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

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作为一种创伤性较大的手术,以往经历过胃肠手术之后,都需要禁食一段时间,这样一来才能够保证胃肠手术后吻合口后才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患者痊愈的两个重要原因是持续的鼻胃管减压和肠外营养。
一般来讲,人体获取自身所需的各种营养是依靠进食,而如果患者不能够正常吃饭,那么就需要借助鼻饲管,保证营养液能够输送到胃肠道之内,这种做法也被称为肠内营养治疗。
同时,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也是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能够首要选择的营养方案。
一、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概述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对于维持肠粘膜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使肠粘膜屏障得以保持,还能够防止细菌移位。
同时,还能够使门静脉循环得以改善,尽可能降低胃肠术后的并发症,从而增加病人的康复进程。
如果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不当,不仅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腹泻、恶性和腹胀,还会牵涉到营养液的成分、用量、浓度或者流速等。
一般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处理,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如果在进行处理后,并未改善不良状况,那么就应当立刻停止营养支持。
针对胃肠术后应激期的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能够帮助患者建设代谢功能,也会导致一些组织损伤加重,不利于胃肠术后的后期恢复状况。
二、胃肠术后的肠内营养护理需要关注的内一般来说,一些胃肠术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应当开始于术后24小时至48小时。
胃肠手术患者的肠内营养开始时机应当结合病患的具体病情状况。
胃肠术后的营养护理能够使病患的营养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促进患者康复,还能够大大缩短病患的住院时间。
(一)营养液配置为了尽可能使营养液不受到污染,应当在输注的时候坚持无菌操作的原则,最大限度内保证输液管道的替换,这样才能使营养液的新鲜程度得到保障。
(二)营养液的输入根据营养液输入的相关信息,适当的温度和输入姿势可以促进营养液的吸收,使肠道的功能增加。
营养液的温度应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通常以36 ℃-38℃的温度最为适宜。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明显缓解 , 停管饲改用肠 外营 养。另 1例 因护理不 当经鼻 肠管 脱落 , 同样改用肠外营养方式供给 营养 。其余 3 患者 均配 合 5例 完成 了营养计 划 , 术后初期给予肠 内营养 时 , 部分患者主诉轻微 腹胀 、 腹泻 , 过耐心解释 , 通 并适 当调节营养 液的温度及 输入速 度, 上述症状 明显缓解 , 内营养顺利进行 , 肠 于术后 2— d有肠 4
方 1 m为放置点 ; Ⅱ式吻合 法 : 5c 毕 选择 胃肠 吻合 口下方 1 c 5m 为放置 点。全 胃切除术均行食管下段 与空肠 R u ox—Y吻合 , 于 空肠 与 空肠 吻 合 口下方 1e 为放 置 点 , 局 部肠 壁 截孔 0 5r a 于 . 3m。放置小肠远端 营养管 1 2 c c 5— 0 m并荷 包缝 合 于附近 腹壁
蠕动或肛 门排气 , 4—6 d有 大便 排 出, 出现 严重腹 泻 、 胀及 未 腹
本组病例 3 9例 , 中男 性 2 其 5例 , 女性 1 , 龄 3 4例 年 9~8 4 岁 , 均年龄 6 平 8岁 , 术前 均经 胃镜 检查证 实为 胃癌 , 中行毕 I 其 式吻合 2 1例 , Ⅱ式吻合 1 毕 8例。全胃切除术 7例。
中图分类号 : 4 37 R 7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0 6— 4 1 2 1 ) 1 0 3 0 10 6 1 (0 1 0 0— 0 9— 2
胃癌患者多伴有不 同程度 的营养不 良, 同时 由于术后禁食 、 手术创伤和应激所引起 的高分解代 谢又 加剧营 养不 良, 加 了 增
24 肠 内营 养液 的输注 ( ) 度和量 。根据患 者的需 求 及 . 1速
术后恢复情况进行 调整。 因瑞 素 中含钠 少 , 钠或 长期使用 时 低 应额外补充钠 盐。6~1 h开 始实 施肠 内营养 ,0 m/ ,0 l 2 lh 5 0— 6 Om/ 后逐渐加 量 , O ld 输入时 间为 7—1d 4 。在输入 营养液前 要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与护理

能恢复需较 长时 间 . 出院后应休 息 1—3个月 , 安 排力所能及
的活动 , 逐渐增加活 动量, 定期进行 肾功能检查 。
4 小 结
肾综合 征 出血 热起病急 , 合并 症多 , 病死率 较高 , 结合超 声检查及 时评估 分析疼痛 的性质及 原因 , 绝对 卧床 , 止 血抗感
化吸入 避免咳 嗽 , 应 用通便剂 预防便秘 , 体检禁忌 叩 肾区等 , 加强止血治疗积极预 防感染。
要] 目的 : 探讨早期经鼻肠管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在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 中应用的治疗效 果及护理过 程。方 法 : 对3 4例
胃癌根 治术后患 者的临床资料进行 回顾分析。结果 : 肠 内营养更符合生理状 况 , 能维持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 , 费用低 , 使用和监 护简便 , 并发症少且易处理… 。结论 :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 肠 内营养安全 可行 的 , 既能促进患 者肠道 功能尽早 恢复 , 保护肠 黏 膜屏 障 , 防止细菌易位 , 又能缩短患者的平均住 院 日、 节约 医疗 费用 。
端吻合 口之下 2 O~3 0 c m, 然后拔 出鼻肠 管 内的金属导 丝 , 妥 善 固定。
持肠道黏膜 的完整性 , 降低肠 源性感染 的发生率 。 胃癌 患
者常伴有营养不 良, 】 术后 机体处于 高分解代 谢状态 , 加之术后
治疗过程 中患者须禁 食很快 会导致 机体负 氮平衡 , 影 响患者 的恢复 , 术后及 时、 合理的营养支持 是术后治疗不 可缺少 的一
② 腰部 疼痛是肾综合 征 出血热 的主要 症状 , 超声 检查 能为识 别病情提供依据 , 同时应加强病情观察 , 发现肾综合 征出血热 患者突然出现腰 部剧烈疼痛 , 伴有血 压下 降 、 脉 搏加 快 ( 肾综 合征出血热患者大多脉搏缓慢 , 系病毒损 害心脏 所致 ) 等低血 容量性休 克体征 , 可考 虑 自发性 肾脏 破裂 , 应及时 处理 , 赢得 抢救时 间。③ 及时 有效的止痛 措施 , 避 免患者疼 痛不 安加重
胃癌手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手术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关键词】胃癌手术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外科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是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胃癌患者由于消化道受累,导致营养物质摄入减少,加上肿瘤本身消耗,术前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术后因手术创伤和应激使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进一步加重了蛋白质的分解、能量消耗。
20世纪70年代之前肠外营养是患者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随着对肠道是外科应激中心的研究以及对肠源性感染的深入认识[1] ,医学界认识到肠粘膜具有屏障功能,较长时间使用肠外营养可使肠粘膜废用萎缩 [2] ,肠内营养可以使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入肝脏,促进肝脏的蛋白质合成,营养物质经肠道吸收,对肠粘膜有直接营养作用 [3] 。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胃癌手术大部切除患者60例,排除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感染、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急诊手术和姑息性切除患者。
肠内营养组患者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7~78,平均年龄62.8岁;肠外营养组患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0~72,平均年龄63.4岁。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轻重无明显差别。
1.2营养支持方法:EN组:术日晨将胃管和鼻空肠营养管置于胃内,术中重建消化道时,将胃管置于食道、空肠吻合口以下10cm处,鼻空肠营养管置于空肠空肠吻合口以下20cm处,术后24小时生命体征平稳,经鼻空肠营养管输注生理盐水500ml,无胃肠道反应,第2天即用能全力[每500ml(2100KJ)含蛋白质20g,膳食纤维7.5g]经营养泵40-60ml/小时匀速滴入,总量控制在1000-1500ml/天,不足部分由静脉补充,持续6-7天。
PN组:给予热量105~126J/(kg.d),由葡萄糖、20%脂肪乳及8.5%乐凡命提供,根据需要每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及适量胰岛素。
PN液经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连续7~9天。
肠内营养在老龄胃癌患者术后运用的护理体会

期肠 内营养 , 均顺利康复 出院 , 平均住 院 日为 1 , 8d 现将护理体会
介绍如下 。 1 临床 资 料 本 组 共 10例 患 者 , 6 0 男 7例 、 3 女 3例 。 年 龄 7 5~8 6岁 , 均 平
周 围及启瓶器 , 滴器 与营养 管连接前 应消毒 , 输 输注完 毕后 消毒 营养管并用纱布包裹 , 妥善固定 , 以防脱落 。 25 定期监测血 电解质 、 . 血浆蛋 白、 血糖等生化指标 维持体液 平衡 。严密观察病情 变化 , 准确 记 录 2 4 h出入 量 。评估 肠 内营 养的效果 , 依据体重 、 二头肌皮 折厚 度 、 肱 上臂肌 围、 肌酐 、 血浆蛋
的高发人群 , 营养不 良影响患者手术后的顺利康复甚至影 响生存 状况 , 特别是 老龄患者手术 治疗后 免疫功 能严重下 降 、 体应 急 机 机能极差 , 内营养成为有效 的营养支持途径之一 。老龄 胃部恶 肠 性肿瘤患者术后通常具有禁 食时 间长 、 机体 恢复慢 、 发症多 等 并 特点 , 因此 , 对老龄 胃部恶性肿瘤 患者进行 肠 内营养支持 是减少
缓慢 冲管 。笔 者 所 在 科 在 20 0 7年 时 患 者 发 生 腹 胀 的 不 适 比 较
多 ,07年初 至 2 0 初共发 生 9例 ,08年滴 注肠 内营 养 中 20 0 8年 20
使 用 专 用 的泵 控 制 滴 速 后 , 者 发 生 腹 胀 的 几 率 就 大 大 减 少 了 , 患 由此 可 见 肠 内 营养 泵 在 肠 内 营养 的应 用 中也 很 重 要 。 24 严 格 无 菌 技 术 操 作 瓶 装 瑞 素 启 盖 前 用 碘 酒 、 精 消 毒 瓶 盖 . 酒
白等 指 标 作 为 评 定 参 数 。 观察 患 者有 无 胃肠 道 反 应 的表 现 , 如恶 心 、 吐 、 痛 、 泻 。观 察 粪 便 的性 状 、 色 及 量 , 泻 者 要 留取 呕 腹 腹 颜 腹
胃癌根治术胃管鼻空肠营养管营养支持治疗常见胃肠道不适症状的预防及护理

腹腔镜手术要求气腹导致术后腹腔内气体聚集未经肛门排出;由于肠功能未恢复,胃肠蠕动慢,营养液吸收障碍或营养液输注速度过快,导致胃液小肠液营养液积聚会引起腹胀。
2.4腹痛腹泻
肠内营养腹泻发生率5%-30%。主要原因是营养液不新鲜或污染,营养液输注的温度过低冷刺激肠道或速度过快均可引起肠蠕动加快或肠痉挛,导致患者腹痛腹泻。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胃管鼻空肠营养管;胃肠道不适症状;护理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发病原因不明。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已属晚期。目前临床上治疗常采用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以化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及中药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由于大多数胃癌的患者术前已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减退,加上手术打击,术后患者营养不良程度尤为明显,所以术后合理的营养支持对患者快速康复、术后的后期治疗至关重要。我院对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术中放置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术后8小时开始经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在临床实施过程中,存在营养液种类的选用,营养液输入方式的选择,营养管的维护及患者不适症状的预防及处理等问题,经过研究和摸索,探索出最佳的方案,并作为实施的标准,应用于今后的临床推广中,现将相关护理报告如下。
结果40例患者出现鼻咽部疼痛5例恶心呕吐3例腹胀5例腹痛腹例便秘1例均得到有效处理无并发症康复出院平均住院时间12d平均住院费用310796护理体会综上所述为加快胃癌术后快速康复我院采用术中放置鼻胃管液囊空肠营养管术后8小时开始经空肠营养管建立肠内营养的方法在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常见的胃肠道不适症状包括鼻咽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及治疗措施如加强管道管理保持营养液无菌严格控制营养液输注的速度温度用量等很大程度减轻患者不适增加患者舒适度从而达到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干预

的影 心理行为模式
的病死率 , 已广泛被人们接受 。然 而其 毕竟 是在心脏血管上施 行 的创伤性操作 , 存在较大 的手术风 险; 手术费用 昂贵 , 术后还 需 长期 服用价格 不菲的抗 凝药物 , 定期 复查 造影 ; 支架置人后 , 也 并非从此高枕无忧 , 还要 面临支架移位 、 支架后再狭窄 、 抗凝
[ 2 ] G l a s s ma n A H, 0 C o n n o r C M, C a l i f R M, e t a 1 . S e r t r Mi n e t r e a t me n t o f
m a j o r d e p r e s s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a c u t e MI o r u n s t a b l e a n g i n a [ J ] . J A MA,
研究数据显示 :对照组术后 1 d的焦虑抑郁发生率为 5 5 . 8 8 %, 出院时焦虑抑郁发生率 为 3 2 . 3 5 %, 远高 于一般人群 1 2 %~ 1 4 %
【 4 ] 弭守玲 , 刁盈盈 , 徐磊 , 等. 心脏介入治疗手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分析[ J 】 . 中国l 临床医学 , 2 0 1 1 , 1 8 ( 5 ) : 5 8 6 .
本研究对冠脉支架置入术 患者进行 了早 期心理干预 , 结果
显示 : 试验组在术后 1 d和出院时焦虑抑郁 的发生率均 明显低
于对照组 , 证实早期心理干预能 明显改善患者 的负性情绪 。临
术患者实施 必要 的肠 内营养 支持 , 可有效改善预后及 减少术后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目的对于胃癌患者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的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将2013年3月~2014年2月某院接收要以手术为治疗方法的胃癌患者6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0例。
在术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性护理的为观察组。
结果在治疗和护理后,在两组中的患者恢复程度均有多不同,但是比较而言,对照组的患者在排气、排便、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进食时间都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在数据上存在显著差异,其结果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胃癌患者术后的早期肠内护理中加入干预性营养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促进胃肠道系统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病情。
标签:胃癌;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随着近几年来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胃癌的发病率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胃癌具有极高的致死率[1],就是因为该病在患病初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发现时就已是晚期胃癌居多。
就目前来看,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就是手术治疗。
所以,术后护理不容轻视,胃癌患者在饮食方面有很多的注意事项,患者大多较为虚弱和消瘦,因此,护理人员的主要责任就是利用优质的护理,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胃肠道的功能。
在本文中探讨的就是针对患者术后的早期肠内营养进行干预护理的具体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將2013年3月~2014年2月某院接收要以手术为治疗方法的胃癌患者6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8~64岁,平均年龄是(52.2±2.5)岁。
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为45~67岁,平均年龄是(55.2±3.5)岁。
两组患者无明显的差异,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就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措施。
1.2.2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同时进行干预性护理方法:①营养供给把胃管和鼻饲肠管在术前共同插入空肠的上段20 cm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癌患者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
发表时间:
2012-08-21T14:29:41.8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 作者: 于丽芹 付爱军
[导读] 因营养液过冷可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过热易损伤肠粘膜。
于丽芹
付爱军 (山东省昌邑市人民医院 261300)
【中图分类号】
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270-02
【关键词】癌症术后
肠内营养 护理
为缓解胃癌患者肠内营养干预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创口愈合,为患者谋幸
福,我科结合
2009~2011年收治的48例胃癌患者,对术后肠内营养的护理进行了认真实践、总结和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48例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1岁~78岁。期间,发生恶心5例,呕吐2例,腹痛、腹胀10例,腹泻2例,管道不畅1例,管道脱
出
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均得到了有效解决。结论是肠内营养干预可行,护理要及时跟进。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病人因营养液输注周期长,很容易产生厌烦、对立情绪,所以护士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反应,术前、术后要向患者、家属说明
留置肠内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并向患者介绍病区已经康复的病例,赢得病人的信任,取得其配合,建立
良好的护患关系,为顺利营养打好基础。
2.2
鼻肠管留置
肠内营养全部通过鼻胃肠营养管进行,术前将鼻胃肠营养管前端置入胃管侧孔后,同时置入胃内,术中将鼻胃肠营养管下端向下拉,
置于吻合口以下
20cm处。胃癌患者术后经鼻胃肠营养管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营养
支持方法。
2.3
肠内营养液的输注
2.3.1
速度
患者术后24h开始输注少量生理盐水;术后48h开始输注生理盐水和部分肠内营养制剂,72h后开始全量肠内营养输注。通过重力输注
或输液泵连续输注
12~24h,输注速度由40~60ml/h开始,如无腹痛、腹泻等不适,逐渐增加至100~125ml/h。
2.3.2
温度
一般液体应加热至30℃~40℃后输注,肠内营养液温度一般调至38℃为宜。特别是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可用加热器加热。因营养液
过冷可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过热易损伤肠粘膜。
2.3.3
体位
患者取半卧位或床头高度≥30°—35°进行肠内营养输注,输注后保持半卧位30min—60min,以防返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2.3.4
预防营养管堵塞
为防止营养管堵塞,应
8~12h常规冲洗营养管一次或在每次输注营养液和药物前后冲洗营养管。
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定时观察鼻腔粘膜的完整性,每天清洁鼻腔、口腔,并滴石蜡油润滑鼻腔。腹胀、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可能
与营养液浓度和输液速度有关。肠内营养时应询问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了解腹胀、腹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注意观察呕吐
物及胃管抽吸出胃液的内容、颜色,判断有无返流。准确记录排气、排便的时间及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腹泻时应进行大便培养及常规
检查。
3.
讨论
目前,早期肠内营养已成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早期肠内营养不仅可避免静脉置管的危险性和对外周静脉的刺激,而且还
能营养肠道本身,促进肠蠕动,保证食物吸收,防止肠粘膜的萎缩,减少肠内细菌易位,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率。但是,使用不当同样会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和相关问题,医护人员要认真观察与护理,加强肠内营养方面知识的培训,保证病人营养液
输注顺利、营养供给充足,促进病人尽快康复。
参
考 文 献
[1]
林玉兰.《肠内营养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