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后胃肠减压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研究

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研究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
研究组未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恢复进食,对照组患者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显著提前,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急性胃扩张、重置胃管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中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早期进食,不常规放置胃肠减压管,有利于术后恢复,并且可以提高,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标签:胃肠道手术;胃肠减压管;早期进食胃肠道手术是否常规留置预防性胃肠减压管并禁食一直存在争议,传统的观念认为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指导术后肛门排气,有利于腹部手术的安全性[1]。
但是随着近年来医学研究的进展,依据快速外科康复理念,认为进食会造成胃、小肠蠕动缓慢,引发不规律的收缩。
所以胃肠道手术后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且给予早期进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本文作者结合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研究胃肠道手术中不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并早期进食的临床应用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患者。
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20~58岁,平均年龄(43.21±1.17)岁。
研究组4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16~63岁,平均年龄(46.11±2.53)岁。
胃肠减压护理对重症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探析

胃肠减压护理对重症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探析[摘要]目的:探析胃肠减压护理对重症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意义。
方法:研究基数资料为40例重症胃癌手术患者,在2020.01~2022.01研究样本采集期间,动态随机化分组,护理方法对比,探讨临床应用效果,对照组/20(一般护理),实验组/20(胃肠减压护理),相较患者(1)肠胃功能恢复数据;(2)引流量对比。
结果:实验组对比对照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数据、引流量数据,具有明显改善价值,(P<0.05)。
结论:胃肠减压护理对重症胃癌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改善效果,缩短患者恢复进程,护理价值显著,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胃肠减压护理;重症胃癌手术;胃肠功能恢复目前对于胃癌常见治疗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
通过对胃癌患者实施胃癌根治术后,虽有较好临床疗效,但对患者胃部生理功能以及解剖结构影响较大。
对此,术后应当对患者实施肠胃减压护理,降低胃肠道张力,避免患者出现腹胀、腹痛临床症状,帮助患者肠胃功能早日康复,详情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护理方法对比,探讨临床应用效果,重症胃癌手术患者40例为研究基数资料,在2020.01~2022.01研究样本采集期间,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20(一般护理),实验组/20(胃肠减压护理)。
对照组,50.00%男患者(10/20),50.00%女患者(10/20),年龄30~77岁,平均(53.50±0.22)岁;实验组,60.00%男患者(12/20),40.00%女患者(8/20),年龄31~77岁,平均(54.00±0.25)岁,P>0.05。
1.2纳排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临床资料完整且无术后并发症。
(2)活动经本院伦理审查委员机构批准。
排除标准:(1)糖尿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患者。
(2)精神异常导致无法配合研究患者。
1.3研究方法对照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等。
胃癌行不同术式后冒肠减压量的评判性思考

・
2 6・
主旦 塞
壹 2 年4 1 第 2 卷 4 ( 日 3 第 期上旬版 CiJ i r Ar 1 07V13N. h n N s pls20,o2,oA n e u , / t P . 4
. 科 护 理 ・ 夕卜
式吻合术后存在胆汁 、 胰液反流入胃及液体潴 留和排空延迟现
象。本次研究 的远端 胃大部分切除病例均行 Blo 式吻合。 irt1 l hI
图 l 不同手术方式术后 胃肠减压量的变化规律
图l 显示 ,远端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 胃肠减压量从术后第 l
作者单位: 10 6杭州 , 30 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肿瘤外科
有关 。全 胃切除术后 胃肠减压量均 <10mu , 0 d 主要 是由于手 术全部切除了胃的外分泌腺 ,而 胃的内分泌细胞 由于手术的 影响而处于抑制状态所致 。南于该类 患者术后 胃肠 减压量始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变量组 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
差分析 ; 分类变量组间 比较采用交叉表分析。
不同手术方式术后患者平均 胃肠减压量 :近端 胃切除术
后为 128m , 3 . l远端 胃切除术后 为 358m , 胃切除术后为 7 . l全 8 . l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7 m , 5 P<00 ) . 。 5
讨 论
癌术 后胃肠减压量进行 回顾性分析 , 现报道如下。
胃癌行不 同术式后 冒肠 减压 量的评 判性思考
严林娟 陈 洁 林燕琼 叶 志 弘
胃肠减压常常用 于胃肠道手术 后t。胃肠 减压 的护理要 — I 求按时观察 胃肠减压物 的性状 要求护士具有评判性思维 ,对 胃肠减压量及其性状 做出合理的判断 。对 此 , 笔者对我院 19 — 0 2 54例 胃 94 2 0 年 7
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不适与原因分析

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不适与原因分析目的研究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减压期间的不适与原因分析。
方法对55例胃癌术后行胃肠减压的患者进行护理,根据患者主诉、护士观察、护理记录、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研究。
结果胃癌术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存在不适,临床护理工作人员可根据导致各种不适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护理,使患者达到最舒适的状态,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护理人员要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等方面出发,使患者达到最愉快的状态,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标签:胃癌术后;胃肠减压期间;不适;原因分析胃肠减压是胃癌术后患者普遍会用到的护理操作,其目的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达到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1]。
胃管留置时间长,胃肠减压期间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存在着舒适改变,诸多原因引起患者舒适程度的改变。
本文对55例胃肠减压期间的胃癌术后患者进行调查,力求全面的总结胃癌术后胃肠减压期间患者在哪些方面存在不适,深入分析产生这些不适的原因,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5例,其中男45例,女10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45岁,均行胃癌根治术,术后行胃肠减压3~7d。
置管期间,55例患者中除中途1例脱落外,其余44例患者胃肠减压均顺利完成。
1.2方法本研究选取胃肠减压期间的胃癌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及调查,重点询问记录患者行胃肠减压期间在生理、心理、社会方面存在着哪些不适。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言语表达,情绪变化,行为举止,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并结合相关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
2患者出现的不适与原因分析2.1生理方面出现不适与原因分析2.1.1伤口疼痛胃癌手术创伤大,手术切口疼痛在术后12h左右达到最大程度,居术后24h内舒适改变原因的首位,本组调查中55例患者均出现伤口的疼痛。
胃肠减压管的刺激40例患者对疼痛更加敏感,3例患者考慮到镇痛泵的副作用拒用镇痛泵,加重了伤口疼痛。
胃肠减压护理的应用及研究

胃肠减压护理的应用及研究目的:探讨在肠胃减压当中临床护理的作用以及效果。
方法:选取78例行胃肠减压的患者并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循证护理可以将护理人员的经验通过科学化的加工转变为现代化的专业护理模式,能有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在护理过程当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标签:胃肠减压;循证护理;应用研究胃肠减压术为临床当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手段之一,通过虹吸与负压吸引的基本原理,将胃管经由鼻腔或口腔置入人体内部,对胃肠道内部的气体或液体有效吸出,能够减轻胃肠道内部的压力以及膨胀程度,不仅可以应用于胃肠道穿孔、胃肠梗阻、胃扩张等疾病,还可应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当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1]。
但是在后期的恢复期间,由于患者会因胃肠反应而产生各种不良反应,因此需要进行切实有效的临床护理帮助患者度过恢复期。
本次研究将针对胃肠减压当中的临床护理,探讨循证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旨在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78例行胃肠减压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范围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5±6.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类型方面,39例为胃癌根治切除术,28例为直肠癌根治切除术,11例为胃部分切除术;胃管留置时间范围在2-7d之间,平均置管时间为(4.23±1.32)d。
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以及置管时间等一般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
胃肠减压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胃肠减压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目的:对胃肠减压方法在临床中的正确应用进行研究。
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22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它们的胃肠减压护理工作,留置胃管等问题进行分析统计。
结果:220例一次留置胃管成功。
结论:正确使用胃肠减压方法可以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关键字:胃肠减压、腹部手术、研究一、前言胃肠减压方法是一种腹部手术常见的护理方法,在腹部手术中使用胃肠减压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康复。
二、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共行胃肠减压的患者225例,其中男性142例,女性83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0.6岁。
胃肠道手术45例,胃癌10例,胆道手术35例,胆囊切除20例,胰腺炎30例,肠梗阻患者22例,肠梗阻非手术病人42例,其他腹部手术21例。
2、方法插胃管前进行宣教及心理护理,由于疾病对患者身心上已造成痛苦,胃肠减压又是一种难耐受的治疗方式,患者往往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不安等不良心理反应,对护理操作常不愿配合。
因此要稳定患者情绪及宣教改患疾病的相关知识,说明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的目的、价值以及施行的基本步骤,让患者知晓留置胃管胃肠减压的大概时间,护士以和蔼的态度加强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及孤独感,满足他们对关爱的需求,从而使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及年龄选择合适的胃管,通常选用14~16号硅胶胃管,用石蜡油充分润滑,润滑的长度为需要的插入的长度,一般成人插入深度约为55~60cm,将胃管从一侧鼻腔轻轻的均匀的插入患者的胃内,插管动作要轻稳迟以免损伤黏膜,待插入所需长度确定在胃内后妥善固定,插管过程中发生呼吸困难发钳等症状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
腹部手术留置胃管的最佳位置是胃管顶端置于胃体部较低位或胃窦部,使胃管的顶孔、侧孔均置于胃内,可以将胃肠道内积气积液充分吸出,因此胃管置入长度是影响减压效果的重要因素。
胃癌术后不同胃肠减压方式对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后 胃管 留置 时 间 、 排气及术后住 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相 比, 差 异有统计学 意义( P < O . 0 5 ) 。见表 1 。 2 . 两 组患者术后不 良反 应发 生情况 比较 : 观察组 及对 照 组 患 者 相 应 的 不 良反 应 发 生 率 分 别 为 4 3 . 4 0 %、 6 7 . 9 2 %, 两 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见 表 2 。
3 . 两组 患者术 后并 发症 发生情 况 比较 : 观察 组患 者术后 并发症发生率 为 1 6 . 9 8 %. 其与 同期 对照 组患 者 的 1 8 . 8 7 %相
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O . 0 5 ) 。见 表 3 。
例, 粘液腺癌 1 9例 , 低 分化腺癌 9例。观察 组患者 中男性 2 2 例, 女性 3 1 例; 年 龄为 3 2 7 4岁 , 平 均年龄 为 ( 5 8 . 6 ± 8 . 7 ) 岁; 疾病类 型 : 乳 头状 腺癌 1 2例 , 管状 癌 1 2例 , 粘 液腺 癌 2 1 例, 低分 化腺 癌 8例 。两 组 患 者 一 般 资 料 未 见 显 著 差 异 ( P>
胃肠减压在根治性近端胃癌切除术后的应用

·57·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2019年在本院行根治性近端胃癌切除术患者83例,其中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A组)患者53例,不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B组)患者30例。
A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60.78±10.16)岁;B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3.25±11.13)岁,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及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择期手术,术前行电子胃镜检查,病理证实为胃癌;(2)患者术前检查均未发现远处脏器转移;(3)手术方式均为根治性近端胃癌切除术(食管-胃吻合)。
排除标准:术前进行过放化疗;急诊手术患者;术中发现腹腔广泛粘连或肿瘤广泛转移。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常规术前准备。
患者取平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切开胃结肠韧带,分离切断结扎胃网膜左血管。
分离脾胃韧带,分别分离切断结扎胃短血管,清除N2、4组淋巴结;显露胃十二指肠血管,清除N7、8组淋巴结;分离胃胰韧带表面浆膜,分离切断结扎胃左血管;切开肝胃韧带,切断左、右迷走神经主干,游离食道下端约5cm。
游离胃右血管,在胃右血管进入胃小弯侧第2分支远端切断结扎胃右血管;距贲门上缘3cm处切断食道,内置吻合器抵钉座。
网膜右血管弓外切断大网膜。
大弯侧以网膜左右血管交界处为预定切断线,小弯侧以肿瘤远侧5.0cm为预定切离线,在胃体预定切除线处用闭合器夹闭后切断胃体,移去标本送病检。
自胃小弯侧置入吻合器,行胃大弯侧食道下端端端吻合术,闭合器闭合胃小弯侧残端。
间断缝合加强吻合口及胃体部及胃小弯侧。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术后首次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严重咽喉不适)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珚±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速康复外科概念 的推广 , 近年来 的 临床观察 和研 究证 据对于择期 胃癌切除手术后常规预 防性 留置鼻 胃管 的 必要性也提 出了质疑 和挑 战。现将 胃癌术后 胃肠 减压 对于患者术后康复 的临床应用和护理要点 的循证 医学 进展综述如下 。
证 据 ] 。
采用预 防性 留置鼻 胃管 , 起到诊断和治疗 的双 重作 用 ; 对于 胃癌手 术 , 传统 观点 认 为 , 手术 后 预 防性 胃肠 减 压, 能够有效缓解术后 胃肠道 的积气和积液 , 减少 消化 道 内的压力 , 有助于减少术后肠麻痹 的发生 , 减轻 术后 恶心 、 呕吐和腹胀等症状 , 有助于 胃肠道重建后 吻合 口
功能恢复 。然而 胃肠减压也会导致患者术 后 胃和小肠
的蠕 动 处 于 缓 慢 、 不规律的收缩 , 对 胃肠 动 力 也 有 明显
常见腹部 外 科 手术 中开始 广 泛应 用 并逐 渐 成 熟 。
抑制作用 。L e e等 副对 1 1 9例 胃癌术后患 者进行 随机
E R A S方案 有助 于缩 短术 后禁 食 时间 , 加 快肠 道 功能
的愈合 , 以及预 防和早期发现术后吻合 口瘘 。然 而 , 留 置鼻 胃管属于侵袭性操作 , 操作过程 中不适感较 明显 ,
2 胃 肠 减 压 对 胃癌 术 后恢 复 的 影 响
2 . 1 术后排气 时间 胃癌根 治术等 腹部手 术术后 出
置管期 间患者 咽部 黏膜 受压 , 造 成 咽喉炎 , 咳嗽 、 咳痰 和呼吸运动受 限 , 易 产生肺 部感 染等 导管相 关性 并发 症 。生理学基础研究发现腹部 手术后 6 h小肠 可恢复
团队共 同协作下 的快速恢复外科方案 ( e n h a n c e d r e c o v —
e r y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 E R A S ) 在 以 胃肠 道 手 术 为 代 表 的 多 种
可 以减少恶心 、 呕 吐等术后 不适 , 使 胃肠 道休息 , 促进
上海护理 2 0 1 4年 1 1月 第 1 4卷 第 6期
・
65 ・
胃癌 手 术 后 胃 肠 减 压 临 床 应 用 与 研 究 进 展
万怡冰 , 姚 丽凤
( 复旦 大学 附属 肿 瘤 医院复旦 大学上 海 医学 院肿 瘤 学 系 , 上海
关键词 : 胃肠 减 压 ; 胃癌 术后 ; 研 究进 展 中 图分 类 号 : R 4 7 3 . 7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9 . 8 3 9 9 ( 2 0 1 4 ) 0 6 - 0 0 6 5 04 -
1 胃癌 术 后 胃肠 减 压 的新 观 点
切除术术后患者 中, 是 否预 防性 留置鼻 胃管对 于术后 排气时 间无 明显影响 ( P: 0 . 4 1 ) 。 2 . 2 术后经 口进食 胃癌 术后 经鼻 留置 胃管被 认为
由外科 医师 、 护理 团队 、 , 引起 误 吸。Wu等 于 1 9 9 4 年针对 7 4例 胃癌根 治术 后患者 进行 随机对 照研 究发
现, 胃癌术后预 防性 胃肠减压是没有必要 的 ; 术后 不 留 置 胃肠减压是 安全可 行 的 , 有助 于术后恢 复 。随 着快
P a c e l l i 等 通过 多 中心 随机 对 照试验 发现 胃癌 胃大
蠕动 , 术后 1 2~2 4 h胃开始恢 复蠕动 , 术后 鼻 胃管 的
现一过性肠麻痹是一 种短暂 可逆 的生理 现象 , 传 统外
科康复理念认为 , 胃癌 术后预 防性 留置鼻 胃管进行 胃 肠减压 , 有 利 于 肠 功 能 的恢 复 , 加 快 术 后 排 气 。Y o o 等 。 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发现 , 胃癌术后不 留置鼻 胃管患 者 相 比常 规 胃肠 减压 的术 后 排 气 时 间较 快 。
所需时 间明显长于未进行 胃肠减压组。通过荟 萃分析 同样发现无 胃肠减压组患者第 1 次 经 口摄食 所需时 间
明显 减 少 ( P< 0 . 0 0 1 ) 。
通信作者 : 姚丽凤 ( 1 9 7 2 一 ) , 女, 主管护师 , 本科 , 主要从 事护理 管理 。
部切除 术后 留置 胃肠 减 压组 的术 后 排 气恢 复 更 快 。
D i n g 等 进行荟萃分析综合 6项研 究报道数据 , 胃癌 术后不 留置鼻 胃管组 的术后 排气 时间平 均较短 , 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2 4 ) ; 另 一项 荟萃 分析 也得 出类 似结果 , 在两组 胃癌术 后患 者 中未发 现排 气时 间的 明
恢复 , 从而缩短术后 恢 复时 间 , 缩短 术后住 院 时间 , 减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7 ・ 2 0 作者简介 : 万怡冰 ( 1 9 8 1 一 ) , 女, 护师, 本科 , 主要从事临床护理 。
对照试验 , 发现 胃肠减 压组 患者术 后第 1次经 口饮食
2 0 0 0 3 2 )
1 9 3 3年 Wa n g e n s t e e n等 首次 在急性 肠梗阻 的治
疗 中提 出并采用 了术后 留置鼻 胃管进行 胃肠减压 的技 术 。 目前 , 在腹部 大型手 术 的临床实 践 中广 泛常 规 的
少住院费用 , 不影 响术 后 并发症 率 、 再 入 院率 和病 死 率 ’ “ 。术后不常规 预防性 留置 胃管 是腹部 大手 术 快速康复外科方案 的重要组 成部 分之一 , 可减少 患者 对侵袭性操作 的应激反应。近期 多项 随机或非 随机前 瞻性临床试验 以及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 为重新评 价 留 置 胃管在 胃癌术后恢复 中的作用提供了新 的循证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