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第1课时)(浙教科学九上)
合集下载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2.4物质的分类课件

类别 金属 非金属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酸 碱 盐
名称 镁 硫、氧气 氧化镁 二氧化硫
氢氧化钙 氯化钠、高锰酸钾
归纳总结物质分类的几种方法
物质的存在 状态、导电 性、溶解性、 颜色、气味、 可燃性、元
素组成等
在横线上写出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在括号里标明物质的类 别(金属、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
特征 一定含有碳元素 化学性质
具有可燃性,一般在空气中燃烧 时生成CO2和H2O。加热时易炭化, 不完全燃烧时有黑色的炭生成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组 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有机化合物一定含有碳元素
③氧化物 概念
判断依据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 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特征
先确定是不是化合物;是否由“二元一 氧”(两种元素,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组成
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4物质的分类
请根据生活经验列举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人们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
知识点 1 物质分类的方法
观察图中的物质,并按 它们的颜色进行分类
按颜色分类 白色: NaCl MgO 无色:H2SO4 O2 CH3COOH 黄绿色:Cl2 紫黑色:KMnO4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热稳 定性、酸碱性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提示 分类其实是寻找物质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具有相同点的可以归为 一类,不同的则分成不同的类别;分类的依据可以从物质的性质(包括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结构等多方面来寻找共同点或不同点。
3.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进行分类
(1)单质
判断依据
概念
a.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b.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九年级上科学_物质的分类_课件浙教版

无色片状结晶或 白色颗粒粉末
• 2、氧气、水、食盐 状态 • 3、氧气、二氧化硫 气味 • 4、氯化钾和碳酸钾 溶解性
纯净物之间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
味道、硬度
• 思考:利用物理性质,将下列几组物质
加以分类。
• 1、浓盐酸和浓硫酸 • 2、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 3、氯化钠和氯化银固体
• P41图2-1
观察
按颜色分类?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黄绿色
白色 紫黑色
按状态分类?
3、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三、利用物质的组成分类
三、利用物质的组成分类
二、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分类
无机物分类:a、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如:可燃性、助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二、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
由碳以外的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现有:1、空气;2、液态氮; 3、矿泉水;4、干冰;5、 胆矾晶体;6、碘酒;7、
浓硫酸; 8、乙醇。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一、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分类
思考:从物理性质考虑。分析 以下几组物质有何不同之处
1、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
外观呈黑紫色固体小颗粒,易溶于水, 水溶液为玫瑰红色
素
氧 化 物组成
不
非金属
(
按 无机
酸
同 )
氧化物
化合物由元素组成不两种化或合两物种由以的碳上化以元合碱 盐外素物的组。其成它的元纯素净组物成。
同
)有机 化合物
含碳的化合物
练习:
根据上述物质分类法,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 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 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
• 2、氧气、水、食盐 状态 • 3、氧气、二氧化硫 气味 • 4、氯化钾和碳酸钾 溶解性
纯净物之间的物理性质各不相同; 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
味道、硬度
• 思考:利用物理性质,将下列几组物质
加以分类。
• 1、浓盐酸和浓硫酸 • 2、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 3、氯化钠和氯化银固体
• P41图2-1
观察
按颜色分类?
无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黄绿色
白色 紫黑色
按状态分类?
3、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三、利用物质的组成分类
三、利用物质的组成分类
二、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分类
无机物分类:a、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如:可燃性、助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
二、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
由碳以外的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现有:1、空气;2、液态氮; 3、矿泉水;4、干冰;5、 胆矾晶体;6、碘酒;7、
浓硫酸; 8、乙醇。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一、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分类
思考:从物理性质考虑。分析 以下几组物质有何不同之处
1、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无色片状结晶或白色颗粒粉末
外观呈黑紫色固体小颗粒,易溶于水, 水溶液为玫瑰红色
素
氧 化 物组成
不
非金属
(
按 无机
酸
同 )
氧化物
化合物由元素组成不两种化或合两物种由以的碳上化以元合碱 盐外素物的组。其成它的元纯素净组物成。
同
)有机 化合物
含碳的化合物
练习:
根据上述物质分类法,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 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 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
物质的分类课件-九年级科学上册精品课堂(浙教版)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混合物
4.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 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②生石灰;③盐酸; ④熟石灰;⑤甲烷;⑥铜;⑦石墨;对上述物
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D)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无机化合物分类
无 机 分类标准 化合物 ( 组成)
氧化物:(分组类成标)准 酸:H2SO4 碱:NaOH 盐:KNO3
金 氧化属物:CuO 非 氧化金物属:SO2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酸: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 碱: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 盐: 电离时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方案二】
看颜色 固态
看状态
液态 看颜色
紫黑色
高锰酸钾
白色 加水 黄色
变蓝色 溶解 加热 色拉油
无水硫酸铜粉末
迅速熔化 蔗糖
难熔化
食盐
有酸味 闻气味 无色
无气味
冰醋酸 碳酸钠溶液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混合物 不同物质(不同分子)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空气,矿石,合金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常见物质的分类
分类
分类标准 ( 物质种类)
混合物 空气、溶液 纯净物 氧气、水、氯酸钾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4.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 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 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②生石灰;③盐酸; ④熟石灰;⑤甲烷;⑥铜;⑦石墨;对上述物
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D)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无机化合物分类
无 机 分类标准 化合物 ( 组成)
氧化物:(分组类成标)准 酸:H2SO4 碱:NaOH 盐:KNO3
金 氧化属物:CuO 非 氧化金物属:SO2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酸: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 碱: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 盐: 电离时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方案二】
看颜色 固态
看状态
液态 看颜色
紫黑色
高锰酸钾
白色 加水 黄色
变蓝色 溶解 加热 色拉油
无水硫酸铜粉末
迅速熔化 蔗糖
难熔化
食盐
有酸味 闻气味 无色
无气味
冰醋酸 碳酸钠溶液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混合物 不同物质(不同分子)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空气,矿石,合金
教学分析
Teaching Analysis
常见物质的分类
分类
分类标准 ( 物质种类)
混合物 空气、溶液 纯净物 氧气、水、氯酸钾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混合物。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第一册第二章第4节物质的分类(28张ppt)

(2)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Cu Fe Mg等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 H2SO4 CH3COOH
如:O2、N2、Fe、S等
A.特征: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必含氧元素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属于化合物 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 )
MgO KMnO4 NaCl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研究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同一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因此在对物质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
②是纯净物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C.分类: 按性质不同
金属 Cu Fe Mg等 非金属 O2 C S等
D.注意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 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
[思考·感悟]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 不一定,如由O2与O3组成的气体只有 一种氧元素组成,但属于混合物。
无色
无色
无色
白色 有颜色
黄绿色 氯化钠(白色).氯气(黄绿色) 氧化镁(白色) 高锰酸钾(紫黑色)
无 色 白色
紫黑色
硫酸.氧气.醋酸
按颜色分类
固体 固态
液体
液体
气体
为了便于研究和掌握物质的性质,人们按照 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 有 交叉分类法 和 树状分类法 。
交叉分类法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如CO、NO、 H2SO4 CH3COOH
如:O2、N2、Fe、S等
A.特征: 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②必含氧元素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属于化合物 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 ( )
MgO KMnO4 NaCl 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根据研究需要,可以从多种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同一种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因此在对物质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
②是纯净物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B.判别依据:①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 ②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C.分类: 按性质不同
金属 Cu Fe Mg等 非金属 O2 C S等
D.注意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 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
[思考·感悟]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提示] 不一定,如由O2与O3组成的气体只有 一种氧元素组成,但属于混合物。
无色
无色
无色
白色 有颜色
黄绿色 氯化钠(白色).氯气(黄绿色) 氧化镁(白色) 高锰酸钾(紫黑色)
无 色 白色
紫黑色
硫酸.氧气.醋酸
按颜色分类
固体 固态
液体
液体
气体
为了便于研究和掌握物质的性质,人们按照 一定的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常用的分类方法 有 交叉分类法 和 树状分类法 。
交叉分类法
浙教版《物质的分类》ppt课件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什么联系?
组成结构
决定 性质 决定
用途
科学家常常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1.物质 分类
分类标准 ( 物质种类 )
混合物 纯净物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4.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
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D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
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
金属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 是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 是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酸: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
碱: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
盐: 电离时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物质
混合物 空气、溶液
金属单质: Fe
单质
非金属单质:O2 Ne
纯 净
(稀有气体) 氧化物:
金属 氧化物:CuO 非金属
物
无机 化合物:
酸:H2SO4 氧化物: SO2
碱: NaOH
化合物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什么联系?
组成结构
决定 性质 决定
用途
科学家常常根据组成来给物质分类。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二、常见物质的分类
1.物质 分类
分类标准 ( 物质种类 )
混合物 纯净物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4.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
结果,其中错误的是-------------------( D )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
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
金属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 是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非金属氧化物: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另一种 是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酸: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H+的化合物。
碱: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的化合物。
盐: 电离时产生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浙 教 版 《 物 质的分 类》pp t课件1
物质
混合物 空气、溶液
金属单质: Fe
单质
非金属单质:O2 Ne
纯 净
(稀有气体) 氧化物:
金属 氧化物:CuO 非金属
物
无机 化合物:
酸:H2SO4 氧化物: SO2
碱: NaOH
化合物
浙教版课件《物质的分类》上课课件1

6.说出玻利瓦尔在拉美独立运动中的主 要事迹 ,简要 了解拉 美其他 国家和 地区的 独立运 动。
7通过了解日本大化改新是学习和模仿 中国文 明的史 实,懂 得善于 学习和 模仿他 人是提 高自身 素质的 一种重 要途径 。
8通过了解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学习 他不畏 困难的 坚强意 志和为 阿拉伯 民族统 一与幸 福而奋 斗的远 大抱负 。
按组成分 氧化物
按性质分
金属氧化物 Fe2O3 CuO Mn2O7
非金属氧化物
CO2 SO2 SO3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CO2 SO2 Mn2O7 CuO FeO Al2O3 ZnO
。。。
[问题解决]
下列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 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 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2、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
①前置后②盐必溶③K、Ca、Na不行
两类反应发生的条件:
1. 金属与酸/盐溶液置换反应的条件:
金属+盐溶液
新盐+新金属
条件:⑴前置后
⑵盐必溶
金属+酸
盐+氢气(H2)
条件:必须是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可 以置换出酸中的氢
Cu+HCl
不反应 Fe+HCl 反应
分析讨论
下面5个反应分别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2Na+2H2O==2NaOH+H2 2NaOH+ CuSO4== Cu(OH)2 + Na2SO4 Cu(OH)2==CuO+H2O Fe+CuSO4==FeSO4+Cu Fe2O3+3CO高=温 2Fe+CO2 Cl2+H2O=HCl+HClO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2.4物质的分类(36张ppt)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唯是单一质。
混合物和与纯净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 ( )
尿素、赤铁矿石
B.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混合而成,彼此间不发生 化学反应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 不同种分子
没有固定 没有
·科学广东教育版
例题与练习
例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
硫磺、木炭组成,属于 A. 纯净物
A
B
C
有机物: C2H5OH 、CH4
FeCl2 B.
A.冰、干冰、醋酸
提示:对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概念的正确理解!
M、N是由不同类别的微粒构成的单质。
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天然水,冰水混合物 D.
盐:不一定有金属元素
试回答:⑶用久的铝壶内有水垢(主要成分为 ⑷Na2CO3、CuSO4;
(4)一种可溶性的盐
白色
无色 无色
无色 黄绿色
白色 紫黑色
按颜色分类
固体
按状态 分类
液体
液体
固体
固体
气体 气体
你还有其他分类方法吗?
按溶解性分:
可溶物质: NaCl H2SO4 Cl2
KMnO4 CH3COOH
难溶物质: O2 MgO
无气味物质:NaCl H2SO4 O2
按气味分:
MgO KMnO4
有气味物质:CH3COOH Cl2
试回答:⑵当有人被蚊虫(释放一种酸性物质) 叮咬后,为减轻疼痛,可在伤处涂____。 【答案】⑵④或⑤;
专题突破:
【例2】化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下表是生
活中常用物质溶液的PH值及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除C、CO、CO2、□CO3外)
浙教版课件《物质的分类》上课课件1

目前,人类已知的化学物质的种类约 3000多万种,对于这么多的化学物质和 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为了更好地认识 和学习它们,你有何良策?
对化学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 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K2CO3
4.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 讲述, 使学生 认识到 罗斯福 新政在 维护资 本主义 制度的 前提下 进行调 整改革 ,克服 了危机 ,但不 能根本 消除危 机。引 导学生 辩证地 看待资 本主义 国家的 改革和 内部调 整。
5.了解“三角贸易”的背景,知道“三角 贸易”路 线和内 容,能 概括出 殖民扩 张的大 致手段 。
1.书面语是由口语加工而成的,大多 采用书 面形式 表达, 由于言 者与听 者、作 者与读 者不是 直接接 触,所 以在修 辞上要 求有严 密性、 系统性 和规范 性。
2.本文是一篇充满激情、现场发挥的 讲演词 ,口语 色彩极 浓,从 而更好 地表达 了自己 的感情 。
3.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 使学生 认识到 历次危 机爆发 的形式 虽有所 不同, 但就其 根源来 讲,都 是源于 资本主 义社会 的基本 矛盾。
9.掌握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联 系当今 考试的 实际培 养分析 问题的 能力; 学生对 唐朝人 衣食住 行的时 尚和博 大宏放 的精神 面貌的 了解, 感知科 举制度 的创新 对社会 进步的 促进作 用;想 象唐朝 人的生 活,培 养学生 丰富的 想象力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2)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把化学反应分为: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3)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失氧:
对化学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1.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 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K2CO3
4.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的 讲述, 使学生 认识到 罗斯福 新政在 维护资 本主义 制度的 前提下 进行调 整改革 ,克服 了危机 ,但不 能根本 消除危 机。引 导学生 辩证地 看待资 本主义 国家的 改革和 内部调 整。
5.了解“三角贸易”的背景,知道“三角 贸易”路 线和内 容,能 概括出 殖民扩 张的大 致手段 。
1.书面语是由口语加工而成的,大多 采用书 面形式 表达, 由于言 者与听 者、作 者与读 者不是 直接接 触,所 以在修 辞上要 求有严 密性、 系统性 和规范 性。
2.本文是一篇充满激情、现场发挥的 讲演词 ,口语 色彩极 浓,从 而更好 地表达 了自己 的感情 。
3.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 使学生 认识到 历次危 机爆发 的形式 虽有所 不同, 但就其 根源来 讲,都 是源于 资本主 义社会 的基本 矛盾。
9.掌握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联 系当今 考试的 实际培 养分析 问题的 能力; 学生对 唐朝人 衣食住 行的时 尚和博 大宏放 的精神 面貌的 了解, 感知科 举制度 的创新 对社会 进步的 促进作 用;想 象唐朝 人的生 活,培 养学生 丰富的 想象力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2)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把化学反应分为: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3)根据反应中物质得氧或失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你另外设计两种方案,将这七种物质进行分类
可溶物质: NaCl H2SO4
按溶解性不同分:
Cl2 KMnO4
难溶物质: O2 MgO
CH3COOH
无气味物质:NaCl H2SO4 O2
按气味不同分:
KMnO4
有气味物质:CH3COOH Cl2
MgO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物质分类】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
(非金属 )生石灰 CaO (金属氧化物)
硫酸铝 Al2(SO4)(3 盐 )钡
Ba ( 金属 )
干冰
CO2 (非金属氧化物)熟石灰 Ca(O H)2( 碱
)
磷酸 H3PO4 ( 酸 )烧碱
NaOH ( 碱 )
碳酸钙 CaCO3( 盐 )氧化钠 Na2O (金属氧化物)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活动】 7只烧杯分别装有如下物质:
蔗糖、食盐、无水硫酸铜粉末、高锰酸钾、色拉油、碳酸钠溶液、
醋酸
你能说一说各种物质分别有哪些性质吗?如何区分?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1、外观:把硫酸铜(蓝)、色拉油(黄)和高锰酸钾(紫)鉴 别出来
2、气味可以将醋酸鉴别出来
畅言教育
【物质分类树状图】
单
纯质
净
物
物 化
质
合
物
混
合
物
金属
非金属
无机 化合物
有机 化合物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氧化物 酸 碱 盐
金属 氧化物
非金属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1、实验室中的药品 常按物质的性质、类 别等不同而有规律地 放置。在做“酸的性 质”实验时,实验桌 上部分药品的摆放如 下图所示。某同学取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按颜色分:
白色 紫黑色 黄绿色
有色物质: MgO KMnO4
Cl2
无色物质: O2 H2SO4 CH3COOH NaCl
按状态分:
气态物质: O2 Cl2 液态物质: H2SO4 CH3COOH 固态物质: MgO KMnO4 NaCl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氧化物又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如图所示的图中哪些是无机化合物?哪些是有机化合物?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化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如水、食盐 等,也包括少数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碳酸盐等。 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除外)。 有机化合物有许多种类,它们都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如在氧气中燃烧生 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炭产生。
A.溶解性
B.可燃性
C.石灰水
D.气味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 它们人们常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4、在横线上写出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在括号里标明物质的类别(金属、 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酸、盐)。
氯气 Cl2
3、将冰醋酸加入其余三个烧杯,有气体产生的为碳酸钠溶液
4、将蔗糖和食盐加入高锰酸钾中,如果高锰酸钾有褪色,证明 为蔗糖
畅言教育
谢谢观看!
畅言教育二维码 扫一扫,提出你的建议!
用KOH溶液后应把 它放回位置( D )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2.有下列六种物质:①纯净的空气 ②氮气 ③硫磺 ④矿泉水 ⑤氯酸钾 ⑥黄酒,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① ④ ⑥ ;属于纯 净物的有_②___③___⑤___。
3.在下列物质或性质中,不可能将CO和CO2区别开的是( D )
畅言教育
第2章 ·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2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 | 上册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超市里商品种类繁多, 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 伊利纯牛奶吗?
畅言教育
将图中的物质进行分类?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请 先 按 颜 色 和 状 态 分 类
畅言教育
可溶物质: NaCl H2SO4
按溶解性不同分:
Cl2 KMnO4
难溶物质: O2 MgO
CH3COOH
无气味物质:NaCl H2SO4 O2
按气味不同分:
KMnO4
有气味物质:CH3COOH Cl2
MgO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物质分类】 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
(非金属 )生石灰 CaO (金属氧化物)
硫酸铝 Al2(SO4)(3 盐 )钡
Ba ( 金属 )
干冰
CO2 (非金属氧化物)熟石灰 Ca(O H)2( 碱
)
磷酸 H3PO4 ( 酸 )烧碱
NaOH ( 碱 )
碳酸钙 CaCO3( 盐 )氧化钠 Na2O (金属氧化物)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活动】 7只烧杯分别装有如下物质:
蔗糖、食盐、无水硫酸铜粉末、高锰酸钾、色拉油、碳酸钠溶液、
醋酸
你能说一说各种物质分别有哪些性质吗?如何区分?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1、外观:把硫酸铜(蓝)、色拉油(黄)和高锰酸钾(紫)鉴 别出来
2、气味可以将醋酸鉴别出来
畅言教育
【物质分类树状图】
单
纯质
净
物
物 化
质
合
物
混
合
物
金属
非金属
无机 化合物
有机 化合物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氧化物 酸 碱 盐
金属 氧化物
非金属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1、实验室中的药品 常按物质的性质、类 别等不同而有规律地 放置。在做“酸的性 质”实验时,实验桌 上部分药品的摆放如 下图所示。某同学取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按颜色分:
白色 紫黑色 黄绿色
有色物质: MgO KMnO4
Cl2
无色物质: O2 H2SO4 CH3COOH NaCl
按状态分:
气态物质: O2 Cl2 液态物质: H2SO4 CH3COOH 固态物质: MgO KMnO4 NaCl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混合而成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可分为:金属和非金属 化合物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又可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氧化物又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如图所示的图中哪些是无机化合物?哪些是有机化合物?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化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可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如水、食盐 等,也包括少数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碳酸盐等。 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除外)。 有机化合物有许多种类,它们都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如在氧气中燃烧生 成水和二氧化碳,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炭产生。
A.溶解性
B.可燃性
C.石灰水
D.气味
自然界中物质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 它们人们常常要对它们分门别类。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4、在横线上写出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在括号里标明物质的类别(金属、 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碱、酸、盐)。
氯气 Cl2
3、将冰醋酸加入其余三个烧杯,有气体产生的为碳酸钠溶液
4、将蔗糖和食盐加入高锰酸钾中,如果高锰酸钾有褪色,证明 为蔗糖
畅言教育
谢谢观看!
畅言教育二维码 扫一扫,提出你的建议!
用KOH溶液后应把 它放回位置( D )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2.有下列六种物质:①纯净的空气 ②氮气 ③硫磺 ④矿泉水 ⑤氯酸钾 ⑥黄酒,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① ④ ⑥ ;属于纯 净物的有_②___③___⑤___。
3.在下列物质或性质中,不可能将CO和CO2区别开的是( D )
畅言教育
第2章 ·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2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 | 上册
畅言教育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超市里商品种类繁多, 你能以最快的速度找到 伊利纯牛奶吗?
畅言教育
将图中的物质进行分类?
浙江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 上册
请 先 按 颜 色 和 状 态 分 类
畅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