mol·L-1的甲酸溶液,化学计量点pH是多少?计算用酚酞做指示剂(pH=9.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2.用mol·L-1的HCl溶液滴定20.00 mL mol·L-1的,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是多少?若用酚酞做指示剂(PT为9.0)计算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前0.1%:3.用0.1000 mol·L-1 HCl溶液滴定20.00 mL0.1000 mol·L-1的NaOH,若NaOH溶液中同时含有0.1000 mol·L-1的NaAc。

计算化学计量点以及化学计量点前后0.1%时的pH。

若滴定到pH7.0,终点误差有多大?(参考答案)答:(1) 化学计量点时,体系中有0.0500 mol·L-1 NaAc。

4.用0.2000 mol·L-1HCl溶液滴定0.2000 mol·L-1一元弱碱B(p K b=6.0),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和化学计量点前后0.1%的pH。

若所用溶液的浓度都是0.0200 mol·L-1,结果又如何?(参考答案)答:(1)化学计量点时(2)当浓度为0.0200 mol·L-1时5.计算0.1000 mol·L-1NaOH滴定0.1000 mol·L-1至pH=5.0和pH=10.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滴定至pH=5.0,相当于滴定至6.用克氏定氮法测定试样含氮量时,用过量的100 mL0.3 mol·L-1HCl吸收氮,然后用0.2 mol·L-1NaOH 标准溶液返滴。

若吸收液中氨的总浓度为0.2 mol·L-1,计算化学计量点pH和返滴到pH为4.0及7.0时的终点误差。

(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体系中的主体成份为7.下列物质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使用什么标准溶液和指示剂。

如果不能,可用什么方法使之适用于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1) 乙胺;(2) ; (3) HF ; (4) NaAc ;(5) ; (6) 硼砂;(7) 苯胺 ; (8)(参考答案)8.下列各溶液能否用酸碱滴定法测定,用什么滴定剂和指示剂,滴定终点的产物是什么?(1) 柠檬酸;(2) NaHS;(3) 氨基乙酸钠;(4) 顺丁烯二酸;(5) (6) 0.5M氯乙酸 + 0.01 mol·L-1醋酸(参考答案)9.设计下列混合物的分析方案:(1) ;(2) 硼酸+硼砂混合物;(3) (参考答案)答:习题 2(酸碱滴定二)10.标定HCl溶液时,准确称取0.3042克,灼烧成以后,溶于水用HCl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用去HCl22.38 mL,计算HCl溶液的浓度。

(参考答案)答:11.现有一含磷样品,称取样品1.000克,经过处理后,以钼酸铵沉淀磷为磷钼酸铵,用水洗去过量的钼酸铵后,用0.1000 mol·L-1NaOH50.00 mL溶解沉淀。

过量的NaOH用0.2000 mol·L-1滴定,以酚酞作指示剂,用去10.27 mL,计算试样中的磷和五氧化二磷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答:12.有一含与NaOH的混合物。

现称取试样0.5895克,溶于水中,用0.3000 mol·L-1HCl滴定至酚酞变色时,用去HCl 24.08 mL,加入甲基橙后继续用HCl滴定,又消耗去HCl 12.02 mL.试计算试样中与NaOH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答:13.某试样含有、及其它惰性物质。

称取试样0.3010克,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用去0.1060mol·L-1的HCl溶液20.10 mL,继续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共用去HCl47.70 mL,计算试样中与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答:习题 3(络合滴定一)1.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溶液,若pH=5.5,计算滴定突跃,选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是否合适?(参考答案)答:E t= ±0.1%lg αY(H) = 5.5 (pH=5.5)lg K CdY = lg K CdY - lgαY(H)= 16.5 - 5.5 = 11.0lg cK= -2 + 11.0 = 9.0查图:ΔpM = ±1.5pM sp = (p c + lg K)/2= (2+11.0)/2= 6.5滴定突跃为pCd = 6.5±1.5(5.0-8.0)查二甲酚橙:pCd t = 5.0答:选用二甲酚橙是合适的。

2.铬蓝黑R的酸离解常数,它与镁的络合物稳定常数K MgIn=107.6。

计算pH=10.0时P(Mg)t值。

若以它为指示剂,在pH=10.0时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终点误差多大?(参考答案)答:3.以EDTA滴定浓度均为、混合液中的,溶液pH 为5.0,以PAN为指示剂,计算终点误差。

问化学计量点和终点时CaY的平衡浓度各是多大?(参考答案)答:查表:终点:4.用控制酸度的方法分步滴定浓度均为的和,若EDTA浓度也为,计算:(1)滴定的合适酸度范围;[最大,不沉淀](2)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滴定的最佳pH值;(3)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5.5继续滴定,终点误差多大?(参考答案)(1) 查表:查表:pH = 2.1即最高酸度为pH = 2.1pH = 3.2即最低酸度为pH = 3.2滴定Th4+的合适酸度范围为pH2.1—3.2。

(2)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的最佳酸度为5.用的EDTA滴定浓度均为的,混合液中的。

以乙酰丙酮掩蔽,终点时未与铝络合的乙酰丙酮总浓度为0.1 mol·L-1 ,pH=5.0 ,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计算终点误差。

(乙酰丙酮的p K a=8.8 ,忽略乙酰丙酮与Pb2+络合)(参考答案)答:6 .称取含和的试样0.2015 g,试样溶解后,在pH2以磺基水杨酸为指示剂,加热至50℃左右,以0.02008 mol·L-1的EDTA滴定至红色消失,消耗EDTA15.20 mL。

然后加入上述EDTA标液25.00 mLl,加热煮沸,调pH4.5,以PAN为指示剂,趁热用0.02112 mol·L-1标准溶液返滴,用去8.16 mL。

求试样中与的百分含量。

(参考答案)答:7.移取,,的试液25.00 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1用0.02015 mol·L-1 EDTA滴定,用去20.28 mL。

调pH=5.5用EDTA滴定又用去30.16 mL,再加入邻二氮菲,用0.02002 mol·L-1标准溶液滴定,计用去10.15 mL。

计算溶液中,,的浓度。

(参考答案)答:= 0.02015×20.28/25.00= 0.01634 (mol/L)= 0.02002×10.15/25.00= 0.008128 (mol/L)= (0.02015×30.16 - 0.02002×10.15)/25.00= 0.01618 (mol/L)注:过程反应中:pH 1,滴定Bi3+pH 5.5 ,滴定Pb2+ , Cd2+加邻二氮菲,与Cd2+形成络合物,析出等物质量的EDTA,然后用标准Pb2+滴定析出的EDTA。

8.拟定分析方案,指出滴定剂、酸度、指示剂及所需其它试剂,并说明滴定方式。

(1)含有的试液中测定。

(2),混合液中两者的测定;(举出三种方案)(参考答案)答:(1)含有的Fe3+的试液中测定Bi3+。

答:在pH=1的酸性介质中,加入抗坏血酸将Fe3+还原为Fe2+,以0.01mol·L-1EDTA直接滴定,指示剂选用二甲酚橙。

(2)Zn2+,Mg2+混合液中两者的测定;(举出三种方案)答:1.控制酸度分别滴定。

∵ΔlgK =7.8 ,∴所以可以在不同的pH介质中分别滴定。

测Zn2+:在pH 5~6的六次二甲基四胺缓冲体系中,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以0.01M EDTA滴定至溶液从红色变为亮黄。

测Mg2+:在上述溶液中加入pH 10的氨性缓冲体系中,以为铬黑T指示剂,以0.01M EDTA滴定至溶液从红色变为蓝色。

2.掩蔽法。

9.若配制EDTA溶液的水中含有,判断下列情况下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以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用以滴定试液中的,二甲酚橙为指示剂;(2)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二甲酚橙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以测定试液中的含量;(3)以金属锌为基准物质,铬黑T为指示剂标定EDTA,用以测定试液中的含量。

(参考答案)答:设EDTA溶液中含EDTA浓度为,Ca2+的浓度为(1)标定(pH=10):Ca2+ +Y =CaYCaY原有不变,测定(pH=5~6):Zn2+ +Y=ZnYCaY→ Ca2+ +Y即:CaY+Zn2+=ZnY+Ca2+c实↑,EDTA实际浓度增大,所耗体积减少,(2)标定(pH=5~6):Zn2+ +Y=ZnYCa2+游离状。

测定(pH=10):EDTA中的Ca2+与EDTA作用,使EDTA实际浓度减小,滴定时所耗体积增大,结果偏高。

(3)标定测定都是在氨性缓冲体系中进行,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标定(pH=10):Zn2+ +Y=ZnYCaY+Zn2+=ZnY+Ca2+Ca2+ +Y =CaY测定(pH=10):Ca2+ +Y =CaYc测= c标对测定结果没有影响。

习题 4(络合滴定二)10.用EDTA滴定同浓度的M,总K'(MY)增大10倍,滴定突跃范围改变多少?若K'(MY)一定,浓度增加10倍,滴定突跃增大多少?(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后0.1%:pM= lg K(MY) - lg([MY]/[Y]) = lg K(MY) - 3K(MY)增大10倍,lg K(MY)增加一个单位,即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化学计量点前0.1%:pM= lg2 - lg增大10倍,pM降低一个单位,即滴定突跃增加一个单位。

11.络合滴定至何点时,c M = c Y?什么情况下,[M]sp =[Y]sp?(参考答案)答:12.以同浓度的EDTA溶液滴定某金属离子,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将EDTA 和金属离子浓度增大10倍,则两种滴定中哪一段滴定曲线会重合?(参考答案)答:化学计量点前的滴定曲线决定于金属离子的浓度,而化学计量点后的滴定曲线取决于K MY,所以化学计量点以后的滴定曲线会重合。

13.已知K(ZnY)≥K(MgY),为什么在pH=10的氨性缓冲液中用EDTA滴定时,可以用标准溶液标定EDTA?(参考答案)答:以[NH3] = 0.10mol/L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