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分析

苏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分析
苏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分析

苏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分析

本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式中,31-x 、12+a b 、πy x +2、21--m 、a +21、2

2)()(y x y x +-、x 1

2-、115-分式的个

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反比例函数y = 1

x

的图象在(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四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3.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1)6、8、10;(2)5、12、13;(3)8、15、17; (4)4、5、6,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A.四组

B.三组

C.二组

D.一组 4.把分式

(0)xy

x y x y

+≠+中的x 、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缩小3倍 C. 扩大9倍 D. 不变

5. 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以上都不对

6.为筹备班级的中秋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7. 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BC,AE∥DC,∠B=60o,BC=3,△ABE 的周长为6,则等腰梯形的周长是( ). A .8 B.10

8.解分式方程032222=+---x x x x 时,利用换元法...设y x x

=-2

2

,把原方程变形成整式方程为( )

(A )0132

=++y y (B )0132

=+-y y (C )0132

=--y y (D )0132

=-+y y 9.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A .23

B .26

C .3

D .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0.当x= 时,分式2

2

x x --值为零.

11.化简:x y x y y x

+=++ .

12. 已知矩形的两对角线所夹的角为60?,且其中一条对角线长为4㎝,则该矩形的两边长分别

为 .

13.若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象经过点(32)--,,则m = .

14.如图7,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CF 分别是∠BAD 和∠BCD 的角平分线,根据现有的图形,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ECF 为菱形,则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 (只需写出一个即可,图中不能再添加别的“点”和“线”)

图7

15.小玲家的鱼塘里养了2000条鲢鱼,现准备打捞出售。为了估计鱼塘中鲢鱼的总质量,从鱼塘中

那么鱼塘中鲢鱼的总质量 _ 千克.

16.点A (-2,a )、B (-1,b )、C (3,c )在双曲线(0)k

y k x

=

<上,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用"<"号将a 、b 、c 连接起来)

17.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

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

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_______.

三、解答题(共49分)

l

3

2

1

S 4

S 3

S 2

S 1

18、(5分)先化简,再求值:211122x x x -?

?-÷

?++??

,其中2x =.

19、(5分)解方程2

1124

x x x -=--

20、(5分)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DE⊥AB交BA的延长线于E,DF⊥BC,交BC的延长线于F。请你猜想DE与D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1、(6分) 、如图,P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BD上一点,PE⊥DC,PF⊥BC,E、F分别为垂足,若CF=3,CE=4,求AP的长.

小刚家

王老师家 学校

22、(6分)如图,小刚家、王老师家,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刚家到王老师家的路程为3千米,王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程为0.5千米。由于小刚的父母战斗在抗“禽流感”的第一线,为了使他能按时到校,王老师每天骑自行车接小刚上学。已知王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的3倍,每天比平时步行上班多用了20分钟,问王老师的步行速度及骑自行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23、(7分)“立定跳远”是我市初中毕业生体育测试项目之一.测试时,记录下学生立定跳远的成

绩,然后按照评分标准转化为相应的分数,满分10分.其中男生立定跳远的评分标准如下:

注:成绩栏里的每个范围,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

某校九年级有480名男生参加立定跳远测试,现从中随机抽取10名男生测试成绩(单位:分)如下:

1.96

2.38 2.56 2.04 2.34 2.17 2.60 2.26 1.87 2.32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求这10名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极差和平均数;

(2)求这10名男生立定跳远得分的中位数和众数;

(3)如果将9分(含9分)以上定为“优秀”,请你估计这480名男生中得优秀的人数.

24、(本题满分7分)一次函数1y kx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像交于点M (2,3)和另

一点N.

(1) 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 求点N 的坐标; (3) 求△MON 的面积.

25、(8分)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M 、N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E 、F 分别是BM 、CM 的中点.

(1)在不添加线段的前提下,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结论; (2)判断并证明四边形MENF 是何种特殊的四边形?

(3)当等腰梯形ABCD 的高h 与底边BC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四边形MENF 是正方形(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要证明). M

F

E

D

A

昆明三中、昆明滇池中学八年级(下)期末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 C 2. B 3. B 4. A 5. A 6. C 7. A 8. D 9. A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0. -2 11. 1 12.2cm 13.-6 14. AE=AF << 17. 4

15.3600 16.c a b

三、解答题(共49分)

小刚家

18、(5分)先化简,再求值:211122x x x -?

?-÷

?++??

,其中2x =. 212121

=)22(1)(1)2(1)(1)1

2==1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解:原式(

1

当时,原式21

19、(5分)解方程

2

1

124x x x -=-- 222

2221

(2)(2)(4)1(4)24

(2)41241

323,23

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g g g 解: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20、(5分)如图,连接DB,

,,ABCD BD ABC DE AB DF BC DE DF

∴∠⊥⊥∴=Q 四边形是菱形,

平分,且 (其它方法证明也一样得分) 20、(5分) 解:连结PC 。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DC ,∠ADP=∠CDP , ∵PD=PD , ∴△APD ≌△CPD , ∴AP=CP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DCB=90°, ∵PE ⊥DC ,PF ⊥BC ,∴四边形PFCE 是矩形 ∴PC=EF 。 ∵∠DCB=90°,

∴CEF ?Rt 在中,25432

2

2

2

2

=+=+=CF CE EF , ∴5=EF ,

∴AP=CP=EF=5。(其它方法证明也一样得分)

21、(6分)

解:设王老师步行的速度是x 千米/时,则骑自行车的速度是3x 千米/时, 20分钟=

1

3

小时,由题意,得60.50.51

33

x x +-=,解得x=5. 经检验x=5是所列方程的根,∴3x=3×5=15(千米/时).

答:王老师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

22、(7分)答:

(1)这10名男生立定跳远成绩的极差为0.73和平均数为2.25; (2)这10名男生立定跳远得分的中位数为2.29和众数为;

(3)如果将9分(含9分)以上定为“优秀”,估计这480名男生中得优秀的人数为288人.

23、(本题满分7分)

(1)把M (2,3)代入m y x =得6m =,所以6y x

=(1分)

把M (2,3)代入1y kx =+得1k =,所以1y x =+(2分)

(2)由m

y x

=

和1y kx =+的图像性质得,N (―3,―2)(2分) (3)2.5(2分)

24、(8分) 解:(1)△AMB ≌△DMC ;△BEN ≌△CFN 2分 (2)判断四边形MENF 为菱形; 3分 证明:∵ABCD 为等腰梯形,

∴AB =CD ,∠A =∠D , 又∵M 为AD 的中点, ∴MA =MD

∴△AMB ≌△DMC ,∴BM =CM ; 4分 又∵E 、F 、N 分别为BM 、CM 、BC 中点, ∴MF =NE =

12MC ,ME =NF =1

2

BM ,(或MF ∥NE , ME ∥NF ;) 5分 ∴EM =NF =MF =NE ;

∴四边形MENF 为菱形. 6分

1 2BC(或BC=2h或BC=2MN)时,MENF为正方形. 8分

(3)当h=

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习 初二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101001 .0 -, 7, 4 1 , 2 π -, 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平方根是0 B.1的平方根是1 C.-1的平方根是-1 D.()21-的平方根是-1 4.有一组数据:10、20、80、40、30、90、50、40、50、40,它们的中位数是A.30 B.90 C.60 D.40 5.如果点P(m,1-2m)在第四象限,那么m的取值范围是 A. 1 2 m < 6.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平分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D.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已知一次函数(1)3 y m x =-+,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A.1 m>B.1 m< C.2 m>D.2 m< 8.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中位线EF交BD于点O,若OE∶OF=1∶4,则AD∶BC等于 A.1∶2 B.1∶4 C.1∶8 D.1∶16 B A A

习 9.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中,已知点P 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之和PD +PE +PF 等于 A B . C .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 的对称轴l 上找点P ,使得△P AB 、△PBC 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 A .1个 B .3个 C .5个 D .无数多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1.正九边形绕它的旋转中心至少旋转 后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12.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m ,则m = . 13.-27的立方根是 . 14.已知5个数据的和为485,其中一个数据为85,那么另4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15.已知点A (a ,2a -3)在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上,则a = . 16.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8cm ,AB =3cm .若BC 是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BC = cm . 17.如图所示,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AB =4cm ,点C 是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C 交直线l 于点D ,AC =5cm ,则△ABD 的周长为 cm . 18.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AB=AC ,∠A =36°,BC =2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AD = . (第17题) C B A D l (第18题) C D B A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1 2 3- ? ? ? ? ? -= 2 3 B. a 1 + b 1 = b a+ 1 C. b a b a - -2 2 =a+b D. 20 3 ? ? ? ? ? -=0 2.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9 10-米。已知某种花粉的直径为35000纳米,则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该花粉的直径为( ) A.m 6 10 5.3- ? B.m 5 10 5.3- ? C.m 4 10 35- ? D.m 4 10 5.3? 3.某八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华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他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A.中位数B.众数C.极差D.平均数 4.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边之比为7:6:5B.三边之比为2:3 :1 C.三边之长为2 2 25, 4, 3D.三边之长为13,14,15 5.正方形具有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已知三点) , ( 1 1 1 y x P) , ( 2 2 2 y x P)2 ,1( 3 - P都在反比例函数 x k y=的图象上,若0 ,0 2 1 > >D. 12 y y >> 7.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D,AC、BD相交 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的周长为( ) A.4cm B.6cm C.8cm D.10cm 8.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 A B C O E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20200523121434)

八年级数学试卷分析报告 我校于2015年7月8、9两天举行了期末考试。本人任教班级八年(7)(8)班分别有学生46人和47人。阅卷后,我对期末考试的试卷和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作如下分析报告: 一、试卷概况 1、试卷结构情况: 八年级数学试卷共五大题计24小题,其中选择题8题,填空题8题,计算1题,数据统计2题,勾股定理1题,四边形2题,一次函数应用2题,试卷结构与往年基本一致。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数据统计勾股定理四边形一次函数 应用 总分值24 24 8 16 8 20 20 百分比20% 20% 6.7% 13.3% 6.7% 16.7% 16.7% 知识板块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总分值(约)49 71 百分比40.8% 59.2% 其中容易题约75分,中等题约30分、难题约15分,三档题目分值比值约为7:2:1。 2、试题的内容分布: 整卷考点分布面较广,全面考查了八年级数学中的“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三个个板块的知识点。重点对二次根式、勾股定理、四 边形、一次函数和数据的分析等知识进行考查。 二、试卷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试题利用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三 种题型,全面考查了八年级上册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不少题目紧扣课标,源于课本,又着重于对考生能力的考查。 2、突出对考生能力的考查。有些试题着眼于代数与几何的交汇处命题,着 重考查学生数形结合的解题能力。 3、渗透了新课标的理念,加强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突出了实用数学 的思想,很好的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如第7题鞋店畅销问题,第21题方案选择及确定最大利润问题、第23题顺流与逆流问题。背景贴近生活,使学生对试题感到熟悉与亲切,体现了数学有用的思想,增强了试卷的教育意义。 三、学生答题得分统计 经过分类分析比较,(7)(8)班级成绩统计数据依次如下:

(完整版)人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4年八年级数学(下) 期末调研检测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共30分) 1 .二次根式 2 1、12 、30 、x+2 、240x 、22y x +中,最简二次根 式有( )个。 A 、1 个 B 、2 个 C 、3 个 D 、4个 2.若式子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2 B 、x≠3 C 、x≥2或x≠3 D 、x≥2且x≠3 3.如果下列各组数是三角形的三边,那么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一组数是( ) A .7,24,25 B .1113,4,5222 C .3,4, 5 D . 114,7,8 22 4、在四边形ABCD 中,O 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是( ) (A )AC=BD ,AB ∥CD ,AB=CD (B )AD ∥BC ,∠A=∠C (C )AO=BO=CO=DO ,AC ⊥BD (D )AO=CO ,BO=DO ,AB=BC 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80°,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AE 交 AE 于点F ,则∠1=( ) 1 F E D C B A A .40° B .50° C .60° D .80° 6、表示一次函数y =mx +n 与正比例函数y =mnx (m 、n 是常数且mn ≠0)图象是( ) 7.如图所示,函数 和3 4 312+= x y 的图象相交于(-1,1),(2,2)两点.当21y y >时,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1 B .—1<x <2 C .x >2 D . x <-1或x >2 8、 在方差公式( )()( )[]2 22212 1 x x x x x x n S n -++-+-=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n 是样本的容量 B. n x 是样本个体 C. x 是样本平均数 D. S 是样本方差 9、多多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读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图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极差是47 (B )众数是42 (C )中位数是58 (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的有4个月 10、如图,在△ABC 中,AB =3,AC =4,BC =5,P 为边BC 上一动点,PE ⊥AB 于E ,PF ⊥AC 于F ,M 为EF 中点,则AM 的最小值为【 】 A .54 B .52 C .53 D .65 二、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满分共30分) 11.48 -1 -?? +)13(3--30 -23-= M P F E C B A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苏州市景范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初二年级数学学科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1.下列日常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平移的是( ) A .飞机在跑道上加速直线滑行 B .大楼电梯上上下下地迎送来客 C .时钟上的秒针在不断地转动 D .滑雪运动员在白茫茫的平坦雪地上直线滑翔 2.下列图形的特征中,平行四边形不一定具有的是( ) A .邻边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平分 C .中心对称图形 D .对角相等 3.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21a -和2a -,则a 是( ) A .3 B .3- C .9 D .1 4.在 3 222,4,0.3, ,,9,0.101001000173 π ? --???中,无理数有( )个. A .2 B .3 C .4 D .5 5.四边形ABCD 的三个内角∠A 、∠B 、∠C 的度数依次如下,下面可以判断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80°,120°,80° B.80°,100°,80° C .80°,100°,100° D.80°,120°,120° 6.一次魔术表演时,桌面上摆放着四张扑克牌.一位观众应邀登台将摩术师的眼睛蒙上黑布并把其中一张扑克牌旋转180后放回原处,取下黑布后,魔术师立即就指出了哪张牌被旋转过.下面给出了四组牌,假如你是魔术师,你应该选择哪一组才能达到上述效果( ) 考场号_____________座位号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单元试题(时间 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方程(x-1)(x+2)=0的根是( ) A 、x 1=1 x 2=-2 B 、x 1=-1 x 2=2 C 、x 1=-1 x 2=-2 D 、x 1=1 x 2=2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方程x 2-x +2=0根的情况是( )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方程x 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 2=14 B 、 (x-3) 2=14 C 、(x+6) 2=1 2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AB =AC ,那么 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 ≌△ACD 的条 件是( ) A 、 AD =AE B 、 ∠AEB =∠AD C C 、 BE =CD D 、 BD=CE 6、如图,△ABC 中,AB=BD=AC ,AD=CD ,则∠BAC 的度数是( ) A 、100° B 、108° C 、120° D 、150° 7、在联欢晚会上,有A 、B 、C 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 的( ) A 、三边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边上高的交点 D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的两根分别为x 1=3, x 2=1,那么这个一元二 次方程是( ) A 、 x 2+4x+3=0 B 、 x 2-4x+3=0 C 、 x 2+4x-3=0 D 、 x 2-4x-3=0 9、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 ,则阴影部分正方形A 、B 、C 、D 的 面积的和是( )2 cm 。 A 、28 B 、49 C 、98 D 、147 10、 关于x 的方程2x 2+mx -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 A 、 0 B 、 2 C 、 1 D 、 -2 1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 、 HL B 、ASA C 、 SAS D 、 SSS 1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 ) A 、 k <1 B 、 k ≠0 C 、 k <1且k ≠0 D 、 k >1 二、填空题 13、直角三角形三边是3,4,x ,那么x = 14、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4x 2+mx+1是完全平方式,则m = 15、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cm 和6cm ,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2x +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 16、方程(m+1)x |m|+(m-3)x-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kx x -+=有实根,则k 得取值范围是 18、如图,在Rt △ABC 中,∠B=90°,∠A=40°, 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相交于D 点,则 B C

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21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和考情详解 这次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试题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组成,选择题一共有10小题,共30分,填空题共6小题,共18分,解答题有7小题,共72分。试题结构是按照中考的结构来安排的,试卷结构比较合理,知识点覆盖全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察和基本技能与解题技巧的考察,能够联系实际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试题分布 本次符合新课标要求,试题能扣紧教材,难度掌握得很好,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大,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其中也涉及到了作图题目。下面是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情况: (一)选择题30分 1题是考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题是三角形三线,3题整式运算的考查,4题是格点等腰,5题是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导角,6题考查因式分解,7题是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8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9题是考查轴对称最值,10.考查几何多结论。在选择题的几个小题中,各个方面的知识也都涉及到了,考查相对全面。 (二)填空题15分 11题考查因式分解,12题考查分式的通分,13题考查的是三角形形状的判断,14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三角形中线的综合应用,15题考查将军饮马最值,16.几何求值。 (三)解答题,72分。 17题考查因式分解,18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本题略有瑕疵,考了八下的分母有理化,有点超纲,19题考查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0题考查无刻度直尺作图。21.手拉手模型。22题考查分式应用题综合。23、24题都是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三、考情分析 本人分析如下 第一大题(选择题1~10小题):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数是无理数的是() A.B.﹣C.πD.﹣ 2.下列关于四边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使代数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 A.x>2 B.x≥2 C.x>3 D.x≥2且x≠3 4.如图,将△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50°后得到△A′B′C′,若∠A=45°, ∠B′=110°,则∠BCA′的度数是() A.55°B.75°C.95°D.110° 5.已知点(﹣3,y1),(1,y2)都在直线y=kx+2(k<0)上,则y1,y2大小关系是() A.y1>y2B.y1=y2C.y1<y2D.不能比较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E,∠CBD=90°,BC=4,BE=ED=3,AC=10,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6 B.12 C.20 D.24 7.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x>2,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1 B.m≥1 C.m≤1 D.m>1 8.若+|2a﹣b+1|=0,则(b﹣a)2016的值为() A.﹣1 B.1 C.52015D.﹣52015 9.如图,在方格纸中选择标有序号①②③④的一个小正方形涂黑,使它与图中阴影部分组成的新图形为中心对称图形,该小正方形的序号是() A.①B.②C.③D.④ 10.顺次连接一个四边形的各边中点,得到了一个矩形,则下列四边形中满足条件的是() ①平行四边形;②菱形;③矩形;④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11.如图,在□ABCD中,已知AD=8㎝, AB=6㎝, A D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

悦达中学初二数学试卷 一、精心填一填,你会轻松(30分) 1.写出一个有三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是____________。 2.线段垂直平分线可以看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合. 3. 右图是从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应为 . 4.如图,△ABC 中,∠C =90°,BD 是角平分线,点D 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若AD =4,则AC =_________。 ,DE ⊥AB 于E ,若DB =2DE =6cm ,则BC =______cm 。 6.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是底边的一半,则其顶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 7.如图,在△ABC 中,∠B =90°,∠A =36°,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交于点D ,则∠BCD 的度数是____________。 °,A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E ,且∠ACD ∶∠BCD =5∶3,则∠ACB =_______°. 9.小宇同学在一次手工制作活动中,先把一张矩形纸片按图1的方式进行折叠,使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短1cm ;展开后按图2的方式再折叠一次,使第二次折痕的左侧部分比右侧部分长1cm ,再展开后,在纸上形成的两条折痕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cm 10. 枪上钉了一根木条,小明想检验这根木条是否平行,他拿来一个如图所示的测平仪,在这个测平仪中,AC =AC ,BC 边的中点D 处挂了一个重锤。小明将BC 边与木条重合,观察此时重锤是否通过A 点,那么这根木条是水平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D B C 左 右 左 右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八年级数学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 ( ) A 、 1 -b 1-a b a B 、 bm am a = b C 、 a b a ab = 2 D m a m b a b ÷÷= 2、在四边形ABCD 中,∠B= 90 , ∠A: ∠D: ∠C=1:2:3,则∠C 为 ( ) A 、 160 B 、 135 C 、 90 D 、 45 3、甲、乙、丙、丁四支足球队在一次预选赛中进球数分别为:9,9,x ,7,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10 B 、9 C 、8 D 、7 4. 如果 2a b =,则 22 2 2 a a b b a b -++的值为 ( ) (A) 45 (B) 1 (C) 35 (D) 2 5、梯形ABCD 中,A D ∥BC ,加上什么条件,梯形ABCD 不一定是等腰梯形 ( ) A 、AC=BD B 、∠ABC=∠DCB C 、A C ⊥B D D 、AB=CD 6、当a= —2时,分式 2 -a 5a 32-a a 22 ( ) A 、值为0 B 、有意义 C 、无意义 D 、值等于7 2 7、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2-1y = 的图像上两点A (11y x ,),B (22y x ,), 当1x <0<2x 时,有1y <2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m <0 B 、m >0 C 、m < 2 1 D 、m >— 2 1 8、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BD :AC=3:4,则两条对角线BD 和AC 的长分别是 ( ) A 、24cm 32cm B 、12cm 16cm C 、6cm 8cm D 、3cm 4cm 9、如图一,正比例函数)(0k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 1y = 的图像相交于A 、C 两点过点A 做x 轴 的垂线交x 轴于B , 连接BC 。若△ABC 的面积为S ,则 ( ) A 、S=1 B 、S=2 C 、S=3 D 、S 的值不确定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总体分析: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成绩也已揭晓。纵观本次考试试题,试题以基础知识为重点考查内容,突出灵活应水平的考查。本套试卷共分三大题,题型包括选择、填空、解答等不同类型。试题整体难度适中。 试卷分析: 选择题包括12小题,其内容二次根式基本概念、勾股定理的使用、四边形、一次函数以及统计等基本内容。试题的难度也遵循有易到难的原则,有单纯关于知识的考查,也有突出水平的考查。有来源于课本的,也有来源于生活的,体现了试题的基础性和灵活性。其次,填空题5小题,其考查的内容涵盖了本学期的各个章节,试题难度有易有难。试题17题四边形折叠,因为方法和水平的欠缺,搞错的人比较多。解答题中,18,19,20,21,22题属基础知识的考查,其难度不大,试题23,24难度中等,绝大部分同学能动笔,得分也还不错。25题属方案选择,对优生难度不大,中等生答题不完整现象比较突出,不是很理想。最后一题有一定难度,从第二问开始,对于有些学生思路不是很清楚 从这次考试分数看: 有些学生进步很大,但也有学生退步的。通过试卷分析发现,这次的考试主要是基础题,但还是有一些学生不及格,这就说明平日里学生学习不扎实。在近阶段的教学中,还存有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于讲过的重点知识,落实抓得不够好。 2.在课堂教学时,经常有急躁情绪,急于完成课堂目标,而忽视了同学对问题的理解,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久而久之,一部分同学就养成懒惰的习惯,自己不动脑考虑问题。 3、学生中存有严重的厌学情绪。 4、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的学校风气存有问题,部分学生对于考试和分数已无动于衷。 5、学生的荣辱观、是非观也存有问题,急需增强教育。 学生的学习问题已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问题,它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明显缺乏。 对今后数学教学的一些建议: 1、抓好基础,搞好数学核心内容的教学 2、关心数学“学困生” (1)抓好数学概念的入门教学,是提升理解水平的关键。“不懂”是他们最难过的门槛,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方面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增强数学概念教学,既能够协助“学困生”增强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水平,起到“治本”的效果。 讲概念要寻根求源。因为几乎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都伴随着一个数学问题的背景,让“学困生”了解问题来龙去脉;具体到抽象、以旧引新引入新概念,用置换或改变条件的方

沪科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下列各式中,一定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2.下面与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2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ax=0的一个解是-1,则a的值为() A. 1 B. -2 C. -1 D. 2 4.用公式法解方程3x2+5x+1=0,正确的是() A. B. C. D. 5.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某种电子产品的价格呈下降趋势,今年年底的价格是两年前 的.设这种电子产品的价格在这两年中平均每年下降x,则根据题意可列出方程() A. 1-2x= B. 2(1-x)= C. (1-x)2= D. x(1-x)= 6.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AB,BC,AC 的中点,则下列四个判断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A. 四边形ADEF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B. 若∠B+∠C=90°,则四边形ADEF是矩形 C. 若四边形ADEF是菱形,则△ABC是等边三角形 D. 若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则△ABC是等腰直角三 角形 7.将y=x2-6x+1化成y=(x-h)2+k的形式,则h+k的值是() A. -5 B. -8 C. -11 D. 5 8.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交于点O,下列哪组条 件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 OA=OC,OB=OD B. ∠BAD=∠BCD,AB∥CD C. AD∥BC,AD=BC D. AB=CD,AO=CO 9.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 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 方形的面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短直角边为 a,较长的直角边为b,那么(a+b)2的值为() A. 169 B. 25 C. 19 D. 13 10.如图,在△ABC中,AE⊥BC于点E,BD⊥AC于点D;点F 是AB的中点,连结DF,EF,设∠DFE=x°,∠ACB=y°,则()

最新苏教版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初 二 数 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 2分,共20分) 1.在101001.0-, 7, 41 , 2 π - , 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 B . C . D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平方根是0 B .1的平方根是1 C .-1的平方根是-1 D .()2 1-的平方根是-1 4.有一组数据:10、20、80、40、30、90、50、40、50、40,它们的中位数是 A .30 B .90 C .60 D .40 5.如果点P (m ,1-2m )在第四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A .1 02 m << B .1 02m - << C .0m < D .1 2 m > 6.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 已知一次函数(1)3y m 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m > B .1m < C .2m > D .2m < 8.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中位线EF 交BD 于点O ,若OE ∶OF =1∶4,则AD ∶BC 等于 A .1∶2 B .1∶4 C .1∶8 D .1∶16 l B A P F E A

9.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中,已知点P 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之和PD +PE +PF 等于 A B . C .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 的对称轴l 上找点P ,使得△P AB 、△PBC 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 A .1个 B .3个 C .5个 D .无数多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1.正九边形绕它的旋转中心至少旋转 后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12.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m ,则m = . 13.-27的立方根是 . 14.已知5个数据的和为485,其中一个数据为85,那么另4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15.已知点A (a ,2a -3)在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上,则a = . 16.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8cm ,AB =3cm .若BC 是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BC = cm . 17.如图所示,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AB =4cm ,点C 是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C 交直线l 于点D ,AC =5cm ,则△ABD 的周长为 cm . 18.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AB=AC ,∠A =36°,BC =2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则AD = .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64分) 22.(本题满分6分)已知点O (0,0),A (3,0),点B 在y 轴上,且 △OAB 的面积是6,求点B 的坐标. (第17题) C B A D l (第18题) C D B A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果分式 x -11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2、己知反比例数x k y =的图象过点(2,4),则下面也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是 A 、(2,-4) B 、(4,-2) C 、(-1,8) D 、(16,2 1 ) 3、一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为 A 、4 B 、34 C 、4或34 D 、2 4、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下列哪种图形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等腰梯形 5、菱形的面积为2,其对角线分别为x 、y ,则y 与x 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6、小明妈妈经营一家服装专卖店,为了合理利用资金,小明帮妈妈对上个月各种型号的服装销售数量进行了一次统计分析,决定在这个月的进货中多进某种型号服装,此时小明应重点参考 A 、众数 B 、平均数 C 、加权平均数 D 、中位数 7、王英在荷塘边观看荷花,突然想测试池塘的水深,她把一株竖直的荷花(如右图)拉到岸边,花柄正好与水面成600夹角,测得AB 长60cm ,则荷花处水深OA 为 A 、120cm B 、360cm C 、60cm D 、cm 320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EF 过点O 与AD 、BC 分别相交于E 、F ,若AB=4,BC=5,OE=1.5,那么四边形EFCD 的周长为 A 、16 B 、14 C 、12 D 、10 9、如图,把菱形ABCD 沿AH 折叠,使B 点落在BC 上的E 点处,若∠B=700,则∠EDC 的大小为 A 、100 B 、150 C 、200 D 、300 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同一边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B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初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

初二数学试卷分析 一、试题情况分析 本次试题注重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关注了对学生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做图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卷以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标教材为依据,特别在依据教材的基础上,考出学生的素质。突出的特点有: 1、知识点考查全面。让题型为知识点服务。每一个知识点无不被囊括其中,真正做到了覆盖全面。 2、形式灵活多样,并且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应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3、题量较大,选择题难度较大,选项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熟练程度。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填空、选择题难度偏高,答题质量普遍较差,存在一些问题,如选择题4学生如果不根据图形分析很难找到正确的个数,第8题是对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考查,学生对学过知识分析能力差;第10题综合应用全等能力差,这三题错误率高。填空题15题对平方根有两个理解不够16题对等腰三角形的角分底角和顶角两种情况讨论,18题对旋转、全等联系不够。解答题中21题混合运算中乘方、开方运算理解不清,一步出错,整体全错,22题结合全等证明线段相等,如何应用平行线寻找全等条件出现问题;23题考查基本作图,格式和做法训练不够;25题结合坐标系描点,基本点找不对,不会利用对称点的性质找最短距离,26难度较大,作图加证明考查综合能力,注意证明题的条理性和清晰还有待欠缺,仍是今后学习的难点。 三、抽样数据 四、年级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好多同学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教学中对好坏的兼顾仍是思考重点。 主要失分原因:一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到位,;二是学生审题不清、马虎大意,导致出错;三是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3 2 6 a a a =÷ B .222 2x y x y =?? ? ?? C . 1=+++b a b b a a D .y x x xy x x +=+2 2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为了解一种灯泡的使用寿命,宜采用普查的方法 B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若存在,可以不唯一 C .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偏离程度 D .对于简单随机样本,可以用样本的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方差 3、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C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相等 D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4、反比例函数k y x =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k 的值可能是( ) A .1 B .2 C .3 D .4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2),B (32-,0),C (0,2-),D (32,0),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ABCD 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梯形 6、某校八年级(2)班的10名团员在“情系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 中,捐款情况如下(单位:元):10、8、12 、15、10、12、11、9、 10、13.则这组数据的( ) A .平均数是11 B .中位数是10 C .众数是10.5 D .方差是3.9 7、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15cm ,20cm 和25c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 ) A.15cm B.20cm C.25cm D.12cm 8、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M (1,1)和N(-2,1 2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 是( ) A.x y 1= B.x y 1-= C.x y 2= D.x y 2-= 9、如图所示,有一张一个角为600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沿其一条中位线剪开后,不能拼成的四边形是( )

苏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淮安市八年级学年末学业质量调研 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 ...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计算4的结果是 ()A.2 B.2±C.2-D.4. 2.若分式 1 2 x x + - 的值为0,则x的值为()A.0B.1C.1-D.2 3.下列各图中,不是 .. 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4.不等式24 x -<的解集是()A.2 x>-B.2 x<-C.1 2 x>-D. 1 2 x<- 5.反比例函数 6 y x =-的图象位于()A.第一、二象限B.第三、四象限 C.第一、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 6.两个相似多边形的一组对应边分别为3cm和4cm,如果它们的周长和为84cm,那么较大多边形的周长为()A.54cm B.36 cm C.48 cm D.42 cm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一枚硬币,正面一定朝上; B.掷一颗骰子,点数一定不大于6; C.为了解一种灯泡的使用寿命,宜采用普查的方法; D.“明天的降水概率为80%”,表示明天会有80%的地方下雨. 8.如图,△ABC中,AB=AC=5,BC=6,M为BC的中点, MN⊥AC于N点,则MN=() A. 6 5 B. 9 5 C. 12 5 D. 16 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9.若代数式23 x-的值是负数,则正整数x=. A B M N (第8题图)

10.若 2,3a b =则a a b =+ . 11.如图,△ABC 中,D 、E 分别AB 、AC 上的点,要使△ADE∽△ACB ,需添加一个条件是 .(只要写一个条件) 12.计算 x y x y x y -=-- .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逆命题是: . 14.如图所示的是用大小相同(黑白两种颜色)的正方形砖铺成的地板,一宝物藏在某一块 正方形砖下面,宝物在白色区域的概率是 . 15.如图,直线l 1//l 2,AB ⊥CD ,∠1=34°,那么∠2的度数是 . 16.反比例函数2 y x = 的图象同时过A (2,)a -、B (3,)b -两点,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 17.如图,在□ABCD 中,E 为BC 中点,DE 、AC 交于F 点,则 EF DF = . 18.如图,A 、B 分别是反比例函数106 ,y y x x = =图象上的点,过A 、B 作x 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 、D ,连接OB 、OA ,OA 交BD 于E 点,△BOE 的面积为1S ,四边形ACDE 的面积为2S ,则21S S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计9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演算步骤、证明过程或文字说明) 19.(本题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2239 (1)x x x x ---÷,其中2x =. E D C B A 21D C B A l 2 l 1 (第15题图) (第17题图) A B C D E F (第14题图)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结构。 题型、题量、难度及分值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落实到位,做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并对应用数学的能力、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了重点的考查。为中考复习奠定了基础,贯彻了新课标的要求,试题源于课本,并适当拓宽加深,试题的编排具有起点低、坡度缓、难点分散等特点。体现了对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以思维为核心的数学能力的考查。试卷分为填空、选择、解答题。 1、选择题、填空题。 大部分学生都已掌握。这部分试题在一定的广度和较浅的深度上重点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并注意到适当增加思维量及运算量,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思维品质、探索精神和学习能力。知识的覆盖面较大,考查了知识的小综合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其中选择题第17题失分率较高。考查了八年级数学中最基础的部分。 2、解答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对考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探索、创新意识都提出了较高 的要求。对观察、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以及推理计算能力的考查。其中第24题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错误率较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这次期末考试成绩较好,对初中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不理解知识形成产生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推理发生错误。数学是以概念为先导的,不论是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运算、推理等技能的训练,还是以思维为核心的能力的培养发展,都是以正确理解运用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

期末测试 (时间:90分钟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二次根式,不能与48合并的是() A.0.12 B.18 C.11 3D.-75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43-33=1 B.3+5=8 C.31 3= 3 D.3+22=5 2 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第三边的平方是() A.25 B.5 C.7 D.7或25 4.下列各组数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是() A.3、4、 5 B.3、4、5 C.0.3、0.4、0.5 D.30、40、50 5.下列不能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A.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B.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C.一组对边平行且一组对角相等D.任何一个内角都与相邻内角互补 6.已知四边形ABCD,AB=BC=CD=DA=5 cm,它的一条对角线AC=6 cm,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A.15 cm2B.16 cm2C.24 cm2D.48 cm2 7.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优秀的是() A.甲B.乙、丙C.甲、乙D.甲、丙 8.2014年,某市发生了严重干旱,该市政府号召居民节约用水.为了解居民用水情况,在某小区随机抽查了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统计如图.则关于这1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众数是6 B.中位数是6 C.平均数是6 D.方差是4 9.(孝感中考)如图,直线y=-x+m与y=nx+4n(n≠0)的交点的横坐标为-2,则关于x的不等式-x+m>nx+4n>0的整数解为()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人教版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密…………………………………… 封……………………………………线…………………………………… 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初二)数学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座位号 得分 (说明:本卷共有六个大题,24个小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纳米是非常小的长度单位,1纳米=10-9 米,某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 纳米,则用科学记数法可以将这个数表示为( ) A .9.4×10-6m B .9.4×10-7m C .9.4×10- 8m D .9.4×10-9m 2.顺次连接矩形各边中点所得四边形为(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3.计算43222)()()(x y x y y x -÷?的结果是( ) A .5 x B .y x 5 C .5 y D .15 x 4.如图,∠A =90°,以△ABC 三边为直径的三个半圆的面积 分别为S 1、S 2、S 3,则S 1、S 2、S 3之间的关系为( ) A .S 1+S 2=S 3 B .S 1+S 2>S 3 C .S 1+S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