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一、概述慢性肾脏病(CKD)作为一种复杂且多发的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日益严重的流行趋势。

其病程长、预后差、并发症多且治疗费用高昂,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对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对于理解其发病规律、制定防控策略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人们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从全球范围来看,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在发展中国家,这一趋势更为明显。

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间的患病率差异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除了关注患病率的变化外,还需要深入探讨其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以及防控策略等方面。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被认为是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也可能对慢性肾脏病的发病产生影响。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还发现一些新的潜在影响因素,如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这些因素的作用机制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针对慢性肾脏病的防控,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早期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方面。

通过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患病风险。

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对于理解其发病规律、制定防控策略以及优化医疗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人们会对慢性肾脏病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支持。

1.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与分类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简称CKD)是指肾脏功能逐渐减退,病程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的一系列肾脏疾病。

其定义主要基于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以及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表现为尿液成分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或肾脏病理学异常。

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73m,持续三个月以上,即被认为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慢性肾脏病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车前子 ; 兼热毒者加银花 、 连翘、 黄芩 、 蒡子 、 兰根等。曹 牛 板 向平教授 治疗慢性 肾炎 的经验为八 法 : 宣肺 清利法 、 固卫
四大病理机制 , 以脾肾虚衰浊毒 潴 留为病 机关键 , 四大 因索
互为因果 , 成恶性循 环。总之 , 形 笔者认为慢 性 肾脏病 的病
因病 机总为本 虚标 实 , 实夹杂。病位不 外脾 肾这个 中心 ; 虚 风邪 、 湿热 、 瘀血 、 浊毒是贯穿始终的病理 因素 ; 肾元 亏虚 , 开
壅塞三焦为标 这一正虚邪实 的病机特 点 j 。近年来 , 亦有 不 少医家提出邪 实之说 。傅 晓骏 提出“ 浊” 邪 ( 瘀 之 瘀指瘀
血 , 指 湿 热 、 浊 、 饮 ) 慢 性 肾 功 能 不全 的 主 要 邪 实 因 浊 痰 水 是
素 。孙伟 以肾虚湿瘀立论 , 肾虚 以肾气虚为 主 , 为湿 热 湿
慢性肾脏病 ( h n i e i  ̄ ,K 是各 种 肾脏 cr i k n yds o c d e C D)
病于急性阶段未 经控制 后 的共 同转归 , 它是一 种 临床 综合 征 。目前 国际上公认 的定 义为 : 肾脏损 害 ≥3个月 , 现下 表 列之一者 : 肾脏病理异常 和/ 或尿成分异常 ( 如有 血尿 、 电解
虚 阳 亢者 , 羚羊 钩 藤 汤 ; 湿 在 表 , 虚 湿 胜 之 蛋 白尿 经 久 用 风 脾 不 消者 , 羌 活胜 湿 汤 、 阳 除 湿 汤 ; 白 尿 兼 湿 热 中 阻 者 , 用 升 蛋
中医文献 中无慢Biblioteka 肾脏 病的名词 , 在慢性 肾脏病 的诊断
上主要通 过临床表 现的观察来进行 命名。在 临床上包 括 了 慢性肾小球 肾炎 、 肾病 综合征 、g IA肾病 、 性 问质性 肾 炎 、 慢 各种继发性 肾病 以及慢 性 肾功能 衰竭 等。属 中医水 肿 、 尿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之生改 间,变 ,可为 使插系 毛入膜 细到细 血肾胞 管小和 袢球系 呈基膜 现底基
4、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病变呈局灶性(病变肾小球占标本总数<50%)、节段(一个肾小球内血管袢硬化 <50%)分布,受累节段呈硬化改变胶原样硬化形成,穿透肾小球中部。和微小病 变相比, FSGS 在临床上更多表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血尿、更容易发展至肾功 能衰竭,对糖皮质激素更缺乏敏感性。
50%时,尿素氮、肌酐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 可有轻度至中度贫血。双肾B超检查:正常或稍有缩小。 • 6.乙肝两对半检查 • 7.肾活检:可以确定慢性肾炎病理类型,对诊断、指导 治疗和预后判断有着积极意义。
四、诊 断
• 尿检异常(蛋白尿、血尿、管型尿)、水肿、 高血压,病史在1年以上.
• 排除继发性肾小球肾炎、遗传性肾小球肾炎。 • 肾穿刺活检对决定诊断,明确病理类型,拟定
5、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硬薄病 化,变 、病晚 肾理期 小改肾 管变脏 萎为体 缩不积 、同缩 肾程小 间度, 质的肾 纤肾皮 维小质 化球变
三、临 床 表 现
蛋白尿:含量不等,一般13gd • 血尿:轻度至中度,偶有肉眼血尿 • 高血压:舒张压常为中度以上升高,部分可发
生高血压性心脏和脑血管病变 • 水肿 • 后期可有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
慢性肾小球肾炎中西医诊治和 研究进展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林启展
教学内容
1 概述
2 病理分型
3 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 4 中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5 西医治疗与研究进展
一、概述
• 定义: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简称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的原 发于肾小球的一组免疫性疾病。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引起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重大慢性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本文将从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将介绍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和功能进行性损伤,导致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损伤程度,慢性肾脏病可分为五个阶段。

病因方面,慢性肾脏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盂肾炎等。

其次,我将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流行趋势。

根据全球多个研究数据显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亿人口患有慢性肾脏病,且每年新增患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

慢性肾脏病的死亡率也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一大挑战。

接下来,我将介绍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的相关进展。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例如,在调查慢性肾脏病的高风险人群方面,研究发现高龄人群、糖尿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等是慢性肾脏病的高危人群。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学研究还发现了许多影响慢性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如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和遗传因素等。

此外,慢性肾脏病的早期筛查和预防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对于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研究表明通过检测尿液中的蛋白质、肌酐和尿液比重等指标可以较早地发现肾脏损伤,从而早期干预和治疗。

在慢性肾脏病的预防方面,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以及避免长期使用肾脏有毒药物等措施被广泛提倡。

最后,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为制定慢性肾脏病防控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通过了解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高危人群和危险因素,可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在早期发现和干预慢性肾脏病,起到减少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作用。

因此,加强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慢性肾脏病作为当前全球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之一,其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对于理解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筛查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慢性肾衰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慢性肾衰(CRF)是在各种慢性肾实质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地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致衰竭,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一个临床综合征。

本病病机复杂,病情严重,为便于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及提高其临床疗效,现将近五年来有关中医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1 病名规范中医文献中无慢性肾衰的名词,在慢性肾衰病名诊断上主要通过临床表现的观察来进行命名。

涉及到水肿、癃闭、关格、腰痛等范畴.根据朱文锋,王永炎等全国有关专家编制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现统一将西医慢性肾衰竭这一疾病命名为“慢性肾衰”。

2 病因病机慢性肾衰病因复杂,外湿侵入、内生湿热、瘀石内阻或劳倦房事致脾肾亏虚均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其病机虚实夹杂、阴阳交损、正虚邪实贯穿于本病的始终。

正虚包括有气血阴阳及五脏六腑的虚损,邪实则有外感、湿热,风动,浊毒等数种变化。

2.1以正虚为主 CRF病程中所表现的不同证候,一与患者禀赋体质有关,二与疾病演化过程中并发症的属性有关,三与治疗所用药物的寒温属性有关,故宜因人而异,不可定论,文中周锦明所言为妥。

2.2正虚与邪实并重 CRF的主要脏器在肾而涉及于肝。

肾司开阖、主气化,而肝主疏泄,主升发,加之CRF患者病情重、病程长、医疗费用高,故患者或多或少地伴有肝郁气滞表现,故肾虚肝郁、瘀毒内蕴也是导致CRF的主要病机。

2.3以邪实为主 CRF是由于痰迷肾窍,阻塞气机,气不化水,阳不化浊,水毒内闭,肾失开阖所致。

针对CRF因尿毒症毒素产生的湿浊证候及邪盛病重的病变,不少医家进一步提出了浊毒概念。

也有学者推崇血瘀为标实之首。

3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中医药治疗方面,根据慢性肾衰的病机特点,笔者认为应以补虚为主,兼祛实邪,但有标实偏盛或为加重病情的主要因素时,则以祛邪为要。

综合国内诸家意见,治疗上可分为辨证论治、辨病论治、其他疗法,综合疗法四类。

3.1辨证论治慢性肾衰病机错综难辨,但据累及脏器的轻重,其症状表现在一定的阶段出现一定的证侯,据此许多医家对本病进行了辨证论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摘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内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各类慢性肾疾病进展到后期的共同结局,对于患者生存质量以及预后有着极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逐年增多,临床中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诊断、治疗研究越来越深入,取得一定进展。

本文就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诊断引言: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1 failure,CRF),是临床当中常见病、综合征,病死率较高、预后差,临床表现为肾功能损伤、水肿、高血压,症状并不会突然发作,而是肾脏功能长时间恶化的结果,由于此类危险因素会长期存在,治疗效果不够优异,极易导致CRF从代偿期逐步朝向尿毒症期进行转变,已经成为人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1]。

现阶段,临床当中最主要治疗手段为,中医药治疗,可以逐步缓解CRF患者中期、早期症状,保护残肾具备的功能,适当延缓病情进展,进而推迟透析[2]。

不过中医药治疗存在疗效发挥所需时间较长问题,因此,现阶段临床当中逐步将中西医联合,对CRF患者展开治疗,治疗效果十分优异。

现就针对CRF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1 病因病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以各类继发性、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占据首要位置,其次则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问题,如先天性多囊肾、肾发育不健康、膀胱输尿管反流等;遗传性疾病,如肾髓质囊性疾病、遗传性肾炎疾病、Fanconi综合病症等,全身性系统化疾病中以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以及结缔组织疾病等最为多见[3]。

近年来,临床医学研究越来越深入,有实践论证显示,CRF的原发疾病有一定改变,由于肾间质小管损害进而诱发的CRF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以及结缔组织肾损害疾病等引发的CRF也有一定程度上升[4]。

2 诊断2.1西医诊断在1933年中华内科杂志肾病专业组依托黄山会议座谈会纪要,制定完整、健全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诊断标准,之后这一标准在我国得到长时间沿用[5]。

慢性肾脏病定义和分期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脏病定义和分期的研究进展
三、CKD的KDOQl分期的合理性问题 KDOQI—CKD分期系统是一个数字化的体系。CKDI 期到3期患者采用的GFR水平是呈线性变化的,这暗示 了疾病在这些阶段之间的进展速度是稳定的。然而,目前 流行病学得到的数据却显示CKD3期中患者所占的比例 最大(7.7%/13.1%),超过了CKDI期和2期的患病率之 和(5%),这显然不符合疾病发展的规律。而且,CKIM期 和5期在美国人群中患病率均为0.2%一0.4%,这表明 CKD3期患者很少进展至4期和5期【s】。CKD患者中男女 比例为0.6:1,与ESRD患者中男女比例(美国I.7:l;英 国1.6:1)不同,这也是许多研究者质疑的焦点之一㈣。 1.GFR与eGFR的正常值问题:分期系统采用的正 常GFR指标来源于1950年进行的一项包括72例住院患 者的菊粉清除率的研究以及1969年Wesson等进行的研 究。这些研究结果忽略了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生物多样性, 并未在其他人群中得到验证。事实上.除年轻男性外,大 多数人的GFR低于90 ml·min。1·(1.73 ms)~。使用该值作 为界定值过于简单,许多研究者建议采用各年龄段人群 GFR的第5百分位作为界定值mJ。 eGFR界定值的选择存在争议。使用MDRD公式计算 得到的平均eGFR在高龄(70-79岁)高加索人种中男性 为70 lnl·rain。·(1.73 m2)~,女性为63 ml·vain-I·(1.73 mO~。
如何改善CKD分期对ESRD风险的预测是指南修订 之前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1…。Hallan等㈣的研究证实综合 考虑尿Alb/Cr比值和eGFR可以显著增强对ESRD风险 的预测效力。该研究在1995至1997年间选择了65 589 例患者,进行了10.3年随访,其中124例进展至ESRD, 结果显示,eGFR水平和蛋白尿均与进展至ESRD的风险 独立相关。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表明综合考虑尿 AIb/Cr比值和eGFR可以显著增加诊断的准确性㈣。将 CKD3.4期患者转诊至肾脏病专科,其中包含了4.7%的 普通人群,有69.4%患者进展至ESItD;而采用尿Alb/Cr 比值及eGFR则仅包含了1.4%的普通人群,但仍可预测 65.6%的患者进展至ESRD。当eGFR<60 ml·rain一·(1.73 m21_I,无蛋白尿时,进展至ESRD的HR为34.8;当 eGFR≥60 ml·rain“-(1.73 rn2)~,有蛋白尿时,进展至 ENID的HR为36.4;当eGFR<60 m】.rain-1·(1.73 m2)~, 有蛋白尿时,进展至ESRD的HR为500.3。以上显示了 eGFR与蛋白尿在预测ESRD风险方面的强协同作用。研 究显示在Alb/Cr比值和eGFR#t,/Jn用其他因素(即所谓 “最佳临床模式”,包含年龄、性别、体力活动状况、糖尿 病、收缩期高血压、降压药物、HDL等)并不能进一步提高 预测ESRD的效力㈣。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为了提高对 EsRD的预测效力,同时缩小筛查后转诊的患者数量,减 轻医疗负担,应该综合Alb/Cr比值和eGFR进行考虑。 [kizlerf麓1称上述研究是将蛋白尿列入CKD分期的强有力 的证据,并认为目前已经到了修正KDOQI指南的时机。

非奈利酮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非奈利酮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非奈利酮治疗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廖文建1,罗雍航1,陈秋宇1,钟莉萍1,苏勇21 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湛江524023;2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阳江医院肾内科摘要: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持续进展性疾病,以肾功能进行性下降和细胞外基质过多蓄积为特征,引起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研究显示,盐皮质激素受体过度活化导致炎症和纤维化是CKD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

另外,内皮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血压控制不佳、肥胖也是影响CKD预后的重要因素。

非奈利酮是一种高选择性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

多项研究表明,非奈利酮能通过抗炎和抗纤维化、减轻蛋白尿、逆转内皮功能障碍、调控血压及改善代谢参数等多重机制来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并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并且对血钾影响小,无性激素相关不良反应,有望成为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的新手段。

关键词:非奈利酮;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慢性肾脏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2.025中图分类号:R6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2-0105-04糖尿病是全球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病因。

目前,约36%的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白蛋白尿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与心血管病死率、心力衰竭发生风险独立相关[1]。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阻滞剂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主力药物,虽然能够减少尿蛋白并延缓肾脏疾病进展,但肾衰竭及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仍持续存在[2]。

盐皮质激素受体(MR)属于类固醇激素受体,是激活细胞内受体和核转录因子的核受体亚家族。

肾脏MR过度激活通过介导促炎因子及促纤维化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产生和蛋白激酶1、转录因子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等信号蛋白的表达增加,促进组织炎症和纤维化[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研究进展; 综述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100慢性肾脏病(ckd)在我国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代公认ckd是一组进行性发展的慢性非感染性疾病,成为全世界国家必须面临的严重挑战。

影响慢性肾脏病进程的因素很多,本文就慢性肾脏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特点慢性肾脏病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岁以上成年人ckd的患病率在10%左右[1]。

有学者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某地方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3.5%,知晓率为12.5%[2]。

2 慢性肾脏病的可逆性危险因素2.1 高血压高血压是加速ckd进展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肾脏病变时,肾脏对高血压的调节能力下降,使全身性高血压易传入肾小球内,导致肾小球硬化。

动物实验证实,暴露于全身性高血压,更易出现肾脏进行性损害[3]。

2.2 蛋白尿蛋白尿可以启动与促进肾间质的纤维化,直接参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2.3 肥胖肥胖可以通过一系列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机制介导肾脏损害,已成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危险因索[4]。

2.4 贫血与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 epo减少以及造血原料的缺乏,使肾性贫血加重。

epo减少及贫血本身可以促进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

2.5 高血糖有研究表明,积极降糖可以使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风险下降25%,随访15年,蛋白尿患者也明显下降[5]。

2.6 血脂脂质代谢紊乱引起肾功能损害。

主要通过动脉硬化和增加炎症因子产生、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等多种机制介导肾脏损害[6]。

3 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慢性肾脏病在中医也无一个特定的病名相对应,但可在“关格”、“溺毒”、“水肿”等论述中找到类似记载。

程锦国[7]认为,慢性肾脏病表现为肺、脾、肾虚损,又表现为风邪、水湿、湿热,瘀血、痰浊与湿浊夹杂。

孙伟教授[8]认为,ckd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外感、湿(热)、瘀血为标。

黄春林[9]认为,肾病的证候特征以虚损为主。

张琪[10]认为,外邪侵袭是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脾肾虚衰是病理基础,常以补脾益肾作为重要治疗手段。

王子敏[11]认为,ckd的病机多为本虚标实,以瘀血为主。

沈庆法[12]认为,对肾脏病湿热证与感染、蛋白尿、尿素氮和肌酐的升高有关。

4 现代医学关于ckd诊疗的研究ckd由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具有患病率高、医疗费用巨大、致残率高等特点,因此很有必要系统了解慢性肾脏病。

4.1 发病机制对于ckd的发病机制,历年来先后有专家学者提出过多种学说,这些学说从肾脏损害发生的各种原因和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随这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之前的学说得到不断的完善,同时又涌现出新的学说。

肾小球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在各种原发疾病使肾单位肾小球出现高滤过、高灌注和高跨膜压,肾功能不断恶化,最终进入尿毒症期[13]。

肾小管高代谢及肾小管间质损害:近年研究表明,肾小管和间质损伤是ckd进展的主要因素,机理与高代谢所致肾小管耗氧量增加,氧自由基增多,补体旁路激活以及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等因素有关[14]。

4.2 病理经皮肾穿刺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最可靠的方法,它对确定病理类型给予对症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帮助[15]。

4.3 治疗从慢性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延缓其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治疗过程,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延缓肾功能损害的进展,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治疗,必要时及时开始行肾脏替代治疗。

4.3.1 病因治疗我国终末期肾病的首位病因是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一些继发性肾小球疾,疾病的治疗多以传统的免疫抑制药物如激素、环磷酰胺等治疗为主,并考虑疾病的免疫反应类型及分阶段采取针对性治疗[16]。

4.3.2 延缓肾衰竭进展的治疗除病因治疗外,积极延缓肾衰进展的措施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治疗措施主要有控制血压、阻断ras系统、降脂治疗、饮食治疗等。

(1)积极降高血压:众所周知,高血压是加速ckd进展的最重要危险因素[17]。

阻断ras可以延缓ckd进展,常用的药物有acei或arb类。

(2)积极降脂:慢性肾脏病中,脂质代谢异常也相当常见。

他汀类药物尚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抗炎、t、b淋巴细胞功能等作用[18]。

(3)控制蛋白质摄入:摄入过多蛋白质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肾功能损害。

尤其当肾功能不全时可加剧残存肾单位的损害[19],应该以优质低蛋白饮食为主。

(4)戒烟、限酒、控制体质量等纠正不良生活方式,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另外,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健康普查工作,也是延缓ckd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4.4 替代治疗进入终末期后,及时行肾脏替代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腹膜透析、血液透析、肾脏移植。

4.4.1 透析治疗目前透析作为一种常规治疗手段已非常普及和成熟,但是有其局限性,只能清除体内水分和部分毒素,纠正酸碱代谢紊乱,但是肾脏的大分子排泄、重吸收、内分泌功能均不能被替代。

4.4.2 肾脏移植肾脏移植是目前最理想的替代疗法,手术方式的改进和免疫抑制剂的发展已使肾脏移植的成功率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1] 丁弘,刘殿阁,陈涵枝,等.567例新发脑卒中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特点[j].临床荟萃,2009,24(22):1945.[2] 孙雪峰.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j].医师报,2008,4(17):23-24.[3] 张馨,黎磊石,孙骅,等.不同类型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15(4):305-310.[4] bonnet f, defrele c, sassolas a, et al. excessive body weight as a new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gression in primary nephritis[j]. am j kidney dis,2001,37(4):720-727.[5]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ukpds) group. intensive blood-glucose cont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ukpds 33)[j]. lancet,1998,352(9131):837-853.[6] keane w f. lipids and the kidney[m]. kidneyint,1994:910-919.[7] 程锦国.运用祛风愈肾汤治疗慢性肾病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2,20(6):718-723.[8] 孙伟,高坤,周栋.益肾清利活血综合治疗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22例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6(l):33-34.[9] 李芳.黄春林运用仙茂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病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7,34(7):877-878.[10] 张佩清.张琪教授辨治慢性肾病的经验[j].中国临床医生,2000,28(2):22-23.[11] 武士锋,王自敏.王自敏从“瘀”论治慢性肾脏病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0,44(6):19-22.[12] 沈庆法.肾脏病湿热证的研究(续)[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2):15-18.[13] coresh j, astor b c, greene t, et al. prevalence of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decreased kidney function in the adult us[j]. am j kidney dis,2003,41(1):1-12.[14] chadban s j, briganti e m, kerr p g, et al. prevalence of kidney damage in australian adults: the a us diab kidney study[j]. j a m soc nephrol,2003,14(suppl 2):131-138.[15] 鲍浩,黎磊石,刘志红,等.不同类型iga肾病的临床病理比较[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15(5):409-415.[16] locatelli f, marcelli d, comelli m, et al. proteinuria and blood pressure as causal components of progression to end-stage renal failure[j]. nephrol dialtransplant,1996,11(3):461-467.[17] orth s r, stockmann a, conradt c, et al. smoking asa risk factor for end-stage renal failure in men with primary renal disease[j]. kidney int,1999,54(3):926-931.[18]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doqi 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j]. am j kidney dis,2002,39(suppl 1):1-266.[19] coresh j, wei g l, mcquillan g, et al. prevalence of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elevated serum creatinine level inthe united states: findings from the third nation hea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1988-1994)[j]. arch int med,2001,161(9):1207-1216.(收稿日期:2012-07-02) (本文编辑:王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