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论文
三峡库区澎溪河鱼类分布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峡库区澎溪河鱼类分布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和运行,三峡库区的水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仍需深入研究。
澎溪河作为三峡库区的一条主要支流,其水环境的变化情况和鱼类资源的分布特征对于了解当地生态系统的演变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采样、调查和分析等方法,对澎溪河鱼类分布特征及相关环境因子进行研究,以期为当地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研究内容:1. 采集澎溪河流域内的鱼类样本,对其物种组成、数量分布等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2. 了解澎溪河的水环境状况,包括水温、水深、PH值、水质等指标的测定以及沉积物等环境因子的采集和分析。
3. 对鱼类样本和环境因子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澎溪河鱼类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研究方法:1. 采集样本: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对澎溪河的鱼类进行样本采集,根据鱼类样本的数量、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分类鉴定。
2. 环境因子测定:通过采集自然水体和沉积物的样本,利用水质分析仪器和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定和分析。
3. 数据分析:将采集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澎溪河鱼类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三、研究预期结果1. 揭示澎溪河水环境的基本状况以及鱼类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特征,对当地水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2. 探讨澎溪河鱼类分布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当地水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3. 提供有关三峡库区支流水环境和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的数据和信息,为库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增殖放流鱼类资源 保护乌江生态环境

相应 的组 织 机 构 ( 要 是 管 理 人 员 及 技 术 骨 干 到 主 位) 并分 阶段下 达 相关 费 用 ;在放 流监 测 合 同签 订 时考虑 了流域 统一规 划 ,有利于 降低成 本 ;在 流域 统 筹布局 上 由乌江公 司协 调 ,建立 联合试 验基 地或
1 索风 营 鱼类 增 殖放 流 站 的设 施 设 备 培训基地 ,申请珍稀保护鱼类的相关研究课题 ,以
养殖设 备及安 装标 与各辅 助标段 的接 口问题 ;对养 殖运行合 作单 位要求 具备 运行各 种养殖 设备 的适应
能力 ,掌握珍 稀鱼 类 的养 殖 技 术 和鱼 病 防 治技 术 , 能够开展 相关 的科学 研究 ,有鱼类 增殖 放流站 相似
区 ,计 划近期 每年放 流珍 稀鱼 苗 9万尾 ,其 中岩 原
摘要 :由于大坝阻隔和水库调蓄会导致鱼类生存环 境改变 ,河流 连续 性受阻 以及 水文过程 变化会促 使河道物理
特性发生变化 ,水体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会 导致 鱼类食物链 网结构变化 ,因此 ,乌 江水 电开发过程 中考虑 了以上 影响因素 ,采取了修建鱼类人 工增 殖放 流站 的方法 以弥补 对鱼类 生存状 况 的损害 。索 风 营鱼类增 殖放 流站于 20 07年 7月开工建设 ,2 0 0 8年 1 2月完建 ,并于 2 0 0 9年 8月 7日首次放流 了一批珍稀 鱼类 。该站计 划近期每年 向乌江 中放流珍稀 鱼苗 9万尾 ,其中岩原鲤 3万尾 、白 甲鱼 3万尾 、中华倒刺鲤 15万尾 、长薄鳅 15万尾 ,增 . .
银盘电站蓄水前后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变化

第40卷第6期2019年㊀11月水生态学杂志J o u r n a l o fH y d r o e c o l o g yV o l .40,N o .6N o v .㊀2019D O I :10.15928/j.16743075.2019.06.002㊀㊀收稿日期:20180427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 F C 04022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9156);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安排项目(12620200600018J 001;12620200600018J 003);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501001);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委托项目 三峡库区鱼类资源保护的生态调度综合技术研究(2018年度) .作者简介:徐薇,1984年生,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鱼类早期资源研究,E Gm a i l :b e t t y3115@126.c o m 通信作者:杨志.E Gm a i l :y a n gz h i 4626@163.c o m 银盘电站蓄水前后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变化徐㊀薇1,杨㊀志1,万㊀力2,唐会元1,陈小娟1(1.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㊀430079;2.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北武汉㊀430010)摘要:为了探究水电开发对流域鱼类资源的影响,遏制生物多样性衰退的趋势,20092015年57月对乌江下游干流漂流性鱼卵进行阶段性调查,初步分析银盘电站蓄水前后产漂流性卵鱼类的自然繁殖变化.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采集到鱼卵12种,包括犁头鳅(L e p t u r i c h t h y s f i m b r i a t a )㊁中华金沙鳅(J i n s h a s i n e n s i s )㊁中华沙鳅(B o t i a s u p e r c i l i a r i s )㊁圆筒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 c y l i n d r i c u s )㊁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 t y p u s )㊁长鳍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v e n t r a l i s )㊁蛇鮈(S a u r o g o b i od a b r y i )㊁花斑副沙鳅(P a r a b o t i a f a s c i a t a )㊁铜鱼(C o r e i u sh e t e r o d o n )㊁中华倒刺鲃(S pi n i b a r b u s s i n e n s i s )㊁翘嘴鲌(C u l t e ra l b u r n u s )和蒙古鲌(C u l t e r m o n g o l i c u s ).漂流性鱼卵年资源量为1012.99万~18673.97万粒,鱼类产卵场自上而下分布有彭水㊁高谷㊁江口(杨家沱)㊁武隆(石鼻子)㊁土坎(桃子沟)㊁羊角共6处.银盘电站蓄水后,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的自然繁殖较蓄水前发生了显著变化.种类组成中,典型的流水生境繁殖类群减少,缓静水生境繁殖类群增加;产卵规模显著下降,以长鳍吻鮈㊁铜鱼㊁圆筒吻鮈㊁中华金沙鳅的减少尤为显著;产卵场减少并逐步往坝下压缩,数量由6处减少至3处,长度由35k m 减少至18k m ,位于银盘库区的彭水㊁高谷产卵场消失,江口产卵场规模显著缩小.产漂流性卵鱼类的大规模产卵都在涨水时发生,不同种类产卵对水文条件的要求有所差异,大坝建设引起的栖息地萎缩和水文情势改变是导致乌江下游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建议采用水库生态调度补偿措施,通过合理下泄生态流量,加大脉冲流量和流水江段长度来满足重要鱼类的繁殖和早期发育需求,并结合人工增殖放流㊁鱼类基础监测和生态学研究等综合手段,强化乌江下游鱼类资源的生态修复.关键词:漂流性卵;乌江;银盘电站;生态调度中图分类号:Q 145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3075(2019)06000808㊀㊀乌江为长江上游右岸最大的一级支流,横贯贵州省中北部,流经重庆市东南部,至涪陵区汇入长江,乌江干流全长1037k m ,流域水资源总量为551亿m 3,是全国十大水电基地之一(中国河湖大典,2010).乌江干流规划12级开发方案,目前除了最后一个梯级白马水电站未建以外,上游其他梯级已全部建成发电.乌江干流自思南以下为下游河段,包括沙沱㊁彭水㊁银盘和白马4座梯级水电站,其中银盘水电站位于杨家沱河段,坝址位于重庆市武隆县江口镇上游4k m 处,银盘水库库尾达到其上游53k m 处的彭水水电站,其下游有规划中的白马梯级,是兼顾彭水水电站的反调节任务和渠化航道的枢纽工程.彭水水电站于2008年下闸蓄水,银盘水电站于2011年4月初下闸蓄水,2012年5月完成终期蓄水.受彭水水库调度运行的影响,银盘坝下江段水位变化更为频繁,加之梯级水电开发带来的阻隔和生境破碎化,对生存于此的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影响值得进一步关注.20世纪90年代的«四川鱼类志»记载,乌江下游分布着114种鱼类(丁瑞华,1994);之后,但胜国等(2004)在乌江下游不同江段累计采集到55种鱼类;水工程生态研究所基于20062013年渔获物调查,共采集到105种(肖琼等,2015).当前,受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乌江下游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其鱼类群落结构受到严重干扰.例如,彭水电站蓄水前后,急流性鱼类的优势种地位丧失,M a r ga l e f 丰富度指数大幅下降,加上不合理的捕捞方式,生物多样性处于衰退趋势(杨志等,2011).以往对乌江鱼类的研究侧重于渔民捕捞渔获物的调查,而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更能真实㊁全面反映出鱼类资源的变动情况.为了进一步探究水电开发对该区域鱼类资源的影响,利用网具采集漂流性鱼卵的方法,在银盘水电站蓄水前后,对乌江下游彭水至白马江段的鱼类早期资源开展了较为系统的调查,旨在掌握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的变化趋势,以期为缓解水电开发对乌江下游鱼类资源的影响提出科学决策依据.1㊀材料和方法1.1㊀采样方法和步骤采用常规的江河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方法,在重庆市武隆县白马镇江段设置固定断面采集漂流性鱼卵,了解产漂流性卵鱼类的自然繁殖变化.该断面距离上游银盘坝址约40k m,距离下游乌江河口约45k m.用弶网进行表层定量采集,网口呈半圆形,网衣为圆锥体形,直径1.0m,网长2.0m,网口面积0.4m2,网眼40目.收集鱼卵的网箱长0.4m,宽㊁高均为0.3m,由矩形木框支撑成长方体形状,网箱的近底部开一个圆形口,用于与弶网尾端连接.采样时间包括银盘水电站蓄水前2009年㊁蓄水期2011年㊁蓄水后20132015年,监测时间主要在每年的5月中旬至7月中旬,持续40d以上.分为定点定量采集和断面定量采集两部分.定点监测在白马镇江段设置1个固定采样点,每日早㊁晚分2次采集鱼卵,每次采样30~60m i n,记录采集时间㊁卵苗数量㊁发育期等,同步测量网口流速㊁水温㊁透明度等水文数据.断面监测是在鱼卵出现高峰时期对采样点所在断面进行采样,获得鱼卵数量及其断面分布情况.野外采集到的鱼卵带回室内,放在合适的器皿中进行培养,5~7d后孵化出仔鱼,培育至能够通过形态特征鉴定到种类(通常为鳔一室期),仔鱼的种类鉴定参考相关文献(易伯鲁等,1988;曹文宣等,2007).1.2㊀数据处理和分析根据逐日采集的卵苗数量㊁采集时间㊁网口面积和流速数据计算卵苗密度,以逐日断面平均流量数据推算卵苗日径流量,用来反映卵苗资源量的日变化.监测期间,逐日卵苗资源量的加和,用来反映鱼类的产卵规模.根据鱼卵发育时间和江段的平均流速反推鱼卵的漂流距离,用来反映鱼类的产卵江段.参考曹文宣等(2007)的方法,鱼类卵苗资源量估算方法如下.(1)采集期间卵苗密度:d=nSˑvˑt式中:d为采集过程中单位水体体积通过网口的卵苗密度(个/m3);n为采集过程中累计获得的卵苗数量(个);S为网口面积(m2);v为网口流速(m/s);t为采集持续时间(s).(2)卵苗断面流量系数:C=ðdd1式中:C为卵苗平均密度相比系数;d1为固定采样点的卵苗密度(个/m3);d为某断面各采样点的卵苗平均密度(个/m3).(3)采集期间的卵苗径流量:M i=d iˑQ iˑC式中:M i为第i次采集时段内通过该江断面的卵苗数(个);d i为第i次采集的卵苗密度(个/m3); Q i为第i次采集时的断面流量(m3/s);C为卵苗平均密度相比系数.(4)非采集期间的卵苗径流量(用相邻两次采集的卵苗径流量及其间隔时间进行插补计算):M i,i+1=(M i/t i+M i+1/t i+1)t i,i+1/2式中:M i,i+1为第i与第i+1次采集时间间隔内的卵苗径流量(个);t i,i+1为第i次和第i+1次采集时间间隔(m i n).(5)卵苗总径流量(M):M=ðM i+ðM i,i+1式中:M为某一时间段内卵苗总径流量.(6)产卵场位置:D=VˑTˑ3.6式中:D为鱼卵漂流距离(k m);V为江段平均流速(m/s);T为相应水温条件下 四大家鱼 胚胎发育时长(h).早期资源监测断面以上距离D(k m)的位置即为推算的产卵场.2㊀结果和分析2.1㊀种类组成及变化2009年㊁2011年㊁20132015年57月调查期间,各年采集到漂流性鱼卵分别为3052粒㊁479粒㊁386粒㊁462粒和578粒,经鉴定共有12种,分别为犁头鳅(L e p t u r i c h t h y s f i m b r i a t a)㊁中华金沙鳅(J i n s h a i a s i n e n s i s)㊁中华沙鳅(B o t i a s u p e r c i lGi a r i s)㊁圆筒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c y l i n d r i c u s)㊁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 t y p u s)㊁长鳍吻鮈(R h i n o g o b i o v e n t r aG92019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徐㊀薇等,银盘电站蓄水前后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变化l i s)㊁蛇鮈(S a u r o g o b i od a b r y i)㊁中华倒刺鲃(S p i nGi b a r b u s s i n e n s i s)㊁花斑副沙鳅(P a r a b o t i a f a s c i aGt a)㊁铜鱼(C o r e i u sh e t e r o d o n)㊁翘嘴鲌(C u l t e ra lGb u r n u s)和蒙古鲌(C u l t e r m o n g o l i c u s);其中,翘嘴鲌㊁蒙古鲌的卵为弱黏性,在流水中可漂流发育.根据鱼卵种类组成年际变化可知(表1),银盘水库蓄水前的2009年产漂流性卵鱼类共有11种,2011年开始蓄水运行时,漂流性鱼卵下降到7种,减少的种类包括圆筒吻鮈㊁长鳍吻鮈㊁铜鱼㊁中华倒刺鲃;银盘蓄水运行的20132015年,产漂流性卵鱼类维持在7~8种,其中犁头鳅㊁吻鮈㊁蛇鮈㊁花斑副沙鳅㊁翘嘴鲌和蒙古鲌在每年均有出现.总之,与蓄水前相比,中华沙鳅㊁铜鱼㊁长鳍吻鮈的产卵场在银盘水库蓄水运行后基本消失,而银盘水库蓄水运行后,蒙古鲌在该区域形成新的产卵场.表1㊀乌江下游白马断面漂流性鱼卵种类组成及其年际变化T a b.1㊀S p e c i e s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 p e l a g i c e g g s i nd i f f e r e n t y e a r si n t h eB a i m a s e c t i o no f l o w e rW u j i a n g R i v e r种类2009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犁头鳅+++++中华金沙鳅+++中华沙鳅++圆筒吻鮈++吻鮈+++++长鳍吻鮈+蛇鮈+++++中华倒刺鲃+++花斑副沙鳅+++++铜鱼++翘嘴鲌+++++蒙古鲌+++合计/种117788㊀㊀注:+表示采集到该物种的鱼卵.N o t e: + i n d i c a t e s p e l a g i c e g g s o f t h i s s p e c i e sw e r e s a m p l e d.2.2㊀产卵场分布及变化推算2009年㊁2011年㊁20132015年彭水至白马江段产漂流性鱼类产卵场分布的位置㊁长度等变化情况,如表2和图1所示.2009年银盘水库蓄水以前,乌江下游彭水至白马江段共分布有产卵场6处,总长度为35k m.(1)彭水产卵场:自彭水县城至水泥厂附近6k m江段;(2)高谷产卵场:距上方产卵场15k m,自彭水县高谷镇至共和村乌江江段,长8k m;(3)江口产卵场:距上方产卵场22k m,自武隆县江口镇至银盘坝上乌江江段,长5k m;(4)武隆产卵场:距上方产卵场10k m,位于武隆县城长约8k m乌江江段;(5)土坎产卵场:距上方产卵场11k m,自武隆县土坎镇至羊角镇长约4k m乌江江段;(6)羊角产卵场:距上方产卵场5k m,自武隆县羊角镇至白马镇长约4k m乌江江段.2011年银盘水库蓄水期间,彭水至白马江段共分布有产卵场4处,总长度为26.5k m.蓄水后的20132014年,产卵场位置和范围基本没有变化.(1)羊角产卵场:距离白马镇采样点9 0~15.5k m,该产卵场自武隆县羊角镇土坎镇约6k m 江段;(2)桃子沟产卵场:距离白马镇采样点18~25k m,该产卵场自武隆县桃子沟村武隆县城共7k m江段;(3)石鼻子产卵场:距离白马镇采样点29~33k m,该产卵场自武隆县石鼻子村九里坨村共4k m江段;(4)杨家沱产卵场:距离白马镇采样点43~52k m,该产卵场自江口镇杨家坨村荆竹坝村共9k m江段.2015年为银盘水库蓄水后的第3年,彭水至白马江段分布的产卵场缩减为3处,总长度为18k m.(1)羊角产卵场:距离白马镇采样点8~15k m,该产卵场自武隆县羊角镇土坎镇共7k m江段;(2)桃子沟产卵场:距离白马镇采样点18~25k m,该产卵场自武隆县桃子沟村武隆县城共7k m江段;(3)石鼻子产卵场:距离白马镇采样点29~33k m,该产卵场自武隆县石鼻子村九里坨村共4k m江段.总体而言,位于银盘库区内的彭水㊁高谷产卵场在2011年蓄水后即被淹没而不复存在;位于坝址的江口产卵场下移至银盘坝下.位于下游的武隆(石鼻子)㊁土坎(桃子沟)㊁羊角3处产卵场在蓄水后逐渐稳定,但较蓄水前相比,位置有所上移.2.3㊀产卵规模及变化估算2009年㊁2011年㊁2013年㊁2014年㊁2015年监测期间乌江下游彭水至白马江段漂流性鱼卵资源量(产卵规模)分别为18673.97万粒㊁1541.69万粒㊁1012.99万粒㊁2994.50万粒㊁3033.60万粒.由图2可知,银盘水库蓄水前后相比,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规模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尤其是在刚刚蓄水运行的2011年,产卵规模急剧下降,不到蓄水前的10%,2013年产卵规模进一步减少,而后在2014年和2015年稍有增加,维持在3000万粒左右.01第40卷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水生态学杂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11月表2㊀不同年份彭水至白马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的分布位置及江段长度T a b .2㊀S p a w n i n g g r o u n d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p e l a g i c e g g s i n t h eP e n g s h u i t oB a i m a r e a c hb y s u r v e ype r i o d 2009年20112014年2015年产卵场位置长度/k m 产卵场位置长度/k m 产卵场位置长度/k m 羊角武隆县白马镇羊角镇5羊角武隆县羊角镇土坎镇6羊角武隆县羊角镇土坎镇7土坎武隆县羊角镇土坎镇4桃子沟武隆县桃子沟村武隆县城7桃子沟武隆县桃子沟村武隆县城7武隆武隆县县城8石鼻子武隆县石鼻子村九里坨村4石鼻子武隆县石鼻子村九里坨村4江口武隆县江口镇-银盘坝上5杨家沱江口镇杨家坨村荆竹坝村9高谷武隆县高谷镇-共和村8彭水彭水县城-水泥厂6图1㊀不同年份彭水至白马段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场分布位置F i g .1㊀S p a w n i n g g r o u n d l o c a t i o n s f o r f i s h p r o d u c i n gp e l a gi c e g g s f o r e a c h p e r i o do f t h e s t u dy图2㊀不同年份彭水至白马段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产卵规模F i g .2㊀T o t a l a b u n d a n c e o f p e l a g i c e g gs i n d i f f e r e n t ye a r s ㊀㊀进一步统计了12种产漂流性卵鱼类在不同年份的产卵规模.由图3可知,银盘水库蓄水前,长鳍吻鮈在彭水至白马段的产卵规模为923.36万粒,然而在蓄水后,随着其产卵场在该区域的消失,其产卵规模变为0;圆筒吻鮈㊁中华金沙鳅㊁铜鱼㊁中华倒刺鲃㊁中华沙鳅的产卵规模在银盘水库蓄水后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产卵规模均不到原来的10%;蛇鮈㊁吻鮈㊁犁头鳅㊁翘嘴鲌的产卵规模在银盘水库蓄水后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能够保持在原来的10%~20%.与上述鱼类相反,蒙古鲌的产卵规模在银盘蓄水后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花斑副沙鳅的产卵规模在蓄水后先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2013年达到最低值,然后又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进一步统计了各年份不同产卵场的产卵规模.由图4看出,武隆和江口产卵场在银盘蓄水运行前后产卵规模显著减少,羊角和土坎产卵场在2011年㊁2013年产卵规模显著减少,20142015年有所增加,成为该江段规模稳定的产卵场.就繁殖种类而言,武隆和江口产卵场在银盘蓄水运行前后繁殖种类明显减少,减少的种类包括圆筒吻鮈㊁长鳍吻鮈㊁铜鱼㊁中华沙鳅㊁中华倒刺鲃;土坎产卵场的繁殖图3㊀不同鱼类产卵规模年际变动情况F i g .3㊀Y e a r l y v a r i a t i o no f t h e t o t a l p e l a g i c e g g a b u n d a n c e f o r d i f f e r e n t f i s h s pe c i e s (20092015)112019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徐㊀薇等,银盘电站蓄水前后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变化种类有所增加,增加的种类包括蛇鮈和中华金沙鳅,但规模不大;羊角产卵场的繁殖种类数量变化不大.不同产卵场的繁殖种类都以犁头鳅㊁蛇鮈㊁吻鮈为主.图4㊀不同年份彭水至白马段各产卵场的产卵规模F i g .4㊀Y e a r l y v a r i a t i o n i n e g gpr o d u c t i o na t d i f f e r e n t s p a w n i n g gr o u n d s (20092015年)2.4㊀不同种类繁殖对流量变化的响应将不同鱼类的逐日产卵量与银盘水库日均下泄流量一一对应,分析两者的响应关系.由于2011年㊁2013年蓄水期间涨水特征与鱼类总产卵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明显,且铜鱼㊁圆筒吻鮈㊁中华金沙鳅的数据缺失,故仅用蓄水前2009年与蓄水运行后2014年这两年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银盘电站蓄水前,6种鱼类均在明显涨水的水文条件下出现大规模产卵.图5表明,涨水幅度越大,产卵种类越多.不同鱼类大规模产卵对涨水过程的响应时间有所差异,从早到晚排列为犁头鳅㊁蛇鮈㊁吻鮈㊁中华金沙鳅㊁圆筒吻鮈㊁铜鱼.犁头鳅产卵频次最高,退水阶段也能产卵,对涨水的要求最低,故对涨水的响应时间最短;铜鱼仅在最后两次涨水中产卵,在涨水后3~4d图5㊀蓄水前(2009年)和蓄水后(2014年)银盘坝下流量与不同鱼类产卵规模变化F i g .5㊀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h e e g gp r o d u c t i o n ,b y s p e c i e s ,a n d f l o wb e l o wY i n Gpa nd a mb e f o r e (2009)a n da f t e r (2014)w a t e r i m po u n d m e n t 才产卵,表明其需要持续性涨水的刺激才能繁殖.银盘水库蓄水后,鱼类产卵对涨水过程同样响应明显.犁头鳅㊁蛇鮈㊁吻鮈等小型鱼类成为优势类群,圆筒吻鮈㊁中华金沙鳅仅零星产卵.3㊀讨论3.1㊀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现状关于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繁殖时间,仅有零星研究报道.据张轶超(2009)调查,21第40卷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水生态学杂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11月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有10多种,其中以犁头鳅㊁中华沙鳅㊁长鳍吻鮈㊁蛇鮈这4种鱼类种群数量较多,鱼类繁殖期相对较长,以57月为主,9月还可以采集到一定数量的卵.本研究结果与之相比,漂流性卵的种类组成变化不大,但适应流水生境的鱼类种群明显减少,如以往的优势种长鳍吻鮈近年来在乌江下游江段几乎消失,偏静缓流生境的鲌类在银盘蓄水后首次出现.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丹江口㊁三峡等大型水库(G a oe ta l,2010;伦峰等,2016).银盘水库蓄水对鱼类产卵场的直接影响就是淹没了原分布于库区彭水㊁高谷的产卵场;其次,位于坝址的江口产卵场位置下移至银盘坝下,产卵规模由2009年825.26万粒急剧减少到2014年54 13万粒,除了大坝阻隔因素外,银盘水电站日调度运行改变了水文条件,也直接影响了鱼类的自然繁殖.漂流性的鱼卵本身属于沉性卵,其比重略大于水,但产出后卵膜吸水膨胀,在水流的外力作用下,鱼卵悬浮在水层中随水漂流(殷名称,1995).早期仔鱼要顺水漂流上百千米到达下游开阔河段,从而为种群生存提供更广阔的空间(B r o w n&A r mGs t r o n g,1985).对于长江 四大家鱼 ㊁圆口铜鱼㊁长鳍吻鮈等典型产漂流性卵的鱼类而言,其完成关键生活史需要的栖息空间更大(具有洄游习性),并且与水文情势联系紧密(X ue ta l,2015;熊飞等,2016;Y a n g e t a l,2017).例如,涨水过程中流速的增大对促使上述鱼类产卵起着主要作用(周春生等,1980).本研究中,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的大规模产卵都是在涨水时出现(图4),不同的产漂流性卵种类对产卵时水文条件的要求有所差异.对比银盘电站蓄水前后,长鳍吻鮈㊁铜鱼㊁圆筒吻鮈㊁中华金沙鳅这4种鱼类的资源量显著下降,尤其是蓄水期间几乎没有出现产卵,表明其对水文条件要求较严格,受到蓄水后生境改变的影响较大;而吻鮈㊁蛇鮈㊁犁头鳅这3种鱼类,每年都能保持一定的产卵规模,表明其对水文条件要求不严格,故受到银盘蓄水的影响程度较低.总体而言,银盘蓄水后产漂流性卵鱼类早期资源量显著下降,体型较大㊁喜流水生境的长江上游特有鱼类逐渐被体型较小的广布性鱼类取代,喜静缓流生境的肉食性鱼类(翘嘴鲌㊁蒙古鲌)占据一定的比例.3.2㊀乌江下游鱼类早期资源面临的主要威胁近10年间,乌江下游鱼类多样性下降,群落结构受到严重干扰(肖琼等,2015).本次调查研究表明,漂流性鱼卵资源量显著减少,以长鳍吻鮈㊁圆筒吻鮈㊁中华金沙鳅为代表的流水性特有鱼类几近消失.作者结合文献,初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3.2.1㊀水电开发㊀乌江流域共规划12座梯级水电站,目前仅最下游的白马尚未建成,生境阻隔和破碎化明显,大坝阻隔的叠加效应已经对长江上游干流26种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种群补充造成了不利影响(C h e n g e t a l,2015);大量研究表明,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工程也对长江上游的长鳍吻鮈㊁圆口铜鱼等特有鱼类造成了严重威胁(刘军,2004;熊飞等,2016;Y a n g e t a l,2017).3.2.2㊀三峡蓄水倒灌㊀2010年10月底三峡水库首次正常蓄水至175m时,乌江回水至武隆中咀(距河口80k m).三峡蓄水倒灌使得乌江下游流水江段减少,三峡库区的流水性鱼类被迫向上游迁移,使得从长江进入乌江河口的鱼类随之减少,加上银盘水库2011年进一步蓄水,这些因素叠加起来造成了2011年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资源的急剧下降.另有调查数据表明,175m试验性蓄水对三峡水库库尾涪陵江段(乌江河口)的鱼类群落结构已经产生影响(杨志等,2015),表现为逐渐趋同于库中静水的云阳江段,而非库尾以上流水的江津江段.3.2.3㊀其他人为干扰㊀过度捕捞是造成长江渔业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陈大庆,2003).对乌江下游渔获物及其群落结构研究表明,鱼类资源已处于过度捕捞状况,表现为经济鱼类个体小型化㊁品种结构单一㊁物种多样性下降(杨志等,2011;肖琼等,2015).近年来乌江中游的水污染问题突出,据水利部门2014年第二季度监测报告,乌江Ⅱ类水质河段占总长的33.5%,劣Ⅴ类占58.2%,局部水质无法满足水功能规定的要求.长期以来,乌江流域的矿产资源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大量的泥沙淤积直接威胁到乌江下游的生态安全.乌江流域的水污染和泥沙淤积问题都会对下游鱼类造成间接的不利影响.3.3㊀乌江鱼类资源保护对策与生态补偿措施乌江是长江流域人文地理㊁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的地区,其鱼类区系组成也呈现复杂性和多样化特点.乌江下游的梯级开发,将进一步削弱与长江干流的生态联系,分布于乌江的长江上游特有鱼类,由于栖息生境缩减,种群交流被阻隔,卵苗发育漂流流程不够,种群生存已面临严重威胁,当前亟需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和恢复乌江下游重312019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徐㊀薇等,银盘电站蓄水前后乌江下游产漂流性卵鱼类自然繁殖变化要的鱼类资源.针对乌江下游梯级水库运行对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不利影响,建议采用水库生态调度的补偿措施,在鱼类繁殖季节适时加大下泄流量,营造适宜的涨水条件,一方面促进鱼类性腺发育和产卵活动,另一方面扩大流水江段长度,保证卵苗发育足够的漂程,提高其成活率.在实际操作中,应在弄清目标鱼类繁殖生态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水电站调度运行规程及其水文条件满足的难易程度,制定适宜的生态流量下泄方案,减少生态调度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损失;同时,应采取人工增殖放流措施来补充乌江下游重要鱼类的种群规模,加强乌江下游鱼类资源监测和基础性研究,在摸清家底㊁辨析影响㊁完善措施的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全面的保护对策.参考文献曹文宣,常剑波,乔晔,等,2007.长江鱼类早期资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陈大庆,2003.长江渔业资源现状与增殖保护对策[J].中国水产,2003(3):1719.但胜国,王剑伟,谭德清,2004.乌江下游鱼类资源现状调查和分析[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鱼类学分会㊁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04年学术研讨会摘要汇编.丁瑞华,1994.四川鱼类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刘军,2004.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受威胁及优先保护顺序的定量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4(4):395399.伦峰,李峥,周本翔,等,2016.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鱼类资源调查[J].河南农业科学,45(2):150155.肖琼,杨志,唐会元,等,2015.乌江下游干流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保护[J].生物多样性,23(4):499506.熊飞,刘红艳,段辛斌,等,2016.长江上游特有种长鳍吻鮈种群数量和资源利用评估[J].生物多样性,24(3):304312.杨志,唐会元,朱迪,等,2015.三峡水库175m试验性蓄水期库区及其上游江段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35(15):50645075.杨志,郑海涛,熊美华,等,2011.彭水电站蓄水前后鱼类群落多样性特征[J].环境科学与技术,34(8):2229.易伯鲁,余志堂,梁秩燊,等,1988.葛洲坝水利枢纽与长江四大家鱼[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殷名称,1995.鱼类生态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张轶超,2009.大坝建设对长江上游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自然繁殖的影响[D].武汉: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2010.中国河湖大典(长江卷) (上)[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周春生,梁秩燊,黄鹤年,1980.兴建水利枢纽后汉江产漂流性卵鱼类的繁殖生态[J].水生生物学报,7(2):175188.B r o w n A V,A r m s t r o n g M L,1985.P r o p e n s i t y t o d r i f t d o w n s t r e a ma m o n g v a r i o u ss p e c i e so f f i s h[J].J o u r n a l o fF r e s h w a t e rE c o l o g y,3(1):317.C h e n g F,L iW,C a s t e l l oL,e t a l,2015.P o t e n t i a l e f f e c t s o f d a mc a s c a d eo nf i s h:l e s s o n s f r o mt h eY a n g t z eR i v e r, R e v i e wo fF i s h B i o l o g y a n d F i s h e r i e s[J].R e v i e w si nF i s hB i o l o g y&F i s h e r i e s,25(3):569585.G a oX,Z e n g Y,W a n g JW,e t a l,2010.I mm e d i a t e i m p a c t s o f t h e s e c o n d i m p o u n d m e n t o nf i s hc o mm u n i t i e s i nt h e T h r e eG o r g e sR e s e r v o i r[J].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B i o l o g y o f F i s h e s,87(2):163173.X u W,Q i a oY,C h e nXJ,e t a l,2015.S p a w n i n g a c t i v i t y o f t h e f o u rm a j o rC h i n e s ec a r p s,i n m i d d l em a i n s t r e a m o f t h eY a n g t z eR i v e r,r e s p o n d i n g t o t h e t h r e eG o r g e sR e sGe r v o i r o p e r a t i o n[J].J o u r n a l o fA p p l i e d I c h t h y o l o g y,31(5):846854.Y a n g Z,T a n g H Y,T a o JP,e t a l,2017.T h e e f f e c t o f c a sGc a d e d h u g e d a m s o n t h e d o w n s t r e a m m o v e m e n t o f C o r e i u s g u i c h e n o t i(S a u v a g e&D a b r y d e T h i e r s a n t,1874)i nt h e u p p e r Y a n g t z e R i v e r[J].E n v i r o n B i o l F i s h,(S1):110.(责任编辑㊀万月华)41第40卷第6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水生态学杂志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9年11月。
乌江下游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分析

乌江下游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多样性分析郑鑫;胡菊香;黄海洲;吕克强;李嗣新【期刊名称】《水产学杂志》【年(卷),期】2024(37)1【摘要】2021年9月,结合水文情势、生物分布特征及生境等实际情况,设置8个监测断面,调查乌江下游彭水和银盘2个梯级水电站影响区域内的浮游植物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探讨乌江下游梯级电站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本次调查采集到浮游植物6门37属51种,硅藻门占浮游植物总种类数的60.8%,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4.1×106cells/L,平均生物量为0.792 mg/L。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63~2.84,Margalef丰富度指数范围为3.08~5.41。
乌江下游银盘和彭水电站影响区域主要以硅藻门为主,浮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差异较大,库尾及以上急流区域的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比库区缓流段高。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析表明,蓄水后适应流水环境的浮游植物种类数变少。
与蓄水前对比发现,蓄水后浮游植物种类数和生物多样性均有所降低,梯级电站建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库区浮游植物的多样性。
【总页数】6页(P75-80)【作者】郑鑫;胡菊香;黄海洲;吕克强;李嗣新【作者单位】重庆大唐国际武隆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32.8【相关文献】1.三峡水库香溪河流域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2.红水河干流梯级水库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水质评价3.红水河流域梯级水库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4.澜沧江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关键驱动因子5.不同水期澜沧江梯级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

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摘要2004—2008年,对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记载,查明沿河段库区有鱼类125种,分别隶属7目18科80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鲇形目次之,鲈形目第三,其他目相对较少。
关键词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彭水电站是乌江干流第10个梯级电站,电站装机容量175万kW,年发电量61.24亿kW·h,是乌江干流大型水电站之一。
电站2004年截流,坝址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城上游11 km处,距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117 km,建库后电站正常蓄水位293m,库岸线长513.41 km,大坝截断急流乌江江水形成河流型水库,水库淹没重庆市彭水县、酉阳县、贵州省沿河县等3县23个乡镇,涉及沿河县11个乡镇69个村、305组,该段库区占水库的绝大部分面积,鱼类物种多样性丰富,尚有部分濒危物种,该区沿河段仅于1984年进行过鱼类资源调查,为摸清电站建设对沿河段库区鱼类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与开发措施,有必要对库区沿河段鱼类资源作调查整理。
1材料与方法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试行规范》于2004年4月至2008年9月对该区域段的淇滩、和平、黑獭、思渠、洪渡进行鱼类资源调查,采取现场采集标本和分年次询问渔民捕获鱼获物的方式。
标本采集委托渔民电捕,并进行室内测定、鉴定、分析。
询访捕鱼20年以上的专业渔民,捕获的活鱼浸入8%福尔马林溶液,个体大的在腹腔和背部注射福尔马林溶液,部分标本存放在沿河县渔业技术推广站。
2结果与分析2.1鱼类资源种类通过实地采集鱼类标本,询问渔民捕获的鱼类品种及查阅文献记载,彭水电站库区沿河段有鱼类125种(表1),隶属7目18科80属,其中鲤形目鲤科50属75种,鳅科8属14种,平鳍鳅科4属4种,胭脂鱼科1属1种;鲇形目鲇科1属1种,胡子鲇科1属2种,鲿科1属5种,鮠科3属8种;鮡科2属3种,科1属2种;鲈形目鱼旨科1属3种,鰕虎鱼科1属1种,鳢科1属1种,斗鱼科1属1种;鲟形目鲟科1属1种,鳗鲡目鳗鲡科1属1种;鳉形目青鳉科1属1种;合鳃目合鳃鱼科1属1种。
浅谈乌江库区渔业船舶安全监管

浅谈乌江库区渔业船舶安全监管
张坤利
【期刊名称】《农技服务》
【年(卷),期】2014(000)010
【摘要】根据乌江支流多,总体分布呈羽状分布,天然的喀斯特地形地貌特点,开展渔业船舶的初次检验登记工作,加强对乌江库区渔业船舶安全监管的措施,保证河道安全、畅通。
【总页数】2页(P145-145,168)
【作者】张坤利
【作者单位】金沙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贵州金沙5518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内河散装危险品液货船舶现场作业安全监管 [J], 徐敏君;王志强
2.沿河乌江电站库区渔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J], 田德霞;侯元军;杨再明
3.内陆渔业船舶安全监管的几种措施 [J], 陈平;何建虹
4.万州加强三峡库区渔业船舶设计制造管理 [J],
5.浅谈乡镇船舶安全监管 [J], 肖永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重庆乌江彭水水电站水资源概要

对于《重庆乌江彭水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审察建议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企业:你企业《对于报送〈重庆乌江彭水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的函》(唐际彭水函 [2007]6 号)收悉。
2007 年 3 月 29 日,扬子江工程咨询企业受我委拜托,在武汉市主持召开了《重庆乌江彭水水电站水资源论证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评审会,形成了专家组评审建议。
会后编制单位依据专家组评审建议对《报告书》进行了改正增补。
我委对改正增补后的《报告书》提出审察建议以下:(1)《报告书》基本知足《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试行)》的要求,可作为彭水水电站工程取水允许审批的技术依照。
(2)该工程是乌江干流规划中的第 10 个梯级电站 ,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防洪等其余综合利用,坝址位于彭水县城上游11 公里处的长溪万足乡。
水库正常蓄水位 293 米,相应库容 12.12 亿立方米,调理库容 5.18 亿立方米,拥有年调理能力。
采纳右岸地下式厂房引水发电,电站装机容量 5×350MW ,设计最大发电取水流量2885m 3/s,多年均匀发电取用水量 376.9 亿立方米。
电站的开发切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流域规划要求,基本不用耗水资源,不改变水质,其取用水是合理的。
(3)乌江流域降水量丰沛,经过水文计算剖析,坝址多年均匀流量 1300 m3 /s,多年均匀径流量 412 亿 m3,上游来水能够知足电站发电用水要求。
(4)本工程发电用水属河流内用水,对地区水资源总量和水质影响较小,但对库区河段和下游河流的水文形势有必定影响。
在枯水期采纳最小下泄流量 280 m3 /s,基本可知足下游生产、生活、航运和生态环境的用水要求。
《报告书》剖析了施工期和运转期对水温、水生生物、水环境等的影响,提出的保护举措基本可行。
该工程发电对水质无影响,施工与运转期生产、生活退水经办理达标后排放,对水环境影响较小。
(5)按相关规定,你企业下阶段需填报建设项目《取水允许申请书》,经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建议后,报我委审批。
沿河乌江电站库区渔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沿河乌江电站库区渔业发展思路及对策作者:田德霞,侯元军,杨再明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6期田德霞,侯元军,杨再明(土家族自治县渔业技术推广站,贵州沿河 565300)摘要:受梯级电站的建设,沿河乌江形成彭水水库和沙沱水库两个库区,给渔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水面资源,合理开发乌江库区渔业水域资源是安置库区淹没农户生产生活的一条行之有效措施,现就库区渔业发展思路及对策进行探讨,供决策层参考。
关键词:渔业发展现状;问题;对策和建议1 库区渔业发展现状现有网箱养殖1.14hm2,其中,思渠镇水田河投饲网箱养殖0.56hm2,洪渡镇铭茂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投饲性网箱养殖0.58hm2,主要生产产品有中华倒刺巴、鲢鱼、鳙鱼、草鱼、鲈鱼、鲤鱼、鮰鱼等十多种品种,年产量900多t,产值1 350万元。
2 库区渔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库区渔业未按规划实施,管理体制和机制与现代渔业发展不相适应,渔业管理机构不健全,渔政管理和执法力量薄弱,政事不分。
二是科技支撑不足,渔业技术体系不健全,专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指导不到位,没有苗种良种培育基地和养殖示范点。
财政投入有限,生产经营融资难度较大。
三是由于两大库区大部分为共管水域,加上水体的流动性,鱼类的游动性,以及库区无封闭性等因素,为我县开发和管理库区渔业资源带来一定的难度。
四是缺乏实力雄厚的生产型和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没有渔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产品形不成规模和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
五是渔业资源产权虚置,基本为无证养殖,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基本处于无序状态,管控不到位,网箱养殖、渔业船舶捕捞亟待整治和规范,特别是思渠镇水田河的网箱过度集中扎堆,不符合网箱水域设置比例标准,网箱面积超过水环境容量,水体富营养化较为严重。
六是按照有关政策法规的规定,综合考虑库区水面与河床特点,统筹兼顾通航和城镇生活取水等因素,除了大库可适量增殖放流滤食性鲢、鳙鱼和乌江原有野生鱼苗外,用于库区发展网箱养殖、围栏养殖,特别是投饲性网箱养殖的地点和面积非常有限,渔业捕捞作业受到一定限制,发展库区渔业生产和坏境保护之间既相兼容又相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摘要2004—2008年,对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合文献记载,查明沿河段库区有鱼类125种,分别隶属7目18
科80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鲇形目次之,鲈形目第三,其他目相对较少。
关键词乌江彭水电站;沿河段库区;鱼类资源;调查
中图分类号s9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4-0312-02
彭水电站是乌江干流第10个梯级电站,电站装机容量175万kw,年发电量61.24亿kw·h,是乌江干流大型水电站之一。
电站2004年截流,坝址位于重庆市彭水县城上游11 km处,距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城117 km,建库后电站正常蓄水位293m,库岸线长513.41 km,大坝截断急流乌江江水形成河流型水库,水库淹没重庆市彭水县、酉阳县、贵州省沿河县等3县23个乡镇,涉及沿河县11个乡镇69个村、305组,该段库区占水库的绝大部分面积,鱼类物种多样性丰富,尚有部分濒危物种,该区沿河段仅于1984年进行过鱼类资源调查,为摸清电站建设对沿河段库区鱼类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与开发措施,有必要对库区沿河段鱼类资源作调查整理。
1材料与方法
按照《内陆水域渔业自然资源调查试行规范》于2004年4月至2008年9月对该区域段的淇滩、和平、黑獭、思渠、洪渡进行鱼类资源调查,采取现场采集标本和分年次询问渔民捕获鱼获物的方
式。
标本采集委托渔民电捕,并进行室内测定、鉴定、分析。
询访捕鱼20年以上的专业渔民,捕获的活鱼浸入8%福尔马林溶液,个体大的在腹腔和背部注射福尔马林溶液,部分标本存放在沿河县渔业技术推广站。
2结果与分析
2.1鱼类资源种类
通过实地采集鱼类标本,询问渔民捕获的鱼类品种及查阅文献记载,彭水电站库区沿河段有鱼类125种(表1),隶属7目18科80属,其中鲤形目鲤科50属75种,鳅科8属14种,平鳍鳅科4属4种,胭脂鱼科1属1种;鲇形目鲇科1属1种,胡子鲇科1属2种,鲿科1属5种,鮠科3属8种;鮡科2属3种,科1属2种;鲈形目鱼旨科1属3种,鰕虎鱼科1属1种,鳢科1属1种,斗鱼科1属1种;鲟形目鲟科1属1种,鳗鲡目鳗鲡科1属1种;鳉形目青鳉科1属1种;合鳃目合鳃鱼科1属1种。
该段库区调查鱼类新增鲟形目鲟科鲟属的一种——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 dumeril)新生种,比《贵州鱼类志》记载的6目多1目,品种占贵州鱼类202种的61.89%[1]。
此次调查鱼类较1984年新增44种,分别为长江鲟、中华沙鳅、乌江副鳅、美丽沙鳅、红尾副鳅、长薄鳅、红唇薄鳅、短体条鳅、中华花鳅、中华金沙鳅、大鳞副泥鳅、中华细鲫、圆口铜鱼、吻鮈、圆筒吻鮈、长鳍吻鮈、乐山小鳔鮈、异螺鳅鮀、宜昌鳅鮀、寡鳞飘鱼、黄尾鲴、银鲴、鲈鲤、宽口光唇鱼、云南盘鮈、银鮈、四川白甲鱼、华鲮、
齐口裂腹鱼、峨嵋后平鳅、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岔尾黄颡鱼、乌苏拟鲿、切尾拟鲿、细体拟鲿、凹尾拟鲿、鲇、胡鲇、白缘鱼央、黑尾鱼央、鳜鱼、斑鳜、栉鰕虎鱼。
新增种中有1984年未能捕到的标本,有20年来自然增加的新生种。
2.1.1捕捞鱼类及经济鱼类。
从捕获的标本鱼可以看出,该区域主要捕捞对象为鲤、中华倒刺鲃、白甲、泉水鱼、鲫、南方大口鲶、草鱼、铜鱼、瓣结鱼、鲢、胡子鲶、宽鳍鱲、墨头鱼13种鱼类,占鱼获物重量百分比为95.22%,其中鲤占鱼获物总重量的51.00%,主要是标本收集时正是鲤的产卵季节。
主要经济鱼类有鲤、中华倒鲃、白甲、泉水鱼、鲫、南方大口鲶、草鱼、铜鱼、瓣结鱼、鲢、鳙、圆同吻鮈、长鳍吻鮈、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粗唇鮠、长吻鮠、鳜鱼、短尾拟鲿、大鳍鱯、蛇鮈22种鱼类,占总种数的17.60%。
2.1.2濒危鱼类。
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资料记载,该区域有国家一类保护鱼类长江鲟、二类保护鱼类胭脂鱼,濒危鱼类岩原鲤、长薄鳅、鯮、华缨鱼等。
2.1.3洄游鱼类。
经调查和查阅资料,该区除鳗鲡属洄游性鱼类外,未发现鲥鱼、鲚鱼等溯河洄游种类。
2.2鱼类区系特征
乌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鱼类区系组成与长江有共同的特征,同时因受高原特殊气候的影响,该区域鱼类主体是鲤形目,有63
属94种,占75.2%;其次是鲇形目9属21种,占16.8%;第三是
鲈形目4属6种,占4.8%;鲟形目、鳗鲡目、鳉形目、合鳃目各1属1种,占3.2%。
在18个科中,鲤科是最大的类群,有75种,占总数的60.0%;鳅科14种,占总数的11.2%;鮠科8种,占6.4%;鲿科5种,占总数的4.0%;平鳍鳅科4种,占3.2%;其余13科共19种,占15.2%。
3建库影响
3.1对鱼类的影响
建库后,该段库区水文条件的改变导致鱼类栖息地及繁殖条件变化,水体初级生产力提高和饵料生物构成变化直接影响库区江段鱼类组成及资源量,原来适应于底栖急流、砾石、洞穴、岩盘底质环境中生活繁衍的鱼类将逐渐移向主要入库支流,库区干流数量将减少,濒危鱼类甚至可能灭绝,适应于缓流或静水的鱼类资源量将上升,并成为优势种。
3.2对产卵场的影响
建库后,原急流生境的多种鱼类产卵场,如多个较大的急流险滩磨子滩、船老壳、沙沱、坝坨、猫滩、五门滩、黑獭滩、土沱子、洪渡河口,形成水库后上述滩上的产卵场将遭破坏灭失[2-5]。
对在静水或缓流中产卵的鱼类,如鲤、鲇、鲫、鲂的产卵场相应增大。
产漂流性卵的鱼类可能进入乌江主要支流重新寻找产卵场产卵。
4鱼类资源保护与开发
一方面对国家一、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长江鲟、胭脂(下转第319页)
(上接第313页)
鱼,被电站工程影响的珍贵鱼类及在急流中产卵的鱼类给予人工增殖放流,以遏制鱼类的种群下降,逐步恢复其种群量,加大渔政管理,杜绝电鱼、毒鱼、炸鱼,严格执行禁渔期制度。
另一方面,将库区中的一些主要经济鱼类人工繁殖后增殖放流回库区,增加库区资源量,增大库区鱼产量,开发库区特种经济鱼类[6-8]。
近期适宜开发的鱼类有中华倒刺鲃、白甲、南方大口鲶、铜鱼、瓣结鱼、圆同吻鮈、长鳍吻鮈、瓦氏黄颡鱼、光泽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粗唇鮠、长吻鮠、鳜鱼、短尾拟鲿、大鳍鱯、蛇鮈等经济鱼类。
5参考文献
[1] 伍律.贵州鱼类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自然博物馆.中国淡水鱼类原色图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3] 伍献文.中国鲤科鱼类:上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
[4] 伍献文.中国鲤科鱼类:下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
[5] 李正友,杨兴,周路,等.拟建牛栏江象鼻岭水电站库区水生生物及鱼类资源调查[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60-62.
[6] 王智慧,陈浒,辜永河,等.乌江索风营电站库区鱼类资源调查及预测评价[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9(4):
7-11.
[7] 李红敬.广西中北部森林溪流淡水鱼类资源调查及区系分析[j].水利渔业,2003,23(3):35-38.
[8] 吴本寿,王有辉.麻阳河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调查初报[j].贵州科学,1994,12(3):45-4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