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628-综合化学

北京理工大学628-综合化学
北京理工大学628-综合化学

本资料由理硕教育整理,理硕教育是全国唯一专注于北理工考研辅导的学校,相对于其它机构理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理工内部资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确保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确保理硕教育的学员初试通过率89%以上,复试通过率接近100%,理硕教育现开设初试专业课VIP一对一,初试专业课网络小班,假期集训营,复试VIP一对一辅导,复试网络小班,考前专业课网络小班,满足学员不同的需求。因为专一所以专业,理硕教育助您圆北理之梦。详情请查阅理硕教育官网

628 综合化学[含化学基础(20分,必选)和无机化学或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或有机化学(各130分,任选1门)]

一.化学基础(20分,必答)

1.考试内容

(1)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多电子原子结构、原子结构与周期系的关系、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2)分子结构:价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分子轨道理论。

参考书目: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8-9章。

2.考试要求

(1)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元素基本性质的变化规律;

(3)熟练掌握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分子轨道理论。

3.题型及分值:

总分:20分。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等。

4. 参考书目:

1.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以下无机化学或分析化学或有机化学等3门课,各130分,考生可任选一门作答。

二.无机化学(130分,任选)

1.考试内容

化学反应原理:

(1)热化学基本原理及化学动力学基础。

(2)酸碱平衡及配位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及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基础。

(3)固体结构及配合物结构的理论及应用。

元素无机化学:

(1)s区元素的通性、s区元素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质。

(2)p区元素的通性、p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质。

(3)d区元素的通性、d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

(4)f区元素的通性。

2.考试要求

化学反应原理:

(1)掌握酸碱、沉淀溶解、配位平衡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理论及应用。(2)掌握化学动力学、热化学、溶度积规则及多重平衡的基本原理,掌握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特点、结构及性质。

(3)熟练掌握离子极化理论及配合物的基本理论。

元素无机化学:

(1)掌握s区元素的通性、p区元素的通性及d区元素的通性。

(2)熟练掌握s区元素的化合物性质、p区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质、d区元素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质。

3.题型及分值:

总分:130分。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等。

选择题:10-20分;综合计算题:20-50分;简答题:50-100分。

4. 参考书目:

1.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二.分析化学(130分,任选)

1.考试内容:

化学分析部分:

(1)分析化学概论、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2)滴定分析法导论;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及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滴定曲线、滴定条件、指示剂、结果计算和应用。

(3)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测定过程。

(4)常用分离富集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仪器分析部分:

(1)光谱分析:原理、仪器、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包括原子吸收与原子发射光谱、分子发光分析(包括荧光、磷光和化学发光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法简介。

(2)电化学分析:原理、仪器、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包括电位分析法、电解与库仑分析法、伏安极谱法、电化学传感器简介。(3)色谱分析:原理、仪器、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4)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5)质谱法基本原理及应用。

2.考试要求:

(1)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

(2)熟练掌握样品定量分析的过程以及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和评价;四大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计算和应用以及常用分离富集方法原理;;(3)熟练掌握光谱法、电分析化学法、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了解核磁、质谱法和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3. 题型及分值:

总分:130分。题型有选择题、计算题、简答题等。

选择题:10-20分;综合计算题:20-50分;简答题:50-100分。

4. 参考书目:

(1)武汉大学主编.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朱明华,胡坪编. 仪器分析(第四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三.有机化学(130分,任选)

1、考试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及异构现象,包括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稳定构象。

(2)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包括习惯命名法、系统命名法,立体异构体构型的标记(顺/反、Z/E、R/S、D/L等表示方法)。

(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制备方法。

(4)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1)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

2)烯烃及炔烃的催化加氢、亲电加成、自由基加成、硼氢化-氧化反应、α-H的反应、氧化反应等;

3) 芳香烃的亲电取代反应、芳环上亲电取代的定位规律、侧链的反应;

4) 卤代烃的亲和取代反应、与金属的反应、消除反应;

5) 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醇与卤化磷的反应、醇的氧化与脱水;

6) 酚及醚的化学性质;

7) 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α-H的酸性;

8)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9) 胺的化学性质、芳香胺的重氮化反应;

10) 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11) 五元及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5)各类化合物的红外及紫外光谱性质。

2. 考试要求:

(1)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异构和命名,重点掌握系统命名法,立体异构体的顺反、Z/E、R/S构型表示方法,了解D/L表示方法。

(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能够应用官能团的性质鉴别各类化合物。

(3)熟练掌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缩合反应、降解反应、重氮化反应、β-二羰基化合物的性质、Wittig反应及迈克尔加成反应,能够利用有机反应设计合成路线。

(4)掌握包括亲电取代、亲核取代(S N1和S N2)、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反应(E1和E2)等反应的历程,能够判断各种有机反应的历程。

(5)了解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的原理,能够根据IR和1H-NMR光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推断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3. 题型及分值:

总分:130分。

题型包括:命名题、完成反应、基本概念、鉴别与分离、推导结构、合成、及反应机理。

分值分配:命名题:10-15分;完成反应题:35-40分;基本概念题:20-25分;

鉴别与分离题:10-15分;推导结构题:15-20分;合成题:35-40

分;反应机理题:10-15分。

4. 参考书目:

《有机化学》(修订版);伍越寰李伟昶沈晓明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出版社;2005.8

北京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模拟试题带答案1套

北京理工大学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2004级化工原理模拟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空1分共20分) ⑴流体流动处于层流区时,粗糙管摩擦系数λ值 __ b____。 a、与Re无关 b、只取决于Re c、只取决于相对粗糙度 d、只取决于粗糙度 ⑵流体输送管路分为简单管路和复杂管路,复杂管路的特征是管路中__ d____。 a、包含阀门 b、包含弯头 c、管径有变化 d、存在分流或合流点 ⑶调节离心泵流量的最常用方法是__ c ___,调节漩涡泵流量的常用方法是 ___ b_ __。 a、改变吸入管路中阀门开度 b、安置回流支路,改变循环量的大小 c、改变压出管路中阀门的开度 d、改变电源的电压 ⑷由离心泵基本方程式导出的理论性能曲线(H―Q线)其形状是__ a ___。 a、直线 b、抛物线 c、双曲线 d、三次曲线 ⑸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流量是指__ a____的流量。 a、效率最高时 b、扬程最大时 c、扬程最小时 ⑹列管换热器管程常用流速范围为:一般液体___a ___,气体___c ___。 a、0.5~3m/s b、3~15m/s c、5~30m/s d、30~55m/s ⑺为了减少室外设备的热损失,保温层外所包的一层金属皮应该是__a ___。 a、表面光滑颜色较浅 b、表面粗糙颜色较深 c、表面粗糙颜色较浅

⑻ 在相同温度下,实际物体的吸收率A 与黑体的吸收率A b 的关系是___c___。 a 、A > A b b 、A = A b c 、A < A b d 、不确定 ⑼ 亨利(Henry )定律可以用来描述 c 的平衡物系气液相间的浓度关系。 a 、理想 b 、非理想 c 、溶质数量很小 ⑽ 质量分率w 、摩尔分率x 、比质量分率w 、比摩尔分率X 之间转换关系正确 的是 a 。 a 、w=w /(1+w ) b 、X=x/(1+x) c 、x=X/(1-X) ⑾ 若传质推动力(p*- p )为正值,则溶质转移方向为 b 。 a 、从气相到液相 b 、从液相到气相 c 、无法确定 ⑿ 液相总传质系数与传质分系数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a 。 a 、L G L k k H K 11+= b 、L G L k Hk K 111+= c 、L G L k H k K +=11 ⒀ 下列因素 b 将影响传质单元高度H OG 的数值大小。 a 、要求的吸收率 b 、吸收塔的操作条件 c 、传质单元数的大小 ⒁ 达到平衡的二元物系中,易挥发组分在气相的含量必 c 于其在液相 的含量。 a 、小 b 、等 c 、大 ⒂ 精馏描述中,最小回流比对应 c 。 a 、最少理论板数 b 、两段气、液流相等 c 、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 ⒃ 进料热状态参数q 值大于1,必导致 a 。 a 、提留段液流量大于精馏段液流量 b 、提留段液流量等于精馏段液流量 c 、提留段液流量小于精馏段液流量

北京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工科数学分析期末试题(A卷)试题2012-2(A)

1 北京理工大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工科数学分析期末试题(A 卷) 一. 填空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 1. 设?????<≥++=01arctan 01)(x x x x a x f 是连续函数,则=a ___________. 2. 曲线θρe 2=上0=θ的点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已知),(cos 4422x o bx ax e x x ++=- 则_,__________=a .______________=b 4. 微分方程1cos 2=+y dx dy x 的通解为=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质量为m 的质点从液面由静止开始在液体中下降, 假定液体的阻力与速度v 成正比, 则质点下降的速度)(t v v =所满足的微分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9分) 求极限 21 0)sin (cos lim x x x x x +→. 三. (9分) 求不定积分?+dx e x x x x )1arctan (12. 四. (9分) 求322)2()(x x x f -=在区间]3,1[-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五. (8分) 判断2 12arcsin arctan )(x x x x f ++= )1(≥x 是否恒为常数. 六. (9分) 设)ln(21arctan 22y x x y +=确定函数)(x y y =, 求22,dx y d dx dy . 七. (10分) 求下列反常积分. (1);)1(1 22?--∞+x x dx (2) .1)2(1 0?--x x dx 八. (8分) 一垂直立于水中的等腰梯形闸门, 其上底为3m, 下底为2m, 高为2m, 梯形的上底与水面齐平, 求此闸门所受 到的水压力. (要求画出带有坐标系的图形) 九. (10分) 求微分方程x e x y y y 3)1(96+=+'-''的通解. 十. (10分) 设)(x f 可导, 且满足方程a dt t f x x x f x a +=+?)())((2 ()0(>a , 求)(x f 的表达式. 又若曲线 )(x f y =与直线0,1,0===y x x 所围成的图形绕x 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为,6 7π 求a 的值. 十一. (8分) 设)(x f 在]2,0[上可导, 且,0)2()0(==f f ,1sin )(1 21 =?xdx x f 证明在)2,0(内存在ξ 使 .1)(='ξf

北京理工大学理论力学144分学长复习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理论力学144分学长复习 经验 1.时间问题 我想很多同学和我去年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进行理论力学的复习工作.这里我想说的是,至少在9月份之前,你们是不需要考虑复习理力的.顶多把资料提前买好就可以了. 至于9月份以后具体什么时候开始复习,我觉的要看个人的理力基础.我想大部分人之前一定是学过理力这门专业课的,如果你当时觉的学的比较吃力或者不太明白,最好9月初就马上开始.如果你觉的当初学的还凑合,没有觉的理力有多难,那完全可以10月份再开始.不过我还是想说一下,因为如果10月份开始的话,很有可能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准备,并且产生心理负担.所以建议大家还是10月之前开始理力的复习. 我是因为暑假有事,加上前期对数学过于自信导致数学的复习进度太慢,9月和10月的时候还在赶数学的进度,所以10月20号左右才开始看理力,而且最后数学考的也不好,这是前车之鉴. 2.资料问题 想必要买什么资料也是让大家头疼的事,淘宝上北理工理论力学的资料满天飞,买什么才好呢?我去年买的是169一套的那种资料,也是最常见的那种,大家淘宝一下就知道了.再加上买理力教材(那套资料不包括教材),大概总共花了220左右.但是实际上在复习过程中,169的这一整套资料,我一个字都没看过(里面有什么本科生笔记,总结,老师的ppt之类).我在复习过程中只使用了课本,也就是水小平写的那本理论力学.也就是建议大家不需要买淘宝是上所谓的整套资料,只需要把这本教材买了,好好看它就完全足够了. 不得不说的是,北理工水小平写的这本理论力学确实是偏难的,很多地方都讲的比较深.可以说比我当初学的理力那本教材要难,我想大家当初学的教材应该也跟我差不多. 3.复习方法 正如楼主上文所说,我是10月20多号才开始的理论力学复习,说实话是比较晚的.这里还是讲一下我的复习方法: (1)时间:当初我是每天晚上看理力,大概有4个小时左右的复习时间.(状态好的时候可能有4个半,状态不好的时候可能就只有3个小时)我觉得这个时间应该还算比较正常,因为到这个时候每天1/3的时间给专业课是必须的. (2)方法:我刚才说了,这本理力教材是偏难的,也就是说你会发现有些原理的推导和证明你是看不懂的.这个时候大家注意了,因为理力是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就像高中物理一样,我想大家高中学物理的时候,应该也不知道各种物理公式的数学推导吧?这些推导是我们在大学才掌握的.而这里也正是如此,对于定理的证明和推导,大家大可一看而过.而关键是要知道这些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如何使用这些公式.这一点我想应该大家在高中学物理的时候都非常熟悉了.所以定理证明可以不看,但是书上出现的例题,要尽量搞懂. 4.真题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北理工的理论力学考试是6道大计算题.每一题20分到30分,也就是说你不需要背诵任何的概念或者定义.关键是了解如何做题.而北理工理论力学出题模式相对固定,六道计算题分别考察运动学,静力学,动力学.但是每道题的计算一般都比较大,其实大家复习到了后期,也就是12月的时候,如果你前期复习的还好,就只剩下计算问题了.而计算也是

北理工模拟题操作系统

9操作系统6 一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用户进程的地址空间是连续的,但允许将进程的各个页放在不连续的存储器块中。(2分) ( ) . 2. (√)在页式存储管理中,用户进程的地址空间是连续的,但分页是根据用户需要来改变页的大小的。(2分) ( ) . 3. (与模拟题5重复)设备的独立性就是用户可以任意使用系统设备而彼此互不影响。(2分) () . 4. (与模拟题4重复)在数据传送的方式中,DMA控制方式是一种独立于CPU完成外围设备和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方式,不需要CPU的频繁干涉。(2分) ( ) .

5. (与模拟题4重复)批处理的主要缺点是CPU利用率低,不能并发执行。(2分)( ) . 6. (与模拟题4重复)虚存的容量可以比内存大,也可以比内存小。(2分) ( ) . 7. (与模拟题5重复)当系统中的进程数大于资源数时,进程竞争系统资源不一定会产生死锁。(2分) ( ) . 8. (×)内存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中,程序查询方式的传输效率最高。(2分) ( DMA是最高 ) . 9. (与模拟题4重复)分页系统中,对主存的访问仍是以字节为单位进行的。(2分)( ) .

10. (×)UNIX的文件系统中把文件分为三类,其中有一类文件叫特别文件,这类文件 是指其用途是由用户特别指定了性质的文件。(2分) ( 作业中有这道判断 ) . 二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 如果一个程序为多个进程所共享,那么该程序的代码在执行过程中不能被修改,即程 序应该是(B )。(2分) A.可执行码√ B.可重入码 C.可改变码 D.都对 . 2. 操作系统中,(B )是竞争计算机系统资源的基本单位。(2分) A.程序√ B.进程 C.作业 D.用户 . 3. 一台计算机有13台磁带机。它们由N个进程竞争使用,每个进程可能需要4台磁带 机。N为(D )时,系统没有死锁危险。(2分) A.1 B.2 C.3 √ D.4 E.5

17春北理工《操作系统》在线作业

2017秋17春北理工《操作系统》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操作系统中有一类程序,其执行过程不可中断,该程序叫做:( ) A. 过程 B. 子程序 C. 原语 D. 模块机制 正确答案: 2. 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了使用计算机的程序一级的接口为() A. 原语 B. 进程管理 C. 命令接口 D. 系统调用 正确答案: 3. 请求分页系统管理中,若把页面的尺寸增加一倍,程序顺序执行时,其缺页中断次数一般会:( )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D. 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正确答案: 4. 以下关于主存空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主存储器的空间分成三部分:系统区、用户区和缓冲区 B. 操作系统与硬件的接口信息、操作系统的管理信息和程序等存放在主存储器的系统区 C. 所有的程序存放在用户区 D. 存储管理是对主存储器空间的各部分如系统区、用户区等进行管理 正确答案: 5. 在可变式分区分配方案中,最佳适应算法是将空闲区在空闲区表中按()次序排列 A. 容量递增 B. 容量递减 C. 地址递增 D. 地址递减 正确答案: 6. 一个功能强的文件系统,向用户提供更加灵活的文件物理结构是:( ) A. 连续结构 B. 串联结构

C. 索引结构 D. 三者都不对 正确答案: 7. UNIX系统中,()是实现把一个进程的输出连接到另一个进程的输入功能的机制。 A. 普通文件 B. 特殊文件 C. 目录文件 D. 管道文件 正确答案: 8. 虚拟存储器的最大容量() A. 为内外存容量之和 B. 由计算机的地址结构决定 C. 是任意的 D. 由作业的地址空间决定 正确答案: 9.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采用动态重定位,在必要时可以改变装入的作业在主存中的存放区域 B. 采用动态重定位的系统支持“程序浮动” C. 采用静态重定位的系统不支持“程序浮动” D. 采用动态和静态重定位的系统都支持“程序浮动” 正确答案: 10. 吞吐量是指:( ) A. 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信息量 B. 操作系统响应进程命令需要的信息量 C. 完成作业或进程所需要的信息量 D. 都不对 正确答案: 11. 计算机系统的二级存储包括() A. 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B. ROM和RAM C. 超高速缓存和内存储器 D. CPU寄存器和主存缓冲区 正确答案: 12. 最佳适应算法通常是将空闲区按()排列 A. 地址大到小 B. 地址小到大 C. 空间大到小 D. 空间小到大 正确答案: 13. 适合多道程序运行的最简单的方案是( ) A. 分页式存储管理 B. 固定分区式存储管理 C. 分段式存储管理

北京理工大学2017-2018学年工数上期末试题A及标准答案

课程编号:H0172103 北京理工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工科数学分析(上)期末试题(A 卷) 座号 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试卷共6页,十个大题. 解答题必须有过程. 试卷后面空白纸撕下做草稿纸. 试卷不得拆散.) 1.若 e x x kx x 1 )2( lim =-∞ → ,则=k . 2.已知,arctan 2111ln 41x x x y --+= 则=dx dy . 3. =-+?dx xe x e x x 1 02 ) 1() 1( . 4 . =?xdx x sin 2 . 5. 设x y y cos =+',则=y . 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求极限 ).2 sin 211(sin lim 3n n n n -∞→ 2. 设 x x y x 2sin sin +=,求dy . 3. 计算 dx x x x x ? -++1 1 2 211cos 2-. 4.求)cos(y x dx dy +=的通解. 三、(8分)已知0)-1(lim 2 =-+-+∞ →b ax x x x ,试确定常数a 和b 的值. 四、(6分)已知,...).2,1)((21,0,011=+= >>+n b b b b b b n n n 证明: 数列{}n b 极限存在;并求此极限. 五、(8分)求函数2) 1(42 -+= x x y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凹凸区间和拐点,渐近线. 六、(8分)设曲线2x y =,x y =围成一平面图形D .

(1) 求平面图形D 的面积; (2) 求平面图形D 绕y 轴旋转所得旋转体的体积. 七、(8分)设一长为l 的均匀细杆,线密度为μ,在杆的一端的延长线上有一质量为m 的质点,质点与该端的距离为a . (1)求细杆与质点间的引力; (2)分别求如果将质点由距离杆端a 处移到b 处(b a >)与无穷远处时克服引力所 做的功. 八、(8分)设)(x f 在]1,1[-上具有三阶连续导数,且,0)0(,1)1(,0)1('===-f f f 证明在开区间)1,1(-内至少存在一点ξ,使3)()3(=ξf . 九、(8分)设?-+ =x x dt t f t x xe x f 0)()()(, 其中)(x f 连续,求)(x f 的表达式. 十、(6分)已知)(x f 在闭区间[]6,1上连续,在开区间)6,1(内可导,且 ,5)1(=f ,1)5(=f .12)6(=f 证明:存在)6,1(∈ξ,使 22)()(=-+'ξξξf f 成立. 北京理工大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工科数学分析》(上)期末试题(A 卷)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8年1月12日 一、填空(每小题4分,共20分) 1. 21 2.42 1x x - 3. )(,不收敛+∞∞ 4 . C x x x x x +++-cos 2sin 2cos 2 5. x ce x x y -++= )cos (sin 2 1 二、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解:)2 sin 211(sin lim 3x x x x -∞→ 3 12sin 211sin lim x x x x -=∞→ x t 1=令 30) 2sin(21 sin lim t t t t -=→ …………. 2分 2 0cos 1sin lim t t t t t -?=→21= …………. 4分 2 1 )2sin 211(sin lim 3=-∴∞→n n n n …………. 5分

北理工应用文在线作业答案

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文写作在线作业答案 北理工应用文在线作业答案 第1阶段第一阶段 第2阶段第二阶段 计划的标题同许多事务文书一样,不必写明时限 写总结不一定要按照完成工作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调查报告可以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供领导决策参考 对未来一定时期的任务作出预想性安排的文种是 总结的开头包括的内容,下列不准确的一项是 调查报告在格式上没有固定的要求,一般包括 计划的种类很多,而且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其进行不同的分类,如按其内容分,可将其分为

综合性计划和 总结的正文一般包括基本情况、成绩收获、____________、经验体会等几部分内容 关于计划的主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总结主体的主要内容包括 条款式合同适用于工程承包、科技合作、合作生产、技术引进等内容比较的经济合同。 招标、投标文书最为突出的两大特点是竞争性和公开性。 我国《广告法》中所称的广告包括商业广告和非商业广告。 下列计划标题拟定恰当的一项是 写作调查报告,在表达方式上,要做到 一篇演讲稿的结尾以极富鼓动性的言辞号召人们为某种目的、某种理想而行动起来。这种结尾的方式叫 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标题各项内容中不能省去的一项是

是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在完成某一项审计工作后,向委托者或授权者提交的情况书面报告。投标书一般是由_____________设计并送给投标单位的。 审计报告写作应注意的事项 第3阶段第三阶段 个人请柬应一人一柬,夫妻也不可合写一柬。 撰写欢迎词要大量选择感情色彩浓烈,感染力量强大的形容词、比喻词、象征词。 启事的标题可以只用事由表示。 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被称作(),它将消息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概括出来,并吸引读者。 通讯写作首先要注意 不管是欢迎词表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愉悦心情,还是欢送词表达亲朋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都具有的特点是( )。 着重记述社会变化、风土人情和建设状况,并在报纸上常以“巡礼”、“侧记”等形式出现的新闻体裁是____________。 广播稿主要使用语言来影响听众,所以_________是其最大特色。 消息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如从写作的角度来划分,可分为()四类。 请柬结尾的礼貌用语有 一般书信常用于个人之间的交往,也可以是个人写给单位或集体的 申请书内容比较单纯,一般一事一书 介绍信是用来介绍联系接洽事宜的一种应用文体,它只具有介绍的作用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属于 下列材料不适合写贺信的是 下面关于悼词写作不正确的一项是 书信的种类很多,按使用目的和范围可分一般书信和( )两大类 下列语句叙述有错误的有 报告要反映工作实践,是可以运用某些修辞手法写得生动些,但有些修辞手法是不能使用的。

北京理工大学 离散数学I 期末测试

课程编号:MTH07034 北京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2015级离散数学期末试题(A卷)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1.选择题(共10题, 每题1分) 1)设p:我有时间,q:我去旅游,下面哪个命题可以符号化为p→q?( ) A. 除非我有时间,我才去旅游. B. 除非我去旅游,否则我没时间. C. 只有我有时间,我才去旅游. D. 我去旅游仅当我有时间. 2)设C(x)表示x是运动员,G(x)表示x是强壮的,则命题“没有运动员不是 强壮的”符号化为哪个公式?( ) A. ??x(C(x)∧?G(x)) B.??x(C(x)→?G(x)) C. ??x(C(x)∧?G(x)) D.??x(C(x)→?G(x)) 3)设F(x)表示x是火车,G(y)表示y是汽车,H(x,y)表示x比y快,则命题“有 的汽车比所有的火车快”符号化为下面哪个公式?( ) A. ?y(G(y)→?x(F(x)∧H(x,y))) B. ?y(G(y)∧?x(F(x)→H(y,x))) C. ?x?y(G(y)→(F(x)∧H(x,y))) D. ?y(G(y)→?x(F(x)→H(x,y))) 4)下列推理哪个是不正确的?( ) A. 前提:?p∨ (q→r), ?s∨p, q结论:s→r B. 前提:(p∨q)→ (r∧s), (s∨t)→u结论:p→u C. 前提:(p∧q) →r, r→s, ?s∧p结论:q D. 前提:p→ (q→r), p , q结论:r∨s 5)下面哪个命题公式是永真式?( ) A. (p∨q) →?r B. (q→p)∧q→p C. ?(?p∨q)∧q

848理论力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试题 一、 圆盘半径为r ,匀速转动,角速度为o ω,在固定圆弧上逆时针滚动。圆弧半径为R=2r 。杆AB 长为l=2r ,C 为杆AB 中点。杆OA 长为OA l =r 。A 、B 处为滑动铰接,O 为固定铰链。杆OA 、AB 、圆盘重量以及各处摩擦不计,求杆AB 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二、 已知1O 和2O 是固定铰链,A 、B 是光滑铰链接触。杆1O A 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分别为和ωα,且都是顺时针方向。圆盘O 半径为r ,杆1O A 与杆2O B 的长度为r ,杆1O A 、2O B 、GH 、圆盘重量及各处摩擦不计,试求杆GH 的速度和加速度。

三、 已知A 端为固定铰链,杆AB 长为l=4r 。半径为r 的圆盘O 在倾角为o 30的 固定斜面上,其重量为W 。杆AB 与圆盘的摩擦系数为B f = 3 ,圆盘与固 定斜面的摩擦系数为D f = 4 。作用于杆AB 上一转矩M 。杆AB 重量不计,为使圆盘静止,试求转矩M 的取值范围。 四、 已知1O 和2O 是滑动铰链,杆1O A 长为l ,杆AB 长为2l 。杆AB 与杆AD 的夹角为o 30,杆AB 与杆2O B 垂直。E 为杆1O A 中点,F=ql ,M=32ql 。各杆重量以及各处摩擦不计,试求杆AB 的内力。

五、 已知1O 和2O 是固定铰链,A 、B 是滑动铰链。圆盘1C 的半径为r ,质量为m ,绕1O 作匀速转动,角速度为 。杆AB 长为l=2r ,质量为m 。圆盘 22C 半径R= r ,质量为3m 。各处摩擦不计,试求系统的动能、动量、以 及对固定点1O 的动量矩。 六、 已知圆盘C 半径为r ,重量m 。杆BD 长为l=2r ,质量为m 。绳子OA 与圆盘C 在A 点相接,且绳子处于铅垂方向。杆BD 与圆盘C 在B 点焊接。杆BD 的另一端D 与滑块铰接。滑块和绳子质量不计且滑到光滑。系统由静止释放,求滑块的约束力、绳子拉力以及圆盘的角加速速。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经济学基础模拟试题详解【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模拟试题及详解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873经济学基础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如果规模报酬不变,单位时间里增加了10%的劳动使用量,但资本量保持不变,则产出()。 A.增加10% B.增加10%以下 C.增加10%以上 D.不会发生变动 【答案】B 【解析】规模报酬不变是指所有投入的要素以一定比率增加时,产量以相同的比率增加。如果只增加10%的劳动,而不增加资本量,则产出增加小于10%。 2.当边际成本曲线交于平均成本曲线时,下列各项不正确的是()。 A.边际成本上升 B.平均可变成本上升 C.边际成本下降 D.总成本上升 【答案】C 【解析】边际成本曲线要比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敏感得多,不管是下降还

是上升,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相交,有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如图1所示。因此两者相交时,边际成本上升。 图1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曲线 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形的原因在于()。 A.范围经济的作用 B.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C.外在的经济性的作用 D.规模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答案】B 【解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由于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MC曲线有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所以,AC曲线也必定有先降后升的

北京理工大学848理论力学考试大纲

本资料由理硕教育整理,理硕教育是全国唯一专注于北理工考研辅导的学校,相对于其它机构理硕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理工内部资料资源与人力资源确保每个学员都受益匪浅,确保理硕教育的学员初试通过率89%以上,复试通过率接近100%,理硕教育现开设初试专业课VIP一对一,初试专业课网络小班,假期集训营,复试VIP一对一辅导,复试网络小班,考前专业课网络小班,满足学员不同的需求。因为专一所以专业,理硕教育助您圆北理之梦。详情请查阅理硕教育官网 848 理论力学 (1)考试要求 ①了解:点的运动描述,刚体的平移、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描述,约束和自由度的概念,力系的两个特征量及力系简化的四种最简形式,二力构件的特点,静摩擦力应满足的物理条件,刚体的质心和规则刚体(均质细长直杆、圆盘、圆环等)对中心惯性主轴的转动惯量,动力学三个基本定理及其守恒定律,达朗贝尔原理与动量原理的关系,利用虚位移原理求解平衡问题的特点,利用动力学普遍方程求解动力学问题的优势。 ②理解:用弧坐标表示点的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平面运动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平面运动刚体的速度瞬心,平面运动刚体的加速度瞬心,平面运动刚体上点的曲率中心,绝对运动、相对运动和牵连运动(尤其是动点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加速度,动点的牵连速度和牵连加速度,动点的科氏加速度),常见约束的约束力特点,纯滚动圆盘的运动描述和所受摩擦力特性,物体平衡与力系平衡的差别,刚体转动惯量的平行轴定理,刚体的平移、定轴转动、平面运动的动能、动量、对某点的动量矩及达朗贝尔惯性力系的简化结果的计算,动静法的含义,虚位移概念和虚位移原理,动力学普遍方程的本质。 ③掌握:用速度瞬心法、速度投影定理,两点速度关系的几何法或投影法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速度分析,用两点加速度关系的投影法或特殊情况下加速度瞬心法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加速度分析,用点的速度合成公式的几何法或投影法以及加速度合成公式的投影法对平面运动刚体系统进行运动学分析,力系的主矢和对某点的主矩的计算,最简力系的判定,物系平衡问题的求解(尤其要掌握通过巧妙选取研究对象和平衡方程对问题进行快速求解),带摩擦物系平衡问题的求解,物系动力学基本特征量(动能、动量、对某点的动量矩、达朗伯惯性力系的等效力系等)的计算,动能定理的积分或微分形式的应用,动量守恒、质心运动守恒和质心运动定理的应用,对定点的动量矩定理、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及其守恒定律的应用,用达朗贝尔原理(动静法)求解物系的动力学问题(包括动力学正问题:已知主动力求运动和约束力,以及动力学逆问题:已知运动求未知主动力和约束力),用虚位移原理求解物系的平衡问题(特别是利用虚位移原理求解作用于平衡的平面机构上主动力之间应满足的关系,会利用虚位移原理求解平面结构的某个外部约束力或求解其中某根二力杆的内力),用动力学普遍方程快速求解物系动力学问题中某点加速度或某刚体角加速度。

北京理工大学2019年成教期末考试题

2016-2017第一学期模拟题一 闭卷120分钟,每题2分,满分100分。 1. 单选:图灵在计算机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有两个:一是建立图灵机模型,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二是提出图灵测试,阐述了机器智能的概念。 A 可计算; B 可推导; C 可进化; D 可预知 2. 单选:冯.诺依曼在EDVAC中采用了()的概念,以此为基础的各类计算机统称为冯.诺依曼计算机。 A 存储数据; B 核心计算; C 存储程序; D 进程 3. 单选:目前,大家公认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在1946年2月由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 A ALPHA; B BETA; C ENIAC; D FAST 4. 单选:第三代电子计算机是()计算机。 A 电子管; B 晶体管; C 逻辑管; D 集成电路 5. 单选:1971年intel公司的马西安.霍夫,制成世界上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intel ()。 A 4004; B 8086; C 6800; D 8051 6. 单选:计算机由5个基本部分构成: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A 控制器; B 计时器; C 寄存器; D 计数器 7. 单选: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算术和()运算。 A 关系; B 逻辑; C 布尔; D 顺序 8. 单选:各种内存储中,断电后,RAM中的信息将全部消失,而()中的信息不会丢失。 A CACHE; B HDD; C SSD; D ROM 9.

单选:外部存储器,又称为外存或者辅存,主要用来存放()的程序和数据。 A 暂时不用; B 正在执行; C 容量较大; D 格式复杂 10. 单选:()既属于输入设备,又属于输出设备。 A 显示器; B 扫描仪; C 触摸屏; D 打印机 11. 单选:一台计算机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的()。 A 程序系统; B 指令系统; C 运算系统; D 核心系统 12. 单选:某进制数数制中每一固定位置对应的单位值称为()。 A 幂; B 位权; C 指数; D 尾数 13. 单选:不同数制都使用()表示法,即处于不同位置的数码所代表的值不同,与它所在位置的权值有关。 A 位置; B 补码; C 内码; D 反码 14. 单选:1001B转换为十进制数为()。 A 7; B 8; C 9; D 10 15. 单选:11010111B转换为十进制数为()。 A 127; B 215; C 512; D 217 16. 单选:1011.11B转换为十进制数为()。 A 113; B 0B.3; C 47; D 11.75 17. 单选:操作系统将裸机改造成一台(),使用户无需了解软硬件细节就能使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 A 虚拟机; B 家用机; C 商用机; D 超级计算机 18. 单选:windows操作系统属于()操作系统。 A 命令行; B 单任务; C 图形用户界面; D 单机 19. 单选:unix操作系统属于()操作系统。 A 单用户单任务; B 多用户多任务; C 单用户多任务; D 多用户单任务

2015年北京理工大学理论力学考研真题

一、图示系统处于同一铅锤平面内,半径为R 1=3r 的圆盘在半径为R 2=33r 的固定凹圆面上做纯滚动,通过长为L=3r 的连杆BC 带动滑块C 沿倾角为60°的滑道滑动,且AB=r 。在图示时刻(D 、A 两点连线为铅垂线,A 、B 两点连线与水平线夹角为90°并与BC 垂直, B 、 C 处为铰接),圆盘角速度、角加速度分别为0W 、 202 3W ,转向如图所示,试求该瞬时滑块C 的速度和加速度。 二、处于同一铅锤面的图示机构,圆盘半径为r ,直杆AB 与圆盘焊接,套在AB 上的套筒E 与长度为L=3r 的直杆O 2E 铰接,在图示瞬时,圆盘O 1A 处于水平位置,O 2E 处于铅锤位置且AE=2r ,圆盘绕O 1转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分别为0W 、2 032W ,转向如图所示,试求该瞬时O 2E 绕O 2定轴转动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三、图示系统处于同一铅锤面,均质圆盘半径为r ,重量为P,细杆0A 长度为L=23r ,自重不计,圆盘与墙面摩擦因数为23f s =D ,圆盘与直杆间12 3f s =B ,不计固定铰支座O 处摩擦,今在OA 的A 端作用一与杆成60°夹角的图示指向的主动力F ,大小为F=2P ,为使系统在图示位置保持平衡需在圆盘上作用一主动力偶,求力偶M 的取值范围。 四、图示平面机构由OA 、AB 、CD 和直角弯杆BEG 在接触处相互铰接而成,O 、G 为固定支座,几何尺寸由图所示M=2ql 2,不计各自重和摩擦,求CD 杆内力。 L 33L 32

五、同一铅锤面内,滑块A 和质心为D 的套筒质量都为m ,套筒对其定轴回转半径为AD=b,b 6 2=D ρ;与滑块A 铰接的可在套筒D 中滑动的均质细直杆AB 质量为m 1=2m ,长度为L=4b ,弹簧原长为L 0=2b ,刚度系数为mg =K ,不计摩擦,系统在图示位置无初速释放,求滑块沿铅锤滑道刚上升b 高度的瞬时杆AB 的角速度W AB ,并写出系统的动量和对点D 的动量矩。 六、图示系统为同一铅锤面,均质圆盘G 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均质菱形板ABDE 质量为m ,边长为L=2r ,对垂直于板平面质心轴的回转半径为r 3 6=C ρ,张紧柔绳O 2D 质量不计,长度L=2r ,系统于图示位置(菱形对角线AD 水平,O 1、G 、A 、B 处于一条直线上O 2D 垂直DE )无初速释放,不计各处摩擦,求释放瞬时圆盘的角加速度,菱形板角加速度,和绳子O 2D 张力。

北理工理论力学第1章-1.1(4-1)-2013,9,16(2学时)

理论力学
主讲: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系 刘海燕

教学要求
? 课堂严禁玩手机,要求:关闭,收起来! ? 必须听课(缺勤者:确有理由,且出示相关方面的
批准证明方不计旷课); 不迟到、早退。
? 不在课堂看与教学无关的其它资料;不吃东西;不
睡觉等。
? 保持课堂安静,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要求
U
作业
1. 独立完成作业 ,忌抄袭。 2. 作业要求:干净、整齐、规范(作图请用直尺,圆 规,要认真完成作业)。 3. 作业写在 数学作业纸上,每周一交 上一周的作业。
U
答疑
1.良乡答疑:时间待定 2课前答疑 课前

考试 及期末总评成绩的评定方法
1. 闭卷考试 2. 课程成绩组成:期末试卷成绩+平时成绩+附加成绩 课程成绩总分 = 100分× 80% + 20分 + 附加分
学期总评成绩=MAX(课程成绩总分 ,期末卷面成绩) 3. 平时成绩:作业+考勤 课堂随机小测验,作为考勤的部分成绩 课堂随机 作业:-1分/少1次;旷课:-1分/1次;迟到+早退: -1分/3次 4. 附加成绩: 自选题目、且有一定质量的小论文可获加分

参考文献及网络辅助教学
U U
参考书
详见教材最后页:P386
网络辅助教学
校园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912504320.html, )

学习要点
1.准确理解基本概念 2.纠正过去的一些错误概念和习惯做法 3.熟练掌握基本定理和公式,并能灵活应用 4.注意学会分析、求解力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诀窍
理解概念 掌握方法 灵活应用

北京理工大学成人考试英语1_2018模拟题2缩印版小抄2(带答案)

《大学英语1》模拟试卷(2) 第一部分:交际用语(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请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1.— Oh, sorry to bother you. —_________. A. No, you can’t B. That’s okay C. That’s good D. Oh, I don’t know 2.— Hello, how are you? —________ A. Hello, how are you? B. Fine, thank you. C. How do you do? D. That’s OK. 3.—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dinner this Saturday, Professor Smith. — _________. A. Oh, no, let’s not B. I’d rather stay at home C. Thank him D. I’m glad to, but I have other plans 4.—Thank you very much. —_________ A. Don’t mention it. B. Never mind. C. Forget it. D. It doesn’t matter. 5.— ID card, please. —_________. A. Here it is B. Here are they C.Here you are D. Give you 6.— Please help yourself to the fish. —_________. A. Thanks, but I don’t like the fish B. Sorry, I can’t help C. Well, fish don’t suit me D. No, I can’t 7.— Would you mind if I turned the radio up? —________ A. Yes, please. B. Yes, that’s all right. C. No, thank you. D. No, go right ahead. 8.— May I come in? —_________ A. Who is it? B. Who are you? C. What’s there? D. Who is he? 9.— Does that tea have enough sugar in it? —________. A. Yes, I do. I like it. B. Yes, it is. Thank you C. Yes, I will. Thank you D. Yes, it does. Thank you 10.— Excuse me, is there a drugstore here? —_________ — Thank you all the same. .B. Sorry, I don’t know.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字母涂黑。 Passage 1 Questions 11 to 15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Some radio signals were heard in 1967.They were coming from a point in the sky where there was no known star. They were coming very regularly too: about once a second. It was as if they were controlled by clock. The scientists who heard the signals did not tell anybody else. They were rather afraid to tell in case they frightened people. The signals were coming from a very small body — no bigger, perhaps than the earth. Was that why no light could be seen from it? Or were the signals coming from a planet that belonged to some other star? There was no end to the questions, but the scientists kept the news secret. “Perhaps there are intelligent beings out there,”they thought, “who are trying to send messages to other planets, or to us! So the news was not given to the newspaper. Instead, the scientists studied the signals and searched for others like them... Well, all that happened in 1967 and 1968. Since then scientists have learnt more about those strange, regular, radio signals. And they have told the story, of course. The signals do not come from a planet; they come from a new kind of star called a “pulsar (脉冲星)”. About a hundred other pulsars have now been found, and most of them are very like the first one. Pulsars are strong radio stars. They are the smallest but the heaviest stars we know at present. A handful of pulsar would weigh a few thousand tons. Their light —if they give much light —is too small for us to see. But we can be sure of this:no intelligent beings are living on them. 11. The radio signals discussed in this passage____. A.were regular B. were controlled by a clock C. were heard in 1967 only D. were secret messages 12. The radio signals were sent by____. A. a satellite B. a sky body which was unknown at that time C. a planet D.intelligent beings who were unknown at that time 13. The scientists did not tell people about the signals because ____. A. the signals stood for secret messages B. people would ask them too many questions C. they did not want to frighten people D. they stood for unimportant messages 14. A pulsar is ____. A. a small heavy star which sends out strong radio signals and cannot be seen B. a small heavy planet which sends out strong radio signals and cannot be seen C. a small heavy satellite which sends out strong radio signals and cannot be seen D. a small intelligent being who sends out strong radio signals and cannot be seen 1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One of the pulsars found by scientists sends radio signals. B. Pulsar began to send radio signals in 1967. C. Scientists have searched for pulsars for many years but found none. D.Scientists have found many pulsars since 1967. Passage 2 Questions 16 to 20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Since their strongest connection has always been with family, when it comes to friendship, the French seem to be more careful than the British. A Frenchman may be ready to start a chat with a stranger in a train or café; and there may a discussion with feelings, but the speakers will remain unknown to each other by name; personal questions are not asked in most cases. And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s are certainly more open than the French at meeting new people, developing them quickly into friends, asking them home, and calling them "Bill". The French themselves admit that they are careful in developing new friendships in a society still based on mistrust(猜疑), and much talking has to be done before this mistrust disappears. Yet the French consider the British-American style of so-called friendship to be lacking in depth. The French do no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