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运动论文
奥林匹克精神作文

奥林匹克精神作文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追求卓越、友谊和尊重的精神,它源自古希腊时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
这种精神不仅在体育赛事中体现出来,也在日常生活和各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友谊、尊重和卓越,它鼓舞着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不断挑战自我,同时也鼓励人们尊重他人,友好相处。
首先,奥林匹克精神鼓舞着人们追求卓越。
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运动员们为了荣誉和国家荣耀,不断努力,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成绩。
他们展现出的顽强意志和不懈努力,激励着全世界的人们,让人们明白只有不断超越自己,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
无论是在学业、工作还是生活中,人们都应该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榜样,不断提高自己,追求更高的目标。
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团结和友谊。
在奥运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员们聚集在一起,共同竞技,展现出的是友谊和团结。
他们不以国界和种族为障碍,而是用体育的力量来促进友谊和团结。
这种精神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体现,无论是在国际关系还是民族团结上,都需要奥林匹克精神的引领,让人们摒弃偏见和分歧,共同追求和平与发展。
最后,奥林匹克精神倡导尊重和公平竞争。
在奥运会上,运动员们遵守竞赛规则,进行公平竞争,尊重裁判和对手。
这种精神也应该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交往中,都需要尊重他人,遵守规则,进行公平竞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总之,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它不仅在体育赛事中发挥作用,也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积极影响。
我们应该以奥林匹克精神为榜样,追求卓越,团结友爱,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奥林匹克精神颂议论文

奥林匹克精神颂议论文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奥林匹克精神无处不在。
我认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那种顽强拼搏、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
再北京奥运会上,我认为最能体现这种奥林匹克精神的非中国男子体操队中的闪星李小鹏末属了。
李小鹏站在领奖台的那一刻使我久久不能忘怀,眼眶中闪着激动的泪水,他终于打破了李宁的金牌记录了。
是啊!他终于打破了李宁的金牌记录了,成了新的体操王子。
可是你们知道,在他破记录的背后是付出了多少呢?
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李小鹏不幸惨败,无缘于领奖台,在他离场的时候,他哭了。
一个大男孩流下了久日未的伤心的泪水……
在此之后,李小鹏没有灰心,一直坚持刻苦训练。
不管是寒冬酷夏,天天都坚持。
他是流了无数泪,受了无数伤的才有今天的`一身好功夫的!
就这样,一坚持就是四年。
功夫不付有心人,李小鹏终于在北京奥运会上成功夺冠,他的努力总算没有白费,为中国添了一块闪闪发亮的,沉甸甸的体操个人金牌。
奥林匹克精神啊!你能够使人进步。
你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胜利,更多的是友谊。
奥林匹克精神再我心中是伟大而又神圣的,是无所不能的!
让我们更多地来寻找和发现这伟大而又神圣的奥林匹克精神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奥林匹克课程论文

奥林匹克课程论文——浅论“奥林匹克在高校的发展及其问题”摘要:奥林匹克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 也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与高校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大学生体育教育中进行奥林匹克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奥林匹克运动对当代大学生有多种教育价值, 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文素质的提高、培养体育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终身体育观。
奥林匹克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体育教育的主要内容, 它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和谐进步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然而在北京地区以外的大部分普通高校在普及奥林匹克运动方面做的却不够好,本文就此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与普通高校的脱离现象,并提出在普通高校普及奥林匹克运动的措施,以期能提高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 奥林匹克教育; 大学生; 发展1 引言北京奥运会圆满的结束了. 在迎接和举办奥运会的过程中,充满热情的各高校师生非常活跃,尤其是北京地区的高校,他们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宣传北京奥运会,普及奥林匹克运动知识. 然而对于北京之外其它地区的普通高校,奥林匹克运动对他们似乎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奥运会的运动某些项目,熟悉奥运会的各种商业广告,熟悉奥运会的表演活动等;对奥林匹克主义陌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内涵价值陌生,对如何在普通高校中进行奥林匹克教育陌生. 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态导致了当前普通高校大学生奥林匹克知识的缺乏,体育文化素养不高. 在北京奥运结束之际,普通高校应该利用奥运会的热度,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丰富大学生的奥林匹克知识,提升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为“人文奥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 奥林匹克宗旨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不讲门第、不排世系、不论尊卑、不分国界, 在培养人的竞争意识方面, 高举更快、更高、更强的大旗, 要求参与者尽最大努力向世界强手和世界先进水平挑战. 现代奥林匹克诞生后的年代, 人类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并不断面临着战争威胁, 这就使得世界和平尤为可贵. 邓小平曾指出: 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个大问题. 奥林匹克最重要的理想之一, 就是创造和平美好的世界. 奥林匹克的宗旨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 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 团结和公平精神相互了解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 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力图通过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教育人们化解战争, 战胜邪恶, 消除偏见、隔阂与仇视. 将战场移至赛场, 通过体育促进世界和平. 2004 年, 伊拉克经过战争的蹂躏与洗礼, 他们的足球队从战火的硝烟尚未驱散的云雾中冲入奥林匹克的赛场, 这体现的不只是参与, 更是向全世界展示了他们打不垮、压不倒的民族精神和热爱和平、渴望自由的强烈愿望与意志. 此举使世人为之侧目与钦佩. 奥林匹克运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人民的愿望, 顺应了国际社会发展的潮流与需求, 20 世纪60 年代, 我国的乒乓外交策略是小球转动大球, 到了80 年代, 我国的体育外交策略是大球转动全球, 通过广泛的体育交往, 与世界各国之间系上了一条友好往来的彩带, 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 成为促进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3 奥林匹克运动与学校体育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在为我国编写的《奥林匹克运动》教材作序时说:“WithoutEducation ,Olympism couldn’t attain its nosk objectives? ”(离开了教育,奥林匹克主义就不可能达到其崇高的目标. [3])这也说明了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高校曾经与奥林匹克运动有着相互吸引的密切关系,大学生是当时中国参加各类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力军,奥林匹克运动在高校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 冯霞在《中国学校体育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对接》一文中也认为高校与奥林匹克运动有着契合关系:对人的教育是共同的主题;“以人为本”是共同的发展理念;青少年是共同的主体;体育活动是共同的教育素材[4]. 总之,奥林匹克运动与学校体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学校体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奥林匹克运动理应在高校这个环境中得到很好的发展. 当前,2008 北京奥运会刚刚结束,大部分大学生还沉浸在奥运会的成功之中,对奥运会的激情还没有完全消退,奥林匹克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前景应该是美好的.三、现代奥林匹克对普通高校生的影响(一)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互相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运动论文

奥林匹克运动论文----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史一、古代奥运会古奥运会从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经历了1168年,共举行了293届。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创始人是伊菲图斯(Iphitos)。
他是希腊一个边陲城邦——伊利斯城邦的国王。
当时,希腊正在饱受瘟疫和战乱之苦,为了抗击瘟疫、期盼和平,伊菲图斯征求了神喻,并于公元前776年宣告,根据神的旨意在奥林匹亚举行体育比赛,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就这样举行了。
在公元前9世纪末伊菲图斯统治伊利斯时,在奥林匹亚已出现宗教与体育竞技结合的祭典。
伊菲图斯努力使这种宗教性的祭典成为全伯罗奔尼撤的体育竞赛。
他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
他还于公元前884年与斯巴达和皮沙城邦订立赛会期间各方停战的协议。
古代第一次奥运会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得以在公元前776年在奥林匹亚举行。
在古代奥运会上各城邦派出的优秀选手则在竞技场上奋勇拚搏,他们赤身裸体进入赛场,向神和观众展示他们超人的体能、健美的身体和良好的教养。
在比赛项目上,最初,奥运会竞技比赛项目主要是田径,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等,最多时达23项,并且不允许女性参加比赛。
古代奥运会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为三个时期:(1)公元前776年至公元前388年,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撒的统治者伊菲图斯,努力使宗教与体育竞技合为一体。
它不仅革新宗教仪式,还组织大规模的体育竞技,活动,并决定每4年举行一次。
时间定在闰年的夏至之后。
所以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正式载入史册,成为古代奥运会的第1届。
当时仅有一个比赛项目。
即距离为192.27米的场地跑。
这一时期各城邦之间虽有纷争,但希腊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较发达,是运动会的黄金时期。
特别是公元前490年,希腊雅典在马拉松河谷大败波斯军之后,民情奋发,国威大振,兴建了许多运动设施、庙宇等,参赛者遍及希腊各个城邦,奥运会盛极一时,成为希腊最盛大的节日。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启发作文

奥林匹克运动精神的启发作文奥林匹克精神,我们共同的财富
嘿,伙计们,今天我要跟大家聊聊那个让全世界都热血沸腾的话题——奥林匹克运动精神!这可是个超级棒的东西,它不仅仅是一种竞技精神,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追求卓越的力量!
想象一下,当你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那种紧张刺激的感觉,是不是让你的心都跳得飞快?那种全力以赴、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不是让你觉得特别酷?没错,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魅力所在!
奥林匹克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一切。
就像那些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一样,他们不怕失败,不怕受伤,只为了那一枚金牌,为了自己的梦想。
这种精神,是不是让人感到无比的敬佩和感动?
奥林匹克精神还告诉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挑战。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像那些发明家们一样,他们不畏艰难,不断探索,最终创造出了改变世界的伟大发明。
这种精神,是不是让你觉得自己也能成为一位伟大的创造者呢?
当然啦,奥林匹克精神还告诉我们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在这个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就像那些足球队里的队员们一样,他们互相支持,互相鼓励,最终一起赢得了比赛。
这种精神,是不是让你觉得自己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团队呢?
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非常棒的精神,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如何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如何勇于创新和挑战自我,如何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让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动力和指引吧!。
论奥林匹克运动

论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历史上最为著名和盛大的体育赛事之一。
它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距今已有超过两千年的历史。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奥林匹克运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体育盛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
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运动精神是和平、友谊、尊重和卓越。
这些价值观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为人类社会所需要和追求。
互相尊重使得各国运动员能够平等相待,合作与竞争则促进了运动员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追求卓越则鼓励运动员不断挑战自我,创造优异成绩。
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竞技体育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奥林匹克运动会包括了众多体育比赛项目,如田径、游泳、体操、篮球、足球等。
这些比赛项目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更需要他们拥有顽强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竞技精神鼓励运动员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为争取优异成绩而努力,同时也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失败,不断进取。
奥林匹克运动对全球体育、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首先,奥林匹克运动促进了全球体育的发展和交流,使得各国运动员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实力和风采。
其次,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此外,奥林匹克运动也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各种文化和民族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交融。
展望未来,奥林匹克运动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体育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也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例如,奥林匹克运动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比赛成绩;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感受体育的魅力和力量。
此外,奥林匹克运动还可以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总之,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促进全球体育和文化交流,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
[论文]奥林匹克论文
![[论文]奥林匹克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221b450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da.png)
奥林匹克论文奥林匹克运动奥林匹克运动是在奥林匹克主义指导下, 以体育运动和四年一度的奥林匹克庆典——奥运会为主要活动内容, 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 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包括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和各国奥委会为骨干的组织体系和以奥运会为周期的活动体系。
1894年6月23日,当顾拜旦与12个国家的79名代表决定成立国际奥委会, 开创奥林匹克运动时, 这一壮举曾一度成为人们讽刺的对象。
而在百年之后的今天, 奥运会已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 奥林匹克运动也吸引了202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
1998年, 著名的《生活》杂志刊载了历史学家精选的过去千年中最重要的1000个事件和人物, 1896年顾拜旦恢复奥运会的壮举也跻身其中,被誉为千年盛事之一。
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罕见的杰作, 它将体育运动的多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影响力远远超出了体育的范畴, 在当代世界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化、艺术和新闻媒介等诸多方面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
奥林匹克运动不仅构成了现代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文化景观, 以其特有的文化魅力愉悦人们的身心, 更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催人奋进, 生生不已。
奥林匹克运动是时代的产物,工业革命大大扩展了世界各民族之间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各国交往日益密切, 迫切需要以各种沟通手段来加强国际间的相互了解。
奥林匹克运动正是为适应这种社会需要而出现的,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奥林匹克格言奥林匹克格言(Olympic Motto)亦称奥林匹克口号。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句著名的格言: "更快、更高、更强。
" 这一格言是顾拜旦的好友、巴黎阿奎埃尔修道院院长迪东(Henri Didon)在他的学生举行的一次户外运动会上,鼓励学生们时说过的一句话, 他说 : " 在这里,你们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奥林匹克运动论文

经济学院09国际经济与贸易一班徐晗萍0908*******对于北京申奥成功的思考2001年7月13日莫斯科,中国体育获得了史上最高荣耀——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
今天,让我们一起,思考成功的那些原因,记住那些了不起的人,回味那些不平凡的事,重温申奥成功的那份荣耀。
(一)了不起的人——何振梁距离2001年7月13日那个令国人激动的日子虽然已经有9年多,但只要回想起来,仍有无数镜头刻骨铭心。
人们尤其不会忘记,在申奥成功的那一刻,在响彻世界的欢呼声中,何振梁先生那张泪流满面的脸以及那段从心底里流出的陈述:“无论你们今天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都将载入史册,但是只有一种决定可以创造历史……”毫无疑问,在北京申奥成功的过程中,时任国际奥委会副主席的何振梁居功至伟。
当记者请何振梁谈谈那些往事时,老人家只是淡然地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申奥成功是中国的胜利,是我们所有人的胜利。
”事实上,为了申奥成功,何振梁先生确实做到了全身心投入。
年事已高却要进行环球飞行来向世界展示我们的祖国,为祖国拉上选票;心脏不好也不得不承受这些大喜大悲,为申办奥运坚持。
他,无疑是最了不起的人。
(二)北京成功的必然性从以往奥运会不成文的规则来看,自1964年东京奥运会以后再也没有过连续两届在一个大洲举办奥运会的例子。
申办2008年奥运会,进入最后申办的五个城市是北京、大阪、伊斯坦布尔、巴黎、多伦多,从这个阵势来看,欧洲的伊斯坦布尔和巴黎几乎铁定出局了——即使他们实力再强,而大阪也无法和北京相比,差距也是明显的,只有一个美洲城市可能成为北京的对手,而且从各方面来看,多伦多都比北京有优势,但是在2001年7月13日前的一个月,多伦多的市长在某个场合开了个特别不合适宜的玩笑,对其申奥极为不利,当事国明确表示了不可能支持多伦多,然而,中国北京却是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
从这个时候起,北京成功几成定局。
事实我们都看到了,北京得到了主办权,抛开北京优势不说,从这几点看,北京成功是必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林匹克运动论文
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现代奥林匹克是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起源于古希腊,现代奥运的“圣火”就是从古希腊奥林匹克祭祀赛会的竞技场熊熊燃起。
古希腊体育传统影响、资产阶级教育改革、现代体育运动在全球的兴起直接推动了现代奥林匹克的复兴。
1892年11月,顾拜旦在庆祝法国体育协会联合会成立五周年的大会上发表演说,正式倡议创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1893年,在巴黎举行了一次国际性体育会议,讨论复兴奥运会问题。
1894年1月,顾拜旦草拟了复兴奥运会的具体步骤和需要探讨的问题,致辞函各国体育组织和团体。
6月16日通过了关于复兴奥林匹克运动的决议。
6月23日成立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1896年在伟大的教育家顾拜旦和一批先驱者们的艰辛努力下,终于成功兴办了第1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现代奥运会受到了古代奥运会的深刻影响,首先是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继承了每4年举办一届的传统,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如点燃圣火,火炬接力等),同时也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传统思想。
但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也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古代奥运会仅仅赋予了民族性,传统原始的体育项目,排斥男女,宙斯的节日,奴隶主贵族仲裁机构,奥林匹克休战的概念,而现代奥运会却被更多地赋予了国际性,现代的体育方式,崇尚男女平等,体育的庆典,完整系统的现代组织机构,世界和平的理念。
现代奥运会受到古代奥运会的深刻影响,但它已不是祭神的竞技,而是真正的国际性的体育竞赛。
现代奥运会的
产生是运动竞赛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体育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
古代奥运会是由于古希腊人对太阳神宙斯的崇拜而诞生的,在诞生之初它的宗教文化意义远远大于它的体育意义。
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各种文化形式包括美术、音乐、舞蹈、建筑艺术、雕塑、文学等,在奥林匹克运动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文化各个方面的密切联系,不但有利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而且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其他文化形式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奥林匹克文化是以体育为载体,以教育为核心,以西方文化为主导,催人向上的世界先进文化。
奥林匹克文化具有象征性、多元性、观赏性、人文性。
奥林匹克文化在不断地交融、内涵与创新。
而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体现在和谐发展、团结友谊、公平竞争、奋力拼搏、重在参与、为国争光。
奥林匹克文化的创新大力加强了东西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努力发展多元民族体育文化不断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深入开展奥林匹克文化的研究与建设。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了新的三个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构成了北京奥运的三个特色。
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
一百多年前,正是充满伟大创新精神的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开创了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以教育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
一百多年后的今天,顾拜旦的奥林匹克理想已在新的形势下发扬光大。
受到全球化深刻影响的奥林匹克运动,其教育正逐渐呈现出多元化趁势。
我们青年人正是奥林匹克教育的重点。
这正如顾拜旦在1927年《致各国青少年运动员书》中说:“奥林匹克主义能建立一所培养情操高尚与心灵纯洁的学校,也是发展体育耐力和力量的学校,但这必须在进行强化身体练习的同时不断加强荣誉观念和运动员大公无私精神的条件下才能做到。
未来属于你们青年。
”可以说,他认为奥林匹克主义的基本功能是教育,恢复奥运会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体育活动来教育广大青年。
北京既是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又是举办第29届奥运会的城市,对奥林匹克教育、先进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
人文奥运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灵魂和亮点,将人文奥运的理念化为实践,就
要大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充分关注人的和谐发展。
北京的学生人数、文化资源居全国之首。
在北京青年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既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又是长远奋斗的目标。
其中,大学是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阵地,而北京在大学中已经开展很多措施,比如说成立北京大学生奥林匹克协会,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运动员,输送参与服务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才,开设奥林匹克专题课程,加强对体育软硬件的投入,体育教学注入奥林匹克精神,营造校园文化中的奥林匹克氛围,开展大学的体育文化交流及宣传活动。
奥林匹克运动与妇女
当189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首次点燃火炬时,奥运会的创始人、法国的顾拜旦先生反对妇女参加比赛,认为奥林匹克体育竞赛应是男人们的赛事,将女子拒之门外。
然而在一些妇女的坚持下,尽管反对的声浪很高,1900年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奥运会还是向女子敞开了大门。
最初敞开大门是象征性的,只有网球和高尔夫球两个体育项目允许女运动员参加。
今天的人们还记得,一个叫阿丽斯·米利亚的法国女子为了同社会偏见抗争,创办了女子体育协会,并在1922年举办了一届女子奥运会比赛。
这成为后来体育界流传的一段佳话。
一个世纪以来,随着妇女运动的发展,随着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作用的日益加强,妇女在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00年,奥运会向妇女开放的比赛种类只有两个,共三小项比赛;1980年增加到12类、50项比赛。
近20年来,妇女体育发展十分迅速,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有女子参赛的种类已达21种、108个项目,参赛女运动员从1980年的1125人增加到3626人,占运动员总数的34.5%。
在今年的悉尼奥运会上,女子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将进一步增加,举重、现代五项运动等项目也将向女运动员开放,女选手人数将达到3947人,占总人数的38%。
在一些项目中,女选手的普及率已不亚于男选手,运动成绩也达到很高的水平。
比如游泳,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女选手有349人,占这个项目参赛队员总数的45%,是除田径外女子人数第二多的项目。
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妇女与体育”世界大会开幕式上说,妇女体育运动取得的巨大成就并不意味着在奥林匹克运动中,女子同男子已经平等,事实上,男女还存在着很大距离。
比如在各种体育机构中,妇女人数很少,担任领导职务的就更少。
萨马兰奇希望各国政府从政策到财政给予支持,使妇女体育运动得到更大的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的经济
奥运最大的经济魅力在于,他会带动巨额的投资。
在这笔投资所引发的如潮水般的资金流中,无论是谁,只要能从中抓住一线商机,就会迎来无穷无尽的财富。
奥运经济很大程度上是注意力经济,奥运会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多的财富神话,正是因为它吸引亿万消费者的注意力。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曾经缔造了多少传奇的财富故事?洛杉叽、汉城、巴塞罗那。
这些城市享有巨大的国际声望,是因为曾经主办给亿万体育迷带来激情的奥运会。
可口可乐、柯达胶卷、阿迪达斯、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这些象征着权利和财富的巨型跨国公司,也与奥林匹可有着某种特殊的关系,像尤伯罗斯、佩恩这样的人,更是因为在奥运商业杰出运作中而成为财富英雄。
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回的成功,是北京、是中国和财富的约会,将会给北京和中国带来巨大变化,而正是在这种变化中蕴藏着无限的商业机会和赢利前景。
尽管,奥林匹克运动蕴涵的巨大商机是属于每个人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别、把握、驾驭这种机会。
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深刻地领悟奥林匹克运动的经济学。
在一场与时间、机遇和人的比赛中,谁能真正胜出,成为奥林匹克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