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脸》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花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详细内容为《花脸》一文。

该文通过对主人公小明的描绘,展示了他从盲目崇拜到自我认知的成长过程。

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小明对花脸的喜爱;第二部分讲述小明在家长会上表演花脸的经历;第三部分阐述小明从错误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会正确对待兴趣爱好。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2. 学会分析人物心理,体会作者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兴趣爱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小明心理变化,理解文章主题。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花脸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花脸的了解和喜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3. 课堂讲解:a.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 分析小明心理变化,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c. 讲解文章主题,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兴趣爱好。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花脸》2. 内容:a. 小明对花脸的喜爱b. 小明表演花脸的经历c. 小明的心理变化及成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文章内容,画出小明心理变化的曲线图。

b. 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谈谈正确对待它们的重要性。

2. 答案:a. 参照文章内容,画出小明心理变化的曲线图。

b. 示例:正确对待兴趣爱好,既要热爱,又要保持理智,避免盲目崇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a. 布置一篇作文,要求学生以“我的兴趣爱好”为主题,描述自己的爱好及如何正确对待它们。

花脸(说课稿)

花脸(说课稿)

《花脸》说课稿一、对教材的理解《花脸》是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第二单元“同龄人的故事”中的一篇课文。

它是作家冯骥才的一篇叙述性散文。

全文共7个自然段,文字浅显,但内涵深刻。

作者回忆了儿时的经历,用孩子的视角描写花脸,写出了少年对花脸的喜爱,对英雄的那种朴素的、自发的崇拜。

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能体会出作者对花脸的无限热爱之情,通过买花脸、戴花脸等生活细节,表现“我”对英雄的仰慕和崇敬。

抒发“我”心灵深处所隐藏的渴望成为英雄的少年豪情。

因此,本文是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品读“关公花脸”样子的语句,感受到作者对花脸的喜爱。

通过“我”买花脸时“惊喜地发现了一个”,但“看得直缩脖子”,“竟不敢用手指它”,“只是朝它扬下巴”等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到戴着花脸时的情景,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情感。

我将教学目标定为:1、疏通文章脉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2、通过朗读、圈划,理解人物心理变化过程3、感受英勇的英雄气概,体会少年爱慕英雄的热情教学重点放在朗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体会少年爱花脸、爱慕英雄的热情。

难点重在理解英雄的含义,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英雄情结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童年时的心爱之物还是充满兴趣的,但对“花脸”这种民间传统文化又有些陌生。

因此,作好充分的预习是学习课文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怎样引领学生更深入文本,体会“我”对花脸的感情变化。

抓住描写花脸的语句,通过朗读,体会花脸的“特别”之处,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朗读中,不断增强学习兴趣,体会作者在买花脸、戴花脸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三、设计思路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对教材的个人理解,本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注重细节、朗读圈划”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感受作者喜爱花脸、仰慕英雄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韵味醇厚,耐人寻味。

从京剧中引出花脸这一元素,引起学生兴趣。

(二)整体感知1、补充介绍:花脸与作者对民间文化的热爱2、疏通文章脉络(爱花脸——买花脸——戴花脸)3、朗读课文(三)研读课文1、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关羽的花脸的?2、在作者眼中,关羽的花脸有什么特别之处?3、面对这样一张花脸,从“我”的表现体会“我”当时的心情是如何的?4、配了青龙偃月刀之后,圈划出能表现“我”心情的语句5、戴上关羽的花脸时,找出“我”的表现是如何的,感受“我”又是怎样的心情?(四)深入理解主题1、在学生充分感受到作者对花脸的喜爱之后,其实作者真正喜爱花脸的原因是对英雄(关公)的崇拜,从关公的小故事中体会到关公这样一种英勇,忠肝侠胆的气魄。

花脸优秀教案

花脸优秀教案

花脸优秀教案教案标题:花脸优秀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花脸的定义和作用。

2. 能够分辨和绘制不同种类的花脸。

3. 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分辨和绘制不同种类的花脸。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幻灯片、黑板、彩色笔、画笔、颜料、画纸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张花脸图片,并向学生解释花脸的定义和作用。

Step 2 学习不同种类的花脸1. 教师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花脸形象,并为他们依次解释每个花脸的特点和表达的意义。

Step 3 练习绘制花脸1. 教师向学生演示如何绘制一个基本的花脸,包括眼睛、鼻子和嘴巴。

2. 学生们跟随教师一起用铅笔在画纸上练习绘制花脸,直到能够熟练掌握。

Step 4 绘制不同种类的花脸1. 学生们根据教师提供的不同种类的花脸形象,在画纸上用铅笔勾勒出轮廓,并用彩色笔进行上色。

2. 学生们相互欣赏彼此绘制的作品,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Step 5 总结课堂内容1. 教师向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强调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扩展:1. 给学生布置绘制其他物品或动物的花脸作业,加深学生对绘画技巧的理解和应用。

2.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些经典的花脸形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花脸的定义和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分辨和绘制不同种类的花脸。

同时,在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此外,通过学生们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教学中,教师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但是,教师在演示绘制花脸的过程中,对于细节的讲解不够清晰和具体,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予以改进。

冯骥才花脸课文解析

冯骥才花脸课文解析

冯骥才花脸课文解析一、整体感知1. 主题思想- 例如,“我”对关老爷花脸的情有独钟,戴上花脸后的那种自豪与兴奋,以及因为花脸而产生的一系列故事,都体现了“我”对英雄形象的强烈崇拜,这种崇拜也反映出传统文化对少年成长的深刻影响。

2. 结构层次- 课文可以分为三部分。

- 第一部分(1 - 3自然段):写春节将至,“我”渴望买一个花脸。

这部分主要是为下文写买到花脸后的种种情节做铺垫,通过描写“我”对花脸的向往,如“做孩子的时候,盼过年的心情比大人来得迫切,吃穿玩乐花样都多,还可以把拜年来的亲友塞到手心里的一小红包压岁钱都积攒起来,做个小富翁。

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一层深在的缘故,便是我要写在这几张纸上的。

”引出下文对花脸的具体描述。

- 第二部分(4 - 19自然段):写“我”买到关老爷花脸后的兴奋与得意,以及发生的一些趣事。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其中包括对花脸样子的细致描写,如“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还有“我”戴上花脸后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像“我”戴着花脸在家人面前耀武扬威,和小伙伴们玩耍等情节,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孩子对花脸的喜爱。

- 第三部分(20 - 21自然段):写“我”因失手打碎了家里的祖传花瓶,却因戴着花脸而躲过了爸爸的惩罚,最后对花脸的怀念。

这部分通过这个意外事件,进一步深化了“我”对花脸的特殊情感,即使多年后,“我”仍然对花脸念念不忘,“每每从眼孔里望见爸爸阴沉含怒的脸,不再觉得自己是关老爷,而是个可怜虫了!”但花脸带给“我”的那种童年的快乐和对英雄的向往依然深刻。

二、人物形象1. “我”- 这是一个天真、可爱、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形象。

- 从“我”对花脸的渴望中可以看出“我”的天真。

“我”在过年时,最期待的不是吃穿玩乐,而是能拥有一个花脸,“一年之中唯有过年这几天是孩子们的自由日,在这几天里无论怎样放胆去闹,也不会立刻得到惩罚。

《花脸》重点讲析

《花脸》重点讲析

难忘的记忆
冯老师:《花脸》是回忆童年时代往事的一篇文章,作者在叙述这件往事的时候,还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大家知道作者是怎样悟出这个道理的吗?
李芳娜:儿时过年有经验。

这篇文章以花脸为主线,写了“爱花脸”、“买花脸”、“玩花脸”、“失花脸”等几部分,从这些描写中,我知道了孩子们喜欢过年更深一层的缘故,就是只有在过年这几天里,孩子们无论怎样放胆去闹,也不会立刻得到惩罚。

刘学斌:过年经验留祸根。

作者儿时就知道这个经验,因此他得到花脸时非常得意。

然而由于得意,他耍起到来肆无忌惮,有点得意忘形,把非常珍贵的乾隆官窑百蝶瓶打碎了。

虽然在众人的劝说下,因为过年没有挨打,却为日后留下了祸根。

聂佳丽:新错旧账一起算。

当过了正月十五,因为一件小事,父亲却狠狠的揍了作者一顿。

这是因为父亲把以前打碎百蝶瓶的事一起清算了。

这时作者就悟出了一道理:“在这有限的资历有力可得勒着点自己,当心事后加倍算账”。

冯老师:这篇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是作者难忘的记忆。

这件事使作者终身难忘,因为从这件事中,作者悟出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希望大家也要从自己所经历的事中,能悟出一些道理,以便日后把事情做得更好。

六年级《花脸》教案

六年级《花脸》教案

六年级《花脸》教案《六年级《花脸》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对花脸的热爱是对英雄的热爱,也是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2.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语句来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学习通过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语句来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情感变化,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仰慕英雄,渴望成为影响的心态,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课前准备】1.词语积累轧.制掺.胶俨.然凛.然威风十足愣头愣脑咄.咄逼人呲偃戳艳羡横刀立马2.圈划文中描写花脸的语句3.搜集了解有关关公的故事①单刀赴会——技高人胆大孙权部下设计要关羽赴宴会,乘机除掉他。

关羽明知是个圈套,却偏向虎山行,并且作好安排,全身而退。

令孙权部下大失所望。

②水淹七军——智勇双全关羽使计逼庞德到河边,并撤除沙袋,放水淹七军,使庞德不战而败。

③义释华容道——重情重义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想从华容道逃跑。

关羽奉命活捉曹操,但念在曹操对他的恩情,不顾军令状,放曹操一条生路。

④刮骨疗伤——意志坚强华佗在为关羽治疗毒伤时,关羽一边与别人下棋,一边神情自若地喝酒,丝毫看不出身受剧痛的样子。

⑤温酒斩华雄——武艺高强酒宴上,关羽请求斩掉华雄之时,曹操敬他一杯温酒。

当关羽除去华雄之后,回来饮酒,这杯酒还是温的。

⑥过五关,斩六将——忠心耿耿曹操想收关羽做营中大将,但关羽念在与刘备兄弟情深,身在曹营心在汉。

单枪匹马,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身边。

【教学过程】(一)导入(1)PPT展示各脸谱形象红色——描绘人物的赤胆忠心,义勇无俦(如关羽)。

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刚烈、勇猛、粗率、鲁莽的品格(如包拯、项羽)。

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的可憎面目(如曹操、秦桧、高俅)。

蓝色——喻意刚强勇猛、桀骜不驯(如窦尔敦)。

黄色——意示残暴、骠悍、阴险(如宇文成都、庞涓、晁盖)。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及反思课文1花脸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及反思课文1花脸鄂教版
2.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把握课文的结构和行文思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传统文化营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二、学情分析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为六年级学生,他们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以下特点:年龄特征上,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较为复杂的概念和情感;学习兴趣上,他们对具有故事性、趣味性的内容更感兴趣,喜欢参与互动性强的学习活动;学习习惯上,他们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式,但需要进一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深度思考的习惯。
4.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分享自己喜爱的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5.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克服学习困难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和合作学习。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这符合认知心理学中的主动学习理论;情境教学通过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文化背景,这基于情境学习理论;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和交流,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这依据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式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首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其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如“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具体的反馈和建议,如对学生的理解给予肯定,对学生的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最后,鼓励学生制定改进计划,以便在后续学习中更好地提升自己。

小学语文《花脸》说课稿

小学语文《花脸》说课稿

小学语文《花脸》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接下来我说课的题目是《忆往事润传统悟生活》。

法国小说家、戏剧家杜伽尔曾说过:童年的回忆永远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事物。

今天,我将与大家一起探讨《花脸》这篇追忆童年往事的美文。

一、源于儿童说教材:《花脸》是北师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往事”单元中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继《挑山工》、《献你一束花》之后的第三篇冯骥才的文章。

在教材体系中,进一步强化了细节描写,为儿童写自己的往事提供了又一个范本。

二、联系生活说学情:在五年级上期,学生通过《唱脸谱》的学习,对脸谱文化已有所了解,这是学习的生活基础;在第一课中,完成字词句的过手,通过画情节曲线图,形成了文章内容的概括,这是学习的课时基础;通过前几年的学习积淀和二单元金钥匙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读能力,这是学生的阅读基础;在以前的习作训练中已经掌握了动作、神态、语言等人物描写的方法,这是学生的习作基础。

三、引领生活说目标:根据《新课标》及“三维目标”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巩固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缘故、悟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花脸的喜爱之情;2.通过品味朗读,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3.研读语言文字,感受作者的英雄崇拜思想以及中国的年文化。

结合学情,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第二个目标。

我将采用抓住文章主要情节和细节描写的典型段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品味朗读感受作者的心情变化,来感悟学习细节描写体现人物心理的方法。

四、建设生活说教法:在教法上,我采用主题教学的理念,构建一个整体学习的平台,把握住本文的两条线索,一条情节发展的线索——花脸,一条情感变化的线索——作者的心情,围绕一个中心问题,让学生自主研读、感悟品味,落实语言文字的揣摩与理解,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领会文章的内涵,充分落实三性目标。

在教学的实施中,我主要运用导读教学法、对话教学法、迁移教学法、点拨教学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惧怕而又喜欢的心理)
2020/4/1
教学活动三:
点叫同学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下面 问题:
1.找出本段描写小罗锅神情、语言的句子 并用——画出,体会其性格特征;
2.找出本段中对“青龙偃月刀”描写的句 子,用------画出来;
3. 找两组同学分别扮演小锣锅、“我”、 舅舅,表演情景剧,师生赏析并点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或询问长辈)我县的民间
艺术。
2020/4/1
谢谢
2020/4/1
侠骨义肠、猛烈、暴躁;如:程咬金
智勇刚义、沉稳;
如:廉 颇
2020/4/1
zǎn
积攒.
xiàn
艳羡.
shà
霎. 时

轧. 制
jiāng
纸浆.
yǎn
俨. 然
fēn
气氛.

水渍.

龇. 牙
duō duō
咄. .咄逼人
zhǎo
张牙舞爪.
2020/4/1
sāi (瓶塞)
塞 sài (塞北)
sè (闭塞)
态度。
(喜 欢)
2020/4/1
教学活动一: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 段,思考下面问题:
1.用——画出本段描写花脸制作的 句子;再用------画出作者喜欢花脸 的句子;
2.读一读,体会作者对花脸的喜 爱之情。
2020/4/1
教学活动二:
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三自然 段,思考下面问题:
1.找出本段描写关公花脸外形的 句子,用——画出来,体会其外部 特征;
2.找出本段中作者心理描写的句 子,用------画出来。
2020/4/1
精句赏析:
这花脸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 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 逼人,叫我看得直. .缩. . 脖子。要是把 它挂在脸上,管. .叫. .别. .人. .也. 吓得缩脖 子. 。我竟. .然. . 不. . 敢. . 用手指它,只. .是. 朝 它. .扬. .下巴,说:“我要那个大红 脸!”
2020/4/1
精句赏析:
这刀!这花脸!没想到一下子得
到两件宝贝,我高. 兴. 得. 只. 是. 笑. ,话. 都. 说. 不. 出. 。
2020/4/1
小练笔:
1.仿照课文,用100字左右的文字写 一写自己熟悉玩具的外部特征。
2.写一写自己不小心打碎家中花瓶 后的心里描写。
2020/4/1
课外拓展:
花脸
冯骥才
视频欣赏
2020/4/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曹操
2020/4/1
李逵
后羿
2020/4/1
孙悟空
各脸谱形象意义及代表人物:
红色 黑色 白色 蓝色 黄色 绿色 紫色
赤胆忠心,义勇无俦; 如:关 羽
忠耿正直、刚烈;
如:包 拯
生性奸诈、 手段狠毒 ;如:曹 操
刚强勇猛、桀骜不驯; 如:窦尔敦
残暴、骠悍、阴险; 如:庞 涓
lūn (抡起)

lún (抡材)
2020/4/1
má (干吗)
吗 ma (好吗)
mǎ (吗啡)
zhá (轧钢)
轧 yà (轧制)
gá (轧帐)
2020/4/1
整体感知:
1. 有一定速度地朗读课文内容,说一说 课文围绕花脸写了哪几件事?
(绘花脸——买花脸——演花脸— —因花脸惹事——受到惩罚)
2.用一个词语概括出作者对花脸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