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双语理论力学电子教程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中英文第一章

理论力学中英文第一章
在已知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的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 对刚体的作用。 The rigid body will remain unchanged if a equilibrium force system is added or subtracted from the original force system acting on the rigid body.
2021/7/31
5
2021/7/3N1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力系 Force system 一群力可分为:平面汇交(共点)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力 偶系;平面任意力系;空间汇交(共点)力系;空间平行力系; 空间力偶系;空间任意力系。
Force system is defined as a group of forces which act on the
same body.
Classification of force system Coplanar force system can be classified as coplanar concurrent force system, coplanar parallel force system, coplanar force-couple system and general coplanar force system. Forces in space can be classified as spatial concurrent force system, spatial parallel force system, spatial force-couple system, general spatial force system.
but opposite sense. F1F2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一、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理论力学是机械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分析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机械设计等工作打下基础。

1.2 课程目标(1)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具备分析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机械设计等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力、速度、加速度等。

(2)掌握牛顿运动定律,了解力学的基本定律。

(3)熟悉常用的力学定理,如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摩擦力等。

(4)掌握刚体运动的基本形式,如平移、旋转等。

(5)了解曲线运动和相对运动的概念。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定理、刚体运动、曲线运动等。

(2)难点:力学问题的求解、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等。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实际例子与理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开展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

3.2 教学手段(1)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力学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使用模型和实物,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想象,加深对力学概念的理解。

(3)利用计算机软件,如MATLAB等,进行力学问题的求解和分析。

四、教学安排4.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4.2 教学进度安排(1)第1-8课时:基本概念、牛顿运动定律、力学定理。

(2)第9-16课时:刚体运动、曲线运动、相对运动。

《理论力学(英文)》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英文)》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英文)》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英文名称 Theoretical Mechanics 课程代码 PHYS3108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 物理学、物理学(师范) 学 分 3学分 学 时 54学时主讲教师 修订日期 2021年9月指定教材 G. R. Fowles & G. L. Cassiday. Analytical Mechanics (7ed),Brooks/Cole,2005.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的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的基本理论;在教学中通过对牛顿力学、分析力学、刚体转动和振动系统等问题的深入讨论,强化学生对理论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物理学思想及科学方法,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培养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力学问题的能力,也为后续学习量子力学、固体物理等专业课程打下扎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了解理论力学的发展史及其与当代物理学其他学科的关系。

对相关的重要物理学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第谷、开普勒、牛顿、欧拉、拉格朗日、哈密顿等人所作的贡献予以介绍。

帮助学生体会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科学精神,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程目标2:熟练运用高等数学和矢量分析等数学工具,掌握牛顿力学和分析力学的基本原理,加深对宏观机械运动规律的系统认识,提高抽象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对生产、生活中力学问题的求解能力。

课程目标3:讲解数值计算方法在解决具体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编程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同时通过全过程的英文教学,提高学生运用英文阅读专业资料、交流和写作的能力,为今后独立钻研创造条件。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课程目标对应课程内容对应毕业要求三、教学内容第一章 数学知识准备1.教学目标课程目标1第一章 数学知识准备 第二章 质点牛顿力学 第三章 分析力学 第四章 有心力问题第五章 非惯性参照系力学 第六章 质点系力学 第七章 刚体力学 第八章 振动系统动力学 毕业要求3:了解物理学前沿和发展动态,新技术中的物理思想,熟悉物理学新发现、新理论、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理论力学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时安排:3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中力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牛顿运动定律1.1 惯性参考系和坐标系1.2 牛顿第一定律1.3 牛顿第二定律1.4 牛顿第三定律2. 力学方程2.1 力的分解与合成2.2 二力合成与三力合成2.3 力的分解与合成方法2.4 受力分析与平衡方程3. 静力学应用3.1 平面力系和平衡条件3.2 空间力系和平衡条件3.3 摩擦力与摩擦定律3.4 重力与支持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学会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

3. 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占总评的30%。

3.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证明题等,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理论力学》(双语版)2. 辅助教材:《理论力学学习指导》3.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课程、学术文章、视频教程等。

4. 实验室资源:力学实验设备,如测力计、平衡架等。

六、课程进阶1. 动力学基础6.1 质点运动方程6.2 速度与加速度6.3 动量与动量定理6.4 动能与能量守恒2. 动力学应用6.5 牛顿运动定律的进一步应用6.6 系统的动力学方程6.7 刚体运动与刚体动力学6.8 旋转体的运动与动力学七、实验与实践1. 实验目的与要求7.1 理解实验目的与实验原理7.2 掌握实验仪器的使用与操作7.3 学会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2. 实验内容7.5 静力学实验7.6 动力学实验7.7 摩擦力实验7.8 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八、课程作业与练习1. 作业布置与要求8.1 布置作业的原则与目的8.2 作业的类型与要求8.3 作业批改与反馈8.4 作业讲评与讨论2. 练习与自学8.5 课后练习题解析8.6 自我检测与评估8.7 学习小组互助学习8.8 疑难问题解答与指导九、课程总结与拓展1. 课程学习总结9.1 理论力学基本概念与原理回顾9.2 重点与难点的梳理9.3 学习收获与反思9.4 为后续课程做准备2. 课程拓展与研究9.5 理论力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9.6 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9.8 参与科研项目与实践十、课程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我评价10.1 学习目标达成情况10.2 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的评价10.3 对教师教学的建议与反馈2. 教师教学评价10.4 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10.5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难易程度10.6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10.7 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牛顿运动定律补充和说明:牛顿运动定律是理论力学的基础,理解定律的内容及其应用对于掌握理论力学至关重要。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介绍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理论力学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

1.2 力学的基本量度和单位介绍力学中的基本量度,如长度、质量和时间。

解释国际单位制(SI)及其在力学中的应用。

1.3 牛顿运动定律阐述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讨论牛顿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章:力的概念和计算2.1 力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解释力的概念及其在力学中的重要性。

介绍力的表示方法,如矢量和标量。

2.2 力的合成和分解讨论力的合成和分解原理。

利用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示例。

2.3 摩擦力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讨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区别及其应用。

第三章:刚体平衡3.1 平衡的条件阐述刚体平衡的条件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讨论平衡的类型,如静平衡和动平衡。

3.2 平衡方程的建立介绍平衡方程的建立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平衡方程的求解过程。

3.3 平衡问题的应用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平衡问题。

通过实例讲解平衡问题的应用和解决方法。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4.1 质点运动的研究利用牛顿运动定律研究质点的运动。

讨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及其应用。

4.2 曲线运动的条件解释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点。

讨论圆周运动和抛物线运动等问题。

4.3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介绍动力学方程的建立方法。

通过实例讲解动力学方程的求解过程。

第五章:能量守恒定律5.1 能量的概念和分类解释能量的概念及其在力学中的重要性。

介绍不同类型的能量,如动能和势能。

5.2 动能和势能的计算讲解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

通过实例分析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

5.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阐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通过实例讲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和解决方法。

第六章:动量定理6.1 动量的概念介绍动量的概念及其在力学中的重要性。

解释动量的计算方法和动量守恒定律。

6.2 动量定理的表述阐述动量定理的内容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

机械设计本科理论力学教案教案章节:第一章至第五章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1.1 教学目标了解静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静力学的基本方程和常用公式1.2 教学内容静力学定义和研究对象静力学基本原理: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静力学基本方程:力的平衡方程、力矩平衡方程常用公式:压力、摩擦力、引力等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解结合实例进行演示和分析开展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1.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静力学问题解答课后作业:静力学习题练习小组讨论:静力学案例分析第二章:受力分析与平衡条件2.1 教学目标掌握受力分析的方法和步骤熟悉常见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学习受力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2.2 教学内容受力分析方法:自由体图、受力图平衡条件:力的平衡、力矩平衡常见受力分析和平衡条件:固定端、滑动端、转动端受力分析在工程中的应用:机械结构设计、力学计算等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和实例讲解利用动画和模型展示受力分析过程开展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2.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受力分析和平衡问题解答课后作业:受力分析和平衡习题练习小组讨论:受力分析案例分析第三章:平面力系和平面力矩3.1 教学目标掌握平面力系和平面力矩的计算方法学习平面力系和平面力矩的合成与分解了解平面力系和平面力矩在工程中的应用3.2 教学内容平面力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力矩的合成与分解平面力矩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力矩的计算、力矩的平衡条件平面力系和平面力矩在工程中的应用:机械结构分析、力学计算等3.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平面力系和平面力矩的计算方法利用实例进行平面力系和平面力矩的合成与分解演示开展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3.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平面力系和平面力矩问题解答课后作业:平面力系和平面力矩习题练习小组讨论:平面力系和平面力矩案例分析第四章:摩擦力与引力4.1 教学目标熟悉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学习引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摩擦力和引力在工程中的应用4.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定义和分类:静摩擦力、动摩擦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摩擦系数、摩擦力计算公式引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万有引力、电磁引力摩擦力和引力在工程中的应用:机械设计、材料选择等4.3 教学方法利用实例讲解摩擦力和引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利用实验演示摩擦力和引力的作用效果开展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4.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摩擦力和引力问题解答课后作业:摩擦力和引力习题练习小组讨论:摩擦力和引力案例分析第五章:牛顿运动定律5.1 教学目标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掌握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方法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5.2 教学内容牛顿运动定律的定义和内容: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方法:力的合成、运动的计算牛顿运动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机械结构设计、动力计算等5.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基本原理利用实例进行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演示开展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5.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牛顿运动定律问题解答第六章:动能与势能6.1 教学目标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掌握动能和势能的计算方法学习动能和势能在工程中的应用6.2 教学内容动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能公式、动能定理势能的定义和分类: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电势能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势能在工程中的应用:机械传动、能量转换等6.3 教学方法利用实例讲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化利用实验演示动能和势能的变化开展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6.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动能和势能问题解答课后作业:动能和势能习题练习小组讨论:动能和势能案例分析第七章: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7.1 教学目标掌握牛顿运动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方法了解牛顿运动定律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7.2 教学内容牛顿运动定律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在曲线运动中的应用:圆周运动、抛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在非惯性系中的应用:旋转坐标系、非惯性参考系牛顿运动定律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汽车运动、航空航天等7.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不同情况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利用实例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开展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7.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牛顿运动定律应用问题解答课后作业: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习题练习小组讨论:牛顿运动定律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第八章:动量与动量守恒8.1 教学目标理解动量的概念及其守恒原理掌握动量的计算方法学习动量守恒在工程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动量公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的条件和原理:系统不受外力或外力相互抵消动量守恒在工程中的应用:碰撞问题、爆炸问题等8.3 教学方法利用实例讲解动量的概念及其守恒原理利用实验演示动量的变化和守恒开展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8.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动量和动量守恒问题解答课后作业:动量和动量守恒习题练习小组讨论:动量守恒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第九章:碰撞与爆炸9.1 教学目标理解碰撞和爆炸的基本原理掌握碰撞和爆炸的计算方法学习碰撞和爆炸在工程中的应用9.2 教学内容碰撞的定义和分类:弹性碰撞、非弹性碰撞碰撞的计算方法:碰撞速度、碰撞能量爆炸的基本原理和计算:爆炸波、爆炸能量碰撞和爆炸在工程中的应用:交通安全、爆炸力学等9.3 教学方法利用实例讲解碰撞和爆炸的基本原理利用实验演示碰撞和爆炸的现象开展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9.4 教学评估课堂练习:碰撞和爆炸问题解答课后作业:碰撞和爆炸习题练习小组讨论:碰撞和爆炸工程应用案例分析第十章:动力学方程与动力学控制10.1 教学目标掌握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学习动力学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理解动力学方程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特点10.2 教学内容动力学方程的建立:牛顿运动定律、拉格朗日方程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解析法、数值法动力学控制在工程中的应用:系统稳定控制、最优控制等动力学方程在不同条件下的应用特点:高速运动、复杂系统等10.3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动力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方法利用实例进行动力学方程的分析和解答开展小组讨论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教案中涉及的概念、原理和公式需要全面覆盖,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理论力学电子教案经典完整版2024新版

理论力学电子教案经典完整版2024新版

静力学公理与基本概念
静力学公理
阐述力系简化的基本原理,包括二力 平衡公理、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力的 平行四边形法则和力的可传性原理。
基本概念
定义和解释与静力学相关的基本概念 ,如力、力系、平衡、刚体等。
约束与约束力分析
约束类型
介绍常见的约束类型,如柔索约束、光 滑面约束、铰链约束和固定端约束等, 并分析其特点。
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定理
阐明了物体动能的变化与作用力做功之间的关系,即W=1/2mv^2。通过该定理可以求解物体在各种 力作用下的速度变化。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没有非保守力作用的系统内,系统总机械能保持不变。该定律适用于分析物体在重力、弹力等保守 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05
弹性力学基础
Chapter
扭转与弯曲的强度条件
为了保证杆件在扭转或弯曲时不 会发生破坏,需要满足一定的强 度条件,即最大工作应力不超过 材料的许用应力。
06
振动与波动基础
Chapter
简谐振动及其特征量
01 02
简谐振动的定义
质点在一定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如果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质点受 到的回复力与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成正比,且指向平衡位置,则称质 点的这种振动为简谐振动。
弹性变形与胡克定律
弹性变形定义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当外力去 除后,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和体积,这种变形称 为弹性变形。
胡克定律内容
在弹性限度内,物体的形变跟引起形变的外力成正比,即 $F = kx$,其中$F$为外力,$x$为形变量,$k$为劲度系 数。
弹性模量
描述物体抵抗弹性变形能力的物理量,包括杨氏模量、剪 切模量和体积模量等。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

机械设计本科(双语教学课程)理论力学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介绍理论力学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解释理论力学与实际工程应用之间的关系。

1.2 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讨论力学的基本量度,如力、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解释矢量和标量的区别。

1.3 坐标系和参考系介绍直角坐标系、柱坐标系和球坐标系。

解释参考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二章:静力学2.1 力的合成和分解讨论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原理。

解释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2.2 平衡条件推导单个力和多个力的平衡条件。

讨论平衡条件的应用,如物体平衡和力的平衡。

2.3 摩擦力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和类型,包括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讨论摩擦力的计算和应用。

第三章:动力学3.1 牛顿运动定律介绍牛顿运动定律的三个基本定律。

解释定律的含义和应用,如物体运动和力的作用。

3.2 动能和势能讨论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和计算。

解释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3.3 动能定理和功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讨论功的概念和计算,以及功的应用。

第四章:刚体运动学4.1 刚体的平移和旋转讨论刚体的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和性质。

解释刚体运动的描述方法,如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4.2 刚体的静力学平衡推导刚体的静力学平衡条件。

讨论刚体平衡条件的应用,如结构分析和设计。

4.3 刚体的动力学介绍刚体的动力学原理和方程。

解释刚体动力学的应用,如物体运动分析和动力系统设计。

第五章:材料力学5.1 应力和应变讨论应力和应变的概念和计算。

解释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以及材料的弹性模量。

5.2 应力集中和疲劳讨论应力集中的概念和影响。

解释疲劳现象和疲劳寿命的计算。

5.3 材料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推导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的概念和计算。

讨论材料力学在机械设计和工程中的应用。

第六章:能量原理6.1 能量守恒定律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讨论在不同参考系下能量守恒的应用。

6.2 势能和动能的转换解释势能和动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探讨能量转换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双语理论力学电子教程》;《理论力学课堂教学软件》
《英汉双语材料力学电子教程》;《材料力学课堂教学软件》
《英汉双语工程力学电子教程》;《工程力学课堂教学软件》
《英汉双语结构力学电子教程》;《结构力学课堂教学软件》
《英汉双语弹性力学电子教程》;《弹性力学课堂教学软件》
《英汉双语振动力学电子教程》;《振动力学课堂教学软件》
《英汉双语流体力学电子教程》;《流体力学课堂教学软件》
《英汉双语有限元法电子教程》;《有限元法课堂教学软件》
《大学物理电子教程》
(教师多媒体电子教案)征订单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有限元理论及应用、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八门课英汉双语电子教程》和《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有限元、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和大学物理共九门课程地课堂教学软件》是“物理、力学课群立体化教学和双语教学地研究与实践”教改项目.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王永岩教授主持创作,是在多媒体环境下运行地工科力学系列课程英汉双语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多年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综合改革地结晶.使深奥抽象地理论知识形象化、可视化、动态化,可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有限元、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大学物理九门课英汉双语电子教程和中文课堂教学软件》地全部内容均在多媒体计算机上讲授,形成了理论公式、文字、图片、动画、工程实例、模型和口授有机结合地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全部英汉对照,通过多年教学实践使用深受广大师生地欢迎.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该种课堂教学软件和电子教程既是教师地多媒体教案(电子教案),又是学生计算机教学和英汉双语教学地教材.制作和收集了大量地动画图片和工程实例,形象生动,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图文并茂,动画生动、逼真,课程每页英汉对照,方便教学讲解.彻底甩掉了粉笔加黑板地教学模式,大大地增加了课堂教学地信息量,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有限元、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和大学物理课程多媒体教学及英汉双语教学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地一次革命,真正实现了“无粉笔”现代化教学.既精简了学时,又提高了教学质量;既解放了教师写教案、画图、板书等烦琐地工作,又减轻了学生记课堂笔记地负担.实现了东西方语言文化地融合,如果每门课程都使学生掌握多个新单词门课程学完后可使学生新增多个新单词地词汇量,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外语水平地提高,是力学教师和学生必备地教与学工具.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年月教育部组织了专家鉴定,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教学成果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首创出版了工科力学系列课程英汉双语电子教程”,现已在全国200余所院校使用,效果良好.有很大地推广使用价值.年该项教改成果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该软件覆盖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有限元、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大学物理九门课程教学地全部内容,并以广泛使用地哈工大、清华、天大、东工北钢、郝桐生、刘鸿文、孙训芳、郑有珍、谢贻权、徐芝纶、郑兆昌、程守洙和王永岩等主编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有限元理论及应用》、《弹性力学》、《振动力学》、《流体力学》、《大学物理》等教材为参考教材.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地需要方便地增加、删减教学内容或调整讲课顺序.在重点章节后设有习题课,基础力学还有静力学、运动学、基本变形、应力状态复习等,可适合各种学时地教学.该软件适用于以上各种微机,中文、、、、及以上版本,可光盘运行,也可在硬盘上运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使用方法:先打开目录(如:、、、、、、、、、、、),便可像翻书一样使用,多个动画图形可同时动态显示,非常生动、逼真,操作方便.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该系列软件均已由煤炭工业音像出版社出版,《八门课程地英汉双语电子教程》和《九门课程地中文课堂教学软件》共种课程地电子教案各光盘一张,定价:中文地均每张元.英汉双语对照地均每张元.全套元,配套教材已出版印刷,中文元本,英汉双语每本元本.教材仅限订购软件地单位选购.对已购买中文软件地单位再购买对应地英汉双语教学软件可每套元.可单位选购,也可个人选购.该系列软件可光盘使用,也可硬盘使用,灵活方便,详见使用说明书.现向全国征订,请欲订购地单位和个人填好发行凭证寄回.软件款通过银行或邮局汇寄均可.款到后速寄给光盘、书和发票.欢迎尽快订购.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户名:青岛科技大学;开户行:山东青岛中行四方支行商邱路分理处;
帐号:;汇款请注明购“力学软件”
联系人:王永岩;联系电话:;手机:;电子信箱:或通信地址:青岛市, 青岛科技大学信箱(邮编:)有意订购者,可写信或电话联系.若想看软件样品,请登陆网站查看,也可给我电子信箱邮信,见信后速给你邮去软件样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八种英汉双语、九种中文电子教程(课堂教学软件)简介
、《理论力学英语、双语电子教程和中文课堂教学软件》简介:该软件覆盖了理论力学教学地全部内容,共分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三篇十九章.内容包括:绪论;静力学公理与物体地受力分析;平面特殊力系;平面一般力系;摩擦;空间力系;点地运动学;刚体地基本运动;点地合成运动;刚体地平面运动;刚体地一般运动;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伯原理;虚位移原理;拉格朗日方程;机械振动基础;碰撞;试卷与答案.任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地需要方便地增加、删减或调整讲课顺序,适用于各种学时理论力学教学.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材料力学英语、双语电子教程和中文课堂教学软件》简介:该软件覆盖了材料力学教学地全部内容,内容包括:绪论;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分析;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方法;静不定结构;动载荷;交变应力;实验应力分析基础;材料力学性能地进一步研究;附录截面地几何性质;试卷与答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工程力学英语、双语电子教程和中文课堂教学软件》简介:该软件覆盖了工程力学教学地全部内容,内容包括:《工程力学》总论:上册《理论力学》(绪论;静力学公理与物体地受力分析;平面特殊力系;平面一般力系;摩擦;空间力系;点地运动学;刚体地基本运动;点地合成运动;刚体地平面运动;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达朗伯原理);下册《材料力学》(绪论;轴向拉伸和压缩;剪切;扭转;弯曲内力;弯曲应力;弯曲变形静不定梁;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组合变形;压杆稳定;能量方法;附录截面地几何性质);试卷与答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结构力学英语、双语电子教程和中文课堂教学软件》简介:该软件覆盖了结构力学教学地全部内容,共分十二章.内容包括:绪论;平面体系地机动分析;静定梁与静定钢架;静定拱;静定平面行架;影响线及其应用;结构位移计算;力法;超静定拱;位移法;力矩分配法;能量原理;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计算;极限载荷;结构稳定计算;试卷与答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有限元法英语、双语电子教程和中文课堂教学软件》简介:该软件覆盖了“有限元理论及应用”课程教学地全部内容,共分十四章.内容包括:绪论;弹性力学基本理论回顾;平面问题地有限元法;三节点平面三角形单元地源程序设计;轴对称问题;杆件系统地有限单元法;空间问题地有限单元法;等参数单元;板壳问题;非线性结构有限元分析;结构动力分析、特征对求解;结构动力响应分析;程序应用;程序应用.并附有部分源程序和应用程序;试卷与答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弹性力学英语、双语电子教程和中文课堂教学软件》简介:该软件覆盖了弹性力学教学地全部内容,共十二章. 绪论;平面问题地基本理论;平面问题地直角坐标解答;平面问题地极坐标解答;平面问题地复变函数解答;热应力问题地基本解法;有限差分法;空间问题;扭转;变分法;弹性波;板问题;试卷与答案.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振动力学英语、双语电子教程和中文课堂教学软件》简介:该软件覆盖了振动力学教学地全部内容,共六章.绪论;振动地运动学;一个自由度系统地振动;两个自由度系统地振动;多个自由度系统地振动;弹性体地振动;试卷与答案.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流体力学英语、双语电子教程和中文课堂教学软件》简介:该软件覆盖了流体力学教学地全部内容,共十章.内容包括:绪论;流体及其主要物理性质;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与动力学基础;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管中流动;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地无旋运动;粘性流体动力学基础;边界层理论;渗流;两相流理论;试卷与答案.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大学物理电子教程》简介:该软件覆盖了大学物理教学地全部内容,共分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学、光学和近代物理学六篇十五章.内容包括:第一章:质点运动学;第二章:质点动力学;第三章:刚体地定轴转动;第四章:分子物理学基础;第五章:热力学基础;第六章:静电场;第七章:电流地磁场;第八章:电磁感应;第九章:振动学基础;第十章:波动学基础;第十一章:光地干涉;第十二章:光地衍射;第十三章:光地偏振;第十四章:狭义相对论;第十五章:量子物理学基础;试卷与答案.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注].英汉双语电子教程均为对应课程教学软件地中文、英文、英汉对照翻译稿和英汉句对照讲稿,即每门课程地电子教程内均包含“中文课堂教学软件”“英文课堂教学软件”“英汉双语课堂教学软件”和“英汉双语句对照课堂教学软件”共四套, 方便使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每门课程光盘内均有教学版和输出版,其中输出版是教学版中去掉了动画、覆盖、播放和制作等技术全部铺开地文字教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工科力学系列课程英语双语电子教程和中文课堂教学软件》(教师多媒体电子教案)发行凭证请填好后寄回
日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