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羊布氏杆菌病及诊治

合集下载

羊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 养羊技术

羊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养羊技术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

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

该病分布很广,不仅感染各种家畜,而且易传染给人。

据报道有60多种动物能感染此病。

全世界广泛传染此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危害很大。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羊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症状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1、病原布鲁氏菌是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无芽孢,无荚膜,呈球杆状。

组织涂片或渗出液中常集结成团,且可见于细胞内。

布鲁氏菌在土壤、水中和皮毛上能存活几个月,一般消毒药能很快将其杀死,如1%来苏尔、2%福尔马林或5%生石灰乳15 min 就可将其杀死。

2、流行病学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是病畜及带菌者,主要传播途径是消化道,也有实验证明,如果皮肤有创伤,更易为病原菌侵入,也可经配种感染。

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后对该病极为易感。

羊群一旦感染此病,主要表现为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

3、临床症状多数病例为阴性感染,常不表现症状,首先被注意到的症状也是流产,但不是必有的症状。

流产前,食欲减退,口渴,萎顿,阴道流出黄色黏液等。

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第3~4个月,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少部分病羊发生乳房炎和支气管炎。

4、病例变化剖检常见病变是胎衣呈黄色胶胨样浸润,有些部位覆盖有纤维蛋白絮片和脓液,有的增厚并有出血点。

流产胎儿主要为败血症病变,皮下呈出血性浆液性浸润,脐带常呈浆液性浸润,淋巴结、脾脏和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有的散有炎性坏死灶。

公羊得病时,可发生化脓性坏死性睾丸炎,睾丸肿大,后期睾丸萎缩。

5、诊断要点由于发生流产的病因很多,而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均无明显的特征,同时隐形感染较多,因此确诊要依靠实验诊断。

分离培养鉴定是诊断布鲁氏菌病最可靠的方法,只要从病羊体内或排出物中发现病原体即可确诊。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疫情诊断和处置措施1. 引言1.1 什么是羊布氏杆菌病疫情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属于人畜共患病。

布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方式传播给人类和动物。

羊布氏杆菌病在家畜中尤为常见,特别是在羊群中更易发生。

患病动物体内布氏杆菌可通过分泌或排泄物排出,污染环境后被其他动物吸入或消化道感染,造成病情传播。

羊布氏杆菌病在人类中的发病率较低,但一旦发生感染,易引起高热、全身肌肉疲乏、头痛等症状。

严重时可能导致心肌炎、肝脏炎等严重并发症。

及时了解羊布氏杆菌病的疫情情况,加强防范措施,对于预防疫情的扩散和控制至关重要。

1.2 病原体介绍羊布氏杆菌(Brucell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是引起羊布氏杆菌病的致病菌。

该细菌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能在环境中存活很长时间,对热和干燥的适应能力较强。

羊布氏杆菌可引起家畜和野生动物等各类哺乳动物的感染,其中以牛、猪、羊等家畜为主要宿主。

人类感染通常是通过与感染动物接触、食用感染动物的未熟肉或未经消毒的牛奶等途径传播。

羊布氏杆菌在体内主要寄生于巨噬细胞内,可以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症状。

羊布氏杆菌具有潜伏期长、症状不具特异性等特点,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了解羊布氏杆菌的特性和传播途径对于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控羊布氏杆菌病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对羊布氏杆菌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疫情的警惕性,减少感染风险,保障公共健康安全。

1.3 病情传播途径羊布氏杆菌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包括:1.接触感染: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食用、饮水、进食被感染动物的肉或乳制品等食物,或者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的体液、分泌物、粪便等而感染。

2.呼吸道感染:空气中的飞沫、尘埃和动物排泄物悬浮微粒中的布氏杆菌,可被呼吸道吸入感染。

3.性接触传播:罕见情况下,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能感染布氏杆菌。

4.垂直传播:孕妇感染布氏杆菌,可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导致垂直传播。

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诊疗与防治

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诊疗与防治

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诊疗与防治摘要:布鲁氏杆菌病是反刍类动物发生流行率相对较高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没有针对性治疗药物,发生流行扩散后会威胁地区牛羊养殖安全。

该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与预防措施,希望更好地控制该感染病的发生,降低造成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牛羊养殖;布鲁氏杆菌病;防治措施引言布鲁氏杆菌病属于畜牧养殖常见疾病,牛羊患上布鲁氏杆菌病,不仅会影响到牛羊养殖的综合效益,而且疾病的扩散速度极快,病症影响较为严重,还会造成疾病的流行。

近年来,我国牛羊养殖业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方向不断发展,养殖数量与养殖密度持续增加,增加了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发病率,发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患病畜禽的直接传染所导致。

因此,必须增强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强饲养管理与养殖人员防疫意识。

1病原学特征、临床症状、病理变化1.1病原学特征布鲁氏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染色的棒状杆菌,两端钝圆,不存在鞭毛,不具备运动性,繁殖生长中不能形成芽孢。

病原具有多种复杂抗原结构,能够导致动物出现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一般不会形成外毒素,但繁殖时产生的内毒素危害较严重。

不同条件之下,布鲁氏杆菌存活能力不同,污染环境可长时间存在,达半年以上;排泄物和分泌物中可存活40天以上;患病羊分泌的乳汁以及肉制品中也会携带布鲁氏杆菌,存活时间可达60天以上。

干燥低温时,布鲁氏杆菌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强,但对热环境比较敏感,60℃下30 min就可将其杀死。

此外,布鲁氏杆菌对常用消毒剂抗性相对较差,3%石炭酸、3%来苏尔溶液、2%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够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1.2临床症状1.2.1患病牛当牛感染后,其潜伏期为4周或更长时间。

怀孕母牛感染后易引起流产或不容易保胎,一般怀孕4~8个月的母牛感染后容易出现流产症状,而且患病母牛流产前后分泌物的颜色有明显的差异,流产过程中的分泌物多为灰白色,而流产后的分泌物则表现为红色或灰色,同时还会伴随一定的刺激性气味。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2篇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2篇

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2篇篇一:羊布病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羊布病又称羊痫热病,是一种由布氏杆菌引起的动物传染病。

布氏杆菌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细菌,能在动物体内存活很长时间。

羊布病主要通过感染了布氏杆菌的动物卖肉、卖乳、接触分泌物和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给人类。

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精神障碍、颅内高压等并发症。

羊布病的症状:1、发热:患者体温较高,一般为38℃以上。

2、头痛:患者头痛较为严重,经常持续到晚上,甚至一周以上。

3、全身不适:患者感到全身发酸、乏力、食欲不振等不适症状。

4、皮肤瘀点:患者在发病初期,身体某些部位会出现瘀斑或皮疹,呈不规则的淡红色斑点,手指、脚趾等处的皮肤也可能会出现类似的症状。

5、关节疼痛:患者关节疼痛较为明显,容易使患者感到不适。

6、眼结膜充血:患者眼结膜充血,有时还会出现结膜水肿、流泪等一系列症状。

7、心律不齐:患者出现心律不齐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昏厥等情况。

羊布病的治疗方法:1、抗生素治疗:羊布病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可以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常用的抗生素包括头孢呋辛、红霉素、多黏菌素,严重病例可使用氯霉素。

2、症状治疗:病人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症状治疗。

可以使用解热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的头痛、发热等不适症状。

3、静脉营养:病人在病情较重时需要进行静脉营养,保证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供应,加快机体的康复。

4、病人隔离和消毒:病人需要隔离治疗,防止病毒传染给他人。

病区、病床和医护人员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和隔离措施。

5、病人康复:病人在康复阶段需要多进行锻炼和劳动,以加快身体的康复,防止疾病再次发生。

总之,对于羊布病患者而言,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同时,大众们也要重视对羊布病的预防,少食生肉、生鲜乳制品等,避免接触患有布氏杆菌的动物,保持个人卫生习惯等都是预防羊布病的重要措施。

牛羊布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要点及防控措施

牛羊布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要点及防控措施

502023.10牛羊布氏杆菌病诊断技术要点及防控措施刘先萍(青海省甘德县青珍乡畜牧兽医站,青海 甘德 814100)牛羊布氏杆菌病是牛羊常见疾病,其能直接影响母畜繁育,降低幼畜存活率,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了解该病的诊断技术要点,并在日常工作中做好防护措施,实现对该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对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牛羊布氏杆菌病常见症状牛羊布氏杆菌病属于隐性感染疾病,其主要表现症状为流产。

怀孕三个月左右的牛羊若患有布氏杆菌病,则极有可能出现流产现象。

在患病母畜流产前期,会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者是坐立不安,情况严重时,还可能患子宫内膜炎,阴道还会排出污秽物。

此外,通过调研可以发现,部分牛羊在患有布氏杆菌病后会患上乳腺炎、关节炎等多种并发症,部分公畜在患病后还会患上严重的附睾炎与睾丸炎,导致其无法正常繁育。

因此必须要认识到该种疾病的严重性,并全面加大研究投入,以降低该疾病的发生率,在疾病发生时要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有效保障牛羊健康。

2 牛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技术要点在发现牛羊出现上述症状时,养殖户可初步判断牛羊患有布氏杆菌病。

如要确诊,则必须在实验室实施检查,进而精准判断牛羊所患疾病,以免对后续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检查时,应重点检查以下内容。

2.1 细菌学检查细菌学检查是牛羊布氏杆菌病的常见诊断技术之一。

在实际工作中,需先在无菌状态下对流产牛羊胎儿的胎衣、胃内容物、淋巴结、患病母牛羊的脓肿脓汁及阴道分泌物等进行采集,并结合规范要求将采集的样本制作为涂片。

然后,对涂片进行干燥处理。

利用火焰对其固定,用2%的沙黄进行加温染色。

在完成水洗操作后,用1%的孔雀绿水溶液进行复染。

在确认上述各项操作均符合要求后,应及时开展涂片的清洗与镜检工作。

在检查过程中若发现涂片呈蓝色,即代表牛羊患有其他疾病;若发现呈红色,即代表牛羊患有布鲁氏杆菌病。

2.2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对已有的布鲁氏杆菌抗原检测被检牛羊血清中存在的抗体进行利用,以此判断牛羊是否患有布氏杆菌病。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
以 制 止 流产 的继 续 发 生 。
短期净 化羊群是十 分闲难 的 , 凶此 , 平 时做 好综合 防控丁作
非常重要 。
总之 , 对病羊群 采取综合措施 以后 , 如果 羊群没有 流产
及其他明显的症状 , 并且连续 3次检疫 ( 间隔 2 - 3个 月 ) 均为
抗 力。随着年龄的增 长易感性增强 , 性成熟后对本病 非常易 感。 一般 新发病 的羊群流产率可达 5 0 %以上 , 老疫 区的病羊 ,
发 生 流 产 的很 少 , 而子宫炎 、 胎 衣 不 下 以及 久 配 不 孕 的羊 增
验, 检出的病羊隔离饲养 , 成立病羊饲养场 ; 定期进行预防免
疫, 常用的羊的菌苗有布氏杆菌 1 9号弱毒菌苗 、 布 氏杆菌羊 型 5号 弱毒菌苗 和猪 型二 号活菌冻干苗。布氏杆菌 l 9号弱 毒菌苗 只适用 于绵羊 , 4月龄 以下 的羔羊 , 妊娠母 羊 , 病、 老、 弱者不能注射 。
多 。饲养管理不 良、 羊群拥挤 、 寒冷潮湿 以及饲料不足 , 都能
草 食 动 物
羊布 氏杆菌病 的诊 断和 防控
巴特 尔
( 甘肃省肃北蒙古族 自治县 畜牧兽 医局 ,甘肃 肃北 7 3 6 3 0 0 )
DOl : 1 0.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 1 7. 0 1 . 0 4 6
2 诊 断 方 法
3 . 3 病羊群的净化措施
3 . 3 . 1 隔离病羊 建立布 氏杆菌病 阳性羊群 。 定期采用凝集 试 验普 遍检疫 ,将检 } I J 的 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隔离饲养 , 固 定地址 , 配备专人 , 严格执行 隔离措施 , 减少与外界 的联 系 , 避免病 羊与健康羊接触 。对隔离的 阳性羊继续利用 , 逐步淘 汰, 逐步净化 。 3 . 3 . 2 加强 消毒及兽 医卫生措施。 对被污染 的羊舍 、 运 动场 、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处置措施

羊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处置措施
很低遥 如果采用细菌分离检测法袁则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袁而 且操作流程较为复杂遥 要想对该疾病进行准确诊断袁建议采 用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聚试验进行诊断袁能够保证诊断 结果的准确性遥 但是这种诊断方法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 定的弊端袁无法对抗体进行准确分辨袁可以使用布鲁氏菌单 克隆抗体进行试验袁能够保证检测效果遥 4 处置措施
羊在患病之后会出现采食量减少袁 身体消瘦的症状袁怀 孕母羊流产多见于妊娠后的 3~4 个月遥 在出现流产症状之 前袁采食量逐渐减少袁精神不佳并表现不安状态袁阴道有黄色 液体流出袁流产后会发生子宫内膜炎袁同时伴有恶露排出遥 新 生羊羔的抵抗力比较差袁存活率低袁流产母羊会长时间处于 消瘦状态遥 2 实验室检验
让养殖人员对该疾病有正确的认知袁在养殖期间注重个 人防护遥 根据该病的特点作针对性宣传袁让饲养人员能够主 动进行预防袁规范自身的行为遥 若母羊出现流产情况袁养殖人 员需要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对母羊进行处理袁对生产污物进 行无公害处理遥 5 预防措施
畜牧业发展水平在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袁疾病发生率也有
所提升袁这给养殖人员带来了一
对病羊流产胎衣和胎儿的肝尧脾尧淋巴结等 组织进行采样袁制成涂片袁染色后镜检袁可发现革兰氏阴性的 红色球杆状布鲁氏菌遥
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袁若呈阳性则说明 羊只疑似患病袁然后再用试管凝集试验袁若呈阳性则可以确 诊遥 3诊断
. A菌l是l羊细布胞Ri氏内g杆寄h菌生ts病袁用感实R染e验后s方e主法r要v通症e过d状对.为病母羊羊检流测产细袁由菌于的布阳氏性杆率
要对呈阳性的病羊进行淘汰袁并进行无公害处理遥 对病 羊的粪便尧被污染的草料等要进行发酵处理袁同时进行全面 消毒袁可以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生石灰粉对圈舍内的各个部 位进行消毒遥 在前 15d袁1 次 /2d袁之后消毒 1 次 /d袁消毒 3 次 后袁每 15d 消毒一次遥 要对呈隐性的病羊进行隔离养殖袁并安 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养殖袁要做好防护工作袁同时对羊的 状态进行细致观察袁禁止屠宰销售遥

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

羊布鲁氏杆菌病诊断与防治关确吉X u m u s h o u y i羊布鲁氏杆菌病简布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人畜共患病。

布鲁氏杆菌的侵染途径十分特殊,主要在动物和人体的细胞组织当中繁殖,当病原进入细胞之后,多种药物的防护效果低下,常常治疗无效,造成患病动物呈现慢性发病经过,危及到动物的正常繁殖和正常生长。

牛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易感性很强,大多呈现地方性流行或散发流行,发病范围十分广泛。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羊布鲁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过程,希望通过严重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布氏杆菌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虽然造成的死亡率降低,但会危及到动物的正常生长和正常繁殖,使得养殖场繁殖母羊和种公羊的生产能力显著下降,繁殖机能降低,甚至会使得大量的种羊淘汰处理,危及到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处置于妊娠阶段的母羊受到病原体染之后,往往在任何时间段突然出现流产现象,产下死胎僵尸胎,并且流产物和流产胎儿当中会携带有大量的病原,向周围扩散蔓延之后,很容易造成其他阳性感染。

要想有效防范布鲁氏杆菌病所造成的危害,就需要加强该类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疾病的简单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控制病源向四周传播蔓延,保证养殖安全。

1、流行特点布鲁氏杆菌的传播渠道多种多样,既可以通过污染周围环境传播,也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更可以通过交配经生殖系统垂直传播。

该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通常不受季节的影响,在任何年龄品种的羊群当中都可以出现发病和感染情况。

通常情况下,成年阶段的羊比幼龄羊的易感性更强,繁殖母羊的易感性要高于种公羊。

没有免疫接种的繁殖母羊和没有发病的母羊,对布鲁氏杆菌的易感性最强。

恢复健康的羊群即便能够获得免疫能力,但是仍然会携带有大量的大量的布鲁氏杆菌向外排出病原,是最危险的传染源。

一旦养殖环境受到病原菌污染,布鲁氏杆菌很可能会通过饮水槽、饲料环境大量繁殖,传播给健康羊群。

尤其是妊娠阶段的母羊受到病菌侵染之后,可以在任何阶段突然出现流产现象,产下死胎消失胎,并且流产物当中会携带有大量的病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状布 氏杆菌 ,其他 菌呈 绿色 。( )变态 反应诊 断 。羊 群 3 检 疫运 用 此 法 。( 4)凝 集 反应 。常 用 的有GBT16 6 / 84 .
20 《 0 2 动物布 鲁 氏菌病 诊断技 术》 血清虎 红平 板凝 集试 验 ,在 4 8 n 可 以看 到结 果 。( )分 子生物 学方 法检 — mi应 5
肿 、皮 脂渗 出、皮 屑脱落 ,有 小脓肿 ,皮肤 瘙痒 、色素
沉着 。经确 诊为螨虫和真 菌混合感染 的皮 肤病 。通过4 周 的治疗 ,病情 得 以缓解 ,基本稳 定 。并下 医嘱该病 犬不 能种用 或怀 孕 ,以免影 响治疗 。但 由于犬主 没有看 管好 而 使该 犬意外 怀孕 ,而 且在怀 孕期 间也不 能通过各 种途 径 给药 ,使病 情恶 化 ,然 后蔓 延到全 身 。直 到病犬 分娩 后 再次来动物医院诊治。
3 症状
引起 母 羊流 产 , 多发 生于 怀 孕后 第 3 4 月 ;流 产 ~个
前 ,发 热 ,卧地 ,不喜 吃草 料 ,喜 喝水 , 阴户发红 ,流 出黄 红 色 液 体 ;流 产 母 羊 常 发 生乳 房 炎 、 关节 炎和 水 肿 ,表 现 跛行 ;胎 衣 不 下 或 部分 或 覆 有 纤 维 蛋 白和 脓
后 肢髋 关节 以下各个 关节 出现肿 胀 ,肿 胀最 严重 部位 比 正常部位的周长长3m,皮肤发红 ,触之 有热痛感和捻 发 c
和 继 发性脓 皮病 。本文 所描述 得的就 是一例 由真 菌和螨 虫混合 感染 后继发 性脓 皮病 。在治疗 过程 中 ,根 据病情 和药 敏试验 的结 果 ,调 换局 部涂抹和 全身抗 菌 消炎 的药
物 ,取得 了满意 的效果 。 目前 犬脓 皮病 是 由化脓 性细 菌感 染而 引起 的一种常 见皮 肤疾病 。使 犬主较 为 困惑 ,它 不仅病 因 多,病原 间 交 叉 感染 ,是 高 度接 触 性 的 人 畜共 患 病 ,而 且 病情 顽 固 ,病程 长 ,治愈率较 差 ,经常 复发 ,预防效 果也不 理 想 。引起 皮肤病 的病 原很 多,通过 病犬 皮肤 临床 诊 断和 病 原 体检 查 ,常 见 的有 细 菌 、 真菌 、螨 虫等 ,感 染 率 高 ,危 害大 。而多数 是混合 感染 ,如不 及时 治疗或用 药
型 :牛 种、羊种 、猪种 、绵 羊种 、犬种 和沙林 鼠种 ,前5
种感 染家 畜 ,其 中羊 种 的致 病力 最强 ,牛 型最弱 ,猪 型 居 中 ,传 染 源 以羊 为 主 ,牛 次 之 , 感染 者 以牧 民 、 兽 医 、屠 宰工人 为多。 布 氏杆菌呈 球状 ,无 芽孢 、无 荚膜 、无鞭 毛 ,非抗 酸性 。组织 涂 片或渗 出液 中常集 结成 团 ,细 胞 内或培养 物 中常 呈单 个 排列 。布 氏杆 菌在 干燥 的土壤 存 活 ld O 之 久 ,干热 10 5 ℃消毒6 mi才能杀死 ,煮沸 1~ 5 n 能 0 n 5 2 mi才 杀死 。临床上 常用2 %的漂 白粉、05 0 . %过氧 乙酸 和1 %氢 0
1 发 病经过
该犬前来 就诊时发现 在面部 、耳朵 、四肢 、前 胸、
病健 结合 部稍用 力刮擦 ,刮擦 表面 直到 出现渗 血为 止 , 不 同部位 取两处 ,将 刮下的病料送 实验室备检 。 ( )刮 1 取患部皮肤边缘皮屑 ,放置在载玻片上 ,滴加 1% Na H 0 O
背 部 、腹下 、腋窝 、大腿 内侧和尾 根等 局部 ,剧烈 的瘙 痒 。表 现脱毛 、抓痒 、毛 囊红肿 、脓疱 ,最初 先从 眼周 围、上 下颌 、唇周 围开始 ,后来 严重 时扩散 到颈部 、 四
热 、关节 痛 、淋 巴结及肝 脾肿 大、 男性 睾丸炎 ,女性 卵
巢炎或流产 。
5 诊断 51 临床诊 断 根据流 行病学 资料 ,流产 胎儿 、胎衣 的 .
病 理特征 、胎 儿滞 留及不 育等进 行初 步诊 断,确诊 需要 进行实验室诊 断。
1 病原
布 氏杆 菌是革兰 阴性需氧 秆菌 ,有6 个种 , 1个 生物 9
氧 化钠溶液消毒 。 2 流行病学 本病 母羊较 公羊 易感 性 高,性 成熟 后对 本病极 为 易
感 。传 染源 主要 是病羊 及带 菌羊 ,最危 险 的是受感 染 的 妊 娠母 羊 ,在流产 和分 娩 时,将 大量病 原 随胎儿 、羊水
和 胎 衣 排 出 。 病 原 体 主 要 存 在 于 病 羊 的 生 殖 器 官 、 内脏
疫 ,成羊每 年进行2 次检疫 ,对 检 出的阳性 羊要及 时捕杀 处理,不能留养或给予治疗。 63 免疫接种 当年新生羔羊通 过检疫呈阴性 的,用“ . 布
液 ,增 厚 ,有 出血 点 ;流产胎 儿呈 败血 症变化 ;公 羊睾
丸肿大 。
氏杆菌2 号弱毒活菌苗” 饮服或注射 。如 羊群 大,可按全群
形成皱 褶和 皱裂及 小脓疱 和脓 疱疹 ,造成 局部 出血 ,渗 出,有 不 同程度 的脱屑 、毛干 变脆 易断 ,毛根 易脱 ,毛 囊发 炎 ,严 重 的表 现为 大面积 脱毛 ,脱毛 区红色 丘疹 变 大 ,从粟粒 到铜钱 大小 不等 。皮肤 隆起 ,发红 ,结 节病
不 当 ,就 会使 犬 自身啃挠 导致皮肤 溃破 细菌感 染化脓 ,
测 细 菌 ,I P R 。 / C 法 I ]
和 血 液 。羊 通 过采 食 被 污 染 的饲 料 、饮 水 经 消 化道 感 染 。经 皮肤 、黏膜 、呼吸道 以及交 配也 能感 染 。人 类则 是 通 过 与 患 病 家 畜 的接 触 ,如加 工 病 羊 肉等 消 毒不 严 格 ,服 用 了污染 的奶及 畜 肉,吸入 了含 菌 的尘土或 菌进 入 眼结合膜 等途径,也容易感染本病 。
肢 、腹 下部 、股 内侧 及 四肢游 离部 ,引起皮 肤变厚 、红
溶液2 ,在 微弱火焰上加 热 ,使皮 屑软化透 明,覆盖玻 滴 片 ,低倍镜 下观 察 ,发现黄 色小抱 子菌 ,可初 步诊 断为
真菌 感染 。( )将刮取物 放在载 玻片上滴 加2 3 0 2 ~ 滴5 %甘 油 ,加盖 玻片 ,在显微 镜下 检查 ,发现 螨虫 虫体 ,可初 步 诊断 为犬螨虫 感染 。( )从病变 部采 取皮 屑、结 节 、 3 脓 汁 ,通 过分 离培养和 生化 试验 ,制成 涂片 标本 ,进行 革 兰 氏染色 ,镜 检结 果为典 型革兰 氏阳性球 菌 ,呈 葡萄 状排列 ,故确定 为葡萄球菌感染 引发 的脓皮病 。 通 过临床 检查 结合 实验 室诊断 ,可确 诊 该病犬 患螨 虫和真菌混合感染 ,继发细菌感染脓皮病 。
2 1 年第 3 ( 02 期 总第 12 8
防治
浅 谈 羊 布 氏杆 菌病 及诊 治
智艳 丽 ( 河南省偃师市畜牧局动物疫病 预防控制中心 4 1 0 79 ) 0
中图分类号 :¥ 5 . 8 82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7 32 1 )30 2 .2 0 71 3 (0 20 0 90 或 白色 黏 液及 絮 状 物 , 胃黏 膜 和 浆 膜 上有 出血 点 ,腹 水 、胸水 微红 ,皮 下呈 出血性浸 润 。肝 、脾 、淋 巴结 有
52 实验 室诊断 ( )样品采集 。做 好个 人防护工作 : . 1
穿上 防护 服 ,一次性 口罩 、手套及 护 目镜 。血液采 集方 法 :采血 者 用左 手在 采血 部位 稍下 方( 心 端) 近 压住 静脉 血 管 ,使 之充 盈、怒 张 ,右 手持采 血针 头 ,沿 颈静 脉与 皮肤 呈4 。角 ,迅速刺 入皮肤 及血 管 内如见 回血 ,平行 5 地将针头再伸入 血管 内12 ̄,放开压迫脉 管的左手 ,收  ̄c 集血 液 。( )细菌学 诊断 。取流产 胎儿 的 胃内容物 、脾 2 脏 、肝脏 、淋 巴结 、胎 膜 、羊水 、胎盘 坏死部 分等 组织 抹 片,用柯 氏染 色法染 色 ,染色 ,常见 成丛 的红色 球杆
物场 、用具 等进行 严格 消毒 。对流产 的胎 儿、胎衣 、胎 水及 分泌物 等做好 妥善 的消毒 处理 ,另外 流产胎 儿要 与
消毒剂 一起掩 埋或 焚烧 。 工作人 员加 强防护 ,特 别是 发 生流产 和产羔 接羔季 节 , 更应加 强保护 ,应 经常洗 手 或
6 预防
61 保 护健康 羊群 .
对从 未发生过 布 氏杆菌病 的健康 羊
群疫苗接 种 。必须 坚持“ 自繁 自养” 的原则和 贯彻“ 防为 预 主” 的方 针,禁止 从疫区 引进羊 ,必须 引进 种羊或补 充羊
群 时,要严格 进行 检疫 。羊隔 离饲养2 月 ,全群2 个 次免
疫学检查阴性者 ,才可 以与原有的羊混群饲养 。 62 定期检疫 . 对 羔羊每年断乳后进 行1 次布 氏杆菌 病检
2 诊断 21 临床 诊 断 该病 犬在上 次发病 的基 础上又增 加 了病 .
通讯 作者
3 临床治疗
31 局部 治疗 由于 患病部位 伤 口已较 深 ,首 先用用双 .
64 发现 有 阳性 羊 时 ,应 立 即清 除和 隔 离 受感 染 的动 . 物 ,限制动 物移动 。将 病羊 隔离 ,并对畜舍 、墙壁 、动
羊 数计算所 需菌苗量 ,山羊 、绵羊不 分大小每 只饮服5 0 0
4 剖 检
亿 活菌 ,将所 需菌 苗拌 入水 中,让全 群饮 服 ,或拌饲 料 内让全 群采食 ;如 果羊群 小 ,可用注 射器 将菌 苗逐头注
人 口内或将菌 苗加 入清 水中 ,逐头灌 服 ,或加入 饲料 中 逐 头喂服 。肌 内注射 ,山羊2 亿菌, ,绵羊5 亿菌, 。 5 只 0 只
流 产母 羊胎 衣停滞 ,胎 衣部 分或 全部 呈黄色 胶 冻样
浸 润 ,部分胎 衣覆 有纤 维蛋 白和脓 液 ,胎 衣增 厚 ,并有
出血点 。流产 胎儿 呈败血 症病 变 ,胎 儿真 胃中有微 黄色
山东畜牧兽 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