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学术动态:替米沙坦耐受性优于雷米普利

临床医学学术动态:替米沙坦耐受性优于雷米普利

研究显示,在减少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卒中及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等风险方面,亚洲心血管高危人群使用替米沙坦80毫克的疗效与雷米普利10毫克相当。

值得关注的是,替米沙坦耐受性优于雷米普利的现象在亚洲人群中尤为明显。

研究中,有19.9%接受雷米普利治疗的患者永久停药,而替米沙坦组的永久停药率为14.4%(P=0.0004)。

尽管ONTARGET研究在入组患者时已经将不能耐受两组药物的人排除在外,但雷米普利组仍有5.9%的人因为咳嗽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药物的一种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而替米沙坦组为 1.4%.替米沙坦组也有更多(93.5%)的病人实现了二年足剂量治疗,雷米普利组为82.2%.
从全球来看,10%~39%的患者对目前广泛应用的ACEI,如雷米普利不耐受。

这种情况在亚洲人群更显著,研究显示近一半的中国患者对ACEI不耐受。

ACEI的相关副作用包括无法忍受的咳嗽和血管神经性水肿,这些可能导致停药。

ONTARGET研究旨在研究80毫克替米沙坦降低心血管高危患者的心血管相关事件发生风险方面,是否至少与当前的金标准用药雷米普利10毫克相当,且耐受性更好。

全球共有25,620名患者参与该试验,亚太地区的79个中心共计3137名患者参加,其中仅中国就有33个中心参与。

所有患者均已接受标准的治疗,如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治疗、β受体阻滞剂以及其他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以确保加入研究之初的血压已良好控制。

所有患者都被认为能耐受ACEI.。

acei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acei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40
*OR (95% CI)
30
0.73*
20 (0.63 – 0.85)
10 n= n= 355 460
0
因心衰再次住院
*: OR(odd Ratio)
0.80*
(0.69 – 0.95)
n= n= 324 391
心肌梗死复发
n= n= 1049 1244
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 因心衰再次住院
Flather MD, et al. Lancet. 2000;355:1575–1581
(suppl 5): S19S24; Booz GW, Baker KM. Heart Fail Revkow R, eds. The Merck Manual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 17th ed. Whitehouse Station, NJ: 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 1999: 16821704; Anderson S. Exp Nephrol. 1996;4(suppl 1):3440; Fogo AB. Am J Kidney Dis. 2000;35:179188.
缓激肽-NO/PGI2对内皮功能的作用
是ACEI发挥作用的第二大主要机制 ACEI减少BK降解、NO/PGI2释放、血 管扩张、BP NO/PGI2是内皮功能的重要调节因子, ACEI通过改善内皮功能带来更多治疗益 处
Ang(1-7)
Ang(1-7)是RAS系统的活性成分之一,可由 AngI、AngII或Ang(1-9)生成; 起作用为AngII的反向调节激素,抑制后者 的加压、增殖及促血管生成的作用 长期使用RAS阻断剂可使Ang(1-7)浓度增加 5-50倍,与其受体结合促进NO/PGI2(抗 凝血的内皮调节因子)的合成与释放

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
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肾
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它常常由于长期高血糖和高血压对肾脏造成的损伤所导致。

1. RENAAL研究:
RENAAL研究是一项旨在研究米沙坦对II型糖尿病患者肾病进展的研究。

该研究发现,与安慰剂组相比,米沙坦组的患者肾病进展的风险显著降低了,尤其是在终末期肾衰竭的
发生率上。

2. IDNT研究:
IDNT研究是一项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II型糖尿病患者肾病进展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两组(安慰剂和氨苯蝶啶组)相比,使用米沙坦治疗的患者具
有更低的肾病进展风险。

4. 非临床研究:
除了这些临床研究,一些实验动物和细胞研究也支持米沙坦作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
效药物。

这些研究发现,米沙坦能够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活性、减少肾小球内压、抑
制纤维化和炎症反应等多个途径来缓解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大剂量雷米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

大剂量雷米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

大剂量雷米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杨磊;郭明好;刘云【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创新》【年(卷),期】2009(6)19【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剂量雷米普利组和大剂量雷米普利组,均联合同等剂量的替米沙坦.治疗方案:常规剂量组给予雷米普利2.5 mg/次,2次/d,口服.大剂量组给予雷米普利5 mg/次,2次/d,口服.两组均联合应用替米沙坦80 mg/d,观察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血钾水平以及血压的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6个月后24 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血浆白蛋白均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大剂量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更明显,与常规剂量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均能有效降压,大剂量雷米普利组降舒张压优于常规剂量组;两组治疗前后血钾和肾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安全,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治疗有双重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作用,并且大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联合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更有效.【总页数】2页(P5-6)【作者】杨磊;郭明好;刘云【作者单位】045000,山西省阳泉市南煤医院;045000,山西省阳泉市南煤医院;045000,山西省阳泉市南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相关文献】1.大剂量雷米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J], 史永学;王冰;2.大剂量雷米普利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J], 史永学;王冰;3.百令胶囊联合大剂量雷米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 刘敏洁4.百令胶囊联合大剂量雷米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 韦记伟5.大剂量缬沙坦联合雷米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J], 李军辉;魏新平;王国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米普利不同剂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雷米普利不同剂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雷米普利不同剂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易艳霞;苟燕;胡庆;赵德纯;余周【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16(029)001【摘要】目的:观察雷米普利不同剂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A、B、C 3组,其中A组使用雷米普利1.25 mg/d,B组使用雷米普利2.5 mg/d,C组使用雷米普利5 mg/d,治疗8周后对3组患者的血压、24h尿蛋白定量和尿β2微球蛋白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C组的血压及UAE、24 h尿蛋白、β2微球蛋白指标下降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米普利较大剂量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够更有效的减少尿蛋白排泄,协同保护肾脏,疗效显著.【总页数】2页(P102-103)【作者】易艳霞;苟燕;胡庆;赵德纯;余周【作者单位】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629000;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遂宁 629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2【相关文献】1.不同剂量雷米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及肾功能的影响 [J], 谷洪燕;吴秀强;李红萍2.替米沙坦联合骨化三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效果及对血清Lp(α)、TGF-β1水平影响 [J], 牛艳冬;张京慧;温小军;石志华3.金水宝胶囊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J], 张艳4.德谷门冬双胰岛素联合尿毒清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J], 陈鑫;骆洪雁;高晶;齐超5.早期糖尿病肾病行不同剂量雷米普利治疗对老年患者血压与24小时尿蛋白的影响 [J], 李易;叶鸿;陈健;叶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治疗2_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治疗2_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18.095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刘静菏泽市定陶区中医医院内科,山东菏泽274100[摘要]目的研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菏泽市定陶区中医医院内科收治的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参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联合组患者使用达格列净+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的血糖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有改善,且联合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达格列净;疗效[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9(b)-0095-04Clinical Effect of Sacubitril/valsartan + Dapagliflozi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Heart FailureLIU Jing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ingtao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Heze, Shandong Province, 274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acubitril-valsartan + dapagliflozin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heart failure.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heart failu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Dingtao Distri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Heze City from May 2020 to May 2022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using the digital random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referenc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etformin+sacubitril-valsartan, and patients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dapagliflozin+sacubitril-valsartan. Compar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Results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the combin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glucose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2-hour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dex levels of the combin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combination group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heart failure, the use of sacubitril-valsartan +dapagliflozin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efficacy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atient's blood sugar level without in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Key words] Type 2 diabetes; Heart failure; Sacubitril-valsartan; Dapaglflozin; Efficacy[作者简介]刘静(1980-),女,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内科临床。

比较替米沙坦、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退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比较替米沙坦、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退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比较替米沙坦、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退患者
糖代谢的影响
戴立华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1(013)012
【摘要】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厄贝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减退(IGT)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高血压合并IGT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厄贝沙坦3组.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0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变化.结果:替米沙坦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和餐后胰岛素(PINS)均明显下降(P<0.05),和氯沙坦、厄贝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除具有降压作用外,还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对改善糖代谢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总页数】1页(P66)
【作者】戴立华
【作者单位】510160,广州市荔湾区第二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替米沙坦对使用美托洛尔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糖耐量受损患者糖代谢的影响研究 [J], 陈端;侯伟宁;钟世勤
2.氯沙坦和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疗效比较 [J], 金莉丹
3.氯沙坦钾及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压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J], 曾智;陆东风;曾昭华;王涛
4.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伴糖耐量减退或空腹血糖受损患者血糖的影响 [J], 鹿丽;赵莉;晁红梅;刘瑜;周琦
5.比较替米沙坦、氯沙坦和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糖耐量减退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J], 戴立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雷米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尿蛋白的降低作用

雷米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尿蛋白的降低作用

雷米普利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时期尿蛋白的降低作用袁伟【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应用雷米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对不同时期蛋白尿的降低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94例,按照就诊ID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雷米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以及尿细胞数量.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所有各期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以及尿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均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观察组各期患者总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各期患者,差异显著(P<0.05);尿细胞数量比较,观察组尿足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雷米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24h 尿蛋白定量、白蛋白水平,减少足细胞脱落、保护肾功能,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07)001【总页数】3页(P78-80)【关键词】雷米普利;厄贝沙坦;白蛋白;糖尿病肾病【作者】袁伟【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肾内科,重庆 405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糖尿病是以血糖慢性升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我国9840万患者人群中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主,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年社会,依据2015年全国居民饮食与健康调查结果,到2035年我国患病人群将达到1.45亿[1-2]。

而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小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以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形式。

持续性蛋白尿的出现往往预示病情逐渐加重,肾功能进行性减退[3-4]。

因此。

如何有效降低蛋白尿对于延缓患者病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报道指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对于降低蛋白尿具有明确作用,对于肾脏纤维化亦具有一定抑制作用[5-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对比
分析
目的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应用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雷米普利组,各37例,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替米沙坦组,每天让患者口服80 mg,连续治疗12周。

雷米普利组,每天让患者口服10 mg,连续治疗12周。

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替米沙坦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显著低于雷米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替米沙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0%)显著低于雷米普利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替米沙坦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其中显效者18例,占有率(48.65%),有效者17例,占有率(45.94%),雷米普利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其中显效者16例,占有率(43.24%),有效者18例,占有率(48.6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替米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理想,且方案具有安全性的特征,故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用。

标签:慢性心力衰竭;雷米普利;替米沙坦;2型糖尿病
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发展,为了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组实验特意选取病例,对比探讨雷米普利与替米沙坦的治疗效果,旨在为患者筛选最佳方案,改善预后,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和雷米普利组,各37例,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入院时,患者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1999年WHO制定的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清C肽平均指数为(2.61±0.21)nmol/L,排除免疫系统疾病者、血液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者等,其中,替米沙坦组女12例,男25例,平均年龄(36.92±2.14)岁;雷米普利组女11例,男26例,平均年龄(37.16±2.09)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替米沙坦组让患者口服80 mg/d,连续治疗12周。

雷米普利组让患者口服
10 mg/d,连续治疗12周。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所选药物有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等,同时依据患者的病情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空腹血糖水平、胰岛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其中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参考《心脏病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标准拟定:显效:用药后,患者心功能达到Ⅰ级或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用药后,患者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均无任何变化或加重[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替米沙坦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其中显效者18例,占有率(48.65%),有效者17例,占有率(45.94%),雷米普利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9%,其中显效者16例,占有率(43.24%),有效者18例,占有率(48.65%),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水平
用药后,替米沙坦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为(6.21±0.61)mmol/L,胰島素水平为(14.51±2.14)mIU/L,雷米普利组的空腹血糖水平为(6.17±0.54)mmol/L,胰岛素水平为(21.87±2.06)mIU/L,替米沙坦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显著低于雷米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两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统计对比发现,雷米普利组干咳者6例,占有率为:16.22%,头晕者4例,占有率为10.81%,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3%,替米沙坦组轻微咳嗽者1例,占有率为2.70%,头晕者1例,占有率为2.70%,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0%,替米沙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雷米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心力衰竭与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其中糖尿病患者中发
生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了2~4倍[2]。

而严重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机体抵抗力低,易合并感染,尤其长期使用胰岛素,血糖控制未达标者易感率更高一些。

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在于阻断AngⅡ的病理作用[3]。

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在于降低血糖水平,降低对患者肾损害、预防其他心脏事件发生的危险。

雷米普利是强效和长时间作用的ACE抑制剂,该药物抗ACE活性比依那普利强10倍,患者服用后能够改善急性局部血性左心室衰竭的功能及代谢,改善血流动力学的同时增加血流量[4]。

而替米沙坦是AT1受体拮抗剂的一种,药物机制表现在:通过ACE和非ACE渠道抑制并阻断AngⅡ以及AT1受体。

同时能够选择性的完全阻断RAS末梢,使得肾上腺心脏血管在醛固酮合成与基因表达方面受抑制[5]。

此外,本品对保护心脏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都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减慢脂联素的降解速度,起到抑制糖异处的效果[6]。

结合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两种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基本一致。

替米沙坦组的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显著低于雷米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此外,替米沙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雷米普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说明:替米沙坦阻断AngⅠ转化为AngⅡ的同时,可增高血中缓激肽的浓度,不会影响缓激肽降解,因而给患者引起的干咳较少,能够体现用药的安全性特征。

综上,与雷米普利相比,替米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更理想,且方案具有安全性的特征,故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用。

参考文献
[1] 陈瑞,侯伟宁,钟世勤.替米沙坦对使用美托洛尔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糖耐量受损患者糖代谢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11(8):14-16.
[2] 彭玉娟,康大伟.冯翔宇,等.曲美他嗪与雷米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1):21-24.
[3] 张梦云,杨晓欧,李秀华,等.雷米普利与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细胞色素C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5,21(12):1208-1211.
[4] 胡熙苒,王迎春,周桔红.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3,15(6):505-507.
[5] 姜黔峰,杜银,焦阳,等.替米沙坦与雷米普利对盐敏感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的抑制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24(19):1930-1933.
[6] 赵献明.替米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和B型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5,13(05):58-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