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个人所得税链接

合集下载

《税务会计》课程7个人所得税

《税务会计》课程7个人所得税

八、财产转让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税所得额=转让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 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应税所得额×20%
九、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的计算 —— 按次计征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应纳税所得额=次收入额
2、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次应税所得额×20%
(3)年薪制征税问题





某单位财务总监年薪200000元,每月发放5000元, 年底一次性发放140000元。 (5000—1600)×15%—125=385 385 ×12=4620 140000 ×20%—375=27625 27625+4620=32245 200000÷12=16668 (200000—1600) ×20%—375=39305
4、税收筹划
【案例】广东信达利公司税务总监2004年12月获得工资 所得5000元。因该年纳税管理和纳税筹划工作取得较
大成效,公司当月拟发放年终奖25000元给他。为合法
节税,该公司采取将年终奖中5000元作为“双薪”, 其余20000元作为奖金。

(1)纳税筹划前



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600)×15%-125=385(元); ②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5000×15%-125=3625(元); 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85+3625=4010(元)。 (2)纳税筹划后 ①工资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600)×15%-125=385(元); ②“双薪”应纳个人所得税=5000×15%-125=625(元); ③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0%-25=1975(元); 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385+625+1975=2985(元)。 以上两方案比较,后者比前者少纳个人所得税1025元(4010 -2985)。

税法实务(第二版)课件第7章第二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税法实务(第二版)课件第7章第二节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计算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确定
居民个人采用定额扣除与附加扣除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其综合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 公式如下: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全年收入额-生计费-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1.全年收入额 (1)工资薪金所得全额计入收入额;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实际取得收入80%为收入额。 (3)稿酬所得的收入额按实际取得收入80%的基础上再减按70%计算,即稿酬所 得的收入额为实际取得收入的56%。
(2)可以由“本人”按照“继续教育”支出扣除
【注意】不得同时扣除
(3)大病医疗
要点
具体内容
准予扣除的大病 在医保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由个人负担“超过15000元”的医药费用支出
医疗支出
【注意】包括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
扣除标准 扣除凭证
按照每年8万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医疗服务收费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 自付费部分不超过15 000元
税率(%) 速算扣除数
(元)
3
0
10
210
20
1 410
25
2 660
30
4 410
35
7 160
45
15 160
应纳税额计算
应纳税额: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PART 03
应纳税额所得额确定 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计算
(3)预扣预缴税额的预扣率、速算扣除数见下表
级数 1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36 000元的
预扣率(%) 3
速算扣除数 (元) 0

第七章-个人所得说PPT课件

第七章-个人所得说PPT课件
17
7.1 个人所得税概述
美国个人所得税的特色
3.有收入就纳税,宽税基既增进公民意识,又便于“削峰 填谷” :美国“领薪就纳税”制度,
4.自由申报,偷税重罚,减少税收成本
18
美国纳税人根据自己的社会保险号码,在网上自由申报 自己的年收入和纳税额,政府就根据个人申报缴税,充 分信任纳税人。但是,美国税务部门可以方便地利用电 脑网络对纳税人的各种信息进行稽核、监控,一旦发现 异常,立即从计算机系统中调出来单独审核,对有瞒报 和欺骗行为的人给予非常严厉的处罚,甚至投入监狱。 所以,纳税人对自己的偷税行为的成本要充分估量,一 般不会轻易冒险。
7
大萧条时期,罗斯福总统为实施他“复兴经济、救济穷人、改 革体制”的新政,个税最高边际税率由25%提高到81%,增幅 为224%。珍珠港事件后,美国直接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 机器全负荷运转,个税税率急剧上升,1944—1945两个财税 年度最低和最高边际税率分别达到了23%和94%。二战后,为 了重建正常的国民经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个税一直 在高税率上运行,在1946—1963年的18年间,美国个税的最 低和最高边际税率分别保持在20%和90%上下。
22
纳税人的法律界定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 中国境内的所得,向中国政府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 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
23
7.1.2 征税范围的法律规定
征税范围的法律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个体 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 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 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 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 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第07章 个人所得税法

第07章  个人所得税法

7.下列所得中,不采用代扣代缴方式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是(
)。
A.劳务报酬所得
B.稿酬所得
C.偶然所得
D.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单项实训
一、单项选择题
8.下列所得中一次收入畸高,可实行加成征收的是( )。
A.稿酬所得
B.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C.劳务报酬所得 D.偶然所得
9.税法规定,自行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当其在
6.下列所得属于劳务报酬所得的是( )。
A.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取得的收入 B.取得技术咨询费
C.讲课费
D.转让专利技术收入
7.我国行使的税收管辖权有( )。
A.居民税收管辖权
B.所得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C.公民税收管辖权
D.支付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单项实训
二、多项选择题
8.下列享受附加减除费用的个人有( )。
一、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税项目应纳税额 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
1.平时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其应纳 税额按照每月确定的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 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法定减除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一)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定标准
1.住所标准 2.居住时间标准
一、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二)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 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 的所得。
(2) 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
(3) 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 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

中国税制第七章

中国税制第七章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例7-1】A国人史密斯、汤姆、爱德华是某国际公司的一般雇员,在我国没有住所,三人于2012年4月3日来华。

此后,史密斯于2013年4月2日离境;汤姆于2013年12月31日离境;爱德华于2014年2月1日离境。

其中爱德华在2013年5月1日至6月15日期间离境。

请问;三人是我国的居民纳税人还是非居民纳税人?【例7-2】A国人汤姆是某公司的一般雇员,2013年全年来华工作30天,中国境内企业支付10 000元人民币,境外企业支付50 000元人民币,如何确定其纳税义务范围?【例7-3】A国人汤姆是某公司一般雇员,2013年全年来华工作190天,在此期间,境内企业支付10 000元人民币,境外企业支付50 000元人民币,如何确定其纳税义务范围?【例7-4】小张大学毕业后在某杂志社任专栏记者,2014年3月在该杂志社上发表专栏文章,取得报酬1 000元;小王人某出版社专业作者,2013年3月在该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取得报酬10 000元。

试分析小张和小王的报酬是否属于个人所得税的稿酬所得。

【例7-5】中国公民王先生被甲公司派遣到乙公司工作。

2014年2月,王先生分别从甲、乙公司取得工资收入1 000元和5 000元,王先生2014年2月应如何纳税?【例7-6】中国公民王先生同时在国内的A公司和国外的B公司工作,并能提供境内、境外同时任职的文件。

2014年2月,王先生分别从A、B公司取得工资收入5 000元和15 000元,则王先生在申报个人所得税时,可以分别扣除多少费用?【例7-7】中国公民王先生为某远洋运输公司船员,2013年1-6月,每月工资收入为3000元,7-12月每月工资为7 000元,则王先生2013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例7-8】中国公民王先生任职于甲公司,2014年3月王某的工资收入为3 500元、当月奖金收入3 000元,计算王某2014年3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
一、纳税人
(二)非居民纳税人 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
而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个人为非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我国境 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天的个人,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是
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我国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
第七章 个人所得税
《税收基础》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第二节 税率与应纳所得额的确定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 境外所得的税额扣除 第五节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征收管理
第一节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和征税范围
一、纳税人
纳税人依据在我国境内有无住所和居住时间的长短,分为居民纳税人和 非居民纳税人。 (一)居民纳税人 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凡属于下列条件之一的,为居民纳税人:
(3)当月共应纳税=15+12445=12460(元)
第三节 应纳税额的计算
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于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其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 算扣除数
由于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的应纳税额,实行按年计算,分月 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方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分别 计算按月预缴税额和年终汇算清缴税额。其计算公式为:
1.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2.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 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在
中国境内居住满365日。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筹划(更

第七章个人所得税筹划(更

单位和个人分别在不超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12%的幅度内,其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允许在个人应 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住房公积金
的月平均工资不得超过职工工作地所在城市上一年度 职工月平均工资的 3倍,具体标准按照各地有关规定执 行。
二 、纳税项目选择筹划法
《个人所得税法》对于不同性质的收入,规定了不同的征 税标准;对于相同性质的收入,根据收入的差异也有不 同的征税标准。纳税人可以根据这些规定的不同,通过 事先筹划,例如工资、薪金所得与劳务报酬所得,工资 、薪金所得与利息所得之间的相互转化,尽可能选择有 利于减轻自身税负的项目进行纳税。
【案例7.5】
2011年 和 2012年 ,某公司员工张某每月资为 5681.82元 , 扣除按上年平均工资的6%计提的住房公积金后,应税 工资为 5340.91元 ,年税负高达 16.7%。请问:能否减 轻张某的个人所得税税负?
【案例 7.6】
李某为一大型企业下岗技术工人。2012年 1-6月在某小 企业提供技术指导服务,每月收入为5000元。李某现 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李某可以与该小企业签订雇佣劳 动关系合同,也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在境内居住满一年, 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 内居住365日。临时离境的, 不扣减日数。临时离境, 是指 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 90日的离境 。
(二)非居民纳税人的判断标准及纳税义务
根据我国税法,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 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人。非居民纳税人 应履行有限纳税义务, 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向我国 申报纳税。
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不需 缴纳企业所得税 ,投资者就其从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 企业中取得的利润按照“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缴 纳个人所得税。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课件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课件

● 07
第7章 结语
个人所得税的重 要性
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的主要税种之一,直接关系到每个纳税 人的利益。遵守税法规定,合理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 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 要来源之一。
纳税人的责任
遵守税法规定
严格遵守税法规定, 按时足额缴纳个人
所得税。
配合税务检查
经济发展
合规纳税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个人权益
遵守税法能够保障个人财产安 全 确保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法律责任
违法纳税可能面临罚款、拘留 等法律责任 合规纳税免除不必要的风险
总结
个税合规管理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责任,遵守税法不仅有利 于个人财产保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 手段。加强税收意识,了解税法规定,做好财务记录,都是 做好个税合规管理的关键步骤。
● 05
第五章 税务审查
什么是税务审查?
税务审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的税务情况进行核实和 检查的过程。在税务审查中,税务机关会检查纳税人的税务 资料、报税行为等,以确保符合税法规定。
个税审查的方式
现场检查
税务机关到纳税人 的现场进行检查
调查取证
通过调查取证方式 获取相关证据
资料复核
对纳税人提交的资 料进行核实
汇算清缴
纳税人在每年年终 对全年收入进行综 合清算,计算税款
填报税表
纳税人需按照要求填写个人所 得税纳税申报表 正确填报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确保所得项目和金额准确无误
缴纳税款
根据个人所得税计算结果,纳 税人需要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逾期不缴纳将会产生滞纳金和 罚款
提交申报
纳税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 填好的税表提交给税务机关 确保申报流程规范,避免漏报 或错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综合所得税模式的突出特征是无论纳税人的收入来源于什么渠道,也无论其收入采取何种形式,都 将其各种来源和各种形式的收入加总求和,统一计算课征所得税。这一模式可以全面考虑纳税人的 情况进行项目扣除,如在美国,家庭住房按揭、慈善捐赠、被抚养人的数量以及教育费用支出和子 女看护费用等在税前都可纳入扣除项目考虑。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一是能体现纳税人实际负担水 平,符合支付能力原则;二是可以作为调节社会经济的“自动调节器”,有利于调节个人之间的收 入差距。这种模式的缺点是手续较复杂,要求纳税人具有较高的法制意识和健全的财务会计,同时 要求税务部门具有先进的税收管理制度。
6.98
3,722.31
54,223.79
6.86
3,949.35
59,521.59
6.64
4,837.27
73,210.79
6.61
6,054.11
89,738.39
6.75
5,820.28
100,614.28
5.78
6,531.53
110,530.70
5.91
7,37经国务院批准,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证券市场个人投 资者取得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 得税,即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的证券交易结算资金在 2008年10月9日后(含10月9日)孳生的利息所得,暂免 征收个人所得税。
【背景知识】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来我国工作的外籍人员 日益增多,根据国际惯例以及维护我国的税收权益,我国于1980年9月10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颁布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 税法》,将中国公民和外籍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定为800元。 考虑到1980年制定的个人所得税基本上不适应我国公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为 了使社会成员间的收入水平不至于过份悬殊,国务院于1986年9月25日颁布 并于1987年1月1日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对中国公民 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由800元改为400元。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 所得税法〉的决定》,将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和1987年颁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三税合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 税法》,对中外籍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的扣除标准统一为800元。第十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5年10月27日通过了《关 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中 外籍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标准由800元提高到1600元。十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于2007年12月29日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 决定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由每月1600元提高到 2000元。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 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决定自2011年9月1日起,工资薪金 所得费用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500元。
12,581.51
5.24
995.26
15,301.38
6.50
1,211.78
17,636.45
6.87
1,418.03
20,017.31
7.08
1,737.06
24,165.68
7.19
2,094.91
28,778.54
7.28
2,453.71
34,804.35
7.05
3,185.58
45,621.97
• 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使中低收入者受益,税收负担明显降低。据国家税务 总局测算,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后,申报缴纳工薪所得税的纳税人约 3000万人,比税法修改前减少约6000万人,月收入(不含“三险一金”等) 在38600元以下的纳税人税负均有所降低。900多万个体户(含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投资者)税负平均降幅40%。
个人所得税(亿元) 72.70
税收总收入(亿元) 5,126.88
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 1.42
131.30
6,038.04
2.17
193.20
6,909.82
2.80
259.90
8,234.04
3.16
338.60
9,262.80
3.66
413.66
10,682.58
3.87
659.64
【背景知识】
• 个税法修改1年减税效应明显 工薪阶层普遍受益
• 人所得税法修改1年来,减税效应明显。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显示,2011年9 月-2012年8月,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同比下降5.7%。其中,工薪所得税同比 下降10.1%,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同比下降13.7%。2011年9月1日, 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开始实施。与此前四次个人所得税法修改相比,这次 修改内容最多,减税力度最大: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工薪所得费用减除标准, 还调整了工薪所得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税率,延长了申报纳税时间。
6.19
8,617.27
124,922.20
6.90
10,088.98
130,360.73
7.74
【知识库】:
• 综合所得税制 • 综合所得税模式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德国,此后迅速发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目前美国、
英国等发达国家大都采取这一模式。该税制模式以分类为基础,对纳税人全年各种不同来源的所得 (包括现金、财产或劳务等各种形式取得的收入)先归类,各类所得经过各种扣除后汇总综合计算 征收所得税。

【知识库】利息税税率的调整
• 居民储蓄存款在1999年10月31日前孳生的利息,不征收 个人所得税;1999年11月1日至2007年8月14日孳生的利 息,按照20%的税率征税;2007年8月15日至2008年10 月8日孳生的利息,按照5%的税率征税;2008年10月9日 起孳生的利息,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知识库】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表7-1 1994-2016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及其在税收总收入中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