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

合集下载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第三章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第三章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第一节理论与方法一、价值类型及划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一般归纳为两大类:使用价值、非使用价值可使用价值:为实现某种需要而人为划定的效用价值。

非使用价值:生命主体不受任何影响的内在价值。

1. 考察的途径古代:中国古代的儒、墨、法、道价值观;人类和大自然都有内在价值;印第安人的自然观;日本人的“神”。

古代欧美的善、美、理、博爱价值理念;康德:事物要么有价,要么神圣。

19世纪:➢劳动价值论:用无差别的的劳动来决定事物的价值。

➢效用价值论:用物品在满足人类需求时的效果和用途来决定其价值,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物品的稀缺程度。

20世纪初: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值;市场是看不见的手;绝对稀缺论;相对稀缺论;静态经济学20世纪中叶:宇宙飞船论;小即是美;增长极限论;稳态经济论20世纪80年代后:转向用“可持续”来评价价值,可使用价值:为实现某种需要而人为划定的效用价值。

非使用价值:生命主体不受任何影响的内在价值。

3.价值的类型: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价值、存在价值二、价值评估的方法1. 货币估价:直接销售估价、替代品估价、费用支出估价、合同价值2. 支付意愿揭示喜好•预防支出(避免支出):为了避免某个事物的消失,人们主动承担的一些预防性费用;•产品函数:用已有价格来推算未知价值;•享乐支付:直接从产品市场价格去判断背后因子的价值陈述喜好•酌情评价(条件评价,视情况而定评价):用事先设计好的条件,以问卷征询方式诱导人们提出对某件事物的偏好程度,提出为保存或改善该事物而愿意支付的费用;•选择模型(选择实验):让人们选择配有文字描述和需支付的费用的选择项;•参与式评估(群组评估):由公众共同审议某个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存在价值。

3. 环境评估•市场监测:把直接受环境质量影响的目标作为监测对象,观察其成本-效益变化,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资本投入:指为了阻止环境恶化而投入的资金;•绿色GDP分析:扣除资源损失和浪费后的GDP值;•环境效应分析:考察某个建设项目是否会给周围的环境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三、价值评估的应用1. 遗传层次上的应用遗传多样性主要表现出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遗传多样性一评价比较适用于货币估价中的合同价值法,以及支付意愿中的酌情评价、享乐支付、生产函数等方法。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价值评估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价值评估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价值评估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已有几万年之久,对于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已经形成了深深的依赖关系。

无数的生物在我们身边生存着,它们之间互相依存,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然而,近年来随着人口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程度的加剧,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物质生活,大量的物种遭到了破坏和消失。

这种破坏和消失,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带来无法想象的后果。

本文将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价值评估两个角度探讨,如何让地球的生态环境更加健康和稳定。

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 意义及重要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物种和群落的丰富程度,是地球上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的生活需要依赖于水、土壤等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的产生和维持与生物多样性密不可分。

例如,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我们提供粮食和氧气;昆虫、鸟类等能够帮助控制害虫,保障农业生产。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人类自身利益的基础。

2. 损失及危害现在地球上有近20000种动植物已经濒临灭绝,每年还有新物种加入到濒临灭绝的名单中。

这些物种的消失不仅仅是这些生物自身的问题,也会对我们人类带来重大的影响。

例如,蝴蝶和蜜蜂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传粉媒介,但现在它们的数量正在减少。

这就会导致作物减产和品质下降。

同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还会引发生态系统的崩溃,对人类的安全和生存产生极大的影响。

3. 保护措施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共识。

例如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饲养中心、繁育中心等,建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推广可持续发展等措施。

二、价值评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进程中,除了进行实际的保护工作外,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评估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样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生物多样性对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1. 生态价值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同时,还能吸收有害物质,保证空气的质量。

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生态平衡的关键因素。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剧,导致许多物种受到了威胁,生物多样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为评价生物多样性的状况,发展了许多评价方法。

本文将介绍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一、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1)α多样性:指区域内物种的物种数目以及个体数量的异质程度,反映在物种的多少和丰度的均匀性上。

(2)β多样性:指区域之间物种构成的异质程度,反映不同区域内物种组成的差异。

(3)γ多样性:指一个区域内的全部物种数目,反映在物种的多样性程度上。

(4)物种重要性指数:用于评估物种对生态系统的贡献的重要性,反映种群或物种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力、环境适应能力或保护价值等。

二、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方法(1)样地法:随机布设样地,记录样地内物种的数量、种类和密度等信息,以此推断整个区域或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状况。

(2)计算机模拟法:基于数学模型和区域生物信息,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出不同生态环境下的物种组成和丰度分布情况。

(3)DNA条形码技术:通过DNA条形码技术,可高效识别和鉴定物种,快速建立地区的物种库,从而评估物种多样性。

(4)遥感技术:运用遥感技术,结合植被指数等生态参数,可得出不同遥感图像对应的生物多样性状况。

(5)基因组学研究:对生物基因组进行全面研究,可从遗传水平上评估生物多样性。

三、生物多样性评价的应用(1)生态保护:通过评估生物多样性和各物种的保护价值,制定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保护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修复: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时,需要了解修复前后生物多样性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3)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中,需要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建立生态规划,使城市或社区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

(4)环境监测: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监测,可了解环境状况变化对物种数量和丰度的影响,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

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影响评估

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影响评估

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影响评估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生态系统或地区内所有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自然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运行的保障。

同时,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各种生产和生活的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是由于生物多样性而产生的,如提供水源、固定土壤、控制气候、减少洪灾、提供食品和药品等。

生态系统服务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农业、林业、渔业、医药、旅游等。

因此,维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保证生态系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评估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影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其中,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土壤侵蚀、水资源的减少等。

人为因素包括过度开采、过度捕捞、污染环境、破坏自然生物环境等。

这些因素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非常复杂,需要采用全面的评估方法来分析。

生态系统评估是为了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的状态和价值,以及管理和保护生态系统所需的理解。

生态系统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人们的生活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评估包括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生态系统的价值和人类在管理生态系统方面的影响。

生态系统评估的方法通常包括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景观变化和功能评估、生境评价等。

其中,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评估是衡量生态系统的核心指标。

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结构评估可以通过多个维度来考虑,如物种数量、物种多样性、物种分布、物种特性、生物量、能量流、物种交互作用等。

景观变化和功能评估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质量的重要维度。

景观变化可以衡量生态系统对人类生活和产业的影响,如水资源的减少、土壤侵蚀、大气污染等。

功能评估可以衡量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的具体服务类型和质量。

生境评价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量的重要方法。

生境评价通常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土地使用方式、水域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生境评价可以衡量生态系统对人类生活和产业的影响,以及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服务的可持续性。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指标及方法探讨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指标及方法探讨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指标及方法探讨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加剧,人们对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评估变得越来越重要。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向人类提供的各种经济与非经济价值,包括食物、水、原材料、气候调节等。

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指标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重要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水质、空气质量、碳储量、生态景观质量。

首先,生物多样性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在各个层次上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物种适应能力和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土壤质量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指标之一。

土壤质量影响着农业生产、水资源的保护、碳循环等方面。

评估土壤质量可以通过测定土壤结构、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等指标来进行,从而判断土壤适宜性和可持续利用性。

水质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水质评估可以对水体的污染程度进行监测和评估,包括水中重金属、有机物、无机物等污染物的含量。

水质评估能够帮助监测水资源的可用性和饮用安全性,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空气质量也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一个关键指标。

空气质量评估可以通过监测和评估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和浓度来进行。

合理评估空气质量可以帮助防治大气污染,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碳储量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指标之一。

碳储量评估可以通过测定生物量、土壤有机碳等指标来进行。

合理评估碳储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态系统对碳循环的贡献,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此外,生态景观质量也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指标之一。

生态景观质量评估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对生物多样性、物种适应、碳储量等方面的贡献来进行。

合理评估生态景观质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生态系统对于环境质量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方法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方法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方法生物多样性指生态系统中物种的多样性以及物种内部遗传和形态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所利用和享受的各种生态系统功能和产品。

它们在维护地球生命的平衡和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生物多样性的流失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破坏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因此,如何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经济学方法、生态学方法和社会学方法。

经济学方法主要是以货币价值为评估标准,确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

具体的方法包括市场价格法、替代成本法、防护成本法和收益转移法等。

市场价格法主要是通过市场上相关产品的价格来确定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替代成本法是用一个代替市场货物的东西来评估物种价值;防护成本法指评估保护某一物种所需的成本,来评估它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收益转移法是指使用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获利者,把此获利份额转移给向其提供服务的生态系统。

这些方法虽然在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但是在评估非市场生态系统服务上会存在困难,比如像美国Endangered Species Conservation Act和戈达德沙漠保护区等政策中对自然资源的评估。

生态学方法主要是研究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测量其生态效应,定量分析生态系统流量和能量循环以及物种的相互作用因素等。

这种方法是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但是它没有定量的价值评估的方法,只能提供参考性的数据。

除此之外,需要引入优先考虑的物种模型,同时需要考虑到生态系统衰退的难以逆转性。

社会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研究社会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和价值观。

这种方法从社会主义的视角来分析问题,从而算是给评价体系增加了一个层次。

综上所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每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因此需要考虑到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综合方法取得最优效果。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估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估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估与保护现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失衡导致了生物物种数量的持续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恶化。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价值。

因此,根据自然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需要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

一、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中的生态系统提供了人类社会所需要的各种生态服务,这些生态服务直接或间接地支持着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

因此,生态系统的价值不仅仅是自然的,还具有经济价值。

生态系统对于农业、水资源、林业、渔业和旅游业等行业的经济价值非常重要。

在农业中,生态系统可以提供土壤保持、水源保护和蜜蜂授粉等生态服务;在水资源管理中,生态系统可以控制水质和水量,支持饮用水和灌溉用水;在林业中,生态系统可以提供木材、纤维和橡胶等制品;在渔业中,生态系统可以提供海鲜、贝类和水产养殖等;在旅游业中,生态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户外运动和自然旅游等。

二、生物多样性的社会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文化、精神和社交生活等方面。

其中最显著的是人们与自然的文化联系。

生物多样性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带来娱乐和精神上的满足,也可以为人们提供知识和教育的机会。

生物多样性还可以促进生态旅游发展,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和文化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通过体验自然和文化,学习生态知识和文化信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价值评估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态系统可以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如土壤保持、水资源管理、有机质分解、气候调节和污染控制等。

生态系统内的生物物种遵循着生态平衡原则,保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功能。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

从长远来看,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保护人类社会的根本保障。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指标及方法的探讨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指标及方法的探讨

关于湿地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指标及方法的探讨【摘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探讨湿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评价指标和方法。

提出了现有评价指标存在的局限性,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与展望。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的意义,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旨在为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提供理论参考,希望能够为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需要深入研究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和方法,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评价方法,价值,局限性,改进,展望,总结,成果,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湿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当前,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指标和方法上。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可以客观地评估湿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生物资源保护以及生态环境维护等方面的重要性。

研究湿地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指标及方法对于制定有效的湿地保护策略,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对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现有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以及存在的局限性进行探讨。

也将对如何改进现有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展望,为未来湿地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湿地生物多样性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深入了解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为湿地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总结已有研究成果,了解现有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和局限性;2.探讨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寻找适合实际应用的评价模型;3.提出改进现有评价指标的建议,并展望未来湿地生物多样性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为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问题专题讲座学号:MG1527058姓名:刘嘉勋浅谈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摘要:对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的不重视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

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估价,这有利于准确核算自然资源环境价值,也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

结合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的最新研究进展,对生物多样性概念内涵、生物多样性价值的定义、评估方法、应用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评估方法Briefs on Value Evaluation of Biodiversity Abstract:That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value of biodiversity is the one of important reasons that causes biodiversity losing.Assessing biodiversity value is note only conducive to accurate accounting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value,but also to better protect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It also has realistic and intending meaning.The paper discusses simple definition and composition of biodiversity,the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value of biodiversity,evaluation methods,current application,and the trend of the future development by combining with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about biodiversity assessment.Key words:biodiversity;value assessment;evaluation methods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1],人类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生物资源及其服务功能。

同时,生物多样性还为人类提供了适应未来区域和全球变化的各种机会。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等影响,生物多样性系统的丧失逐渐接近不可恢复临界点,人类文明所依赖的环境条件也会由于生态系统不可挽回的变化不复存在。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和丧失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没有充分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没有形成正确评估生物多样性价值的评估体系。

对于目前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人们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估价,至采取措施,保护其被长期利用不会灭绝,避免“涸泽而渔”的利用方式[2]。

对于更多的、一时难以被直接利用的生物资源的价值,以及生物多样性的间接经济价值,往往易被忽视。

所以,对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进行估价,以加强对其保护,使之达到持续利用目的,具有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

1概念及内涵1.1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等,这包含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基因,各物种之间及其与生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生态过程。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生态系统多样性。

指地球上生境、生物群落功能及各种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

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遗传多样性。

是地球上生物所携带的各种遗传信息总和。

1.2生物多样性价值(1)定义。

指生物及其与环境所形成的生态复合体,和与之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总和所提供有经济意义的价值。

该价值取决于生物多样性现状、功能与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感知力三方面[3]。

(2)分类。

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的科学分类是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的前提。

目前主要有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分为直接经济价值和间接经济价值2类[4]:直接经济价值可以细分为:消耗性使用价值(薪材、野味等非市场价值)、生产性使用价值(木材、鱼等商业价值)。

间接经济价值可以细分为:非消耗性使用价值(科学研究、观鸟等)、选择价值(保留对将来有用的选择价值)、存在价值(野生生物存在的伦理感觉上的价值)。

如果利用公式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时,可表示为:总经济价值(TEV )=使用价值(UV )+非使用价值(NUV )总经济价值的分类如图1所示。

总经济价值(TEV )使用价值(UV )非使用价值(NUV )直接使用价值(DUV )间接使用价值(IDUV )选择价值(OV )遗产价值(BV )存在价值(EV )图1 总经济价值分类(3)意义。

生物多样性资源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目前生物多样性系统正临近丧失边缘。

对其价值量化不仅可提高全民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还能为决策者、管理等部门提供制定政策、法规和标准的依据。

2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2.1研究进展西方对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研究,初始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由Ramond.F.Dasman 在《A different kind of country 》一书中首次使用“生物多样性”一词。

该阶段主要阐释其定义及分类;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对生物多样性价值进行核算,1991年国际科学环境委员会组织的生物多样性定量研究,促进了评估方法的发展。

紧接着在20世纪90年代,生态学术界围绕“世界生态系统功能价值计量”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国内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启动的中国森林资源核算研究为标志"主要对林分、林地及森林环境资源进行核算,整个核算无试点验证,误差较大;第二阶段以具体应用价值评估法为标志。

如薛达元[5]应用条件价值法估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价值。

进入21世纪,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成为资源核算的核心问题,催生了对生物多样性分类及评价模型的研究。

如张颖[6]采用分层抽样调查法对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分类,利用模型对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进行评价。

国内关于生物多样性价值研究,在定义上进行了丰富,对价值核算所遇到的困难进行统计和描述,建立了估算价值理论原则,但问题是这些方法是由西方环境经济学家按发达国家现状研发,其可操作性受很多条件束缚。

2.2研究现状2.2.1价值评估关于价值评估主要从森林资源质量、生物多样性压力变化、物种等角度研究。

如美国将森林资源价值分为药材、燃料、环境及狩猎等,利用最优控制从森林资源的遗传基因多样性价值角度来评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如Ashein Geir B[7]利用评价指标框架对芬兰的森林资源质量进行评估,并对森林质量总指数从1980-1996年的变化情况进行计算。

国内从该角度研究的如薛达元应用条件价值法评估了1996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非使用价值;张颖应用控制论中“黑箱原理”对1973-1998年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进行评价,2008年又针对2002年模型的不足,提出了新改进模型;张颖采用最优控制法建立森林生物多样性评价模型,结果最优价格为0.997万元/hm2;吴丽莉[8]对北京森林生物多样性变化及价值测度进行研究,结果为逐渐增加。

这些文献对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实践及案例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评估理论方法,值得借鉴。

2.2.2价值分类不同学者对生物多样性价值分类也有所差异,如瑞典将森林资源价值分为木材、狩猎、浆果与森林土壤等;而马来西亚分为木材价值、碳吸收、天然林狩猎价值等。

最早出现“生物资源价值分类”的是在《保护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一书,认为对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分类能反映其价值内涵,分类是评估的前提。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其价值分直接、间接、消极和选择价值等,在1994年又编制了《评价生物多样性提供给人类的全部用途和社会经济效益框架》,是遵循J.A.麦克尼利和K.R.米勒等编著的《保护世界的生物多样性》一书中所提出的生物资源价值分类。

生物多样性价值不只是生态复合体及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所提供的经济价值,还强调生态系统、基因、景观及物种等各层次的价值及作用[9]。

张建良[10]认为对生物多样性价值分类主要考虑生物多样性的存在状况、功能及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感知。

有学者认为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分使用与非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指现在或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产品能提供给人类的福利[11];而非使用价值是从伦理或道德角度来定义,通过当代人努力为后代人留下可能获得的福利,包括遗产和存在价值;还有学者认为分直接和间接价值。

如张晓秋[12]根据生物多样性产品是否具有实物性,将生物多样性资源价值分直接和间接价值。

张颖认为对生物多样性价值分类较一致的观点是认同D.Pearce C在1994年的分类系统:使用与非使用价值。

3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状况3.1主要的价值评估方法虽然多数文献运用经济价值分类方法,但不同作者所论述的评价方法不尽相同。

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与资本的市场发育程度,可将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本经济价值的评估研究方法分为以下3类[13]:(1)实际市场评估技术。

对具有实际市场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以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格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

评估方法主要有两类:市场价值法和费用支出法。

(2)替代市场评估技术。

生态系统的某些服务虽然没有直接市场交易和市场价格,但具有这些服务的替代品市场和价格,通过估算替代品的花费而替代某些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即以使用技术手段获得与某种生态系统服务相同的结果所需的生产费用为依据,间接估算生态系统价值。

这种方法以“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估算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

评估方法较多,包括替代成本法、生产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恢复和防护费用法、影子工程法,旅行费用法,资产价值法或享乐价值法,以及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预防性质法,有效成本法等。

(3)假想市场评估技术。

对没有市场交易和实际市场价格的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纯公共物品),只有人为地构造假想市场来衡量生态系统服务和环境资源价值,其代表性的方法是条件价值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或称意愿调查法。

3.2应用状况近年来,生物多样性评估方面的研究成为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前沿和热点,取得了显著进展。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评估研究基本可分为: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单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研究、生态系统单项服务价值的评估研究的等几方面。

3.2.1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综合了国际上已经出版的用各种不同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研究结果,在世界上最先开展了对全球生物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