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尿素就是碳酸二胺,它的含氮量在44%~46%之间,缩二脲≤0.9%~1.5%。目前是我国固体氨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纯品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结晶体或小颗粒,内加防湿剂,吸湿性较小,易溶于水,为中性氮肥。尿素养分含量较高,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最适合作追肥,特别是根外追肥效果好。

尿素施入土壤,只有在转化成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由于存在转化的过程,因此肥效较慢,一般要提前4~6天施用。同时还要求深施覆土,施后也不要立即灌水,以防氮素淋至深层,降低肥效。

尿素根外追肥时,尤其是叶面,对尿素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很快,利用率也高,增产效果明显。喷施尿素时,对浓度要求较为严格,一般禾本科作物的浓度为 1.5%~2%,果树为0.5%左右,露地蔬菜为0.5%~1.5%,温室蔬菜在0.2%~0.3%之间。对于生长盛期的作物,或者是成年的果树,施用尿素的浓度可适当提高。

使用尿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一般不直接作种肥。因为尿素中含有少量的缩二脲,一般低于2%,缩二脲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均有害。如果不得已作种肥时,可将种子和尿素分开下地,切不可用尿素浸种或拌种。

(2)当缩二脲含量高于0.5%时,不可用作根外追肥。

(3)尿素转化成碳酸氢铵后,在石灰性土壤上易分解挥发,造成氮素损失,因此,要深施覆土。

更多相关资讯,欢迎登陆中国尿素交易网。

尿素基本知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尿素合成反应原理为:(1)2NH3(液)+CO2(气)= NH2COONH4(液)+Q1,,(2)NH2COONH4(液)= CO(NH2)2(液)+H2O(液)-Q2 2.合成塔原始开车投料前,升温至150℃是为了使液氨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得到液态甲铵;升压至80-100公斤/厘米2是为了使液态甲铵不分解。 3. 中压吸收塔顶部气相出口温度,是由顶部氨水浓度和中压系统压力所决定的。此温度可看作是一定压力下浓氨水的沸点温度。 4. 尿素合成塔压力指标是19.8±0.2MPa、尿素合成塔顶部温度指标为188±2℃。 5. 影响缩二脲生产的因素可以归纳为三大类:氨分压、停留时间、尿液的温度。 6.成品尿素粒度差的原因有两方面:机械原因,和化学原因。 7. 合成塔操作的主要工艺指标是:压力、温度、进料物料中的氨碳比与水碳比。 8. 原始开车投入二氧化碳前,一甲泵应慢速送少量氨水入塔。短期停车后的开车投入二氧化碳前,一甲泵不能先送氨水入塔,而是等投二氧化碳后,要根据一段吸收塔的操作情况尽量晚送一甲液。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中压泄压至(D ),停空压机。 A 0.4MPa左右 B 0.6MPa左右 C 0.2MPa左右 D 0.8MPa左右 2、在NH3/CO2分子比不变, H2O/CO2 (分子比)增高, 塔底温度增高, 塔顶温度( B ) A 增高 B 降低 C 不变 3、氨循环的目的是(ABD ) A 合成塔衬里焊缝及塔的密封处是否泄漏B一段循环密封处是否泄漏 C 升压 D 检查氨冷凝器的冷凝情况 4、合成塔原始开车出料时会出现的现象(ABCDE) A塔顶温度会突然升高B合成塔压力突然上升C预分离的温度出现降低的拐点 D中压分解塔分离器出现液位E中压吸收塔底部温度上升 5、合成塔温度的选择是以( A ) 作主要因素 A 材料耐腐蚀能力 B 反应速度 C 反应温度 D 合成塔压力 6、尾吸系统爆炸的措施: ( ACD ) A防止静电作用,泄压应该缓慢 B加快气体流速,将爆炸气体快速放出 C尾气放空管与蒸汽喷射泵蒸汽出口汇合在一起,冲稀可爆炸气体的成分 D注意防止在易爆的设备内产生气流瞬时冲击 7、顶底回流氨的分配比例一般是:顶部占( E ),底部占( A ),实际可随负荷变化而适当调整,在低负荷时,底回流氨可不加。 A 20% B 30% C 50% D 70% E 80% 8、一分塔分离器无液位出现( AB ) A中压分解回收系统压力下降,低压分解回收系统超压。 B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下降 C中压吸收塔鼓泡段温度出现上升 D一甲液中尿素含量上升,一甲泵转速加快 三、问答题: 1、请写出氨中毒的急救方法(20分) 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就医。眼

尿素生产工艺流程

化肥厂尿素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1.尿素的物理性质:化学名称叫碳酰二胺,分子式为CO(NH2)2,分子量为60.06.含氮量为46.65%,是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因为人类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含有这种物质,并且由鲁爱耳在1773年蒸发人尿是发现了它,故称为尿素.尿素为无色,无味,无臭的针状或棱状结晶.在20-40度温度下,晶体的比重为1.335克/cm3.尿素易溶于水和氨,也溶于醇,包装和贮存要注意防潮. 2.尿素的用途和产品标准.主要用作肥料,饲料和工业原料.在工业上尿素作为高聚物的合成原料,用来制成甲醛树脂,用于生产塑料,涂料和黏合剂.尿素也用于医药,制革,颜料等部门.国家指标GB2440--91尿素技术指标. 3.生产尿素的原料主要是液氨和二氧化碳气体,液氨是合成氨厂的主要产品,二氧化碳气体是合成氨原料气净化的副产品.合成尿素用的液氨要求纯度高于99.5%,油含量小于10PPm,水和惰性物小于0.5%并不含催化剂粉,铁锈等固体杂质.要求二氧化碳的纯度大于98.5%,硫化物含量低于15mg/Nm3. 4.尿素的生产办法和过程尿素的合成分两步进行,主要化学反应 为:NH3(液)+CO2(气)==NH4COONH3=Q NH4COONH2==CO(NH2)+H2O-Q工业过程为1.液氨与二氧化碳的净化与提压输送2.液氨与二氧化碳合成 尿素3.尿素熔融物与未反应物的分离与回收4.尿素溶液的蒸发,造粒. 老系统选用的是水溶液全循环法.该法是利用碳酸稀溶液吸收未反应的氨与二氧化碳生成甲胺或碳酸氨溶液,再利用循环泵送回合成塔,由于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呈水溶液形态进行循环,故动力消耗较小,流程也较简单,投资也省.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一般来说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一般来说,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在治疗“寒症”服用中药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补药忌食茶叶、萝卜等。 忌:[葱、蒜、蘑菇、羊肉、茶叶、白萝卜、牛奶[1小时左右忌口]不冷不热时服]、喝水多了的话会使药效减低。 感冒忌多食蜂蜜:发烧期间应以清热为主,不宜滋补。蜂蜜是益气补中的补品,如果多服用蜂蜜,会使患者内热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还容易并发其他病症。 喝中药的注意事项: 1.喝中药请在饭后30-60分钟服用为宜.可以避免中药成分对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药前后一小时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浆,以免中药成分与茶的 鞣质,咖啡因及蛋白质等发生化学反应,影响疗效.可以喝水. 为了保障中药的疗效使其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作用,服用中药时是需要对一些食物忌口的,通常应该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服中药时不要喝浓茶,因为茶叶里含有鞣酸,浓茶里含的鞣酸更多,与中药同服时会影响人体对中药中有效成分的吸收,减低疗效。 服用中药时不宜吃萝卜(服理气化痰药除外),因萝卜有消食、破气等功效,特别是服用人参等滋补类中药时,吃萝卜会降低补药的效果使其失去补益的作用而达不到治疗目的。

患有消化道疾病,如肝炎、慢性胃肠炎患者服用健脾、温胃和胃药时,禁服大蒜,大蒜中含有蒜素能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充血,所服的中药就不能有效的发挥其治疗作用。 服中药时不能吃辣椒,特别是热性病症,服清热凉血或滋阴降炎药时更不宜吃辣椒,辣椒能使药效降低,使治疗无效或疗效减弱。 服中药煎剂及丸药时,宜忌生、冷、油腻。因为生、冷类食物刺激胃肠,影响胃肠对药物的吸收,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和吸收,而且油腻食物与药物混合更能阻碍胃肠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从而降低疗效。 此外,患有疔疮、皮肤病者忌食咸水鱼、虾、蟹及羊肉、牛肉等食物;水肿病忌食食盐;肝炎病人忌食辛、辣、油腻;服荆芥时忌服鱼、虾、蟹;服天冬时忌服鲤鱼;服白术时忌服大蒜等。 中药忌口有一个总原则:服用温热或寒凉的中药时就尽量食用中性平和的食物,因为中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反,就会使药力抵消减弱,达不到应有的疗效;在一些情况下,药与食物的性味相同,也会使药对人体的力度增加,超过人体能承受的范围,而适得其反。 :饮食忌口分六种。 一、辛辣类:此类食物多辛热,有通阳健胃之功效,若过多食用则易生痰动火,散气耗血,故该类饮食仅适合于寒证疾病者,而不适于阴虚阳亢之体及血证、温病、痔瘘、痈疖患者等。此类食物包括葱、蒜、韭菜、生姜、酒、辣椒等。如辣椒属热性,若有发热、便秘、尿短赤、口干渴、唇燥、咽喉肿痛、鼻衄、舌质红等热象者食用,必然会加重“上火”症状,从而抵消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的功效,故热证病人就诊中医不可同食辣椒。 二、鱼腥类:此类食物多为咸寒而腥之品,且含有异性蛋白,易引起过敏反应,多食易伤脾胃并诱发疾病,故脾胃有病者不宜多吃,尤其是过敏体质者更不可食

硫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脲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脲 化学品英文名称:thiourea 中文名称2:硫代尿素 英文名称2: thiocarbam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796 CAS No.:62-56-6 分子式:CH4N2S 分子量:76.1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硫脲62-56-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一次作用时毒性小,反复作用时可抑制甲状腺和造血器官的机能。可引起变态反应。可经皮肤吸收。本品粉尘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吸入后引起咳嗽、胸部不适。口服刺激胃肠道。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出现头痛、嗜睡、无力、面色苍白、面部虚肿、基础代谢降低、血压下降、脉搏变慢、白细胞减少等。对皮肤有损害,出现皮肤瘙痒、手掌出汗、皮炎、皲裂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氧化硫。 灭火方法:采用水、泡沫、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

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0.3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较高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光亮苦味晶体。 pH: 熔点(℃):176~178 沸点(℃):分解 相对密度(水=1): 1.4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5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尿素及车用尿素溶液简介

车用尿素溶液车用尿素是重型柴油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车用尿素是指尿素浓度为%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重型卡车、 客车等柴油车要达到国四排放标准,在尾气处理上就要选用适合的SCR系统,而这项系统必须利用尿素溶液对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处理。因此,车用尿 素溶液成了重型卡车及客车达到国四排放标准的必备产品。 ???? SCR是我国减排的最优选择。目前国内现行的柴油国标GB19147-2009要求含硫量≤350ppm,而ECR-DOC技术要求油品含硫量在10ppm以下,因此在中国暂不具有推广条件。SCR则可耐350ppm的含硫油品,因此有推广的技术基础。由于采用SCR技术的国四发动机燃油经济性比EGR技术好、对发动机改动小、对燃油和机油要求较低、在技术升级连续性上具有优势、SCR催化器耐久性好且不存在催化器堵塞的风险,因此SCR技术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型柴油车减排技术路线。 ?? 车用尿素是浓度为%且溶剂为超纯水的尿素水溶液,生产原料为尿素晶体和超纯水,其关键点在于原料纯度。从生产工艺来看,虽然车用尿素对原料 纯度要求高于一般工业用需求,但目前国内工艺已然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 求。车用尿素的生产工艺不足以构建高进入壁垒。 国内车用尿素主要是从工业尿素提纯得来,其主要原理是:1)在温度70-75℃时,尿素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2)在温度30℃以下时,尿素重新从水溶液中结晶出来。3)每水解结晶一次,其纯度会得到大幅提高,一般利 用工业一级尿素水解结晶一次,就可达到车用尿素标准要求,其产出比例为:1。

车用尿素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车用尿素的由于SCR催化剂载体极易发生金属离子中毒从而失去催化效果,因此车用尿素溶液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电阻率≥18MΩ?cm)。车用尿素溶液会在-11℃下开始结冰,实际使用中在-20℃时会完全上冻。目前技术是通过加入改性剂降低 溶液凝固点、外加加热装置等手段防止溶液凝固。 车用尿素溶液(AdBlue)是用不含其他任何添加物的高纯尿素和纯水一起配 制的溶液,该溶液中尿素含量为%(质量分数)。国内外重型柴油机厂家大多 数采用了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来满足欧IV、欧Ⅴ机动车排放标准的要求。选择SCR技术的的车辆必须添加尿素溶液作为催化还原剂,使车辆达标 排放。 ? ? ? 柴油发动机尾气处理液(俗称为:汽车尿素,车用尿素,汽车环保尿素),在中国和欧洲称为AdBlue,在美洲称为DEF,在巴西称为ARLA32. A dBlue 是由成分为%的高纯尿素和%的去离子水组成的高纯度透明液体,有淡淡的氨水气味。如果溅出,水分蒸发并形成结晶。AdBlue用于配有SCR(车用选择性催化还原尾气后处理)系统的轿车、卡车、客车和重型非道路使用柴油发 动机车辆,是SCR技术中必须要用到的消耗品,与SCR催化剂一起将柴油发动机排放的有害氮氧化物转换成无害的水蒸气和氮。SCR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催化剂,AdBlue注入装置,AdBlue容器和AdBlue剂量控制器。几乎所有欧洲、美国和亚洲,包括中国的重型汽车制造商也为车辆配备选择性催 化还原系统并配以AdBlue工作液,以达到新的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如欧四、欧五)AdBlue和SCR技术共同作用下,能优化发动机性能和燃料消耗,减少柴油消耗可高达6%,显着降低成本。AdBlue 的平均消耗量是一般柴油消耗

尿素硝铵溶液(UAN)在农业中的应用知识讲解

尿素硝铵溶液(U A N)在农业中的应用

尿素硝铵溶液(UAN)在农业中的应用 一、尿素硝铵溶液的基本情况 尿素硝铵溶液(Urea Ammonium Nitrate solution), 简称UAN溶液,国外也称为氮溶液(N solution), 是由尿素、硝铵和水配制而成。尿素硝铵溶液的生产始于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目前已得到广泛使用。2012年全球尿素硝铵溶液的产量超过2000万吨,其中美国占了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二,达到1360万吨,法国200万吨,其它如加拿大、德国、白俄罗斯、阿根廷、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产量在100万吨以内。我国是氮肥生产大国,但尿素硝铵溶液的生产刚刚开始。在国际市场上一般有3个等级的尿素硝铵溶液销售,即含N 28%, 30% 和32%。不同含量对应不同的盐析温度,适合在不同温度地区销售。含N28%的盐析温度为-18℃,含N 30%的盐析温度为-10℃,含N32%的盐析温度为-2℃。在尿素硝铵溶液中,通常硝态氮含量在6.5~7.5%,铵态氮含量在6.5~7.5%,酰胺态氮含量在14~17%。 表1、几种常见尿素硝铵溶液的配方及性质 原料/性质含N 28%含 N 30%含 N 32% 41%44%47% 硝酸铵 32%34%37% 尿素 27%22%16% 水 1.283 1.303 1.320 比重 -18℃-10℃-2℃ 盐析温度 由于灌溉设备和施肥机械的推广,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已经大量使用氨水和液氨。由于这两种液体氮肥存在安全问题,因此在贮藏、运输和施用过程中都有特别的设备和操作要求。尿素硝铵溶液是一种常压下的稳定产品,对设备和操作要求均比氨水低。该溶液除含有铵态氮外,还有其它氮形态。肥效上也优于氨水。特别是硝酸铵原料,作为固体原料存在危险性,但与尿素配成溶液后,消除了它的可燃性和爆炸性,十分安全。因此尿素硝铵溶液一推出市场,比氨水液氨更受欢迎。 尿素硝铵溶液将三种氮源集中于一种产品,可以发挥各种氮源的优势。硝态氮可以提供即时的氮源,供作物快速吸收。铵态氮一部分被即时吸收,一部分被土壤胶体吸附,从而延长肥效。尿素水解需要时间,尤其在低温下通常起到长效氮肥的作用。为减少氮的淋溶损失,现在在尿素硝铵溶液中通常会加入硝化抑制剂和脲酶抑制剂。

尿素的工业发展过程

尿素的工业发展过程 化学工程 2008级工程硕士 摘要对尿素工业发展历史进行介绍,简述了尿素工业化过程、体系结构与发展趋势 1、尿素简介 尿素,H2NCONH2学名碳酰二胺化学名称为脲,或者碳酰胺,以氨和二氧化碳合成的一种主要的氮肥。因人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含有这种物质而得名,白色针状或柱状结晶,熔点132.7℃,常压下温度超过熔点即分解。现在是一 种常见而普通的化工产品,但是它的发现特别是人工合成、工业化一系列过程 却非常有意义,即体现近代工业发展的情况,更是对人类哲学、宗教理念的一 次冲击。当然现在尿素不仅作为肥料给我们带来的是农作物的高产,同时也广 泛应用与工业作为高聚合材料、多种添加剂、医药、试剂等方面。 2、尿素的发展史 尿素最先在动物的排泄物中发现。第一次得到尿素结晶是1773年,化学 家鲁埃勒(Rouelle)蒸干人尿而得。第一次得到纯尿素是1798年富克拉伊(Rourcray)等人从尿素硝酸盐中制的。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用人工的方法从无机物中制的尿素,是在1824年,德国化学家武勒(Friedrich Wohler)使用氰酸与氨反应,产生了白色的尿素,而且证明其与从尿液中提取的尿素一样。打破了当时生命力论的理论,即有机体 内的含碳化合物是由奇妙的“生命力”造成,无法用人力取得,只能由有机物 产生有机物。这次实验的成功,成为现代有机化学兴起的标志。同时在哲学上 也是一场革命。 在这之后,又出现了50多种制备尿素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或者原料难取、或者有毒、或者难以控制、或者不经济,最终都未工业化。1868年俄国化学家巴扎罗夫找到工业化的基础反应办法,即将氨基甲酸铵和碳酸铵长期加热 而达到尿素。 现代工业都是以氨与二氧化碳为原料生产尿素。世界上第一座这样的工厂是德国的法本公司于1922年在Oppau建成投产的,采用热混合气压缩循环。

常用中成药说明书

安神补心片 [药品成分]:丹参、五味子(蒸)、石菖蒲、合欢皮、菟丝子、墨旱莲、女贞子(蒸)、首乌藤、地黄、珍珠母。 【性状】本品为薄膜衣片,除去包衣显示棕褐色;味涩、微酸。 【功能主治】养心安神。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心悸失眠,头晕耳鸣。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 八珍颗粒 【规格】每袋装 (l)8g (2)3.5g(无糖型) 【贮藏】密封,防潮,避热。 党参 60g 白芍(炒) 60g 白术(炒) 60g 熟地黄 908 茯苓 60g 当归 90g 川芎 45g 甘草(炙) 30g 功能与主治补气益血。用于气血两亏,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月经过多。 【用法与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八正胶囊 【功效】八正胶囊;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症. 【主要成分】栀子、车前子(炒)、瞿麦、匾蓄、滑石、大黄、川木通、灯心草、甘草。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粉末;气微,味苦。 【适应症】清热、利尿、通淋。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抗炎试验显示,本品可一直二甲苯所致小鼠的耳肿胀;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利尿试验显示,本品可增加正常大鼠和家兔的

排尿量。 百乐眠胶囊 【成份】百合、刺五加(生)、首乌藤、合欢花、珍珠母、石膏、酸枣仁、茯苓、远志、玄参、地黄(生)、麦冬、五味子、灯心草、丹参、辅料为淀粉【作用类别】本品为内科不寐类非处方药药品。 【适应症】滋阴清热,养心安神。用于肝郁阴虚型失眠症,症见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醒后不眠、头晕乏力、烦躁易怒、心悸不安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2次,14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1、哺乳期妇女慎用。 2、不宜与葱、姜、大蒜、辣椒、海腥发物及寒凉等刺激性食物同服。 柏子养心丸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 丸,一日 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安神。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药理作用,主要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作用。 板蓝根颗粒 成份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半袋~1袋(含蔗糖),一日3~4次。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尿素

尿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 化学品中文名称:脲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尿素 化学品英文名称:urea;carbamide 企业名称: 地址: 电子邮件地址:邮编: 技术说明书编码:2635 生效日期: 企业应急电话(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国家或地区代码)(区号)(电话号码): 国家应急电话: 分子式:CH4N2O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脲含N 46% 57-13-6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属微毒类。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次氯酸钠、次氯酸钙反应生成有爆炸性的三氯化氮。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亚硝酸钠、干粉接触。

尿素溶液配制说明

SNCR脱硝工程 尿 素 一、系统概述 本工程设置的尿素溶液制备与储存系统为立达矸石电厂3×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专用系统。其中包括尿素溶解罐、尿素溶液储存罐、尿素溶液输送泵、尿素溶液混合泵等设备。若三台锅炉同时使用SNCR脱硝系统,在BMCR工况下脱硝效率达到50%时,三台锅炉消耗固体尿素的最大量为0.234t/h。

尿素制备车间的控制系统采用DCS控制系统,实现制备系统的远程操作,锅炉控制室内DCS监视尿素溶液储存罐液位、循环泵出口流量、温度及压力等信号。袋装尿素经汽车运输至尿素制备区,人工拆袋后经过斗式提升机投放到尿素溶解配制罐。使用溶解罐内的蒸汽盘管将工艺水加热至60℃,自动控制溶解水温度。启动搅拌器,配置成50%浓度的尿素溶液,通过蒸汽盘管,保持溶解罐温度在40℃以上, 5

二、50%尿素溶液配制 1、尿素分析表 本工程脱硝系统设计用的反应剂为纯尿素,其品质符合GB2440-2001国家标准中合格品指标 的尿素要求,如下表: 。(液 观察供气压力,正常后打开尿素溶解罐蒸汽疏水门,使蒸汽冷凝水到配制车间采暖回水管道,然后在DCS系统中打开尿素溶解罐进气管道蒸汽电磁阀,正常进汽后,观察尿素溶解罐温度,在DCS系统中设定温控自动(温度设定值为60-70℃)尿素配置罐温度保持在60℃左右,有利于尿素溶解。由于尿素的溶解过程是吸热反应,

其溶解热高达 -57.8cal/g(负号代表吸热)。也就是说,当 1克尿素溶解于 1 克水中,仅尿素溶解,水温就会下降57.8℃。尿素配置罐温度保持在60℃左右,有利 于尿素溶解。 (3)尿素溶解罐进固体尿素 若所用尿素是袋装尿素50kg/袋,要配制50%wt的尿素溶液,需要加入尿素3T 通过观察 35 (6)尿素输送泵、尿素混合泵冲洗: 长时间停运泵(1-2天),要用工业水冲洗泵及其相应管道,防止设备长期停滞 引起尿素溶液结晶造成管道堵塞。 长时间(1-2天)不进行还原剂配置时,向搅拌罐内注入1m工艺水,启动尿素运输泵向储存罐注水,1-2分钟后停止尿素运输泵,泵及管道冲洗完毕。

尿素溶液配制说明

尿素溶液配制说明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SNCR脱硝工程 尿 素 溶 液 配 制 操 作 说 明 一、系统概述 本工程设置的尿素溶液制备与储存系统为立达矸石电厂3×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SNCR脱硝专用系统。其中包括尿素溶解罐、尿素溶液储存罐、尿素溶液输送泵、尿素溶液混合泵等设备。若三台锅炉同时使用SNCR脱硝系统,在BMCR工况下脱硝效率达到50%时,三台锅炉消耗固体尿素的最大量为 0.234t/h。 尿素制备车间的控制系统采用DCS控制系统,实现制备系统的远程操作,锅炉控制室内DCS监视尿素溶液储存罐液位、循环泵出口流量、温度及压力等信号。袋装尿素经汽车运输至尿素制备区,人工拆袋后经过斗式提升机投放到尿素溶解配制罐。使用溶解罐内的蒸汽盘管将工艺水加热至60℃,自动控制溶

解水温度。启动搅拌器,配置成50%浓度的尿素溶液,通过蒸汽盘管,保持溶解罐温度在40℃以上,避免尿素结晶析出。 尿素溶液配好后由尿素溶液输送泵输送到尿素溶液储罐,经尿素溶液混合泵送至尿素溶液计量稀释模块,稀释混合后充装入尿素溶液高位混合罐待用。 本期工程的尿素溶液制备和输送系统为公用系统,所制尿素液满足3台锅炉5天的用量。 二、50%尿素溶液配制 1、尿素分析表 本工程脱硝系统设计用的反应剂为纯尿素,其品质符合GB2440-2001国家

2、首次50%尿素溶液配置步骤及方法 (1)尿素溶解罐进水 打开工艺水进水手动门,观察来水压力,正常后通过DCS系统打开工艺水进水电磁阀向尿素配制罐进水,尿素溶解罐液位2.4m联锁投入。首次进水重量约3T。(液位设定值为1.1m+x,x为连续配制溶液时罐内留存的液体液位)(2)尿素溶解罐温度控制 观察供气压力,正常后打开尿素溶解罐蒸汽疏水门,使蒸汽冷凝水到配制车间采暖回水管道,然后在DCS系统中打开尿素溶解罐进气管道蒸汽电磁阀,正常进汽后,观察尿素溶解罐温度,在DCS系统中设定温控自动(温度设定值为60-70℃)尿素配置罐温度保持在60℃左右,有利于尿素溶解。由于尿素的溶解过程是吸热反应,其溶解热高达 -57.8cal/g(负号代表吸热)。也就是说,当 1克尿素溶解于 1 克水中,仅尿素溶解,水温就会下降57.8℃。尿素配置罐温度保持在60℃左右,有利于尿素溶解。 (3)尿素溶解罐进固体尿素 若所用尿素是袋装尿素50kg/袋,要配制50%wt的尿素溶液,需要加入尿素3T,即需连续加入60袋。通过人工拆袋后投进斗式提升机卸料斗进入配置罐,然后通过加热和搅拌对其进行溶解。 3T尿素加入完毕,溶解罐温度电磁阀投入自动设定值改为40℃-45℃,当尿素溶液温度稳定后,搅拌器一直搅拌约20分钟。 (4)尿素储存罐充装 尿素输送泵运行,打开尿素输送泵进出口手动阀门向尿素储存罐进行尿素溶液充装。 (5)尿素储存罐温度控制 打开尿素储存罐蒸汽疏水门,使蒸汽冷凝水到配制车间采暖回水管道,然后通过DCS系统打开尿素储存罐入口蒸汽电磁阀,正常进汽后电磁阀开度在50%,观察尿素储存罐温度,当温度到35℃时,在DCS系统投入自动设定值35--40℃(夏天35度,冬天40度),使尿素储存罐温度保持在35--40℃。 (6)尿素输送泵、尿素混合泵冲洗: 长时间停运泵(1-2天),要用工业水冲洗泵及其相应管道,防止设备长期停滞引起尿素溶液结晶造成管道堵塞。 长时间(1-2天)不进行还原剂配置时,向搅拌罐内注入1m工艺水,启动尿素运输泵向储存罐注水,1-2分钟后停止尿素运输泵,泵及管道冲洗完毕。 3、充装过程中50%尿素溶液配制方法 如在充装过程中需要连续配制50%尿素溶液,则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设定溶解罐上限液位为2.4m (2)打开溶解罐进水管电磁阀向溶解罐内注水 (3)电磁阀互锁,当液位计达到上限液位时电磁阀关闭,记录电磁流量计数值。 (4)根据溶解罐进水电磁流量计记录数值投入相应吨数的固体尿素颗粒(5)重复首次配制(2)-(5)过程即可完成50%尿素溶液配制

化肥的发展史

1840年,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了腐质营养学说,提出了矿质营养学说。李比希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为化肥工业的兴起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1843年,第一种化学肥料——过磷酸钙在英国诞生.1861年,德国首次开采钾盐矿。1907年,意大利生产了石灰氮。 在近一个半世纪中,全世界已生产和使用了数十种含有单一或两种以上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化肥,为世界农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使用化肥的历史始于1901年,台湾省从日本引进了肥田粉(硫酸铵即氮肥)用在甘蔗田里,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 就世界范围讲,德国的“哈伯——博施”开发的合成氨工艺于1913年实现工业化后,氮肥工业进入了新的纪元。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合成氨绝大部分用来生产氮肥。 氮肥在化肥领域中所占比重最大,对农业产量的影响也最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50年-1970年,世界粮食增产近一倍,其中因扩大播种面积面增产的粮食占22%,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的粮食占78%。在提高的单产中,施用化肥的作用占40%-60%. (附) 中外施肥量比较 人均耕地面积平均施肥量每千克化肥产谷物量 (公顷) (千克/公顷) (千克) 英国0.104 275.5 23.4 德国0.144 197.2 29.0 法国0.316 305.4 91.5 中国0.174 154.0 20.2 化肥增产效果 作物试验数增产率每kg有效元素增产kg数 (公顷) (%) 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水稻 829 40.8 9.1—13.4 4.7—9.7 1.6-4.9 小麦 1260 56.6 9.1—13.4 4.7—9.7 1.6-4.9 玉米 629 46.1 9.1—13.4 4.7—9.7 1.6-4.9 皮棉 62 48.6 1.2 0.56 0.9 油菜 64 64.4 4.0 6.3 0.63 我国化肥生产量与消耗量(万吨) 年总量氮肥五氧化二磷氧化钾 N:P2o5:K2o 化肥生产量(有效成分) 1980 12321 9993 2308 20 1:0.23:0.002 1990 18799 14637 4116 46 1:0.28:0.003 2000 31857 23981 6630 1246 1:0.28:0.052 化肥消耗量(有效成分) 1980 12694 9425 2882 387 1:0.31:0.041 1990 25903 17480 6452 1971 1:0.37:0.113 2000 4140 25145 9729 6590 1:0.39:0.262 来源:氮肥工业协会 回眸1998年以来中国化肥产业改革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化肥工业一路辉煌的背后,飘扬着一面自主创新的大旗。从单质肥起步到硫酸钾复合肥在全国兴起,从

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及其配伍禁忌之欧阳家百创编

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及其配伍禁忌 欧阳家百(2021.03.07) 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按照组方原则和工艺标准制成的制剂,因其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副作用小,在防病治病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趋利避害,合理使用中成药对提高其疗效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从合理用药的四要素,谈一谈中成药的合理应用。 1 有效性 1.1 首重辨证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中医处方用药的有效性首先在于准确辨证,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立法和选方,辨证错误,则一错再错,毫无疗效可言,因此选用中成药必须与病证相吻合,这是有效用药的前提。 1.2 合理配伍,增强疗效在临床使用中成药时,为增强药效或扩大治疗范围,常与中药汤剂、中药药引、西药以及其他中成药配伍使用,若配伍得当,确能提高疗效。如中气下陷而又肾阳虚者,可用补中益气丸合金匮肾气丸;气血不足,内有热毒的痛经,月经不调病证,可用复方当归四物汤配妇科千金片,治疗有显著疗效;外感风寒或脾胃虚寒之呕吐泄泻,常用生姜、大枣煎汤送服中成药,以增强散风寒、和脾胃之功;香连丸与广谱抗菌增效剂TMP联用后,可使其抗菌活性增强;慢性肾炎水肿属阳虚者,用温阳利水方实脾饮、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配小量双氢克尿塞,利尿消肿作用增强。

1.3 应用剂量中成药剂量是决定中成药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用量必须根据药物的性质、病情、个体差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而定,单一的中成药用量宜重,而配伍宜轻;性质平和的中成药用量可适当大些。 2 安全性 2.1 不能脱离辨证随意用药辨证法则是安全使用中成药的首要条件,中成药品种和药名种类繁多,不能望文生义,应掌握主治和适应证,药不对证会使机体阴阳偏盛偏衰,致使病情趋重。如:疮疡、淋证、失血病人即使有表证也应慎用解表药。 2.2 忌用不合理的联用合理配伍有利于治疗,但应注意多种药物合用会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了用药安全,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使用中成药时,必须根据其组成注意用药禁忌,其中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四个方面。专业人员将必要的知识和用药风险告知患者,避免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2.3 用药剂量近年来中药产生不良反应不断增多,其毒副作用与药物的服用量成正比,切不可因中成药副作用相对小,盲目加大用药剂量或随意长期服用,特别是含有剧毒药的中成药,则应严格控制用量。如过久服用含有朱砂的中成药,可引起汞中毒,导致肾功衰竭。“是药三分毒”千万要记住“中病即止”。 3 适当性 这是合理使用中成药最基本的要求,即根据适当的用药对象,选择适当的药品和剂型,在适当的用法和用量下达到治疗目标。

正确认识和使用车用尿素

正确认识和使用车用尿素 随着柴油车国四排放政策的实施,我司使用车用尿素的柴油车将越来越多,但车用尿素的使用毕竟是新鲜事物,许多人对此还认识不足,甚至还有一些使用误区,在此对车用尿素的工作原理和使用上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一些简单的介绍,希望能给各使用车用尿素的单位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柴油车排放控制SCR技术路线工作原理 柴油发动机的主要污染排放物是NOx(氮氧化物)和PM(微粒),减少这两种排放物所需的工作条件刚好是相反的,因此,出现了EGR(废气再循环)和SCR (选择性催化还原)两种技术方案来达到国四排放的要求。采取SCR技术路线的发动机在燃烧的过程中,已通过技术手段使柴油充分燃烧从而达到有效控制PM 排放量的目标,而NOx则需要在排气的过程中将其还原为氮气(N2)和水(H2O),这一过程的还原剂就是车用尿素溶液。尾气从涡轮增压器出来后进入排气管,排气管上安装有尿素计量喷射装置,在温度达到300℃-500℃时喷入尿素溶液,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尿素(NH2CONH2)水解产生NH3和CO2,NH3与NOx反应,生成氮气和水排出。车用尿素溶液在催化还原反应中的控制是非常精细化的一个过程,尿素的喷入量必须要与NOx的浓度相匹配,尿素的喷入量过少,则达不到应有的处理水平,尿素的喷入量过多,则会使多余的氨气排入大气,导致新的污染。 二、对车用尿素溶液的要求 车用尿素溶液在欧洲称为Adblue,在北美称为DEF(Diesel Exhaust Fluid,即柴油机尾气处理液),在国内称为车用尿素溶液或“添蓝”。车用尿素溶液的纯

度和洁净度要求较高,相对于工业尿素,缩二脲、不溶物、铁、硫化物、氯化物等的含量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于SCR催化剂载体极易发生金属离子中毒从而失去催化效果,因此车用尿素溶液必须使用电子行业一级超纯水。目前车用尿素溶液一般由32.5%高纯尿素和67.5%的超纯水组成,因为这个浓度的尿素溶液结晶点最低,在低于-11度的时候才会结晶。为防止低温时溶液结晶和凝固,目前是通过加入改性剂降低溶液凝固点、外加加热装置等手段来预防。 三、使用劣质车用尿素溶液或不使用车用尿素溶液的危害 为了减少支出,使用中会出现购买廉价尿素或掐断OBD检测信号而不使用尿素的情况,这些做法不但不能节约成本,还因会造成SCR系统损坏而增加成本,同时也会加大对大气的污染,影响整个人类的健康。 1、使用劣质尿素溶液的危害 一般尿素溶液为什么不能代替车用尿素溶液呢?因为当尿素溶液纯度不够,有颗粒物、重金属离子、矿物质等杂质存在的时候,会对车辆SCR系统的喷嘴、过滤器等零部件造成严重损害,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如缩二脲、醛类以及不溶物等杂质,可能导致SCR系统的尿素输送泵、输液管及喷嘴的堵塞;尿素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不仅是杂质,同时对SCR系统的催化剂具有毒害作用,影响催化还原的效率;燃烧产生的沉积物,会对催化剂的骨架产生堵塞,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效率,降低催化剂的寿命。而如果尿素溶液的浓度偏离标准浓度时,不仅会影响NO X的转化效率,还会因尿素溶液结晶点的提高,意外造成管路、喷嘴、尿素泵的堵塞。

脱硝(尿素)操作规程

SNCF尿素脱硝设备操作规程 、脱硝原理 脱硝通俗的讲就是将用氨水或者尿素溶液雾化后喷到炉膛里,将硝(即氮氧化合物,主要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从烟气中除去,变成对空气无害 的氮气。 SNCR兑硝工艺介绍 SNC敲术,即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它是目前主要的烟气脱硝技术之 一。在炉膛800~1050C这一狭窄的温度范围内、无催化剂作用下,NH或尿素等氨基还原剂可选择性地还原烟气中的NOx基本上不与烟气中的Q作用,据此发展了SNCR因气脱硝技术。在800~1250C范围内,NH3或尿素还原NOx 的主要反应为:尿素为还原剂 2NO^CO(NH2)2+ -O. ->2皿吨+ 2禺0 2 不同还原剂有不同的反应温度范围,此温度范围称为温度窗。当反应温度过高时,由于氨的分解会使NOx还原率降低,另一方面,反应温度过低时,氨的逃逸增加,也会使NOx还原率降低。SNCF工艺技术的关键就在于,还原剂喷入系统必须尽可能地将还原剂喷入到炉内最有效温度窗区域内,即尽可能的保证所喷 入的还原剂在合适的温度下与烟气进行良好的混合,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还原剂利用率,另外一方面可以控制获得较小的氨逃逸。 二、脱硝设备组成 本套脱硝设备包括尿素溶液制备系统(搅拌罐、转运泵、储存罐)、脱硝计量泵站系统(计量泵、压力表、管件阀门、底座、电控箱)、分配模块(压力表、压缩空气调节阀)、脱硝喷枪(喷嘴、枪杆、保护套管、混合器、快速接头、快拆卡子等)、管道(尿素溶液管道、压缩空气管道)。 三、尿素溶液制备系统 1. 尿素溶液作为脱硝还原剂的优点是干净卫生安全。 2. 在冬季通常配制成10%的浓度,本项目中搅拌罐的容积为2立方,放4 袋50公 斤的尿素即可。在夏季可以配制的浓一些(15-20%),并相应减少计量泵的流

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流程

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工艺流程1.1二氧化碳气体的压缩 从上道工序送来的CO 2气体将所含液滴分离后进入CO 2 压缩机。在压缩机各进 出口设有若干温度、压力监测点,以便于监视压缩机的运行状况,压缩机的负荷是通过改变压缩机转速来控制的,经压缩后的气体(压力约为14.3MPa,温度为110℃左右)送去脱氢系统。 1.2氨气的加压 合成氨装置送来的液氨经流量计量后引入高压氨泵,液氨在泵内加压至16.0MPa(A)左右。液氨的流量根据系统的负荷,通过控制氨泵的转速来调节。加压后的液氨经高压喷射器与来自高压洗涤器中的甲铵液,一起由顶部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 1.3液氨的加压高压合成与CO 2 气提回收 合成塔、气提塔、高压冷凝器和高压洗涤器这四个设备组成高压圈,这是二氧化碳气提法的核心部分,这四个设备的操作条件是统一考虑的,以达到尿素的最大产率和热量的最大回收。 从高压冷凝器底部导出的液体甲铵和少量的未冷凝的氨和二氧化碳,分别用两条管线送入合成塔底,合成塔内设有筛板,形成类似几个串联的反应器,塔板的作用是防止物料在塔内返混。尿素合成反应液从塔内上升到正常液位,经过溢流管从塔下出口排出,经过液位控制阀进入气提塔上部,再经塔内液体分配器均匀地分配到每根气提管中。液体沿管壁成液膜下降,分配器液位高低起着自动调节各管内流量的作用。由塔下部导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管内与合成反应液逆流相遇。管间以蒸汽加热,合成反应液中过剩氨及未转化的甲铵将被蒸出和分解,从塔顶排出,尿液及少量未分解的甲铵从塔底排出。 从气提塔顶排出的高温气体,与新鲜氨及高压洗涤器来的甲铵液在约高压下一起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顶部。高压甲铵冷凝器是一个管壳式换热器,物料走管内,管间走水用以副产低压蒸汽。为了使进入高压甲铵冷凝器上部的气相和液相得到更好的混合,增加其接触时间,在高压甲铵冷凝器上部设有一个液体分布器。在分布器上维持一定的液位,就可以保证气-液的良好分布。

尿素生产中安全措施 - 制度大全

尿素生产中安全措施-制度大全 尿素生产中安全措施之相关制度和职责,引言:尿素生产具有高温高压的反应特性,所用蒸汽最大压力14.8兆帕,尿素合成塔内的温度一般为180—183℃,还有腐蚀性的甲胺液,双氧水,甲醛等物质,作为原料的氨不但具有腐蚀性,还有强烈的刺激性... 引言:尿素生产具有高温高压的反应特性,所用蒸汽最大压力14.8兆帕,尿素合成塔内的温度一般为180—183℃,还有腐蚀性的甲胺液,双氧水,甲醛等物质,作为原料的氨不但具有腐蚀性,还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浓度稍微大一些,就会引起人员中毒,严重时还有生命危险。二氧化碳压缩机房的噪声很大,严重影响听力。由于存在多种危险因素,所以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来保证安全生产。 一、开展安全事故学习,吸收经验教训 学习集团公司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公司内部的事故案例,提高安全意识,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对事故进行分类,那些是设备缺陷引起的,那些是操作不当引起的,这样有利于进一步认识事故发生的原因。每个班组每个月要有一次专门的安全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两个小时,每个成员都要发言。每一次学习都要做书面记录,领导参加人员,得出的学习注意事项。另外,针对本装置的实际情况,每个月都要做安全经验分享,做成幻灯片的形式,便于员工理解。二、精心操作,保证安全 很多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吉林吉化爆炸导致污染松花江的事故,就是由于当班人员操作不当引起的事故。尿素装置伴随了高温,高压,腐蚀性的特点,操作不当就会引起系统混乱,容易出事故。所有的操作都要严格依据《尿素装置操作规程》执行,不能马虎大意的操作。遇到工况的异常变化,控制室的DCS监盘人员要与现场的操作人员及时联系,确定原因后,再采取措施。对于系统中出现的温度,压力的变化要小幅调节,使工况平稳安全运行。 三、保护员工的安全 第一,员工在岗期间必须穿戴公司统一发放的工作服,包括绝缘鞋。第二,进入装置区要正确佩戴安全帽,帽子的下沿要扣到下巴上,并扣紧。第三,为了防止噪声对听力的伤害必须佩带耳塞。第四,为了防止管线泄漏对眼睛的伤害,在现场巡检或者操作时,必须戴防护眼镜来保护眼睛的安全。第五,每位员工还必须学习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毒性、化学反应性、侵入途径等。掌握一些应急处理方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比如对甲醛的基本性质,侵害人体后如何急救,都要熟悉。第六,掌握常用防护器材的使用。对于空气呼吸器和虑毒罐的使用要达到熟练的地步。一旦操作现场氨或者泄漏尿液的浓度高时,必须在40秒内佩戴好空气呼吸器才能进入操作,否则直接进入人就会被熏晕。 四、定期开展事故预案的学习,进行事故演练 第一,每个轮班都要进行本装置事故预案的学习,针对装置生产曾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学习,由技术人员整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做成小册子,由操作人员进行答问,技术人员进行阅览。第二,邀请专业人员进行演练器材的使用讲解。为了准确快速的扑灭初期火灾,邀请消防人员讲解灭火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现场示范。第三,针对突发的情况,针对性的进行专门演练。进行火灾,晃电,地震,爆炸的演练。每个事项进行详细地说明,从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如何做都按步骤地进行演练。 五、严格设备维修保养 设备是生产的基础,设备的安全有了保证才能使生产得到良好的保证。在生产中,出现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