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论文之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开题报告

水利水电开题报告

水利水电开题报告水利水电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水利水电是指利用水力资源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技术和工程领域。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水利水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水利水电的发展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水利水电的发展历程:回顾水利水电的发展历史,探讨其在能源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2. 水利水电的技术与工程:介绍水利水电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水电站的建设、水力发电的工艺流程等。

3. 水利水电的环境影响:分析水利水电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水库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水电站运行对水质的影响等。

4. 水利水电的经济效益:评估水利水电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回报率、能源供应保障等方面的指标。

5. 水利水电的可持续发展:探讨水利水电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挑战,包括生态保护、社会效益等方面的问题。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以全面了解水利水电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水利水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水利水电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为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参考和依据。

2. 推动水利水电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水利水电的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推动水利水电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3. 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通过本研究的开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动水利水电领域的学术进步和创新。

预期结果包括对水利水电发展现状的全面了解,对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的深入分析,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的提出。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阶段一:文献综述和背景调研。

水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水电站设计开题报告

水电站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目的1.1 研究背景水电站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方式,对于解决能源短缺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水电站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对于水电站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水电站设计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水电站设计的研究,探讨建设高效、可持续的水电站的方法和技术,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本文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水电站的选址和布局优化;•水电站的水利工程设计;•水电站的电力工程设计;•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

2.2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下方法开展研究:•文献综述方法,对已有的水电站设计相关文献进行综合整理和归纳,总结当前研究现状和问题;•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建立水电站的数值模型,分析其设计参数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优化;•数据分析方法,收集相关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水电站的运行状况和效益;•实地调查方法,对已建成的水电站进行实地采集数据和情况调查,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

三、研究进度计划和预期结果3.1 研究进度计划本文的研究进度计划如下:•第一阶段:文献综述和理论研究,完成对水电站设计相关文献的综合整理和归纳,明确研究方向和目标。

•第二阶段: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建立水电站数值模型,分析设计参数对发电效率的影响,并进行优化。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评估水电站运行状况和效益,对已建成的水电站进行实地调查。

•第四阶段: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进行成果检验和展示。

3.2 预期结果本文预期取得以下研究成果:•提出水电站选址和布局优化的方法,以及水力工程和电力工程设计的优化方案,提高水电站的发电效率;•提出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从环境角度评估水电站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已建成的水电站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相关数据,总结水电站设计和运行的经验和教训;•发表研究论文,为水电站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水利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水利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水利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全球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合理有效地管理和利用水资源成为各国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水利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拟以水利工程设计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水利工程设计的目标是在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提供清洁、安全、充足的水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对水文地质、气象、水资源供需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合理确定水利工程的规模、类型和布局等重要参数。

因此,研究水利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前景。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水利工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研究,探讨在不同区域和环境条件下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原则,提出可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为水利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水利工程规划原则的研究:对不同区域和环境条件下水利工程规划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合理确定规划原则的方法和技术。

2. 水资源评估和供需分析:通过对水文地质、气象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评估水资源的可利用潜力,分析供需关系,并预测未来的供需状况。

3. 水利工程设计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技术,结合实际情况,研究适合本地区水利工程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4. 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工程设计: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数学模型分析、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软件的使用等。

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对水利工程设计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四、预期成果及创新点1. 研究成果:通过对水利工程设计的研究,形成一套适合本地区的规划和设计原则,提供可行的设计方法和技术,为当地水利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2. 创新点:本研究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水利水电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secret

水利水电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_secret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号
、建筑排水系统设计:生活排水
设计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及高层建筑常用某种
给水管网各管段的管径;计算水头损失;复核水压是否满足最不利配水点的水压要求;
消防给水方式的确定,根据室外给水管网的情况,
统,采用经济合理的消防给水方式。

应根据规范要求,确定并布置消防水池,
室内消防管网的布置应符合规范要求,应布置成环状管网。

③消防设备的选择,稳压系统的确定及消防水池容积的计算;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计算
泵房、水箱间等设计调整。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论文之开题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论文之开题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水库土石坝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学生胡兴伟指导教师吴国胜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层次专升本批次 051学号 W110405131520009学习中心北京农林科学院工作单位北京住总第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2010年 7 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胡兴伟时间:2010年7月28 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

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学生签名:胡兴伟时间:2010年7月28日密级:(请注明密级及保密期限)摘要本设计以实例系统阐述了水库土石坝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与方法,通过基本资料确定工程的等别、水工建筑物级别,坝轴线的位置,坝型的选择,剖面拟定详细确定了坝顶的宽度、坝顶的高程、坝坡及平台以及路面、排水、防浪墙、缘石等的型式和尺寸,并采用水力学法对坝体进行了渗透稳定分析,采用折线滑动法对坝坡进行了抗滑稳定计算,最后确定了溢洪道形式和细部尺寸。

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影响研究(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水利水电工程与环境影响研究摘要: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因此,本研究将探讨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人民健康和安全。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也变得不可忽视。

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和建设的同时,必须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才能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所在区域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为设计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提供指导,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分析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②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存在的风险;③研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结合国内外相关标准,提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措施的建议;④通过现场调查、数据分析及模拟计算等方法,定量评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缓解、规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的建议;⑤结合案例研究,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保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情况,总结出对于未来工程开发和建设的启示和经验。

2.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实地调查、数据收集和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相关背景和现状,以及与环保有关的法律法规;②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采用专业测量工具和采样设备,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现场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③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提出的方案进行分析、评估,以验证建议可行性;④通过案例分析、对比研究等方法,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环保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提出对于未来工程开发和建设的启示和经验。

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水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图纸校对、整理,编制设计说明书,并提交设计成果。3周
(按作者、文章名、刊物名、刊期及页码列出)
[1]、DL-T5206-2005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2]、SL319-2005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3]、SL 266-2001《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
指导教师柯劲松
2010年3月20日
系意见:
工程建成后,可将南昌市防洪标准从10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使赣东大堤的防洪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工程位置优越,效益大,工程量相对较小,但淹没损失大。该工程是赣江干流中游河段综合效益较为显著的骨干工程,是江西省“十五”水利建设首要工程。
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1确定工程等别和标准:根据工程规模和GB50201-94、SL252-2000,初步确定工程等别、主要建筑物级别及相应的洪水标准。
南昌工程学院
2006级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系(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题目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南昌工程学院教务处订制
题目:江西省峡江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部分)
一、选题的依据及课题的意义
1、依据选题依据南昌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课程及培养方向要求,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知识,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课题结合目前江西正在建设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的实际情况,要求同学认真全面的阅览和学习专业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并利用所学专业相关知识来熟悉水利枢纽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制定过程,最后对于该工程选址、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进行计算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开题报告参考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开题报告参考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开题报告参考《X市高新技术聚集区应急预案》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一)课题研究来源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的污染,水源的分布不均,致使人类健康受到危害,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整个水环境污染中,水的治理的核心,那么我们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打造净水的系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福祉。

中国属于一个缺水的国家。

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基本特征是区域分布差异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

本研究正式基于这一问题,对黄河水源地的A市修建一个净水厂,可以更好的方便人们的生活,也可以充分的利用污染的水资源,也可以为节水失业贡献一点力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验研究和运行调试,选择出黄河水源地的净水厂方案进行设计,在短期内解决水源污染问题,实现水质达标的短期目标,同时结合水厂的工程实施,通过先进技术的选用,实现出厂水水质稳定达标、口感改善的长期目标,从而对水厂的改造和运行管理提供借鉴。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由于饮用水源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常规净水工艺处理的水难以达到现有的水质标准。

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用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在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水源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

第三,现有净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水源水质恶化的情况下,饮用水出水水质达不到要求,如一些微量有机三卤甲烷,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本文实验目的在于在水质恶化的前提下,在常规工艺处理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提供解决方案,也为其它以黄河水为源水的水厂设计和运行提供了指导性参考意义。

长期来看,水厂工艺的设计部分或将解决了水厂的运行问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内研究现状我国是一个环境污染频发的国家,对环境污染也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也有不少学者对环境污染事件进行了探讨,张小满等[34]研究了在常规水处理工艺中粉末活性炭投加点确定的一般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水库土石坝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学生胡兴伟指导教师吴国胜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层次专升本批次 051学号 W110405131520009学习中心北京农林科学院工作单位北京住总第四开发建设有限公司2010年 7 月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生签名:胡兴伟时间:2010年7月28 日关于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专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暂行规定)》对:“成绩为优秀毕业论文(设计),网络教育学院将有权选取部分论文(设计)全文汇编成集或者在网上公开发布。

如因著作权发生纠纷,由学生本人负责”完全认可,并同意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可以以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设计)。

[保密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学生签名:胡兴伟时间:2010年7月28日密级:(请注明密级及保密期限)摘要本设计以实例系统阐述了水库土石坝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与方法,通过基本资料确定工程的等别、水工建筑物级别,坝轴线的位置,坝型的选择,剖面拟定详细确定了坝顶的宽度、坝顶的高程、坝坡及平台以及路面、排水、防浪墙、缘石等的型式和尺寸,并采用水力学法对坝体进行了渗透稳定分析,采用折线滑动法对坝坡进行了抗滑稳定计算,最后确定了溢洪道形式和细部尺寸。

本次设计中重点阐述了渗流计算的任务、方法和原理,并列出了详细的计算过程。

关键词:土石坝溢洪道水利工程目录摘要 (Ⅱ)1 设计区域概况 (2)1.1 工程任务和效益 (2)1.2 基本资料 (2)2枢纽布置 (3)2.1 工程标准 (3)2.2 坝轴线选择 (3)2.3 坝型选择 (4)2.4 枢纽布置 (5)3坝工设计 (6)3.1 挡水坝体断面设计 (6)3.2 细部构造设计 (9)3.3 土坝与坝基、岸坡的连接 (12)3.4 渗流计算 (12)3.5稳定计算 (16)4泄水建筑物布置 (20)4.1溢洪道的布置 (20)4.2溢洪道的设计 (20)4.3溢洪道的结构设计 (23)参考文献 (25)致谢 (25)1 设计区域概况1.1 工程任务和效益Z水库位于QH河干流上,水库控制面积4990km2,库容5.05亿m3。

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结合防洪。

灌溉面积104万亩,总装机容量3.145万Kw。

1.2 基本资料1.2.1 地形、地质资料1. 地形资料QH河为山区性河流,库区两岸分水岭高程均在820m以上,河床底高程在700m以下。

右岸山高坡陡,左岸岸坡较缓,对枢纽工程布置有利,筑坝在河段较窄处,上游开阔,蓄水量大,蓄水条件好。

2. 地质资料坝基为砂卵石,平均厚度5m,渗透系数1×10-2cm/s。

砂卵石下为砂岩、粉砂岩,新鲜基岩透水性不大。

未发现大的构造断裂,地层分布详见ZF土坝坝线工程地质剖面图,如附图6。

1.2.2 水文、水利计算资料1、设计洪水位768.1m,下游水位700.55m。

2、校核洪水位770.4m,下游水位705.60m。

3、设计下泄流量2000m3/s(其中溢洪道815m3/s),校核下泄流量6830m3/s(其中溢洪道5600m3/s)。

4、死水位737.0m,死库容1.05×108m3。

1.2.3 气象、地理资料1、多年平均最大风速9m/s,相应于设计洪水位的吹程为5.5Km,相应于校核洪水位的吹程为7.5Km。

2、多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1.0m。

3、地震烈度6度。

1.2.3 建筑材料1. 土石料分布、储藏情况库区及坝址下游土石料丰富,满足修建当地材料坝要求。

坝址上游均有土料场,平均运距小于1.5Km。

砂砾料主要分布在河滩上,储量为205×104m3。

2. 筑坝材料物理力学指标2枢纽布置2.1 工程标准2.1.1 枢纽等别查《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根据设计基本资料可知本工程:水库总库容5.0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04万亩,总装机容量3.145万KW,水库以灌溉发电为主,结合防洪,综合此四方面考虑,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中表2.1.1,确定本工程等别为Ⅱ等,规模属于大(2)型。

2.1.2水工建筑物级别及防洪标准土石坝枢纽设计的主要水工建筑物有:土坝、溢洪道,且以上已论证本工程等别为Ⅱ等,由此查SL252-2002中表2.2.1,确定土坝、溢洪道均为2级。

按SL252-2002中表3.2.1,挡水建筑物(土坝、溢洪道等)的防洪标准为500年设计,5000年校核。

2.2 坝轴线选择坝轴线根据坝址区的地质、地形条件、坝型、坝基处理方式、枢纽中各建筑物(特别是泄洪建筑物)的布置、施工条件等,经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按照给定的资料,主要考虑上坝线和下坝线两个方案。

该部分内容列表2.1进行对比说明。

如下表所示:2.3 坝型选择根据所给出的基本资料,大坝坝型选用土石坝。

根据防渗结构的类型,常见土石坝的形式有心墙土石坝、斜墙土石坝、面板坝、均质坝等。

心墙坝是将土质防渗体设在坝体中央;斜心墙坝是土质防渗体向上游倾斜;斜墙坝是将防渗体设在坝体上游面或接近上游面。

斜心墙坝介于心墙坝与斜墙坝之间,同时具有两种坝的优缺点,施工难度大,多用于高土石坝,故本设计不选用此种型式。

下面就针对均质坝、土质防渗心墙坝和土质防渗斜墙坝,这三种坝型列表进行比较,选定坝型,如表2.2所示。

2.4 枢纽布置根据选定的坝轴线从地形、地质、施工、运用等方面大致确定建筑物(包括大坝、溢洪道等)的相对位置和建筑物型式,确定枢纽工程的等级及建筑物等级。

1、导流泄洪洞:其布置主要考虑地质情况,避开可能的塌滑体,并保证出口和进口的稳定,此外还应考虑岩体破碎程序及其对岩体渗漏的影响。

布置在左岸单薄分水岭,沿洞线周围岩石厚度大于3倍开挖洞径,出口段已避开塌滑体的东边界,沿线岩层、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细砂岩及砾岩,岩石较为坚硬,坚固系数Fk=0.4×104Mpa,透水性较大。

岩层倾向下游,出口段节理发育,在导流泄洪洞出口及边坡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

由于导流洞沿线岩体透水性较大,为保证导流泄洪洞岩体稳定,建议该段修建无压洞。

2、溢洪道:其布置主要考虑地质情况和水流情况,不仅要保证建筑物的安全,还应尽量减小开挖工程量。

布置在左岸单薄分水岭,沿建筑物轴线岩层倾向下游。

岩性主要为坚硬细砂岩,其中软弱层多为透镜体,溢洪道挡水部分的抗滑稳定条件较好。

对溢洪道左侧的挖边坡要采取加固稳定的措施。

3、灌溉发电洞布置在左岸东凹沟附近三级阶地上。

沿线基岩以厚层粉砂岩为主,岩石完整,透水性不大,洞顶以上岩层厚度较小。

电站厂房处岩石风化层厚度约5~6m,对其产生的渗漏及土体坍塌应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具体布置详见枢纽平面布置图附图5(ZF坝址区地形图)3坝工设计3.1 挡水坝体断面设计土石坝基本剖面尺寸主要包括:坝顶高程、坝顶宽度、上下游边坡、防渗和排水设备基本尺寸等。

3.1.1 坝顶宽度依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坝顶宽度应根据构造、施工、运行和抗震等因素确定。

如无特殊要求,高坝的顶部宽度可选用10~15m,中低坝可选用5~10m。

根据原始资料,该坝为中坝,坝顶无交通要求,故该坝坝顶宽度拟定为10m。

3.1.2 坝顶高程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与坝顶超高之和,应考虑正常蓄水情况、校核洪水情况和地震情况,取其最大值。

本次设计不考虑地震情况。

1. 计算正常运用情况下的坝顶超高 Y坝顶高程由水库静水位加上风壅增水高度、坝面波浪爬高、坝体沉降量、防浪墙高及安全超高决定。

Y=R+e+A式中:Y—坝顶超高,m;R—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m;e—最大风雍水面高度,m;A—安全加高,m;(1)最大波浪在坝坡上的爬高 R平均爬高值Rm按下式计算:(3-1)式中:Rm—平均波浪爬高,m;KΔ—斜坡的糙率渗性系数,根据护面类型查得;KW—经验系数;hm、Lm—波浪的平均波高和平均波长,m,按莆田试验公式确定;m—坡度系数。

1)波浪的平均波高 hm波浪的波高h和平均波长Lm可采用官厅水库公式计算g(2hl)/V2=0.0076V-1/12(gD/V2)1/3g(2ll)/V2=0.331V-1/2.15(gD/V2)1/3.75式中:2hl-当gD/V2=20—250时,为累计频率5%时的波高;当gD/V2=250—1000时,为累计频率10%时的波高;V-计算风速,m/s。

正常情况采用50年一遇风速或多年最大风速的1.5—2.0倍,校核情况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本次设计正常情况风速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的1.5倍,1.5×9=13.5 m/s,校核情况采用多年平均最大风速9m/s。

D-吹程,相应于设计洪水位的吹程为5500m,相应于校核洪水位的吹程为7500m。

h =2 h L=0.0076V(-1/12)(gD/V2)1/3×V2/g=0.0076×13.5(-1/12) ×(9.80×5500/13.52)1/3×13.52/9.80=0.758(m)gD/V2=9.80×5500/13.52=296所求2 h L 为10%累计频率的波高。

Lm =2LL=0.331V(-1/2.15) (gD/V2)1/3.75×V2/g=0.331× 13.5(-1/2.15) (9.80×5500/13.52)1/3.75×13.52/9.80=8.36(m)已知设计洪水位768.10m,由附图6Ⅰ-Ⅰ坝线工程地质剖面图查得,坝底高程取在699.00m 处,则坝前水深 H=768.10-699.00=69.10m,水域平均水深Hm=69.10/2 =34.55m;h/Hm=0.758/34.55=0.0219<0.1查得:hp/hm=1.71hm= hp /1.71=0.758/1.71=0.44(m)2)斜坡的糙率透性系数 KΔ根据护面类型采用砌石时的KΔ=0.75~0.80,取KΔ=0.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