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原来可以吃中药

合集下载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该病例患者因饮食不节导致湿热内蕴,进而引发腹痛、腹 泻等症状。
患者长期过量食用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导致 湿热内蕴。湿热内蕴会影响脾胃功能,使患者容易出现腹 痛、腹泻等症状。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健脾和胃为原则 ,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
病例四:气滞血瘀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结词
该病例患者因情志不舒或外伤等原因导致气 滞血瘀,进而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处于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状态, 或因外伤等原因导致气滞血瘀。气滞血瘀会 影响脾胃功能,使患者容易出现腹痛、腹泻 等症状。中医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 原则,采用中药汤剂、针灸等方法进行调理

THANKS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IBS的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腹泻、 便秘等。腹痛常位于脐周或下腹部,呈 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腹胀多伴有排便 习惯改变,如腹泻、便秘等。部分患者 可有黏液便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VS
诊断
IBS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 及发作频率,是否有诱因及加重因素等。 体格检查可发现腹部压痛、肠鸣音活跃等 。实验室检查可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根 据症状及检查结果,医生可作出IBS的诊 断。
02
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历史沿革与病因病机
历史沿革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症状包括腹 痛、腹泻、便秘等。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历史悠久,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相关记载。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主要包括饮食不节、情志失调 、脾胃虚弱等。病机则与肝郁脾虚、湿邪内盛、肠道传导失 司等有关。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肠道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生理功能性紊乱疾病,多见于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50岁以后首次发病极少,患者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和便秘的症状,过去称此症为结肠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等,实际上并没有炎性病变,而功能性紊乱也不局限于结肠,在小肠功能障碍显著的患者,則表现水样腹泻,伴脐周不适或阵发性疼痛和肠鸣亢进,往往因情绪波动而激发,有些患者,由于只在一段小肠发生较持久的痉挛,可有上腹或脐周持续性隐痛而无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多属于为中医的“气滞腹痛”的范畴,多由情志不畅,肝木失于条达,气机不畅所致,其症状以腹部胀闷疼痛,痛无定处,嗳气、矢气后减轻,情志郁怒加重为其特点,并伴有其他气滞不行之象,当然在临床上不是单一出现,常兼杂寒热虚实的症候,我们根据临床加以辩证加减,取得很好的疗效,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科收治病例4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1岁:病程1年以上者16例,3个月到一年者30例。

大便中伴有粘液者26例,不伴粘液者20例。

日大便在4次以上者15例,2-4次不等者26例,最多每天7次,便秘者5例,本组46例病人均针对其病情、病史、病程而进行过大便常规检查和培养,乙状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肠而排除器质性病变。

同时全部病例均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间服过黄连素、土霉素、氟派酸等抗菌药物和654-2类解痉剂,因无明显疗效而改服中药治疗。

2 临床症状患者常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3个月以上,每天大便次数2~4次以上,甚至可达7次以上,每次泻下量不多,亦无里急后重感,或2-3天一大便。

其中大便有伴少许粘液者,也有无粘液者。

也有服黄连素后先是有效,后渐失效,也有服氟哌酸有效,后亦无效者,更见食减、体瘦、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

脉细弦或细软无力,苔薄白腻或淡黄薄腻苔。

3 诊断标准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诊断参考标准如下:1)以腹痛、腹泻及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状。

六磨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

六磨汤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

1次 ,质 软 ;显 效 :症 状 明 显 好 转 ,无 腹 痛 ,偶 腹 胀 ,大 便 2 日 1 认 为 情 志 失 和 ,气 机 郁 滞 为 便 秘 型 IBS的 主 要 病 机 。忧 愁 思
解 ,质 软 ;有 效 :症 状 有 所 减 轻 ,稍 有 腹 胀 腹 痛 ,大 便 质 稍 硬 ,2 虑 过度 ,情 志不舒 致 气 机郁 滞 ,不 能 宣达 、通 降 失 常,肠 道 传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IBS)是 与 肠 道 动 力 学 异 常 有 关 的 功 能 性
生 地 、玄 参 、麦 冬 。 用 法 :每 日 1剂 ,加 水 500ml,煎 取 200ml, 疾 病 。 目前 其 发 病 机 制 仍 不 十 分 清 楚 ,可 能 与 肠 道 感 染 ,胃
早 晚 分 2次 服 用 。 同 时 配 合 心 理 疏 导 ,嘱 畅 情 志 。
59岁 ,平 均 41岁 ;病 程 最 长 12年 ,最 短 1年 ,全 部 病 例 均 采 结 肠 镜 检 查 :排 除 大 肠 器 质 性 疾 病 。 中 医 诊 断 :便 秘 (气 秘
用 罗 马 Ⅱ诊 断 标 准 ,并 经 B超 、电 子 结 肠 镜 排 除 肝 脏 、胆 囊 、 型 ),西 医 诊 断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IBS)(便 秘 型 )治 宜 顺 气 导 滞 。
(江 苏 省丹 阳 市 中 医院 ,江 苏 丹 阳 212300)
关 键 词 :六 磨 汤 加 味 ; 便 秘 型 ; 肠 易激 综 合 征 ; 治 疗
中图 分类号 :R255.4
文献 标识码 :A
文 章编号 :1671—7813(2002)03—0138—01
自 1998至 2001年 ,笔 者 运 用 六 磨 汤 加 味 治 疗 便 秘 型 肠 4 病 例 介 绍

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

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

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
苏攀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4(34)7
【摘要】目的:对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检索国内公开发表治疗组中医药(中药复方、单味药、中成药或中药提取物)或联合西沙必利与西药(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对比治疗该病的随机对照文献,以总有效率为评价指标,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 Manage5.1进行Meta分析。

结果:19篇文献纳入本研究,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或联合西药)干预的总有效率优于西沙必利和莫沙必利。

结论: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但缺少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及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

【总页数】3页(P1325-1327)
【关键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治疗;疗效评价
【作者】苏攀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74
【相关文献】
1.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 [J], 陈彤君;朱叶珊;褚志敏;蔡春江;石志敏;赵红伟
2.聚卡波菲钙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杨俊;李希诗;冯玉良;朱琴;韩召敏;金肖青;金福碧;戴一扬
3.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 [J], 高健
4.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J], 张杨蓉;陈一斌
5.艾者思联合丽珠肠乐、谷维素治疗便秘型和腹泻与便秘交替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J], 江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肠易激综合征偏方

肠易激综合征偏方

肠易激综合征偏方*导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一:六磨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二:参苓白术散;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三:乌梅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四:麻子仁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五:六君子汤。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腹胀、腹泻、便秘为症状表现的功能性肠道疾病。

本病的病因尚未明了,精神心理、家族遗传、细菌感染、胃肠道紊乱都会引发此病,发病率在5%-25%之间。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有?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一:六磨汤六磨汤主治气泄腹急、大便秘涩、郁火伤中、痞满便秘之症,主要材料有3克上沉香、3克尖槟榔、3克小枳实、3克广木香、3克台乌药、3克生锦纹,做法为将所有材料共煮。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二: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用于脾胃虚弱,肢倦乏力,食少便溏,气短咳嗽,主要材料有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用法为口服,每次6-9克,每日2-3次。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三:乌梅丸乌梅丸具有温脏安蛔的功效,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主要材料有乌梅肉、黄连、附子(制)、花椒(去椒目)、细辛、黄柏、干姜、桂枝、人参、当归,用法为口服,每日6g,每次1~3次。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四:麻子仁丸麻子仁丸具有润肠泄热,行气通便的功效,用于肠胃燥热,津液不足,主要材料有500克火麻仁、250克芍药、250克枳实、500克大黄、250克厚朴、250克杏仁,用法每次9克,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偏方五: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主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主要材料有9克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陈皮、4.5克半夏,用法为上为细末,作一服,加大枣二枚,生姜三片,新汲水煎服。

如果大家还有什么关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偏方”的相关问题,欢迎咨询养生疾病库肠易激综合征专栏的医生,医生将会耐心为您解答。

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O c t .2023,V o l .31N o .20җ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 2017 29号)第一作者:高望,E -m a i l :ga o w 163@163.c o m 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җ高 望1贾福运2,宋博媛2(1.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天津300250;2.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1617)ʌ摘要ɔ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 B S -C )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表现为反复的腹部疼痛,伴有排便困难等相关症状㊂中医外治法治疗I B S -C 有独特优势㊂该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对针刺㊁艾灸㊁推拿㊁穴位贴敷㊁穴位埋线㊁脐部疗法等中医特色外治法治疗I B S -C 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I B S -C 提供依据㊂ʌ关键词ɔ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外治法;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穴位埋线;脐部疗法中图分类号:R 259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2025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 r r i t a b l eb o w e l s yn d r o m e c o n s t i p a t i o n ,I B S -C )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反复的腹痛㊁腹胀,伴有排便困难㊁排便次数减少㊁大便干硬等相关症状[1]㊂现代医学多采用对症治疗,虽可在短期内缓解患者症状,但远期效果不尽人意,易导致耐药性㊁药物依赖性㊁肝肾代谢负担,致使病程迁延,且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经济负担[2]㊂中医外治法在缓解腹痛㊁粪便性状等方面效果较好,且可减少复发和对患者肝肾的损害,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潜力[3]㊂本文对中医外治法治疗I B S -C 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㊂1 针刺‘素问㊃五脏别论“云: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㊂ 便秘等魄门失司的情况与五脏关系紧密㊂针刺治疗便秘具有起效迅速和不良反应较少等优势,且在调节患者焦虑及调神醒脑方面疗效显著[4]㊂谭克平等[5]将76例脾肾阳虚型I B S -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芪蓉润肠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刺中脘㊁天枢㊁足三里等穴,留针30m i n ,治疗28d 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8%,高于对照组的81.57%,且脘腹胀满㊁腹痛等临床症状积分下降优于对照组㊂禹旭红[6]将104例老年I B S -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㊁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用腹针疗法(针刺关元㊁中脘㊁气海等穴,留针30m i n )治疗,治疗28d 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10%,高于对照组的82.70%㊂鍉圆针定量痧疗术是中华中医药学会传承导师胡广芹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结合传统刮痧疗法而创制的,由高强度石英石为原料特制而成,可通过刺激体表经络,达到理气疏肝㊁解郁㊁通便的效果[7]㊂黄思云等[8]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鍉圆针定量痧疗术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大便干结㊁脘腹胀满㊁排便困难㊁四肢不温等积分低于对照组㊂易珍等[9]将60例I B S -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鍉圆针定量痧疗术辨证治疗,治疗14d,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㊂高纺等[10]选取50只大鼠采用寒冷-束缚-饥饱失常综合法建立I B S -C 模型,通过观察5-羟色胺(5-H T )㊁血管活性肠肽(V I P )㊁P 物质(S P )水平探索针刺治疗I B S -C 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针刺四单穴(天枢㊁大肠俞㊁曲池㊁上巨虚)可下调结肠及结肠中5-H T ㊁V I P 表达,上调S P 水平,同时大鼠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表明针刺可能是通过调节5-H T ㊁V I P 及S P 水平,改善大鼠小肠蠕动及推进率以治疗I B S -C ㊂2 艾灸‘名医别录“云: 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㊂ 窦欣等[11]将70例I B S -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6例),对照组采用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隔姜灸治疗,治疗4周后,09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O c t .2023,V o l .31N o .2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罗莎等[12]将72例I B S -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㊁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疏香灸(太冲㊁三阴交㊁上巨虚㊁足三里等穴位)治疗,治疗4周后,研究组临床症状评分(排便困难㊁粪便性状异常㊁腹痛㊁腹胀等)㊁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 A M A )评分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 AM D )评分及血清5-H T 水平㊁神经肽Y (N P Y )水平㊁V I P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㊂章浩军等[13]将66例I B S -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对照组口服四逆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督脉灸治疗,均治疗4周,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5.85%)高于对照组(63.63%),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且随访1月后观察组疗效同样占优㊂赵劲枝等[14]将52例I B S -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治疗组采用增液汤联合艾灸(取神阙㊁天枢㊁气海㊁关元及足三里穴等穴)治疗,治疗14d 后观察组腹痛腹胀㊁排便频率㊁大便干结㊁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积分和免疫球蛋白A (I g A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㊂3 推拿推拿治疗I B S -C 的主要作用部位是腹部,通过手法带动腹部胃肠道循环运动,进而涤荡肠腑,促进胃肠移行及肠道蠕动,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腹部推拿可通过调节大鼠 菌群-脑-肠轴 通路,升高血浆S P ㊁5-H T及组织中5-H T 3R ㊁5-H T 4R 蛋白表达,提高肠推动率,改善便秘症状[15]㊂李华南等[16]将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㊁模型对照组㊁腹部推拿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和腹部推拿组采取冰水灌胃应激法建立I B S -C 模型,造模成功后,腹部推拿组每日按揉关元㊁气海穴5m i n,干预28d 后发现,腹部推拿组血浆S P ㊁V I P 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肠平滑肌细胞C a2+浓度及组织中L 型C a 2+通道m R N A 表达均低于模型对照组㊂骆雄飞等[17]建立与李华南等[16]相同的I B S -C 家兔模型给予相同的干预方法,14d 后,腹部推拿组肠神经细胞(E N S )-C a j a l 间质细胞(I C C )-肠道平滑肌细胞(S M C )超微结构更加接近于正常组,可见腹部推拿能改善I B S -C 模型家兔E N S -I C C -S M C 结构变化,进而调节胃肠动力㊂孙国政[18]将55例I B S -C 患者分为两组,药物组(28例)采用乳果糖治疗,推拿组(27例)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1个月,结果显示,推拿组总有效率(96.43%)与药物组(96.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推拿组复发率(3.57%)低于药物组(14.81%),且在腹痛㊁大便性状及排便次数等方面改善较显著㊂黄兆欣[19]将60例I B S -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腹部推拿治疗,治疗组采用和术推拿治疗(开督脉㊁疏肝胆㊁运脾通腑㊁通三焦),治疗12d 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高于对照组(73.33%),且中医症状评分㊁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 B S -S S S)评分改善更明显㊂4 穴位贴敷穴位贴敷法通过对腧穴进行刺激,药物经过皮肤吸收,可调和阴阳㊁扶正祛邪,具有依从性好㊁价格亲民㊁操作简单方便㊁起效快等特点㊂脾胃运化失常是胃肠道疾病的关键病因,正如李东垣所云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临证时通常选择足阳明胃经[20]㊂毛志龙[21]将98例肝郁气滞型I B S -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剂由木香㊁厚朴㊁延胡索等药物组成,贴敷于神阙㊁天枢㊁中脘等穴位,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70%)高于对照组(67.30%),且治疗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㊂章浩军等[22]将64例 阳结 阳明腑实证I B S -C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采用大承气汤加减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将大黄㊁芒硝研末㊁调糊㊁贴敷于神阙,治疗4周,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与I B S -S S 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㊂顾文[23]将60例I B S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同时针刺太冲㊁三阴交㊁天枢㊁上巨虚㊁中脘等穴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组症状积分及血清5-H T ㊁白细胞介素-8低于对照组㊂华寒冰[24]将90例I B S -C 胃肠积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汤剂组㊁贴敷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汤剂组口服中药汤剂麻子仁丸治疗,贴敷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双天枢㊁双腹结㊁气海㊁关元)治疗,联合组同时采用两种治疗方法,治疗两周,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90%,高于贴敷组(60.00%)和汤剂组(70.00%),治疗后症状总评分㊁各项症状评分均优于贴敷组和汤剂组㊂19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综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O c t.2023,V o l.31N o.205穴位埋线穴位埋线是在针灸学理论的指导下,将可吸收线体埋于相应的穴位区域,利用线体产生的持续刺激作用达到疏通经络气血㊁防治疾病的目的[25]㊂易珍等[26]选择60例I B S-C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穴位埋线联合中成药枳术颗粒治疗,穴位埋线选用双侧天枢㊁双侧上巨虚及下巨虚等穴位,治疗14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且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㊂柴晟等[27]将70例I B S-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穴位埋线治疗,主穴选取大肠俞㊁天枢㊁支沟㊁足三里㊁丰隆等,治疗60d,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80.86%,且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㊁生活质量量表评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㊂刘薇[28]将94例I B S-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聚卡波菲钙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选取天枢㊁中脘㊁足三里㊁脾俞㊁肝俞㊁大肠俞等穴位,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76.60%,主要症状积分和部分兼症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结果也显示,穴位埋线组在24h排便粒数㊁24h粪便干重㊁结肠推进率等方面优于莫沙必利组,但两组大鼠血清和肠组织中5-H T㊁血清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因子水平没有差异㊂6脐部疗法‘会元针灸学“言: 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㊂ 神阙为任脉要穴,可调节胃肠功能㊂蒸脐疗法材料简单㊁操作便捷,药物蒸汽透过机体表皮,逐渐渗透入脏腑㊁官窍发挥作用㊂刘小聪等[29]采用中药蒸脐疗法治疗I B S-C患者,选择当归㊁牛膝㊁枳实㊁火麻仁㊁肉苁蓉㊁莱菔子㊁白术㊁冰片等药物研磨为粉末,用适量白醋调至柔软后放于肚脐,将艾条点燃放入艾灸盒中,艾灸盒对准药饼灸30m i n,灸后用无菌敷料封住药饼4~6h,患者腹痛㊁便秘等症状明显好转㊂郭秀红等[30]将80例肝郁气滞型I B S-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蒸脐疗法治疗,选择当归㊁沉香㊁木香㊁枳实㊁火麻仁㊁莱菔子㊁白术㊁冰片等药物研末,加入白酒㊁白醋调成糊状,置于肚脐正上方,然后艾灸,20m i n 后用无菌敷料固定,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77.50%),复发率(20.00%)低于对照组(47.50%),且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㊂刘宇聪等[31]将90例I B S-C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㊁西药组及治疗组,每组30例,中药组采用四磨汤口服液治疗,西药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液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肝行气方(当归㊁柴胡㊁白芍㊁枳壳㊁桔梗㊁苦杏仁㊁白术㊁莱菔子㊁甘草㊁茯苓等组成)脐敷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高于中药组(76.67%)和西药组(73.33%),治疗前后症状评分㊁生活质量评分改善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㊂7其他方法除上述疗法外,临床也采用耳穴贴压㊁电针等中医外治法缓解I B S-C㊂吕垚等[32]将92例I B S-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及耳穴贴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㊁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50%)高于对照组(80.40%),且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积分变化优于对照组㊂田晓红[33]将70例I B S-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及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胃肠动力仪刺激内关㊁下脘㊁中脘㊁气海㊁足三里㊁行间等穴位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62.86%),且血清一氧化氮和血管活性肠肽水平降低情况优于对照组㊂8小结笔者总结I B S-C的相关研究发现,临床治疗I B S-C 多以解痉剂㊁通便剂㊁促动力药物等为主,但常存在药物依赖性㊁远期疗效不佳及复发率较高等不足㊂中医外治法治疗I B S-C在总有效率㊁缓解临床症状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较优,还能调节情志,改善失眠㊁抑郁等状态,具有 异病同治 的优势㊂若联合应用中医外治法和药物治疗,不仅可逐渐减少药物剂量,降低对口服药物的依赖性,还可减少对肝肾的损害㊂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中医外治法治疗I B S-C以临床观察研究为主,缺少对治疗机制的研究,且I B S-C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缺乏统一依据,希望在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充分发挥中医外治法治疗I B S-C的优势㊂参考文献[1]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29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综 述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O c t .2023,V o l .31N o .20共识意见(2017)[J ].中医杂志,2017,58(18):1614-1620.[2]B L A C K CJ ,F O R D A C .G l o b a lb u r d e no f i r r i t a b l eb o w e l s y n d r o m e :t r e n d s ,p r e d i c t i o n sa n dr i s kf a c t o r s [J ].N a tR e v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H e pa t o l ,2020,17(8):473-486.[3]吕智豪,梁裕琪,李慧璇,等.中医外治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m e t a 分析及试验序贯分析[J ].天津中医药,2019,36(10):980-987.[4]杨子宇,庄礼兴. 调神针法 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中的运用初探[J ].天津中医药,2017,34(8):546-547.[5]谭克平,李新伟,吴欣.针药联合治疗脾肾阳虚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2):485-487.[6]禹旭红.腹针治疗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3):76-77.[7]胡广芹.鍉圆九针无创理疗工具:201820683051.2[P ].2019-05-14.[8]黄思云,易珍,江小峰,等.鍉圆针定量痧疗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2020,35(10):1519-1521.[9]易珍,赵刚,叶稳田.腹针治疗老年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21,27(23):119-120.[10]高纺,周美启.针刺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肠运动及胃肠激素含量的影响[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0(4):55-59.[11]窦欣,杜梦斐,潘婧.隔姜灸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20,36(7):34-35.[12]罗莎,唐少波,毛燕宁,等.疏香灸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应激及胃肠功能的影响[J ].山东中医杂志,2021,40(10):1100-1103.[13]章浩军,游福年,杜思霖,等.四逆汤联合督脉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少阴 纯阴结 证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20,28(5):337-340.[14]赵劲枝,陈伟强.增液汤配合艾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0):36-39.[15]冯伟,王一洲,张永泉.腹部推拿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大鼠 菌群-脑-肠轴 信号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5):200-202.[16]李华南,王金贵,张玮,等.腹部推拿疗法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家兔模型结肠动力调控机制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22,49(3):210-213.[17]骆雄飞,赵娜,刘斯文,等.腹部推拿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家兔E N S -I C C -S M C 结构的影响[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6):777-780,811.[18]孙国政.推拿手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 ].医学信息,2020,33(13):164-165.[19]黄兆欣.和术推拿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研究[D ].南宁:广西中医药大学,2021.[20]程越,于漫,王彩霞.基于脾胃学说指导下的肠道微生态中医本质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8):1946-1949.[21]毛志龙.加味柴胡疏肝散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7):658-660.[22]章浩军,刘启华.大承气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 阳结 阳明腑实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J ].国医论坛,2020,35(1):32-34.[23]顾文.穴位敷贴联合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及对脑肠肽5-H T 和炎症因子I L -8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3):261-263,269.[24]华寒冰.麻子仁丸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20.[25]关玲,左芳,宋琪,等.穴位埋线技术标准化研究:国家标准‘针灸技术操作规范第10部分:穴位埋线“的制定说明[J ].中国针灸,2009,29(5):401-405.[26]易珍,赵刚,叶稳田.穴位埋线联合枳术颗粒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当代医学,2021,27(22):125-126.[27]柴晟,金瑛,周彬.穴位埋线联合乳果糖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型35例临床研究[J ].江苏中医药,2019,51(8):63-65.[28]刘薇.穴位埋线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29]刘小聪,葛来安.中药蒸脐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证验案[J ].江西中医药,2020,51(1):30-32.[30]郭秀红,蒋南飞,刘小聪,等.中药蒸脐联合西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气滞证疗效观察[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4(3):48-50.[31]刘宇聪,梁景露.疏肝行气方脐敷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医学创新,2022,19(4):64-68.[32]吕垚,樊春华,张如,等.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6,8(23):66-68.[33]田晓红.胃肠动力治疗仪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1,27(12):60-61.(收稿日期:2022-06-23)[编辑:郝利珍侯耀阳]39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10月第31卷第20期。

人参健脾丸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三个典型病例

人参健脾丸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三个典型病例

人参健脾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三个典型病例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反复发作的以肠道运动障碍为主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此病的主要症状以结肠症状为主,严重时也可病及小肠,甚至可病及上消化道。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常见症状有腹痛、腹胀、腹泻、肠鸣、矢气、大便不尽感,或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也有部分患者的粪便中带有较多黏液。

由于此病的发病率较高,且症状可持续3个月左右,因此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祖国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腹痛、泄泻范畴。

此病是因除脾以外的其他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失常,进而使患者出现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水谷不化等症状。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湿胜则濡泄。

”《素问·举痛论篇》中说:“寒邪客于小肠,小肠不得成聚,故后泄腹痛矣”。

《景岳全书·泄泻》中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泄泻之因,惟水火土三气为最”。

因此,本病的病因病机是脾胃失调。

治疗此病应坚持健脾益胃的原则,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严谨的辩证,或疏肝理气,或温补肾阳,或固涩止泻。

临床实践证实,使用人参健脾丸随证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人参健脾丸的方药组成是:人参、白术、茯苓、山药、陈皮、木香、砂仁、黄芪、当归、酸枣仁、远志。

用上述药物组成的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因脾胃虚弱所致的饮食不化、脘闷嘈杂、腹痛便溏、体弱倦怠。

下面就介绍一下使用人参健脾丸随证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3个典型病例:病例一:张先生今年62岁,反复腹泻半年有余,每日大便4~6次,经常出现腹痛、晨起加重、泻后痛减、大便中有黏液等症状。

经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其中有少量的白细胞。

张先生去其附近医院进行治疗时,医生首先为其静滴左氧氟沙星、甲硝唑,但疗效较差,故张先生又转入我院中医科进行治疗。

查体显示张先生有神疲乏力、咽部无充血,双肺无罗音,腹平软,脐周有轻微痛感,肠鸣音轻微亢进,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等症状。

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

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目的:探析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运用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40例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运用燕麦和调肝理脾通腑中药对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进行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推广。

肠易激惹综合征是消化内科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腹胀、腹痛、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其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包括精神因素、胃肠道动力紊乱、肠道感染以及内脏感觉异常等,根据症状可分为多种类型,比如腹泻便秘交替型、便秘主导型以及腹泻主导型等,其中便秘主导型比较常见,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3]。

当前临床上在治疗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时,通常以西药为主,但是副作用多,且复发率高[4]。

因此,本文对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运用燕麦配合调肝理脾通腑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收治的140例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

对照组中男30例,女40例,年龄21~57岁,平均(38.5±7.3)岁,病程11个月~12年,平均(6.2±3.1)年;观察组中男32例,女38例,年龄22~58岁,平均(38.6±7.4)岁,病程10个月~12.5年,平均(6.3±3.2)年。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常规西药治疗,即聚乙二醇4000散[(生产厂家: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086,规格10 g)]口服,1次/d,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原来可以吃中药*导读: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原来还可以吃中药!……
最近杨小姐很郁闷,工作繁忙,身体兼顾不上,不小心得了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她时常腹痛不已,还伴有便秘,每每蹲在厕所至少半个小时。

医院开出的几种西药吃了都没有太大好转,一次偶然她看了个老中医,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杨小姐便吃起了中药。

药方里有:白术25g,白芍15g,吴茱萸6g,木香6g,厚朴10g,陈皮10g,当归15g,干姜5g,枳实10g,甘草5g,每日一剂,服用四周。

杨小姐坚持服用,同时注意不吃生冷、辛辣、高脂的食物,保持乐观心态,大约两周,腹痛从一周两三次减少到一周一次,而且痛感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原来还可以吃中药!经翻查资料,杨小姐发现根据症状中医把肠易激综合征大致分为六种:寒热错杂、脾肾阳虚、阴虚肠燥、肝郁脾虚、肠道淤滞、脾胃虚弱型。

杨小姐判断自己属于阴虚肠燥型,症状为大便难解、心烦气躁、舌红少苔,可用增液汤合五仁丸,药方可用元参、桃仁、杏仁、麦冬、生地黄、柏子仁、郁李仁、槟郎、松子仁、川朴等。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反复发作的,对此杨小姐决定在以后的生活中辅助中医食疗。

她选用了草决明蜂蜜饮,用来解决阴津不足,肠燥便秘比较有效果。

材料包括草决明30克,净蜂蜜30
克,首先去除草决明中的杂物,放入砂锅中微炒并打碎,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煎好,最后取出药汁与蜂蜜拌匀。

早晚一次。

对于解决腹痛的问题,杨小姐也寻到了一处方子,当归15克,生姜15克,红糖15克。

将当归蒸软后切片,生姜去皮切片备用,二者与红糖一同放入砂锅中用中火煮,煮好后可以随时饮用。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以通过吃中药来治疗,对于病症反复纠缠的患者可以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