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量放散状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30例
冲击波治疗仪对跟腱炎、肌腱炎的临床治疗和效果评价

冲击波治疗仪对跟腱炎、肌腱炎的临床治疗和效果评价【摘要】目的:探讨冲击波治疗仪对跟腱炎、肌腱炎的临床治疗和效果,望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提供支撑。
方法:本次病例的初始收治时间和结束收治时间分别为2021年6月和2022年6月,试验病例为跟腱炎、肌腱炎患者,自我院选取病例共60例,采取随机化分组的方式,确保两组患者的人数、相关临床资料与数据一致,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病例数均为30例,治疗方法是两组唯一的变量,前一组为纯采用艾灸治疗,后一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冲击波治疗仪治疗,试验中统计记录相关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与持续行走时基本一致(P>0.05);同组治疗前后对比,两组的VAS评分与持续行走时均不断优化,治疗前后对比有较大差异(P<0.05),且实验组指标更优,两组数据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6.67%,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两组数据比较明显不同(P<0.05)。
结论:对跟腱炎、肌腱炎患者应用冲击波治疗仪治疗,能够改善并恢复下肢的功能,临床疗效大大提高。
【关键词】跟腱炎;肌腱炎;冲击波冲击波治疗仪是一种新型理疗仪器,利用气动原理对痛点进行连续冲击,有利于改善肌腱疾病症状。
本院为证明冲击波治疗仪对跟腱炎、肌腱炎的临床治疗和效果,开展了临床对照试验,选取的病例时间均在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采取随机化分组的方式,跟腱炎、肌腱炎患者例数一组30例、另一组30例,两组分别实施不同类型的治疗介入,如下所述: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跟腱炎、肌腱炎患者,自我院选取病例共60例,初始收治时间和结束收治时间分别为2021年6月和2022年6月,采取随机化分组的方式,确保两组患者的人数、相关临床资料与数据基本一致。
纳入标准:患者均诊断为跟腱炎、肌腱炎,本研究经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患者;双下肢骨折手术史者。
冲击波治疗仪对跟腱炎、肌腱炎的临床治疗和效果评价

冲击波治疗仪对跟腱炎、肌腱炎的临床治疗和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全面分析冲击波治疗仪对跟腱炎、肌腱炎的临床治疗和效果评价。
方法:选择与2021年1月-2022年7月共计200名门诊治疗跟腱炎、肌腱炎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从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另外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冲击波治疗仪进行治疗。
治疗两个月后,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案下患者疼痛感及治疗有效率。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感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冲击波治疗仪对跟腱炎、肌腱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良好,适用于广泛推广。
关键词:冲击波治疗仪;肌腱炎;跟腱炎肌腱病变又称肌腱炎,是一种导致疼痛、肿胀和功能受损的肌腱疾病。
疼痛通常在运动时加重,最常发生在肩部、肘部、手腕、髋部、膝盖或踝部。
跟腱是小腿肌肉的延伸,附着在跟骨上。
当脚部进行伸展运动是,跟腱肌肉收缩。
跟腱炎是指位于脚踝后部的跟腱出现酸痛的情况。
跟腱病伴随着肌腱结构和机械特性的改变。
疼痛通常在运动开始时加重,此后减轻。
也可能出现踝关节僵硬。
发病一般是逐渐的。
症状主要是脚踝局部的疼痛和肿胀,或者是环绕整个关节的烧灼感。
在这种情况下,疼痛通常在活动时和活动后加重,而且由于肿胀影响肌腱的活动,肌腱和关节区域在第二天会变得更加僵硬。
肌腱从腱鞘或腱旁接受营养。
当肌腱发生损伤时,周围结构的细胞会迁移到肌腱中以协助修复。
其中一些细胞来自于进入肌腱的血管,以提供直接的血液流动来增加愈合。
而跟腱本身的血液供应或细胞活动较弱,因此这种损伤的愈合速度会很慢,因此病程较长,需要大量治疗时间,严重影响患者日常工作与生活质量。
常规治疗手段主要是卧床休息、理疗或手术。
本研究将冲击波治疗仪引入对跟腱炎、肌腱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对骨肌疾病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现进行以下报道: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与2021年1月-2022年7月共计200名门诊治疗跟腱炎、肌腱炎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从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另外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冲击波治疗仪进行治疗。
冲击波对肌腱炎的治疗原理

冲击波对肌腱炎的治疗原理冲击波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肌腱炎的治疗。
其治疗原理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作用:冲击波通过机械能的作用,产生高能量波束,可穿透皮肤和软组织,直接作用于受伤肌腱或炎症区域的病变组织。
这种机械作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流灌注,提高氧供,加速病变组织的修复和新生,有助于肌腱炎的康复。
2. 生物化学作用:冲击波刺激细胞内分子和基因的表达,促进生物化学反应的发生。
冲击波可引起细胞内一系列酶的产生和释放,如一氧化氮合酶和线粒体酶等,从而促进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增殖,加速病变区域的修复和再生。
3. 神经递质作用:冲击波刺激神经末梢,释放一些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血小板聚集素和蛋白酶等。
这些神经递质具有抗炎和镇痛作用,可减轻肌腱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4. 炎症反应作用:冲击波能够通过炎症介质的释放、细胞因子的调节和免疫细胞的激活等,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促进炎症的消退。
冲击波治疗可提高细胞的代谢活性,增加免疫细胞的活动性,促进炎症的清除和组织修复。
以上是冲击波对肌腱炎的治疗原理。
实际治疗中,冲击波治疗通常分为低能量和高能量两种方式。
低能量冲击波治疗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式,适用于早期肌腱炎患者。
低能量冲击波的作用是刺激肌腱炎区域的血液循环,促进病变部位新陈代谢、纤维化修复,减轻炎症反应。
这种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每次治疗间隔一周,持续数周至数月。
高能量冲击波治疗一般用于顽固性肌腱炎患者或反复复发的患者,效果较低能量治疗更明显。
高能量冲击波可激活病变区域休眠的干细胞,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减少炎症细胞和血管增生,提高治疗效果。
高能量冲击波治疗通常只需进行一次或数次,每次治疗间隔数周。
总之,冲击波治疗通过机械、生物化学、神经和炎症反应等多种作用途径,促进病变区域的血液循环、氧供和营养输送,刺激细胞增殖和修复,减轻炎症和疼痛,促进肌腱炎的康复。
具体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治疗体会

[ 关键 词 ]肩袖 ;钙化性肌腱 炎;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R 8 66 [ 文献 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10 2 4 2 1 )2— 0 2一 1 0 8— 34(0 0 0 09 O
肩袖 钙 化 性 肌 腱 炎 病 因不 明 , 以往 认 为 是 由 于肌 腱组 织 退 变 后 出现 的钙 化 表 现 。 目前 认 为 退 变性 的肌腱 炎 是 逐 渐 恶 化 的 ,而 钙 化 性 肌 腱 炎 作 为炎 症 的一 种 ,有 着 急 性 发 作 的 特 点 并 有 自愈 倾
4 讨论
分 析治 疗结 果 发 现 ,非 手 术 治 疗 有 效 ,疼 痛 均 可缓解 ,大 多 数 患 者 在 治 疗 后 3个 月 疼 痛 完 全
消 失 ,需 要 注 意 的是 非 手 术 治疗 组 病 例 是 在 向患 者 详细说 明治 疗 方 案 后 获 得 了 患 者 的 长 期 配 合 的
: : 竺
堕堂 堂塑 J r lfhn n M d aCl e 第 1 卷 第2 21年6 on e a eil oe u aoS y g c l g 2 期 00 月
肩袖钙 化性肌腱炎 的治 疗体 会
滕 海 ,陈北 北 ,朴成 哲
( 阳医学 院奉天医 院骨一科 ,辽宁 沈 阳 10 2 ) 沈 10 4
疼 痛往往 不 能 配 合 查 体 ,亚 急 性 期 或 慢 性 期 患 者
改善 ,余 1 O例均在术后一周 内疼痛消失 ,在术后 个月 内完 全恢 复 活 动 度 。所 有 病 例 在 术 后 3个 月 至 2年 的随访 中未 复发 ,X 线 亦 未见 钙 化 复 发 。
一
远 期 随访 结 果 尚需完 善 。
有 自愈的倾 向 ,所 以在治疗 的选 择时应该 明确病 变的情况 ,不要 盲 目手术 ,以免损 伤肩袖组织造
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观察

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观察发布时间:2021-06-16T12:16:08.10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期作者:龚海波陈丽[导读] 观察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龚海波陈丽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641000摘要:目的:观察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
方法:2019年5月—2020年5月以我院收治的62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中药外敷治疗,研究组实施发散式冲击波疗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 AS评分和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14%优于对照组的80.0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腰椎综合征(1.87±0.58)、肩手综合征(1.88±0.69)、腰椎综合征(1.84±0.46)、膝关节综合征(1.91±0.49)V 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的腰椎综合征(2.59±0.88)、肩手综合征(2.34±0.78)、腰椎综合征(2.76±0.64)、膝关节综合征(2.34±0.78),P<0.05。
结论:发散式冲击波疗法能够有效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发散式冲击波疗法;颈肩腰腿痛;疗效颈肩腰腿痛是颈肩痛和腰腿痛的合称,其病因主要包括软组织急性损伤、软组织慢性劳损、过敏因素、免疫因素以及其他疾病等。
颈肩痛症状的主要表现为颈部、肩膀的疼痛、麻木,伴有一侧或两侧上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的等。
腰腿痛是指下腰部、腰骶部、臀部等多处的疼痛,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
本次研究对发散式冲击波疗法改善颈肩腰腿痛患者疼痛症状的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5月—2020年5月以我院收治的62例颈肩腰腿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1:10,年龄在26~74岁,平均(55.47±3.23)岁。
骨肌疾病体外冲击波治疗进展——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

( - 1 9 . 2 8 ,- 1 . 7 0 ) ,P < 0 . 叭] ; 治疗组 患者钙化灶消失率 显著高于对照组 [ MD = 2 4 . 2 4 ,9 5 %C /( 3 . 3 5 ,
基金 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 3 1 1 7 2 1 6 9 ) 通讯 作者 : 邢 更彦 E — ma i l : x g y 1 3 5 0 1 3 8 @1 6 3 . c o n r
2 ・重 点 号 专 题
・
《 中国医学前 沿杂志 ( 电子版 ) 》2 0 1 7年第 9 卷 第 2期
《 中国医学 前沿杂 志 ( 电子 版 ) 》2 0 1 7年第 9 卷 第 2期
・重 点 号 专 题
・ 1
DOI :1 0 . 1 2 0 3 7 / YXQY. 2 0 1 7 . 0 2 - 01
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 荟萃分析
王前源 1 , 2 刘水 涛 , 卫小春 ,邢更彦 ( 1 .山西 医科 大 学第 二临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医 院
A il f i a t e d Ho s p i t a l o f L o g i s t i c s Un i v e r s i t y o f C AP F , T i a n j i n 3 0 0 1 6 2 , C h i n a )
入条件 的排 除标准对文献 进行筛选并提 取相 关资料 ,采用 R e v i e w Ma n a g e r 5 . 0软件对资料进行荟萃分 析 。结果 共纳入 5篇 RC T s 、3 0 2例肩袖钙化性肌腱 炎患者 。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 治疗组有效率显著
临床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病理、分期分型及治疗措施

临床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病理、分期分型及治疗措施钙化性肩袖肌腱炎是肩部疼痛性疾病,主要是羟基磷灰石钙晶体沉积肩袖肌腱部,沉积物周围产生炎症、腱内压力增高或沉积物撞击肩峰引起。
其他原因包括局部缺血、肌腱细胞化生、干细胞分化不良,遗传易感性等。
据统计,钙化性肩部肌腱炎无症状者患病率为7.8%,有症状发病率高达42.5%。
钙化性肩袖肌腱炎分期及分型钙化性肩袖肌腱炎通常分为4个周期:形成期、静止期、吸收期和修复期。
形成期:是肌腱里开始有钙盐沉积,但是一般没有什么症状。
吸收期:是肌腱中的钙化灶开始刺激肩部的组织,出现剧烈的疼痛,受影响的肩膀因为疼痛而无法活动。
修复期:是钙化灶逐渐消失,疼痛也会逐渐减退。
根据肩部x线片(前后位、侧位和肩锁位)moloise的分类,分为A 型(钙化范围清晰、致密、均质)、B型(钙化范围清晰、致密、多碎片)和C型(非均质、蓬松)。
钙化性肩部肌腱炎治疗多数情况下,这种疾病具有自限性,沉积物可以自发吸收,继而疼痛缓解。
但部分病人可终身不愈,这并不罕见。
在决策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到病人症状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钙化的特征和病人想要达到的目标。
目前治疗主要以类固醇、非甾体抗炎药、止痛药和理疗来缓解症状和非手术治疗为主。
其中急性期(吸收期),钙化灶吸收,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活跃,发生较为剧烈的炎症反应,此期疼痛最为剧烈。
需对患肢制动,缓解疼痛。
等急性期疼痛缓解后应尽快、及时进行肩关节活动度训练或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注射以免因疼痛引起的肩关节活动减少发展为粘连性关节囊炎,导致迁延不愈。
顽固性病例可考虑通过超声引导灌洗、体外冲击波治疗或手术治疗进行下一步治疗。
超声引导下灌洗和类固醇注射是治疗钙化性肩袖肌腱炎的常用方法。
这些治疗在门诊治疗室即可完成、操作方便、且可有效针对钙化周围的炎症和沉积本身。
疾病的缓解是由于治疗本身、疾病自限性还是安慰剂效应,目前尚不清楚。
因此评估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注射灌洗对钙化肌腱病变患者的真正效果至关重要。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陈星朋1,2,袁振2,闫新峰1,2,王正惠3,贺业腾1,21 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济南250012;2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关节外科;3 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摘要:肩袖钙化性肌腱炎(RCCT)是一种由于钙盐在肩袖肌腱中沉积而引起关节周围炎症反应的自限性疾病,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最易累及肩袖冈上肌腱,其次为冈下肌腱和肩胛下肌腱。
迄今为止,RCCT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主要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目前,RCCT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肩峰下皮质类固醇注射、超声引导穿刺灌洗和体外冲击波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开放性手术和关节镜手术。
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若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疼痛及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可考虑行关节镜下手术并作为最终的治疗选择,但采取关节镜下单纯清理钙化灶还是在清理钙化灶同时修复破损肩袖仍存在争议,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肩袖钙化性肌腱炎;诊断;治疗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16.027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16-0104-04肩袖钙化性肌腱炎(RCCT)是一种常见的肩部自限性疾病,其中累及肩袖冈上肌腱约占80%、冈下肌腱约占15%、肩胛下肌腱约占5%,临床表现为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主要病理特征为肩袖肌腱内钙盐沉积[1-2]。
RCCT多见于30~50岁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右肩较左肩多见。
迄今为止,RCCT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其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
目前,RCCT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若非手术治疗不能缓解疼痛及改善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功能,可考虑行关节镜下手术并作为最终的治疗选择[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能量放散状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30例
【摘要】:目的:观察高能量放散状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
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者给予关节松动+微波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高能量
放散状冲击波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之后不同时间点的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
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肩袖钙
化性肌腱炎患者给予高能量放散状冲击波进行治疗,比使用关节松动+微波治疗方法的临床
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能量放散状冲击波;肩袖钙化性肌腱炎;临床效果
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能够引起肩部功能障碍和疼痛,其病因尚不清楚,过
去常常认为是由于老龄化和肩袖肌腱的过度使用引起的,现在大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细胞
介入调节反应、肩袖乏血管区代谢紊乱、肩袖退行性改变等因素有关[1]。
大约一半的患者肩
部会出现疼痛症状,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当病情迁延之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和肌肉会萎缩,严重影响了其生活质量。
本文选择了30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分析了不同治疗方
法在其中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0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使用随机分
组方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15例。
参照组中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10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50.12±8.34)岁。
右肩患者6例,左肩患者9例。
实验组中男性
患者6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40~74岁,平均年龄(50.36±9.12)岁。
右肩患者7例,左
肩患者8例。
两组患者在发病位置、病程、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比较上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关节+微v波松动治疗,具体方法为:关节松动术的具体操作包括被动胜利
运动和被动辅助运动。
对于以疼痛为主要病变的患者,按照关节松动术不同的手法等级,对
其进行Ⅰ~Ⅱ级治疗;对于以关节功能为主要病变的额患者,采用Ⅲ~Ⅳ级手法进行治疗。
主
要包括肩关节被动外展、后伸、前屈手法,侧卧位手背后伸长轴牵引,俯卧位自后向前滑动,仰卧位自前向后滑动,盂肱关节分离牵引等。
每种手法每次持续的时间为45s,一共做3次。
关节松动术的每次治疗时间为30min,在每次治疗过程间歇时间,让患者坐起,治疗师对患
者的肩周进行按摩使其肌肉完全放松。
做10次为一个疗程,一共做3个疗程。
微波治疗是
使用微波治疗仪,在治疗时间辐射器放在肩关节上方5cm位置处,肩关压痛最明显的部位用
辐射中心对准,每次治疗时间为15min,每天1次,15天为1个疗程。
实验组给予高能量放散状冲击波进行治疗,冲击波治疗仪采用深圳欧蓝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生产的冲击波治疗仪(型号:OCE-ESWT-002,注册证号:粤械注进20172261199),首先标
记并用耦合剂涂抹在患者的疼痛部位,同时将冲击治疗头贴在此处[2]。
治疗压力为2500kPa,治疗探头为15mm,冲击波的频率为6Hz,在每一个痛点都进行2000次冲击波治疗,手持压
力在中~高之间,每间隔5天治疗1次,共治疗6次(冲击波的次数为12000次)。
在治疗
的过程中患者去健侧卧位,将肩部位置的压痛点作为中心,标记出疼痛位置后每次治疗2~3点,将耦合剂抹在此处并粘贴治疗头贴,以纵向和横向两种方向对疼痛位置进行冲击波治疗。
对于非点状痛或压痛点不明显的患者,以其冈下肌腱处或冈上肌腱处为中心进行治疗,并尽
量探寻患者最为疼痛或疼痛较为明显的位置进行集中治疗[3]。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接
受其他治疗和任何药物止痛。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使用Constant-Murley评分(CMS)进行评定,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肩关节的功能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SPSS 22.0对数据加以处理,当P<0.05时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CMS评分并无明显差别,P>0.05;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CMS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CMS评分,P<0.05.
3、讨论
据相关研究表明,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主要产生空化效应,该效应可以使受冲击部位组织的微循环加速,改善其血液循环,进而诱导钙化灶消散起到治疗的作用[4]。
冲击波治疗仪利用电磁产生动能将子弹体驱动,碰撞发生器,通过冲击波头将冲击波以放射状扩散的方式输入进患者体内组织中。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使用关节松动术+微波治疗方法相比,高能量发散状冲击波治疗方法更具优势,实验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
总之,对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给予高能量放散状冲击波进行治疗,比使用关节松动+微波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更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桂勤,苏训同,蔡道章等.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急性发作的关节镜治疗[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3(1):87-90.
[2]秦豪,李晓,陆俭军等.关节镜下术中应用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顽固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效果[J].广西医学,2017,10(9):1337-1340.
[3]刘岳,郭洪敏,聂志奎等.不同方法治疗慢性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对比[J].实用骨科杂
志,2016,9(4):352-354.
[4]王前源,刘水涛,卫小春等.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荟萃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