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喜怒哀乐教案

中班社会喜怒哀乐教案

【篇一:幼儿的情绪、情感与幼儿的活动_教案(七)】《幼儿心理学》教学详案(七)

1

2

3

4

5

【篇二:中班社会教学计划】

古楼幼儿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中班社会教学计划

教师:穆小梅

一、班级情况分析:

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幼儿是好模仿的。”那中班的孩子在好模仿的

同时,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老师要尽可能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给予正确的导向,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中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发展实际,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

幼儿的长处,并创设幼儿展示的机会;另外中班幼儿自我服务的能

力有所增强,喜欢帮助老师和小朋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

二、教育目标:

1、知道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和自己完全一样,接受和喜欢自

己的长相。

2、知道人有喜怒哀乐等情绪,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喜好、需要以及

情感。

3、能感受、了解周围环境的变化,并能很快适应。

4、对劳动有兴趣,愿意为同伴和集体服务,能以积极愉快的情绪参

加各种活动。

5、愿意和父母家人一起参加集体活动,懂得集体活动中的基本礼仪。

6、喜欢和同伴共同游戏。

7、知道要保护我们的环境,抽烟有害人体健康,劝戒周围人群不抽烟。

8、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交谈、说话,不随意插嘴。

9、认识并尊重国旗,参加学校的升国旗活动。

10、在节日活动体验节目的欢乐气氛,能用绘画、制作等表达自己

的感受。

11、认识并喜欢家乡的风景名胜,知道家乡的主要特征。

12、知道垃圾会给地球造成危害,理解废物利用的价值,不乱扔垃圾。

三、具体措施:

1、教育中可以以随机教育为主,充分利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如:餐前活动时间,让幼儿倾听一些丰富幼儿社会经验的小故事。

2、创设情景,让孩子亲身体验,判断对错,最终达到让孩子获取解

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方法。

3、发现每个幼儿的长处,了解他们独特的一面,并创设机会让幼儿

有展示的可能。

4、帮助幼儿在认知的基础上,分辨各种情绪,了解各种情绪产生的

原因,从而学习“移情”。

5、通过情境性的练习,让幼儿切身感受各种情绪体验,提高对情绪

辨别的敏感性和行为的针对性。

6通过角色扮演、戏剧活动的方式增加幼儿与同伴互动的机会,或

模仿别人互动的机会,通过经常的练习,改善其人际关系。

7、幼儿在玩玩具中经常会发生争吵或打闹,我们将和孩子一起共同

讨论,让孩子们懂得解决矛盾的方法及一起游戏的规则和作用,学

会交往,同时教育幼儿懂礼貌,并创造机会训练幼儿学习礼貌用语。

8、以讲故事、看图片等形式引导学会幼儿相互合作、相互谦让。

9、收集有关环境保护的图片、资料等,通过社会实践、故事讲述等

加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进度:

古楼幼儿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中班科学教学计划

教师:穆小梅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

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

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

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

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

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一、教育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

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

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

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

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

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

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二、教学内容:

1、能自动参加科学活动,喜欢探索周围世界,关心、爱护周围的动

植物和自然环境,愿意进行探索、尝试。

2、懂得四季的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获取简单的自然现象知识。

3、综合应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点,并进行物体的简单分类;学习

应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能与他人沟通观看结果。

4、懂得生活中一些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观看、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并

能尝试解决生活中的艰难,促进推理和迁移才能的发展。

6、能自动、专心地进行科学操作活动,并在老师指引下,关注周围

生活中物体量、形状、地位的改变,能依据物体的特点分类。

三、具体方法:

1、通过亲子活动让幼儿亲身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看、操作、发现问题、追求答案的探索活动,应用合适的指引来满足幼儿的好

奇心。

2、在指引幼儿认识五官时,首先让幼儿体会感官的作用,体验感官

的协调才能。通过用眼睛观看事物,能应用视觉感受颜色的改变,

提升幼儿的观看力,体会视觉暂留现象。并能应用视。

3、本学期,我们将指引幼儿认识空气、阳光、水等,通过看故事等懂得人类、动物、植物的关系,通过观看社会环境、湘江水源等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觉以外的感到途径探索事物如:触觉、味觉、嗅觉。

4、在数学地区中及时投放操作材料,指引幼儿在地区中练习数与量关系,图形与空间的关系。应用各种各样的操作材料指引幼儿认识数1~10,精确感知

10以内的数量,知道它们能表示相应数量的物体;应用“一一对应”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会用“多”、“少”、“一样多”的词语;能按物品的属性分类,学习比较物体的远近、深浅、高矮、厚薄等。

5、在日常生活中指引幼儿感知时间的概念,认识不同面额的货币及币值;通过游戏活动和生活经验学会估算,逐步建立等量的观念。

【篇三:做情绪的主人教学案】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理解情绪的作用;学会在现实生活中调控自己的情绪。

2、能力目标:培养调控自己情绪的能力,做情绪的主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了解自己情绪特点,学会包容、幽默与融洽相处;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从中获得个人满足感、集体荣誉感等感激情感。

重点难点: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教学方法:讲授、点拨,引导自学。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展示。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什么是自信?自信有何作用?如何树立自信?

导入新课: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言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保持良好的情绪,拥有一个愉快的心情,那么,情绪能调节吗?如何培养和保持良好的情绪?

1、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工作、学习、生活、他人行为等)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体验。

情绪的产生是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一般地说,凡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便引起肯定的情绪,如满意、愉快、喜爱、赞叹等;相反,凡是不能满足这种

需要或可能妨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的事物,便引起否定的情绪,如

不满意、苦闷、哀伤、憎恨等。

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的满足状况,多与人的一般情绪相联,如,喜怒哀乐爱无惧(七情说)。

精神(社会)需要(如,学习、交往、尊重、自我实现)多与人的

高级情感相联,如,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2、情绪对人有何影响?

(1)积极的情绪使人身心健康发展,促使人积极向上,它是任何药

物和饮食无法代替的,它有利于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如,“笑一笑,十年少”;“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师对学生的热爱,学生对老

师的爱戴(热爱工作)”。

(2)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智力水平,引起行动的迟钝和精神的疲惫,进取心丧失,严重时会使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下降,意识范围变窄,正常行为瓦解。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愁一愁,白了头”。

可见,学会调控自己情绪是多么的重要。

3、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我们才能把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放在首位,从而产生高级的社会性情感。

(2)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活动是情绪的源泉。

(3)转移注意。就是把自己的注意、思想和行为转移到其他方面,

忘记我们心中的烦恼。如,听听音乐,放松自己的心情。看看有趣

的电视或者散散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还可以运动一下,打篮球,跑步,登山旅行等。

(4)正确感知。情绪是意识对感知思考的结果。对客观现实(人、事、物)的感知的思考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内心感受。如,电视

机前,有的人感情丰富,有的人则感情平淡。因

此,我们应学会正确感知周围环境,遇事多往好处想,抑制自己的

冲动。否则,将是自己给自己找别扭。

(5)合理宣泄。消除不良情绪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使之发泄。切忌

把不良心情埋于心底。一个人如果经常压抑自己的心情,长期下去

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抑郁症。如,野外或在不妨害社会和他人的场所

尽情地大喊大唱、大笑大哭等;倾诉;写日记;跑步等。

发泄的对象、地点、场合和方法要适当,宣泄的时候,一定要适时、适地、适度,避免伤害他人。

(6)学会幽默。当我们烦恼和不愉快时,当我们愤怒郁闷的时候,

一个妙趣横生的幽默故事,可以让我们心情愉快,缓解我们的紧张

和烦恼,立刻开心起来。幽默是智慧的产物,既可以给他人带来快乐,也可使自己心境坦然、心情愉快、。

如,爱迪生致力于发明白炽灯泡时,有人取笑他:“先生,你已经失

败了1200次了。”爱迪生回答说:“我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发现了

1200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爱迪生以笑容和幽默面对困难重重的科学发明事业,不断激励自己,最终发挥出卓绝的创造力。

有一位绅士正在餐馆里进餐,忽然发现菜汤里有一只苍蝇。他扬手

招来侍者,冷冷地讽刺道:“请问,这东西在我的汤里干吗?” 在这

种情况下......侍者弯下腰,仔细看了半天,回答道:“先生,它是在

仰泳!”餐馆里的顾客被逗得捧腹大笑。

课堂小结:

1、学生谈收获。

2、重点点拨:情绪最大的特点是带有“传染性(弥散性)”,是指一

个人的坏心情影响了几个人的好心情。外国某连环画对此做出了巧

妙的解读:有个小男孩心情不好,在路边遇到一条小狗便狠狠踢去,吓得小狗狼狈逃窜;小狗无端受了惊吓,见到一个西装革履的老板

便汪汪狂吠;心情不好的老板在公司里逮住他的女秘书大发雷霆; 女

秘书回家后把怨气一古脑撒给了莫名其妙的丈夫;第二天,这位身

为教师的丈夫如法炮制,对自己一个不长进的学生一顿臭批;挨了

训的学生,也就是前面的那个小男孩怀着恶劣的心情放了学,归途

又碰见了那条小狗,二话没说又一脚踹去??这个故事又告诉了我们

什么呢?

课堂检测

判断正误:

1、情绪总是能够有效的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活动效率。(x)(积极的)

2、易于发火的人,并不能表示其刚强,而只能说明他怯懦的抵不住

一指的压力。(√)

3、没有人喜欢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发火易怒是一个人缺乏修养的表现。(√)

4、正确的世界观是个性的核心部分,积极的态度和肯定的情绪是以

正确的世界观为前提的。(√)

5、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是先天的。(x)(需要学习和训练)

完成作业:p101思考与交流——1.调控情绪有什么重要性?

课堂延伸:

我们学会了摆脱消极情绪的方法,我们是不是就一定快乐呢?除了

需要摆脱不良情绪,我们还要做什么才可以快乐?

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快乐食谱”:

配料:一杯友谊、二匙善良、三碟宽容、四碗理解、五杯关怀、六

勺希望、七袋诚挚、八罐信任、九份努力、十分尊重、外加一桶笑声。

调制方法:取关怀和诚挚,与信任充分搅拌,然后努力、善良、宽容、理解和尊重加入,添上友谊和希望,洒上大量的笑声,同阳光

一起烘烤。美味无比的“快乐大餐”,做好了,大

家一起分享吧!

板书设计: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调控情绪的有效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自我反思、自我调控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目标):为更好的适应环境,调控好

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重点难点:调控情绪的方法。

教学方法:活动体验、引导反思、激发兴趣。学法指导:自我反思、情境体验、交流展示。教具:情绪稳定性测试用表。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1、概括的说,情绪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2、情绪对人有何影响?

3、应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共同讨论了有关情绪的含义、对人的作用、

调控情绪的方法等基本知识,这节课我们通过活动来进一步体验如

何调控好情绪,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自主学习与点拨:

1、情绪稳定性自我测试:情绪稳定,一般被看做是一个人心理成熟

的重要标志。你的情绪是稳定的吗?如果你希望知道结果,我们不

妨来做一个小小的测试。

2、p99活动与训练1:假如是你遇到以下情况,你有何“灵丹妙药”?

3、p100读一读,想一想,“今天,我要控制情绪”。看谁读得好:

声音洪亮、发音标准、读出自信。

4、p101案例分析:你从李梅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堂小结:

学生谈收获。

2、点拨:不是每个人都能天生一副好脾气,好脾气是一种修养,它是你千百次的忍耐而完成的一种修炼,坏脾气是一把双刃剑,它伤

了别人,也伤害了你自己。成一时口舌之快,而导致出严重的后果,你认为值得吗?还是控制好自己的脾气与嘴巴吧。

布置预习:第14课直面挫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