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谵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髋关节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

髋关节⾻折⽼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及护理⼲预措施摘要: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医疗⽔平的不断提⾼,⼈均寿命逐步提⾼,社会发展⾯临⽼龄化的问题。
⽼年⼈群由于⾻质疏松及⾏⾛协调能⼒下降,易出现跌倒⾻折情况,髋部⾻折多发,占65岁以上⽼年⼈全⾝⾻折的23.8%。
⽽⽼年患者的髋部⼿术后易出现谵妄情况,其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及影响术后康复效果。
术后谵妄的发病与其⾼龄、基础疾病、术后低氧、睡眠障碍、疼痛等密切相关,早期护理⼲预是防治谵妄的关键,个性化的针对护理可有效降低其发⽣⼏率。
关键词:⽼年;髋部⾻折;⼿术;谵妄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2018年我国65岁以上的⽼年⼈达1.67亿,约占⼈⼝总数的11.9%。
我国⼈⼝的龄化程度不断加剧,随之⽽来的是不断攀升的⽼年化疾病发⽣率,由于⽼年⼈群⾻质疏松,⾏⾛及协调能⼒下降,易出现髋部⾻折,据统计,我国每年发⽣髋部⾻折约100万例,占成⼈全⾝⾻折的7%,占65岁以上⽼年⼈全⾝⾻折的23.8%[1] 。
⽬前对于⽼年患者的髋部⾻折,多采取⼿术治疗,减少患者卧床时间,提⾼其⽣存质量及减少卧床并发症[2] 。
⽼年⼈由于其⾼龄、合并基础疾病多等个原因,⼿术易出现并发症情况,谵妄就是其中⾼发并发症之⼀,据统计髋部关节⼿术的术后谵妄发⽣率约35%~65%[3]先就其原因及护理⼲预措施介绍如下:1 术后谵妄的发⽣原因分析术后谵妄是指⼿术⿇醉后发⽣的可逆性急性意识障碍, 是⼀组急性器质性脑综合征引起的精神症状,其⼀旦发⽣,不但会增加并发症,⽽且会引发患者抑郁或⾃残,增加致残率和致死率。
针对术后谵妄发⽣原因,做好⽼年髋关节患者术后护理, 可以降低谵妄的发⽣率[4] 。
1.1⽼年患者⾃⾝原因⾼龄是⽬前已知的与术后谵妄发⽣有关的最重要的易感因素,术前合并的⼀些基础系统疾病(⾼⾎压、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均会增加谵妄的发⽣率[5] 。
1.2⿇醉应激术中由于应⽤⿇醉药和肌松药,术后患者出现呼吸功能下降导致低氧⾎症,⽼年患者对缺氧较敏感,低氧⾎症引起中枢神经元细胞缺氧⽔肿,从⽽导致谵妄发⽣。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高龄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是一种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
本文旨在分析影响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患者年龄和基础疾病、术后镇痛措施以及术后并发症。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了针对这些因素的预防和干预策略,包括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加强疼痛管理、定期评估患者病情等。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是更深入地探讨谵妄的机制和预防措施。
通过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加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关怀和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术后谵妄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关键词】高龄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影响因素、手术方式、年龄、基础疾病、术后镇痛、并发症、预防、干预、建议、研究方向、结论、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龄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中。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
术后谵妄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谵妄是一种自限性的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认知障碍和精神错乱等症状。
术后谵妄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的难度,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负担。
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预防和干预术后谵妄,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和生活质量。
通过对手术方式、年龄和基础疾病、术后镇痛措施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因素进行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找出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通过本研究,我们也有望为未来的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进一步完善对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预防和干预策略。
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促进老年骨科护理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
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防治措施及护理干预

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防治措施及护理干预摘要:目的:明确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行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对病人的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196例老年病人中,66例(33.67%)发生术后谵妄。
谵妄组和无谵妄组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麻醉分级>Ⅱ级、术中出血量>300mL、手术时间>120min、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术后VAS评分>3分、P维度评分、N维度评分以及E维度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75岁、术中出血量>300mL、术前合并低蛋白血症、术前焦虑、术后VAS评分>3分、N维度评分≥56.8分以及E维度评分≥56.8分是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
结论全麻下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影响病人发生术后谵妄的因素较多,性格外向与神经质是髋关节置换老年病人发生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针对相关病人加强心理疏导及干预。
关键词: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谵妄护理引言:术后谵妄(POD) 是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不光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围术期康复,还可能造成长期预后不良。
目前POD的防治主要倡导的是非药物的干预措施,药物预防POD还存在争议[1]。
目前关于病人术后谵妄的研究大多从麻醉方式、术中用药、电解质情况、低氧血症、营养状况及代谢情况等病理与生理方面进行分析,而从人格维度角度研究其对病人术后谵妄的影响的报道较少。
本文就此展开了探究。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全麻下于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病人19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60~91岁,平均(72.8±12.5)岁,其中男115例,女81例,BMI为23.5±3.1,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Ⅰ~Ⅲ级,本研究经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核后进行。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原因及护理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原因及护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目的是缓解疼痛、矫正畸形、恢复关节功能。
谵妄是精神障碍的一种,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0.7%~50%[1]。
其中70%以上为老年患者[1],尤其多见于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2]。
我科自2008年2月—2012年12月开展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近4年间30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老年患者用现代护理程序实施身心整体护理,未发生各种护理并发症,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30例均为我院骨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老年患者。
男10例,女20例,年龄66~92岁,平均78岁,其中84~92岁8例。
就诊时间为伤后3小时~7天,术前行骨牵引治疗3~8天。
其中股骨颈骨折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5例,现以髋关节置换术20例为例,本组麻醉方法,连硬外麻8例,术中均用过镇静药;插管全麻22例。
1.2临床表现术后麻醉恢复期未发生谵妄表现10例,发生谵妄表现20例,其中谵妄表现为言语混乱8例,烦躁不安4例,严重躁狂、不配合治疗8例。
发病时间多为术后3小时~7天,平均4天。
1.3结果本组30例中术后当天发生8例,术后1~7d发生22例。
经对此类老年患者吸氧、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加强护理,16例于24h内恢复,8例1~7d内恢复,6例7~30d内恢复,均无后遗症。
2 原因术后谵妄的发生原因还有争论。
主要有:①高龄;②术前紧张;③术前并存内科并发症;④手术创伤;⑤抗胆碱能药物;⑥术后疼痛;⑦脑缺氧;⑧酗酒[2]。
3 护理3.1术前护理3.1.1心理护理护理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告知目前医疗水平尤其是手术技术、麻醉技术的提高,使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在手术技术的配合下,能顺利渡过手术关;并说明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的恢复。
3.1.2基础护理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病区安静,保证患者的睡眠质量。
骨科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谵妄发生原因及疼痛干预护理进展

骨科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谵妄发生原因及疼痛干预护理进展摘要: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人均寿命正在逐年递增,社会老龄化日益加剧,部分老年群体,因自身骨质疏松,还有其行走协调能力减弱,常伴有跌倒骨折情况,这其中髋部骨折较为普遍,该部位骨折发生概率达到24%在老年群体中。
而对于该病症患者而言,在术后谵妄情况较为普遍,这在很大程度增加患者治疗时间,强化治疗费用,影响术后康复。
从发生原因分析,之所以出现术后谵妄,与患者的高龄、睡眠障碍以及疼痛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因而在术后,务必要对开展早期疼痛干预护理,减少术后谵妄发生概率,增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推动老年髋关节术后预后效果,在对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后,临床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本文中简要骨科老年患者髋关节术后谵妄发生原因,并且从心理护理、疼痛护理、药物干预等层面展开护理干预,强化临床疗效,减少患者病痛。
关键词:骨科;老年髋关节;术后谵妄发生原因;疼痛干预护理基于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比率达到1.67亿,占比总人口的11.9%,如此可以看到,我国老龄化情况极为严重,这在无形之中增加老龄化疾病的发生概率,因老年群体自身机能减弱,骨质疏松情况极为普遍,极易发生髋部骨折,对于该类骨折主要是以手术方案为主,降低患者卧床时间,强化生存质量,降低卧床并发症[1]。
65岁以上老人在我国总人口占比中较多,因为其年龄较大,同时合并基础疾病,对其进行手术之后,极易出现并发症,谵妄是其中的一种,发生概率达到35%-65,因而务必要对患者术后谵妄具有极高的重视度,采取更恰当护理干预方案,从而促使患者术后愈合效果好,提高髋部骨折临床治愈率[2]。
1 术后谵妄概念阐述所谓术后谵妄,是手术麻醉之后,患者出现可逆性急性意识障碍,属于精神症状,同时伴有注意力、思维、精神、睡眠障碍等,属于器质性脑综合征,加重患者并发症,引发患者抑郁,或是自残,增加疾病致残率,同时增加致死率[3]。
1 例老年髋部骨折伴帕金森病术后谵妄的护理

1 例老年髋部骨折伴帕金森病术后谵妄的护理一、疾病概述老年髋部骨折是指发生在老年人髋部(股骨近端和髋臼)的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等。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
术后谵妄是指患者在手术后出现的一种急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注意力不集中、思维紊乱、幻觉等。
老年髋部骨折伴帕金森病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风险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病因1. 高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大脑的代谢和功能也会发生改变,容易发生谵妄。
2. 髋部骨折和手术创伤髋部骨折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手术过程中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创伤,这些创伤会引起患者的应激反应,导致大脑功能紊乱,从而发生谵妄。
3.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本身就存在神经系统的病变,大脑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导致神经递质失衡,容易发生谵妄。
此外,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抑郁等精神症状,也会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4. 疼痛术后疼痛是引起谵妄的常见原因之一。
疼痛会刺激患者的神经系统,导致大脑功能紊乱,从而发生谵妄。
5. 药物因素术后使用的一些药物,如麻醉药、镇痛药、抗胆碱能药等,可能会引起谵妄。
特别是对于帕金森病患者,一些药物可能会加重帕金森病的症状,从而增加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二)发病机制1. 神经递质失衡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在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术后谵妄的发生可能与这些神经递质的失衡有关。
例如,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会导致帕金森病患者的运动障碍,而乙酰胆碱能神经元的减少则会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谵妄。
2. 炎症反应手术创伤会引起患者的炎症反应,释放出一些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
这些炎症因子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谵妄的发生。
3. 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术后患者的睡眠觉醒周期往往会发生紊乱,这可能与疼痛、药物、环境等因素有关。
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

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干预老年术后谵妄是一种以思维、注意力、记忆力、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意识障碍。
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的报告,术后谵妄的发病率高达51%,老年人住院期间的患病率为10%-40%[1]作者分析本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老年患者发生谵妄的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和护理干预。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共收治了60岁以上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例共58例。
其中发生术后谵妄12例,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在71-95岁,平均年龄83岁,71-75岁1例(8.33%);76-81岁1例(5%);82-86岁4例(占33.33%)、87-95岁6例(占50%)。
1.2 临床表现12例患者入院时神志清楚,否认既往精神病史,脑CT提示未见异常;术后均用皮下PCA泵镇痛。
本组患者术后谵妄均发生在术后1-4天内,持续2-3天,症状表现为意识模糊、昼夜颠倒、烦躁不安,尤为夜间兴奋不睡,白天嗜睡、胡言乱语、自言自语,定向失调和记忆力减退,甚至有冲动性行为,如抓脱敷料、拔除引流管、输液管等。
1.3 治疗及转归本组患者经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改善营养,控制感染,停用可能导致精神异常的药物(如甲硝唑、喹诺酮类)及镇痛泵(泵内药物含如莎菲等),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及安全措施,2-4天内症状均缓解致消失,未发生意外,顺利康复出院。
2. 原因分析2.1 术前紧张患者术前紧张、焦虑、恐惧手术等因素易引起失眠,而产生应激反应,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血流加速,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加,导致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中枢神经活动失调而诱发谵妄。
2.2 手术创伤手术对机体是一种创伤,会引起机体的生理内环境失调,处于应激状态,老年人自我调节能力差,易导致谵妄的发生。
2.3 年龄因素本组患者均高龄,老年患者脑组织发生退行性变,脑血流量减少,葡萄糖代谢功能下降及中枢神经递质含量改变,乙酰胆碱含量降低、去甲肾上腺素、r--氨基丁酸升高均可诱发谵妄2.4 药物因素由于老年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敏感,代谢或肾功能减退,使药物半衰期延长。
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骨科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为保证骨科术后谵妄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方法针对术后谵妄的临床表现和术后谵妄的发病特点,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其中24h内恢复1例,24-72h恢复6例,3-4d恢复2例,无坠床等安全事件发生。
结论做好早期预防、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可以预防谵妄的发生,减少术后谵妄对老年患者的危害,促进老年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术后谵妄;原因分析;护理安全谵妄也称急性可逆性意识障碍,是一种伴有注意力、感觉、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的器质性脑综合征[1]。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的骨折患者也逐渐增多。
因为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减退,并发症及其危害相对较多,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谵妄后若处理不及时会给患者的康复带来很多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死亡。
为此,我们根据术后谵妄的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2013年我院骨科术后谵妄的老年患者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65-90岁。
手术类型:颈椎间盘突出髓核切除加前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3例。
其中全麻3例,硬膜外麻醉6例,使用阿托品3例。
本组病例术前做动脉血气分析,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无老年性痴呆和精神障碍病史,无术前谵妄发作史。
CT检查排除颅脑疾病。
1.2 谵妄的临床表现常常在夜间突然发病,白天减轻或正常,持续1-4天。
表现为意识模糊、思维混乱、失去自知力、神志不清、言语错乱、答非所问、对人和事出现认知障碍,伴不同程度的幻觉甚至躁狂、自残等。
谵妄状态呈阵发性,白天减轻,夜间加重。
有的患者白天呈嗜睡状态,而夜间则兴奋躁狂。
1.3 谵妄的易发因素1.3.1 年龄年龄越大(特别是≥75岁),谵妄发生率越高。
老年患者脑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导致老年人脑血流量减少,葡萄糖代谢功能降低,这些均易导致谵妄的发生[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谵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摘要】本文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29例患者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认为通过高度重视、全面观察病情、正确用药和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等,能有效减少各类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谵妄;原因;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一种利用外科手术将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破坏的髋关节的治疗方
法[1],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解除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手术[2]。
谵妄也称急性意识障碍,是伴有注意力、感受、思维、记忆、精神运动和睡眠周期障碍的短暂性的器质性脑综合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强,发生股骨颈骨折的老年病人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由于手术创伤比较大,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机体代偿机能下降等因素,术后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谵妄,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导致康复延迟甚至死亡。
本文总结了我院骨科2012年3月~2013 年7月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谵妄的老年患者12例的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1.谵妄相关因素分析
1.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生理机能的减退,老年人人体组织的形态及各系统器官的生理功能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减退,明显影响到各内脏系统的功能,所以老年人谵妄远高于年轻人,另
外脑组织本身的退行性变,再加上老年人脑供血量减少,葡萄糖代谢功能降低,这均易发生谵妄。
1.2 环境的改变老年人适应能力差,病区内陌生的环境和手术室内各种设备的工作响声、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及人际关系的展示脱离,使患者精神负担加重,心理压力加大,易产生应激反应,导致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增高、血流加速、耗氧增加等,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中枢活动急性失调状态,从而诱发谵妄[3]。
1.3 疼痛的影响骨折、手术引起的疼痛易导致老年患者失眠、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情绪低落等情绪反应,引起生理功能紊乱,诱发谵妄的发生。
1.4 手术创伤由于手术造成失血、体液丢失,患者的生理内环境被破坏,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
由于老年患者自我调节功能减退,不能及时调节内环境的稳定,可出现异常应激反应,导致谵妄发生。
1.5 代谢障碍血浆蛋白降低及肌酐、尿素氮增高是谵妄的危险因素,这些毒素可损害脑细胞的新陈代谢功能,致使脑细胞交换信息的功能受损。
而水电解质紊乱、低氧血症使脑血流量降低,葡萄糖代谢功能降低使脑组织对缺氧敏感性增高导致谵妄[4]。
1.6 感染老年人躯体疾病较多,免疫力下降,导致感染从而诱发谵妄。
临床上以无症状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多见。
1.7 其他因素与患者的心理素质、文化程度、性格、气质等有
关。
这在不少文献中均有报道。
性格内向者一般对患病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急性应激反应。
应激时,老年人血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长时间增高,这些物质导致脑血流加速,氧耗增加从而导致谵妄的发生。
2.护理干预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支持护士与患者要多沟通,经常询问患者和家属有何需求,并尽最大可能满足,耐心细致地解释各种疑问,消除患者的疑虑。
认真做好老年患者的术前宣教,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用同类手术成功的实例向患者进行术前教育,说明手术的成功率,增加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和安全感。
对于失眠的患者,应减少睡前活动量,避免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有条件的可以播放一些旋律轻松的音乐,让患者缓慢呼吸、全身放松,可有效地减轻焦虑易于入睡。
2.1.2 有效改善患者各种基础疾病改善患者的基础疾病,治疗术前代谢异常、缺氧、脱水、心力衰竭和感染,积极纠正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认真细致地做好术前准备,完善各种检查,全面了解各脏器功能及承受能力、营养状况、机体免疫力等。
加强营养以及个体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发生手术后谵妄的机率,缩短病程。
2.1.3 提供家庭和社会的支持积极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是预防术
后谵妄发生的保护因素。
家属及亲朋好友对病人的内心活动、性格特点、生活习惯最了解,是其他人不能代替的,而且病人也愿意依赖自己亲人的照顾。
因此,重视家属、亲友的配合,可以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2.2 术后护理
2.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对手术后患者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精神症状,如术后出现多语、幻觉、妄想有过激行为或极度安静、嗜睡患者要警惕谵妄的发生。
一旦发现患者发生谵妄,表现为兴奋不能自控、意识障碍,立即给予镇静药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补充血容量等治疗。
2.2.2 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减少不良刺激保持病室空气新鲜,环境要安静,温度、灯光适宜,医护人员动作、走路、讲话、开关门时要轻,治疗护理操作合理安排,尽量集中完成。
,经常与患者交流,提供时钟、电视、收音机等,以减少感觉的单一,保证充足的睡眠,当患者人睡后尽量不中断其睡眠;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监护仪报警声;与家属做好解释,避免在病房里大声交谈。
2.2.3 疼痛的护理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指导患者运用放松技术,术后抬高患肢,定时更换体位,早期进行患肢肌肉收缩可以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血流淤滞,因此可以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疼痛。
手术后要关心病人,了解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减轻其焦虑心理,使用自控硬膜外止痛泵或使用帕瑞昔布止痛。
2.2.4 加强营养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由于疼痛或卧床不起,会
引起食欲的下降,所以调整患者心态,给予合理的饮食指导,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食谱,鼓励患者宜多进食高蛋白、高钙质、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利组织修复。
2.2.5 对症支持治疗病人一旦发生谵妄可使用安定类、苯二氮类和氟哌啶醇等药物控制谵妄症状,并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遵医嘱予补液、补钾、补钠、输血、输血浆等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2.2.6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并发症患者出现谵妄症状时应24h 有人陪护,使用床栏,防止坠床。
对于躁动患者宜尽早使用镇静药物,在谵妄未控制时不予下地行走9以免出现意外。
护士要经常巡视,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关节脱位、导管脱落、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3.小结
老年患者因各器官功能退化,代偿性差,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因手术应激、麻醉药物的使用、术后疼痛、焦虑、低蛋白、低氧血症、睡眠不足等多重因素作用非常容易诱发谵妄,继而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及护理安全事件,不利于患者康复。
而本文阐述了通过对发生谵妄的29例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可以防止发生各种并发症,避免了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黄芳艳,黄凤形,李成香.家庭随访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b):26—
27.
[2]韩彩娟,王改霞,杨红梅.运用质性研究探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1):963—965.
[3]卢世臣、张晓艳老年性谵妄病人的护理[j].山东精神医学,2001,14(4):263-264
[4]王晓滨,黄公怡,李维斌.老年患者手术后谵妄的预防和治疗i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22(2):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