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物质及化学反应教程文件

常见物质及化学反应教程文件
常见物质及化学反应教程文件

常见物质及化学反应

2011年道中化学用语专题

一、常见物质

(一)单质

1 :由来表示物质的组成,表示物质由直接构成,包括、、。

非金属固体:碳硫磷硅.

稀有气体

..

..氩气

....:.氦气

..氖气

金属:

...钾钙钠镁铝锌铁铜汞.银金.钡.

2: 非金属气体由来表示物质的组成,表示物质由构成,

氢气氮气氯气

..氧气臭氧

(二)化合物

1、氧化物

(1):非金属氧化物

水三氧化硫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过氧化氢二氧化氮

(2):金属氧化物

氧化钙、氧化亚铁

..... (.黑色)氧化镁氧化锌二氧化锰

..铁. (.红色)四氧化三铁

....氧化

(黑色)氧化汞

氧化铝

...氧化铜 (黑色)

2、其他化合物

(1) 酸:硝酸硫酸盐酸碳酸硫化氢

...

(.2.):碱: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镁

氢氧化铝

....

....氢氧化锌(红褐色)氢氧化铁

氢氧化亚铁. (兰色) 氢氧化铜

....氢氧化钡氨水

(3):盐:

氯化物: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银

...氯化钙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镁氯化钡氯化锌氯化铝氯化铁

硫酸盐:硫酸钾硫酸钠硫酸铵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钡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钙硫酸铝硫酸铁

碳酸盐:碳酸钾碳酸钠碳酸氢铵

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镁

硝酸盐:硝酸银硝酸钾硝酸钠碳酸钙硝酸亚铁

硝酸铁硝酸铝硝酸铵

...

3、常见有机化合物

二:离子

(一):阳离子:

带一个正电荷:钠离子钾离子氢离子银离子

铵根离子亚铜离子

带二个正电荷:钙离子镁离子钡离子锌离子

铜离子亚铁离子

带三个正电荷:铁离子铝离子

(二):阴离子: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带一个负电荷:氟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氯酸根离子高锰酸根离子带二个负电荷:氧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

碳酸根离子锰酸根离子

三:元素化合价:

1:有固定化合价的元素:

正一价元素:钠钾氢银铵根

正二价元素:钙镁钡锌

正三价元素:铝

负一价元素:氟氯氢氧根硝酸根氯酸根高锰酸

负二价元素:氧硫硫酸根碳酸根锰酸根

2:可变的化合价:

亚铁铁;亚铜铜 ;碳;硫;氮;锰;氯

化学方程式归纳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制取

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NH ClO为白色晶体,分解时产生大量气体,是复合火箭推进剂的重要成1.高氯酸铵() 44 分。 ()1高氯酸铵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2高氯酸铵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会产生H() O g和三种单质气体,请写出该分解反应的化 2 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设计如下装置检验高氯酸铵分解的产物。该小组连接好装置后,依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试剂、通干燥的惰性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将导管末端移入盛满水的试管E、通入气体产物。(已知:焦性没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氧气) ①装置A、B、C、D中盛放的药品可以依次为__________(选填序号:Ⅰ、Ⅱ或Ⅲ)。 .碱石灰、湿润的淀粉KI试纸、氢氧化钠溶液、Cu Ⅰ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红色布条、氢氧化钠溶液、Cu Ⅱ .无水硫酸铜、湿润的淀粉KI试纸、饱和食盐水、Cu Ⅲ ②装置E收集到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经查阅资料,该小组利用反应NaClO4(aq)+NH4Cl(aq)90℃=NH4ClO4(aq)+NaCl(aq)在实验室NH ClO,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 制取44 ①从混合溶液中获得较多粗NH ClO4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和过 4 滤、洗涤、干燥。 ②研究小组分析认为,若用氨气和浓盐酸代替NH Cl,则上述反应不需要外界供热就能 4 进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研究小组通过甲醛法测定所得产品NH4ClO4的质量分数。[已知:NH4ClO4的相对

高三新课程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知识归纳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 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 离:注 意: 水解:吸热反应 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4Cl 与Ba(OH)2?8H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 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 加热或点燃条件。

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表示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

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 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的“+”与“—”,“+”表示,“—”表示;比较ΔH的大小时,要考虑ΔH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l、s、aq (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

常见的化学反应及现象

常见的化学反应及现象综合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复分解反应) Ca(OH)2 + CO2 = CaCO3↓ + H2O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2Mg + O2 = 2MgO 现象: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热,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镁可做照明弹;(4)镁条的着火点高,火柴放热少,不能达到镁的着火点,不能用火柴点燃;(5)镁很活泼,为了保护镁,在镁表面涂上一层黑色保护膜,点燃前要用砂纸打磨干净。 3.水通电分解(分解反应) 2H2O = 2H2↑ + O2↑ 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相关知识点:(1)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3)电解水时,在水中预先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增强水的导电性;(4)电源为直流电 4.生石灰和水反应(化合反应) CaO + H2O = Ca(OH)2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4)发出大量的热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分解反应) 2KClO3MnO2催化2KCl + 3O2↑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洗净、干燥、称量。 ②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相关知识点:在试管口要堵上棉花,避免高锰酸钾粉末滑落堵塞导管。 ③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分解反应) 2H2O2 MnO2催化2H2O + O2↑ 共同知识点:(1)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下方,收集好后要正放在桌面上;(2)实验结束要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避免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3)加热时试管要略向下倾斜,避免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再收集;(5)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满,伸入瓶中检验是否是氧气。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 充分燃烧:C + O2 = CO2 不充分燃烧:2C + O2 = 2CO 现象: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纳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归 纳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 离 : 注意: 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 4Cl 与Ba(OH)28H 2O 加热才能进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反 应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 l 、s 、aq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高中阶段常用化学反应方程式

高中阶段常用化学反应方程式 要求: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氧化还原反应,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3、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1、钠在空气中燃烧(黄色的火焰) 2Na + O2 Na2O2 2、钠与水反应(浮、熔、游、响、红) 2Na + 2H2O = 2H2O + H2↑ 2Na + 2H2O = 2Na+ + 2OH - + H2 ↑ 3、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热反应、Na2O2是强氧化剂,用于漂白)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H2O = 4Na+ + 4OH - +O 2↑ 4、过氧化钠可用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作为氧气来源,原因是: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5、苏打(纯碱)与盐酸反应 ①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CO32-+ 2H+ = H2O + CO2↑ ②纯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 Na2CO3 + HCl = NaHCO3 + NaCl CO32- + H+ = HCO3- 6、小苏打受热分解 2NaHCO3△2CO3 + H2O +CO2 ↑ 7、固体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热 NaHCO3 + NaOH △2CO3 + H2O HCO3-+ OH - = H2O + CO32-(若是溶液中反应有离子方程式)

8、金属锂在空气中燃烧 4Li + O2△ 2Li2O 9、铜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棕色烟) Cu + Cl2点燃 CuCl2 10、铁在氯气中剧烈燃烧 2Fe + 3Cl2点燃3FeCl3 1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H2 + Cl2点燃 2HCl 12、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H+、Cl -、ClO -、OH-、Cl2、HClO、 H2O) Cl2 + H2O = HCl + HClO Cl2 + H2O = H+ + Cl - + HClO 13、次氯酸见光分解(强氧化剂、杀菌消毒,漂白剂) 2HClO 2HCl + O2↑ 14、工业制漂白粉的原理及漂白粉的失效 2Ca(OH)2 + 2Cl2 ===Ca(ClO)2 + CaCl2 + 2H2O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及现象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化学方程式归纳 一.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方程式及现象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现象:剧烈燃烧、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的固体 3、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点燃2Al2O3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淡蓝色的火焰 6、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点燃SO2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点燃CO2 现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9、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蓝色的火焰 10.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 O 11.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 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 O 二、实验室制氧气原理:(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装置,收集方法、检验、验满) 12、2H 2O 22H 2O+O 2↑ 13、2KClO3MnO2 △ 2KCl + 3O2 ↑ 14、2KMnO4 △ K2 MnO4 + MnO2 + O2 ↑(装置、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三、水的电解(氢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收集方法、验纯及用途) 15.2H2 O 通电 2H2 ↑+ O2↑(正氧负氢体积比V正:V负=1:2 质量比m氧:m氢=8:1) 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淡蓝色的火焰16. 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在氢气中加热逐渐变成红色,并有水珠产生。 四、碳在空气中燃烧(碳几种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 2C + O2 点燃 2CO(氧气不足)C + O2 点燃 CO2 (氧气充足) 五、碳的还原性 MnO2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

化学反应原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第三节化学平衡 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原电池 第二节化学电源 第三节电解池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归纳与整理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与原理 章节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 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 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 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 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 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 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 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 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 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 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 参与,还必须达到着 火点才能燃烧?2、催 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 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 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初三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总结

初三化学相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及现象总结(按元素归类归纳) 注:这个总结的主要目的是帮助你应对初三化学的推断题,也就是所谓的框图题的。当你在做框图题的时候应该看到某一物质时能立刻联想到跟它相关的所有反应,以及反应现象来,从中挑选出符合题目的反应,进而一步步解题。希望这个小总结能够为你的化学学习带来一点帮助,那我也就满足了。因为是按元素来分类,一些反应有重复,还望见谅。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 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2Hg+O2↑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现象:同上,—————————————————分割线————————————————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分割线——————————————————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 高温 C+2CuO=====2Cu+CO2↑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

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总结

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复习 第一章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生石灰和水反应⑥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现象

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Mg+ 2HCl==MgCl2+H2↑Mg+ H2SO4==MgSO4+H2↑ 2Al+6 HCl== 2AlCl3+3H2↑2Al+3 H2SO4== 2Al2(SO4)3+3H2↑ Zn+ 2HCl==ZnCl2+ H2↑Zn+ 2H2SO4==ZnSO4+ H2↑ Fe+ 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 ②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 Fe+CuSO4==FeSO4+Cu 2Al+3CuSO4==Al2(SO4)3+3Cu Zn+CuSO4==ZnSO4+Cu Cu+2AgNO3==Cu(NO3)2+2Ag Cu+Hg(NO3)2==Cu(NO3)2+Hg 二.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 H2CO3 === H2O+CO2↑ 2.碱(难溶性)== 金属氧化物+水 Cu(OH)2CuO+H2O 2Fe(OH)3Fe2O3+3H2O 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 CaCO3CaO+ CO2↑ 三.四个化合反应规律 1.金属+氧气== 金属氧化物 2 Mg+O22MgO 3Fe+2 O2Fe3O4 2Cu+ O22CuO 2.金属氧化物+水== 碱(可溶性) CaO+H2O==Ca(OH)2 Na2O+H2O==2NaOH 3.非金属+氧气==非金属氧化物 S+O2SO24P+5O22P2O5C+O2CO2 (碳充分燃烧) 2 C+O22CO (碳不充分燃烧) 2H2+O22H2O 4.非金属氧化物+水==酸 CO2+H2O==H2CO3 SO3+O2==H2SO4 SO2+O2== H2SO3 四.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亚硫酸)1.酸+碱==盐+水 Cu(OH)2+2HCl==CuCl2+H2O Al(OH)3+3HCl==AlCl3+3H2O Cu(OH)2+H2SO4==CuSO4+2H2O Mg(OH)2+2HNO3==Mg(NO3)2+2H2O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实际反应条件很复杂) 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 AgNO3+HCl==AgCl↓+HNO3 Na2CO3+H2SO4==Na2SO4+H2O+CO2↑H2SO4+BaCl2==2HCl+BaSO4↓ H2SO4+Ba(NO3)2==2HNO3+BaSO4 ↓ 3.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CuSO4+2NaOH==Cu(OH)2↓+Na2SO4 FeCl3+3NaOH==Fe(OH)3↓+3NaCl Na2CO3+Ca(OH)2==2NaOH+CaCO3↓CuSO4+Ba(OH)2==Cu(OH)2↓+BaSO4 ↓4.盐+盐==新盐+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NaCl+AgNO3==NaNO3+AgCl↓Na2SO4+BaCl2==2NaCl+BaSO4 ↓ Na2SO4+Ba(NO3)2==2NaNO3+BaSO4 ↓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 24C O 的含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 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 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 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4)滴定时KMnO 4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K 3[Fe(C 2O 4)3]·3H 2O 样品中2-24C 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2Fe +的水解(答案合理即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分解过量的22H O (答案合理即可) 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 ()244243K SO MnSO Fe SO 、、 50% 【解析】 【分析】 (1)制备242FeC O 2H O ?时,加入3mol/L 硫酸的作用是抑制2Fe +的水解; (2)根据信息第一个生成K 3[Fe(C 2O 4)3]的化学方程式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导学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全册导学案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学习目标】 1.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知道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能 量变化的原因。 2.知道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通过比较的方法理解热化学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 别,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并利用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 3.初步学习测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的实验方法,能正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 当措施减小误差。 4.知道盖斯定律的内容,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回顾】 下列变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有属于吸热反应的有. ①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②铝热反应 ③点燃的镁条继续在CO2中继续燃烧④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⑤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⑥C与CO2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1)(2) (3)(4) 常见的吸热反应 (1)(2) (3)(4) 一、化学反应的焓变 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相同的温度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释放的热量称为反应的焓变。符号单位 2.能量变化的原因 (1)宏观?H= 总能量-- 总能量 (2)微观化学反应本质 ?H= 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 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H0 放热反应 破坏键吸收能量形成键放出能量?H0 吸热反应(填>,<或=) 【问题解决】已知断裂1molH2(g)中的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裂1molO2中的共价键需要吸收498kJ的能量,生成H2O中的1molH-O键能放出436kJ的能量。试写出O2(g)与H2(g)反应生成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常用化学反应英文单词

acetate 醋酸盐acid 酸Actinium(Ac) 锕aldehyde 醛alkali 碱,强碱alkalinity 碱性alkalinization 碱化alkaloid 生物碱alloy 合金Aluminium(Al) 铝Americium(Am) 镅ammonia 氨analysis 分解anhydride 酐anion 阴离子anode 阳极,正极Antimony(Sb) 锑apparatus 设备aqua fortis 王水Argon(Ar) 氩Arsenic(As) 砷asphalt 沥青

Astatine(At) 砹 atom 原子 atomic mass 原子质量atomic number 原子数atomic weight 原子量 Barium(Ba) 钡 base 碱 benzene 苯Berkelium(Bk) 锫Beryllium(Be) 铍Bismuth(Bi) 铋bivalent 二价 body 物体 bond 原子的聚合Boron(B) 硼Bromine(Br) 溴Bunsen burner 本生灯burette 滴定管butane 丁烷

Cadmium(Cd) 镉Caesium(Cs) 铯Calcium(Ca) 钙Californium(Cf) 锎Carbon(C) 碳catalysis 催化作用catalyst 催化剂cathode 阴极,负极cation 阳离子 caustic potash 苛性钾caustic soda 苛性钠Cerium(Ce) 铈chemical fiber 化学纤维Chlorine(Cl) 氯Chromium(Cr) 铬Cobalt(Co) 钴combination 合成作用combustion 燃烧compound 合成物

初中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归纳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相应现象归纳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白色信号弹 现象:(1)发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白色固体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Fe3O4 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热量(3)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 铜丝变黑,用来检验是否含有氧气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2Al2O3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色固体生成。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2H2O 高能燃料 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6、红(白)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2P2O5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现象:(1)剧烈燃烧生成大量白烟(2)放出热量(3)发出白光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 + O2SO2 现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火焰,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CO2 现象(1)发出白光(2)放出热量(3)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的原因 1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 + CO22CO(是吸热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2CO2 煤气燃烧 现象:发出蓝色的火焰,放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2、CO2和水反应(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H2CO3 现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注意:酸性氧化物+水→酸 如:SO2 + H2O=== H2SO3SO3 + H2O H2SO4 1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Ca(OH)2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现象: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粉末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有灼热感 注意:碱性氧化物+水→碱Na2O溶于水:Na2O + H2O==2NaOH

2020届高三新课程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知识归纳

2020届高三新课程一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知识 归纳 一、反应热、焓变 1.反应热: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取的热量,叫反应热。包括燃烧热和中和热。 电离 : 注意: 水解 : 吸热反应的发生不一定需要 常见的吸热反应: 铵盐与碱的反应:如NH 4Cl 与Ba(OH)2?8H 2O 加热才能进 行。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aCO 3== CaO + CO 2 生产水煤气:C + H 2O == CO+H 2 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C+CO 2=2CO 燃烧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aO(Na 2O 、Na 2O 2)与水的反应 浓酸与强碱溶于水 2、焓变:在恒温恒压的条件下,化学反应过程中吸取或放出的 热量称为反应 的焓变。 符号:用ΔH 表示 单位:kJ/mol 放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吸热反应:ΔH= +QkJ/mol ;或ΔH>0 3、反应热产生的缘故: 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微观: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吸取的能量与新化学键生成所放出的能量不同,ΔH=____________ 二、热化学方程式 1.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能表示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讲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的注意点 〔1〕需注明ΔH 的〝+〞与〝—〞,〝+〞表示 ,〝—〞表示 ;比较ΔH 的大小时,要考虑ΔH 的正负。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g 、 l 、s 、aq 〔3〕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因此,能够是整数也能够是分数,但系数与ΔH 的值一定要相对应。 〔4〕要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但中学化学中所用ΔH 的数据一样差不多上在101kPa 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专门注明; 〔5〕关于可逆反应,其ΔH 同样要与系数相对应,但假设按系数投料反应,那么由于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其反应热的数值会比ΔH 的数值要小。 三、燃烧热、热值与中和热: 注意: 放热反应不一定常温下就自发进行,可能需要加热或点燃条件。

有机化学常用反应方程式汇总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3CH 2OH 10. CH 2 = CH 3—CH 2Br 11. CH 2 = CH 2CH 3 12. nCH 2 CH 2 ] n 13. nCH 22-CH=CH-CH 2] n 14. 2CH 2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 Br 2 NO 2 +H 2O

NaOH H 2 O 醇 △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 催化剂 △ + HO -SO 3H SO 3H+H 2O 24.+ 3H 2 -+3H 2O 26. 3CH ≡27. CH 3CH 2Br + H 2O CH 3CH 2OH + HBr 28. CH 3CH 2Br + NaOH CH 3CH 2OH + NaBr 29. CH 3CH 2Br+ NaOH CH 2 = CH 2 + NaBr +H 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ONa+H 2O 2O O -+H 3O + 2 OH+ NaHCO 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3COONH 4+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

1 初三化学方程式及其现象 与氧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Mg+O2点燃====2MgO 现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同时放出耀眼的白光 S+O2 点燃====SO2 现象:空气中是淡蓝色的火焰;纯氧中是蓝紫色的火焰;同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够让纯净的石灰水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 现象:燃烧现象外,其他现象不明显 4P+5O2点燃====2P2O5 现象::生成白烟 3Fe+2O2点燃====Fe3O4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2H2O2MnO2====2H2O+O2↑ 现象:溶液里冒出大量的气泡 2HgO △====2Hg+O2↑ 现象:生成银白色的液体金属 2KClO3MnO2====2KCl+3O2↑ 现象:生成能让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2KMnO4△====K2MnO4+MnO2+O2↑ 现象:同上, 跟氢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Zn+H2SO4==ZnSO4+H2↑ 现象:有可燃烧的气体生成 Mg+H2SO4==MgSO4+H2↑现象:同上 Fe+H2SO4 ==FeSO4+H2↑现象:变成浅绿色的溶液,同时放出气体 2Al+3H2SO4 ==Al2(SO4)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Zn+2HCl==ZnCl2+H2↑ 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 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 现象:有气体生成 △ H2+CuO====Cu+H2O 现象:由黑色的固体 变成红色的,同时有水珠生成 高温 2Fe2O3+3H2 =====2Fe+3H2O 现象:有水珠生成,固体颜色由红色变成银白色 跟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氧气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生成能让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2点燃====2CO(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 现象:不明显 高温 C+2CuO=====2Cu+CO2↑ 现象: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并减少,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高温 3C+2Fe2O3=====4Fe+3CO2↑现象:固体由红色逐渐变成银白色,同时黑色的固体减少,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O2+C 高温====2CO 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减少 3C+2H2O=CH4+2CO 现象:生成的混和气体叫水煤气,都是可以燃烧的气体 跟二氧化碳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点燃====CO2 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a(OH)2+CO2===CaCO3↓+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CaCO3+CO2+H2O===Ca(HCO3)2 现象:白色固体逐渐溶解 Ca(HCO3) △====CaCO3↓+CO2↑+H2O 现象:生成白色的沉淀,同时有能使纯净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Cu2(OH)2CO3△====2CuO+H2O+CO2↑ 现象:固体由绿色逐渐变成黑色,同时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2NaOH+CO2===Na2CO3+H2O (也可为KOH ) 现象:不明显 CaCO3高温====CaO+CO2↑ 现象:有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跟一氧化碳有关的,但同时也跟二氧化碳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