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小数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的两种特殊情况。

过程与方法: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整数除法的验算知识迁移到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验算,养成学生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中的两种特殊情况。

教学方法:利用教材情境,结合学生例l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归纳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好,很久不见了,朱老师很想你们,你们想我吗?生:想。

师:刚才朱老师在下面看到了你们精彩的表现,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一堂数学课下来,我知道你们很累了,但是朱老师相信我们五四班的孩子是最棒的,孩子们,打起精神来,和朱老师一起继续把接下来的这堂课上好,你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那首先我们来进行一个口算的热身运动,看我手中的卡片,请知道答案的孩子快速站起来,大声报出你的答案,明白了吗?

好,开始。。。

1.口算题目如下:

8.4÷2= 6.6÷3= 3.6+0.4=

72÷9= 0.12×3= 4.8÷4=

5.5÷5= 0.2×6= 9.6÷3=

师:刚才同学们的口算能力没有让我失望,现在请同学们看到8.4÷2这道题,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

生:8除以2等于4在个位上,4除以2等于2在十分位上,中间点上小数点。

师:你回答的真好!同学们真的很棒,不仅会算,还会想,说得真好,下面这两道题老师想请你们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出示如下题目):2.笔算下列各题:

9.6÷6= 34.5÷15=

师:请同学们拿出学习纸,开始吧。

师:同学们都做完了吗?好,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看看他做的情况是怎样呢?

师: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紧接着提问:谁来说说(指着9.6÷6)这道题你是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

生:前一位(第一位)

师:商几?余几?

生:商1余3。

师:这个3表示什么?

生:表示3个一

师:下一位是哪一位?

生:十分位

师:这个36表示?

生:表示36个十分之一。

师:也就是把余数看成了更小的一个计数单位,是吧?

生:是的。

师:你说的很好,那谁来说说(34.5÷15)这道题你是怎么想的?生:34除以15商2,余4

师:你是先看了被除数的前几位?

生:前两位

师:很好,你继续说。

生:接着45个十分之一除以15,商3。

师:通过这两道题,咱们来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小数除法是按照什么法则进行的?

生:整数的除法法则

师: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生:按照整数除法法则进行,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贴板书)

师:你回答得真完整,上节课听得真仔细,会思考并懂得倾听的孩子,获取的知识是最多的,表扬你。

二、互动新授

(一)教学例2。

1.情境引入,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热爱运动的学生,王鹏。瞧,在他的带动下爷爷也要开始锻炼身体了。(出示教材第25页例2)师:谁来读读爷爷的计划?

生: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

师:你能解决吗?怎样列式?

生:28÷16

师:为什么用除法?

生:平均分

师:分什么?

生:把28平均分成16分

师:也就是分这16天是吗?

生:是的

师:好,你解释得挺有道理的,那这个列式你们还有疑问吗?

生:没有

师:那咱们先来估一估它的商是多少?

生答:比1大比2小。

师:那这个数会是一个什么数?

生:小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师:你们会算吗?

生:会

师:你们就在学习纸试试吧。

师:刚才我在下面收集了两个同学的作品:

师:看到这两幅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生不发言,师接着问:这两幅作品的区别在哪里?

生:除到12时,被除数的后面添0了。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指着)这个0是从哪里来的呀?除到12时能不能继续往下除了呢?(能)继续往下除的道理是什么呢?我们把它写在黑板上,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师:28除以16,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指着16和28)?商1余12,接着?

生:添0继续除

师:这个0是从哪来的?28后面落下来的吗?(写0,成了280)师:被除数28后面添0就是280了呀?

生:在28后面点上小数点。

师:为什么要在这里点上小数点?

生:小数的末尾添上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

师:他说得有道理吗?

生:有道理

师:好,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所以我们这里也要及时点上小数点。

师:那这个120表示?

生:表示120个十分之一。(贴板书添0继续除,表示120个十分之一)

师:可以继续除了吗?

生:可以

师:商几?

生:商7

师生:六七四十二,一七得七,余8,接着?

生:添0继续除

师:这个0是哪来的?在被除数的什么位上?

生:百分位上。(贴板书添0继续除,表示80个百分之一)

师生:五六三十,一五得五。

师追问:现在终于(师生答除完了)。

师:真累,不过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看看通过这道题的探究,你收获了什么知识?

生:除到被除数的末位还有余数时,可添0继续除。

若生答不到,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知道在计算除法时,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指着板书),要?

生:添O继续除。(贴板书)

师:好,现在你们都会了吗?

生:会。

师:熟话说‘真金不怕火来炼’,你们敢来练一练吗?好,试一试这两题吧,写在练习纸上。(出示题目如下:)

72÷15= 114.4÷16=

师:同学们做得可真快,咱们来看看这个孩子做的,听听他在计算时怎么想的?

生:72除以15,商4,余12。

师:你先看的是被除数的前几位?余12表示?

生:看被除数的前两位,12个一。

师:你接着继续说。

生:在12后面添0继续除,商8在十分位上,点上小数点。

师:这里的120表示?

生:120个十分之一。

师:在计算时千万要注意什么?你有没有想要提醒大家的?

生:点上小数点,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师:第二题你也是这样算的?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114.4除以16商7,余2,把十分位的4落下来,变成24个十分之一,商1余8,在8后面添0继续除,商5。

师:这里的80表示?

生:80个百分之一。

师:你们回答得可真精辟。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有了进一步的发现,你们真是善于观察和思考孩子,真棒!相信接下来的问题也一定难不倒你们,请看大屏目,谁来给大家读读?

(二)教学例3。

生:(出示教材第25页例3)王鹏每周计划跑5.6km,他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师:你会列式吗?

生:会。

师:请你来说。

生:5.6÷7

师:为什么是5.6除以7,这里没有7这个数字啊?

生:一周是7天,把5.6平均分成7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师:你会计算吗?试一试吧,同桌之间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师:我看同学们都信心满满了,来看看黑板上这两个孩子的结果,你认同哪种做法?

生:第二种

师:大家都认同你的做法,你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5.6除以7,5不够除,所以商0,5和6一起,是56。

师:这里的56表示什么?

生:56个十分之一。

师:请你继续说。

生:56除以7,商8

师:8在什么位?

生:十分位。

师:你们明白了吗?好,咱们把这道题写在黑板上,整理一下解决思路吧。

师:5.6除以7,先看被除数的什么部分?

生:整数部分。

师:整数部分够不够除?

生:不够。

师:不够除怎样?

生:商0

师:为什么要写0?

生:因为8在十分位上,整数部分一个数字都没有,所以要写0,用来占位。

师:是啊,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不够商1。

师追问:不够商1怎么办?

生:不够商1,就应该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O来占位,点上小数点,继续除。

师:也就是说,我们在做小数除法时,先看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如果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我们就要?

生:商0占位。

师:那我们要知道算得对不对,该可以怎么办呢?

集体汇报,生:验算,用乘法验算,即0.8×7=5.6。

三、巩固提升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掌握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下面咱们来进行闯关游戏吧。

第一关:pk达人

1.希沃课堂活动环节,判断商的整数部分是否为0?

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关,请两位同学上来进行第一场pk赛,下面的孩子们当评委,谁愿意上来。(计时开始咯)

师:要想赢得这场比赛,必须掌握一个规律,你有发现吗?

生:直接看被除数的整数部分,如果它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就是0。

若生回答不出,师继续问:我们回忆一下,刚才我们说商的整数部分是在什么时候要商0占位啊?

生: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师:所以这个游戏,我们直接判断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是否比除数小,我们就能快速得到答案了。

师:你们掌握了这个规律吗?

生:掌握了。

1.笔算下面各题:

7.83÷9= 30.24÷3=(让学生板书)

师:比赛结束。咱们来集体对一下答案吧。

师:0.54÷6这道题,你来说说是怎么算的?

生:0除以6不够除,个位上用0占位,5也不够除,十分位上也用0占位,54除以6等于9。

师:这里的54表示?

生:54个百分之一。

再挑出30.24÷3这道题的典型错题,师:这道题,他算对了吗?生:不对,除到十分位时的2 不够除,用0占位。

师:你说的太好了。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么多知识,这些知识就是要用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下面进入最后一关:解决问题。

3.解决问题:

师:你会吗?大家拿出练习纸开始吧。

师:谁来说一说?

生:全程的路程是7.2+7.2=14.4千米,全程的时间是5小时。全程的平均速度就是全程的路程除以全程的时间。所以是14.4÷5=2.88(千米/时)

师:你们同意吗?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除了题目给你的问题,谁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他们上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师:会解决吗?

生:会,7.2除以3等于2.4千米每时。

师: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生:他们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生:7.2除以2等于3.6千米每时。

师:你们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你们乐于探索和研究的精神让我佩服,一下午,发现了那么多知识,提出了那么多问题。这节课就快要结束了,谁来说说这一下午,你的收获是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你们说的真好。今天我们学的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除了上堂课我们要注意的,这节课我们还要特别注意:

1.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有余数,可添0继续除。

2.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0占位。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除,在那一位上商0占位。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例2:28÷16=1.75(千米)例3:5.6÷7=0.8(千米)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案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案 桂五小学程伟 教学内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科书第93页例5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5题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口算、笔算相应的题目。 2、能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 “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3、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体会“转 化”的思想价值。 教学重点: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计算中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 1.2 0.67 0.725 0.003 2.填写下表。 根据上表,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学生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3、计算79.8÷42 二、探究算理归纳法则 1.学习例5:

鸡蛋每千克4.2元,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买鸡蛋多少千克? (1)学生审题列式:7.98÷4.2。 (2)揭示课题: 引导学生观察这个算式与我们的练习题有什么不同? 除数由整数变成了小数。(板书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3)探究算理。 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讨论计算方法,并说出来。 1、有的学生会把单位进行换算。 7.98元=79.8角 4.2元=42角 7.98÷4.2→79.8÷42 2、有的同学会想到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再计算。 这道题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①改写单位名称;②利用商不变的性质。 师小结: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但只适合这道题,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第二种方法。 你能用商不变的性质把下面的除数转化成整数吗? 试一试: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12÷0.3 = ( )÷3 6.72÷0.28=( )÷28 0.12÷0.03= ( )÷3 6.72÷0.28=( )÷28 (4)如何列竖式进行计算呢?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算式,让学生自己算 (5)生独立计算 (5)指名板演说转化的方法。 (6)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多少倍,由哪个数的小数位数决定? 由除数的小数位数决定。因为我们只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就成了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三、基本练习,巩固算法

小数的乘除法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小数乘小数: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小数乘法法则简记为:一算,二看,三数,四点,五去。 具体方法如下:(1)算: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3)数:就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 (4)点: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要再前面用0补足 (5)去:去掉小数末尾的0。能化简的要化简。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3、规律:乘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变化关系: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缩小几倍。 一个因数扩大A倍,另一个因数扩大B倍,积就扩大A×B倍 一个因数缩小A倍,另一个因数缩小B倍,积就缩小A×B倍 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这叫做积不变性质) 4、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等于1的数,积等于原来的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5、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根据要求,看被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如果大于5就向被保留数位进1;如果小于5就舍去。(注意:在表示近似值时末尾的“0”一定不能去掉。)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具体算理如下: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一级运算,后做第二级运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7、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同样适用。 加法(1)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2)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b + c) 减法连减的规律:a – b – c = a – ( b + c ) 乘法(1)乘法交换律:a × b = b ×a (2)乘法结合律:(a × b ) ×c = a×(b×c)(3)乘法分配律:a×(b ± c) = a×b ± a×c 除法连除的规律:a ÷ b÷ c = a ÷( b×c )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教案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算理,学会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师:大家喜欢旅游吗?老师也喜欢,暑假里,老师去三峡游览了一番,带来很多照片,想看吗? 师:三峡风景宜人,每年都有很多人到这里观光游玩。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雄伟壮观, 其中,给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峡的船闸,三峡永久船闸门共24 扇,其中最大的一扇闸门高38.5 米,宽20.2 米,面积接近两个篮球场大,被称为“天下第一门” 。小男孩家的门高是2.2 米。师:根据画面上的信息,想一想,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闸门的身高是门高的多少倍?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下面我们先来解决问题一:怎样列式?仔细观察算式,交流一下,它与我们上一个信息窗所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区别? 师生共同总结,引出课题并板书,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 合作探究: 1.质疑:我们已经学过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现在除数是小数该怎样计算呢?(可能的回答:把除数转化成整数) 下面大家用自己的方法独立完成 2.下面小组交流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一起来看合作要求 三、展示汇报,教师点拨 1、总结交流,学生分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解法:解法一:把米转化成 分米; 解法二:把除数、被除数都扩大10 倍。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解法给予肯定,有的同学用竖式解决的?下面我们一起用竖式计算这个题目。 解法三:除法竖式 首先我们应先把除数转化成什么?(整数)把2.2 转化成整数,我们把小数点划去就可以了。把小数点划去,2.2 就转化成了22,这个数就扩大了10 倍。扩大10 倍,其实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了一位。

小数乘除法的知识点

小数乘除法知识点 1、小数乘整数: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如:35.1?表示1.5的3倍是多少或3个1.5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小数点。 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2、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3、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1)四舍五入法;(2)进一法;(3)去尾法。 4、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5、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6、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 减法:减法性质:)(c b a c b a +-=-- c b a c b a +-=--)( 乘法:乘法交换律:a b b a ?=? 乘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 乘法分配律:c b c a c b a ?+?=?+)( c b a c b c a ?+=?+?)( 除法:除法性质:)(c b a c b a ?÷=÷÷ 7、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如:3.06.0÷表示两个因数的积0.6与其中一个因数0.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8、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注意: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9、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小数除法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 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3、连除的算式可以写成被除数除以几个数的积,但除以几个数的积时,必须给这个相乘的式子加上小括号。 4、在小数除法中的发现: ①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如:3.5÷5=0.7 ②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如:3.5÷0.5=7 当除数不为0时,除数等于1时,商等于被除数。如:3.5÷1=3.5 5、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①商×除数=被除数(通用) ②被除数÷商=除数 6、商的近似数:根据要求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决定商要除出几位小数,再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例如:要求保留一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二位小数可停下来;要求保留两位小数的,商除到第三位小数停下来……如此类推。 7、循环小数: A、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如,0.37、1.4135等。 B、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如5.3…7.145145…等。 C、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5.3… 3.12323… 5.7171…) D、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的数字,叫做小数的循环节。(如 5.333…的循环节是3, 4.6767…的循环节是67, 6.9258258…的循环节是258) E、用简便方法写循环小数的方法: ①只写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位和末位上面记一个小圆点 ②例如:只有一个数字循环节的,就在这个数字上面记一个小圆点,5.333…写作5.3 ;有两位小数循环的,就在这两位数字上面,记上小圆点,7.4343…写作7.4 3 ;有三位或以上小数循环的,在首位和末位记上小数点,10.732732…写作10.732 8、除法中的变化规律:①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0除外),商不变。②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商随着扩大。③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商扩大。 9、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小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1)班别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1、做一套校服用布2.3米,五(1)班共有学生52人,共需用布多少米? 2、小刚买了 4.8千克苹果,每千克6.2元,他应付多少钱? 3、一个长方形操场宽0.36千米,长是宽的1.5倍,长为多少千米? 4、小华体重27千克,身高1.4米,妈妈的体重是她的2.06倍,身高是她的1.2 倍,妈妈的体重、身高各是多少? 5、某公司女职工有70人,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1.2倍,这个公司共有职工 多少人? &每千克苹果1.98元,每千克梨1.64元,小红买两种水果各15千克,一共应付多少元? 解决问题(2)班别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只母鸡平均每天吃0.3千克饲料,照这样计算,一个鸡舍一层有母鸡25只, 共 6层,一星期需吃多少千克饲料? 2、王叔叔今年共种向日葵800棵,平均每棵收葵花籽0.2千克,如果每千克葵花籽 榨油0.25千克,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3、一只梅花鹿高1.46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梅花鹿的 3.5倍,梅花鹿比长颈 鹿矮多少米? 4、大米每千克3.85元,王阿姨买了15千克大米,找回2.25元,付给售货员多 少钱? 5、某厂今年七月份的产值是36.2万元,八月份的产值是七月份的2.8倍,七、 八两个月的总产值是多少万元? 解决问题(3)班别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妈妈去商店买布料,买了 2.25米,每米布料28.8元,妈妈付出100元,应找回 多少元? 2、文强今年15岁,爷爷的年龄比他的4.8倍还多2岁,爷爷今年多少岁? 3、某星级宾馆今年6月份营业额是42.8万元,7月份是6月份的2.5倍,两个月的 营业额一共是多少万元? 4、动物园里的一头大象每天吃0.18吨食物,饲养员准备20吨食物,够15头大象 吃一周吗? 5、苹果每千克4.6元,比每千克香蕉贵0.6元,李奶奶买了5.35千克香蕉,应 付多少钱? 解决问题(4)班别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宽是8.2米,长比宽多1.5米,这块菜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案例评析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案例 房县实验小学——方琳教材简析: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本册的教学重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但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好了充分的知识准备。先用填表的方式进行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利用此知识启发学生联想,能不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从而使学生明确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法则。学生学好本节内容,正确地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就为以后的四则混合运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学习过商不变的性质,在前一节课还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第21一22页例5、例6,练习四第1一3题。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学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除数的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及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 ①口算: ②填写下表: 被除数 15 150 1500 除数 5 50 500 商 先让学生填写并观察,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二、出示尝试题: 5268÷6752.68÷6752.68÷0.67 师:同学们学过整数除法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对前两题做的又对又快,但对52.68÷0.67做起来就有困难。难在什么地方呢?难就难在除数是小数。那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评析:从口算小数乘除法、商不变的规律等旧知的复习出发,加强知识之间的迁移,为学生学习新知识作了必要的知识铺垫。同时,教师利用数字相同但除式不同的三道除法计算题,让学生试做,突出地揭示出计算中的难点和障碍,既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又启发和调动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设计复习题独具匠心。]

五年级上册数学小数乘除法知识点整理

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教学知识点: 1、计算 (1)小数乘法 会计算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⑴四舍五入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7、运算定律和性质: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 a-(b-c)=a-b+c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c-b×c】 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2+4.9-0.9 4.8-4.8×0.5 (1.25-0.125)×8 7.09×10.8-0.8×7.09 4.8×100.1 56.5×99+56.5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 当一个因数大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小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练习 2.14×8()2.14 0.84×0.27()0.84 0.35×14()0.35×8() 1.06× 2.5()1.06 2.56×8.32()8.32 1.8×23()23 2.7×0.43()2.7 3.6×0.15()3.6 (2)小数除法 会计算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法则: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小数除法的简算,能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循环小数: ①能正确的识别循环小数、有限小数 ②能根据余数的特点正确的找到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③能够进行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比大小。会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④循环小数相关概念 有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小数 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第2课时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第2课时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26--27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和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3.能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计算中商的小数点的位置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景导入 先读题,再说结果. 1、3.6×10=0.03×100=0.35×100= 5.38×1000=7.5×10= 6.13×1000= 8.46×1000= 4.29×100= 学生们说完结果后,提问:看这些题,发现了什么规律? 2、14÷2=6÷3= 140÷20=60÷30= 1400÷200=600÷300= 交流结果后提问:想一想,这是运用了学过的什么数学知识?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P26页情境图.

苹果每千克3.8元,我一共用去了22.8元 (1)谁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一共买了多少千克苹果?) (2)应该怎样列算式呢?(22.8÷3.8=) (3)仔细观察,依旧是除法,和我们之前学过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除数是一位小数)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5)拿出练习本来先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集体交流 预设两种方案: A.22.8元=228角 3.8元=38角 228÷38=6(千克) 谁还有其他的方法? B.(指名到前面展示,说过程) 同学们想一想,他是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 依据是什么?(商不变的规律) (1)依据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10倍,就可以用竖式计算了,那到底怎样正确书写22.8÷3.8,师板书. (2)要想把3.8扩大10倍,怎么办呢?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划去原来的小数点,要想商不变,也得把被除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划去原来的的小数点,然后用228÷38 (3)老师讲的竖式你明白了吗?如果没有用竖式计算的,你用竖式算一算,如果用竖式计算的,哪不对的改正一下. (4)算完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5)谁愿意拿着你的本子来和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指名) (6)谁还想来?(指名) (7)刚才我们用竖式算出来了22.8÷3.8,对比一下这两种方法在计算上有没有相同的地方?(都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的)不同的是前一种用的是单位换算,后一种利用移动小数点,依据是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的.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好,那我们来解决下面的问题.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题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练习题 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 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继续除。 1、计算 6.5÷5= 1.4÷7= 3.2÷8= 0.36÷3= 6.4÷4= 0.015÷5= 7.2÷6= 9.8÷7= 0.36÷2= 0.48÷12= 7.5÷15= 5.1÷17= 8÷40= 0.72÷9= 0.66÷11= 2、用竖式计算且用乘法验算。 12.8÷4 66÷25 1.68÷12 0.416÷32= 0.138÷15= 42.21÷18= 小数除以整数,当被除数比除数小,整数部分不够商1时,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点上小数点后再除。如果除到 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1、计算 1.6÷40= 0.75÷3= 2.5÷10= 7.5÷15= 16.8÷6= 0.65÷13= 9.53÷5= 3.2÷16= 1.68÷60= 15.4÷2= 1.65÷5= 6.15÷5= 7.2÷12= 3.51÷3= 2.8÷20= 3.54÷6= 1 4.21÷7= 0.08÷5= 92÷50= 3.62÷4= 10÷25= 2、填一填。 (1)0.3里面有()个十分之一,有()个百分 之一。 (2)0.08里面有()个百分之一,有()个千 分之一。 (3)()个十分之一是0.6,()个千分之一是0.25。(4)计算一个小数除以整数时,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数点()。

2、算一算,比一比。 56÷4= 72÷16= 120÷15= 5.6÷4= 7.2÷12= 12÷15= 3、列竖式计算,并用乘法验算。 40.3÷65= 45.9÷34= 59.16÷29= 4、列式计算。 (1)什么数扩大15倍是48.15? (2)把31.2平均分成26份,每份是多少?(3)把102.4平均分成32份,每份是多少? 5、小明购买一2套《动物世界》共4本,售价67.2元,平均每本售价多少钱? 6、一瓶饮料1.5千克,正好倒满12杯,平均每杯多少千克? 7、五年级两个班去植树,一班42人共植树147棵,二班45人共植树117棵,哪个班人均植树多?多多少?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练习(一)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练习(一) 姓名: 1、填空。 (1)在除法中,如果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 )。 (2)两数相除的商是3.7,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那么商是( )。 (3)6.42÷0.41=( )÷41,这是根据( )的性质。 (4)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 的小数点,使它变成 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 的小数点也向 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 数的末尾用“ ”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 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在○里填上“>”“<”或“=”。 12.01÷1.02○12.01 0.36÷0.36○0.36 5.48÷0.8○5.48 10.8÷5.4○10.8 9.72÷0.08○9.72 0.99÷1.1○0.99 3、直接写出得数 10÷0.1= 2.7÷0.3= 0.12÷0.4= 6.03÷0.3= 36÷0.36= 1.2÷1.2= 0.4÷0.4= 28.14÷0.7= 0.54÷6= 4.5÷5= 0.81÷0.9= 0.72÷0.12=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0.56÷0.7=( )÷7=( ) 0.56÷0.07=( )÷7=( ) 8.64÷3.6=( )÷36=( ) 8.64÷0.36=( )÷36=( ) 5、笔算并验算。 7.2÷0.04 0.636÷53 0.21÷0.012 4.32÷3.6 78.48÷24 0.756÷0.36= 6、算一算,比一比。 0.48÷ ÷9.6= 7、根据576 ÷12=48,直接写商 57.6÷1.2=( ) 576÷1.2=( ) 57.6÷0.12=( ) 5.76÷0.48=( ) 8、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他各栏里的数吗?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1)

解决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及教材练习九第7、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要应用于生活。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1.小强是用50元买了12个文具盒,平均每个文具盒多少钱?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的第(1)题: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 先让学生读题并思考:这道题的条件和问题是什么?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计算:2.5÷0.4=6.25(个) 师引导学生思考,瓶子的个数都是整数,怎样取近似值?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来取商的近似值:即2.5÷0.4≈6(个)这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验证:装不下,因为6×0.4=2.4(千克),还剩下0.1千克装不下。所以需要7个瓶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结:虽然6. 25的十分位的“2”比5小,但在这里仍然要向前一位进一。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称为“进一法”。(板:进一法) 引导学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实际问题需要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如至少需要几个箱子,至少需要几辆车等) 2.出示教材第39页例10第(2)题: 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引导学生读题,并分析题意,独立尝试列式解答:25÷1.5=16.666……(个) 让学生想一想:怎样取近似值?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汇报:包装17个礼盒,即1.5×17=25.5 (m),丝带不够。 师引导并小结:虽然16.666……的十分位的“6”比5大,但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去掉小数点后的尾数。也说是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去掉。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去尾法”。(去尾法)引导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哪些问题需要用到去尾法?(这些钱最多可以买多少本书,这瓶药最多够吃几天)并比较一下这两个例

五年级数学上“小数乘除法”知识点讲解.doc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文林教育五年级数学(上)“小数乘除法”知识点讲解 1、计算 (1 )小数乘法 会计算小数乘法。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 ①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 ②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或个位)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要在前面用0 补足,再点小数点。 (注:先点点,再划零。) 求积的近似值:算出精确值后再根据要求保留相应位数 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进行小数乘法的简算。能进行小数乘法的估算。 能发现规律、运用规律写出结果。(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积不变。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多少倍,积也扩大(缩小)多少倍。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积就扩大它们的乘积倍。 小数乘法中的比大小 当一个因数大于1 时,积大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小于1 时,积小于另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0) 当一个因数等于 1 时,积等于另一个因数。 ×8()×()×14()×8 ×()×()×23()23 ×()×()

会计算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小数,先要变整数,按照“三步走”~一看二移三再算。 一看: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小数点: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一看几位就移几位); 当被除数的位数不够时,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 补足; 三再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利用商不变性质,将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再根据除数是整数的方法进行计算,除到哪位商哪位,被除数的小数点和商的小数点对齐。 求商的近似值:根据要求除到所需保留位数的后一位即可。 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小数除法的简算,能进行小数除法的估算。 循环小数: ①能正确的识别循环小数、有限小数、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 ②能根据余数的特点正确的找到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③能够进行循环小数和有限小数的比大小。会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④循环小数相关概念 有限小数: 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小数 循环小数纯循环小数 无限小数:混循环小数 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循环小数中,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循环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不是从第一位开始循环的叫混循环小数。 循环节:循环小数中重复出现的数字。 循环小数的一般写法:写两个循环节,点上省略号。 简便写法 : 写一个循环节,在首位和末位点上循环点。 被除数、除数、商的变化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小数除法知识点与习题

五年级数学一小数除法 1.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 数,求另个一个因数的运算。 2.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1)除数是整数:①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 ②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重点!) ③每一位商都要写在被除数相同数位的上面。 ④如果除到末尾仍有余数,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 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⑤除得的商的哪一数位上不够商,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例一:(1)97.6÷8 (2)5.4÷6 (3)511÷14 (4)306÷75 习题一:列竖式计算。 (1)6.78÷6 (2)43.4÷14 (3)6÷15 (4)8.4÷8 (2)除数是小数:①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

移动相同的位置,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数位不够时, 用0补足; ②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 例二:(1)7.36÷3.2 (2)7.8÷0.12 习题二:列竖式计算。 (1)4.5÷0.04 (2)21÷2.8 3、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扩大a倍(或缩小)除数也扩大(或缩小)a倍,商不变。简言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例三:(1)0.34÷0.68=()÷68 (2)0.54÷18=()÷18 习题三:(1)4.32÷0.48=()÷48 (2)0.238÷0.34=()÷34 4、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商缩小(或扩大)a倍。被除数扩大(或缩小a倍,除数不变,商扩大(或缩小)倍。 例四:(1)13.5÷30 = (2)180÷25= 13.5÷3 = 18÷25= 13.5÷0.3= 1.8÷25 习题四:(1)2.92÷2= (2)4.8÷8= 2.92÷20= 48÷8= 2.92÷200= 480÷8=

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1.小丽和4个好朋友一起去公园,买门票 一共花了33元,每张门票多少钱? 2.爷爷每天坚持慢跑1.8千米,爷爷慢跑的速度是多少?(每天跑12分钟) 3.一篮鸡蛋有90个,共重5.04千克,平均每个鸡蛋重多少千克? 4.哪家商店的手套便宜 甲商店:6副一包,每包75元 乙商店:5副一包,每包61元。 5.王奶奶从冷饮批发部买回两箱冰糕,请我帮她算一算。 (进价)奶油冰糕:20支一箱每箱17.2元(卖价)奶油冰糕:1.2元/支 (进价)水果冰糕:30支一箱每箱22.5元(卖价)水果冰糕:1元/支 (1)两种冰糕每支各赚多少元? (2)水果冰糕一箱能赚多少元? 6.张立买来《寓言故事》和《英语幽默》各4本,共付20元,找回 7.6元,每本《寓言故事》1.6元,每本《英语幽默》多少元? 7.一瓶饮料10元,每人一瓶,45人至少要花多少钱?饮料:买十送一 8.小明打算为小鸟做个小房子,可是家 中没有钉子,于是他到商店去买,每千克钉子3.5元,如果每个房子用0.2千克钉子,需要多少元?如果买1.8千克钉子,能做多少个小房子? 9.明明在计算3.6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位,结果得24。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

10.北极熊的体重是黑熊体重的5.4倍。最大的北极熊体重可达810千克。 黑熊体重约有多少千克? 10.一只蜗牛爬行的速度大约是每分钟1.5cm,葡萄架的高度是2.4m,这只蜗牛爬多长时间后才能吃到葡萄? 11.世界上最大的鸟是鸵鸟,体重达135千克,最小的鸟是蜂鸟体重只有 0.0016千克,鸵鸟的体重是蜂鸟的多少倍? 12.某市出租车的起步价为6元,超过3千米,平均每千米加收1.8元。王老师从家乘出租车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去时共付车费18.6元,王老师家离敬老院有多远? 13.猎豹奔跑的速度是100千米/时,猎豹每分钟奔跑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三位 小数) 14.一辆汽车6小时行驶253.8千米,照这样的速度,6.38小时可行驶多少千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6.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外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比率如下:1元港币兑换人民币0.95元,1美元兑换人民币7.41元,1欧元兑换人民币10.98元,100日元兑换人民币6.79元。 (1)张阿姨来到银行,想把5000元人民币兑换成外币,如果换成美元可以得到多少美元?如果换成港币可以得到多少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李叔叔要把10万日元兑换成人民币,可以得到多少钱? 17.一个两位小数,如果用“四舍五人”法把它精确到0.1,它的近似数是8.0,那么这个两位小数是多少?最大的两位小数是多少?最小的两位小数是多少?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精品教案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阶段的重点知识之一,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头痛的“老师教起来费力,学生学起来吃力”老大难问题。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上好《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节课,是老师们关注的问题。 一、教学思路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数学第九册的重点知识之一,也是难点知识之一。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1、教学对象背景 在教学小数除法前,首先要掌握班级学生饿基本情况,我认为我班上的学生存在很大的教学潜能,这些潜在的“能源”就是教学的依据,教学的资源。 (1)学生对之前学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巩固。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但对竖式书写都不规范,这直接影响计算的正确性。 2、教学转化原理

理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的算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就用“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为了明确转化原理,增加如下环节: (1)、小数点移动规律的复习 (2)、商不变规律的复习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要使下列各小数变成整数,必须分别把它们扩大多少倍?小数点怎样移动? 1.2 0.67 0.725 0.003 2.把下面的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是多少? 1.342,15,0.5, 2.07。 3.填空。 (1)5628÷28=201;(2)56280÷280=(); (3)562800÷()=201;(4)562.8÷2.8=()。 说说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重点强调(4)的理由。(4)式与(1)式比较,被除数、除数都缩小了10倍,所以商不变,还是201,即562.8÷2.8=5628÷28=201)(该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学生的讲与练,理解其转化原理是:当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时,除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被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2018-2019第一学期郑锦双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在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课前准备: 每个学生一个计算器。 教学预设 问题情境 师生进行苹果价钱的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调查,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教师介绍教材上苹果的事情及有关数据信息,并做简单板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师:一位阿姨买的苹果每千克3. 8 元。电子秤上显示的总价是22. 8 元。

教师板书:师: 这位阿姨买了多少千克小米,我们一起来帮助阿姨解决这个问题,好吗?生: 好! 二、解决问题 1、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师: 要计算阿姨买了多少千克苹果怎样列式? 学生口述算式,教师板书。板书: 22. 8÷3. 8= 师: 大家来观察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有什么特点? 生: 都是小数。生: 都是一位小数。师: 观察的很仔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除数是一位小数的小数除法。板书课题: 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2. 提出用计算器计算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并板书出来。师: 在研究用 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之前,我们先用计算器算一算。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出结果,教师板书出得数。22. 8÷3. 8= 6(千克) 3. 启发学生把22.8 和3.8 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出竖式。师: 刚才用计算器计算出来“阿姨买了6千克苹果”。如果不用计算器,你能把22. 8 和3. 8 转化成角用竖式算出来吗? 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教师个别指导。师: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生: 把22. 8元化成228 角,3. 8 元化成38 角,228÷38 就变成整数除法,用竖式计算的结果也等于6 千克。师: 谁来说一说用竖式怎样算? 学生说,教师板书出来。 三、竖式计算 1. 教师板书出2 2. 8÷ 3. 8=的竖式,提出: 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

小数除法概念

一、小数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意义相同。 1.25÷5表示什么意义: (1)可以表示把1.25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 (2)也可以表示已知两个乘数的积是1.25,其中一个乘数是5,求另一个乘数是多少。 1、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2、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如果商的中间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上用“0”占位。7.42÷7=1.06 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要用“0”占位。 1.2÷5=0.24 13.8÷15=0.92 二、整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与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一样,商的小数点仍旧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在除法中(除数不为0),当被除数大于除数时,商比1大;当被除数小于除数时,商比1 小。 三、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移动后的小数点对齐。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 2、比较除法算式中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关键看除数。如果除数比1大,商就比被除数小;如果除数(不为0)比1小,商就比被除数大;如果除数等于1,商就等于被除数。 3、当被除数是0时,商是0,这时商永远等于被除数。 4、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商的大小不变,但余数也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要求原余数,就是求新余数的(即竖式中余数的1/10、1/100、1/1000…

五年级上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第三章 小数除法第6节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P39例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 教学重点: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考点分析:会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依据 课程标准的要求: 课程标准中提出下要求: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进一法”“去尾法”这些概念,只要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掌握这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就行了。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进一法”或“去尾法”,感受这些方法的现实意义。 教材分析: 从教材内容编排上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求积的近似值、小学除法和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来展开的,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例12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这样,通过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对商的近似值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既巩固了小数除法,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近似值的基础上学习“进一法”和“去尾法”的,主要让学生考虑生活中的实际意义。 .专家建议 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四舍五入”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有一定的生活中经验,所以讲授时要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本章节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 复习引入——新知讲授——巩固总结——练习提高——课堂总结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