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想

“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想
“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想

“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想

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于8月2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啦。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想1“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这是共产党员赤诚的誓言。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抗击的战役中,随处可见党员干部作为“先锋队”“突击手”努力奋战的身影。一份份写给党组织的“请战书”、一枚枚鲜红的“手指印”彰显出心中的信仰,表达了全县党员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自己初心使命的坚守。

吹响病毒防治号角,化身“新肺防护网”。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充分认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势的复杂性、严峻性,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作战、深入一线,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用血肉之躯构筑起铜墙铁壁、借钢铁信仰传递坚实力量,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自觉化身为助抗疫之所需的“逆行者”,把防控疫情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政治任

务,严守抗击疫情工作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将“新肺疫情”消灭在萌芽。

普及科学抗疫知识,争当“谣言粉碎机”。面对当前手机APP 上所谓的“提醒”“快讯”“热门”“偏方”……全县党员干部能时刻做

到保持高度理智与审慎的态度,以强烈的政治自觉履行正向舆论带动职责,配合各级党组织做好疫情宣传引导工作。采取微信群推送、上门发传单、广播循环播放等多种形式齐抓并举,扩大影响范围、巩固宣传成果,引导群众以乐观的心态、科学的理念应对疫情。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未经官方证实的虚假消息自觉屏蔽并主动辟谣,并从疾控或医疗机构、新闻媒体等权威途径了解到的疫情信息和防护知识及时准确地向群众公开,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遏制恐慌情绪、营造积极抗疫氛围。

遏制疫情蔓延路径,勇作“安全守门员”。基层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的战役中,成立疫情防控“先锋军”,全县基层党员干部以所包村屯为战区,成立188个排查小组,包组连户、责任到人,在最短时间内将14个乡镇逐一走访排查,从疫情监测、入户排查、率先预警着手,以湖北返乡人员为侧重点、返乡轨迹为延伸线、所有外来人员为拓展面,“地毯式”筛查外来群体、“一对一”紧盯武汉返乡人员,采取有力措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将武汉返乡人员身体状况登记在册并实时监控,确保“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做到“宣传家家知晓、排查人人精准、监测户户隔离、

情况日日一报”,通过一系列快、准、稳的措施,扎实抓好每一个细节、把控每一个环节,不遗余力做好各项防控工作,真正做到“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

疫情牵动人心,安危事在人为。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更是一个责任共同体。只要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想2

疫情就是集结号,防控就是使命担当。当前,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的一次大考和初心使命的一次检验。近日,江汉区城管局涌现出一批勇于冲锋在前的优秀党员干部,他们深入疫情一线,在做好医院卫生防疫、服务外省援汉医疗队、做好社区群众服务工作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共同战“疫”的征途中奋力前行。

人民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命令,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党员的使命担当。近日,江汉区辖区内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因接诊病患量较大,每日产生的医用垃圾量激增,医院现有的保洁力量难以满足每日的垃圾清运需求。得知此消息后,江汉区城管局环卫质量管理中心迅速召开了动员会,江汉路班班长、党员张秀芹带头签下《请战书》,组成了个15人的突击队,全力为医院做好保洁工作。在进行了相关防护知识培训后,在单位的统一安排部署下,

他们集中住宿、轮流隔离休息,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奋斗在抗击疫情工作的一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一个城管人应有的坚守和奉献。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阵地高高飘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江汉区城管局迅速组织起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成立到汉医疗团队抵离接待志愿者服务队。近几日来,深夜的天河机场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逆行”而来的白衣“战士”,多名年轻的城管队员分批次带队往返于城区和机场之间,圆满完成了多家援汉医疗队的接机对接、医疗物资运输及住宿安排等工作。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初心使命不是泛泛而谈就能体现的,它浸润在明责、履责、尽责中,体现在敢不敢深入防控疫情最前线中,彰显在能不能取得防疫成效上。江汉城管的青年党员坚守岗位、迎难而上,以“防控疫情、党员先行”的担当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应尽之责。

坚守一线落实防控巡查,做好社区内服务群众的民生工作。自武汉市进一步实化、细化、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两大任务,采取了“分级就医筛查机制”后,城管队员和广大社区工作者一道走上了抗击疫情的一线,他们走到群众身边发放防疫宣传册,根据社区微邻里群众上报信息,上门为群众测量体温,守护群众健康,也让群众恐慌的心理慢慢得到平复;利用城管小电瓶车的便利,做些为群众及时送药送菜等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管理方案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管理方案 一、项目目标 1、提高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 2、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理能力,为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3、规范管理,完善培训工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培训机制。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1、国家级培训对象为省级、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从事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骨干(师资)。 2、省级培训对象为省本级和各地(市)级、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专业人员。学员须由所在单位推荐,具有中专或以上学历,从事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骨干。其中: 省级人员培训90-120学时(20人以上,12-15天),地级人员培训60-80学时(5人以上,7-10天),县级人员培训40-60学时(3人以上,5-8天)。原则上理论教学占50%,案例和实践教学占50%。课程按教学单位设置,每个教学单位四节,每节按50分钟计,每天两个教学单位。 3、通过培训要求达到:系统掌握现场流行病学工作岗位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独立开展流行病学现场组织、实施调查和应急处置的综合能力,掌握: 1)现场流行病学基本概念和方法; 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和应用技术; 3)快速获取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技术; 4)实验室标本采集、运输、保存和处理技术; 5)传染病流行病学基础及传染病现场消毒要点; 6)开展针对不明原因疾病现场调查的基本要领;

7)疾病监测系统的管理和评价方法; 8)疾病控制工作中的现场调查处理能力; 9)组织开展现场培训的宣讲能力和与媒体沟通的能力; 10)指导现场实践活动,并向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11)提高撰写技术方案和调查报告的能力; 12)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项目组织实施 1、卫生部统一组织实施省级师资培训,协调、督导、检查和评估培训工作的实施过程。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省的培训工作,制定本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培训规划,建立严格的考核评估制度,规范培训管理,指导培训工作,并提供本省项目执行报告。 3、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落实,组织开展省、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场流行病学专业人员的岗位培训。 4、在正式培训前,应制订本省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对象、内容、师资、进度、组织实施与管理等。 5、授课教师以参加全国培训(流行病、检验、消杀、信息)的省级师资为主,参照国家级培训下发的光盘(已发至各地),结合本地工作的实际实施。开展培训用的统一教材《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已经发放至各地(其中:省级50本、地级10本,县级4本)。 四、项目执行时间 1、准备阶段(2004年7月-12月):国家完成制定培训规划、编写培训教材,培训师资。 2、实施阶段(2005年1月-10月):各地完成省、地和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技术骨干培训、师资培训及岗位轮训,提交本省(级)总结报告。 3、总结阶段(2005年11月-12月):国家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提供总结报告。

关于举办医学侦探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案例分析培训班的

关于举办“医学侦探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案例分析”培训班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卫生学分会前主任委员、中国疾控中心首席流行学专家曾光教授带领的中国疾控中心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承担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多年,教学团队指导下,已举办多期有关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培训班,如每年举办的“现场流行病学与疾病预防控制知识技能更新培训班”。教学内容一直结合新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授课。把公共卫生观念和现场调查方法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启发式的理论教学以及经典的和我国目前实际发生的案例进行讨论,增强学员们对现场流行病学理论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受到广大公共卫生人员的高度好评。使学员能够深刻理解、掌握和提高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水平,并能够依据调查结果,针对性提出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建议;并把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干中学”的模式和成果推广到全国,以帮助推动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队伍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2014年的“医学侦探与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案例分析”培训班将于5月27日-30日在河南省洛阳市举办,诚邀广大公共卫生人员及相关业务人员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各级卫生单位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院感染控制和公共卫生教学等领域的相关专业人员。 本培训班为“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 (国),参加培训的学员经考试合格,可获得国家继续医学教育证书,同时获得8个学分。 二、培训方法和内容 采用国际先进的现场流行病学核心课程培训模式,理论教学16小时与案例分析讨论8个小时,理论教学以实例引领强化概念、方法和技能的理解,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题(测试题)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题(考试题) 1. 以下哪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C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能引起大流行 D. 有感染后免疫 2. 关于传染病,以下哪个描述是不准确的?A A. 传染力大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也大 B. 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C. 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D. 传染力指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 3.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目前认为能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D A.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B.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发病人数增加 C.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隐性感染人数增加 D. 以上三种说法都可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 4. 100万人口的地区,共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5000例,死亡400人。该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率为多少?B A. 500/10万 B. 40/10万 C. 0.08 D. 0.92

5. 传染病之所以能传播、流行,三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环节:D A.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B. 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C. 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6. 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尤其是脱卸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在场指导或协助的人员是:A A. 经过培训,掌握穿脱技术的人员 B. 疾控人员 C. 技术人员 D. 参与疫情处置人员 7.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按压闭合时需:B A. 单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按压 B. 双手食指同时按压 C. 单手食指和中指同时按压 D. 随意按压闭合即可 8. 手套和口罩佩戴时均需进行的检查是:D A. 防水性检查 B. 接口完好性检查 C. 材质检查 D. 气密性检查 9. 脱卸防护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污染面对人身和环境的污染,需要遵守的原则:A A. 内裹外 B. 折叠 C. 清洁 D. 快速脱卸 10. 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过程中,每一步完成后均必须进行的操作是:A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简介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ETP),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一种先进的培训方式,它起源于195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开始的流行病学情报服务(Epidemical Intellegence Service, EIS)。该培训模式旨在培养高级现场流行病学的核心骨干,同时可以通过培训的过程促进和加强监测—应急反应系统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爆发流行和其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多年来,WHO等有关国际组织一贯致力于在全球推广和建立FETP,先后有3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相继建立了类似于现场流行病学或实用流行病学的培训项目。目前,FETP及其类似的培训项目已先后在五大洲的35个国家开展,其中既包括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包括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到目前为止已培养出2300多名学员,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多数已成为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技术中坚。而且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形成了成熟的办学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适应公共卫生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形势需要,我国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分重视在中国建立FETP的发展前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开始着手筹划准备,除选派优秀学者出国学习和借鉴外,还与有关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协作关系。2001年10月,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大力支持下,正式启动了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 从此,中国按照国际统一、规范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模式,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和服务体系,这是中国公共卫生发展史上具有长远影响的重要举措。CFETP的培训目的不仅是培养数量不多的高级流行病学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以此发挥辐射作用,促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所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仅是学生,更重

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91分)

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测试 达标要求:取得90分以上成绩 单选 1. 以下哪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 有病原体 B 有传染性 C 能引起大流行 D 有感染后免疫 单选 2. 关于传染病,以下哪个描述是不准确的? A 传染力大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也大 B 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C 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D 传染力指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 单选 3.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目前认为能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B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发病人数增加 C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隐性感染人数增加 D 以上三种说法都可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 单选 4. 100万人口的地区,共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5000例,死亡400人。该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率为多少? A 500/10万 B 40/10万 C 0.08 D 0.92 单选 5. 传染病之所以能传播、流行,三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环节: A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B 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C 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单选 6. 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尤其是脱卸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在场指导或协助的人员是: A 经过培训,掌握穿脱技术的人员 B 疾控人员 C 技术人员 D 参与疫情处置人员 单选 7.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按压闭合时需: A 单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按压 B 双手食指同时按压 C 单手食指和中指同时按压 D 随意按压闭合即可

单选 8. 手套和口罩佩戴时均需进行的检查是: A 防水性检查 B 接口完好性检查 C 材质检查 D 气密性检查 单选 9. 脱卸防护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污染面对人身和环境的污染,需要遵守的原则: A 内裹外 B 折叠 C 清洁 D 快速脱卸 单选 10. 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过程中,每一步完成后均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 手卫生 B 更换手套

2020年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试卷答案

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试卷答案(得分97分,错误1题) (总计35题,全部是单选题) 1. 以下哪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D 有感染后免疫 2. 关于传染病,以下哪个描述是不准确的? A 传染力大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也大 3.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目前认为能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D 以上三种说法都可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 4. 100万人口的地区,共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5000例,死亡400人。该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率为多少? B 40/10万 5. 传染病之所以能传播、流行,三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环节: D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6. 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尤其是脱卸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在场指导或协助的人员是:

A 经过培训,掌握穿脱技术的人员 7.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按压闭合时需: B 双手食指同时按压 8. 手套和口罩佩戴时均需进行的检查是: D 气密性检查 9. 脱卸防护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污染面对人身和环境的污染,需要遵守的原则: A 内裹外 10. 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过程中,每一步完成后均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 手卫生 11. 判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时,活动及接触调查应开始的时间: A 出现症状前2天 12. 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新冠肺炎病例后,应完成初次流行病学调查的时限是:

B 24小时 13.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应于出院后多长时间接受随访复诊? C 第2、4周 14. 目前我国大多数新冠肺炎病例的转归是怎样的? C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 15. 新冠肺炎病例的潜伏期是: B 1-14天,多为3-7天 16. 分析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信息,以下哪个变量最可能发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 D 现住址 17. 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前多少天有境外旅居史,可认为存在境外输入病例的可能? C 发病前1-14天 18. 聚集性疫情主要通过哪种方法开展病例搜索? B 排查密切接触者

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测试及答案

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测试及答案(附后) 单选题:1、以下哪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有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能引起大流行 D、有感染后免疫 单选题:2、关于传染病,以下哪个描述就是不准确的? A、传染力大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也大 B、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C、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D、传染力指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 单选题:3、新冠肺炎就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目前认为能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就是: A、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B、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发病人数增加 C、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隐性感染人数增加 D、以上三种说法都可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 单选题:4、 100万人口的地区,共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5000例,死亡400人。该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率为多少? A、 500/10万 B、 40/10万 C、 0、08 D、 0、92 单选题:5、传染病之所以能传播、流行,三个环节就是非常重要的。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环节: A、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B、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C、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单选题:6、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尤其就是脱卸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在场指导或协助的人员就是: A、经过培训,掌握穿脱技术的人员 B、疾控人员 C、技术人员

D、参与疫情处置人员 单选题:7、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按压闭合时需: A、单手拇指与食指同时按压 B、双手食指同时按压 C、单手食指与中指同时按压 D、随意按压闭合即可 单选题:8、手套与口罩佩戴时均需进行的检查就是: A、防水性检查 B、接口完好性检查 C、材质检查 D、气密性检查 单选题:9、脱卸防护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污染面对人身与环境的污染,需要遵守的原则: A、内裹外 B、折叠 C、清洁 D、快速脱卸 单选题:10、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过程中,每一步完成后均必须进行的操作就是: A、手卫生 B、更换手套 C、更换口罩 D、没有必须执行的操作 单选题:11、判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时,活动及接触调查应开始的时间: A、出现症状前2天 B、出现症状当天 C、就诊当天 D、确诊当天 单选题:12、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新冠肺炎病例后,应完成初次流行病学调查的时限就是: A、 48小时 B、 24小时 C、 12小时 D、 6小时

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测试及答案

全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培训测试及答案(附后) 单选题:1. 以下哪点不属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A.有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能引起大流行 D.有感染后免疫 单选题:2. 关于传染病,以下哪个描述是不准确的? A.传染力大的传染病对人类健康危害也大 B.致病力指病原体侵入宿主后引起临床疾病的能力 C.毒力指病原体感染机体后引起严重病变的能力 D.传染力指病原体引起易感宿主发生感染的能力 单选题:3. 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目前认为能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 A.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B.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发病人数增加 C.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隐性感染人数增加 D.以上三种说法都可导致人群易感性降低 单选题:4. 100 万人口的地区,共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5000例,死亡400人该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死亡率为多少? A.500/10 万 B.40/10 万 C.0.08 D.0.92 单选题:5. 传染病之所以能传播、流行,三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新冠肺炎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环节: A.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B.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空间分布 C.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单选题:6. 穿脱个人防护装备,尤其是脱卸个人防护装备时,必须在场指导或协助的人员是: A.经过培训,掌握穿脱技术的人员 B.疾控人员 C.技术人员

D.参与疫情处置人员单选题:7. 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行按压闭合时需: A.单手拇指和食指同时按压 B.双手食指同时按压 C.单手食指和中指同时按压 D.随意按压闭合即可 单选题:8. 手套和口罩佩戴时均需进行的检查是: A.防水性检查 B.接口完好性检查 C.材质检查 D.气密性检查 单选题:9. 脱卸防护服的过程中,为了减少污染面对人身和环境的污染,需要遵守的原则: A.内裹外 B.折叠 C.清洁 D.快速脱卸 单选题:10. 在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过程中,每一步完成后均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手卫生 B.更换手套 C.更换口罩 D.没有必须执行的操作 单选题:11. 判定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时,活动及接触调查应开始的时间: A.出现症状前2天 B.出现症状当天 C.就诊当天 D.确诊当天 单选题:12. 县(区)级疾控机构接到传染病信息网络报告新冠肺炎病例后,应完成初次流行病学调查的时限是: A.48 小时 B.24 小时 C.12 小时 D.6 小时 单选题:13.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应于出院后多长时间接受随访复

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发展分析

32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发展分析 刘丽蓉,刘爱玲,于丽萍,韦欣捷,康京丽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山东青岛 266032) 摘 要:2010—2018年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V)2年期核心培训已举办4期,培养了来自28个省区的流行病学技术骨干81名,创新性建设了以基础培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区域流行病学培训、大学师资培训、国内导师培训为有益补充的“1+5”培训模式。本文阐述了CFETPV项目的培养模式来源、组织管理及项目的发展探索,分析了其在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与交流、培训模式推广等方面的积极成果。项目基本实现了培养一批高级兽医流行病学人才,打造一支现场流行病学工作队伍的基本目标,但仍需要在建立长期运行机制、本土化案例开发、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强化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完善,以期进一步推进项目的本土化、规范化和可持续化发展。 关键词: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人才培养;核心能力;培训网络;疫病防控 中图分类号:D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44X(2019)10-0032-06 DOI:10.3969/j.issn.1005-944X.2019.10.007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or Veterinarians Liu Lirong,Liu Ailing,Yu Liping,Wei Xinjie,Kang Jingli (China Animal Health and Epidemiology Center,Qingdao,Shandong 266032,China) Abstract:The two-year core training of China 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or Veterinarians(CFETPV)had been held for four times from 2010 to 2018,81 technical backbones in the field of epidemiology from 28 provinces/regions were trained,and the training mode of“1+5”with the supplement of elementary training,trainings for senior officers,regional epidemiology training,training by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domestic tutors was innovatively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the source of training mode and management of CFETPV 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were stated,then its achievements in the aspects of personnel training,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promotion of training mode were analyzed. Through CFETPV,the basic goals,including cultivating a number of senior veterinary epidemiologists and building a field epidemiology team,were generally achieved. However,it was still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long-term mechanism,develop localized cases,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s and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so as to promote the localization,standardiz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FETPV. Key words:?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or veterinarians;cultivating talents;core capability;training network;animal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收稿日期:2019-07-06 修回日期:2019-08-15 基金项目:中国兽医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2FY111000) 通信作者:韦欣捷,康京丽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简介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简介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简介

一、项目背景 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Field Epidemiology Training Program ,FETP),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一种先进的培训方式,它起源于195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开始的流行病学情报服务(Epidemical Intellegence Service, EIS)。该培训模式旨在培养高级现场流行病学的核心骨干,同时可以通过培训的过程促进和加强监测—应急反应系统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疾病爆发流行和其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挑战。多年来,WHO等有关国际组织一贯致力于在全球推广和建立FETP,先后有3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相继建立了类似于现场流行病学或实用流行病学的培训项目。目前,FETP 及其类似的培训项目已先后在五大洲的35个国家开展,其中既包括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也包括韩国、菲律宾、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到目前为止已培养出2300多名学员,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其多数已成为各国公共卫生领域的技术中坚。而且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形成了成熟的办学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适应公共卫生发展日益全球化的形势需要,我国卫生部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十分重视在中国建立FETP的发展前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即开始着手筹划准备,除选派优秀学者出国学习和借鉴外,还与有关国际组织建立了长期交流与协作关系。2001年10月,在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大力支

持下,正式启动了中国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CFETP), 从此,中国按照国际统一、规范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模式,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和服务体系,这是中国公共卫生发展史上具有长远影响的重要举措。CFETP的培训目的不仅是培养数量不多的高级流行 病学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以此发挥辐射作用,促进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所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仅是学生,更重 要的是使学员逐步成为国家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反应的重要组成 部分,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截止目前,CFETP迄今 已经招生5届,已经毕业3届30余人。毕业的学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培养目标和能力建设 培养目标(一) 、对突发性卫生事件能够迅速做出应急反应,有效组织实施现场调 查和处1 理工作。、培养现代公共卫生监测骨干,使之能够深入了解疾病监测系统,客观评2 价监测系统,提高疾病监测水平,并促进 其发展。、能够及时有效地向决策者提供公共卫生策略和措施建议。 3 )能力建设二( 通过培训,使学员具备以下能力:、发生疾病爆发或 紧急卫生事件时,能够独立组织开展系统的现场流行病1 学调查;2、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能够及时制定现场卫生防病预案,并组织实施;、提高对疾病监测系统的管理和评价水平,以及采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3 能力;、能够向决策者提出合理化建议,能出色完成与新闻媒介

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广东省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项目

佛山高明手足口病调查 珠海金葡菌食物中毒事件调查 学员开展“厕所”课题调查 学员参加狂犬病知信行调查 学员参加广东省腹泻负担调查 学员与清远FETP交流

GDFETP 简报现场调查 一起金葡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体会 3月26日,珠海市疾控中心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网络直报珠海市香洲区部分幼儿园出现学生聚集性呕吐事件,初步怀疑与饮用珠海维维大亨乳业有限公司(简称“大亨公司”)的一批奶制品有关,且此批奶制品已流向部分珠三角地市。3月27日,由公卫所、微检所、现场流行病学班学员组成的调查组分赴珠海、江门等市调查。 截止31日,珠海、江门两市共报告184名病例。患病学生均饮用了珠海市维维大亨乳业公司生产的高钙奶饮品(150ML杯装),在高钙奶及患者呕吐物中均检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结合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等结果,此次事件为饮用被金葡菌污染的奶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生产原料中某批次奶粉为可疑污染来源。 我与同学一起在珠海市开展调查。抵达珠海市已是四点多,在简短的情况通报后,我们与珠海的同行一起到大亨牛奶厂实地调查。珠海市疾控中心的同行已经在短时间内做了大量的工作,经过病例搜索已经确定了此次食物中毒事件涉及了3家幼儿园152名学生,并从三家幼儿园的食谱追溯中确定了可疑食物“大亨高钙奶”并通过相关部门的协作停止了该厂部分可疑产品的销售。 从我们的现场调查的情况看,大亨高钙奶的生产车间里面除了填料漏斗外生产线都是封闭的,在现场碰到了几名工人,我们检查了手部后发现有两个工人手部有伤口,其中一名工人是该车间的配料工人。我们也从厂家取到了当月生产的原料配料单及3月26日产品送货范围。从送货单情况看,大亨高钙奶配送的还有其余4家幼儿园,但是并未收到病例报告。第二天,我们与珠海市同行一起分组前往幼儿园调查,在其余的幼儿园里访谈了老师,确实没有病例的出现。如果是同一批产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随后的访谈和分析了配料情况后发现虽然是同一批产品但是分两天生产的,而两天的原料是不同的,一部分是奶粉一部分是原料奶,而在同一天生产的另一批标号不同的产品中也检出了金葡菌肠毒素。在现场调查中发现车间的高温灭菌器的运转有些问题,显示消毒温度的温度计挂在了一边,我们意识到这个车间的消毒可能存在问题。 从文献报道中可以发现人的伤口引起的食品污染较多,工人手部的标本快速检测出了金葡菌阳性。但是,我们调查时工人手部的伤口已经基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