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充分指标(特选参考)

合集下载

【免费下载】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

【免费下载】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
一、残余肾功能的评价 RRF=(肾尿素清除率+肾肌酐清除率)/2 肾尿素清除率=(尿 BUN 浓度/血 BUN 浓度)
×24h 尿量/1440ml 肾肌酐清除率=(尿 Scr 浓度/血 Scr 浓度)
×24h 尿量/1440ml 二、腹膜透析充分性 定义
透析剂量足够。 增加透析剂量患者的死亡率不会下降,低于此剂量死亡率增高。
2
2
2
2
2
2
2~34) 3(>34)
1(<60 2(60~72) 3(>72 )
1(>0.1 0.1)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根通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配料不置试仅技卷可术要以是求解指,决机对吊组电顶在气层进设配行备置继进不电行规保空范护载高与中带资负料荷试下卷高问总中题体资,配料而置试且时卷可,调保需控障要试各在验类最;管大对路限设习度备题内进到来行位确调。保整在机使管组其路高在敷中正设资常过料工程试况中卷下,安与要全过加,度强并工看且作护尽下关可都于能可管地以路缩正高小常中故工资障作料高;试中对卷资于连料继接试电管卷保口破护处坏进理范行高围整中,核资或对料者定试对值卷某,弯些审扁异核度常与固高校定中对盒资图位料纸置试,.卷保编工护写况层复进防杂行腐设自跨备动接与处地装理线置,弯高尤曲中其半资要径料避标试免高卷错等调误,试高要方中求案资技,料术编试交写5、卷底重电保。要气护管设设装线备备置敷4高、调动设中电试作技资气高,术料课中并3中试、件资且包卷管中料拒含试路调试绝线验敷试卷动槽方设技作、案技术,管以术来架及避等系免多统不项启必方动要式方高,案中为;资解对料决整试高套卷中启突语动然文过停电程机气中。课高因件中此中资,管料电壁试力薄卷高、电中接气资口设料不备试严进卷等行保问调护题试装,工置合作调理并试利且技用进术管行,线过要敷关求设运电技行力术高保。中护线资装缆料置敷试做设卷到原技准则术确:指灵在导活分。。线对对盒于于处调差,试动当过保不程护同中装电高置压中高回资中路料资交试料叉卷试时技卷,术调应问试采题技用,术金作是属为指隔调发板试电进人机行员一隔,变开需压处要器理在组;事在同前发一掌生线握内槽图部内 纸故,资障强料时电、,回设需路备要须制进同造行时厂外切家部断出电习具源题高高电中中源资资,料料线试试缆卷卷敷试切设验除完报从毕告而,与采要相用进关高行技中检术资查资料和料试检,卷测并主处且要理了保。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

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

腹膜透析充分性指标一、残余肾功能的评价RRF=(肾尿素清除率+肾肌酐清除率)/2肾尿素清除率=(尿BUN浓度/血BUN浓度)×24h尿量/1440ml肾肌酐清除率=(尿Scr浓度/血Scr浓度)×24h尿量/1440ml二、腹膜透析充分性定义●透析剂量足够。

●增加透析剂量患者的死亡率不会下降,低于此剂量死亡率增高。

●患者身心安泰、食欲良好、体重增加、体力恢复、并发症减少,尿毒症毒素清除充分。

腹膜透析充分性的指标●临床表现●KT/V(尿素清除指数)●Ccr(肌酐清除率)●营养状态●血生化指标●水平衡状态●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DI(透析指数)1.临床表现将CAPD患者透析充分性进行评价:<23分为透析不足23~29分为临界>29分为透析充分注意:临床表现不能作为评估的早期指标●临床表现与透析效果不完全平行●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具有主观性●往往在透析不充分较长时间后才表现2.KT/V(尿素清除指数)残肾KT/V=[(24h尿量×尿BUN/血BUN)×每周透析天数]/[体重×0.6(男)或0.55(女)]腹膜KT/V=[(24h透析液排出量×腹透液BUN/血BUN)×每周透析天数]/[体重×0.6(男)或0.55(女)]总KT/V=残肾KT/V+腹膜KT/V注:K:尿素的清除率T:透析时间(以周表示)V:尿素分布容积(体重×固定常数)(固定常数:男性60%,女性55%)V的计算(Watson公式):男性:V(L)= 2.447+0.3362×体重(Kg)+0.1074×身高(cm)-0.09516×年龄(岁)女性:V(L)= -2.097+0.2466×体重(Kg)+0.1069×身高(cm)透析充分性(KT/V)水平至少应在每周1.7以上。

r(肌酐清除率)残肾Ccr=[(尿Cr/血Cr)+(尿BUN/血BUN)]×24h尿量×每周透析天数/2 腹膜Ccr=(腹透液Cr/血Cr)×24h透析液排出量×每周透析天数总Ccr =残肾Ccr+腹膜Ccr总Ccr用体表面积校正=总Ccr×1.73/体表面积KT/V和Ccr是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作透析充分性的量化指标。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
凡是尿毒症的病人,经过透析之后,病人达到下面几个指征时可称为充分透析:
1、病人自我感觉良好,透析后一身轻松,心悸、呼吸不适者
转为通气平稳、食纳增加、步行轻快等,口中原有氨味消失。

2、
3、病人因水钠储留而体重增加者恢复至干体重。

一般评估充分性的标准包括
1、病人如正常人一样生活或工作;
3、尿素氮清除率每次透析达65 %以上,或K V 达1.3 以上。

评价透析充分性,还必须考虑到病人的蛋白质摄人量、残余肾功能情况、每周透析次数等。

有残余肾功能者,每次透析尿素氮清除率(uRR )比无残余肾功能者的URR 标准可以低一些;每周透析3 次者,URR 可以比透析2 次者的uRR 低一些。

如以BuN 评估,无残余肾功能者每日蛋白摄人1 . 2 g/kg , 每周透析3 次者,每次透析URR 达55 %即可达到充分透析。

血透充分性评价指标及其标准

血透充分性评价指标及其标准

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广义的透析充分性指患者通过透析治疗达到并维持较好的临床状态,包括血压和容量状态、营养、心功能、贫血、食欲、体力、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生活质量等。

狭义的透析充分性指标主要是指透析对小分子溶质的清除,常以尿素为代表,即尿素清除指数Kt/V [包括单室Kt/V(spKt/V)、平衡Kt/V(eKt/V)和每周标准Kt/V(std-Kt/V)] 和尿素下降率(URR)。

1、评价指标(1)临床综合指标临床症状如食欲、体力等;体征如水肿、血压等;干体重的准确评价;血液生化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酸碱指标、营养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等;影像学检查如心脏超声波检查等。

(2)尿素清除指标URR、spKt/V、eKt/V 和std-Kt/V。

2、充分性评估及其标准达到如下要求即可认为患者得到了充分透析。

(1)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2)透析并发症较少,程度较轻。

(3)患者血压和容量状态控制较好。

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5%,透前血压<140/90mmHg,透后血压<130/80mmHg。

(4)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指标基本维持于正常范围。

(5)营养状况良好。

(6)血液透析溶质清除较好。

具体标准见后。

小分子溶质清除指标单次血透URR 达到65%,spKt/V 达到1.2;目标值URR 70%,spKt/V 1.4。

(二)采取措施达到充分透析1、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治疗依从性,以保证完成每次设定透析时间及每周透析计划。

2、控制患者透析间期容量增长。

要求透析间期控制钠盐和水分摄入,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一般每日体重增长不超过1kg。

3、定期评估和调整干体重。

4、加强饮食指导,定期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和干预。

5、通过调整透析时间和透析频率、采用生物相容性和溶质清除性能好的透析器、调整透析参数等方式保证血液透析对毒素的有效充分清除。

846、通过改变透析模式(如进行透析滤过治疗)及应用高通量透析膜等方法,努力提高血液透析对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能力。

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

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

血液透析充分性标准评估
1、患者自我感觉良好。

2、适当的肌肉组织,肌酐产生率至少125umol/(kg.d)。

3、血压得到良好控制(<140/90mmHg)。

4、没有明显的尿毒症症状和液体负荷(<3%体重)。

5、轻微酸中毒(血HCO3-≥22mmol/L)。

6、营养状态良好,血清白蛋白≥40g/L。

7、血红蛋白>110g/L,血细胞比容>33%。

8、轻微肾性骨病。

9、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

10、Kt/V≥1.3, URR≥70%,nPCR>1.0/(kg.d)。

腹膜透析充分性的评估和标准
1.毒素蓄积症状:没有恶心、呕吐、失眠、下肢不适综合征等尿毒症症状;
2.水分蓄积症状:没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和消肿;
3.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35g/L,SGA正常,无明显贫血、饮食蛋白蛋白摄入好;
4.酸碱、电解质平衡:没有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5.钙磷代谢平衡:钙磷乘积 2.82~4.44mmol2/L2,iPTH150~200pg/ml之内;
6. 小分子溶质清除率:每周总Ccr>50L/1.73m,每周Kt/V>1.7。

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

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

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是衡量透析治疗的有效性和患者透析治疗是否充分的指标体系。

通过对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的定量和定性评价,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透析治疗的效果,优化透析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透析充分性评估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透析清除率:透析清除率是衡量透析充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主要是通过测定透析前后的尿素氮浓度及其他尿素代谢产物的浓度变化来计算透析清除率。

通常认为,透析清除率应该达到一定的水平,如每次透析后尿素氮浓度下降不少于70%或Kt/V值达到1.2以上,才能认为透析治疗是充分有效的。

2. 透析时间:透析时间是衡量透析充分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透析时间越长,透析充分程度越高。

通常认为,透析时间应为每周至少3次,每次透析时间应超过4小时,才能认为透析治疗是充分的。

3. 透析机设置:透析机的设置也对透析充分性有一定影响。

透析机参数的调整包括透析液流速、超滤率、透析膜的类型和表面积等。

合理设置透析机参数能够更好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的废物和液体负荷,提高透析的充分性。

4. 透析溶质的清除效果:透析治疗主要是通过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溶质来改善患者的生理功能。

因此,评估透析的充分性,还需要考虑到透析治疗的溶质清除效果。

常用的评估指标有尿毒症流行病学协作研究组(UREMIC)、小分子和大分子溶质清除指数。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测定透析前后血液溶质的浓度变化来计算,一般认为这些指标越高,透析的充分性越好。

总结起来,评估透析的充分性既包括定量指标如透析清除率、透析时间和溶质的清除效果,也包括定性指标如患者的临床症状、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通过综合评估这些指标,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透析治疗的效果,并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透析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简述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指标

简述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指标

简述血液透析充分性的评价指标血液透析充分性是指通过血液透析能有效地清除尿毒症患者体内潴留水分和尿毒症毒素,各种并发症得以有效控制,透析过程中患者感觉舒适,患者具有较好的生存质量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透析充分性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由于不可能常规测定所有尿毒症毒素,所以,目前主要以测定尿素(小分子) 的变化来反映单次血液透析的充分性。

2015 年更新的KDOQI 指南同样指出,小分子物质的清除是目前评价血液透析充分性最佳的指标,建议使用正规的尿素动力学模型,即采血测定尿素清除的方法测量血液透析剂量。

每周3 次透析患者建议计算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Kt/V),作为评估透析充分性的首选方法;《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推荐spKt/V≥ 1.2。

spKt/V 和 eKt/VspKt/V20 世纪80 年代初期,美国透析研究协作组提出尿素动力学模型,并开始用(Kt/V)来量化透析剂量,制定血液透析治疗方案。

Kt/V 中的 K 指的是透析器的尿素清除率 (L/min),t 是单次透析时间 (min),V 指的是尿素分布容积 (L)。

单次透析达到Kt/V = 1.2 意味着单次透析体液被清除1.2 遍。

Daugirdas 根据透析过程中单室尿素动力学模型发明了 Kt/V 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单次血液透析实现的 Kt/V,即 spKt/V。

其公式如下:spKt/V =-In(R- 0.008t)(4-3.5R)x∆BW/BW,R 为透后尿素氮 / 透前尿素氮,t 为治疗时间,∆BW 为超滤量,BW 为透后体重。

eKt/V上述公式是是使用单室尿素动力学模型进行计算。

有两个因素会导致公式偏高:①常规采血方法是在降低血泵速度后 15 秒,此时心肺再循环尚未消除,会导致透析后血尿素浓度偏低。

使用中心静脉插管患者不存在心肺再循环。

②尿素反跳,透析结束后如果在1 h 内连续采血可观察到血尿素浓度先快后慢的上升。

血液透析充分性标准及其测定

血液透析充分性标准及其测定

血液透析充分性标准及其测定一、血液透析充分性标准血液透析充分性不仅强调单次透析的效果,还包括病人整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须综合评估下列10项指标:1、病人自我感觉良好。

2、病人透析后体重达到干体重。

3、血压得到良好控制,透析前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

4、水潴留小于体重3%,没有显著的液体超负荷的体征。

5、酸中毒、高血钾或高磷血症轻微。

6、血清白蛋白>35g/L。

7、血色素维持在100g/L左右。

8、肾性骨病轻微。

9、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和脑电图正常。

10、Kt/V达l.2~1.3,URR达65~70%,标准化蛋白氮出现率(nPNA)达1.0g/kg·d。

二、血液透析充分性评估方法1、临床评价病人每次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前,医生应询间病人症状、了解饮食情况、测量血压及称量病人体重,并根据临床需要进行适当处理。

2、通过测定尿素氮评估血液透析充分性URR计算公式为URR=l00*(l-Ct/Co),公式中Co为透析前尿素浓度,Ct为透析后尿素浓度。

Kt/V计算公式为Kt/V=-ln(R-0.008*t)+(4-3.5*R)*UF/W,公式中ln为自然对数,R为透析后BUN/透析前BUN值,t为透析治疗时间(h),UF为超滤量(L),W为透析后体重(kg)。

为了准确地测定血液透析充分性指标,采集血标本方法必须正确。

应在同一次血液透析前后采集血标本,实验室也应在同一批检测BUN浓度。

透析前血标本应在进针后立即从接管采集,针不要预冲,如瘘管针预冲或通过留置导管透析,先抽出l0ml血液,再收集血标本,以免生理盐水和肝素影响。

透析结束时,将超滤率设置为零,血流量先减至50~100ml/min,然后停泵10秒钟后,再从动脉端管路采血3ml,以免过高估计透析的充分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充分性
患者在较高蛋白质摄入的前提下,于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尿毒症毒素和足够的水分(达到干体重),充分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状态,应该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合并症帮助患者保持生活和工作能力。

达到身心健康和回归社会的程度。

血液透析充分性含义
1、透析充分性不仅仅是溶质清除率超过某个数值,不能仅仅以溶质清除率为标志。

2、最佳治疗应该是治疗效果不能进一步改善的透析治疗。

3、透析方案应该个体化,并规律监测和评估。

评估血液透析充分性包括
1、溶质清除
小分子清除率(尿素动力学模型)。

蛋白分解率(PCR)
中分子和大分子物质清除率
2、残余肾功能
3、干体重的评估
4、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合并症控制
·患者身心健康状况。

·患者营养状态。

·血压控制。

贫血、酸中毒和骨病控制。

血液透析充分性的测定
一、溶质清除
㈠小分子溶质清除的评估
1、透前血尿素和肌酐:透前血尿素和肌酐水平较低可能反应透析充分,但更可能与患者营养差、蛋白摄入少、肌肉量减少有关,而增加透析剂量,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一般情况改善同样可增加透前血尿素和肌酐水平,所以临床意义不大。

2、尿素清除率:已被公认为小分子溶质清除率的标志,可通过以下方法测定:
⑴尿素动力学模型(UKM) 用来描述和衡量尿素清除与生成、同时又兼顾尿素在体内的分布,从而综合反映透析患者溶质清除和营养状况。


规的UKM在计算尿素清除率的方法中最准确和全面,但操作较复杂,临床较少应用。

⑵尿素下降率(URR):URR=100 ×(1-Ct/C0)其中Ct 是透析后B UN,C0 是透析前BUN。

优点为评估小分子溶质清除的三个方法中,URR是最简单易行的;且URR与血透患者的死亡率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缺点为URR未考虑超滤对最终实际透析剂量的影响;它不能比较由计算得出的V与经人体测量得出的V的差别,而导致实际透析剂量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增加。

所以URR 的相对不准确性和提供信息的不全面性使其不能作为血透患者实际透析剂量测定的单独方法。

⑶通过透析中尿素的减少计算Kt/V值
尿素清除分数:KT/V
K :透析器的尿素清除率(每个透析器体外测量所得)
T :每次透析时间
V :尿素分布容积(从体重、身高/体表面积计算得出)
①K t/V 自然对数公式K t/V=-Ln(R-0.008 ×t)+(4-3.5 ×R) ×UF/W
其中Ln是自然对数;R是(透析后BUN)÷(透析前BUN);t 是1 次透析的时间,用小时表示;UF 是超滤量,用升表示;W是患者透析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