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股动脉穿刺术 PPT
合集下载
股动脉穿刺ppt课件

在无效情况下,应拔针稍压迫止血后重新穿刺
意外情况
由于髂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它因素如肥胖、低血压、有 时触及不到股动脉搏动,可采用盲穿法穿刺股动脉。 首先触摸有无股动脉索条状改变,如能触及则穿刺此点。 透视下按前述解剖标志穿刺股动脉多可获得成功。 有条件可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
股动脉穿刺 注意事项
摘自 李麟荪主编 《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
摘自 李麟荪主编 《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
摘自 李麟荪主编 《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
一、股动、静脉穿刺入路
股动脉、静脉均较粗大 由此插管易到达全身各部位的血管
股动脉、静脉相关解剖
股动脉、静脉相关解剖
髂前上嵴至耻骨结节的连线为腹股沟韧带解剖位置 股动脉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延续于髂外动脉 在股三角内,由外向内依次排列为:股神经、股动 脉、股静脉及股管 该部位股动脉前方有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覆盖, 易触及动脉搏动,宜作动脉穿刺点
股动脉、静脉相关解剖
由该点进入股动脉其上方有腹壁下动脉分支, 下方有股深动脉分支 透视下,97%股动脉通过股骨头内侧1/3靠近 髋关节间隙 如动脉搏动不明显,可据此为定位依据。 股静脉常位于相邻动脉内侧约1cm
股动脉与骨性标志的投影关系
透视下显示股动脉投影于股骨头 内1/3
本图右髂外动脉明显迂曲
二、肱动脉穿刺
3注意事项 穿刺定位于上臂内侧下1/3、肱二头肌肌腱内侧搏动最 明显处,以肘部皮肤皱褶稍上方处(二横指)穿刺最 佳。因该处动脉位置表浅,穿刺易获成功,其深部有 肱骨,压迫止血相对容易。 肱动脉管径约仅为股动脉的一半,而且不容易固定, 故穿刺难度较穿刺股动脉高。穿刺前局麻药量要少, 仅作一皮丘即可。穿刺针要锐利,方向要准,建议行 动脉前壁穿刺。
意外情况
由于髂外动脉狭窄或闭塞及其它因素如肥胖、低血压、有 时触及不到股动脉搏动,可采用盲穿法穿刺股动脉。 首先触摸有无股动脉索条状改变,如能触及则穿刺此点。 透视下按前述解剖标志穿刺股动脉多可获得成功。 有条件可采用B超引导下穿刺
股动脉穿刺 注意事项
摘自 李麟荪主编 《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
摘自 李麟荪主编 《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
摘自 李麟荪主编 《介入放射学-基础与方法》
一、股动、静脉穿刺入路
股动脉、静脉均较粗大 由此插管易到达全身各部位的血管
股动脉、静脉相关解剖
股动脉、静脉相关解剖
髂前上嵴至耻骨结节的连线为腹股沟韧带解剖位置 股动脉于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延续于髂外动脉 在股三角内,由外向内依次排列为:股神经、股动 脉、股静脉及股管 该部位股动脉前方有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覆盖, 易触及动脉搏动,宜作动脉穿刺点
股动脉、静脉相关解剖
由该点进入股动脉其上方有腹壁下动脉分支, 下方有股深动脉分支 透视下,97%股动脉通过股骨头内侧1/3靠近 髋关节间隙 如动脉搏动不明显,可据此为定位依据。 股静脉常位于相邻动脉内侧约1cm
股动脉与骨性标志的投影关系
透视下显示股动脉投影于股骨头 内1/3
本图右髂外动脉明显迂曲
二、肱动脉穿刺
3注意事项 穿刺定位于上臂内侧下1/3、肱二头肌肌腱内侧搏动最 明显处,以肘部皮肤皱褶稍上方处(二横指)穿刺最 佳。因该处动脉位置表浅,穿刺易获成功,其深部有 肱骨,压迫止血相对容易。 肱动脉管径约仅为股动脉的一半,而且不容易固定, 故穿刺难度较穿刺股动脉高。穿刺前局麻药量要少, 仅作一皮丘即可。穿刺针要锐利,方向要准,建议行 动脉前壁穿刺。
股动脉穿刺PPT课件

第17页/共20页
二、肱动脉穿刺
• 3注意事项 • 穿刺定位于上臂内侧下1/3、肱二头肌肌腱内侧搏动最明显处,以肘部皮
肤皱褶稍上方处(二横指)穿刺最佳。因该处动脉位置表浅,穿刺易获成 功,其深部有肱骨,压迫止血相对容易。 • 肱动脉管径约仅为股动脉的一半,而且不容易固定,故穿刺难度较穿刺股 动脉高。穿刺前局麻药量要少,仅作一皮丘即可。穿刺针要锐利,方向要 准,建议行动脉前壁穿刺。
常用血管穿刺入路
第1页/共20页
Seldinger技术
• Seldinger术是由Sven Ivar Seldinger于1953年提出来的血管穿刺技术,避免切开暴露血管插管造影 的方法 。
• 经典Seldinger术的定义是: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向外拔针,直至血液从 针尾喷出,迅速插入导丝,拔出针,通过导丝引入导管,将导管放至主动脉,即为Seldinger术。
第11页/共20页
穿刺成功后的做法
• 可见动脉血色鲜红自针尾喷出,静脉血色暗红,缓慢滴出,此时可送入导丝数厘米。 • 有时见动脉穿刺喷血不畅,则有可能部分针尖位于动脉前后壁或侧壁,不应盲目进导丝,
应继续稍微退针并见喷血明显时方可送入导丝,然后插入导管。 • 若送入导丝有阻力,应在透视下观察导丝走行,大多数情况下是导丝在穿刺针前方盘曲
针的针尖斜面向上。也可用较软的泥鳅导丝进入,进入困难时,可嘱助手旋转导丝进入 (但应防止进入夹层)。 • 如确定穿入血管分支,应拔除导丝重新穿刺。
第15页/共20页
二、肱动脉穿刺
• 1 解剖 • 2 穿刺方法 • 3 常见问题及处理
肱动脉
前方仅有筋膜和皮肤,正中神经在其内 侧,桡神经在其后方,尺神经在其稍远 的内后侧。
二、肱动脉穿刺
• 3注意事项 • 穿刺定位于上臂内侧下1/3、肱二头肌肌腱内侧搏动最明显处,以肘部皮
肤皱褶稍上方处(二横指)穿刺最佳。因该处动脉位置表浅,穿刺易获成 功,其深部有肱骨,压迫止血相对容易。 • 肱动脉管径约仅为股动脉的一半,而且不容易固定,故穿刺难度较穿刺股 动脉高。穿刺前局麻药量要少,仅作一皮丘即可。穿刺针要锐利,方向要 准,建议行动脉前壁穿刺。
常用血管穿刺入路
第1页/共20页
Seldinger技术
• Seldinger术是由Sven Ivar Seldinger于1953年提出来的血管穿刺技术,避免切开暴露血管插管造影 的方法 。
• 经典Seldinger术的定义是: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透血管前后壁,退出针芯,缓慢向外拔针,直至血液从 针尾喷出,迅速插入导丝,拔出针,通过导丝引入导管,将导管放至主动脉,即为Seldinger术。
第11页/共20页
穿刺成功后的做法
• 可见动脉血色鲜红自针尾喷出,静脉血色暗红,缓慢滴出,此时可送入导丝数厘米。 • 有时见动脉穿刺喷血不畅,则有可能部分针尖位于动脉前后壁或侧壁,不应盲目进导丝,
应继续稍微退针并见喷血明显时方可送入导丝,然后插入导管。 • 若送入导丝有阻力,应在透视下观察导丝走行,大多数情况下是导丝在穿刺针前方盘曲
针的针尖斜面向上。也可用较软的泥鳅导丝进入,进入困难时,可嘱助手旋转导丝进入 (但应防止进入夹层)。 • 如确定穿入血管分支,应拔除导丝重新穿刺。
第15页/共20页
二、肱动脉穿刺
• 1 解剖 • 2 穿刺方法 • 3 常见问题及处理
肱动脉
前方仅有筋膜和皮肤,正中神经在其内 侧,桡神经在其后方,尺神经在其稍远 的内后侧。
股动脉穿刺PPT课件课件

急诊抢救中,股动脉穿刺可用于快速建立动脉通道,监测患者血压、血气等指标, 为抢救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依据。
股动脉穿刺在急诊抢救中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安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 的紧急救治。
注意事项:在急诊抢救中,股动脉穿刺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病情变化。
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股动脉的定位方法
01
02
03
扪诊法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处扪及 股动脉的搏动。
超声检查
可显示股动脉的解剖结构 和血流状况。
血管造影
可显示股动脉的走行和分 支。
股动脉的毗邻关系
01
02
03
前方
腹股沟韧带、髂耻束和股静脉 。
后方
大隐静脉、旋髂浅静脉、腹膜 腔等。
内侧
输尿管、腹膜腔等。
04
外侧
股神经、髂腰肌等。
感染与败血症
感染与败血症是股动脉穿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危及 生命。
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热痛、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升高 等。
原因可能包括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护理不 当等。
处理方法包括局部清创、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等,严 重者需手术引流或截肢。
05
股动脉穿刺的临床应用与 展望
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展望未来,股动脉穿刺技术将在临床 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 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优化穿刺技术、减 少并发症、提高操作成功率等方面, 以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消毒与麻醉
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显处,用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度角进 针,当感觉到针头突破筋膜时,即可将针芯推出,缓慢回 抽血液,当血液顺畅时说明穿刺成功。
股动脉穿刺在急诊抢救中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安全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 的紧急救治。
注意事项:在急诊抢救中,股动脉穿刺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 体征和病情变化。
在介入手术中的应用
股动脉的定位方法
01
02
03
扪诊法
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处扪及 股动脉的搏动。
超声检查
可显示股动脉的解剖结构 和血流状况。
血管造影
可显示股动脉的走行和分 支。
股动脉的毗邻关系
01
02
03
前方
腹股沟韧带、髂耻束和股静脉 。
后方
大隐静脉、旋髂浅静脉、腹膜 腔等。
内侧
输尿管、腹膜腔等。
04
外侧
股神经、髂腰肌等。
感染与败血症
感染与败血症是股动脉穿刺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危及 生命。
症状包括局部红肿热痛、发热、寒战、白细胞计数升高 等。
原因可能包括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术后护理不 当等。
处理方法包括局部清创、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等,严 重者需手术引流或截肢。
05
股动脉穿刺的临床应用与 展望
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展望未来,股动脉穿刺技术将在临床 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患者 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优化穿刺技术、减 少并发症、提高操作成功率等方面, 以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
THANKS
感谢观看
消毒与麻醉
对穿刺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并显处,用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度角进 针,当感觉到针头突破筋膜时,即可将针芯推出,缓慢回 抽血液,当血液顺畅时说明穿刺成功。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课件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18
桡动脉穿刺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19
桡动脉解剖
桡动脉
尺动脉 桡动脉
1、桡动脉周围无重 要的神经和静脉,穿 刺安全。 2、尺动脉距离正中 神经较近,一般不予 穿刺。 3、穿刺前常规应做 Allen’s试验。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20
穿刺流程
• 穿刺点:靠近桡骨茎突 或腕横纹2-3cm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25
穿刺部位处理
• 我院多应用加压止血带 • 止血带上的绿点应对准预计的动脉损伤
露出一部分(非常重要) • 回抽顺畅证实鞘管位于动脉内,肝素盐水冲管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24
桡动脉穿刺注意
• 麻药打过多会导致桡动脉搏动触及困难 • 破皮不要过深以免刺破动脉 • 尽量减少穿刺次数,以免动脉痉挛 • 暴力进入导丝可能会损伤血管或内皮,造成皮下
血肿 • 鞘管进入前应用肝素盐水冲管 • 鞘管进入前一定要露出一部分导丝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5
腹股沟韧带横断面
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
6
穿刺位置选择
• 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与趾骨结节 • 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搏动最强点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7
穿刺部位选择
• 在肥胖患者,皮肤皱褶定位会造成误导
• 位置太高:位于腹股沟韧带或其上方:导管进入 受阻、不易压迫止血导致血肿甚至大出血、腹膜 后血肿
2
股动、静脉穿刺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3
大腿前内侧面
1 股神经 2 旋髂浅静脉 3 股静脉 4 股外侧皮神经 5 腹壁浅静脉 6 阴部外静脉 7 大隐静脉 8 股外侧浅静脉 9 股内侧浅静脉 10 股神经前皮支
介入相关的血管穿刺术 PPT

并发症---- 气胸
大多因进针部位较低或进针过深,0.5~5%
表现: a.大多为局限气胸,病人可无症状,自行闭合 b.呼吸困难,同侧呼吸音减低,胸像确诊
处理: 胸腔穿刺,既可作为诊断,也可用于治疗
并发症----神经和淋巴管损伤
*原因:颈内静脉穿刺进针太偏外侧, 损伤臂 丛神经
* 表现:上臂由触电样麻木感或酸胀或上臂抽动 * 处理:退出穿刺针,调整后重新穿刺或重选
介入相关的血管穿刺术
颈内静脉穿刺术
● 解剖特征
起始于颅底颈静脉孔,形成颈动脉鞘,全程由 SCM覆盖
上段位于SCM内侧,颈内动脉后方 中段位于SCM前缘下面,颈总动脉后外侧 下段位于SCM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的三角 间隙内,颈总动脉前外方
在胸锁关节处与SCV汇合成无名静脉
右侧颈内静脉优于左侧
a. RIJV与无名静脉和上腔静脉几乎成一直 线
操作方法
➢确定腹股沟韧带
➢穿刺点:触及股动脉后,在腹股沟韧带下方12cm、股动脉内侧旁开0.5-1cm
➢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针体 与皮肤成30-45度角进针。持续负压,见到回血 后停止进针,回抽,如回抽顺畅,则左手固定好 穿刺针,右手取下针管,放入导丝;如回抽不畅, 则稍作微调后回抽,如仍不畅,拔出穿刺针稍压 迫止血后,再重新穿刺。
2、股动脉穿刺术
(1)消毒术区。 (2)进针点:在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正下方,即腹股 沟皮肤皱折下1-2cm。 (3)进针角度与股静脉穿刺相同,穿刺成功后,可 见动脉鲜红色血液自穿刺针尾喷出。 (4)拔出穿刺针,开口,放鞘管。
(3)进针的角度一般为30~45度。进针后如果针尾 部见血液流出,可再前送穿刺针少许后,缓慢回撤直 至针尾部喷血后再送入导丝。进针后未见针尾部回血, 不要急于回退穿刺针,可用左手食指判断一下此时穿 刺针与桡动脉的位置关系,再回撤穿刺针至皮下,调 整针尖方向后再次进针。每次进针如果未见回血,都 应先判断针尖的位置后再重新穿刺。
动脉穿刺术操作流程护理课件

术后护理
加压包扎,定期观察穿刺部位 有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操作建议与改进措施
01
针对不同患者情况选择 合适的穿刺方法和穿刺 针,以提高成功率。
02
加强术中监测,及时发 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 保手术安全。
03
术后护理要细致,定期 观察并记录患者情况, 及时处理并发症。
04
对手术操作过程进行全 程记录,以便总结经验、 改进技术。
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
适用范 围
适用于需要进行动脉血液样本采集、 动脉压力监测和血管造影等临床操作 的患者。
注意事 项
动脉穿刺术具有一定的风险,需要严 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操作时应严 格遵守无菌原则,并确保患者安全。
操作前准 备
评估患者情况
了解患者病史、用药情 况、凝血功能等,评估 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动脉
动脉穿刺术操作流程护 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动脉穿刺术操作流程 • 动脉穿刺术护理要点 • 动脉穿刺术操作案例分析 • 动脉穿刺术操作规范与建议
01 动脉穿刺术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动脉穿刺术是一种有创性操作, 通过动脉穿刺实现血液样本采集、 动脉压力监测、血管造影等目的。
目的
动脉穿刺术主要用于诊断和治疗, 如血气分析、心血管疾病的介入 治疗等。
总结词
桡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操作,适用 于大多数动脉穿刺术
定位
选择桡动脉搏动明显处作为穿刺点, 一般位于前臂掌侧腕关节上1-2cm处。
消毒
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麻醉
在桡动脉周围注射适量的局麻药进行 麻醉。
穿刺
用穿刺针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 行穿刺,成功后插入导丝,再拔出 穿刺针。
介入手术常用穿刺技术 ppt课件

ppt课件
3
大腿前内侧面
1 股神经 2 旋髂浅静脉 3 股静脉 4 股外侧皮神经 5 腹壁浅静脉 6 阴部外静脉 7 大隐静脉 8 股外侧浅静脉 9 股内侧浅静脉 10 股神经前皮支
ppt课件 4
股三角
腹壁浅动脉
腹股沟韧带
旋髂浅动脉 股动脉 股神经
股静脉
阴部外动脉
ppt课件
5
腹股沟韧带横断面
股神经
股动脉
股静脉
ppt课件
6
穿刺位置选择
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与趾骨结节
腹股沟韧带下2-3cm,股动脉搏动最强点
ppt课件
7
穿刺部位选择
在肥胖患者,皮肤皱褶定位会造成误导 位置太高:位于腹股沟韧带或其上方:导管进入受阻、不 易压迫止血导致血肿甚至大出血、腹膜后血肿 位置太低:易进入股动脉分支股浅动脉或股深动脉:假性 动脉瘤、血栓闭塞、送入导丝困难
ppt课件
9
穿刺流程
左手触及股动脉 穿刺针和股动脉成角45° 应拔除穿刺针尾部
穿刺针头部接触到股动脉时可感受到动脉搏动
血随脉搏股状喷出时提示进入股动脉,迅速送入导丝。 切忌穿透股动脉后壁
ppt课件
10
导丝的进入
导丝进入顺利,按压下撤出穿刺针,送入股动脉鞘管,置 管后回抽顺畅证实导管位于血管腔内,并用肝素盐水冲管 导丝进入不畅或遇到阻力: 可能原因:髂动脉弥漫性病变、导丝进入血管内膜下、 导 丝进入动脉分支 撤出导丝,有无血液喷出 有→再次尝试进入导丝 无→拔除穿刺针按压5分钟
ppt课件
36
ppt课件
37
ppt课件
18
桡动脉穿刺
动脉穿刺术PPT课件

.
16
动脉穿刺并发症
动静脉瘘(超声下压迫、外科修补)
迷走神经反射(心率进行性下降、血压降 低):麻醉充分,避免过度饥饿,阿托品、 多巴胺.
血栓、栓塞:外科取栓。
筋膜综合症:出血量大聚集在前壁腔隙内, 压迫血管造成组织坏死。(抽吸或切开减 压)
.
17
患者平卧,上肢外展,掌侧朝上,腕背部垫一 小枕,四指固定使腕部呈背曲抬高30-40度。
在桡骨茎突内侧触及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选 其远端0.5厘米处为穿刺点。
穿刺针与皮肤呈30度角,向桡动脉直接刺入。
见针尾有血流出,即可固定针芯,将套管针向 前推进,将针芯推出。
.
7
相关解剖
髂前上嵴至耻骨结节的连线为腹股沟韧带解剖 位置
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及股管动脉股静脉及股管该部位股动脉前方公有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该部位股动脉前方公有皮肤皮下组织及阔筋膜覆盖易触及动脉搏动宜作动脉穿刺点覆盖易触及动脉搏动宜作动脉穿刺点常规皮肤消毒常规皮肤消毒22利多卡因在穿刺点逐利多卡因在穿刺点逐层皮下局部麻醉
动脉穿刺术
.
1
动脉穿刺应用范围
对危重或大手术病人进行有创血压 监测。
或用中指和示指将其夹在中间,使之相对固定。股静 脉穿刺则在搏动点内侧约1cm试行,应间歇性退针以 待静脉血流出.
.
11
.
12
穿刺成功后的做法
可见动脉血色鲜红自针尾喷出,静脉血色暗红,缓慢滴出,此时 可送入导丝数厘米。
有时见动脉穿刺喷血不畅,则有可能部分针尖位于动脉前后壁或 侧壁,不应盲目进导丝,应继续稍微退针并见喷血明显时方可送 入导丝,然后插入导管。若送入导丝有阻力,应在透视下观察导 丝走行,大多数情况下是导丝在穿刺针前方盘曲或向外上方斜行 进入腹壁下动脉,此时应后撤并旋转导丝试行进入,多可成功进 入髂外动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拔鞘止血
• 要点:按压目标是内口,可将鞘管小心撤 出一半,此时可摸到鞘管消失处大约即内 口处。
• 勿用力过大,压闭股动脉,迷走神经反射 (阿托品、多巴胺)。
• 如遇大量出血勿慌张。冷静调整按压点, 切忌松手!
并发症
• 1、穿刺部位皮下瘀斑、血肿。 • 2、假性动脉瘤。穿刺点过低,压迫不当。
(超声定位下压迫、压迫前应用吗啡或杜 冷丁止痛,凝血酶局部注射)。 • 3、腹膜后血肿,穿刺点过高,灾难性后果, 防重于治。(停用抗凝剂、维持血容量、 防止休克,外科修补) • 4、动静脉瘘(超声下压迫,外科修补)
• 2、铺无菌手术巾 • 3、穿刺点定位(重要):腹股沟韧带股动
脉搏动最强处下方2—3cm。腹股沟韧带不 等于腹股沟皮肤皱着!宁下勿上!
找准股动脉搏动位置穿刺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穿刺步骤
• 定位时注意:用指肚感觉,垂直下压,不 要搓揉。三点一线。摸准了再穿。
穿刺步骤
• 切忌角度偏小(动脉穿刺点偏上,越过腹股 沟韧带,腹膜后血肿,灾难性后果!!穿刺 点选择宁下勿上)
• 角度偏大,导丝通过困难,导管打折。
7、导丝置入
导丝置入困难原因:
1、刺入股动脉小分支 • 2、穿刺针斜面未朝上 • 3、穿刺角度过大 • 4、穿刺针未完全进入血管腔或部分刺入后
壁 • 5、穿刺部位近心端斑块 • 6、穿刺针顶至动脉后壁(最常见)
股动脉解剖
穿刺方法
Seldinger穿刺技术 1953 • 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 1974
seldinger穿刺技术
改良seldinger穿刺技术
穿刺步骤
• 1、穿刺部位消毒:双侧腹股沟区均要消毒, 以防单侧穿刺失败。
• 消毒范围:上至腹部脐水平,下至双膝 (至少腹股沟韧带至膝关节中点)。
• 4、局麻:2%利多卡因,先于穿刺点打皮丘, 沿穿刺方向进针,边回抽边注射,麻醉目 标是股动脉的正上方及左右两侧。
• 麻醉必须充分(不要吝啬),以防止疼痛 引发迷走反射。
穿刺步骤
• 5、切皮。(先切后穿、先穿后切各有优点) • 6、穿刺:左手三指指明股动脉走形,右手
穿刺针,穿刺针斜面必须朝上,进针角度 30—45度,缓慢进针,直至见到喷血。
导丝置入困难
导丝置入困难
导丝置入困难
导丝置入困难
导丝置入困难
• 导丝通过困难、遇到阻力时切忌、禁忌用 力推送导丝,可造成动脉内膜撕裂、血栓 形成,动脉壁破裂,动静脉瘘,栓子脱落。
穿刺步骤
• 8、沿导丝置入鞘管。
•
导丝要露出头且保证导丝未弯曲,
插入时略带旋转,动作轻柔,遇阻力时勿
盲目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股动脉穿刺技术
介入科
股动脉解剖
股动脉发自髂外动脉,在大腿根部紧靠腹股沟韧 带下方,在股三角腹股沟韧带处可触及股动脉搏 动。从耻骨联合到髂前上棘做一连线,股动脉恰 在这一连线中点、腹股沟韧带处通过。股动脉在 腹股沟处几乎是平行于脊柱的。 • 股三角:底朝上的三角形,底为腹股沟韧带,内 侧缘为长收肌,外侧缘为缝匠肌。 • 腹股沟韧带: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的连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