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导学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导学案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导学案

课题:2.6.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运用字母表示运算律的内容;

2.能运用运算律较熟练地进行加法运算; 【重点难点】: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想一想,小学里我们学过的加法运算定律有哪些?其内容是什么?

2.你会用字母表示它吗?

3.问题:加法的运算律是不是也可以扩充到有理数范围?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好不好?

二、自主探究

试一试

⑴ 30+(-20)= (-20)+30=

⑵ [8+(-5)]+(-4)= 8+[(-5)+(-4)]=

你能发现什么? 这又说明了什么?

归纳:由上可以知道,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应,

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 .式子表示为

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 用式子表示为 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三、应用巩固

(要求学生板演,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例1 计算: 1) +26 +(-18)+ 5 +(-16)

2) (—2.48)+(+4.33)+(—7.52)+(—4.33)

3) ).3

1()41(65)32(41-+-++-+

例2 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

2, -4, 2.5, 3, -0.5, 1.5, 3, -1, 0, -2.5.

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

议一议,回顾例1、例2的解答,思考: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

四、课堂练习

课本P34页练习 1题(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成果)

五、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六、【课外拓展训练】

1.绝对值不大于10的整数有个,它们的和是 .

七、【作业】

1、P34页习题2.6第3题(1)、(3)、(4 )。第4题(1)、(2 )

2、预习2.2.7有理数的减法。

七年级有理数及其运算练习题(带答案)

《有理数及其运算》 单元测试卷 一、耐心填一填:(每题3分,共30分) 1、52-的绝对值是 ,52-的相反数是 ,5 2 -的倒数是 . 2、某水库的水位下降1米,记作 -1米,那么 +1.2米表示 . 3、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5与4.5两点的距离是 . 4、已知|a -3|+2 4) (+b =0,则2003)(b a += . 5、已知p 是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再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__。 6、最大的负整数与最小的正整数的和是_________ 。 7、() 1 -2003 +() 2004 1-= 。 8、若x 、y 是两个负数,且x <y ,那么|x | |y | 9、若|a |+a =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0、若|a |+|b |=0,则a = ,b = 二、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24分.) 1、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只能是( ) A 0 B -1 C 1 D 0或1 2、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而小于4的所有的正整数的和是( ) A 8 B 7 C 6 D 5 3、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 ) A 负 B 非正数 C 非负数 D 正数 4、已知数轴上表示-2和-101的两个点分别为A ,B ,那么A ,B 两点间的距离等于( ) A 99 B 100 C 102 D 103 5、若x >0,y <0,且|x|<|y|,则x +y 一定是( ) A 负数 B 正数 C 0 D 无法确定符号 6、一个数的绝对值是3,则这个数可以是( ) A 3 B 3- C 3或3- D 31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基础试题(含答案)

数 学 练 习(一) 〔有理数加减法运算练习〕 一、加减法法则、运算律的复习。 A .△同号两数相加,取___相同的符号_______________,并把__绝对值相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9) 2、85+(+15) -12 100 3、(–36 1)+(–33 2) 4、(–3.5)+(–5 3 2) -66 5 -96 1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互为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相加得0。 1、(–45) +(+23) 2、(–1.35)+6.35 5 -22 3、41 2+(–2.25) 4、(–9)+7 -2 △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_这个数__________。 1、(–9)+ 0=___-9___________; 2、0 +(+15)=____15_________。 B .加法交换律:a + b = ____b+a_______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____a+(b+c)___________ 1、(–1.76)+(–19.15)+ (–8.24) 2、23+(–17)+(+7)+(–13) -29.15 0 3、(+ 341)+(–253)+ 543+(–852) 4、52+112+(–5 2 ) -2 11 2 C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__正数___来进行,转化的“桥梁”是____(正号可以省略)或是(有理数减法法 则)。 _____。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练习卷(五) (有理数的单元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 1、-2的倒数是_____。 2、绝对值为3的数是。_____。 3、比较大小:-22___- 4、温度3°C比-5°C高___°C 5、4÷(-0.2)=4×(___) 6、近似数2.40万精确到___位,有___个有效的数字。 7、用四舍五入法把740200保留三个有效数字的近似数为_______。 8、用计算器求2.43=____。 9、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3,则点A到原点的距离为____。 10、计算:(-1)2004+(-1)2005=_______。 11、比-大而不大于3的所有整数的和为_____。 12、若≤2,且x为整数,那么x为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是最小的整数 B、零是最小的正数 C、零没有倒数 D、零没有绝对值 2、有一种记分方法:以80分为基准,85分记为+5分,某同学得77分,则应记为() A、+3分 B、-3分 C、+7分 D、-7分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B、-4>0 C、-3<-6 D、-<- 4、-(-3)2的运算结果是() A、6 B-6 C、9 D、-9 5、一个数的平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A、1 B、1,0 C、0 D、0,±1 6、如果a>b,b<0那么+等于() A、a-b B、a+b C、b-a D、-a-b

三、解答题:(6分) 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4),-2,0,-3.75,-22 四、计算:(每题5分,共30分) 1、7+(-)-5-(-0.75)1、(-1)÷(-4)×23、(-2)×3+(-24)÷3 4、(--)×(-30)5、-23÷×(-)26、-14-×[2-(-3)2] 五、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简便的计算:(每题5分,共10分) 1、(-32)-[5-(+3)+(-5)+(-2)] 2、54×-(-54)×+54×(-)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有理数加法课件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有理数加法课件 有理数加法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 的加法法则。 2、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 法运算。 教学重点: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异号数相加。 教学难点: *异号数相加。二、自学指导 : 1 、请同学们预习课本 P 5 2 - 5 5 内容。 第三组: 第一场第二场 2 、根据图示请列出表达式并解释 : 用 1 个表示赢一个球 , 用一个表 示输一个球 , 那么就输赢相 抵 , 则比赛情况如下 : 第四组:

第一组: 第一场第二场 第一场第二场 第五组: 第二组: 第一场第二场 第一场第二场3 、一只蚂蚁在数轴上爬行,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根据图示列 出表达式并加以解释: ( 1 ) 先向东爬行 2 个单位 , 再向东 爬行 3 个单位 , 最后位置如何 ? -1 0 1 2 3 4 5 6 ( 2 ) 先向西爬行 2 个单位 , 再向西 爬行 3 个单位 , 最后位置如何 ? -6-5 -4-3 -2-1 0 1 ( 3 ) 先向西爬和 3 个单位 , 再向东 爬行 2 个单位 , 最后位置如何 ? -4-3 -2-1 0 1 2 3 ( 4 ) 先向东爬行 3 个单位 , 再向东 爬行 2 个单位 , 最后位置如何 ? -4-3 -2-1 0 1 2 3 ( 5 ) 先向西爬行 4 个单位 , 再向东

爬行 4 个单位 , 最后位置如何 ? -4-3 -2-1 0 1 2 34 、有理数加法法则 : 同号两数相加 , 取相同的符号 , 并把绝 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 , 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 的符号 ,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 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零。 一个数同 0 相加 , 仍得这个数。三、自学检测 (一) 比一比,看一看,看谁能够准确来运算: 1 口算: - 1 0 ① + 7 + + 3 ② - 7 + - 3 1 0 4 - 4 ③ - 7 + 3 ④ + 7 + - 3 - 7 ⑤ + 7 + - 7 ⑥ - 7 + 0 2 计算下列各题 ①1 8 0 + - 1 0 ② - 1 0 + - 1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参考教案

2.6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内容:P32-33 教学目的: 1、如何促使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对运算律的再认识。 2、能够运用运算律对现有的计算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运算律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在上一节学习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基础上,结合小学学过的有关运算律,对多个有理数相加的情况进行运算,并在其中进行灵活运用运算律,促使运用的快与准。 二、新课拆析: 1、知识基础: 其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互为相反数相加、同0相加)其二:小学学过的有关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知识运用: (引例1)计算:(+20)+(-30)=-10 (-30)+(+20)=-10 (引例2)计算:[(+3)+(-6)]+(+1)=-2 (+3)+[(-6)+(+1)]=-2 概括: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例:计算 (1)(+26)+(-18)+5+(-16) (2)(-1.75)+1.5+(+7.3)+(-2.25)+(-8.5) 例: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 2,-4,2.5,3,-0.5,1.5,3,-1,0,-2.5 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 三、巩固训练: P341、2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能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及加法的交换律、加法的结合律的学习,能多个有理数的加法进行简化运算。 五、家庭作业: P34习题2.63、4、5题 六、每日预题: 1、如何计算3比-2大多少?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有理数2.1有理数课时练习新版华东师大版

有理数 (3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丽水中考)如果零上2℃记作+2℃,那么零下3℃记作( ) A.-3℃ B.-2℃ C.+3℃ D.+2℃ 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某品牌火腿抽检中,有四包真空小包装火腿, 每包以标准克数(450克)为基准,超过的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克数记作负 数,以下数据是记录结果,其中表示实际克数最接近标准克数的是( ) A.+2 B.-3 C.+3 D.+4 3.已知下列各数:-7,3.6,, 4.7,0,-2.5,10,-1,其中非负数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4.诺贝尔文学奖首位中国获奖作家莫言出生于1955年,若用+1955年表示,则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表示为________年. 5.某综艺节目有一个环节是竞猜游戏:两人搭档,一人用语言描述,一人回答.要求描述者不能说出答案中的字或数.若现在给你的数是0,那么你给搭档描述的是________. 6.(巴中中考)观察下面一列数:1,-2,3,-4,5,-6…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2012个数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26分) 7.(8分)把-6,0.3,,9,-分成两类,使两类的数具有不同的特征,写出你的分法. 8.(8分)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数集的圈里: -,1.414,-3.14,360,-2013,,-1,-51%,0. 【拓展延伸】 9.(10分)设A,B表示两个数集,我们规定“A∩B”表示A与B的公共部分, 并称之为A与B的交集.例如,若A={4,,0.5,80%},B={6,-5,4,3},则A∩ B={4}.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及其运算》知识点 归纳北师大版 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分数 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l正数的概念:数轴上0右边的数即比0大的数叫正数,形如+1,+0.5,+10.1,0.001… l负数的概念:数轴上0左边的数,形如-3,-0.2,-100…. l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整数也是偶数. ①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盈利,亏损;足球比赛胜,负;收入,支出;提高,降低;上升,下降; ②不投入不支出,不盈也不亏,海平面的海拔,某一个标准或基准….用0表示; 数轴: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是一条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数轴有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画法:首先画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再确定正方向,一般规定向右为正,画上箭头,反方

向为负方向;最后选取适应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a,b互为相反数a+b=0; 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即得原数的相反数,当原数是多个数的和差时,要用括号括起来再添“-”;下面的a,b即可以是数字,字母,也可以是代数式; 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是-a,这里的a表示任意一个数,可以是正数、负数、0. 绝对值: 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代数定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有理数加减法计算题(含答案)

1、计算: (1)3— 8; ⑵一4+7; ⑸—15+7; (6)0 - 2; 1 2 1 5 2 1 (12)6.1 — 3.7 — 4.9+1.8; (13)— — — +1 ; (14)— + + —— — 3 3 4 6 3 2 (10) — 8+12— 16— 23; (11) — 4.2+5.7 — 8.4+10; ⑶—6 — 9; (7) — 5 — (4)8—12; (8)10— (15) — 216— 157+348+512 — 678; (16)81.26— 293.8+8.74+111; (17) — 4 2 +1 11 — 17 1 3 12 4 -217 ; 18 3 5 3 (18)2.25+3 —12 — 8 ; (19)12 — (— 18)+( — 7)— 15; (20) — 40— 28— (— 19)+( — 24) — (— 32); (21)4.7 — (— 8.9)— 7.5+(— 6); 2 1 1 1 (22) — 2 +( — 6 )— (— ;)— 2 ;

7 1 1 1 (34)( — 4一)一 (— 5- )+( — 4一)— 3 (35)( + 6. 1) — ( — 4. 3) + ( — 2. 1) — 5.7 8 2 4 8 1 1 (23)-43 73; (24)5 - — 10.8; 3 (25)0.12— 0.54—丄; 20 (26)— 4.72+16.42 — 5.28 (27)3- ?(一 2-); 7 7 (28) - ?(一 -); 3 4 1 3 倍)(右)(七); (30) ( -1.2) ( 11) 5 (31)23 — 17— (— 7)+( — 16) 2 1 1 (32)3+(—5)— 匕 (33)( — 26.54)+( — 6.4) — 18.54+6.4 (36) — 3.4 + 4. 7 — 8. 35; (38) 0.5丄儿一2.75)上丄】 I 4丿 i 2丿 (39) 0.36+ ( — 7.4) +0.3+ (— 0.6) +0.64; (40) 9+ ( — 7) +10+ ( — 3) + ( — 9);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练习题(有理数分题型专项练习)

七年级2班练习题(有理数) 1、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8848米,吐鲁蕃盆地海拔高度-155米,珠穆朗玛峰比吐鲁蕃盆地高( ) A 9003米 B 8693米 C -8693米 D -9003米 2、某天上午的温度是5℃,中午又上升了3℃,下午由于冷空气南下,到夜间又下降了9℃,则这天夜间的温度是 ℃ 3、海中一潜艇所在高度为-30米,此时观察到海底一动物位于潜艇的正下方30米处,则海底动物的高度为___________. 4、黄山主峰一天早晨气温为-1℃,中午上升了8℃,夜间又下降了10℃,那么这天夜间黄山主峰的气温是_________. 5、某地今年1月1日至4日每天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如下表: 其中温差最大的是( ) A 、1月1日 B 、1月2日 C 、1月3日 D 、 1月4日 6、某旅游景点11月5日的最低气温为 2-,最高气温为8℃,那么该景点这天的温差是____. C 1、在–2,+3.5,0,3 2-,–0.7,11中.负分数有……………………( ) A 、l 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在数+8.3、 4-、8.0-、 51- 、 0、 90、 334-、|24|--中,________________是正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整数。 3、在0.6,-0.4,13,-0.25,0,2,-93 中,整数有________,分数有_________. 1、若0|2|)1(2=++-b a ,则b a +=_________。 2、若()()22 110a b -++=,则20042005a b +=__________. 3、若│a —4│+│b +5│=0,则a —b = 4、若│x+2│+│y-3│=0,则xy=________. 5、已知:|a-2|+(b+1)2=0,求b a ,a 3+b 15 的值 6、已知|x —4|+|y +2|=0,求2x —y 的值。 1、 已知a 、b 互为相反数,m 、n 互为倒数,x 绝对值为2,求x n m c b mn --++ -2的值

初一有理数及其运算练习题(含答案)

初一数学 有理数及其运算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 B.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有理数是由负数和0组成D ?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2.如果海平面以上200米记作+200米,则海平面以上50米应记作(). A—50 米B ? + 50 米 C.可能是+ 50米,也可能是—50米D ?以上都不对 3 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 0 是最小的整数 B 1 是最小的正整数 C 0是最小的自然数 D 自然数就是非负整数 二、填空题 1 如果后退10米记作—10米,则前进10米应记作____________ ; 2 如果一袋水泥的标准重量是50千克,如果比标准重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则比标准重量多 1 千克应记为__________ ; 3 车轮如果逆时针旋转一周记为+1,则顺时针旋转两周应记为___________ . 三、判断题 1 ? 0是有理数.() 2.有理数可以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两类.(

3 .—个有理数前面加上"+ ”就是正数.() 4. 0是最小的有理数.() 四、解答题 1. 写出5 个数(不许重复),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其中三个数是非正数;(2)其中三个数是非负数;(3) 5 个数都是有理数. 2. 如果我们把海平面以上记为正,用有理数表示下面问题. 一架飞机飞行高于海平面9630 米;(2)潜艇在水下60 米深. 3. 如果每年的12 月海南岛的气温可以用正数去表示,则这时哈尔滨的气温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4. 某种上市股票第一天跌0.71 %,第二天涨1.25 %,各应怎样表示? 5. 如果海平面以上我们规定为正,地面的高度是否都可以用正数为表示? 6. 一学生参加一次智力竞赛,其中考五个题,记分标准是这样定的,如果答 对一题得 1 分,答错或不答都扣1分,该生得了3分,问其答对了几个题?

有理数加法练习题

有理数加法 1.计算: (1)(-7.3)+(-2) (2)|-2.1|+(-1.9) (3)(+1.75)+(-8.35) 2.计算: 3.判断题:(“对”的填入T,“错”的填入F). (1)两个有理数的和为正数时,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 (2)两个数的和的绝对值一定等于这两个数绝对值的和.( ) (3)两个有理数的和为负数时,这两个数都是负数.( ) (4)如果两个数的和为负,那么这两个加数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 ) (5)两数之和必大于任何一个加数.( ) (6)如果两个有理数的和比其中任何一个加数都大,那么这两个数都是正数.( ) (7)两个不等的有理数相加,和一定不等于0.( ) (8)两个有理数的和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加数.( ) 4.小食堂会计某天办理了以下业务:支出150元,收入300元,支出210元,收入150元,支出65元,收入80元,问食堂这一天共收入多少元? 5.计算: (1) (2)(+1.7)+(-3.5)+(+9.2)+(-12)+4.6

答案:1.(1) -9.3 (2) 0.2 (3) -6.6 (4)0 2. 3.(1)F.异号两数相加,当正数的绝对值较大时,和就是正数. (2)F.异号两数相加时,和的绝对值等于这两数绝对值之差. (3)F.异号两数相加时,若负数的绝对值较大,则和为负数. (4)T. (5)F.当两个加数中有一个负数或0时,它们的和必小于或等于另一个加数. (6)T. (7)F.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之和等于0. (8)T.任何一个有理数与0的和就等于它本身. 4.解:设收入为“+”,支出为“-”,那么这一天共收入: (-150)+(+300)+(-210)+(+150)+(-65)+(+80) =[-(150+210+65)]+(300+150+80) =(-425)+(+530) =105 答:食堂这一天共收入105元. 5.(1)-8 (2)0

七年级有理数及其运算 重难点

有理数及其运算 知识结构 .1.2a a a b a b ???????????????????????-????--+??有理数定义:整数与分数统称为有理数定义: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的一条直线①直线、正方向画法:②原点、单位长度、刻度①数轴①表示数作用:②比大小③表示距离定义:只有符工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②相反数的相反数是求法:每一项改变符号的相反数是定义: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具叫做这个③绝对值3.??????????????????????????????????????????????????运算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法则: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①判断绝对值里面式子整体的符号操作:②背绝对值法则去绝对值①加法口诀:同号相加要合并,异号相加要抵消.②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③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法则及运算律对值相乘.4.????????????????????????????????????????????????????????????????????????????④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①观察结构划部分混合运算操作②有序操作依法则 ③每步推进一点点①水位变化问题:题目中反复出现“相反意义的量”简单应用:常见类型时,利用正负数表示之;②时差问题. 第一节 有理数相关概念

【基本概念】 1. 6-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_____. 2. 下列各数中,属于正数的是( ) A .)2(-+ B .-3的相反数 C .)(a -- D .-3的相反数的相反数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色”和“白色”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B .“快”和“慢”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C .“向南100米”和“向北1000米”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D .“+15米”一定表示向东走了15 4. 某超市出售的三种品牌面粉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 ,(25±0.2)kg , (25±0.3)kg 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 A .0.8kg B .0.6kg C .0.5kg D .0.4kg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B .正整数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 C .小数3.14不是分数 D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数之和不可能小于其中的一个加数 B .两数相加就是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C .两个负数相加,和取负号,绝对值相减 D .不是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不能为零 【科学记数法】 7. 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GDP )约为67.67 万亿元,将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767×1013元 B .6.767×1012元 C .6.767×108元 D .67.67×1012元 8. 某旅游景点今年4月份共迎来游客1 851万人次,又一次刷新了游客记录.用 科学记数法表示1 851万为( ) A .618.5110? B .71.85110? C .61.85110? D .718.5110? 【画数轴】 9. a ,b 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把a ,-a ,b ,-b 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学案】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用科技让复杂的世界变简单 让每个人平等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能用字母表示加法的运算律。 3、培养学生探索发现的能力。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难点:如何运用运算律进行运算 【一】 预习交流 1、复习有理数加法法则要点: (1)同号两数相加,取 。 (2)异号两数相加,取 , 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 。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 。 2、计算: A (1)(-10)+(-8)= (2)(-6)+(+6)= (3)(-37)+0= =++-)5 1()52 )(4( B (1)(-843)+(-557)= (2)(-3.86)+(+3.86)= (3)(-416)+0= =++-)2 11()612)(4( 3、在小学里我们学过加法的交换律,例如,5+3.5=3.5+ 我们还学过加法的结合律,如,(5+3.5)+2.5=5+( ) 引进了负数后,这些运算律是否还成立呢? 【二】展现提升 请在下列图案内任意填入一个有理数,要求相同的图案内填相同的数(至少有一 个是负数)。算出各算式的结果,比较左、右两边算式的结果是否相同呢? 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在线分享文档用科技让复杂概括: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 不变。表示成: a+b=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 相加,或者先把 相加,和不变。表示 成: (a+b )+c=a+ 任意若干个数相加,无论各数相加的先后次序如何,其和不变。 【三】展现提升 试一试 算一算 (1))16(5)18()26(-+ +-++ (2) )5.8()25.2()3.7(5.1)75.1(-+-++++- 解题策略: (1)把正数和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把互为相反数的结合,能凑整的结合 (3)把同分母的数结合相加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有理数的运算知识点整理

有理数的运算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有理数的运算和我们小学学习的四则运算很相似,运算规律也一样,不同的是有理数运算中有负数参与,所以相对要复杂一些,本节要多加练习。 二、知识要点 1、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加法计算步骤: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① 加法的交换律:a+b=b+a; ②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 (4)、为了计算简便 ,往往会采取以下方法: 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 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 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2、有理数的减法 (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

(-b)。(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两“变”:①减法变加法;②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 注:有理数的减法实质就是把减法变加法。 3、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2)、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一个数同-1相乘,结果是原数的相反数。 (3)、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若ab=1<====>a、b互为倒数。 (4)、几个不是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是,积是负数。 (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① 乘法的交换律:ab=ba; ② 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③ 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4、有理数的除法 (1)、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有理数除法符号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3)、乘除混合运算的步骤:①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②确定积的符号; ③运用乘法运算律和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得出结果。 5、有理数的乘方 (1)、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 n中,

有理数加减法计算题(含答案)

1、计算: (9)-3-4+19-11; (10)-8+12-16-23; (11)-4.2+5.7-8.4+10; (12)6.1-3.7-4.9+1.8; (13)31-32+1; (14)-41+65+32-2 1; (15)-216-157+348+512-678; (16)81.26-293.8+8.74+111; (17)-4 32+11211-1741-21817; (18)2.25+343-1212 5-883 ; (19)12-(-18)+(-7)-15; (20)-40-28-(-19)+(-24)-(-32); (21)4.7-(-8.9)-7.5+(-6); (22)-32+(-61)-(-41)-2 1 ; (23)-431731 ; (24)52 1-10.8; (25)0.12-0.54-203 ;

(26)-4.72+16.42-5.28 (27))(752723-+; (28))(4 331-+; (29))432()41 3(-+-; (30) )5 11(2.1++-)( (31)23-17-(-7)+(-16) (32)3 2 +(-51)-1+31 (33)(-26.54)+(-6.4)-18.54+6.4 (34)(-487)-(-521)+(-441 )-381 (35)(+6.1)-(-4.3)+(-2.1)-5.7 (36) -3.4+4.7-8.35; (37)535271+- (38)()?? ? ??++--??? ??-+2175.2415.0 (39)0.36+(-7.4)+0.3+(-0.6)+0.64; (40)9+(-7)+10+(-3)+(-9);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同步练习题共4套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同步练习题共4套2.10有理数的除法 知识点1倒数 1.-7的倒数是() A.7 B.-7 C.17 D.-17 2.下列各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A.-5和5 B.-612和213 C.0.75和34 D.-1和-1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的倒数是-32 B.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的商是-1 C.任何一个非零有理数的倒数的符号与这个数本身的符号相同 D.正数的倒数大于它本身 4.-2.6的相反数是______,倒数是________;-334的相反数是________,倒数是________. 知识点2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5.计算(-18)÷6的结果是() A.-3 B.3 C.-13 D.13 6.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21)÷7=-3 B.-23÷-113=12

C.34÷-113=-1 D.-2467÷(-6)=417 7.计算(-1)÷(-5)×-15的结果是________.8.被除数是-512,除数是-1211,则商是________.9.计算:(1)(-18)÷(-6);(2)(-3)÷(-34); (3)-3.5÷78;(4)725÷-145. 10.化简下列分数: (1)-546;(2)65-15;(3)-72-18.

11.计算: (1)-334×0÷-378; (2)2÷-18÷-12; (3)-23÷-135÷(-0.25); (4)-2.5÷516×-18.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 B.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C.若两个数的商为0,则被除数等于零,除数不能为0 D.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0 13.从-3,-1,1,5,6五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若所得积中的最大值为a,最小值为b,则ab的值为() A.-53 B.-2 C.-56 D.-10 14.下列计算:①(-1)×(-2)×(-3)=6;②(-36)÷(-9)=-4;③23×(-94)÷(-1)=32;④(-4)÷12×(-2)=16.其中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15.一个数的倒数是-12,则这个数的相反数是________. 16.我们规定符号“※”的意义是a※b=a×ba+b(a ≠-b),求2※(-3)※(-4)的值.

北师大版初一上册数学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B卷)

有理数的加减法测试题(B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________+(-5)=-2;(+2)+________=-5 2.________-(+3)=-3;(-5)-________=+5 3.-4+1 31=________;-31+6 5=________ 4.-(-32-1)=________;0-(-2.5)-(+3)=________ 5.如果a <0,b <0,那么a+b________0(用“>”“<”填空). 6.如图1数轴上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为m ,n ,则|m -n|=__________. 图1 7.如果a -b=0,则a ,b 的关系是________;如果a+b=0,则a ,b 的关系是________. 8.若a >0,b <0,则a -b________0;b -a________0. 9.如图2,有理数a 、b 、c 、d 在数轴上分别对应着点A 、B 、C 、D ,写出a 、b 、c 、d 所对应的数 . 图2 10.如果a<0,b>0,|a|>|b|,那么a+b________0(用“>”“<”填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若a 是正数,则1-a 是负数( ) 12.若对于有理数a 、b 有a+b=0,则有a=0且b=0( ) 13.若|a|=|b|,则a -b=0或a+b=0( ) 14.若a+b>0,且a 与b 异号,则a -b>0( ) 15.-1.2的相反数与-15 1的绝对值的和为零( )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6.两数之差为-8,如果被减数加上-3,减数加上-6,那么这两数的差是 A .-11 B .-5 C .-3 D .3 17.已知|a|=3.5,|b|=2.5,且a 、b 异号,则a+b 的值为 A .6 B .1 C .-1 D .-1或1 18.设a 是最小的正整数,b 是最大的负整数,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d 是倒数等于自身的有理数,则a -b+c -d 的值等于 A .1 B .3 C .1或3 D .-1或2 19.有理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位置如图3所示,则a+b 的值 图3 A .大于0 B .小于0 C .等于0 D .大于b 20.有下列五个结论,其中错误的结论个数为 ①两个正数相加和一定为正;②两个负数相加和一定为负;③负数减去正数差一定为负;④正数减去负数差一定为正;⑤两个负数相减,差一定为负. A .0 B .1 C .2 D .3

有理数加减法计算题(含答案)

1、计算: (1)3-8; (2)-4+7; (3)-6-9; (4)8-12; (5)-15+7; (6)0-2; (7)-5-9+3; (8)10-17+8; (9)-3-4+19-11; (10)-8+12-16-23; (11)-4.2+5.7-8.4+10; (12)6.1-3.7-4.9+1.8; (13)31-32+1; (14)-41+65+32-2 1; (15)-216-157+348+512-678; (16)81.26-293.8+8.74+111; (17)-4 32+11211-1741-218 17 ; (18)2.25+343-12125-883; (19)12-(-18)+(-7)-15; (20)-40-28-(-19)+(-24)-(-32); (21)4.7-(-8.9)-7.5+(-6); (22)-32+(-61)-(-41)-2 1 ;

(23)-431731+; (24)52 1-10.8; (25)0.12-0.54-203 ; (26)-4.72+16.42-5.28 (27))(752723-+; (28)) (4 3 31-+; (29))432()41 3(-+-; (30))5 11(2.1++-)( (31)23-17-(-7)+(-16) (32)32+(-51)-1+3 1 (33)(-26.54)+(-6.4)-18.54+6.4 (34)(-487)-(-521)+(-441)-381 (35)(+6.1)-(-4.3)+(-2.1)-5.7 (36) -3.4+4.7-8.35; (37)535271+- (38)()?? ? ??++--??? ??-+2175.2415.0 (39)0.36+(-7.4)+0.3+(-0.6)+0.64; (40)9+(-7)+10+(-3)+(-9);

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各个小节课后作业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及其运算 一、选择题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数前面加上“-”号,这个数就是负数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C.有理数是由负数和0组成 D.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2.如果海平面以上200米记作+200米,则海平面以上50米应记作(). A.-50米 B.+50米 C.可能是+50米,也可能是-50米 D.以上都不对 3.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0是最小的整数 B.1是最小的正整数 C.0是最小的自然数D.自然数就是非负整数 二、填空题 1.如果后退10米记作-10米,则前进10米应记作________; 2.如果一袋水泥的标准重量是50千克,如果比标准重量少2千克记作-2千克,则比标准重量多1千克应记为________; 3.车轮如果逆时针旋转一周记为+1,则顺时针旋转两周应记为______. 三、判断题 1.0是有理数.() 2.有理数可以分为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两类.() 3.一个有理数前面加上“+”就是正数.() 4.0是最小的有理数.() 四、解答题 1.写出5个数(不许重复),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其中三个数是非正数;(2)其中三个数是非负数;(3)5个数都是有理数. 2.如果我们把海平面以上记为正,用有理数表示下面问题. 一架飞机飞行高于海平面9630米;(2)潜艇在水下60米深.

3.如果每年的12月海南岛的气温可以用正数去表示,则这时哈尔滨的气温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4.某种上市股票第一天跌0.71%,第二天涨1.25%,各应怎样表示? 5.如果海平面以上我们规定为正,地面的高度是否都可以用正数为表示? 6.一学生参加一次智力竞赛,其中考五个题,记分标准是这样定的,如果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或不答都扣1分,该生得了3分,问其答对了几个题? 2.数轴 一、选择题1.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 A.正数 B.负数 C.0 D.没有这样的数 2.数轴上有两点E和F,且E在F的左侧,则E点表示的数的相反数应在F点表示的数的相反数的() A.左侧 B.右侧 C.左侧或者右侧 D.以上都不对 3.如果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则这个数的相反数() A.小于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B.大于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C.等于另一个数的相反数 D.大小不定 二、填空题 1.如果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在原点的左侧,则表示该数相反数的点一定在原点的________侧; 2.任何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________表示; 3.与原点的距离是5个单位长度的点有_________个,它们分别表示的有理数是_______和_______; 4.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1.在数轴离原点4个单位长度的数是4.() 2.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远的数越大.() 3.数轴就是规定了原点和正方向的直线.() 4.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四、解答题 1.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数 (1)大于而小于1的整数; (2)大于-4的负整数; (3)大于-0.5的非正整数.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 教学目标 (-)知识储备点 通过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使学生掌握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并能用有理数加法实行简化运算。 (二)水平培养点 培养学生观察水平、归纳水平,通过度类结合思想渗透,提升学生运算水平,尤其是简便计算水平的提升。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水平。 ?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难点:灵活使用有理数运算律师运算简便。 ?疑点:用符号代替任意一个有理数。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1) 5+3.5= 3.5+5 2)(5+3.5)+2.5= 5+(3.5+2.5) 问题: 1)以上两个算式使用了小学学过的什么运算律?

2)猜想:引入负数后,加法运算律还成立吗?如果将5、3.5、2.5换成任意有理数,是否仍然成立呢? 学 A、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O内, + O= O+ 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B、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负数),分别填如下列、O和?内,( + O)+ ?= +(O+ ?)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 注意:再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符号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 变。a+b=b+a 注意:运算律式子中的字母a,b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能够是正数,也能够是负数或者零。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注意:a、b、c表示任意的三个有理数。 问题:多个有理数相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能否同样适用呢?

结论:多个有理数相加,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也可把其中的任意几个加数结合先相加,和不变。 互动 (-1.75)+1.5+(+7.3)+(-2.25)+(-8.5) 解:原式=[(-1.75)+(-2.25)]+[1.5+(-8.5)]+7.3 =(-4)+(-7)+7.3 =(-4)+[(-7)+7.3] =(-4)+0.3 =-3.7 思考: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反馈训练 计算: 1、16 +(-25)+ 24 +(-15) 2、(-2)+ 3.9 + 1+(-3.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