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东战略和中亚战略的调整
老常: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五大方向

当今世界局势发展的五大方向政治战略 2009-09-04 21:16 阅读310 评论18字号:大中小在翘楚看来,当今世界,是美国霸权主导的世界,美国是世界局势变化的主要矛盾。
最近世界局势比较乱,各方势力在整合之中。
整体来说,世界局势变化可分为五大方向:一是中东中亚方向;二是欧俄方向;三是亚洲方向;四是美洲方向;五是非洲方向。
一、看中东中亚方向看中东方向变化,主要看三条线:一是伊朗-叙利亚-真主党-哈马斯这条线。
这是一条比较坚定的反美反以色列的主线,我们主要是看这条线的内部链接是否完整,是否稳定发展,并与外大国关系的连接情况。
二是看美国-以色列-伊拉克这条线。
这是目前主导中东局势发展的线。
看这条线的一些舆论、言论和行为。
三是看埃及-约旦-阿联酋-沙特等海湾国家情况。
这条线目前处于自保状态,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大国的进一步介入,这条线未来越来越趋向反美反以的态势。
看中亚方向变化,也主要看三条线:一是看美国-阿富汗现政权这条线,这条线目前主导阿富汗的局势。
但因美国势力在该地消耗越来越大,阿富汗重建情况越来越糟糕,阿富汗民众反战群体的基数会越来越大,抵抗力度越来越强,可以预测,美阿统治阿富汗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弱。
二是看欧盟这条线,对于阿富汗民众来说,欧盟在阿富汗,是属于殖民者性质的,目前处于自保状态,显示军事存在。
三是上合及巴基斯坦、伊朗这条线。
这条线总体上是想维护区域安全,反对欧美破坏该地区稳定和军事存在。
目前来说,美国是中东中亚局势的幕前主导者,但中东中亚局势发展变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是中俄欧介入中东的力度越来越大,直接挑战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
随着大国的介入,阿拉伯国家这条线和伊朗这条线联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反美反以的意志和信心会随着美帝的衰落而逐渐增强。
这势必导致美国调整其中东战略,奥巴马上台后对伊斯兰国家这条线示好,对伊朗这条线示好,就是缓兵之计,以调整自己不利的战略态势。
二是中亚局势越来越紧张。
当前美国战略重心调整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影响研究

当前美国战略重心调整对我国国建安全的影响研究【内容提要】在二战结束后六十多年的时间里,美国的战略重点始终是摆在欧洲,但近年,美国高调宣布将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并且自2010年以来,在经济、安全等各方面都动作频频。
亚洲在美国战略天平上的份量正在加重。
美国做出这一战略决策主要是因为亚洲正日益成为美国最大利益和最大挑战之在。
对于这种战略调整背景下的中美关系的现状和走向应有一个冷静、谨慎和理性的观察与判断。
在正视中美关系存在矛盾和斗争的同时,更应清醒地认识到中美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利益共同点和合作空间。
【关键词】美国战略调整中国国家安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美关系【正文内容】总的来说,现在的美国对中国的关系,或许能用这句话代表“无可奈何要合作,情不自禁想遏制”。
这表现出了美国一种矛盾的心里,中国的强大已不可否认,和中国的合作是必须的,但合作的同时又想着节制中国的发展。
在经济上而言,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亚洲,而亚洲的最重要的经济推动力则是中国,美国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和中国合作。
中国和美国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所以无可奈何要合作。
另一方面,美国尚未抛弃做老大的思想,想要实现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情不自禁想遏制。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经济组织,美国不但充分利用这个经济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其亚太地区的经济力量,还另外加入了一个TPP组织,这是个全新的组织,目前只有九个国家组成,但像日本,韩国都在谈判之中。
然而,这个组织却把中国排除在外,是典型的以美国为主导的一个经济组织。
这个组织由于得到美国的支持,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动力。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经济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亚太地区作为亚洲最有活力的经济区,美国需要这个平台,但是,美国的进入,必将和中国的利益发生冲突,中国要发展,必须抢先占住先机。
在政治上,美国重返亚太,不但强化了日美,日韩等传统的军事同盟关系,并加强了菲美同盟,在东盟框架内,美国屡屡出击,美国强调重返亚太,第一是要造成一个态势,即在亚太地区,美国不能走,亚太地区需要美国的保护伞和领导;第二个目的,防止传统亚洲盟国日本和韩国的离心倾向,造成中国、印度威胁论,加强对新兴市场的控制;第三,中国和东盟贸易自由化发展势头很猛,中国已经成为东盟、日本、韩国等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超过美国,美国担心被边缘化,所以在中国周边投棋布子。
美国军事行动和它的中亚战略

美国军事行动和它的中亚战略
巴人;范梅
【期刊名称】《云南国防》
【年(卷),期】2001(000)006
【总页数】1页(P23)
【作者】巴人;范梅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E712.0
【相关文献】
1.美国"新中亚战略"及其对中国战略安全的影响 [J], 张博文
2.美国中东战略和中亚战略的调整 [J], 潘光
3.美国快步走向中亚──评美国对中亚的战略意图 [J], 张如海
4.美国的石油地缘战略与中国西藏新疆地区安全──从美国南亚和中亚外交新动向谈起 [J], 张文木
5.冷战后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战略与中国能源战略的选择 [J], 于庚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冷战后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摘要自二战结束以后到冷战结束这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欧洲地区是美苏两超争霸世界的焦点和中心。
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心和军事部署的重点理所当然的一直放在欧洲地区。
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国际形势与世界地缘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动,尤其是随着东亚政治、经济、战略地位的急剧提升,亚太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大为提高,其全球战略部署的重心正逐渐向亚太地区转移。
但是必须承认,美国的战略重心真正转移到东亚还需时间,现在美国的战略重心转移还处在一个刚开始的过程之中。
关键字:美国战略重心中美关系地缘政治经济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强的大国,其战略利益的重心必定是放在与其自身政治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区。
冷战期间美国的核心战略利益偏向于军事和政治,冷战结束以后,经济利益逐渐成为各国的核心战略利益。
美国的战略重心也必然随着这种客观形势的变化而发生转移。
冷战期间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欧洲是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二战结束以后,欧洲的经济军事实力被大大削弱,美国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的经济政治中心,同时,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大举介入西欧的经济复兴,帮助西欧重建,以增强资本主义阵容的实力。
同时在欧洲布置了大量的驻军和军事设施,开始与苏联进行冷战,以美国为首成立了“北约”军事同盟同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展开对峙。
整个冷战期间,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同样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两者都是军事超级大国,视对方为自己的最大战略威胁。
①欧洲成为两个大国角力的主要阵地,两个国家都把最主要的海外军事力量放在了欧洲地区。
不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把欧洲视为自己的最重要的战略阵地,而在亚洲、非洲、中美洲这些地区的争夺相对来说是出于局部的战略利益。
两国的战略重心理所当然都放在了欧洲,这是由当时客观存在的世界政治经济地缘格局所决定的。
冷战结束以后的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一、美国战略重心的现状冷战结束以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已经失去了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但是其战略利益的重心仍然放在欧洲,美国同欧洲的经济政治联系是最密切的,其绝大部分的海外经济利益和军事存在依然放在欧洲。
当前世界政治形势专题---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待奥巴马上台,方惊觉形势有变。美国忧虑随 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日后在外交上会日益咄咄逼 人,以致干扰美国海军在国际水域的活动,甚至 威胁到自中东至东北亚的石油运输。所以,美国 调整战略思维,高调宣称重返亚洲。 2. 美国有机可乘 韩国“天安舰”沉没以后,中国并没有在联 合国安理会投票支持通过直接针对朝鲜的谴责, 这引起韩国的不满,美国借此搞美韩军演,并且 邀请日本派观察员参加。日本与中国有岛屿争端, 也需要借助美国。 南海问题非常复杂,短期内是解决不了,与 中国有争议的国家也希望借助美国的力量获取自 己的利益。
10
4.美国越来越多地体现它在东亚的存在 • 利用“天安号” 和延平岛事件,美韩频繁 进行军演,把核动力航母开到了黄海。 • 继美日2+2会议将台湾定为美日防卫合作的 对象后,美日又进行了“夺岛演习”,台湾地区 马上表示关注。 • 在冷战期间互为敌人的越南和美国在一夜间 成为准盟友,美国的航母访问了越南苋港。2010 年8月8日“华盛顿”号航母编队在靠近西沙群岛 的南海海域,与越南展开联合演练,8月14日停靠 新加坡, • 第七舰队旗舰“蓝岭”号2010年8月4日访问 马尼拉。 • 2010年召开东盟美国峰会。
11
12
(二)美国全球战略东移的背景和原因 1. 主要是应对中国的崛起 进入新世纪,美国忙于反恐,热中打 阿富汗及伊拉克两个战争。中国则利用 美国反恐战争改善了同美国的关系,无 论是在经济、军事和外交上,都上了一 个台阶。 实现了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中国 经济持续十年两位数增长,2010年第二 季度,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超过美国也是指日可待;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及其对华影响
1
Hale Waihona Puke 一、克林顿、小布什时期的美国全 球战略
美国中亚战略调整及地区政策走向

The Adjustment and Trend of US’s Central Asia
Strategy
作者: 杨育才[1];袁毅[2]
作者机构: [1]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2]国防大学研究生院
出版物刊名: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页码: 19-37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2期
主题词: 美国;中亚;大中亚战略;大国博弈
摘要:2020年2月公布的美国新版中亚战略,宣称“着眼于促进中亚地区的独立与繁荣”,实质是特朗普时期美国脱困阿富汗、巩固地区影响和加强遏制中俄的中亚战略的总结,也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中亚战略的继承与发展。
在过去30年中,美国的地区战略调整经历了冷战格局结束之初的力量真空期、“9·11”事件后全球反恐联盟的大发展时期、阿富汗撤军背景下的战略“再平衡”时期,以及面向大国竞争的地区战略新时期四个阶段。
不同时期的美国中亚战略注重多领域政策途径的开辟与战略手段运用,无论利用反恐战机军事进入中亚地区,还是在阿富汗撤军条件下继续推进中亚战略的基本目标,均显示了美国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等各领域政策途径和战略手段的综合运用,地区战略目标的达成具有多领域、多途径和综合手段运用的突出特点。
最新一轮的战略调整勾勒出美国中亚地区政策的基本走向,坚持政治改造、致力经济塑造、注重外交再平衡和加强军事战略预置是美国中亚政策走向的基本方面。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国周边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与中国周边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1、战略东移即指美国将战略重点由欧洲转移亚洲。
主宰欧亚大陆的国家将能控制世界最先进和经济最发达的三个地区(北美、欧洲和亚洲)中的两个。
2、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原因第一: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中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
美国“未来的繁荣安全与亚洲的形势发展密切相关”第二:亚太地区既是美国克服眼前金融危机、复苏经济的主要依托,更是未来美国经济大发展特别是对外贸易和投资大发展的基地。
第三:美国亚太主导地位面临严重挑战,这一地区的盟国出现导地位受到历史性的挑战。
金钻四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第四、反恐和应对大国崛起是美国长期面对的两项重要战略任的反恐时代告一段落,应对大国崛起成为美国的紧迫课题。
3、美国战略东移的具体部署——加大政治外交投入,强化传统盟友关系——在经济上努力推动建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构筑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广泛的经济合作关系——在安全上扩大关岛军事基地建设、强化军事同盟、扩大军事合作对象国和频繁举行军事演习,构建亚太军事安全网络。
政治上:第一,强化传统盟友关系。
第二,巧妙利用各种手段拉近与非同盟国的关系经济上:强势推进TPP框架协定,打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改写亚太经贸版图TPP协议使美国成为亚太经贸机制的中心,美国对华全面包围军事上:美国主导的雁型安全模式雁型安全模式领头雁是美国,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泰国和菲律宾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越南、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关系。
第四梯队主要以地区为平台,呈现出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它是美国塑造亚洲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
美国“雁型安全模式”最主要的目标在于制衡中国,该战略也适应了地区内的多种安全需求。
梯队之间加强多边合作日菲发表南海安全合作联合声明共同应对地区挑战和中国崛起日越签署海洋战略安保协议美日韩军事三边体制成型4、重返“亚太”并非易事1、美国:存在三大软肋二、中国周边态势二、中国周边态势中国社科院亚太研究所安全外交研究室发表“中国周边安全环境评估(2012)”报告。
美国大中亚战略进入新阶段

美国大中亚战略进入新阶段*朱永彪尹舒阳摘要:美国的大中亚战略在奥巴马上台后,尤其是在2009年底开始发生一些变化,标志着美国的大中亚战略进入新阶段。
从近期美国的表态和表现中可以看出美国大中亚战略的战略目标收缩了,美国改变了全面推进安全、能源、民主与一体化四重目标的战略,将安全、能源作为大中亚战略的优先目标,推进大中亚地区的民主化等目标则有所放缓,美国大中亚战略也由此进入新阶段。
关键词:美国 大中亚战略 中亚联线 阿富汗 民主化中图分类号:D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812(2010)05-0029-362009年12月1日,奥巴马宣布了向阿富汗增兵的方案,公布这一方案则经过了长达92天的评估。
因此,这一方案被视为是一个审慎的决定,引起了各方的注意,它将成为美国阿富汗战略的一个转折点,也将成为美国大中亚战略的转折点。
而在此前半个月的11月18日,美国国会成立了中亚联线(Congressional Caucus on Central Asia,CCCA),表明美国国会对中亚事务的关注有所提高。
综合最近美国的表态和表现,可以看出美国的大中亚战略已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本文将对这一问题做详细地分析。
一、美国大中亚战略及其新变化美国的大中亚战略肇始于小布什政府时期,在奥巴马上台后尤其是在2009年底开始发生一些变化,标志着美国的大中亚战略进入新阶段。
2005年3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亚高加索研究所所长弗雷德里克・斯塔尔在一份题为《阿富汗及其邻国的“大中亚伙伴计划”》[1] 的报告中,第一次把阿富汗与中亚五国作为一个整体称为“大中亚”,并就此提出了“大中亚计划”。
2005年夏,斯塔尔又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观点。
[2]斯塔尔认为,“9・11”事件后美国的中亚战略都以阿富汗战争为中心,但没有明确提出美国在中亚的长远利益及机制安排,因此美国在中亚的长期军事存在缺乏合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色列在被 占领土上建新 的定居点 据调查 , 目前美 国犹太人中支持奥 巴马对 以色列政策的达到 5 7% 如果能够排除美国国内 以色列院外集团 这一障 碍 因素 , 奥巴马就可进一步对 以色列采取行动 这次美国在中东核问题上支持
对 以施压 , 还支 持对 以色列 袭 击援 助加 沙船 只进 行 国 际调 查 , 都表 明了这 一 点 奥 巴马 已经看 到 , 这 是大 势 所趋 , 如果 不能 管住 以色列 , 中东和 平进 程 无法 推 进 , 美 国 的中东 战 略也无 法推 行 第三 , 遏制 伊 朗 这是 美 国 的长 远 战 略 , 也符合 温 和 阿 拉伯 国家 和 以色 列
形象及其与伊斯兰世界的关系 , 但 决不意味着美 国会放弃 自己在伊拉 克的利
益 , 特 别 是能 源利 益 比如在 石 油大 项 目招标 上 , 美 国仍会 极 力 维护 自己的利 益 , 但 也让 其他 国家拿 到一 些 项 目, 比如 中 国最近 已拿 到 了几个 油 田开发 项 目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 , 美 国也无力独吞所有项 目 第二, 管住以色列 奥巴马上台后 , 一直压 以色列与 巴勒斯坦会谈 , 反对
色革命 , 但其结果很不理想, 比如在吉尔吉斯斯坦 ,
物 比 以前 的更 糟 其 后 , 美 国接 受 了某 些学 者提 出的
向经 济 , 极力 推 动 中亚和 南亚 的整 合
颜色革命
后上台的人
大 中亚 战 略 , 重 点转
奥巴马上台之后 , 基本接受 了大 中亚战略中的经济内涵 , 但更侧重于阿富 汗, 将其作为一个整合南亚和中亚的枢纽 , 而且更加关注 巴基斯坦 目前, 美
否 确保 进 入 阿富 汗 的 战 略通 道 , 特 别是 驻 阿 富汗 联 军 后勤 补 给 线 的 安全 和 稳
定 ; 其 三 , 能 否保 持 阿富 汗选举 后 局势 的稳 定 , 并提 升 阿富 汗军警 的战斗 力 ; 其 四 , 能否 加强 巴基斯 坦政 府 的掌控 力 , 使 其继 续 打击塔 里 班和 宗教极 端 势力 正 是在这 四个 方面 , 中 国和 上合 组织 正在 发挥 或可 能 发挥重 要 的 甚 至 是举 足
必辜伦帐
奥 巴马与美 已个球战略
定 , 是 因为 经 贸政 策 是亚 洲 国家对 外政 策 的重 要基础 , 而 美 国在亚 洲没 有 自由
贸易协议, 这将会减少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自由贸易 区倡议 , 响应 者寥 寥 无几
同时, 前任总统布什提出的亚太
奥 巴马政 府 以跨 太平 洋战 略经 济伙伴 协 定
美 国 当然不 能 听任 以色 列采 取行 动 , 必 须 时 时注意 以色 列 的动
曲弃伦帐 , 奥 巴马与或 已今球减略
向 遏制伊朗究竟是用软实力还是硬实力 , 美 国国内也还争论不休
二Leabharlann 美 国的中亚 战略美 国对 中亚 的政 策有 个演 变过 程 2 0 0 5 年 , 布什 政 府积极 推 动 中亚 的 颜
为抓 手 , 通 过设 立 自己的 自由 贸易 标 准 , 并将 该协 定扩 大 到所 有亚 太 国家 , 来 引领 亚 太经 济合 作 另一 方面 , 随 着越 来越 多 的 东盟+3 成 员加 入该 协定 ,
东亚 经 济一 体化 进程将 会受 到 削弱 , 跨 太平洋 战 略经济 伙伴 协 定成 为美 国平衡
卡什 维利 下 台 美 国之 所 以在 中亚 没有对 俄 采取 针锋 相对 的行 动 , 是 因为 它 的 战 略总体 上 是收 缩 的 , 同时还 需要 俄在 签署 核 协议 等 问题 上 给予 合作 , 因此在 乌 克兰 吉 尔吉 斯斯 坦等 问题 上都 保持 了克制
第一 , 俄 罗斯 不相 信韬 光养 晦 , 而 是采 用直 接 强权 干预 的 办法 ; 第 二 , 吉 尔 吉 斯 斯坦政 局变 化 背 后有俄 罗斯 的 因素 , 但 不 一定 是俄 一手 策划 , 新 领导 人 亲俄 , 但 并非反 美 , 俄 美 还会 在吉博 弈 第三 , 格鲁 吉亚 方 面 , 俄 罗斯仍 然 谋求 使 萨
国在适 度 增兵 的 同时又 想 要摆 脱 阿富汗 这个 无 底洞 , 为 此奥 巴马抛 出 了 2 0 n
年从阿撤军的时间表 美国已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国, 美国确实要离开阿富汗,
中 国作 为邻 邦 要做 好 准备 从 目前情 况看 , 奥 巴马的 阿富 汗新 战 略能 否 成功 的 其二, 能 关键 因素 有 四个 : 其 一 , 能 否说 服 其他 国家 向 阿富汗 派 兵 或增 兵 ;
东亚 合作 , 反对 建立 东亚 自由 贸易 区的工 具 美 国参 与亚 太合作 所 产 生的上 述可 能性 后 果 , 将会 影 响我地 区合作 战 略的 顺 利 实施 首 先 , 东 亚合作 刚刚起 步 , 各 国之 间差 距很 大 , 中 日 日韩 等 国之
间还 有很 多矛 盾难 以克服 , 东 盟 中小 国家对于 大 国主 导 或大 国相 争十 分担 忧 因此 中 国作为 一 个大 国 , 始 终支 持东 盟在 东亚 合作 中发挥主 导 作 用 , 认为 东盟 一直是 东盟 十 3 会议 的组 织者 和协 调 者 , 这 既是 东亚 合作 的特 色 , 也是 各 方 美 国若 主导 东 亚合 作 , 将 使 东亚 合作 进程 发 生质 的变化 互 利共 赢 , 以营造
旧跨澡 即公年 第 礴 璧 期
收缩战线 ; 第二 , 从单边主义转向多边主义 , 不仅与盟 国合作 , 还要拉伙伴国 家参与 ; 第三, 从一味使用硬实力转 向软硬兼施 , 注重运用软实力和巧实力
美国的全球战略在转变 , 这是一种战略转变 , 但在具体 问题上可能是策略转变 ,
战略转变和策略转变是相互结合 的 原因很简单 : 奥巴马认识到小布什的政策 无法实现 , 因此必须对大战略作 出调整 , 并作 出相应 的策略调整 仍非常注意发挥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作用 奥巴马 目前高举人权 同时 , 美国 对话 无核
美 国 中东战略和 中亚 战略 的调整
潘 光 (上 海社会 科学院上海合 作组织研究 中心主任 )
从奥 巴马 上 台 以来 的战 略调整 来看 , 美 国 的适 应 能力 非常 强 , 从布什 奉 行 的单 边主 义 垫 穷 兵默 武政 策转 向奥 巴马 的思路 , 转 轨很 快 , 而 且有 理论 上 的铺 总 体来看 , 这 一 转变 有三 个特 点 : 第 一 , 改变摊 子铺 得 太大 的 局面 , 适 当
轻重 的作 用 , 这 就是 美 国
原因
北 约极 力 拉 中 国和上 合组 织 一起 应 对 阿一 巴困局 的
最近 , 俄 罗斯 在 中亚和 前 苏联地 区转 守为攻 , 在 乌 克兰 连得手 , 这 一 战略态 势变 化将 会 影 响美 国的 战略
吉 尔 吉斯 斯坦 连
有 几个 发展 态势 值得 注 意 :
现 实 和 明智 的选择
其 次 , 中 国关于地 区合 作 的理念 是 与地 区谋 求共 同发 展 , 和 平稳 定 平等互 信 合作 共赢 的地 区环境 为 目标
因此 中 国欢 迎任 何有 利于
地 区和平 稳 定 繁宋 的合作 机 制 , 不主 张 以一种 机 制覆 盖另 一种 机制 第 三 , 中 国 已与东 盟建立 自由 贸易 区 , 并和 一 些亚 太 国家签 订 了双边 自由 贸易 协定 ,
的利益 奥 巴马着重使用软实力和多边外交 , 拉欧洲
散 , 今 后 对 伊 朗可 能 也是 如 此 贸然采 取 行动
28
俄罗斯
中国一起搞对
伊 制裁 , 但 是 制裁 的效 果是 有 限 的 美 国对 朝鲜 的政 策 已经 从 无核 化 转 向 防扩
不过 以色 列 不能 容 忍伊 朗拥 有 核武 器 , 可 能会
将 和 更 多的 国家签 订 自由贸易协 定
中 国遵 照 世界 贸易 组织 的原 则和 标 准 , 更
多 的是从 大 局 出发 , 尽 可能 照顾 对 方 的关切 , 甚 至让 利于 后者 , 做 到 多予 少取
和先 予后 取 , 以实现 共 同发 展 不 同的标 准 , 并 将其 强 加于他 人 互 利共 赢 中 国反对在 地 区经 济合作 中设定
三面旗帜, 对第三世界国家 新兴国家有一定的吸引力 , 对伊斯兰世界也产生
了一 定 的影 响
从实 际操作看, 奥巴马上台后最为重视的是 中东和中亚战略的调整
一
美 国的中东战 略
奥 巴马 的 中东 战 略和 政策 有 三个 支柱 : 第一 , 走 出伊拉 克 这样 可 使美 国卸掉 一个 大 包袱 , 也 可 改 善 美 国 的国 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