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特点

合集下载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创新与应用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创新与应用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创新与应用摘要: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集装箱运输的普及,集装箱码头作为货物流通的重要节点,承担着货物装卸、储存和转运等关键任务。

然而,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在面对日益增长的货物流量和复杂的运输需求时,已经显现出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和安全隐患等问题。

关键词:技术创新;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自动化码头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自主导航技术,实现了货物的自动化装卸、堆垛和输送,极大地提高了码头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期为码头运营商、技术研发人员和政府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概述在20世纪初,码头开始引入机械设备,如起重机和输送带,以提高装卸效率。

20世纪70年代,自动化码头开始出现,引入了自动化堆垛机和自动化输送系统,实现了部分货物的自动化操作。

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自动化码头逐渐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和自主导航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码头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营效率[1]。

自动化码头是指利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和自主导航技术,实现货物的自动化装卸、堆垛和输送的集装箱码头。

相比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自动化码头的自动化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货物的装卸和堆垛,大大提高了码头的运营效率,且减少了人为错误和事故风险,提高了货物操作的安全性。

集装箱自动化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集装箱尺寸进行智能化调整和适应,提供更加灵活的操作方式,通过智能化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实现对货物流动的实时监控和追踪,提供了更好的货物追溯能力。

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目标(一)实时性确保系统具备高性能和并发处理能力,能够实时处理大容量数据。

通过实时监控作业现场和机械设备的运行情况,实时调度场地作业机械,以及实时传输和处理生产数据,提高作业效率和响应速度。

实时监控作业现场和机械设备的具体方式,如传感器技术、远程监控系统等。

(二)自动处理能力实现码头运行数据的自动积累、存储、分析和决策支持。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自动化码头是指通过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实现货物装卸、仓储和运输等物流环节的自动化操作。

它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为错误,提升作业安全性。

本文将对自动化码头的技术进行分析,包括自动化设备、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技术。

一、自动化设备1. 自动化堆垛机自动化堆垛机是自动化码头的核心设备之一。

它可以根据预设的程序,准确地将货物从集装箱或者货架上取下,并按照指定的位置进行堆垛。

堆垛机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和摄像头,可以实时感知周围环境,确保货物的安全和准确堆放。

2. 自动导引车自动导引车是用于在码头内部运输货物的自动化设备。

它可以根据预设的路径和任务,自主导航并搬运货物。

自动导引车配备了激光雷达和摄像头等传感器,可以感知周围环境,避免与其他车辆或者障碍物发生碰撞。

3. 自动化输送线自动化输送线是将货物从码头的一处运输到另一处的关键设备。

它可以根据预设的路径和速度,自动将货物输送到指定的位置。

自动化输送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段控制,以适应不同货物的尺寸和分量。

二、信息技术1. 仓库管理系统自动化码头需要一个强大的仓库管理系统来监控和管理货物的流动。

仓库管理系统可以实时跟踪货物的位置和状态,提供准确的库存信息。

同时,它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仓库的作业效率。

2. 数据分析和预测自动化码头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分析和预测,优化作业流程和资源分配。

通过采集和分析货物流动、作业时间和能源消耗等数据,可以发现潜在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匡助自动化码头实现持续改进和优化。

三、物联网技术1. 传感器网络自动化码头需要大量的传感器来感知和监控货物、设备和环境。

传感器网络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包括温度、湿度、分量、振动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监控货物的状态、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环境的变化,以及预测潜在的问题。

2. 无线通信技术自动化码头需要一个可靠和高效的无线通信网络来连接各个设备和系统。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自动化码头是指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实现码头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一种物流装卸系统。

它通过应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技术,实现货物的自动化装卸、运输和管理,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

一、自动化码头的技术组成1.物联网技术:自动化码头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手段,实现对码头设备、货物、车辆等的实时监测和管理。

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故障的预警和远程维护,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码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实现对货物的识别、分类和分拣。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货物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疏漏。

3.机器视觉技术:自动化码头利用机器视觉技术,通过摄像头、图像处理等手段,实现对货物、集装箱等的自动识别和定位。

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可以提高货物装卸的精度和速度,减少人工操作的时间和劳动强度。

4.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码头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PLC控制器、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码头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调度。

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运行和作业流程的优化,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二、自动化码头的应用场景1.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码头在集装箱码头的应用场景较为广泛。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集装箱的自动化装卸、堆垛和运输,提高作业效率和安全性。

2.散货码头:自动化码头在散货码头的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货物的自动化装卸和分拣。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散货的自动化装卸和分拣,提高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3.港口物流园区:自动化码头在港口物流园区的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货物的自动化运输和管理。

通过自动化设备和系统,可以实现货物的自动化运输和管理,提高物流园区的作业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自动化码头的优势和挑战1.优势:(1)提高作业效率:自动化码头能够实现货物的快速装卸和运输,大大提高作业效率,缩短作业时间。

厦门远海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特点及进展情况160803

厦门远海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特点及进展情况160803
厦门远海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介绍
技术特点及进展情况
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王沈元 二0一六年八月三日
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的概念
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的概念 集 装 箱 码 头 自 动 化 ( C o n t a i n e r Te r m i n a l A u t o m a t i o n ) 是指港口装卸系统(生产作业、管理过程)在没有人或较少人的直接 参与下,按照预定的生产管理要求,经过自动检测、信息处理、分析 判断、操纵控制,实现集装箱装卸操作和转换运输方式的过程,将员 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 放出来。是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行业技术、智能 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集装箱码头的应用。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优势
作业效率稳定性;


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作业可靠性;
系统资源的统一优化调配; 作业过程的可预测性; 长时间、高强度的作业频率; 实现人-机分离,提高安全性; 减少码头定员,节省人力成本; 提高设备利用率;


降低劳动强度,改善职业卫生条件;
提高效益(绿色环保、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3条集卡车道 ※活动式车档定位 ※适应20,30,40和45 英尺各种车架上
1*20,2*20,1*40,1*4
5各种车架运输方案的 摄像头布置
厦门远海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特点8:集卡交换区司机安全策略
厦门远海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特点9:集卡缓冲区
※ 2进2出
※ 车号识别
※ 箱号识别(前后 箱) ※集卡分流管理 。
厦门远海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特点9:集卡缓冲区
厦门远海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特点10:L型水平运输布局

浅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特点

浅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工艺特点

浅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及场地布局方案张磊(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2013年5月27日摘要:分析了国外已运营及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及场地布局特点,结合国内集装箱码头作业现状,提出了国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及场地布局的研究方案。

关键词:集装箱;全自动;轨道桥;远程控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在进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随着而来的是世界经济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港口企业的发展和未来。

在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港口企业的经营业随着受到影响,如何提高码头作业效率,如何降低运营成本也越来越多的港口行业内开始逐步升温。

随着集装箱码头的逐步讨论,自动化集装箱也伴随其全天候、高效率、少人工等优势逐步进入了码头经营者的视线。

在业内自动化集装箱必将取代传统人工模式码头这个毫无争议的共识下,欧美等诸多发达国家由于其昂贵的人工成本和良好的技术水平,在上世纪90年代率先开始了自动化集装箱的建设,荷兰鹿特丹港、德国汉堡港纷纷建成了自动化集装箱系统,实现了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运营。

但是,这些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全自动码头还是基于不同设备解决方案的摸索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作业模式,自动化集装箱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诸多关键问题还需要进行研究和不断完善。

随着网络技术和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十年,自动化集装箱迎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期,自动化集装箱的装卸工艺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装卸模式。

一、自动化集装箱装卸设备简介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三大设备中,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设备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早已出现双40ft及以上吊具和双小车模式的岸桥。

双40ft或多40ft主要解决高效率问题;双小车岸桥主要解决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的问题。

但是,岸桥设备上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

虽然一些岸桥厂商或者第三方供应商,也已经开始在岸桥上进行自动化的一些尝试。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引言概述:自动化码头是指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自动化设备来实现货物装卸、仓储、运输等物流流程的自动化操作的码头。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自动化码头逐渐成为了物流行业的新趋势。

本文将对自动化码头的技术进行分析,包括物流机器人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大数据技术。

一、物流机器人技术:1.1 自动导航技术:物流机器人通过激光导航、视觉导航等技术,能够实现自主导航和避障,准确快速地完成货物的运输任务。

1.2 抓取技术:物流机器人配备了先进的机械臂和夹具,能够根据不同形状和重量的货物进行抓取和放置,实现灵活高效的装卸作业。

1.3 协作技术:物流机器人之间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进行协作,实现货物的自动转运和协同作业,提高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二、物联网技术:2.1 传感器网络:在自动化码头中,各种传感器被广泛应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重量传感器等,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状态的实时监测和追踪。

2.2 数据采集和分析: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大量的货物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提供准确的货物位置和状态信息,为物流运营提供决策支持。

2.3 远程监控和管理: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对自动化码头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通过云平台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效率。

三、人工智能技术:3.1 机器学习:通过对大量数据的学习和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货物装卸作业的优化和智能调度,提高作业效率和准确性。

3.2 视觉识别: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图像识别和物体检测算法,实现对货物的自动识别和分类,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装卸作业的自动化程度。

3.3 智能决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实现自动化码头的智能决策,如货物优先级排序、设备调度等,提高物流的效率和灵活性。

四、传感器技术:4.1 RFID技术:通过RFID标签对货物进行标识和追踪,实现对货物的自动识别和定位,提高货物的管理和追踪效率。

目前全世界自动化码头

目前全世界自动化码头

目前全世界自动化码头自动化码头是指通过自动化技术和设备来实现货物装卸、堆垛、运输等作业的码头。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的自动化码头越来越普及,其具有高效、安全、节能等优势,能够提高货物装卸的效率和质量。

一、自动化码头的概念和特点自动化码头是指运用自动化技术和设备,实现货物装卸、堆垛、运输等作业的码头。

相比传统的人工操作,自动化码头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性:自动化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货物装卸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2. 安全性:自动化设备通过精确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能够避免人为错误和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3. 节能环保:自动化设备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技术,能够有效节约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4. 灵活性:自动化码头的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的货物和作业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提高了作业的灵活性。

二、全球自动化码头发展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自动化码头的建设和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 北欧地区:北欧地区是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的领先地区之一。

例如,丹麦的奥尔堡港口和瑞典的哥德堡港口都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实现了高效、安全的货物装卸作业。

2. 亚洲地区:亚洲地区的自动化码头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中国的上海港、深圳港等大型港口都在积极引进自动化设备,提高作业效率和质量。

3. 欧洲地区:欧洲地区的自动化码头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荷兰的鹿特丹港口采用了自动化堆垛机和运输设备,成为欧洲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之一。

4. 美洲地区:美洲地区的自动化码头建设相对滞后,但近年来也有一些港口开始引进自动化设备。

例如,美国的洛杉矶港口正在进行自动化码头的试点项目。

三、自动化码头的优势和挑战自动化码头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优势:- 提高作业效率:自动化设备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货物装卸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 提高作业质量:自动化设备通过精确的控制系统和传感器,能够避免人为错误和事故的发生,提高了作业的质量。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

自动化码头的技术分析一、引言自动化码头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实现货物装卸、仓储、运输等环节的自动化操作,提高码头作业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自动化码头的技术进行分析,包括技术原理、应用场景、优势和挑战等方面。

二、技术原理1.物联网技术:自动化码头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和远程控制,提高码头作业的智能化水平。

2.机器视觉技术:通过摄像头和图像识别算法,实现对货物、集装箱等的自动识别和定位,提高装卸效率和准确性。

3.无人驾驶技术:自动化码头采用无人驾驶技术,通过激光雷达、传感器等设备实现自动导航和避障,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4.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化码头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算法,优化作业计划和资源调度,提高整体运作效率。

三、应用场景1.集装箱码头:自动化码头可以实现对集装箱的自动装卸、堆垛和运输,提高码头的作业效率和吞吐量。

2.散货码头:自动化码头可以实现对散货的自动装卸、称重和分拣,降低作业风险和人力成本。

3.港口仓储:自动化码头可以实现对货物的自动存储、检索和配送,提高仓储效率和准确性。

四、优势1.提高作业效率:自动化码头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系统,实现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大幅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能力。

2.降低人力成本:自动化码头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作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安全性:自动化码头采用先进的安全监控系统和避障技术,减少了人为因素对作业安全的影响,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4.提升可靠性:自动化码头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算法,优化作业计划和资源调度,提高了作业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五、挑战1.高投资成本:自动化码头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采购、系统集成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对资金的要求较高。

2.技术难题:自动化码头的实施需要解决多个技术难题,如设备的互联互通、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及场地布局方案张磊(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天津)2013年5月27日摘要:分析了国外已运营及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及场地布局特点,结合国内集装箱码头作业现状,提出了国内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及场地布局的研究方案。

关键词:集装箱;全自动;轨道桥;远程控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港口在进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随着而来的是世界经济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港口企业的发展和未来。

在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港口企业的经营业随着受到影响,如何提高码头作业效率,如何降低运营成本也越来越多的港口行业内开始逐步升温。

随着集装箱码头的逐步讨论,自动化集装箱也伴随其全天候、高效率、少人工等优势逐步进入了码头经营者的视线。

在业内自动化集装箱必将取代传统人工模式码头这个毫无争议的共识下,欧美等诸多发达国家由于其昂贵的人工成本和良好的技术水平,在上世纪90年代率先开始了自动化集装箱的建设,荷兰鹿特丹港、德国汉堡港纷纷建成了自动化集装箱系统,实现了集装箱码头的自动化运营。

但是,这些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全自动码头还是基于不同设备解决方案的摸索阶段,并没有形成一套成熟的作业模式,自动化集装箱还处在一个发展阶段,诸多关键问题还需要进行研究和不断完善。

随着网络技术和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在进入21世纪后的第一个十年,自动化集装箱迎来了一个蓬勃的发展期,自动化集装箱的装卸工艺也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装卸模式。

一、自动化集装箱装卸设备简介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装卸三大设备中,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简称“岸桥”),设备随着船舶大型化的发展早已出现双40ft及以上吊具和双小车模式的岸桥。

双40ft或多40ft主要解决高效率问题;双小车岸桥主要解决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作业能力和作业效率的问题。

但是,岸桥设备上还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化。

虽然一些岸桥厂商或者第三方供应商,也已经开始在岸桥上进行自动化的一些尝试。

例如,通过加装吊具摄像头和集装箱箱号识别系统(OCR),利用岸桥半自动运行模式来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降低了岸桥司机的作业强度。

但是,由于作业船型、潮水、锁具、作业过程中的船舶晃动等诸多因素都制约着岸桥自动化的发展,在与船舶装卸的接触部分还是无法脱离岸桥司机的人工操作。

码头装卸三大设备之二的场地机械,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主流中主要以轨道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简称“轨道桥”)为主,主要原因是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由于大车偏移、胎压等原因造成大车定位不准确,从而影响了小车和吊具的定位,导致自动化后作业效率不佳。

轨道桥由于是在固定轨道上进行移动,所以在实现大车定位方面比较简单。

同时,轨道桥大车的运行速度也较轮胎式集装箱龙门起重机要快,基本上都可以达到200米/分钟以上,从而保证了轨道桥长距离运行的作业效率。

随着自动化轨道桥的逐步应用,在不同国家、地区的集装箱码头间也出现细微变化。

例如,亚洲由于集、疏港的陆运拖车托盘型号差异较大,在自动化轨道桥上衍生出陆运的远程操作模式。

即在针对集、疏港陆运外部拖车作业时,利用轨道桥远程操控模式来解决托盘型号不同的问题。

但是,在欧美一些地区由于法律、公会规定等因素集装箱运输拖车的托盘为统一制式,所以在轨道桥的作业模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

码头装卸三大设备之三的水平运输机械,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应用之中主要分为两种应用模式。

第一种为自动导航小车(AGV),另外一种为全自动跨运车(SHT)。

自动导航小车(AGV)的优势在于运行模式与传统码头作业模式相同,只是把传统码头的人工集装箱拖车(简称“集卡”)更新为自动导航拖车。

全自动跨运车(SHT)的优势在于其非耦合的设计,将岸桥从装卸对箱的困难中解脱出来,提高集装箱船舶的装卸效率。

两种模式都是通过预埋电磁感应装置进行固定路线的运行。

区别在于全自动跨运车(SHT)可以“堆一过二”,同时具备取箱、水平运输和放箱操作,而全自动导航小车(AGV)仅具备水平运输的能力,造成在岸桥和轨道桥在装卸作业过程中需要与全自动导航小车(AGV)进行对箱操作,这种耦合作业模式也造成了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自动导航小车(AGV)的配置数量要远远高于全自动跨运车(SHT)。

尽管自动化集装箱水平运输模式主要以自动化导航小车(AGV)为主,但是由于其耦合造成码头前期需要购买相当数量的AGV,造成码头投资居高不下。

随着近年来全自动跨运车(SHT)技术的不断完善,加之其非耦合设计,让诸多码头运营商开始选择全自动跨运车(SHT)作为自动化集装箱水平运输的主要方式。

根据已运营的自动化集装箱机械配置方案为例,我们也能够感受到水平运输模式选择上的纠结。

码头作业模式鹿特丹ECT AGV+ARMGEUROMAX AGV+ARMGCTA AGV+ARMG弗吉尼亚APMT SHT+ARMG表1伴随着马士基、达飞等多家船公司逐步下水的1.6万TEU至1.8万TEU船舶,我认为未来的岸桥设备将会以双小车岸桥为主,岸桥与船舶作业部分为半自动人工作业模式。

水平运输设备将主要以全自动跨运车(SHT)为主,利用其非耦合设计来提高码头船舶的作业效率。

堆场设备将会是全自动轨道式集装箱起重机。

利用一场多台轨道桥接力方式完成船舶作业。

以卸船作业为例,未来全自动集装箱码头的作业流程将会是岸桥司机利用海侧小车人工完成船舶取箱作业,吊具起升到一定高度后,岸桥自动将集装箱放置到岸桥中转平台(右图①),图像及残损识别系统自动进行校验(校验识别由人工远程通过摄像头统一进行二次处理)(右图②),装卸工人手动完成摘锁后陆侧小车自动将集装箱放置到内伸距地面(右图③),全自动跨运车将集装箱水平运输至堆场交换区,由全自动轨道桥以接力方式放置到码头集装箱对场内。

(右图④区域为船舶舱盖放置区域)但是考虑到自动化集装箱当地技术水平、作业船型、投资回报、人员素质和当地收入水平等诸多因素,预计自动化集装箱装卸设备的配置方案将会在岸桥设备和水平运输设备上有所区别。

码头运营商将会根据当地港口情况在岸桥设备上选择单小车岸桥,或者是在跨运车的选择上使用人工跨运车的方式来解决本地港口的实际情况。

二、自动化集装箱场地布局简介集装箱码头场地布局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集装箱堆场与码头岸线呈垂直布置,另外一种是集装箱堆场与码头岸线呈水平布置,两种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航、陆运作业的分离方式不同。

现今已运营及在建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表1)中,全部都是使用箱区与岸线呈垂直的布置方式,每个箱区的长度在380米左右,每个箱区配置两台自动化轨道桥。

这种垂直与岸线的布局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减少了航、陆运水平运输设备的运行距离。

即减少了全自动集装箱码头水平运输设备的投入数量,也能够在码头运营过程中节约能耗,提高作业效率。

相较于垂直布局的优点,其布局方式的缺点也显现出来,由于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场地设备主要以轨道桥为主,每个箱区配置两台自动化轨道桥,利用接力方式进行航、陆运作业。

这种垂直与岸线的布局方式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由于某个箱区中一台轨道桥的故障,会造成这个箱区的航、陆运出现问题,一旦故障不能够及时解决,其影响的就不仅仅是航、陆运的作业效率,甚至会影响到在港船舶的开船时间。

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很少采用箱区与岸线呈水平布局方式的主要原因是距离问题,箱区与岸线呈水平布局造成水平运输设备需要运行的距离增加,无论是自动化导航小车(AGV)还是全自动跨运车(SHT)都需要通过增加数量以弥补距离增加造成的效率影响。

水平布局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机械的可替代性,利用开放性的场地布局实现了机械的可替代性,一旦机械出现非大车故障,同场的其他轨道桥可以立刻通过换场来减少故障对航、陆运作业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布局有深刻的认识,我们选择了韩国釜山新港的HJNC码头和BNCT码头进行了实地调研。

HJNC码头是2009年投产的半自动集装箱码头。

码头岸线长度为1100米,码头吃水为-18米,共有岸桥设备12台,场地面积为69.63万平方米,共有跨距10排集装箱的外伸距轨道桥42台,水平运输设备为人工拖车,内部拖头96部,托盘193台,码头箱区与岸线呈水平布局。

BNCT码头是2011年底投产的半自动集装箱码头。

码头岸线长度为1400米,码头吃水为-17米,共有岸桥设备12台(已投产一期为8台,二期为4台),场地面积为84万平方米,共有全自动跨距10排集装箱的轨道桥60台(已投产一期为38台,二期为12台),水平运输设备为人工跨运车,人工跨运车共计30台(已投产一期为20台,二期为10台),码头箱区与岸线呈垂直布局。

通过现场实际调研,我以韩国釜山新港HJNC码头与韩国釜山新港BNCT码头为例进行对比,箱区与岸线呈水平布局较箱区与岸线呈垂直布局,有场地出口至岸线中心点每个作业循环需要至少增加400米的运行距离。

按此计算,在同等资源状态和作业效率的情况下,水平布局方式较垂直布局方式至少将会增加2倍的运行时长。

从下图中我们通过陆运拖车作业运行的距离也可以看出两种布局方式的运行距离的差距。

我认为场地布局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港口本身的技术水平,在能够控制机械故障率和抢修效率的前提下垂直布局显然是最佳选择,不仅从前期的设备投资还是后期的运营成本都较水平布局方式有很大的技术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