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09—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分解(中国古代史)

01 2009—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分解(中国古代史)
01 2009—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试题分解(中国古代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

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

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答案】C

2.(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

【解析】此题考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此题也是对西周分封形势图的释读。答案为C。

【答案】C

3.(2009·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

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在之后的皇位继承上表现尤为明显。

【答案】A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

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

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答案】C

2.(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考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发展趋势

【解析】关键信息: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B项错误于“产生的前提”;D项“专制制度的基础”说法错误。

【答案】C

3.(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

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解析】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

4.(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故选A。

【答案】A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两副图片反映了从东汉到唐开元年间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具体的变迁是什么,找准变化,然后再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说明原因。例如可以从汉代唐代地方区划分布的区域分析变化,并结合经济重心逐步南移这一史实予以说明变化的原因。还可从地方州名与道名角度分析变迁,并结合山川地理形势说明变迁的原因。

【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2.(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性:“凡所求材艺者,为其可以治民。”强调对官员的品行和政绩考核。“其志行名者,则举之;其志行不善者,则去之……凡求贤

之路,自非一途。然所以得之审者,必由任而试之,考而察之。”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二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一最四善为上上,一最三善为上中,一最二善为上下……居官饰诈,贪浊存状,为下下。”“善”是获得薪酬奖励与迅速提升的关键。

——据《新唐书》材料三取士概归学堂,固已明示天下以作新之基……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今学堂定章于各项科学外,另立品行一门,用积分法,与各门科学一体考核,同记分数,共分言语、容止、行动、作事、交际、出游六项,随处稽查,第其等差,至考试时,亦以该生平日品行分数,并合计算。

凡算学、地理、财政、兵事、交涉、铁路、矿务、警察、外国政法等事,但有一长,皆可保送。俟考试时分别去取……其取定者,酌量用为主事、中书、知县官。

——摘编自《袁世凯、赵尔巽、张之洞等会奏之停科举推广

学校折暨上谕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5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

【解析】第(1)题,考查秦至唐人才选拔的依据变化和原因。变化可从材料中概括,如“官有能而禄有功”、“个人品行”、“唯才是举”、“品德与任职态度”等角度概括,原因可从社会背景、官员选拔、传统思想影响等方面分析。

【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7 太和殿,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场所

图8 白金汉宫(左)和唐宁街10号(右),

自18世纪中期至今分别为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建筑和政治关系的角度进行中英比较。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图片反映了清朝清朝皇帝治国理政的太和殿和英国王宫和首相官邸,从图片可以看出,太和殿高大雄伟,白金汉宫工整威严,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然后再结合中国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的相关史实以及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相关内容予以解读,进一步提取出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政治特点,例如中国的皇权至上,英国国王的统而不治、地位尊贵以及首相的民主政治。中英比较可从中英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

【答案】(1)提取信息准确,中英比较符合史实。(8分)

示例:太和殿高大雄伟,象征皇权至上。白金汉宫工整威严,显示君主立宪制下的国王享有尊贵地位;唐宁街10号平实素朴,却是英国行政中枢,体现民主政治风格。(2)概括综合。(4分)

示例:历史上的一些建筑可视为物化的政治制度、直观的权力结构和有形的政治文化。

考生从相关建筑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现实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做答,可加2分,但本题总分不得超过12分。如太和殿现为供人参观的古迹,反映出中国已经告别君主专

制、走上民主道路。

2.(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ACD项题干都无从反映。

【答案】B

3.(2009·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六部所掌主要是() A.决策B.行政

C.监察D.司法

【解析】C、D选项只是表述了六部的部分权力,不够完善,A选项的权力归皇帝所有。【答案】B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高考真题分解》栏目按考纲顺序分解整理

分解整理:张秋鸿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

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

【考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解析】宋太祖曾经说过:“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有鉴于此,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据此判断,D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宋代中央集权空前强化,A项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项。

【答案】D

2.(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

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考点】古代中国土地制度

【解析】关键信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映;题干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答案】C

3.(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的能力。通过对图表的解读,故选A。

【答案】A

4.(2009·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

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

“有

年”的意思应是()

A.人寿年丰

B.祈盼丰收

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

【解析】从图片中“年”字的构成为“禾”,可以缩小选择的范围,从B、D中选择,理解“有年”即“丰收之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

5.(2009·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

【解析】均田制下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所以是个体农耕这一形式。

【答案】C

手工业的发展

1.(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0)(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臵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解析】本题从中外联系的角度考查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以材料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比较中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答案】(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商业的发展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

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

这表

明当时()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材料着重说明的是“金帛轻细之物”属于“北货过南者”,“盐铁粗重之类”属于“南货过北者”,这是基于区域差异而造成明朝时期长途贸易兴盛。故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答案】D

2.(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关键信息: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从题干中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AC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B

3.(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解析】A项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表明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主要使用金银作为货币,但无法体现发展速度快慢,B项缺乏足够信息支持。C南北朝时期北方动荡影响手工业正常发展,C项不符合史实。D项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D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D

4.(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的能力。通过对图表的解读,故选A。

【答案】A

5.(2009·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

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解析】从题干所给材料“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易误选B选项,但完整的分析材料,D选项更符合题意。

【答案】D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

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考点】“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解析】本题截取了中国古代和近代海洋利用的相关史料,综合考查最大限度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归纳、概括以及辨证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明清之前的相关史实可以提炼出其“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

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的特点,利用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等史实提炼出“海洋意识不足”的特点。

【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40)(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玮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管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臵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已。”

——摘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8分)【解析】本题从中外联系的角度考查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以材料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在比较中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答案】(1)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解析】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

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C

宋明理学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

以后儒

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由汉唐之际的“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法的关键应是在宋代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导致。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选择C项。

【答案】C

2.(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考点】宋明理学——心学

【解析】关键信息: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可知,D项正确;ABC项都对题干的曲解,排除。

【答案】D

3.(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解析】此题考查解读信息、提炼观点的能力,王安石认为先天的心理能力是从物质产生的,这种物质就是形体。形体是“有生之本”。这种从“人是一个感觉体”出发的人性论,是唯物主义的命题。体现了对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故答案为A。

【答案】A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解析】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

【答案】C

科技成就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文学成就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

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

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把小说称为儒、释、道三教之外的“又一教”,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旨在说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并结合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得出,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这类世俗文化的发展。选择C项。

【答案】C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2013·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

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考点】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不可能真实的再现客观历史,同样也不能正确评断历史人物和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在京剧脸谱中其图案是程式化的,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白色表现奸诈多疑;蓝色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选择B项。

【答案】B

2.(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

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因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项正确;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

【答案】D

上海高考——高考中国古代史(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的建立(25——220年) 1、王莽篡汉 公元9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9——23年),西汉灭亡 2、绿林、赤眉起义 A原因:为缓解社会矛盾(土地兼并、贫富悬殊、流民奴婢),王莽“托古改制”(沿用西周法制、脱离实际改革),但不合时宜,引发更大的混乱。 B结果:在绿林军、赤眉军打击下,新朝覆灭 3、刘秀建立东汉25年 (1)刘秀反新:刘秀以“复高祖之业”为号召,后来加入绿林军。 (2)刘秀建立东汉:25年,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25——220),刘秀就是光武帝 联系罗马由共和国变为帝国,27年,屋大维被授予奥古斯都称号 4、光武以“柔道”治天下与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异同? 同:从背景和目的看,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为缓和阶级矛盾,维持统治,也是为扭转经济凋敝、社会动荡的局面而采取的对策;从措施上看,主要都是减轻农民负担,来恢复、发展生产,得利最大的还是豪强地主;从效果看,都出现了盛世局面。 异:光武帝着重解决奴婢问题,重视吏治建设,重视文化教育等;休养生息为汉武帝的“有为”和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光武帝的“柔道”,滋养了豪强地主势力,使东汉政权潜伏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补充:豪强地主的发展历程 战国以来,地主阶级除去经营土地(兼并)以外,要想加速上升,必须采取其他途径:一种是做官致富,一种是经商放债,一种是暴力掠夺。由此而发家致富的人统称为豪强。一郡,甚至一乡、一里都有大小豪强。地方豪强势力膨胀,有碍于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法家主张打击豪强)所以秦、西汉两朝都曾经迁徙天下富豪到京城,削弱他们对地方的控制。 豪强地主,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以经营土地为主,在朝廷有官爵,称为“上层豪强”;一类以经营工商业为主,兼营土地,被称为“下层豪强”。秦、汉都不允许下层豪强作官,在社会上也不被人尊重(封建社会的统治者重农抑商)。 武帝以后,豪强势力一直增长,西汉末年,朝廷对他们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王莽代汉后,想用改制的办法削弱部分豪强(主要是下层豪强)的财富,结果失败。 刘秀称帝,主要依靠豪强地主的支持。东汉建立后,豪强地主的势力增长起来。不过光武帝凭借着自己的权力和农民战争对豪强的打击,部分地恢复了对豪强地主的管束。 到东汉后期,封建王朝的权力完全被豪强地主集团的代表所操纵。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全国卷大纲版)精校版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全国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适用省区:广西) 1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13.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 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 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14.范仲淹倡导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目的是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现 状,而“庆历新政”更侧重于 A.增加赋税 B.澄清吏治 C.培养人才 D.充实边防 15.《窦娥冤》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水浒传》

颂扬农民起义英雄杀富济贫。这反映了 A.封建社会的腐朽没落B.“异端”思想影响广泛 C.普通民众的理想与愿望D.商业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16.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A.缓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D.发展商品经济 17.乾隆三十七年,台湾海防同知朱景英称:“台地多用宋钱,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号钱,钱质小薄,千钱贯之。”据此可知 A.宋代商品经济比清代更为繁荣B.当时两岸经济交往尚不密切 C.海峡两岸有着不同的货币体系D.宋代以后台湾经济发展迟缓 18.1863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正式任命英国人赫德为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制定了管理海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小论文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史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之一是“确立主题—史料收集—史料解释—叙述评价”。下列材料是与研究孔子思想有关的材料: 甲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乙 “孔夫子不做受神启者,也不做先知,他是传授古代法律的贤明官员……他所说的只是极纯粹的道德,既不谈奇迹,也不涉及玄虚,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 ——伏尔泰丙 始皇比孔子大得多,始皇重法,孔夫子是讲空话的。 儒家满口仁义道德……单就这独霸中国,使我们思想界不能自由,郁郁做二千年的奴隶,也是不能不反对孔子的。 ——综合三则材料,请选取孔子思想中的一个角度确定主题,围绕该主题对以上材料分别做出史料解释,不表明自己观点,最终得出历史评价。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整理自高教社《中国古代史》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提炼材料中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下为王家、耕华、江编著的《大学中国史》的相关目录: 第九章君主集权的帝国体制:明 第一节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 第二节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 二、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 三、寄望中兴的居正改革 四、鼎革之际的危机与困局 第三节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 二、海禁与“倭寇” ……… 四、耶稣会士与早期西学东渐 --《大学中国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省略部分增加两条或两方面容,并说明增加理由,需观点正确,理由充分,符合历史事实。

五年高考历史真题精编——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 政治 1(2018全国Ⅱ卷)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2009年山东)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C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2013·山西模拟)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C A.分封制的影响B.个人素质的差异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 3(2018浙江卷)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D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4(2011年全国Ⅱ卷)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C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5.(2012年浙江卷)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 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C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3海南卷)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B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7.(2013新课标卷)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 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C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8.(2013广东卷)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 原因是B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课件(2013安徽师附)成语“黎民百姓”今指普通老百姓。但“百姓”原指贵族阶级,后来随着“百姓”地位的降低,才和“黎民”一起成为一般平民的统称。以下关于“百姓”词义的变化,认识正确的是 A A.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春秋战国,反映了土地私有制产生,宗法制遭到破坏 B.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隋唐时期,反映了世家大族的衰落,科举制的推行 C.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两宋时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级的扩大 D.词义变化最早发生在近代以后,反映了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 9.(2015浙江卷)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D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同质(2016年江苏卷)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D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高考_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 专题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一、知识归类 Ⅰ农业篇 一、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进步 1、奴隶社会 ⑴商周时期使用的农具,绝大部分是木、石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⑵西周晚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⑶春秋晚期铁农具已经广泛使用。 2、封建社会 ⑴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运动,石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⑵秦朝:中原铁器传到珠江流域,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⑶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西域开始使用铁器;普遍使用牛耕、马耕;出现犁耕法,赵过发明楼车。 ⑷三国:魏国马钧发明翻车。 ⑸唐朝:曲辕犁和筒车。 二、农业的产生和农作物的培植、推广和引进 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⑵商周:后来习称的“五谷”都已种植。 ⑶北宋:在全国范围调剂农作物品种,粟麦豆在江南大量种植,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播到北方。茶树栽培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⑷元朝:农作物增多,棉花种植遍及南方。西瓜、茼蒿开始引种。 ⑸明清:棉花种植在明代由江南推向江北。明代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番薯,在清代不断推广中指。明代前期,棉花、苎麻、茶叶、烟草、甘薯、花卉、油料、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三、兴修的重要水利工程和大江大河的治理 历代兴修的水利工程 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灌溉农田);春秋楚相孙叔敖修的芍陂;战国秦 蜀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修的郑国渠。 ②秦:开通了秦渠、灵渠和江南运河。 ③三国两晋南北朝:曹魏修复了芍陂、茹陂等许多渠堰提塘。北魏孝文帝下令有水田之处, 都要通渠灌溉。 ⑤隋唐:开通大运河有利于农田灌溉。唐朝设立专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修了不少水利工 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⑥五代十国:兴修水利工程,如南丰塘(南唐)、捍海塘(吴越)。 ⑦元:开凿会通河(山东东平到临清)、通惠河(通州到大都)。 四、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 ⑵赋税制度 ①初税亩:时间、内容和意义 ②租赋制——编户制度:时间、内容和作用

高考历史全国卷真题选择题(中国古代史)

高考选择题中国古代史部分 一、先秦 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3.《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4.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图4 A.文字的频繁使用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D.“书同文”的推行 5.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图5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6.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7.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留。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未能充分发挥文字功能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8.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并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9.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10.《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五年高考真题——文综(全国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2.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 B.工作内容 C.工作职责 D.工作性质 13.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 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14.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 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文学形式 15.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 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16.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 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17.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海关进口税则》确定进口货物税 率为7.5~27.5%,这废止了近代某一条约的相关规定。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8.1931年初,红一方面军开始侦察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1932 年,红军破译了国民党军队的无线电通讯密码,这一成功 A.确保了红军对敌处于军事优势地位 B.为红军取得战场主动权创造了条件 C.加强了革命根据地间的协调作战能力 D.有利于红军实现战略方针的转变 19.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这表明 A. 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20.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 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A.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 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 21.1917年4月,列宁根据当时俄国政局的特点,不赞成立即推翻临 时政府,主张首先争取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然后再把小资产阶级正当排除出苏维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列宁提出这一主张的重要依据是 A. 存在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B.世界大战尚未结束 C. 红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D.尼古拉二世已经宣布退位 22.1941年6月,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得知纳粹德国进攻苏联后说,“如 果希特勒入侵地狱,我也会在下院为恶魔说几句好话”。这反映出丘吉尔 A. 愿意承担绥靖政策失败的责任 B. 希望尽快开辟第二战场 C. 认为支持苏联符合英国利益 D. 力主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23.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北大西洋公 约组织成立6年后,华沙条约组织于1955年宣告成立。促使华约成立的直接原因是 A. 第一次柏林危机 B. 两个德国分立 C. 联邦德国加入北约 D. 共产党情报局成立 第Ⅱ卷 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宠。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材料二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身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材料三

2013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福建卷)解析1

2013·福建卷 13.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亲率大军号称80万屯兵江北,周瑜率兵数万布防江南,大战(参见下图)一触即发。时值隆冬季节,北风呼啸。周瑜忧心忡忡,孔明密曰:“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东风”指() A.自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B.自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C.刘备统领的孙刘联军 D.增援的船只及燃烧品 13.B[解析] 本题以赤壁之战为切入点,考查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208年隆冬时节,孙刘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对峙,长江两岸北风呼啸。孙刘联军在长江南,曹军在长江北。故孙刘联军攻曹必由南向北进攻,因此火攻之“东风”只能是从东南吹向西北的风。 14.《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14.A[解析] 本题以《春秋繁露》的新材料为切入点,考查董仲舒的儒家思想。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内涵。《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改造儒学的经典著作,核心内容是意在要求富不可骄、贫不至于忧生存。与“强制去富”“劫富”无关,故排除B、D项;材料内容从两方面阐释,不仅仅是济贫问题,故排除C项。

15.《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人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长矛)之工,二年…… 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③职业是世袭的④是临时工人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15.B[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内容为唐代手工业的发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不得别入诸色”体现了限制工种调整,故排除含①的选项。“工巧业作之子弟”“传家技”体现了官营、世袭的特点,故排除含④的选项。 16.朱熹在《漳州劝农文》中说:“请诸父老,常为解说,使后生弟子,知所遵守,去恶从善,取是舍非,受惜体肤,保守家业”。在此,朱熹() A.教诲后生弟子遵从“三纲五常” B.告诫乡亲去恶从善以“慎思明辨” C.灌输以农兴业思想以存“天理” D.劝导百姓遵循一种“理性”的生活秩序 16.D[解析] 本题考查重农思想和儒学的发展,考查考生准确解读、运用材料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朱熹的历史地位,以及朱熹撰文的原意。朱熹是南宋理学集大成者,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材料虽出自《漳州劝农文》,但内容“去恶从善”“取是舍非”“爱惜体肤”“保守家业”都是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四个选项中,既体现重视理学,又体现重视生活细节的选项,只有D项。 17.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17.C[解析] 本题以外国传教士的角度考查科举制的弊端,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

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题专项训练3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编选张书林 12 分开放题每题10 分钟做完,每次训练2 题20 分钟做完,自己批改,也可请老师批改,计算平均分,总结经验教训。 5。(2016 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尽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 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 年,经6 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蛇传说是中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其故事在流传过程中经过不断加工和创造,已从一 个简单的故事不断丰富、完善并发展成为一部部文学著作。下表是白蛇故事演变历程中不同文本对主要人物白娘子、许仙、法海艺术形象的描写 ——摘编自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等从表格中任选一个或多个人物,提取其艺术形象演变的相关信息,结合中国古代史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从艺术形象的时代性角度进行论述。(说明: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 分) 2020 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中国古代史42 题专项训练3 答案 编选张书林 5。(2016 全·国卷Ⅱ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中国近代史)近五年高考题汇编

(2013年全国卷Ⅰ) 1、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2013年全国卷Ⅱ) 3、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4、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应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5、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6、.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2013年海南卷) 7、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D.托古改制 8、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中国古代史整理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中华文明起源(考古发现与神话传说) ·夏文化(考古发现与后世文献记载对比互证) ·商朝文化(考古发现、当时文字与后世文献记载多重印证) 史料的分类 一、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将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献史料 最早的文献资料并不是史书,应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献价值与早期文字的意义相互混淆)。 2、实物史料 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发掘的。 3、口传史料与口述史料 (1)口传史料(远古时期神话传说):在没有文字记载前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 二、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透视历史问题的史料; 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三、其他史料分类 1、有意史料与无意史料 (1)官方组织编写的史书和成文的历史著述、回忆录和公开的报道等,应属于“有意的史料”;(2)官方遗留下来的文书档案、军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记等,这都是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应属于“无意史料”。 2、“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民间记载) (1)正史:一般认为是指由宫廷史官记录的史书; (2)野史: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1、原始农耕 时间:距今一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 标志:采集、狩猎→栽培谷物、驯养牲畜(南稻北粟、南北并立) 意义:①第一次经济变革 ②农耕聚落,聚族而居(陕西临潼姜寨)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2013年高考全国Ⅰ卷24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C 【考查点】分封制 2.(2013年广东高考12题)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B 【考查点】宗法制 3.(2013年浙江高考14题)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 【考查点】宗法制 4.(2013年北京高考12题)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A.周 B.秦 C.汉 D.唐 【答案】B 【考查点】秦统一中国 5.(2013年浙江高考15题)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

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答案】A 【考查点】秦统一中国 6.(2013年高考大纲全国卷13题)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答案】C 【考查点】汉初政治制度 7.(2013年江苏高考3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A 【考查点】三省六部制 8.(2013年福建高考17题)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C 【考查点】科举制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知识清单讲解学习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史 知识清单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早期政治制度 特点: (1)神权色彩(神权与王权相结合,通过占卜决定国事)(2)血缘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3)地方独立性强(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西周: (1)分封制 (2)宗法制 (二)中央集权制度(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集权机制)

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央实行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制定选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2、中央官制的演变 (1)西汉时期:内外朝制度(汉武帝让近侍参与军国机要,形成内朝,成为决策机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即“外朝”)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2)东汉时期:尚书台取代三公 (3)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新设立中书省与门下省,但未成为中枢权力机构(4)唐朝: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门下省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5)宋朝:“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合称“二府”,度支、盐铁、户部合称“三司”(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政,以削弱相权) (6)元:一省制。在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

(7)明朝: 明太祖:废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向皇帝负责;置殿阁大学士,充当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成祖: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权),内阁制度确立,之后内阁职权逐渐扩大,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 内阁特点:无法定地位、不是行政机构、不能统率百官,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票拟”能否生效取决于皇帝的“朱批”;内阁大臣常受太监制约 (8)清朝: 康熙帝时期,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扩大了皇权 雍正时设军机处,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但他们品级不高,不得私自和官员交往,日夜轮流在军机处值班,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军机大臣必须完全执行皇帝的旨意,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皇帝手中。军机处的设置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机处的设置标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规律总结: ①从汉至元,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②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家天下”思想的根深蒂固。 ③在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削弱相权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分割相权,使之相互牵制;二是转移相权至其他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内朝或宫内的侍臣转移,即由远及近;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向外朝转移,即由内向外。 3、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中国近代史部分

近六年(2012—2017)高考历史真题汇编中国近代史部分 (2017.1.28)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 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 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 (2017.1.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2017.1.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2017.1.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 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2019高考前选择题专练之中国古代史(可编辑修改word版)

【题组24】 名校模拟题之中国古代史 1、据《周礼》记载,大司马的属官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ft林川泽之阻”;大司徒的属官土训“掌道(解释)地图,以诏地事”,遂人“以土地之图经田野”。这一记载反映出西周 A.中央集权开始萌芽B.分权制约意识巳经出现 C.国家专营局面形成 D.地图绘制已有相当水平 2.对于秦始皇“焚书”事件,西汉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述为“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而东汉王充在《论衡·书解》中则记述为“秦虽无道,不燔诸子,诸子尺书,文篇俱在”。据此可知 A.两种记述因差异过大均不足为信 B.历史记述会因依据不同而相异 C. 各种历史记述都需通过考古实证 D.时间性决定历史记述的真实度 3.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集权政治的趋向B.宗法观念的消亡 C.生产技术的进步D.礼乐制度的完善 4、《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 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 5、白狄鲜虞建立的中ft国处于赵、燕、魏三国之间。在河北平ft中ft 1 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在中ft王方壶铭文中也说“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由此可知中ft 国文化 A.认为民生是影响统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B.体现了其对华夏先进文化的认同国 C.反映出分封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D.将教化民众作为治国的主要内容好 6、.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 说成为主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的加快B.宗法观念的增强 C.变法运动的推动D.自然科学的进步 7、《诗经》中多篇诗歌描述几位从事劳役的农夫的家庭,因为服役者长期在外,导致田园荒芜,父母失去依靠。《国语》中也记载尹铎为赵简子守晋阳,为争取民心,乃“损其户数”(“民优则税少”)。这些记载共同反映出当时 A.争霸战争使人心趋向统一B.政府抑制小农经济的兴起 C.土地制度出现了根本变革D.社会动荡冲击了宗法观念 【题组25】 1.图4 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2013年江苏省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题,每题3 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 符合题目要求。 1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 ~ 1951 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 座大型魏墓,1 号墓出土铁器65 件,其中农具占58 件,包括 、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 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 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 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 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 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 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右 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 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 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 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 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3. 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爷,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 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冶这里所谓“违制冶的论 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 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 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 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 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4. 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 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A. 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 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 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 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5. 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 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了 A. 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 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 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 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6. 1909 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 ‘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7.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 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 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 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 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 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 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