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权威资料]

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权威资料]
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权威资料]

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现了从职业教育到生涯教育的转变,形成了有意识的、全面系统的终身教育理念,体现了人本主义理念,关注中学生的自我价值。美国从中学生职业生涯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课程开发设计,通过课堂知识传授、课外实践培训实施课程,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来评价课程实施效果。我国应借鉴、学习美国的成功经验,通过强化立法保障和资金投入、通过积极宣传争取各方支持、加强师资和课程建设、建立职业测评系统和职业发展档案等途径,加强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关键词:职业生涯教育;中学生;美国

G639.712 文献标志码:A 1673-9094(2015)06A-0046-04

20世纪70年代,随着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劳动者技能与职业不匹配的现象,为此,社会各界急切要求学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学校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兴趣爱好来帮助学生规划其未来职业,并使其有意识、负责任地计划其职业生涯”[1]。美国是第一个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的国家,“职业辅导之父”富兰克?帕森斯首先使用了“就业指导”的概念。之后,西德尼?马兰博士提出生计教育的概念。美国很重视通过立法来支持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20世纪70年代出台了《生计教育法案》,1989年美国制定了《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方针》,1994年颁布了《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2006年颁布了《生涯和技术教育法》……这些法律法规规范了职业生涯教育标准且把其范围从学校延伸到工作中[2]。受美国影响,欧洲一些国家以及新西兰等国随后也

开始推行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并取得了不少成绩。现在许多其他国家也都引入、实施了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总结,提出美国的经验对我国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几点启示。

一、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形成与演变

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发展比较成熟完善,综观职业生涯教育发展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实现从职业教育到生涯教育的转变

职业生涯教育就是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与兴趣爱好主动地规划其未来职业生涯,以便于未来更有意识地学习和生活。20世纪90年代,美国频繁出现学生辍学现象,而且学生就业率偏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美国教育部等部门发起了全国范围内的职业教育改革运动――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项目(简称STW),并于1994年颁布了《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STW整体上确定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体系,它不仅增加了学校的生涯教育教学课程和实践活动,还让学生更加了解职业领域。同时,STW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到学校整个教育体系中,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发展全面教育。但是到21世纪初,STW在学校实施中出现许多问题,受到严峻的挑战。随后,School to Career Transition(简称STC)出现并且取代了以前的STW。STC的核心内容包括终身和全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突出学生的个性发展、课程重新设置等四方面[3],这意味着职业生涯教育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终身学习。

(二)形成有意识的、全面系统的终身教育理念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随着生涯教育的快速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得到政府、学校以及社会等各方力量的支持。20世纪末,随着“终身教育”理论和“回归教育”理论的兴起,终身职业教育被提上了日程。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目标也从追求就业发展为实现中学生一生的价

值,充分体现了中学生终身职业生涯教育理念,以更好地指导职业生涯教育。

(三)体现人本主义理念,关注中学生的自我价值

21世纪初,美国开展的职业生涯教育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它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理念。学校和一些社区、企业合作,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讲解职业知识和职业规划策略;同时也会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如安排学生进企业参加职业工作实践,体验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解那些职业的一些基本信息。父母周末会带孩子去体验他们的工作,让孩子亲自感受父母是怎样工作的,以加深孩子对职业的了解。在学校、企业、社区等各方共同努力下,美国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取得了进步,也积极地帮助了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操作

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理念对实践的指导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以下将从课程体系设计、课程实施途径和课程效果评价这三个方面来探讨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践操作。

(一)课程体系设计:从中学生职业生涯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课程开发设计

美国职业生涯教育指导系统比较完善,目标也比较明确。

一方面,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具体包括:(1)职业教育课程。由专业教师传授职业生涯教育课程知识。(2)职业生涯相关学科课程。学校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充分融合职业生涯相关课程的知识,以促进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3)特殊职业生涯指导课程。针对有些学生某些方面的特殊能力,美国中学也会相应对他们进行指导,开设相关职业指导课程,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特殊技能[4]。美国现在许多初高

中已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结合起来,学校提供的职业生涯教育规划能帮助学生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5]。

另一方面,发展职业实践技能。学校开设真实的实践体验课程,让学生体验各种职业的工作过程,让学生更加了解职业领域。职业日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规划的内涵,并有意识地进行职业规划。

(二)课程实施途径:由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外实践培训组成

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得以实施:第一,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以授课的形式向中学生传授相关的职业知识。课堂教学的形式是比较灵活的,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经验交流会以及网络课程等方式来习得相关知识和经验。

第二,参加职业体验,开展职业实践活动。父母周日带孩子去体验他们的工作内容,让孩子切身感受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美国试着开展一项职业生涯教育的活动即“真实游戏”,从小学到初、高中各年级将有趣的、真实的成人职业活动开发为活动项目,让中学生参与其中,以帮助他们明确未来职业目标[6]。

第三,通过教育立法、资金投入和专业人员指导与交流来保障职业课程活动的开展。国家财政拨款的支持,校企和校社的合作,再加上专业教师的配备,使得中学真正成为学习职业生涯课程的场所[7]。

(三)课程评价: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方法来评价课程实施效果

理论上,实施效果评价的方法应该有很多,如描述研究、实验设计、个案研究等,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实施效果还没有公认有效的评价方法,更没有统一的评价指标。现在人们可以从理论上推出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中学生的人生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着积极作用,但没有充足的证据证

明因果关系成立,也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其对中学生的人生有着消极影响[8]。

美国中学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测试系统来综合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ERP沙盘课程中,沙盘系统软件会自动记录学生所模拟的企业经营情况,并运用分析法等专业的公式分析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经验与不足。为了更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自2003年起,ERP沙盘课程采取“校企合作”的培训模式来实施[9]。

三、我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现状

20世纪初,我国许多教育家就已经萌生了职业生涯教育的思想,如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黄炎培提倡终生职业指导理念等。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不断探索并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社会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导致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我国政府以及教育学界开始关注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随着职业生涯教育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应把职业生涯教育端口前移到中学。为此,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但总体看来,我国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认识不全面

首先,我国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开展得比较晚,大家对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认识不足,有的人认为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有些人意识不到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对中学生以后人生的重大影响。实际上,开展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需要各方力量的支持,如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等。家庭在学生幼儿期和童年期的职业教育中尤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父母如果在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后期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进行得会更顺利。

(二)没有形成完整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从小学到大学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尤其是中学阶段,由于升学压力的增大,职业生涯

教育更是匮乏,很少有中学开设相关课程。2012年开展的一项高中生职业指导的调查研究显示,当被问及“对于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学校是否集中毕业生进行集体的指导或个体的咨询?”时,我国有33.1%高中生选择“是”,而美国有68.8%高中生选择“是”。由此可见,我国高中生的职业指导普及水平远低于美国,这表明我国的中学生职业指导教育系统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与完善[10]。

(三)没有建立一支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我国从事专业职业生涯教育的人员不足,且专业素养也有待提高。据统计,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职业指导教师资格制度以来,大约有3万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只有不足3000人获得高级职业指导教师资格[11]。还有一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并没有从事职业生涯教育指导的工作,这样,具有资格的指导师就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再加上当下中国的中学还承受着沉重的应试教育压力,教师大部分的精力花在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上,导致中学职业指导力量更加薄弱。

四、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启示

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发展逐渐完善,进而逐步形成了完整的职业生涯体系,从小学生阶段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相比之下,我国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并未引起国家和学校等的重视,缺乏完整的职业生涯指导系统。我国应借鉴、学习美国的经验,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的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

(一)加强立法保障,加大资金投入

我国的教育立法较为粗疏,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法律法规尤其匮乏,加强法律保障很有必要。而美国对职业生涯教育立法比较重视,从《生计教育法案》《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指导方针》,到《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生涯和技术教育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美国政府为了能让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得到持续良性的发展,专门设置了职业生涯教育专款。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总署拨款900万美元来支持各州进行生计教育实验,1974年又增加至6100万美元,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就增加了5200万美元,可见美国政府对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视程度。1994年的《从学校到工作机会法》的实施也有多渠道的资金来源支持。据一份调查显示,截止到2001年1月,在所有已建立的“从学校到工作”计划项目中,73%的项目收到了除教育和劳工组织之外的资金和捐赠,61%的项目收到了来自社会各团体的资金支持[12]。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地从社会中筹集资金用于职业生涯教育,使得国家、学校和社会各界等力量都来支持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

(二)积极进行宣传,争取各方支持

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开展得比较晚,职业生涯教育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课题。同时,我国的职业生涯教育也大多在高校和高职院校开展,中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推进缓慢。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的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因此,要通过宣传,让社会、学校、家长等认识到,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不仅指导学生个体现在的职业规划,更是一种未来的职业教育,有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努力争取各方力量对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提供中学生职业实践活动的机会,帮助中学生进行职业成长规划。(三)加强教师培养,开发相关课程

我国目前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跟美国比起来还相当落后,学校应该专门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此,学校应请一些专业的职业指导师给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指导能力。此外,学校应系统规划、开发和实施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提供机会让学生参加社会职场实践,以增强学生的职

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要从多个方面来评价职业生涯教育

课程的教学效果,通过情景对换、职业模拟等来检验学生职

业规划的观念、知识和能力。

(四)开展职业测评,建立发展档案

从学生入学开始,学校就该关注学生的成长,为学生

解决职业困惑,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应鼓励学校

建立职业生涯测评系统,通过职业生涯测评了解学生的兴

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避免职业生涯教育出现功利化、经

验化倾向[13]。功利化倾向是指职业生涯教育只是针对教育

中出现的问题,而忽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经验化倾向是

指有价值的生涯教育理论与规划在不同的情况中被反复使

用,而忽视现实适用问题。根据测评结果及收集到的学生个

性化信息,指导学生制订职业规划书。学校要建立中学生职

业发展档案,收录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材料、职业生涯教育

课程学习情况、职业实践活动过程等相关材料,为学生未来

的职业规划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Herbt A.Toops.Trade Tests in

Education[M].New York: AMS Press INC,1921:76.

[2]顾红.美国职业生涯教育热点解析[J].教育发展研

究,2007(2A).

[3]项亚光.当前美国初中职业生涯教育及其启示[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0).

[4]沈彦.美国学校的职业日[J].教师博览,2006(8).

[5]Wendy Schwartz. Prepar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 for a Career[EB/OL].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7158852.html,/kidsource/content4/middle.school.car eer.html.

[6]A. Athanasou, R, Van Esbroeck

(eds.).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areer Guidance

[M].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B.Vm 2008:249,255,254.

[7]王韶清,唐湘桃,李先武.中国与美国职业生涯教

育之比较[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2(4).

[8]邓宏宝.国外职业生涯教育效果评价研究之启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1).

[9]董雪,张前.基于ERP沙盘模拟的会计实验教学探

讨[J].山东纺织经济,2010(1).

[10]孙宏艳.我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端口前移――基于中美日韩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3(08).

[11]黄志敏.中美职业生涯教育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36).

[12]高庆涛.美国青少年职业生涯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

[13]朱凌云.生涯发展需求与生涯教育[J].学术空间,2011(4).

责任编辑:杨孝如

Career Education for US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XIE Qin

amp; ZHAO Xiao-yun

(School of Educatio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ibei 235000,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1970s, career education for US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has achieved transition from work to career, formed the conscious and systematic idea of lifelong education, and represented the idea of humanity caring for

students’ self values. The US develops and designs curricula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 assessing the

efficiency of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by adopting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and research methods. China should borrow lessons from American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strengthen career education for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by way of enforcing laws and investment, actively striving for supports of

all walks, enhanc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and curricula, and establishing professional evaluating system and developmental documents.

Keywords: career educatio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 US

文档资料:美国中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完整下载完整阅读全文下载全文阅读免费阅读及下载

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

*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本文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我将尽快删除。*

当前各国科学教育的课程

当前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次次的科技革命,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体现了它的综合国力、竞争潜力及国际地位。然而,科技水平的提高,科技人员的培养都必须扎根于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同时,基础教育是一项“明天工程”,今天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将决定明天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社会质量和国家前途。这问题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各工业国在经过五十年代的恢复休整后,于六十年代进入了工业发展的高峰。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对各方面、各层次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标准也不断提高。工业界对本国的教育状况开始表现出普遍的不满,纷纷要求改善教育质量,尤其要求提高学生在科学、数学和技术方面的质量,为企业输送合格人才。七十年代以来,国际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失业率的持续上升,也引起了政府、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时间,教育改革、特别是科学教育的改革成了西方各国的热门话题。同时,一些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国家,一方面受到西方先进教育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为了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摆脱对西方的依附,也开始了对基础科学教育的改革。所以,科学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其中比较系统并对世界具有较大影响的当数美国和英国的科学教育改革。 美国历来以它的高科技称霸世界,但美国中小学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包括教学质量的低劣,与之很不相称。一些有识人士指出:“我们正在培养一代科学和技术文盲的美国人。”他们提出:“科学、数学和技术将成为教育今日儿童面对每日世界的基础。”因而科学教育的改革一直是美国历次教育改革的重点。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一份教育报告“国家处于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此次改革拉开了序幕。在大大小小的众多改革项目中,“2061计划”是一个引人瞩目的长期改革方案,它的第一篇报告《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首次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在“2061计划”与其他项目的基础上,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于1995年底正式推出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英国国家课程》是1988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教育改革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改变了英国长期以来在中小学中没有统一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的状况,以法令的形式为英国公立中小学设立了必修课程及国家标准。这是英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世界教育界的改革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国家课程》中,科学首次与英语和数学一起并列为中小学的三门核心课程,可以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重大改革。《英国国家课程》自1988年开始发布后,曾先后做过多次修改,最近一次的重大修改开始于1999年。新版本的《国家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从2000年8月起实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的巴黎会议上指出:“从小就为和平学习科学知识是所有人受教育的权利的一部分,科学教育对于人的发展,培养自身的科学能力和造就富有进取心的和有知识的公民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日益重视科学的社会会在更大的范围内需要科学的最广泛普及,以使人们深入了解科学和恰当地调整公众对科学及其应用的见解及态度。各国政府应极其高度重视改进各级的科学教育。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识和促进科学的普及。面对变化的形势,需要采取措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国外家庭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应该教给孩子的就是学会做人,具备了正直,善良,勇敢,坚毅,宽容,自信的品质和乐观,开朗,平易,独立,豁达的性格,才能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国外的家庭教育就非常重视这一点,但这一点却往往被中国的家长们忽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国外家长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培养孩子成人成才。 一、西方人对于孩子成名的观念相对比较淡薄,他们并不煞费苦心地设计孩子的未来,而是注重孩子的自由发展,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基于这种观念,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因此从小就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例如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分担家里的割草、粉刷房屋、简单木工修理等活计。此外,还要外出当杂工,如夏天替人推割草机、冬天铲雪、秋天扫落叶等。西方孩子从小就从事的送报等劳动,本身就是一种吃苦精神的磨炼。在寒冷的冬天,当中国的同龄孩子还在热被窝里熟睡时,西方孩子早已起来挨家挨户去送报了。这在娇惯子女的中国家长看来可能有些“残忍”,而正是这看似“残忍”的教育,造就了西方孩子独立自强的生活本领。在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孩子逐渐成长为具有独立生

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中国的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因而超越孩子实际水平的高要求、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在家庭里到处弥漫。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为使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光宗耀祖”,学习之外的事情家长都不让孩子干,似乎学习好就是万能的,而对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程度、道德情操以及公民意识等则关心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顾。从孩子出生到成年,家长几乎把孩子的一切都包了下来,做饭、洗衣服、打扫、攒钱供孩子读大学、出国、结婚、养儿育女等。尽管我们的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幸福,而这样的家庭教育既不可能令孩子成才,也难以让孩子得到幸福,因为社会的竞争,决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更多的是意志、心理状态和做人的比拼。 二、西方家长重视从日常行为与情感中对孩子进行“做人的教育”,注重从内心情感去尊重别人,看重的是日常生活的行为与习惯的培养。 我国家长和幼儿教师往往脱离孩子心理发展的实际,例如幼儿园时就提出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伟大理想主义的教育,忽视基础的行为习惯、良好的人际交往等与孩子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做人的教育”。我们一直谈教育要循序渐进,这不仅适用于智力教育、知识教育,同样适合于做人做事的道德教育。现在我们的孩子道德观念淡漠,社会性发展差,这与家长忽视对孩子最基础的“做人教育”不无关系。

国内外标准化教育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分析-模板

国内外标准化教育的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分析 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标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由于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对于促进科技商业化、促进商业和贸易、推动创新等方面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因而各行各业对高质量的标准化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标准化教育作为贯彻标准化理念的有效手段,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世界上许多标准化机构和国家也开展了相关的标准化教育活动,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国际标准化教育组、欧盟、韩国、日本等。标准化教育不仅仅提高了大众的标准化意识,有助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标准化理念和知识,更有助于通过一支高水平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立,提高产业和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 1国外标准化教育发展概况 国际及地区组织标准化教育发展概况 由于推进标准化教育能带来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多的标准机构和教育机构逐渐意:识到这一特点,因此标准化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二国际标准化组织认识到教育机构在提:高标准化意识和认识标准化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开展了大量标准化教育培训工作。20XX年,专门针对高等院校设立了高等教育奖,对开展标准化活动的先锋教育机构进行奖励。该奖项:从20XX年开始每两年颁发一次,要求参评院校应有两年以上开发标准化课程或培训项目的成功经验。另外,ISO还组织参与了各类国际标准化教:育会议和学术研讨活动,包括国际标准化教育合作组织年会和世界标准合作学术周/学术日会议,以方便各国利用以上交流平台,对标准化教育问题进行探讨。20XX年,工SO制定《20XX-20XX年战略规划》。该规划确定了标准化教育的战略地位,为ISO 开展标准化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该战略规划中第6个目标明确指出,要将标准化内容纳入教育课程,并提出了要加强信息交流、制定教材、召开会议、开展培训、设立奖励机制等具体措施,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实现 ISO 的战略目标。同年,ISO 与瑞士日内瓦大学合作开设了为期两年的标准化、社会规范和可持续性发展硕士学历教育课程。在 19 门必修课程中,与标准化直接相关的课程包括5 门:协调标准、管理体系标准、合格评定、标准的国际政治经济学、风险管理

初中生未来人生规划书

初中生未来人生规划书 初中生未来人生规划书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花开花又落,春去春又回。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它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生活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设计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否则,漫无目的的乱走一遭,岂不殆误时机,浪费年华?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一:自我盘点1.自己兴趣爱好大盘点:业余爱好读书、听音乐、散步喜欢的文学作品《红楼梦》、《战争与和平》2.自己优势盘点:学习成绩优秀,担任班干部,班级群众基础好,父母、亲人、班主任、任课老师关爱,动手能力较强。做事仔细认真、踏实,友善待人,做事锲而不舍,勤于思考,考虑问题全面。3.自己缺点盘点:平日里总有些倦怠、懒散,喜欢自己的意见。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二: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克服缺点,战胜自我:宁肯挺直身体,绝不弯下腰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的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身存在的各种不足并制定出相应计划加以针对改正。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体育成绩,以弥补身高不足而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争取条件,参加校内外的各项勤工俭学活动,以解决短期内的生活费问题并增强自身的社会工作阅历,为以后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打下坚实基础。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三、寻找专业帮助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第一部分您心目中的理想职业(专业)对于未来的职业(或升学进修的专业),您得早有考虑,它可能很抽象、很朦胧,也可能很具体、很清晰。不论是哪种情

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生物学科与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报告生物学科的学习内容很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学生学习的深入会发现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社会分工的精细,生物学相关的工作领域越来越广阔。现代社会对个人来说,不只是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而是要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灵上的满足。工作和人的关系也由以前的为了生活,而变为工作即生活。工作类别的选择也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工作不再只是赚钱的手段。因此中学生很有必要进行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从小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和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 据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全国大部分高三学生对自己所报志愿中专业的不甚了解比例为75.2%,甚至有些完全不了解,随性而报。对已经考入大学的许多大学生也因为对所学专业缺乏了解,导致入学后学习兴趣不高,近5成大学生认为目前就读专业不理想,约3成学生对所学专业热情不高。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因不满意所考入的大学或专业选择复读,甚至厌学。大学生出现的这个问题已经带有普遍性,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就在于,现在的中学生将学习的目的定在了考大学,而对自己将来毕业之后将要从事哪方面的工作却很迷茫。如果能在中学阶段就对自己未来要做什么有一些思考和探索,肯定会在未来的求学和职业生涯中少走很多弯路。尽量早地认识自己,寻找“我为什么学”与“我要什么”“我要怎么办”之间的联系,在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求职难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到邻近毕业的时候盲目的投简历、找工作,出现这种现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学生们没有一个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如何发展完全都没有概念。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后的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现象,教育的高投入与毕业后的低产出不成比例。因此有些职业测评专家指出,普遍的就业情况不甚理想反映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时代没有职业规划意识。盲目的选择专业,毕业后就算进了用人单位也难以适应。部分人接受职业测评后发现自己的能力、个性、喜好与所读的专业根本不一致,甚至南辕北辙。目前大多

美国下一代科学标准NGSS

自1996年由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简称NRC)颁布第一部科学课程标准至今的十多年以来,科学教育研究一直是美国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国家研究理事会(NRC)、美国科学教师协会(NSTA)、美国科学促进协会(AAAS)、达成机构(Achieve)[1]相继成为开展科学教育实证研究的重要支持者。随着社会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K-12年级科学教育以较大的冲击。美国在世界格局中下降的竞争优势、美国学生在国际科学教育评测中较为落后的学业成绩,以及学习科学的理论变革促使美国教育界对科学教育的不断反思。?通过基于标准的科学教育研究,2010年7月NRC公布的《K-12科学教育框架(草案)》,以及1年后正式出版的《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领域概念和核心概念》(以下简称《框架》)标志着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已初步完成,如今即将面世的《新一代K-12科学教育标准》(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NGSS,以下简称《标准》)则是该轮教育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今年5月,达成机构的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8917158852.html,)以在线方式公布NGSS的内容以向公众征求意见。本文结合达成机构及NSTA官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917158852.html,)上的具体内容,介绍美国《新一代K-12科学教育标准》的制定过程和内容概要。 ?NGSS的制定过程——从《框架》到《标准》 先有《框架》再出台新标准,这是美国《新一代K-12科学教育标准》制定中的两个核心步骤。 首先由NRC根据1989到2011年期间汇集的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及经验的一系列研究文献,制定新的科学教育纲领性指导建议,即2011年由NRC 正式出版的《框架》,其中以概念描述的方式明确规定了K-12年级所有学生应该学习的具体内容。第二步则在达成机构的管理下开展K-12年级科学教育标准的制定,该标准将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实践指导,以贯穿学科和年级的方式组织,为所有学生提供具有国际化基准的科学教育。 NGSS以《框架》为基础,为学生的大学学业和职业需求做准备。NGSS的制定由国家和多个科学、科学教育、高等教育和工业方面的相关机构合作完成。由国家认可的科学、科学教育、商业和工业领导人组成的咨询委员会提供对《标准》的评论和指导建议。作为必要的制定过程,《标准》将会经历众多相关机构部门对两个公共草案的评阅,允许所有与科学教育相关的人员有机会了解和熟悉《标准》的制定过程。 NGSS的内容概要 3个维度(Three dimensions)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1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目的】 1、培养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2、增强高中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并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原则,在教师 的引导下尝试初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职业生涯描绘 2、职业生涯定位 【教学方法】 1、讲述 2、讨论和分享 3、联想和想象 4、角色扮演 【辅导准备】 1、白纸2张、彩色笔 2、2个情景故事 3、多媒体课件 【辅导步骤】 一、 导入: 1、讲故事:马和驴子 在唐太宗贞观年间,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贞观3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前往印度取经。17年后,这匹马驮着经书回到长安,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耸云霄的山岭,凌云的冰雪,壮阔的波澜……神话般的一切,让驴子听了大为惊异、好生羡慕!驴子惊叹到:“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呀!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其实,”老马说:“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走进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这个故事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像故事中的马一样,做事情

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并为之奋斗,对于人生来说,尤其如 此,要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目标有计划的前进。 今天,我们就来关注一个话题:中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何为职业生涯规划? (多媒体显示) 也可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 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 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 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发 展方向,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二、职业生涯幻游 1、职业生涯幻游(伴轻音乐) 放松指导语:尽可能放松,使你自己能舒服地坐在椅子 上……,现在,闭上眼睛并完全放松自己……,舒缓你的呼吸,……看看身体还有哪些地方还紧张,请放松、放松、放松……,现在,我希望你想象自己经由时空旅行来到未来的10年,10年后的世界……10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你在做什么,你周围是些什么样的人……好,我们回到现在,回到学校及教室来……好了,你回来了……开始看看这周遭的一切,欢迎你旅游归来。 2、彩绘职业人生 指导语:好了,你回来了…开始看看周围的一切,请你不要說話,用画笔或文字把刚才的旅途心境与感受描绘出来。 3、分享:十年后的我从事的工作的描述:(多媒体显示) 十年后的我居住的场所在 _______________。 十年后的我居住的场所周遭环境为何 _______________。 十年后的我居住的场所周遭人群为何 _______________。 十年后的我从事的工作是 ________________。 十年后的我从事的工作具体內容是 _________________。 十年后的我从事工作的场所在 _________________。 十年后的我工作的场所周围环境为何 _________________。 十年后的我工作的场所周边人群为何 _________________。 请说明下列问题: 我在幻游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画面是_______。 我在幻游过程中,对比現在环境最大不同为_______。

中美家庭教育对比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美教子的不同之处: 中国的儿童教育,表扬与批评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教师喜欢采用横向比较法,如利用小红笔、小红旗、排名次表等方式鼓励孩子,看谁表现好。当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常常采取表扬其他孩子,以其他孩子做榜样的方式。美国教师则不同,一般对孩子不表扬也不批评,理由是:批评了你的孩子会刺激你的孩子,表扬了你的孩子会刺激其他的孩子,他们注重儿童自身的纵向发展而避免对儿童进行相互比较。 稳重听话与活泼好动 中国人在评价孩子的性情时,“稳重听话”是一大优点,“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已在国人中形成共识。学校教育强调秩序井然,用各种规章来约束孩子的行为。美国人喜欢孩子富有孩子气,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上允许孩子随便说话,甚至相互打闹,美国人总觉得中国孩子在课堂上太死板,没有生气。 强调自制与突出自主 中国教师总是鼓励孩子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专门做好某一件事,以期培养儿童的恒心、耐心,他们多强调儿童自我意识的社会性发展,多引导儿童逐步学会适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而美国教师常常鼓励孩子在一段不长的时间内从事多项活动,以期培养孩子的灵活性、创造性,多注重儿童自我意识自然发展,多鼓励儿童自由且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肯定结果与重视过程 中国人重结果与技能的掌握;无论学习什么,为求学深学透,无论干什么,力求完美无缺。美国人重过程与能力的增减,他们注重孩子的参与意识,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机会多,教师还极力鼓励孩子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概括地说,中国人力图使儿童发现社会存在,创造环境使儿童学会怎样长大成人,儿童是被动的,富有可塑性的,重在成人的帮助指导下成长。美国人力图使儿童能真正作为孩子,儿童是主动的,富有创造的,自我实现是儿童自身的自然与发展,成人只需提供有利的条件即可。 中美家庭教育的跨文化比较: 今天,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是人才培养的竞争。我们知道,人才培养的首要阵地是家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竞争是父母育儿能力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在培养新世纪人才的教育工程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这一环节。虽

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

专题五理性面对现实与未来 教学目标:1、理解现实与未来的概念及特性 2、帮助学生理清自己的学生生涯历程,增强历程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学生体验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了解学生对本课程的期望 写出“生涯规划”这四个字,让学生说出看到这几个字的感想及对本课程的期望 启发引导讲授: 一、生涯 生:生命 涯:边界 生涯:有生之年,人的生命历程 包含了与个人工作生活相关的所有活动 举例: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启发学生要让自己的生涯丰富、充实 过渡:从出生到现在,你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岁月,从懵懂的孩提到青涩的少年再到如今的初长成人,在你身上一定发生了很多事情,接触过很多人,现在的你对自己的总体评价如何?是谁,哪些事对你产生了深刻影响呢?用简单的图案画出留在你记忆中的鲜明事件和人物,展示从小到大的生涯发展的转变。 请部分学生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已的成长经历 教育学生:今天的你并不比别人差,和考上重点高中的同学相比,你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相对弱一些,但如能冷静正确的看待自己,你还是有许多优点的:健康、热情、愿意帮助人,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唱歌、做事细心等等。因此,咱们首先要自信。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还是有一些缺点的,如,做事不专注、浮燥等,这已经导致了咱们学业上的不够成功。今天我们仅仅走过了生涯过程的一个阶段而已,后面的路还很长,要想使自己以后的生涯之路走得越来越精彩,咱们应该如何走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发言 二、生涯规划

何谓生涯规划呢? 展示规划过程 修正 启发学生总结规划的特性: 第一:规划是面向未来的 第二:规划是一种从思考到行动的过程 第三: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的信息,就要对规划进行修正。 启发学生根据规划的流程来推导生涯规划的概念 板书: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进行规划的活动。 启发学生思考:生涯规划的目的是什么? 板书: 生涯规划的目的:发展独特的生活形态 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 启发学生思考自已的生涯目标。 教育:只要你所做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对自己来说也是最合适的,无论做什么都能获得充实和快乐! 读故事:陈姗的故事 启发学生思考:听了这个故事你感觉陈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好每次的选择你赞同吗? 教育学生:陈姗是一位拥有很强生涯规划能力的人,她的生涯规划使她能够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较为容易的做出明确的选择,因为她知道自己愿意努力的方向。 过渡导入探索游戏: 漫漫人生路,就象看不到边际的大海,而你就是在大海中航行的船长,你是哪一种类型的船长呢? 探索活动:你是哪一种类型的生涯船长(P6)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简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917158852.html, 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简析 作者:赵映红 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6期 摘要:为适应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提高国际教育竞争力,美国于2013年出台了《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简称NGSS),NGSS提出了三维整合的框架体系。NGSS是新世纪美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新举措,新标准强调科学探究向科学实践的转变,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美国科学教育标准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6-0151-01 《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是在《k-12年级科学教育的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简称《框架》)的三个核心概念的基础上,面向K-12年级阶段共同制定的全国性教育标准。该标准是对1996年版《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简称《标准》)的改革和发展,称为《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NGSS呈现了美国基础科学教育的新愿景,是美国新一轮科学教育改革的标志性成果,将成为21世纪美国进行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一、《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研制背景 伴随科学教育与国家在世界科技领域的竞争力的关系愈加紧密,基础科学教育先后历经了注重课程开发的第一次改革浪潮和以课程标准改革为核心的第二次改革浪潮。[1]美国制定了 旨在全面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2061计划”和“LASER行动”,先后出台了《科学素养的基准》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用以指导和规范基础科学教育改革。而《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向《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发展,主要原因是随着社会的变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 K-12年级科学教育以较大的冲击,美国在世界格局中下降的竞争优势、美国学生在国际科学 教育评测中较为落后的学业成绩,以及教育理论的变革迫使美国科学教育不断反思、向前发展,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的编制过程 NGSS的制定分“两步走”:第一步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根据近十几年来科学技术发展和科学教育的研究成果及经验的一系列研究文献,制定新的科学教育纲领性指导建议,并发布了以概念描述的方式明确K—12年级学生应该学习的具体内容的《框架》;第二步由美国成就 公司组织26个参与州的相关专业人员在《框架》的基础上共同制定标准草案并确定最终的NGSS,NGSS以贯穿学科和年级的组织方式,给出更为具体和详实的内容和实践指导,两个文献相辅相成。所以,NGSS的制定是多方面的相关机构通力合作完成[2],其中41人编写委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分析及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摘要: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与教育分不开,而教育有与家庭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本文中,主要对中美家庭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等进行比较并分析原因,最后从中得出一些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大家都相当熟悉。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的影响很多很大,父母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重大。在现代社会里,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越来越多,怎样的家庭教育才是对孩子成长最我们必须了解的,中美两国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因此比较分析两者对于我国的家庭教育的发展将有促进作用。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 1、中美家庭教育的特点比较 美国的家庭教育具有三个特点:注重平等意识、注重培养独立意识和吃苦精神、注重培养创造能力。我国家庭教育也有三个显著特点:生活上包办代替、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学习成绩、教育观念上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2、中美家庭教育目的比较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所以,美国家庭十分注重孩子从小的锻炼,充分且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积极成分,让孩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美国的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能力。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孩子将来有出息,能找到好工作,一生都很顺利的度过。所以,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在生活上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在学习上特别注重孩子的成绩,但是学习之外的方面都很少考虑。 3、中美家庭教育内容比较 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很丰富,他们注重孩子在体力、认知、语音、社会性、情感上获得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些教育内容,美国的家长让孩子多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力,对孩子的各种感官加以训练以发展孩子的认知,他们还十分注重开拓孩子的交往、审美视野和孩子的学习兴趣。在社会性方面美国家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翻译)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doc 的翻译 地理FOR LIFE 1994年国家地理标准 K-4 生活地理 国家地理标准1994(希腊文K-4) 六要素的地理和十八地理课程标准 我们必须意味着,每件作品是中央和必要的:我们必须以这种方式看待这个世界。元素,我们的意思是,每件作品是一个构建块的整体。每一个重要的元素包含一些地理课程标准。每个标准提供了一组在地理上获悉的人的思想和方法,需要知道和了解。 在空间方面的世界 地理研究关于他们的信息映射到空间范围内的人,地点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地理上知情的人知道和了解... Geography Standard 1: 地理标准1: How to use maps and other ge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tools, and technologies to acquire, process, and report information from a spatial perspective 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陈述,工具和收购的技术,工艺,和报告信息从空间的角度 到四年级结束时,学生知道和理解: 1。的地理陈述-比如地图,手套,图形,图表,航空和其他的照片和卫星产生图像的特点和用途 2。的工具和技术-如参考作品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用途 3。如何显示在地图上的空间信息和其他地理陈述 4。如何使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技术 因此,学生能够: A.识别和描述的特点和目的的的地理陈述,工具和技术,例如能够: 检查各种地图,以确定和描述他们的基本元素(标题,图例,主要方向, 中间的方向,电网,主要的相似之处,经络,规模) 解读航空摄影或卫星生成的图像定位和识别的物理和人性化功能(如山脉,河流,植被区,市,水坝,水库) 设计由学生选择的信息,显示在地图上,用符号解释在一个关键 B.显示空间信息的地理陈述,例如能够: 阅读叙事,然后创建一个示意图来说明的叙述(例如,使地图显示一个家庭的鸭子让路雏鸭的运动或阅读威尔德的小房子系列地图Ingalls家庭生活) 报告的区域中的数据二者的二维格式(例如,通过使用比例在地图上绘制的符号)和一个三维的格式(例如,每个区域上层叠的柜台数目比例) 构造图或图表显示空间信息(例如,建立一个条形图在美国的一个州五大城市的人口比较) C.使用地理陈述,工具和技术,例如能够回答地理问题: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教师版(NETS·T-2008) 关键词: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教师版ISTE NETS·T 秦炜炜译 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 1. 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创造力[1] 教师能够运用其学科知识,通过教学、学习和技术提高自身在面授或虚拟学习环境中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创意与创新能力的经验。 (1)能够提升和支持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与独创能力并为学生树立典范。 (2)能使学生积极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探究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3)能够运用协作工具促进学生反思,从而了解(reveal)和澄清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思考,设计与创造性过程。 (4)能够通过与学生、同事以及他人在面对面或虚拟学习环境中共同学习而在协作知 识建构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2. 设计、开发数字化时代的学习经验与评估工具 教师能够设计、开发和评价融合了现有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真实的学习经验与评估以优化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学习从而使NETS·S-2008中所规定的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得到发展。 (1)能够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设计或调整有关学习经验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创造力。 (2)能够开发技术化的学习环境从而使所有学生能满足他们各自的好奇心,能使学生 自主设定教育目标、管理学习和评估学习过程,最终成为积极的参与者。 (3)能为学生定制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风格、学习策略和数字 化工具与资源的使用能力。 (4)能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与技术标准相一致的多种多样的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并能利用评估结果和数据支持教学与学习。 3. 树立数字化时代学习与工作的典范 教师应成为全球化与数字化社会中创新型专业人士在知识、技能和工作过程方面的典型代表。 (1)能够熟练使用技术系统,并能将现有知识熟练地迁移到新技术和新情境中去。 (2)能够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与学生、同事、家长以及社区成员展开协作以促进学 生的成功与创新。 (3)能够使用多种数字化媒体形式与学生、同事、家长就有关信息和思想展开有效地 交流与沟通。 (4)能够有效运用现有的和新兴的数字化工具查找、分析、评价和使用信息资源以支 持研究和学习。

美国教育信息化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愈演愈烈,但归根结底是知识、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以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要素,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推进教育信息化提升本国竞争力,世界各国纷纷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发展战略,通过信息化带动教育改革创新。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机遇期,教育信息化发展必须走在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前列,成为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要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大力推动信息化教学深入应用与管理信息化,反映了我国追赶教育信息化国际先进水平的决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是:到2020 年,全面完成《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次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随着我国全球化进程的加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动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实践需要全球视野、开放思维和战略眼光。 首先,必须积极展开对国外教育信息化情况的研究,了解世界发达国家数字化学习环境发展的态势,明确自己在全球所处的位置和状态,进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立足国家实情,发挥自身优势,推动自身发展。 其次,积极、主动地参与进国际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间更加广阔而深入的信息文化互动,不断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力。 第三,跟踪当前国际上新兴技术和学习支持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概况,全面考察技术对学习、教学和研究所带来革命性影响。 调研设计 由于国外信息化调研更加侧重对全局性、典型性和前瞻性的发展和规划的把握,本调研研究主要包括:国外教育信息化规划、教育信息技术新发展、国际教育信息化趋势分析三大核心部分。 首先,国外教育信息化规划调研综合考虑了国情、文化、地区方面的因素,希望从多个角度借鉴他国的发展经验。比如选择了教育信息化发达但与我国文化差异很大的美、欧地区国家;教育信息化发达国家,但文化背景与我国比较类似的日本、韩国、新加坡,以及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国家,地区、民族差异较大,国情与我国较为相似的印度、巴西等国。 其次,教育信息技术最新发展主要以最近数年《地平线报告》为风向标,旨在确立并阐述可能会对各种教育组织机构中教学、学习、研究或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技术。同时,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主编:戢守志 出版日期开本定价 内容简介 本书译自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年初推出的美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它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分解为科学教学标准、科学教师的专业进修标准、科学教育的评价标准、科学内容标准、科学教育大纲标准和科学教育系统标准等个要素,深刻剖析了每一要素并阐述了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系统性和可读性强的特点。这部基于当今的最佳实践而制定出来的标准,不仅对所谓的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作出 了十分具体的构想,也为美国的教育系统规划出把这种构想变成现实所应取的具体行动路线。 本书文字生动,尤其是提供了许多妙趣横生的科学教育实例。读者可从中获得不少启发,从而为提高我国的国民科学素养共同贡献力量。可供各级教育部门管理者,中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师、各师范院校师生、教育家及其研究生、科学家和工程师、千千万万学生家长参考。 目次 中译本序() 译者识语() 行动的号角()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总述()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内容安排() 科学教学标准() 专业进修标准() 评价标准() 科学内容标准() 科学教育大纲标准() 科学教育系统标准() 面向未来() 第一章导言() 为什么要有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学校科学的目标()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的成书经过() 内容安排() 阅读指要() 第二章原则与定义() 《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的一些观点和用语() 第三章科学教学标准() 科学教学标准() 教学标准() 教学标准() 教学标准() 教学标准() 教学标准() 教学标准() 教学重点的改变()

第四章科学教师专业进修标准() 科学教师专业进修标准() 专业进修标准() 专业进修标准() 专业进修标准() 专业进修标准() 专业进修重点的改变() 第五章科学教育中的评价() 科学教育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 由任课教师进行的评价() 改进课堂教学实践() 制定课程计划() 培养自学能力() 报告学生的进步() 教学实践的研究() 学区、州和国家级评价() 数据分析() 教师的参与() 样本大小() 样本的代表性() 学生科学成绩评价示例() 评价对自然界的理解() 评价探究能力() 评价重点的改变() 第六章科学内容标准() 设立依据() 统一的概念和过程之标准() 作为探究过程的科学之标准() 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及地球与空间科学之标准()科学与技术之标准() 从个人和社会视角所见的科学之标准() 科学的历史和本质之标准() 内容标准的形式() 内容标准的检验尺度() 内容标准的用途() 内容重点的改变() 从幼儿园到年级的内容标准()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版)-完整版

升学在线系列公开课讲义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也叫“职业规划”。在学术界,人们也喜欢叫“生涯规划”;在有些地方,也有一些人喜欢用“人生规划”来称呼,其实表达的都是同样的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故事】俩兄弟爬楼梯 有一对兄弟,他们的家住在80层楼上。有一天他们外出旅行回家,发现大楼停电了!虽然他们背着大包的行李,但看来没有什么别的选择,于是哥哥对弟弟说,我们就爬楼梯上去!于是,他们背着两大包行李开始爬楼梯。爬到20楼的时候他们开始累了,哥哥说“包包太重了,不如这样吧,我们把包包放在这里,等来电后坐电梯来拿。”于是,他们把行李放在了20楼,轻松多了,继续向上爬。 他们有说有笑地往上爬,但是好景不长,到了40楼,两人实在累了。想到还只爬了一半,两人开始互相埋怨,指责对方不注意大楼的停电公告,才会落得如此下场。他们边吵边爬,就这样一路爬到了60楼。到了60楼,他们累得连吵架的力气也没有了。弟弟对哥哥说,“我们不要吵了,爬完它吧。”于是他们默默地继续爬楼,终于80楼到了!兴奋地来到家门口兄弟俩才发现他们的钥匙留在了20楼的包包里了。 【人生哲理启示】 有人说,这个故事其实就是反映了我们的人生: 20岁之前,我们活在家人、老师的期望之下,背负着很多的压力、包袱,自己也不够成熟、能力不足,因此步履难免不稳。 20岁之后,离开了众人的压力,卸下了包袱,开始全力以赴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就这样愉快地过了20年。 可是到了40岁,发现青春已逝,不免产生许多遗憾和追悔,于是开始遗憾这个、惋惜那个、抱怨这个、嫉恨那个,就这样在抱怨中度过了20年。 到了60岁,发现人生已所剩不多,于是告诉自己不要在抱怨了,就珍惜剩下的日子吧!于是默默地走完了自己的余年。 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想起自己好象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原来,我们所有的梦想都留在了20岁左右的青春岁月中。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影响,中美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近年来,孩子的个人能力以及独立意识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美国的家庭教育在这方面能给我们哪些启示,中美家庭教育到底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一、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1.中美家庭教育目的比较 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中国家庭比较注重家庭观念,孝顺老人成为家长培养孩子的重要品质。在家庭关系中,家长一般要教育孩子应该听长辈的话,不去质疑长辈的决定,严重者甚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并不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水平。此外,中国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事业有成,为社会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受中国传统考试制度影响,中国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能在各种考试中取得高分,参加各种特长班的学习也并非是为了解放孩子天性,而是为了“考级”。在生活中,中国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一般孩子并不做家务,家长认为做家务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学习。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并不是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在这种教育目的的影响下,中国孩子一般是尊礼忠孝、学习成绩优秀,但是不太善

于独立思考。 美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在生活方面,美国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美国孩子从小就跟父母分开睡觉,坚持被要求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在思想方面,美国父母往往尊重孩子的想法,更希望孩子能独立思考,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是否跟父母的观点一致并非是最重要的。在学习方面,美国父母鼓励孩子创新,不以考试成绩评价孩子,积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中美家庭教育内容比较 中国家庭教育的内容。中国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比较单一。虽说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基本都是以学习成绩为先。在日常教育中,思想方面,家长会向孩子灌输“学习为人生第一要务”的思想,在考试中要在成绩方面“敢为人先”。在行动中,家长会将家庭变成学校的衍生品,给学生买各种试题,帮助其提高成绩。在培养道理品质方面,家长会要求孩子读各种名人故事,用古人的高尚品格来影响孩子。 美国家庭教育的内容。较之中国的家庭教育,美国的家庭教育内容相对丰富。在孩子进入学校之前,美国家长就会身体力行地带着孩子参加户外运动,带领孩子发现大自然的美、运动的美,帮助他们对整个世界产生自己的认知,激发学习欲望。等孩子进入学校,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通常会利用课余时间,举办家庭聚会。 3.中美家庭教育方式比较 中国家庭教育的方式。总的来说,中国父母对孩子是“服从性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