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 本文编辑
肖向莉 )
胃癌术后早期肠 内营养 的护理体会
姜 浩力
摘 要 目的: 通过对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 , 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 : 观察我 院外科 4 8例 胃癌根治术后采
取早期肠 内营养输入瑞 素、 百普力的耐受情况及不 良反应 。结果 :8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 、 4 滴速过快 引起腹胀腹泻 、 胃管固定不妥脱出。4 5例能耐 受肠 内营养 , 例导管脱 出放弃而改肠外营养。结论 : 3 有效的心理指导 、 正确固
I2 肠 内营养方法 . 肠 内营养途径 的建 立同插 胃管法 。在术 前将液
囊空肠导管前端涂消毒石蜡油, 经一侧鼻腔置人 胃 内。术中由术者将 胃管与液囊空肠导管分离, 待后
壁 吻合 后 , 回护 士经 液囊 开 口端注 入生 理盐 水 2 巡
—
态功能的恢复 , 内营养开始越早, 肠 合成代谢恢复就 越早 , 就能更好地 防止肠黏膜萎缩 , 降低感染率 , 促 进 吻合 口愈合 。我 科 20 J 06年 1 1月 一 07年 1 20 1
月用液 囊空肠导 管 实施 肠 内营养 , 果满 意。现 将 效
3m , l 术者可触及膨胀的液囊 , 将液囊推向吻合 口
远端 4 m处 , 后 放 掉 液囊 内注入 的生理 盐 水 。 0c 然 胃管留在 胃腔 内减压 。空 肠导 管置人 长度 8 5—10 0
cm 0
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3 ・ 8
护理实践与研究 2 0 o 8年第 5卷第 l 2期上半月版
低盐低脂 , 多吃水果和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 , 适量饮
谈谈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谈谈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体会[摘要]早期肠内营养符合人体的生理,食物的直接刺激有利于预防肠黏膜萎缩、保护肠屏障的功能、防止细菌移位。
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需要病人的高度配合,对于健康知识缺乏的病人,护士要有足够的耐心,做好宣教工作;对于精神异常、烦躁不安等可能自行拔管的病人,应做好预防措施,并向病人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通过护士与病人有效沟通和科学合理的管饲护理方法,顺利完成肠内营养治疗,改善了机体营养状态,肠内营养是促进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康复的保证,正确的护理方法是肠内营养实施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肠内营养;健康教育;护理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随着近年来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胃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器官,还是重要的免疫器官,通过肠内途径进行营养支持,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
因此,在选择营养支持方式时,肠内营养已成为多数临床医生的首选。
胃底癌、胃窦癌、贲门癌等病人由于长期影响进食及疾病的消耗,常伴有营养不良和水电解质紊乱,加之手术创伤、术后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更易加重电解质的丢失及营养缺乏[1]。
因此早期合理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
2010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72例全胃切除术后病人实施肠内营养,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全胃切除术后病人72例,男48例,女24例;年龄45-72岁;术前肝肾功能正常,无代谢性疾病;贲门癌23例,胃窦癌22例,胃底癌27例;均采取早期肠内营养。
1.2 早期肠内营养方法:病人术晨经一侧鼻孔留置胃空肠营养管(以下简称营养管)和胃管,术中将胃管留在胃内,营养管放于吻合口远端20 cm处,确定营养管位置无误后,将营养管和胃管用胶布妥善固定在病人鼻翼侧和面颊部。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2 7例 患 者 中有 4例应 用 瑞 素 后 因腹 胀 不 能 1 忍受 中断鼻肠 管 饲 , 2例 患 者 夜 间 自行 拔 除 鼻 饲
P i ) 常 规肠 内营 养制 剂 ( 素 , rsbn 热 量 : mp , 瑞 F eu i, 4 1 4k / ) 或 免 疫 增 强 型 肠 内 营 养 制 剂 ( .8 J mL , 瑞
营养 , 用肠 内输 液泵采 用 重 力滴 注 的方 式 , 1 应 第 个 2 鼻肠 管 给予 每 日正 常生 理 需 要 量 的 l 4h经 /
3 总热 量 3 J ( g d , , 5k / k ・ ) 氮入量 0 0 /k ・ ) .7g ( g d ,
滴速 为 2 ~3 / ; 2个 2 0 0mL h 第 4h给予每 I正 常 j 生理需 要 量 的 2 3 总 热量 7 l9k ・ , /, 0k / g d 氮入 量
0 1 / k ・ ) .3g ( g d ,滴 速 为 3 ~5 / ;第 3 0 0mL h ~7 个 2 4h给 予每 日正 常 生 理 需 要 量 , 日总热 虽 每
期肠 内营养支 持 , 善 了患 者术 后 的营养 状况 , 改 促
进 了创 口愈合 , 少 了感 染 等并 发症 的发 生 。 减
中 图分 类 号 :R 4 3 7 7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1 7 —3 3 2 1 )O0 0 2 622 5 (0 O 2 0 l O
丽 ,纪 俊 标
( 京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普 外 科 , 苏 南 京 ,1 0 9 南 江 202 )
8例通 畅 。
查鼻 肠管 的通 畅性 。
术后禁 食 1 , 周 采用 肠 内 、 外联 合 营 养 , 肠 肠
胃癌术后香砂六君子汤肠内营养管滴入的护理体会

第37卷2013年第10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 oL37.N o.10oc L2013993胃癌术后香砂六君子汤肠内营养管滴入的护理体会陈艳枝(金坛市中医医院,江苏金坛213200)关键词:胃癌;香砂六君子汤;护理doi:10.3969/j.i ssr L1004—5775.2013.10.048学科分类代码:320.7120中图分类号:R473.57文献标识码:B胃癌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年死亡率25.23/10万,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为2:1¨。
手术治疗仍是首选方法,但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腹痛、腹胀。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被认为是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
我院对30例胃癌术后患者进行经鼻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的同时,加用香砂六君子汤水煎液滴入,对腹痛、腹胀的预防起到较好的效果。
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l一04—2013—04间收治的胃癌患者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
年龄在41~78岁之问,平均年龄58.5岁。
经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或胃大部分切除术。
1.2方法术前经鼻腔将鼻胃肠营养管末端插入胃管侧孔,按常规将胃管及营养管一同经鼻腔置入患者胃内,术中分离肠营养管与胃肠减压管,并将肠内营养管置于屈氏韧带下方或胃肠吻合口远端30cm处的空肠内。
将钢丝内芯退出,妥善固定鼻肠管。
术后24h即开始给5%葡萄糖氯化钠250I Il L,缓慢均匀输注。
若无不适反应,第2d 通过肠内营养管缓慢持续匀速泵入香砂六君子汤水煎液。
汤药由中药木香10g、枳实10g、炙甘草6g、茯苓10g、砂仁6g、桃仁10g、法半夏10g、陈皮10g、生白术10g、生晒参10g组成。
由本院煎药室的自动煎药机加工成袋装中药液200m L,分上下午2次滴入,连续7d。
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摘要】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定义和原则,指出了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和实施方法可以有效帮助术后患者恢复。
接着阐述了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注意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以及对于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评估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强调了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术后的重要性,同时提出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和监测肠内营养支持,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质量。
整体而言,本文旨在为临床护士和医生提供关于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相关知识和护理指导。
【关键词】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饮食调理、实施方法、注意事项、监测评估、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胃癌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手术后患者常常面临饮食障碍和营养不良的问题,影响术后恢复和康复效果。
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成为了胃癌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了解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原则、实施方法和护理措施以及监测评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围绕胃癌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术后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胃癌手术会影响患者的胃肠功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弱,造成营养不良和体力透支的情况。
而肠内营养支持能够通过直接向肠道输送营养物质,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身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深入研究并探索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术后的实施方法和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康复速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于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术后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亟待解决的挑战,如如何更好地评估营养支持的效果,是否存在更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等,这些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胃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

胃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观察胃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对我院86例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结果:早期营养支持,有利于肛门排气及胃肠道恢复,血清白蛋白比术前无明显下降。
结论:胃肠癌术后早期营养安全可靠,有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减少并发症。
关键词:胃肠癌术后早期营养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41-02胃肠癌是最常见的癌肿之一,据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全国癌肿第三位,发病年龄以40-60岁,男女比例为3∶1。
治疗上以手术为主,术前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术后需较长时间禁食,肠粘膜屏障功能会发生严重障碍并导致肠道内细菌易位,导致一系列并发症[1]现已证实,围手术期给于场内营养支持,可明显改善营养不良,降低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1年至2011年我院择期手术的患者86例,男60例,女26例,年龄28-78岁,平均68岁。
分别以胃肠镜钡餐等检查确诊为胃肠癌,充分准备行胃肠癌根治术,术后经肠内提供体内支持营养,肠内营养管采用纽迪西亚公司的鼻空肠管,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将胃管和鼻空肠管经鼻孔插入胃内,术后24h开始由鼻空肠滴入少量生理盐水,48-72h开始滴入盐水加部分肠内营养制剂,72h逐渐过渡到全量肠内营养,直至术后7-14天结束。
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有5例出现轻度腹痛或腹泻,经暂停营养液输入或控制输注速度后得到缓解。
1.2输入方法。
该组患者术后24h经鼻肠管输注稀释温热能全力(整蛋白饮食纤维)肠内营养混悬液,营养速度要求由慢到快,由少到多,通过重力输注或输液泵连续输注12-14h,输液速度由40-60ml/h开始,如腹痛、腹泻等不适,逐渐增至100-125ml/h,营养液温度一般加热至30-40度输注。
特别在冬季环境温度低,可有加热器加热,因营养液过冷可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据2020年世卫组织统计,全球全年共新增超100万例胃癌病例,而我国新增病例超50万成为全球胃癌新增患者最多的国家。
每年大量的胃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之后将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方式,因为该方式拥有诸多优势,所以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由于各种并发症不可避免地出现,因此护理措施也不可少。
一、胃癌术后肠内营养肠内营养(EN)是补充特定患者身体营养的一种支持方式,作用方式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
有些患者由于患上某种疾病,例如胃癌等,导致不能正常饮食,需要某些特定方式提供营养维持身体代谢,肠内营养正是基于此而产生。
其主要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服,直接让患者摄取营养物质以增强抵抗力,恢复效果更好;另一种是经导管,常见有鼻胃管、鼻空肠管,需要结合患者病情特征选用合适的方式。
相较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方式具有给药方便、费用低、直接吸收等优势,而且随着对胃肠道结构功能认知的深入,发现胃肠道不仅单纯的具有消化作用,而且能发挥出免疫功能,所以肠内营养更能保证肠道的免疫功能和结构完整性。
胃癌手术属于一种择期手术,经过诊疗满足标准后应越早治疗越好。
其治疗方法是切除胃部的病变部分,以防止癌变细胞在体内进一步扩散,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
临床中主要有三种治疗方式,开放性胃切除术、腹腔镜/机器人辅助下胃切除术和内镜下胃切除术,但由于技术水平限制,相比之下对患者创伤更大、手术风险更高的开放性胃切除术仍然是主要治疗方式。
患者在术后一般需要3~6个月恢复时间,术后禁食,在此期间的营养供给方式主要是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二、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胃癌患者术后身体虚弱,无法正常饮食,肠外营养方式会对胃肠黏膜免疫功能造成损害。
而胃癌术后肠内营养不仅能直接或间接营养肠道黏膜细胞,而且不会破坏胃肠道的免疫功能,同时需要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1)无菌清洁:患者接受肠内营养需要保证用具及使用过程是无菌清洁的,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配置营养液,然后再置于4℃的冷藏箱中保存,但务必要在一天时间内使用,即用即制。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胃癌手术后的肠内营养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但是,手术后患者的胃肠管道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营养吸收障碍。
这时,肠内营养支持成为一个重要的选择。
肠内营养是指通过消化道给予营养物质的方式,包括肠内滴注和肠内膳食。
这种方式与通过静脉输液的静脉营养支持相比,具有更接近生理的吸收、更容易维持肠道功能等优点。
肠内营养的护理肠内营养支持需要细致的护理,以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和肠道功能的良好恢复。
肠内滴注的护理肠内滴注是一种将营养液通过管道送入肠道的方式。
肠内滴注的护理包括:•管路的处理。
管路需要每天更换,防止细菌感染。
管路更换前需要进行手卫生,将管路连接处消毒后更换。
•营养液的配制和更换。
营养液不能交叉配制,更换营养液前需要先将残留液体全部排空。
更换次数一般在4~6小时,过于频繁或过于稀释都可能影响滴注效果。
•明确滴注量和滴注速度。
滴注量和滴注速度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过快或过多都可能引起不适,过慢则可能导致营养不足。
肠内膳食的护理肠内膳食是指将营养物质通过口鼻或胃插管等方式送入肠道。
肠内膳食的护理包括:•监测胃肠道反应。
肠内膳食可能引起腹胀、呕吐等不适,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确保饮食的多样性。
肠内膳食需要遵循科学的膳食原则,包括搭配合理、营养充足等。
•定期更换导管和敷料。
肠内膳食需要通过导管送入,需要每天更换一次导管和敷料,防止感染。
肠内营养的监测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是肠内营养护理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营养状态的监测。
应当通过定期检测病情变化和及时调整营养方案,保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肠内营养的效果监测。
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体重、肌肉质量、脂肪质量等指标来评估肠内营养的效果。
•有关并发症的监测。
肠内营养支持可能引起并发症,如呕吐、腹胀、腹泻等,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
总结肠内营养支持是胃癌手术后护理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护理人员的细致关注和科学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术后肠内营养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总结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保证患者足够营养摄入、
降低费用、早日痊愈。方法:患者术前均置入i-a液囊空肠导管(包
括鼻肠管、硅胶胃管),术后早期经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支持。结论:
术后早行肠内营养,可促进肠道功能恢复,也可快速恢复体力,缩
短住院日,降低费用。因此,胃癌术后实施en是使患者早日康复
的一条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胃癌;en ;应用;护理体会
【abstract】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arly postoperative enteral nutrition
(enteral nutrition, en) support application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was operating through an i-a sac jejunum catheter,
which was placed preoperatively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urgery.results: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can promote not only bowel function
recovery, but also physical strength recovery. at the mean
time, it can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reduce
cost.conclusion: our findings emphasize the important role
of early postoperative en support application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en is a simple, safe,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gastric cancer; en; application; nursing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r8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0072-02
胃癌患者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多由于癌肿本身对
机体的直接影响,营养物质的消耗以及癌肿对机体的间接影响,影
响机体消化吸收所致[1]。对手术及术后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
en作为其综合治疗的一种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术后并
发症,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的改善有极大的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32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9例,
平均年龄58岁,其中全胃切除术10例,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22
例。
1.2 方法:
1.2.1 鼻肠管置入:术前30分钟左右经鼻腔放置液囊空肠导管
至胃内,导管固定于一侧鼻翼,远端固定于同侧耳部以防脱出,术
中医生根据病情将鼻肠管与胃管分离,将鼻肠管下端向下拉,置于
十二指肠段或吻合口远侧20㎝处,术后胃管接一次性负压引流器,
经鼻肠管行en。
1.2.2营养液的选择:对于胃癌患者来说,en制剂的选择主要
取决于胃肠道功能和疾病有无特殊禁忌。糖尿病患者常用瑞代或益
力佳,肺病常用益菲佳 ,瑞能是肿瘤专用的肠内营养制剂[2]。
我科32例中仅有3例糖尿病患者采用了瑞代营养制剂,其余29例
使用瑞能。
1.2.3 营养液配制:操作前洗手,戴口罩,注意清洁操作。准
备清洁容器及输入管道(可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器替代),若配液量
大于1000 ml,可用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充当容器,按医嘱配制
浓度均匀的营养液。营养液容器上应注明床号、姓名、浓度、剂量、
配制时间,并醒目注明“肠内营养”字样。打开后的营养液应放在
冰箱内,4℃下最多放置24小时。
1.2.4 输入方法:遵医嘱术后第一天用0﹒9%生理盐水100 ml
缓慢滴入,第二天,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250ml,或用葡萄糖氯
化钠注射液250ml加瑞素液配制浓度均匀的营养液,以每小时20
毫升的速度注入,以后根据肠道适应情况,逐渐加量,24小时内输
完,最大速度每小时100-120ml。注入肠内营养液必须遵守循序渐
进原则,即由少至多、慢至快、稀至浓,温度适宜(37-39℃之间),
给肠道一个充分适应过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患者对术前留置液囊空肠导管有畏惧心理,或
因术后注入时间长产生厌烦。对不同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详
细解释,安慰、关心与鼓励患者。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肠内营养的优
点及对治疗原发病的益处,介绍en对于小肠的运动和吸收功能最
早恢复。提供en支持增加热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减少体重的丢失,
纠正负氮平衡改善营养状况,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性。必要时
介绍成功典型病例,以增强病人的信心。
2.2 肠内营养液注入过程中的护理:营养液需现配现用,24
小时内均匀输入,防止变质、产生细菌。营养液温度必须在37-39℃
之间,温度过低会导致腹泻,温度过高会导致烫伤。我病区使用的
是加热棒加温法,在输入导管上直接接好加热棒,使其将输入的营
养液通过加热恒温的输入体内。但应注意的是在加热棒的外部要进
行适量包裹,防止接触病人皮肤引起烫伤。在输入过程中要多巡视
观察,给予间断更换加热处导管的部位,防止长时间加热引起输入
导管软化。速度不宜过快,在输入营养液前要认真按输入量计算输
入速度,输入过快可引起病人腹胀、腹泻、恶心、呕吐[3]。
2.3 营养管的护理:固定妥善,防止滑脱、扭曲,做好标识(名
称及留置日期),保持营养管畅通。为防止导管堵塞,必需做好以
下几点:①使用营养液前后均用20-50ml温开水冲洗管道,持续输
注过程中,应每隔4小时冲管一次。②配制营养液必须充分摇匀。
③ 从营养管注入药物时,要研成细粉末,用温开水调匀注入。④
营养液中的酸性物质可以引发蛋白质沉淀而导致堵管,温开水冲
管,一般可解除梗阻,否则可采用活化的胰酶制剂、碳酸氢钠冲洗,
也可采用特制导丝通管[4]。
2.4 健康指导:①宣教肠内营养的目的、重要性,以取得积极
配合。②宣教肠内营养相关知识、注意事项,若发现肠道不适及时
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以取得尽早处理。③管道固定妥善后,向陪
护人员解释其作用及注意事项。
2.5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反酸
等消化道症状,主要原因与营养液滴速过快、温度低等有关。应给
予减慢滴速,调节温度,适当增加活动量,静注药物注射用泮托拉
唑钠等抑制胃酸分泌。②由于营养管移位而导致误吸,继而引起呛
咳、吸入性肺炎。应多巡视病房,倾听患者主诉,给予半卧位,妥
善固定营养管,发现营养管移位,立即停止注入,通知医生,协助
及时处理。
3 结论
由于疾病本身、术前肠道准备、手术创伤及术后禁食水等因素,
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营养障碍会加重原发病,使免疫力
下降,不利于术后恢复。既往主要依靠肠外营养支持疗法,现在通
过对本组患者实施en支持治疗,发现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有
利于改善术后患者营养状况,促进身体早日康复。在导管留置期间
患者均耐受良好,无不适及并发症,en实施顺利,无导管脱出、阻
塞及返流、呕吐、腹胀、腹泻、发热等现象出现。与静脉营养相比
较,避免了穿刺的痛苦,并发症减少,而且使用方便、费用低廉。
比较而言,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安全、经济[5];可促进肠蠕
动,有利于胃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减少
细菌移位的发生;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和患者的免疫功能。在实施
en过程中,切实做好各个环节护理工作,是做好en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李国立, 李宁, 黎介寿.胃癌病人的临床营养支持【j】.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6(11):486-488
[2] 朱维铭.常用en及肠外营养制剂【j】.临床肠内及肠外营
养操作指南,2004,3(7):109-111
[3]周立生,刘俊,江韬.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意义【j】.
上海医学,2006,8(29):544-546
[4] 李宁. 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j】.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
作指南,2004,3(4):26-27
[5] 刘洋,王梅.胃癌术后患者的不同营养治疗费用比较及其影
响因素分析【j】.卫生经济学,2006,5(8):372-377
作者单位:71004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