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设想

合集下载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践与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实践与思考
i he s c rte x h n e m ake. Bu he c r o ae g v r a c t cu e i ts int c,t e q lt fa s t sno o d e o g n t e u ise c a g r t i tt o p r t o e n esr t r sno c e i u u i f h uaiyo se si tg o n u h,t e h c n e to n g me ta d isiu in lr f r i ti a e o o c p fma a e n n n tt to a eo m sno n plc c mplt l, The ta to a c a s o rom a e a s sm e tsil e ey rdi n lma h nim fpefr nc s e s n tl i pa h m p ra tr l. An i iu in o e n c a wo k o n e ly t e i o tn oe nt to a g v r a e f me r fi tr—m o io n n ih e fce c h ul e p t xm iet t l n r nt r g a d hg f i n y s o d bes tu o ma i z he i i p o t fiv sos, s c st s e s e tm a ha im e tr d o c n mi au —a e nd a lc to o ffn n ilrs u e r f so n e t r i u h a he a s sm n c ns c n ee n e o o c v e l dd d a o ain fr o a ca e o r s, l m i s n h hae l e i t t r a e o n y rm + srt gc i e tr + pu i o mu te ec a d t e s r hod rng sr cu e b s d n m o e ga u tae i nv so s blc c m ni s.t , i K e r s:sae— o y wo d tt wne o me ilba k d cm c r a n s;s a e odi eo ;c r o a e g v r a c t c u e;s a e odi t cu e h r h l ngr fr m o p r t o e n n e sr t r u h r h l ng sr tr u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及具体思路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及具体思路

最 后堡 垒 , 应该 抓 住 加 入 WI ' ' 约五 年 的 缓 冲期进 行 彻 底 的 变革 。其 中进 行 股份 制 改 造并 积 极 创 造 条 件 争 O大 取早 日上 市 是解 决 问题 的 根 本 。否 则 国有 商业 银行 根 本无 法 应 对 vt 的 冲击 . eo 而且 以国 有 商 业 银 行 为 主 体


四大 国有 商 业银 行 进行 股 分 制 改革 势在 必秆
目前 我 国 银 行 业正 处 于 一 个特 殊 的历 史 时 期 , 方 面 加 入 W'O后 应 对 外 资银 行 实 行 国 民待 遇 . 必 将 一 I ' 这 导 致 外资 银 行 的大 规模 进 ^ 和迅 速 扩 张 , 场 关 乎 生 死 存 亡 的竞 争将 在 外 资 银 行 和 中 国银 行 业 的龙 头 老 大 一
维普资讯
20 0 2年 5月
辽 宁 大 学 学 报( 哲学 社 会科 学 版 )
Ma 2 0 y 02

第3卷 0
第 3期
Jualf i a g U i rt( h ̄oh n o r Lo i a ̄ s) P i pyⅡds ao o n ei l

8' ・ 7
维普资讯
优 化资 产 营运 质 量 。 到去 年底 , 四大 银行 已有 3 0 5 0亿 元 人 民币 的不 良资 产被 剥离 到 资 产 管理 公 司 签字 的债 转 股协 议 也 高 达 9 0亿 元 。通 过金 融 资 产 管 理 公 司 能 够 实 现 优 化 银 行 资产 及 减 轻 国 企 的 利 息 负 担 的 目标 。 6
— —
四大 国有 商业 银行 之 问轰 轰 烈 烈 的上 演 , 资 银 行 资金 雄 厚 , 术 先进 , 融 品种 齐 全 , 外 技 金 服务 先进 快 捷 周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路径探索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路径探索

严格的审查程序 , 通过 上市 , 可以要求 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来看 , 工商银行也应 上市条件的建设银行控股集团。 首先选 本国的商业银行按 照国际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上 准来规范经营 ,建立 良好的管理体制 , 购浪 潮 的兴 起 , 国际 上知 名 银行 的 规模 筹 集 的资 金 , 步地 将 国内 部 分符 合 上 逐
背景
我 国 四大 国有 商 业 银 行 虽 然 已基 定 、 效 的 补 充 资 本金 的方 式 , 么对 有 那
本 完 成 了 向商 业 银 行 转 换 ,并 不 断 提 国 有 商 业 银 行 进 行 股 份 制 改 造 并 公 开 高 自身 的商 业 化 程 度 ,然而 目前 国 有 上 市 发 行 募 集 资 本 金 就 是 一 种 最 理 想 建 三
() 1 先境外后境内。 国有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不善 , 蚕食了大量的资本金 , 后 ,不良资产巨大盘活困难 。资本充足 规模 巨大 , 国内股 市容量有限, 以挂 难 资产规模增长过快和大量的不良资产 , 率低和不良贷款高将严重阻碍股份制改 受如此 巨大的股票上市 , 即使一家国
机构业务或 机构分拆 出来 ,采取分捐
上市。
加入WTO 之后大约五年 的缓冲期进行
二 .我 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
1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 改造上啼
的 步骤 国有 商 业 银 行 进 行 股 份 制 改 造 上
彻 底 的 变 革 中 , 行股 份 制 改造 并 造 存在 的 困难 其 进 积 极 创 造 条 件 争 取 早 日上 市 是 解决 问 国有 商 业银行 的现 状和 面临 的 困难
题的根本 。 另外 , 由于历 史和体制的原 不容忽视。 首先, 产权关系模糊, 所有者 市可以采取先境外后境 内, 先部分后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而且 也难以 在竞 争中 取胜 。 次是 实 力的 不足 , 务品 种单 一 。 其 业 金
造成 了 三个 方 面的问 题 :一是 由于不 拥有 实 际意 义上 的 产权 、 缺 融创 新 动 力和能 力低 。按 四家 国有独 资商业 银 行现 有 的体 制 , 是
少 独立 的利 益 , 得 银行 对 资产效 益最 大化及 自身发 展缺 乏 内在 难 以从 根本 上解 决这 些问 题的 ,因 此, 须对 它们进 行 股份 制改 使 必 动 力 ; 是 由于 没有 产权 主 体的 地 位 , 得 银 行 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对 银 行经 营 二 使
造。
的 效益 缺少 直接 的利 益 冲动 , 真正 调 动 员工对 经 营管 理及 经 难以
营 结 果 的积极 性 和 责任 心 : 是 由于 产权 主 体 的 缺位 , 自所 有 三 来 者的监 督和 制约 十分 弱化 , 别是 缺乏 对 管理 人 员的 行之 有效 的 特 贵 任 制约机 制 。 使得责 权 的配 置 失之 于均 衡 。这 三个 问题 成 为 国
4 份制 改造 是 国 民经济布局 战 略调 整的 需要 。作 为在我 国 . 股
占有 7% 融 市 场份 额 的 国有 商 业 银 行 的 发展 和规 模 扩 张 对于 0金
国有 经 济的 战略 性 调整 有 重要 作用 。通 过股 份 制改造 , 国有商 使
业 银 行作 为 市场 经 济 的独 立主 体 , 照 市 场机 制 进 行 动作 , 重 依 其

3 份制 改造 是 迎接金 融 业对 外开 放 和 W T 挑 战 的需要 。 . 股 O
经 济全 球化 是 当今世 界经 |发展 的 潮 流, 国市场 将 向世 界全 方 齐 我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

论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一、我国国有银行改革进程的历史回顾作为经济整体改革的重要内容,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长期、渐进的改革过程。

早在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就指出:“银行要成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国有商业银行拉开了改革的序幕。

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国家专业银行分设(1979~1993);(2)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1994~2002);(3)股份制商业银行改革,200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简称两家试点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

此次股份制改革,将从根本上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从传统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历史性转变。

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1.股份制改造是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自世界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股份制银行在世界各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中占据着统治地位。

同时,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组织,股份公司制度符合逻辑的成为商业银行最佳企业制度形式。

2.股份商业银行制度有利于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结构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要使国有银行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实现真正的企业化、商业化、市场化经营,就要改革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引进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使行长对全体股东负责,而不是只对政府负责,股份商业银行制度形成了有效的多元化产权约束机制,解决了因产权结构单一造成经营风险高度集中的问题。

3.股份制改造是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市场化路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银行资本金来源只有依靠政府财政,更多的资产来自于存款、金融债、中央银行贷款等负债。

由于我国财政资金的紧张,国家银行的资金运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财政性的功能。

同时,随着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大,其经营风险因素也日益增大。

在国有独资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风险达到一定程度后要由存款户或国家来承担,最终是由国家通过多发行货币的方式解决。

因此,通过改变商业银行的国有独资形式,可以开辟新的资本来源渠道,分散银行的经营风险,有利于恰当调整银行、企业和居民之间的旧的债权债务关系。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现实困境与前景展望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现实困境与前景展望
国有 商 业银 行 股 份 制 改 造 的现 实 困境 与 前 景 展 望
付京华
(奥林巴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98 )
摘 要: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困 难重重, 取得重 难以
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因此, 实施股份制改造, 加快建立现代
产权制度和良 好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商业银行走出困 境的 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股份制改 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革的重要性及改革的总体思路作一些
本, 直接提高国 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比 再次, 率。 从长期看, 股份制改造能化解风险过度集中的局面。 3、国有商业银行最终上市会壮大和稳定我国的股票市 场。 金融企业以其利润丰厚且稳定、 股本规模大且多为国内著 名企业等特点, 极易成为股票市场上的特殊板块, 起到稳定大 盘的中坚作用。当金融企业上市渐成气候并形成一个较大的 金融板块时, 因其在市值中占较大比重而且股价稳定, 可以成 为调节大盘走势和抑制投机的理想杠杆。
大难题。
2、 不良资产过重。 2003 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境内机构的
不良 贷款余额 虽有所下降 (截至2003年9 月末为19992.27 亿
元, 但平均不良贷款率仍高达 21.83%, 远远高于国际同业水 平。为了减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 良资产, 年国家专 1999 门成立了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从国有商业银行中剥离出 了 1.4 万亿元的不良资产 , 对其处理的主要办法是折价向国 内外投资者拍卖 , 但这一措施的效果并不明显, 并没有真正使 银行彻底解决不良 资产的包袱。 3、 缺乏的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技术。四大国有商业 银行内部控制体系薄弱, 加剧了银行的现代风险, 同时风险管 理意识不强又导致了许多不良资产。在实际工作中虽已制订 了 各项规章制度, 却很少按制度办事或落实不严格, 对制度的 监控也不力;风险管理还没有被提到突出位置 , 对经营中面临 的包括信贷风险、 流动性风险、 利率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 险、 法律风险、 策略风险、 信誉风险等在内的各类风险缺乏全 面的识别和评估。 与国际上的大银行相比,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 无疑在这两方面都有着极大差距。 4、 资本充足率仍然较低 , 这反映了国有银行资本扩张和 资本金补充不相匹配, 使其经营具有一定程度的脆弱性。 2004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法律思考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法律思考

权是一种最根 本 、最 充分的权利 ,所有者 对其 财产享有 的
所 有权具有绝 对性 .而处于依赖地 位的经营权决 定于所 有
权 ,无法脱离 所有权 而单独 存在 .因此这种权利 结构在维 护 了国家的所 有者身份 的同时 ,却 丧失 了银行 的真正的 独 立经 营 的地 位 。国有银行股 份制改造 首先就是要 使国家 的 财产 所有者地位发 生改变 ,国家在 丧失 所有权 的同时取得 股权 ,国家对银行 的控制也 从原来的所 有者 的直接 控制转 变为 通过银行的 股东会行使股 东权的 间接控制 .而银行则 享有 了包括 法人所 有权在 内的法人财产 权 ,从而真 正具有 了独立地位 。 因此 .国有商业银 行股份 制改造的关键 就在 于我们 能否 真正 以公司的财产制 度为核 心把国有商业 银行 塑造成为享 有真正 独立 、完整 的法人财产权 的法人 .否则 在这种最基 本的财 产制度设 计上 的漏洞将 又一次使银 行 的
行 中的国有资产应 当通过评怙 以后 由国有 资产管理公 司代 表 国家 出资形成 国家股权 ,并 且国家股东 应 当与其 他股 东 居 I 等地 位而 与银 行保持 身份上 的独立 。 平 二 、确 立切台实 际的商 业银行 股份制 模式 目前 .对于我 国的商业 银行 的股份制模式 的选择有 两 种意 见 .一 种意 见 是对各 商业 银 行 的总 行进 行 股份 制 改 造 .而将各 地的分支行 作为 总行公 司 的分 公司 ,另一种 意 见是对 行 和各分支行 均进 行股份 制改造 , 由总行成为 各
分支行 的控股 股东 ,实行间接控制 。我认 为 .第 一种观 点
Hale Waihona Puke 金 ,提高 资本 充足 率 .但其核心意 义却在于 .通过 这种 改 造使 国有商业银 行成 为真正享有弛 立地位 和 自主经 营 的市 场 主体 ,从根本 上扭转 国有商业银行 对国家 的依赖 和避免 国家对银行经营 的不 正当干预 ,优化 垒融市场结构 .建 立 真 正独立经营 、自负盈 亏的现 代银行制 度。然 而国有 商业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设想与建议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设想与建议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设想与建议中国农业银行 郑良芳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深化金融企业改革,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已提到改革的议事日程,为什么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改造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改革一步到位还是分两步走、如何建立持续补充资本金机制、在国内股市上市有无可能、在国外上市利弊得失如何、国家信誉资本是否是导致经营者道德风险的根源等诸类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从 1993年底,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

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

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银行办成现代金融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多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加快了商业化的改革步伐,在经营体制转换、完善治理结构、强化法人授权管理、建立内控约束监督机制、防范风险监控机制、全力清收不良贷款、按照效益原则调整优化机构网点设置、实现减员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但所有这些改革尚未涉及到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根本问题。

按照现代金融企业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体制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一是产权主体虚置,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受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管,但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金融企业所有权代表机构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资人代表,在内部监督银行的经营管理,保障国有资本的安全与收益。

二是存在着政企不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行长、党委书记均是由党政部门任命的官员,首先要听从党政部门的指令,经营中难以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政策性的不良贷款风险就难以避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设想内容提要:本文从论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入手指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靠其自身主观努力创造条件也需要政府、财税、立法等部门相应推进改革加快立法;作者提出改革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由国有独资公司改造为非上市的国有控股有限股份公司或股份制控股公司;第二步待条件成熟后再考虑是否转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作者对在海外上市筹资方案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方案“肥水不要流入外人田”要有利于我国人民富裕起来要推进改革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建立持续补充资本金机制社会主义国有商业银行需要国家信誉资本做靠山这是国有商业银行稳定经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性的体现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要求深化金融企业改革选择有条件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充实资本金创造条件上市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已提到改革的议事日程为什么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造、股份制改造的主客观条件是什么、改革一步到位还是分两步走、如何建立持续补充资本金机制、在国内股市上市有无可能、在国外上市利弊得失如何、国家信誉资本是否是导致经营者道德风险的根源等诸类问题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从1993年底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把国家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国有商业银行199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步伐200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必须把银行办成现代金融企业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把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治理结构完善、运行机制健全、经营目标明确、财务状况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多年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加快了商业化的改革步伐在经营体制转换、完善治理结构、强化法人授权管理、建立内控约束监督机制、防范风险监控机制、全力清收不良贷款、按照效益原则调整优化机构网点设置、实现减员增效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但所有这些改革尚未涉及到产权制度改革这个根本问题按照现代金融企业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体制存在以下一些弊端一是产权主体虚置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受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管但缺乏一个强有力的金融企业所有权代表机构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资人代表在内部监督银行的经营管理保障国有资本的安全与收益二是存在着政企不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行长、党委书记均是由党政部门任命的官员首先要听从党政部门的指令经营中难以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政策性的不良贷款风险就难以避免三是存在着三权不分国有商业银行行长既是所有者的法人代表又是经营权的代表还代表内部职工福利要求权存在着自身利益的相互冲突缺乏权力制衡最终结局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陷入了被内部人控制排斥了所有权人的外在干预这是转轨经济国家企业的特有现象银行产权制度的基础是在银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条件下建立三会分设、三权分开的权力制衡机制为了解决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存在的上述种种弊端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健全银行公司治理》文件精神和借鉴国际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成功经验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必须要推进股份制改造以建立规范化的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真正建立三会分设、三权分开的权力制衡机制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看是否建立了良好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公司治理应当能够提供适当的激励使董事会和管理层追求有利益于公司和股东的目标也能提供有效的监督从而激励公司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据国外有的证券公司通过确立有关指标的评分系统对世界495家公司进行了考察衡量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过去五年来100家公司股本回报率平均为3.88%但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的前25家企业平均高达9.3%据美国GAO组织1994年的一项调查结果美国1990-1991年间286家倒闭的银行中有90%是由于董事会的消极治理和玩忽职守导致还有经验证据证明董事会保护股东财富的效果与董事会中外部董事的比例成正相关的关系因为外部董事为了维护其声誉会有效地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保护股东财富的增值因此搞好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对确保提高银行经营效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外经验必须要建立科学的董事选聘机制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外部董事要由股东组成的独立委员会严格按照董事应具备的条件来选择合格的董事二、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可能性通过上述论述来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是有必要性但必要性不等于可能性进行股份制改造是一项涉及到内外关系的系统工程需要具备一定的主客观条件但从目前状况看还不具备从主观条件方面来看其一现任的银行领导们长期处在既是所有者又是经营者代表、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和监督者的地位对三会分设、三权分开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得有一个适应过程建立这种新的制衡体制需要一批可供选聘的优秀的经理、董事人才市场但从我国来说这方面的人才较为稀缺高素质的银行家市场还尚未建立起来其二银行不良资产包袱过大2002年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占比高达22.19%严重影响盈利能力资本利润率仅为0.2%-6.7%国际上一些大银行不良贷款仅占1%-6%盈利能力远比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高世界1000家大银行2001年的资本利润率高达12.34%花旗、美洲、苏格兰等银行资本利润率高达20%~38.8%盈利能力低既影响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又不能给股东以丰厚的回报其三资本充足率低资本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来源导致防范风险能力低2001年世界25家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般在10%-15%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资本充足率最高也仅为8.3%;而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2001年为6630亿元2002年降至6411亿元资本金缺乏持续稳定的来源其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网点原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网点使机构网点重叠层次过多不适应商业化经营还需要继续按照效益原则调整优化机构网点设置实现减员增效从客观条件方面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需要具备的客观条件一是需要推进政府对银行管理体制的改革相配套二十多年来银行推进改革虽有很大成绩但未能解决根本问题国有商业银行和国家的关系问题没有理顺国家自身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信贷资本的所有者职能没有分开国家常常以公共管理职能替代所有者职能甚至为了前者牺牲后者为此客观上需要推进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成立“金融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将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的职能从国家作为公共管理的职能相分离二是在近几年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寄希望通过国内证券市场上市以充实资本金是难以实现的因为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不规范的新兴市场筹资能力很小小小的华夏银行上市10亿股(每股发行价为5.6元)就对股市带来巨大的冲击使银行股全盘皆墨大盘向下探底三是需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相配套大幅度减轻对商业银行的税负以创造一个同外资银行公平的竞争环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银行承担着重税据有的课题组测算目前中资银行综合税率高达60%外资银行综合税率仅为30%我国银行的营业税曾高达8%从国外看经合组织的18个成员国对银行不征收流转税用印花税和登记税代替并且税率很低主要考虑可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10年财税部门对金融业仍实行高税赋政策1997~2000年的四年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因税率调整而实际增加税负达394亿元其中营业税由5%提高到8%而多缴纳的营业税达474.45亿元因所得税率由55%减至33%而少缴所得税仅79.97亿元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为231.7亿元上缴各种税赋及附加达233.9亿元其中营业税附加达216.5亿元因此加快推进财税部门对金融企业的高税制改革这不仅关系到为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创造必要条件还关系到为我国民族金融业同外资金融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大问题四是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体系比如制定类似美国的《银行持股公司法》、《公司债券法》修订《公司法》、《商业银行法》允许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公司可在自己的门市柜台上向公众出售本行的股票和发行中长期债券以充实资本金和附属资本三、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分两步走为宜通过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分析可以洞察到它是需要各方面配套改革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具备配套的主客观条件众多的学者主张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股份制改革上市以充实资本金但这是一种主观愿望并没有考虑我国弱小的股市能否承受得了有的主张到国外上市其利弊得失如何如果勉强搞了股份制改造如果银行的重税赋降不下来盈利能力提不高用什么给股东以应有的回报上市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圈钱”、“解困”这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格格不入和背道而驰的如果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搞了股份制改造但国家自身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信贷资本的所有者职能仍没有分开国家常常以公共管理职能代替所有者职能那么行政干预性贷款风险就降不下来也会影响银行经营效益的提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切不能急于求成可考虑分两步走第一步目前要集中全力创造股份制改造的主客观条件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来说按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参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关于《健全银行的公司治理》文件精神先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成为非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或股份制控股公司寻找战略投资者吸收社会法人股在柜台上吸收社会公众股通过成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建立三会分设、三权分开的权力制衡机制理顺公司管理层、董事会、股东和其他相关人之间的一整套关系由股东大会选董事会由董事会招聘选行长在董事会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外部独立董事和职工代表董事有利于对经理人员有效地进行监督在建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对内部机构进行公司化合理重组把过高的不良贷款占比降下来在客观配套改革方面在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信贷资本的所有者职能得到了分开财税部门对银行重税率降低至与国际接轨的水平我国股市得到了较大发展以及有关银行股份制改革的法规得到了制定和完善在上述主客观条件具备以后可考虑选择适当时机分期推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转变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步改革四、充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不能只靠上市银行是经营货币与信用的金融中介机构资本金是商业银行稳定经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最终清偿能力、公众信誉和综合实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的主力建立持续稳定补充资本金机制已成为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从大量论述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的文章来看好像充实银行资本金只有通过在国内外股市上市进行“圈钱”这一个途径其实只要开拓思路勇于改革敢于借鉴国外银行多渠道筹措资本金的经验建立持续稳定补充资本金机制是不难解决的一是改革金融管理体制允许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通过发债充实附属资本金《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商业银行发行的无担保长期次级金融债券可计入银行附属资本从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现有资本结构看核心资本充足率不算太低在6000多亿元而附属资本太少1998年底德、日、瑞典银行的次级债券占附属资本的比例超过40%美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该比例达80%或更高在过去10年里许多国家银行已超过了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的次级债务工具不得超过核心资本50%的上限我国有关部门应迅速批准允许商业银行可发行一定数量无担保长期次级金融债券这是一个大有潜力的补充资本金渠道二是改革金融管理体制允许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办一定期限(5—10年)长期储蓄存款转股权的筹措资本金的新业务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居民储蓄存款高达近6万亿元其中定期储蓄存款近4万亿元开办长期储蓄存款转股权的筹措资本金新业务既可将储蓄存款分流转为向银行投资增加广大投资者的一个新的投资渠道和增加投资收益;又能吸引广大投资者对银行的关注和监督是一举两得的好事三是改革金融管理体制允许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办非上市证券业务以补充资本金在国外有一些保险公司、大商业银行即使具备了交易所规定的上市条件也不愿意让它们的股票在交易所上市因为它们是金融机构有自己筹集资金的方式不必依赖交易所出售股票和债券因此当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独资公司改造成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以后应允许其在各行营业柜台上向广大客户出售其自身的股票以节约上市成本给广大投资者增加股息分红回报又可避免在股市中被大户操纵使广大小股民遭殃这是一个有利于确保广大小额投资者增加收益的改革方案四是改革金融管理体制应允许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持股这是补充资本金的重要来源渠道西方商业银行股份中一半是个人持有的而个人持有的股份中有一半是本银行员工持有的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造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后也应允许本银行员工自愿认购本行股份这是一个能稳定充实资本金的重要渠道五是改革金融管理体制、修改《公司法》允许大企业与银行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相互持股以充实资本金从西方商业银行的机构投资者看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交叉相互持股相当普遍我国有关法规也应允许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银行之间相互持股以拓展充实资本金渠道此外加上前面论述的必须加快推进财税部门对中资银行实行重税制改革如能像经合组织国家那样实行免交营业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年通过减税就能充实资本金达200亿元看来只要能勇于推进改革建立持续稳定的补充资本金机制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五、“肥水不要流入外人田”自2000年初前央行行长戴相龙在国务院新闻办主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态“将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改造成为更有竞争力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是没有政策障碍的”在此形势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先后提出了股份制改造的实施方案2002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在“中国企业高峰会”上表示“工商银行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整体改造有可能达到上市的标准”将选择在海外整体上市会大大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在未来的世界金融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银行选择分步改造上市方案将以在香港上市的中银香港为依托利用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集的资金逐步兼并或收购国内已达到上市条件的中行的境内分行最后达到整体上市的目的建设银行有关人士透露将通过对分拆重组逐步在海外上市农业银行则选择控股公司下的子公司分步上市的方案从上述这些初步股份制改革设想方案看有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均设想在国外股市上市筹资但对在国外筹资的利弊应进行审慎的分析比较有利方面是国际资本市场能经受得起我国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筹资的冲击能筹集到所需要的资本;不利方面是大量的上市费用和每年股息红利回报将流人外人田对增加我国广大投资者的收入和增加社会有效需求毫无作用我国的一位在海外上市公司的老总透露该上市公司在海外上市共募集资金4500万美元但上市费用倒C花了1500万美元即筹集的资本有1/3进入了国外各种中介上市机构的腰包这位老总表示“这是一个昂贵的游戏这种融资真划不来”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现在的资本金在6000多亿元如果在国外上市再筹资6000多亿元要付出多少上市费用每年要流向国外多少股息红利必须要精细算清账是否划算我们要牢记我国是一个不富裕的国家一切改革均要有利于增加我国老百姓的收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银行家更应考虑改革要有利于增加我国居民的收入六、关于国家信誉资本的作用问题有位学者著文“论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管制问题”时全盘否定社会主义国家信誉资本的作用竟说“国家信誉资本不仅完全没有管制资本的效能反而恶化了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在我国银行业特殊的资本结构下无论是国家信誉资本还是实际的股权资本对于经营管理者而言既没有资本的激励效应也没有风险的抑制效应我国银行业长期的风险积累和屡屡发生的违规违法行为就是这种特殊资本结构的必然产物”这种把我国银行业长期的风险积累和经营者屡屡发生违规违法行为的道德风险归罪于我国银行业特殊的资本结构和国家信誉资本头上这种分析显然是张冠李戴脱离了客观实际情况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拥有国家信誉资本这个光环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优越性的体现是确保国有商业银行社会公信力和稳定经营发展的可贵光环因为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必须要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这对西方资本主义商业银行来说是做不到的这种否定、搞臭国家信誉资本这一无形资产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巨大稳定器作用的做法是极其不妥的这是其一其二是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它们没有国家信誉资本这个光环为什么也屡屡发生违规违法经营等种种丑闻那种把国家信誉资本与道德风险作为互为因果关系来剖析和论证显然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混乱是不可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