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泥堡金矿赋矿层位及含矿岩性特征研究

合集下载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含矿火山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含矿火山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中基性岩浆岩稀土配分模式平缓右倾的典型特征。稀土总量高的样品均位于火山旋回的顶部,含
Au最高的样品稀土总量也较高,金矿体的品位还与玄武安山岩的厚度略呈正比关系。按照岩浆 上涌时同化混染规律,从早期至晩期,火山岩逐渐由基性向中基性演化,金与稀土元素逐渐富集,代 表着火山旋回末次残余岩浆活动富集成矿特点。因而泥堡金成矿作用与峨眉山玄武岩残余岩浆相
GoG Deposit, Southwest Guizhou, China
QILiansu1 ,QIU Xiaoping2
(1. Brigade 105 , Bureau of Guizhou Geological Exploration Development, Guiyang 550018, Guizhou, China; 2.InstituteofGeology!ChineseAcademyofGeological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地处滇黔桂金矿集中区内 , 为国家级整装勘查区一'贵州贞丰一普安金矿整装 勘查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众多学者对泥堡金矿床的 相关研究侧重于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矿床地 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控矿因素等(陈世委等,2013;刘 家铎等,2003;郑禄林等,2014;孙军等,2012;刘平 等年006;王疆丽等,2014;李俊海等,2016;周余国 等年009)。目前,关于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物 质究竟是来源于赋矿地层本身,还是峨眉山玄武岩 及峨眉地幔热柱活动引发的热水沉积提供成矿物 质,并促使成矿过程发生(SU W C et al,2012);而 含矿热液是地下水深循环结果(NIE A Get al, 2008),还是直接来源于地幔(SU W C et al,2009) 均尚无定论$随着近年勘查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综合 研究,揭示泥堡金矿床最主要的容矿岩石为中基性 火山岩——玄武安山岩(祁连素等,2016),而且金成 矿作用与晚二叠世火山或火山气液作用相关。但火 山作用与金矿成矿过程的研究刚刚起步,数据和资 料积累较少。笔者针对泥堡金矿最主要的容矿岩石 玄武安山岩,在中心剖面系统采集岩矿石样品,从稀 土元素地球化学角度探讨该地区金矿成矿作用与峨 眉山玄武岩喷发残余岩浆活动的相关性,试图揭示 成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李文渊,2013),进而拓展 找矿思路,并讨论了相邻地区相似类型金矿床的区 域找矿方向$

黔西南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分析

黔西南金矿地质构造特征及深部找矿方向分析

三 叠 系下 统飞 仙关 组 (T 厂)中。
作 用 的具 体特 点如下 :地 壳深 大断裂 为金矿 等各种不 同
2.黔 西 南地 区构 造控 矿特 征
类 型金属 元素迁 移提供 了便利 的通道 ,这也 为黔西南 地
黔西南地 区的地质结构十分复杂该 区,该地 区构造组 区金矿 的形成 提供 了 良好 的条 件 ,同时也对金 矿形成 区
于扬 子 和华 南 两个 地层 区 ,在 具体 分 析过 程 中 ,可 以对该 区 造体 系 中 的深 大 断 裂构 造 ,其 主要 对 裂 谷 或 裂 陷盆 地 内次
域 进行 进 一 步 的划 分 ,可 以分 为上 扬 和右 江两 个地 层 分 区 , 级的“槽地”和“台隆”或断陷盆地的施工分布与发展演化情
3 挤压一走滑构造带 褶皱 冲断层 ,同时伴有雁烈式褶曲
西南走 向
4 大型逆 冲一 推覆构造 双冲构造
西北走 向的弧形

网状断裂系统 各个角度都存在明显 的断层发育 没有 明确 的方位
6 层 断层及 伸展盆地 半地堑盆地
东北走 向
位 置 情 况 的和 合 理 控 制 。 2.2褶皱对 金 矿 的控制 作 用 通 过 观 测 可 以 不难 发 现 ,微 细 浸染 型 金 矿 更 多 的都 分
黔西南地区位 于贵州西南部 ,南接广西 ,西临云南 ,从 一 致 ,可 以看 出构造 对 黔 西 南 地 区 的金 矿 起 到 了重要 的控
地形 上来看 ,该 区域西 高东低 ,北 高南低 ,地理结构 复杂 。 制作用 ,该控制作用 十分 明显 ,并且直 观上的体现 比较显
州 境 内 的地 形 起 伏 较 大 、类 型 多 ,具 有 显 著 的过 渡 性 特 征 。 著 。同 时存 在 于该 区域 的金 矿 ,都 与 汞 、砷 、锑 矿 等一 同受

黔西南烂泥沟金矿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差异性

黔西南烂泥沟金矿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差异性

黔西南烂泥沟金矿与水银洞金矿地质特征差异性研究摘要:贵州烂泥沟金矿和水银洞金矿都是超大型的卡林型金矿,两矿床的地质特征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两矿床地质特征的比较,得出了两矿床的差异性。

两矿床都有卡林型金矿的一般特征,如控矿构造、载金矿物、成矿元素组合等都相似,其中重点分析了造成两矿床金品位差异性的几个因素,主要包括构造变形强度的不同、岩石组合的不同和蚀变的不同。

关键词: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品位中图分类号:p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the diversity of geologic features between lannigou and shuiyindong golddeposit,southwest guizhouxie xi,he ming-you,peng xiu-hong,yang zhi,dai lun,han xue, xu bo(college of nuclear technology & automation engineering,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hengdu , 610059 , china) abstract:lannigou gold deposit and shuiyindong gold deposit are both of the supersized ka-lin type gold deposit,they have great differences,this paper compare the geologic features of them and get the diversity of them.they both have common features of ka-lin gold deposit,such as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gold bearing minerals,ore-formingelements associations and so on,they are semblable.this paper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several factors which engender the otehness of their grade,the factors mainly include the distinct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strength,rock association and alteration.keywords:ka-lin type gold deposit ;geologicfeatures ;grade0 引言烂泥沟金矿床和水银洞金矿床都位于贵州省贞丰县,其中烂泥沟金矿床位于贞丰县沙坪乡,水银洞金矿床位于贞丰县小屯乡。

黔西南泥堡金矿含矿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黔西南泥堡金矿含矿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r a t i o s o f i n c o mp a t i b l e e l e me n t s ,s u c h a s Z r / Ni ,L a / Nb,R b / Nb ,Th / Nb a n d Th / L a ,a r e wi t h i n t h e
黔 西南 泥堡 金 矿 含 矿 岩 系元 素 地球 化 学 特征
陈世委, 孙 军, 付 斌, 聂爱国
贵州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贵阳 5 5 0 0 2 5
摘 要 : 为探讨泥堡金矿成矿 物质来源, 采用 I C P MS对 黔 西 南 泥堡 金 矿 典 型 含 矿 剖 面 上 9个 岩 ( 矿) 石 样 品 进 行 微 量 和 稀 土 元 素测 试 , 结果表 明, 含 矿 岩 系 中 As 、 S b 、 Hg 、 T i 、 U 等元素的富集与组合特征 , 显 示热 液 作 用 是 成 矿 过 程 中重 要 影 响 因素 。峨
CH EN S h i — we i ,S U N J u n,F U B i n ,NI E Ai — g u o
Co l l e g e o f Re s o u r c e s a n d En v i r o n me n t a l En gi n e e r i n g,Gu i 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Gu i y a n g 5 5 0 0 2 5, Ch i n a
均 与峨 眉 山 玄 武 岩 相 似 。 综 合 该 区地 质 背 景 和 岩 浆 活 动特 征 , 可 认 为 成 矿 物 质 来 源 与 该 地 区广 泛 分 布 的 峨 眉 山玄 武 岩 关 系 密切 , 峨 眉 山玄 武 岩 本 身 可 能 即是 金 矿 的矿 源 层 , 而峨 眉 地 幔 热 柱 活 动 引 发 广 泛 的 岩 浆 活 动 和 裂 谷 作 用 , 为 富矿 热 液 提 供 了 热源和运移通道 。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控矿作用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控矿作用

黔西南泥堡金矿床构造解析及构造控矿作用戢兴忠;陈懋弘;刘旭;李强;谢贤洋;朱永红;韩忠华【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18(37)6【摘要】泥堡金矿床地处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赋矿围岩主要为玄武质火山碎屑岩,以断控型矿体为主、层控型矿体为辅,是滇黔桂“金三角”地区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之一.详细的野外填图和研究表明,构造是其最主要的控矿要素之一.泥堡金矿区构造类型以断层和褶皱为主,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为辅.矿床受区域性的北东东向潘家庄断裂控制,但矿体主要受次一级的断层和褶皱控制,其中枢纽北东东向二龙抢宝背斜与北西向背斜叠加形成的穹窿构造是层控型金矿体的主要构造控制因素;断控型金矿体主要受控于F1逆断层,逆冲断层+上盘牵引背斜构造是泥堡金矿最典型的构造控矿组合样式.印支期造山挤压奠定了矿区北东东向的总体构造格架,燕山期叠加了北西向构造.F1虽总体表现为逆断层性质,但在燕山晚期叠加了正滑运动,并形成了张性空间,有利于的成矿流体运移和金沉淀.根据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分析,提出F1北部的次级断层F1-1及其上盘牵引背斜为金矿有利的找矿靶区,有待今后工程验证.【总页数】23页(P1296-1318)【作者】戢兴忠;陈懋弘;刘旭;李强;谢贤洋;朱永红;韩忠华【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099;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099;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6地质大队,贵州遵义5630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黔西南泥堡金矿床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文明;邵拥军;叶洪华2.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与泥堡金矿床控矿因素对比分析 [J], 胡斌;胡瑞忠;郭群3.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含矿火山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祁连素;邱小平4.黔西南普安县泥堡大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J], 郑禄林; 杨瑞东; 刘建中; 高军波; 陈军; 程伟5.黔西南泥堡金矿床容矿火山岩系中"粉砂岩"夹层的岩石类型归属研究 [J], 祁连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西南泥堡金矿围岩与矿石的对比及其成矿机制研究

黔西南泥堡金矿围岩与矿石的对比及其成矿机制研究

黔西南泥堡金矿围岩与矿石的对比及其成矿机制研究韦东田;夏勇;谭亲平;谢卓君;闫俊;郭海燕;刘建中【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6(032)011【摘要】泥堡金矿的矿体主要赋存在构造蚀变体及逆冲断层破碎带中,受地层和断裂的双重控制.本文在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XRD)结合电子探针分析(EMPA)确定和量化了围岩和矿石的蚀变矿物及载金砷黄铁矿,对比了围岩和矿石的特点,并利用主微量元素分析矿化过程中围岩与矿石之间的元素带入带出通量,探讨了泥堡金矿蚀变矿物与成矿的关系及成矿机制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主要的载金矿物)与石英呈负相关,与伊利石呈正相关;矿石发生了去碳酸盐化作用,矿石中的黄铁矿大多具有环带结构,部分围岩也发生了去碳酸盐化作用,而围岩中的黄铁矿一般不具有环带结构;Au明显加入到构造蚀变体的矿石中,而CaO、MgO、S、Ba、Be等从其围岩中带出;Au、Sc、As和Fe2O3明显加入到逆冲断层破碎的矿石中,SiO2、CaO、Sr、W、Be等则显示从其围岩中带出.综合分析认为,去碳酸盐化和硫化作用是泥堡金矿的主要成矿机制.在矿化前,去碳酸盐化作用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成矿过程中,矿化通过硫化作用形成了黄铁矿的载金含砷边缘.【总页数】17页(P3343-3359)【作者】韦东田;夏勇;谭亲平;谢卓君;闫俊;郭海燕;刘建中【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廊坊065000;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贵州理工学院,贵阳550003;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05地质大队,贵阳55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相关文献】1.黔西南泥堡金矿床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文明;邵拥军;叶洪华2.黔西南泥堡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 [J], 张炜;张琦昌;赵刚3.黔西南泥堡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研究 [J], 张炜;张琦昌;赵刚;4.黔西南水银洞金矿床与泥堡金矿床控矿因素对比分析 [J], 胡斌;胡瑞忠;郭群5.黔西南泥堡金矿成矿作用与晚二叠世火山活动关系探讨 [J], 祁连素;祁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断控型矿体的地层和岩性条件研究

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断控型矿体的地层和岩性条件研究

第26卷第2期2018年4月Vol.26No.2Apr.,2018Gold Science andTechnology131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断控型矿体的地层和岩性条件研究陈懋弘,谢贤洋,马克忠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摘要: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是黔西南碳酸盐岩台地相区首次发现的大型断控型矿床,其主要控制因素除断层之外,地层和岩性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岩石学研究表明:断控型矿体的主要赋矿围岩是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而不是前人认为的“砾屑砂岩”;具有块状构造的(沉)火山角砾凝灰岩在构造作用下裂隙发育,岩石孔隙度明显增高,热液作用下易形成厚度大且品位高的断控型金矿体。

同时,根据含矿岩石主要含火山成分的特点,认为这套地层应该划归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而不是前人划分的龙潭组。

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和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分别是形成断控型矿体的重要岩性和地层条件。

提出在碳酸盐岩相区寻找类似泥堡金矿的断控型矿体时,除了考虑断层外,还要考虑是否有合适的地层和有利的赋矿岩性。

关键词:矿床学;含钙质(沉)火山角砾凝灰岩;峨眉山玄武岩组;断控型矿体;卡林型金矿;贵州泥堡中图分类号:P618.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518(2018)02-0131-12DOI:10.11872/j.issn.1005-2518.2018.02.131引用格式:CHEN Maohong,XIE Xianyang,MA Kezhong.Research on Lithology and Stratigraphy Conditions of Fault-controlled Orebody in Nibao Carlin-type Gold Deposit,Guizhou Province[J].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26(2):131-142.陈懋弘,谢贤洋,马克忠.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断控型矿体的地层和岩性条件研究[J].黄金科学技术,2018,26(2):131-142.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位于滇黔桂“金三角”西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黔西南扬子被动大陆边缘的碳酸盐岩台地相区。

贵州泥堡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孙军,聂爱国,黄思涵,付斌,陈世委,《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

贵州泥堡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孙军,聂爱国,黄思涵,付斌,陈世委,《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5)

第29卷第5期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29No.5 2012年10月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Oct.2012文章编号1000-5269(2012)05-0036-06贵州泥堡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孙军,聂爱国*,黄思涵,付斌,陈世委(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003)摘要:泥堡金矿是黔西南卡林型金矿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赋矿岩石、含金建造和岩相古地理位置方面,泥堡金矿具有显著的特殊性。

本文通过对贵州泥堡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分析认为峨眉山地幔热柱的活动为泥堡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和热能来源,为含矿热液的形成和活动创造了前提条件,燕山期大规模的构造造山运动最终决定了泥堡金矿的定位和形成。

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峨眉地幔热柱;凝灰岩;玄武岩;贵州泥堡金矿床中图分类号:P618.501文献标识码:A泥堡金矿位于普安县楼下镇与兴仁县鲁础营乡的交界处,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陆块与右江造山带分界线北侧的扬子陆块内,地层区划属扬子区台地相,在岩浆岩分布上,矿区位于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外缘的凝灰岩分布区,区内无玄武岩分布。

泥堡金矿是黔西南金矿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规模大,矿体展布受一定的构造所控制等特点,虽然与黔西南金矿矿集区的其他卡林型矿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赋矿岩石、含金建造、沉积环境等一些成矿地质条件方面,泥堡金矿具有很多特点,研究这些成矿地质条件对于探讨泥堡金矿床乃至整个黔西南金矿矿集区的物质来源、成因机制是有积极意义的。

1矿床地质特征概况泥堡金矿矿区内构造变形较为强烈,以断层、褶皱为主,主要有NE向断层及二龙抢宝背斜。

矿体受二龙抢宝背斜控制并顺着NE向的断裂带延伸,如图1所示。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包括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大厂层、峨眉山玄武岩组、龙潭组。

此外,矿区南缘还有下三叠统永宁镇组和中三叠统关岭组出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细浸染型金矿(卡林型金矿)在我国最早被发现于黔西南地区,该地区被誉为“中国金州”,地处扬子准台地与华南褶皱系之右江褶皱带结合部位,具有很好的构造成矿条件,是我国“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1-2]。

目前发现有泥堡金矿、水银洞金矿及烂泥沟金矿等大型、特大型金矿床。

泥堡金矿床地处普安县最南端的楼下镇,与兴仁县相接。

向北直距普安县城约50km;向东直距兴仁县城约30km,向南直距兴义市约35km。

矿区主矿体受控于F1逆断层,部分矿体产于层间破碎及滑脱空间,受地层控制明显。

该金矿床规模已达到特大型。

前人对泥堡金矿床做了基础地质、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等方面的工作[3-5]。

泥堡矿区As含量低,大部分Au以黄铁矿为主要载体。

文章通过钻探及样品分析结果对泥堡金矿赋矿层位及矿石中品位好的含矿岩石进行分析,探讨金的赋矿层位及含矿岩性特征。

1 矿床地质特征黔西南金矿位于扬子准台地与右江褶皱带结合部位。

受北东向弥勒-施宗-盘县及北西向水城-紫云-南丹两条深大断裂控制,构成了Au元素异常富集的“金三角”地区。

该矿区金矿体主要受断层及次级断裂控制,其次受控于特定地层层位。

Ⅲ号矿体作为矿区主要矿体分布于逆断层 F1破碎带中。

其余矿体分布于断层上盘龙潭组一、二段、构造蚀变体(SBT)中,为层控型矿体。

1.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自下而上有茅口组(P2m)、龙潭组(P3l)、永宁组(T1yn)、关岭组(T2g)及少量第四系。

其中龙潭组一、二段地层、构造蚀变体(SBT)为层控型矿体赋矿层位。

龙潭组二段为一套砾屑砂岩、黏土质粉砂岩的沉积岩性组合,其中砾屑砂岩是矿区主要含矿岩性之一。

砾屑砂岩中砾屑成分复杂,主要为火山碎屑、黏土岩、黏土质粉砂岩、灰岩组成,砾屑呈次棱角状、次圆状,砾屑边界明显,未发现明显蚀变特征,经钻孔揭露,二段地层上部砾屑颗粒呈粒状,颗粒大,数量少于下部。

下部地层砾屑多,呈长条状、粒状,粒径小,数量多。

部分下部地层砾屑呈长条状定向排列。

目前对该地层的成因有不同看法[6],根据部分砾屑排列的定向性、砾屑边界明显,也未发生明显蚀变,加之局部岩心可见火山碎屑与泥质粉砂岩呈条带状互层,具有沉积特doi:10.3969/j.issn.1004-275X.2018.05.083黔西南泥堡金矿赋矿层位及含矿岩性特征研究李应辉,徐良易,黄露露,罗凯元(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105 地质大队,贵州 贵阳 550018)摘 要:泥堡金矿床由断裂型和层控型组成。

主矿体分布在F1逆断层破碎带中。

为断裂型矿体。

层控型矿体赋存在二龙抢宝背斜轴附近龙潭一、二段、构造蚀变体(SBT)中。

含矿岩性为断层角砾岩、沉凝灰岩、砾屑砂岩。

裂隙少及阻水性强的岩石不利于后期热液的交代,导致黄铁矿中金不能很好的富集。

关键词:泥堡金矿;赋矿层位;含矿岩性;贵州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5X(2018)05-127-02The Research On Ore-bearing Strata And Ore-bearing Li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Nibao Gold Depostin Southwest Guihou ProvinceLi Yinghui,Xu Liangyi,Huang Lulu,Luo Kaiyuan(Geological Party 105,Guizhou Bureau of Geology andmineral Exploration & Development,Guiyang 550008,Guizhou,China)Abstract:The Nibao gold deposit consists of fault type and layer control type.The main ore body is distributed in the F1 reverse fault zone,which is a fault type orebody. The layer-contr-olled ore bodies are present in the Longtan 1 and 2sections of the Longtan grabbed anticline near the oblique axis and in the structural alteration body(SBT).The ore bearinglithology is fault breccia,tuff and gravel sandstone. Rock with less cracks and strong water resistanc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replacement of later hydrothermal solution,which leads to the fact that gold in pyrite is not well enriched.Key words:Nibao Gold Midne;ore-bearing strata;ore-bearing lithology;Guizhou东地质,2007[2] 邹广芬,饶兴国.广东从化温泉的地热资源及开发保护建议[J].广东地质1997.[3] 李彬朝.广东省连山县小三江地热资源成因类型及开发利用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4] 叶闻文.广东三坑地热田形成条件及开发潜力分析[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27(3).收稿日期:2018-03-18作者简介:全守奖(1990- ),男,汉族,广西昭平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勘查与地质灾害调查防治工作。

·127·征,认为砾屑砂岩为沉积岩。

该套地层可能是峨眉山玄武岩喷发后堆积形成凝灰岩,受后期风化剥蚀、搬运至附近海陆交互的浅海或泻湖环境,与其他碎屑物质如灰岩碎屑、黏土岩碎屑及海水自身携带的物质一起沉积,由于水动力弱,砾屑棱角清晰,细小长条状的砾屑受到水流的影响呈具有一定方向排列的特征。

经过长期的成岩作用形成富含火山碎屑的岩石。

该套岩层中黄铁矿发育,呈星点状、局部沿火山碎屑呈球状分布。

有学者认为泥堡有6种黄铁矿分布,分别为生物碎屑黄铁矿、球丛状黄铁矿、球状环带黄铁矿、半自形-自形集合体状黄铁矿、它形黄铁矿以及半自形-自形黄铁矿。

全岩中Au 含量与沉积成因的黄铁矿关系明显,含凝灰质、生物碎屑有利于金的富集[7]。

钻孔揭露的龙潭一段岩性为一套灰色中层沉凝灰岩,含少量泥质、有机质。

具条带构造。

局部夹黏土质粉砂岩。

见星点状分布的黄铁矿。

是赋矿层位之一。

1.2 构造矿区断裂、褶皱发育,断裂走向呈NEE、NW向。

褶皱构造主要为NEE向泥堡背斜,NE向二龙抢宝背斜,以及茅口组(P2m)与龙潭组(P3l)之间滑动所形成的层间滑脱构造系统(SBT)。

泥堡金矿受泥堡背斜南翼红岩断层及北翼的泥堡断层控制,NEE向F1逆断层及其上盘牵引褶皱(二龙抢宝背斜)是金矿体主要的容矿构造。

后期形成的NW向构造破坏了区内地层及金矿体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二龙抢宝背斜:主体轴线呈NE向展布,受F1断层牵引形成的总体为背斜,次级褶皱发育的构造。

矿区的层控型金矿体主要产于该背斜核部及其附近的龙潭一、二段地层、构造蚀变体(SBT)以及层间破碎带中。

F1断层:为发育于泥堡背斜轴部偏南翼与背斜轴近于平行,走向NEE的隐伏逆断层。

主矿体(Ⅲ号)产于F1逆断层破碎带中,其次产于受F1影响的次级小断裂中。

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体产状与断层产状其本一致,严格受F1断层破碎带控制。

区域层间滑脱构造系统:钻孔揭露的蚀变体(SBT)位于茅口组(P2m)与龙潭组(P3l)之间不整合界面上,厚度不均匀、不连续。

上部为沉凝灰岩、具弱硅化、褐铁矿化,也是赋矿层位之一。

下部为强硅化灰岩,交代前方解石脉局部具多期次形成特征。

该套岩石形成可能是由于火山喷发期间,伴随大量含硅岩浆热液岩断裂、裂隙上涌,交代茅口组(P2m)顶部节理发育的灰岩,形成溶蚀孔洞、溶洞。

受燕山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导致茅口组(P2m)上覆地层层间多期次滑动,经后期热液交代、蚀变形成的具独特特征的地质体(SBT)。

该地质体控制了矿区部分层状矿体的产出。

2 含矿岩性特征根据钻孔及分析结果显示,矿区到达工业品位的含矿岩性主要为断层角砾岩、沉凝灰岩、砾屑砂岩。

含矿的角砾岩、砾屑砂岩主要分布于F1逆断层破碎带中。

沉凝灰岩分布于龙潭一段地层、蚀变体(SBT)。

含矿砾屑砂岩:分布于断层中的砾屑砂岩一般岩矿化好,节理裂隙发育,泥质沿节理面充填。

多期次方解石脉相互切割、交织呈网脉状、花斑状。

钻孔中岩心破碎。

在多个孔中,完整的砾屑砂岩及靠近黏土岩的质含量低的一般达不到工业品位,可能是由于裂隙少及黏土岩的阻水性阻碍了后热液的交代作用,使黄铁矿中金不能很好的富集。

沉凝灰岩:分布于龙潭一段中的沉凝灰岩,含矿特征不明显,初步归纳为含有泥质成分,方解石、石英细脉被后期小断裂切割,见星点状分布的细粒黄铁矿,此类沉凝灰岩中含矿可能性较大。

分布与蚀变体(SBT)中沉凝灰岩是该层位主要的含矿岩性,部分以角砾岩的形式产出。

具强硅化、褐铁矿化。

上部与龙潭一段沉凝灰岩接触、下部与强硅化灰岩接触,强硅化灰岩基本不含矿。

3 结语矿区主矿体受控于断裂构造,部分矿体产于层间破碎及滑脱空间,受地层控制明显。

断裂型矿体主要分布在F1逆断层破碎带中、其次为F1附近次级小断裂中。

层控型矿体主要分布在二龙抢宝背斜轴附近龙潭一、二段地层、构造蚀变体(SBT)中。

矿区含矿岩性为断层角砾岩、沉凝灰岩、砾屑砂岩。

其中断层角砾岩成分为砾屑砂岩矿化明显。

完整的砾屑砂岩及靠近黏土岩的质含量低的一般达不到工业品位,可能是由于裂隙少及黏土岩的阻水性不利于后热液的交代作用,致使黄铁矿中金不能很好富集。

参考文献:[1] 李文亢,等.黔西南微细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A].中国金矿主要类型区域成矿条件文集[C].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1-860.[2] 涂光炽.西南秦岭与西南贵州铀金成矿带及其与美国西部卡林型金矿床的类似性[J].铀矿地质,1990,6(6):321-3250.[3] 孙军,聂爱国,黄思涵,等.贵州泥堡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9(5):36-41.[4] 刘平,雷志远,叶德书,等.贵州泥堡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06,26(4):78-85.[5] 王疆丽,林方成,侯林,等.贵州泥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成矿意义[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4,33(5):688-699. [7] 祁连素,丘小平,李俊海,等.黔西南泥堡金矿床“砾屑砂岩”的火山岩属性及其与金成矿的密切关系[J].贵州地质2016,33(4):245-250.[8] 盛响元,朱笑青,李晓霞,等.贵州泥堡卡林型金矿床的黄铁矿标型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J].矿物学报,2016,36(4):563-570.收稿日期:2018-03-11作者简介:李应辉(1990- ),男,汉族,贵州省贵阳人,硕士研究生,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床地质勘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