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宝单张纸印刷机部门宣布产品提价
CTP的应用经验之谈

CTP的应用经验之谈1、如何确保CTP系统的顺利实现与照排机结构原理相仿的CTP制版机已不是CTP发展的障碍,其不能更早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与之相适应的流程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不能满足需要。
数码打样、自动拼版是CTP系统应用的必经之路,如果这些技术得不到真正解决,CTP系统也就谈不上发展。
也就是说,CTP系统赖以发展的不是CTP制版机本身,而是流程。
一套从排版到输出控制的完整的印艺数码流程是CTP系统的基础。
顺利实现CTP系统的关键所在是:1).要有两年以上使用PostScript电子印前系统的经验,这经验可确保印前技术人员熟悉基本的档案处理及故障检查,可快速找出并解决字体问题、欠缺的图像和构造不好的文件等。
2).半数以上的工作为PostScript或与PostScript格式兼容的档案。
3).足够的印刷消耗量:实现CTP系统需要一定的资金。
印刷厂必须消耗一定数量的印版才能得到相应的投资回报。
4).高品质的印版操作:印刷厂必须保证印版质量的持续性。
5).主要工作不超过4色,并且印刷网线低于175lpi。
6).拥有6-12个月的数码打样经验:数码打样是CTP工作流程中最具争议的技术之一,因为它对客户和印刷车间都会产生影响。
需要对客户及印刷操作员培训各种数码打样技术。
除此之外,印刷的成功与否还与公司技术人员有关,他们的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直接影响对CTP引进的快慢程度,公司需要对这样的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而当服务器处理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时,为确服务器和网络可以正常运行,增加系统管理者又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CTP系统影响到整个印刷公司,所以凡是牵涉其中的部门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和培训。
制版机:从制版设备来讲,经过几年的发展,生产厂商推出了技术成熟的、能自动上版的、能处理不同规格和不同类型版材的、制版速度大大提高的各种直接制版系统。
如久负盛名的全胜3244系列,已有几千台全胜系列计算机直接制机在全国各地成功运转。
印刷机长招聘笔试题及解答(某世界500强集团)2025年

2025年招聘印刷机长笔试题及解答(某世界500强集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一项不是四色印刷的基本颜色?A. 青色B. 品红色C. 黄色D. 红色答案:D. 红色解析:四色印刷(CMYK)是基于减色法的颜色模式,使用青色(Cyan)、品红色(Magenta)、黄色(Yellow)和黑色(Key/Black)四种基本颜色通过不同比例混合来再现各种色彩。
红色并不是四色印刷的基本颜色之一,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2、在印刷行业中,网点扩大是指什么现象?A. 印刷过程中油墨干燥速度过快B. 油墨在纸张上扩散导致图像边缘模糊C. 图像在印刷时颜色变浅D. 网点在印刷过程中变得比原稿更大答案:D. 网点在印刷过程中变得比原稿更大解析:网点扩大是指在印刷过程中,由于油墨的流平性、纸张的吸收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印版上的网点转移到承印物上时尺寸有所增大的现象。
这可能导致最终印刷品的颜色比预期更深或更浓,以及细节损失。
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D。
3、在印刷过程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印刷品表面出现油墨堆积?A. 水墨比例不当B. 机器速度过快C. 网纹辊压力过大D. 印版清洁不彻底答案:C解析:油墨堆积通常是由于网纹辊压力过大导致的。
当网纹辊的压力超过印版所需的压力时,多余的油墨会被压入纸张表面,形成油墨堆积。
调整网纹辊的压力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其他选项虽然也可能影响印刷质量,但不是导致油墨堆积的直接原因。
4、在印刷机长的工作中,以下哪项工作不属于日常维护保养?A. 检查印刷机各部件的紧固情况B. 定期更换磨损的零件C. 检查墨斗液位和墨水质量D. 维护印刷机的电气系统答案:D解析:印刷机长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主要包括检查和调整印刷机各部件的工作状态,如紧固情况、墨斗液位和墨水质量等。
更换磨损的零件也是日常维护的一部分。
然而,维护印刷机的电气系统通常需要专业的电气工程师来进行,因为它涉及到复杂的电路知识和安全操作,不属于印刷机长的日常职责范围。
包装印刷设备第四章单张纸印刷机的定位部分

§ 4.4 纸张传递机构
3、递纸牙的运动是旋转运动和摆动的合成运动,其 轨迹为一“雨滴形”曲线。 为什么需要这种轨迹?有何优、缺点? 递纸牙恒力机构简述结构和原理:
(以一般摆动从动件凸轮的封闭弹簧对照说明)
简述弹簧拉伸量变化的危害
使拉簧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保持恒定的拉伸长度
注意:恒力机构只是保证弹簧的伸长量一定,并非弹
§ 4.3 侧规机构
(1)机械式:拉规(大、薄)(扇形板、滚轮、铁条式)
推规(小、厚)
(2)气动式
双滚轮式 机械式
侧拉规
拉板式
气动式
五、 侧推规
§ 4.3 侧规机构
特点: 结构简单,调节方便,但定位精度较低,只用于速度
较低的平台机和小型印刷机上。
§ 4.3
六、 滚轮旋转式侧拉规 1、 工作原理
§ 4.2 前规机构
五、组合上摆式前规
应用:使用广泛,J2108、J2203A、J2205、J2104、J2111、 JS2101等印刷机上采用。
§ 4.2
六 、组合下摆式前规
前规机构
用:Heidelberg SM102 型印刷机,J2109机
§ 4.2 前规机构
七、 复合(双联)下摆式前规
应用:J2204
§ 4.2 前规机构
上摆式与下摆式前规的比较 (1)上摆式结构简单,调整方便 (2)下摆式前规定位时间长,定位精度高;
但是由于安装在输纸板的下方,所以调整较为 困难,可接近性较差
§ 4.3 侧规机构
一、侧规作用
确定纸张侧边的位置,对纸张进行左右方向的定位进行纸 功张能的:侧(横)向定位,定位精度0.1 (1)对纸张进行横向定位但不破坏前规对纸张纵向定位的准确 性; (2)对于纸张侧边与侧规定位板的间距符合规定范围的纸张, 均能准确定位; (3)根据纸张幅面的不同,可作横向调整;
胶印的发展史

[编辑] 胶印的发展史由德国人卡斯帕·赫尔曼和美国人艾拉·华盛顿·鲁贝共同发明的胶印技术,引发了平印技术的彻底革命,这一突破性使胶印技术发展了百年,并占据了整个印刷传工业生产70%的市场。
作为一门历经百年不衰并不断进步的技术,胶印技术的发展与全球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的进步紧密相关,一百年的历程使她更加成熟、更加精彩。
[编辑] 胶印的诞生1904年,德国的卡斯帕·赫尔曼先生正在尝试对石版印刷技术进行改进,试图通过无数次实验找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而美国人艾拉·华盛顿·鲁贝先生则是偶然间介入这一研究工作的。
在一次印刷工作中,艾拉•华盛顿•鲁贝注意到有一张纸在印刷过程中没有按正常路线行进,他试着在这张纸的正背面都印上图案,图像先从印版传到压印滚筒的橡皮布上,再印到纸上。
意外的情景出现了:这种间接压印方式产生出了更高印刷质量的产品,充满弹性的橡皮布表面将油墨更加均匀地传递给纸张。
由卡斯帕·赫尔曼和艾拉·华盛顿·鲁贝同时开发出的印刷方式诞生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胶印的由来。
他们分别设计了单张纸胶印设备,但并没有立刻商品化。
直到1912年,世界上第一台轮转胶印设备Universal面世,速度达到 8000印张/小时,胶印机真正为世人认识。
胶印机的雏型1911年,当时已有着几十年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机生产经验的高宝和曼罗兰开发出各自的第一台胶印机,从此他们在印刷领域开始了更多的尝试。
20世纪20年代,曼罗兰、高宝、小森等公司都推出了各自的单张纸、卷筒纸胶印设备。
并与相关公司,通力合作开发了各种带有递纸单元、制冷单元、折页和滚筒干燥组件等的自动化印刷设备。
1932年,高宝(拉德博伊尔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款四色单张纸胶印机——Planeta-Deca,使胶印技术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许多工厂,胶印技术的发展也因此而受到影响,十几年停滞不前。
高宝集锦

第二回无轴飞达无轴飞达主要是通过4个电机(主纸堆电机,副纸堆电机,分纸器电机,输纸板电机),4个控制器,完成飞达的一系列功能,因此机械结构较有轴飞达简单很多,电器方面较为复杂。
上面提到的副纸堆问题,分纸器问题,对于该飞达,也完全适用。
主纸堆的左右移动问题,动个不停问题,也完全适用。
而主纸堆的上下移动问题,需要加以说明下。
极为平常的主纸堆故障是:主纸堆未平衡。
这时,主纸堆可以在某个范围内上下移动,但行程不够,无法到达底部。
这时,需要进入电脑的第2界面,结合飞达,做相应的调整。
具体步骤如下:1.在操作台电脑键盘处,同时按Ctrl+Alt+P三个键,进入第2界面。
2.点击按钮“飞达”(或者按F3),然后再点击下个界面的按钮“伺服控制”(或者按F8),看到该界面第2行,纸堆平衡开关后面有个红色按钮,将此处的红色按钮用鼠标变为绿色。
3.到机器飞达处,做如下步骤。
(1)移动副纸堆到上部极限位置。
(2)向下稍微移动下副纸堆,即不碰到上部的限位感应器即可。
(3)移动主纸堆到顶部极限位置,然后移动主纸堆刚刚离开这个极限位置,即不碰到顶部的限位开关。
(4)再按下主纸堆下降按钮,纸堆会一直下降,大概离地1米左右会自动停下。
(5)继续移动主纸堆下降,离地120mm时,会自动停下。
(6)移动主纸堆到底部,链条刚刚松弛即可,不要移动到链条的底部极限位置。
(7)同时按住“纸堆停止”和“主纸堆下降”两个按钮一次。
(8)移动副纸堆到底部极限位置,装上副纸堆托架。
(9)向上移动主纸堆到刚刚碰到该托架。
4.完成上面这些后,到操作台电脑处,将刚刚变为绿色的按钮再次改为红色,退出第2届面(再次按上面提到的三个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该飞达没有副纸堆,则(1),(2),(8),(9),可以省略。
无轴飞达的其他电器故障,因为涉及到软件和硬件的很多问题,故无法在这里做详细的描述,关于有时纸张走不下去,判断飞达是否正常的问题,我会在以后讲进纸机构时,一同提到。
单张纸胶印VS卷筒纸胶印(1)——单张纸胶印技术的新航标

上 实现 了真 正 的无 轴化 。它 与 目前 同类 机 构相 比实现
的牙排是浮 动的 ,并 由1 个伺服 电机进行控 制 。此系统在 纸张进入 输纸板 台时就进行跟踪定 位 ,在 滚筒的前 10 8。
1无轴 化 .
( )飞达 的无 轴化—— 无 轴 飞达 1
作 为 印刷 机 的起 点 也 是单 张 纸 胶 印 机 无轴 化 的 起 点 ,正 如 轮 转胶 印机 一 样 ,单张 纸 胶 印 机 正逐 步 朝
印 刷单 元 无轴 化始 终 是 印 刷机 制 造者 和 印刷 用户
追 求 的 目标 ,但 由 于单张 纸 胶 印机 与 轮转 胶 印工 艺 的 不 同 ,使得 在单 张 纸胶 印机 上 实 现无 轴 化 相对较 难 。 而高 宝公 司作 为 世界 最 项 级 的印刷 机 制 造商 .一 直 在 这 方 面做 着大 量 的研 究 、实 验 工作 .最 终 在 印刷 单元
鸣
方位 的 网络 化 生产 管理流 程K A B C。 I t 软件 把印 mP e e 前 、印刷 、印后 全 程整 合在 一 起 。该 系统 在欧 洲等 发
高 E ̄J 度可达 10 0 J 时 不久 的将 来 .其 印刷速 r 速 ] 0  ̄/ j 8 \ 度将会进一 步地提升 。 ( )印刷单元 的无轴 化— —s c 3 P 同步换版 技术
一
这 方 面 的工 作 ,截 至 2 0 年 1 R 份 ,所 有 的高 宝 单张 02 O 纸 胶 印机 都 采 用 了无轴 飞达 设 计 ,从 而 使 得 印 刷机 的 整 体 生产 效 率 、运 动精 度 、 自动化 程 度 得 以大 幅 度地
周 即可动 态完成侧 边 定位 .节省 了侧规 定位和 调节 时
单张纸给纸机发展与选择

单张纸 给纸机 又称 输纸装 置、输 纸器 ,所 有的单张纸 印刷机 ( 如单 张纸 柔性 版印刷机 、胶 印机 、凹印机和 丝网印刷机等 )不仅都需要配备
给纸机 ,而且单 张纸印刷 品质量离线检测装 置和一些单张纸 印后加 工设
备 ( 如模切机 、折页机等 )也是必备的。 伴随科技的发展 , 近年来单张纸给纸机也有不少的技术创新。研究、
械式 检测装置的某部 分 ( 如滚轮 )产生 位移 ,控制 系统 发出停机指令 ,
停止给纸 , 已经进入 印刷机组 的纸张可 以继续进行 印刷 。 随着技术的发展 ,
给纸机的使用范 围扩大 , 印材料 日益增 多, 承 检测方法和装置也多了起来 。 表 1 所示为 目前常用的双张检测系统及其应用范围。
5 无 侧 规 技 术 .
传统的纸 张定位都 是采用前规 和侧规 ,不仅 调整麻烦 ,而 且要 求纸张 裁切垂直 。无侧规技 术减少 了调 整时 间及因调整不当造成的问题 , 同时 , 克NT 前NN张裁切不垂直 , L 2 ; 侧规拉 ( )纸张可能造成纸张歪斜的 问题 。 推 不同的机器有不同的无侧规机 构 ,但原理 基本相同。其中 ,高宝 Ra d l5的 无侧规机构 比较 典型 ,其工 pi a 0 作原 理如下 。纸张未到达前规 前 ,由安装在原侧规位 置的 2个光电感应装置 ( 电眼) ,将纸张边沿的位 置准确地 反馈到控制 系统 。控制 系统根 据纸张位 置的 数据信息 ,由传纸 滚筒上控 制牙排的伺服 电机对传纸滚 筒的牙排位
的负压腔吸 力最大 ,每个 负压腔的具 体真 空度取决 于机 器速度 。一般 纸
张到达前规 前 ,纸速可 降到机器速度 的 6 %,以防止纸张 冲击前规而造 5
成 反弹 ,保 证 定 位 准 确 。
鲁信天一:做医药包装领域的旗帜

鲁信天一:做医药包装领域的旗帜作者:来源:《今日印刷》2013年第07期山东鲁信天一印务有限公司(原济南天一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信天一”)是山东省鲁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纸质彩色包装盒印刷加工业务,年生产能力20亿只,是国内最早生产机装盒的厂家之一。
目前,鲁信天一已经从设备、管理、人员、工艺、技术、防伪等各方面形成了专业化的生产和服务模式,产品以专业、质量稳定在业内著称,并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日前,笔者有幸采访了鲁信天一董事长朱立和先生,让我们来一同走进鲁信天一,共同了解鲁信天一是如何塑造医药包装的旗帜地位。
无惧不利市场,实现逆势前行在回顾鲁信天一的发展历程时,朱董用“人、地变迁,企业由盈到亏,再由亏到盈”一句话概括了鲁信天一这些年最重要的发展转折点。
毫无疑问,如今的鲁信天一已经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并且成为了中国医药包装印刷领域的前三甲企业之一。
鲁信天一成立于1995年,最初属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
2003年8月,经过以债转股的方式,鲁信天一成为鲁信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回顾当时的情况,业务量持续增长,年销售额达到了7000多万元。
”朱立和董事长介绍道。
在谈到公司这些年的发展转折点时,朱立和董事长说:“在鲁信天一的历程中有两个转折点,其一是2003年股东变更和厂区迁移;其二就是2004年基建设施转成固定资产,使企业由盈变亏。
直到2006年,鲁信天一扭亏为盈,特别是从2009年至今,企业在质量和效益等方面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面对金融危机导致市场大环境的严峻形势,朱立和董事长欣慰地说:“尽管这几年经济大环境不佳,但是这次金融危机对鲁信天一的影响很小,我们没有受到太大的市场冲击。
去年销售产值依然达到了2.588亿元,与2011年相比,同比实现了27%的增长,而且2012年提前37天就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
”不同于其他药包加工企业,鲁信天一专注于医药包装市场。
目前,鲁信天一已经建成了覆盖200多家客户群体的营销网络,主要客户有步长药业等一大批知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