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透明导电薄膜中的应用
银纳米线的制备

银纳米线的制备张圣欢;马晓毅;祝志勇;吴邓家明;孙宝【摘要】透明导体是许多电子器件的核心,银纳米线是最适合用作透明导体的材料.随着手机触摸屏的广泛应用和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对银纳米线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有多种多样的方法合成银纳米线.本文综述了当前银纳米线的应用及银纳米线制备技术及其优缺点.并展望了未来工业化合成银纳米线的采用的方法.【期刊名称】《船电技术》【年(卷),期】2017(037)005【总页数】3页(P60-62)【关键词】银纳米线;触摸屏;太阳能;合成方法【作者】张圣欢;马晓毅;祝志勇;吴邓家明;孙宝【作者单位】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430064;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430064;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430064;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430064;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武汉4300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24由于银具有高的导电性与导热性,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用作催化剂,电极材料,光电子材料和电子浆料。
随着人们对一维材料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认识到一维材料独特的量子效应和小尺寸效应,许多研究者已经把目光聚焦在了银纳米线的合成与表征。
银纳米线指的是一种横向尺寸为纳米尺度的银金属的一维结构。
银材料在众多金属材料中,导电性尤为突出,并且相对于其它贵金属材料,银的成本相对较低。
除了导电性能,银材料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抗菌性能和催化性能。
而一维纳米线的导电导热性能相对于普通银材料性能更佳。
成为了近期学者研究的热点。
最近,透明导体在生活中越来越普及,因为透明导体是许多电子器件如手机触摸屏,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和太阳能电池的核心。
传统的透明导体是铟锡氧化物(ITO),但是由于铟锡氧化物有原料供应不足和陶瓷的易碎缺点[1],下一代的柔性透明材料被广泛研究,例如:碳纳米管[2],石墨烯[3],导电高分子[4]和金属纳米结构材料[5]。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于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而银
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就成为满足这个需求的材料之一。
本文将从银纳
米线的介绍、制备、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步骤阐述。
一、银纳米线简介
银纳米线是由纳米级别的银粒子组成,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透明性。
它的导电性优于ITO薄膜(氧化铟锡),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
较低,因此在导电材料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银纳米线制备
银纳米线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液相还原法、溶胶凝胶法、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液相还原法是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且可扩展
性强的方法。
液相还原法制备银纳米线后需进行后续处理,如离心去除沉淀,
再进行高温煅烧等,以获得质量上乘的纳米线。
同时,为了保证纳米
线的质量和纯度,还需要进行表征和分析,如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
三、银纳米线应用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可以应用在触摸屏、太阳能电池、有机发光二极管等领域。
以触摸屏为例,银纳米线可以取代目前主流的ITO薄膜,成为下
一代触摸屏的主流材料。
这是因为银纳米线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透明性,而且弯曲性能好,可以轻松实现折叠式触摸屏的制作。
总之,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引入,将会给电子产品带来革命
性的变化。
未来,我们也可以期待着更多领域的应用,让银纳米线更
多的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流程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流程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它在光电领域、柔性电子设备和光伏电池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种制备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流程。
1. 基材准备:首先需要准备适合制备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基材,常用的有玻璃基板和聚合物基板。
基材应具有平整的表面和良好的机械强度。
2. 银纳米线合成:采用化学还原法或电化学法合成银纳米线。
化学还原法通常使用银盐作为前驱体,还原剂将其还原成银纳米线。
电化学法利用电解质中的银离子在电极表面沉积形成银纳米线。
3. 制备浆料:将合成的银纳米线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入分散剂和粘结剂,制备成银纳米线浆料。
浆料的配方需根据具体应用进行调整,以获得理想的导电性能和透明度。
4. 涂布工艺:将银纳米线浆料通过涂布工艺施加到基材表面。
涂布方法可采用旋涂、喷涂、刮涂等,确保浆料均匀分布在基材上。
5. 烘干处理:将涂布在基材上的银纳米线浆料进行烘干处理。
烘干温度和时间应根据浆料的成分和基材的耐热性来确定,以保证银纳米线的粘结和薄膜的稳定性。
6. 热压处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对烘干后的银纳米线薄膜进行热压处理,以提高薄膜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强度。
热压处理可使银纳米线更好地连接,并与基材形成紧密的结合。
7. 表面处理:对于某些特定应用,还可以对银纳米线薄膜进行表面处理。
例如,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薄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的氧化物膜,以提高薄膜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
通过以上流程,我们可以获得具有良好导电性和透明度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
这种薄膜可广泛应用于柔性显示器、触摸屏、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科技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前景。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能够进一步提高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推动其应用的广泛发展。
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子学领域中的应用

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子学领域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透明导电薄膜材料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那么,如何制备透明导电薄膜材料,以及这种材料在电子学领域中的应用有哪些呢?一、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制备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是指一种同时具有高透明度和导电性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触摸屏、 LED 照明等领域。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如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铟锡等)薄膜、金属薄膜(如铝、银、铜等)以及碳基薄膜(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
其中,透明导电氧化物薄膜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它主要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溶液法、磁控溅射等方法来制备。
其中,物理气相沉积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其流程主要包含四个部分:预处理基板、制备电极、气氛控制和薄膜生长。
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制备条件来改变薄膜的性能,如晶体结构、透明度和电学性质等。
二、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应用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其中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平板显示器: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在平板显示器中的应用主要是用作电极材料,通过将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沉积在玻璃基板上,可以制备出各种颜色的液晶平面显示器。
2. 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在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主要是在透明电极方面。
在太阳能电池中,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可以有效地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3. 触摸屏: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在触摸屏中主要应用在电极方面。
通过将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沉积在玻璃基板上,可以制备出各种触摸屏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
4. LED 照明: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在 LED 照明中的应用主要是在电极方面。
通过将透明导电薄膜材料沉积在氮化铝基板上,可以制备出更加高效的白光LED 灯。
总之,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其性能和应用范围也将不断扩大,为电子学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纳米材料在柔性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材料在柔性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研究柔性电子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科技领域,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环境。
以纳米材料为代表的先进材料技术的发展,为柔性电子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纳米材料在柔性电子技术中的应用研究,并分析其在电子器件、能源存储和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
一、纳米材料在电子器件中的应用在电子器件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透明导电薄膜纳米银材料的高导电性和优良的透明性使其成为制备柔性触摸屏、柔性显示屏等器件的理想候选材料。
纳米银材料通过溶液法或真空蒸发法在柔性基底上制备出透明导电膜,具有高导电性和柔性可塑性,可以适应各种复杂形状的器件需求。
2. 纳米半导体材料纳米半导体材料如纳米硅、纳米钙钛矿等在柔性电子器件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这些纳米材料可以通过溶液法或者纳米印刷技术制备成薄膜,用于制备柔性太阳能电池、柔性传感器等器件。
相比传统硅材料,纳米硅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和较低的制备成本,对于柔性电子领域的推动具有重要意义。
3. 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纳米金属氧化物材料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等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在柔性电子器件中用于光催化分解有机物、环境净化等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此外,金属氧化物材料还可以用于传感器、可穿戴设备等柔性传感器器件的制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反应速度。
二、纳米材料在能源存储中的应用能源存储领域是另一个纳米材料的重要应用方向。
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和结构使其在能量储存和转换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1. 纳米碳材料纳米碳材料如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在能源存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石墨烯作为一种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材料,具有极高的电导率和表面积,可用于超级电容器的制备。
碳纳米管则可以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具有高电导率和较高的比表面积,提高了电池的容量和充放电速度。
2. 纳米金属材料纳米金属材料如纳米镍、纳米铁等在储能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膜

银纳⽶线透明导电膜⽬录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银纳⽶线的制备 (2)2.1.1 银纳⽶线的制备状况 (3)2.1.2 银纳⽶线的⽣长机理 (4)2.2 银纳⽶线透明导电膜的制备 (6)2.2.1 银纳⽶线薄膜制备 (6)2.2.2 后处理⼯艺 (8)2.2.3 渗透理论 (11)2.3 银纳⽶线透明导电膜的应⽤ (12)2.3.1 太阳能电池 (13)2.3.2 透明加热器 (13)2.3.3 触摸屏 (13)2.3.4 显⽰器 (13)3 展望 (13)4 参考⽂献 (15)1.课题背景⾼导电性和⾼透光性的透明导电膜对于各种电⼦器件的性能是很有必要的。
具有透明导电膜的光电⼦器件在我们⽇常⽣活中被⼴泛使⽤,如触摸⾯板和液晶显⽰器。
透明导电氧化物通常在这些光电⼦器件中⽤作电极[1]。
在电⼦⼯业中最常⽤的导电氧化物是氧化铟锡(ITO)[2],它具有优异的光学透明度和低表⾯电阻,极⼤地拓宽了其在光电器件中的⽤途[3],例如太阳能电池[4]、触摸屏[5]和平板显⽰器[6]。
然⽽,ITO也有⼀些固有的缺点,例如沉积⼯艺需要⾼的真空度[7],沉积温度⽐较⾼[8],相对⾼的⽣产成本[9]和易脆的属性[10]。
随着电⼦设备需求的快速增长和具有新特性设备的发展,例如柔性显⽰器[11],柔性触摸⾯板[12],柔性太阳能电池[13],柔性晶体管[14]和柔性超级电容器[15]等,ITO不能满⾜这些要求。
因此,⼀些研究者们已经深⼊研究了新的透明导电材料以替代ITO。
理想的能替代ITO的材料应该成本低,适应各种基底,且⽅便制备。
最近研究了⼀些能替代ITO的材料,⽐如银纳⽶线[16]、碳纳⽶管[17]、⽯墨烯[18]、铝掺杂的氧化锌[19]和导电聚合物[20]。
通常,透明导电膜应能够满⾜⼴泛不同应⽤的性能要求。
例如,光学烟雾有益于太阳能电池但对触摸⾯板有害;触摸屏需要的薄层电阻在50-300 Ω/sq 的范围内。
银纳米线制备及其在柔性电子中的应用

银纳米线制备及其在柔性电子中的应用银纳米线是一种高度可控的纳米结构。
通过合适的制备工艺,银纳米线可以具备良好的导电性能、柔性性能以及透明性能,使其成为近年来在柔性电子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材料。
一、银纳米线制备银纳米线制备通常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两种方法。
1.物理法物理法制备银纳米线主要有拉伸法、电化学制备法、放电等离子切割法等。
拉伸法是指利用微观力学的原理通过机械拉伸的方法将银线拉长成银纳米线的工艺,具有制备简单、无需排放有害废物等优点。
但是,该方法制备出的银纳米线的直径较大,一般在50-200nm之间。
电化学制备法则是指利用电解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来使银电极表面形成银纳米线。
它具有原料易得、反应时间短等优点。
但该方法制备出的银纳米线质量不够稳定,容易出现大量催化剂和过程废气的缺点。
放电等离子切割法则是指将电极材料以较高频率振动,并加入合适的助剂和气体,使其在放电的情况下产生银纳米线。
这种方法有制备速度快,纳米线直径小等优点,但是设备复杂、制备过程中的气体排放、高温产生的能源消耗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2.化学法化学法制备银纳米线主要包括还原法、氧化还原剂法、初始诱导剂法等。
还原法则是指利用还原剂将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并通过核生长法制备出银纳米线。
还原法制备出的银纳米线直径较小,纯度高,但生产速度较慢。
氧化还原剂法则是指利用氧化还原剂将银离子还原成银,通过控制反应温度、PH值等因素来制备银纳米线。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廉、制备效果稳定等优点,但是生产速度较慢,还原产生的副产物需要清洗,环保成本高。
初始诱导剂法则是利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银盐反应,形成表面活性剂,促进银纳米线的生成。
该方法具有制备方便等优点,但是在硝酸纳米银溶液制备的银纳米线质量不佳、还原效率低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银纳米线在柔性电子中的应用银纳米线的导电性能、柔性性能以及透明性能使其在柔性电子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就银纳米线在柔性电子领域中的应用展开阐述:1.透明导电膜:银纳米线薄膜作为一种透明导电膜,可通过对其制备方式的调整,达到不同的透光度和导电性能。
银纳米线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银纳米线的制备和应用研究银纳米线是一种高效的导电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1. 溶液法溶液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步骤:先制备出含有银离子的溶液,然后在溶液中添加适当的还原剂,如氢气或维生素C,使银离子还原成银微粒,再在微粒表面形成银纳米线。
2. 气相法气相法是另一种制备银纳米线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借助于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将金属银蒸发到高温下的气态条件下,经过淀积和延展作用,得到产品。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在电解质溶液中将金属银氧化成离子,并在电位调节的作用下,使其还原成银微粒,形成银纳米线。
以上方法各有特点,银纳米线的制备过程也会不同。
二、银纳米线的应用研究1. 透明电极透明电极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器件,适用于触摸屏、太阳能电池和发光二极管等领域。
银纳米线因其高导电性、透明性和柔性,成为透明电极材料的首选。
2. 柔性电子器件随着电子器件的发展,柔性电子器件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领域。
银纳米线因其柔性优良,成为制备柔性电子器件的重要材料。
例如,可以用银纳米线作为导电垫层,制备出柔性的显示器、传感器和照明设备等。
3.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传统电子器件的刚性限制了设备的发展。
银纳米线材料的柔性和透明性,使得可穿戴设备具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例如,可以用银纳米线制备出具有温度感应功能的可穿戴衣物,以及弹性好、舒适度高的运动手环、智能手表等。
三、银纳米线的未来发展随着人们对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生活科技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银纳米线等类似的高性能材料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
此外,科学家也在不断探索使用银纳米线和其他材料制备新型电子器件的方法。
例如,可以将银纳米线与石墨烯相结合,用于传感器、透明发光二极管等领域。
总之,银纳米线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高性能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3期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V ol. 30 No. 3 2018年9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p. 2018 doi:10.3969/j.issn.1672–6146. 2018.03.005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透明导电薄膜中的应用刘琳1, 李鑫1, 陈喜芳1, 2, 易早1, 2, 易有根3(1. 西南科技大学理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 2. 西南科技大学极端条件物质特性联合实验室, 四川绵阳,621010; 3. 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3)摘要: 利用溶剂热法, 乙二醇为溶剂和还原剂, PVP为表面活性剂, 硝酸银为银源, 讨论硫化钠浓度对银纳米线尺度的影响。
用SEM、XRD和紫外光谱对银纳米线及其薄膜的形貌和透过率进行分析。
实验表明, 银纳米线薄膜的光透过率与其直径大小有重要关系。
当Na2S浓度为0.4 mol/L时, 银纳米线的尺度最均匀, 平均直径为90 nm, 以此制备的薄膜透过率平均值大于85%, 且在330 nm波长处有最大值89%, 高于平均直径45 nm 组的透过率, 而平均直径200 nm组的透过率仅为65%。
关键词: 银纳米线; 溶剂热法; 硫化钠(Na2S); 透明导电薄膜中图分类号: TB 3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672–6146(2018)03–0018–05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silver nanowires with high aspect ratio and itsapplication in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sLiu Lin1, Li Xin1, Chen Xifang1, 2, Yi Zao1, 2, Yi Yougen3(1. School of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China; 2. JointLaboratory of Extreme Conditional Substance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621010, China; 3.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s,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Abstract: The effect of sodium sulfide concentration on the scale of silver nanowires is discussed by solvothermal method. Ethylene glycol is a solvent and reducing agent, PVP is a surface active agent, and silver nitrate is the silver source. The morphology of the silver nanowires and transmittance of their films are analyzed by SEM, XRD and UV spectra. Thu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cal transmittance of the silver nanowire thin film has an important relation with its diameter. When the Na2S concentration is 0.4 mol / L, the dimensions of silver nanowires, whose average diameter is 90 nm, is the most uniform. And the average transmittance of prepared film exceeds 85%, and the transmittance at 330 nm wavelength has a maximum value of 89%,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45 nm group of transmittance, but the transmittance in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200 nm group is only 65%.Key words: silver nanowire; solvothermal method; sodium sulfide (Na2S); transparent conductive film贵金属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电气、光学、电磁和热性能, 多应用于微电子学和生物学研究[1–6]。
银纳米线具有良好的透光导电性能, 以及高稳定性而得到高度关注, 相比于目前市场上占据份额最多的透明导电材料铟锡氧化物(ITO), 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与ITO相比, 银纳米线的制备可通过在低通量的气相涂覆工艺中沉积来实现, 成本更低[7]。
因此, 不同形貌及尺寸银纳米线的制备并将之运用于透明导电薄膜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信作者: 刘琳, 746175876@; 易早, yizaomy@。
收稿日期: 2018–01–31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6158); 西南科技大学龙山学术人才科研支持计划(17LZX452)。
第3期刘琳, 等: 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在透明导电薄膜中的应用19 可控形貌的银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包括多元醇热法[8–9]、模板法[10]、微波辅助合成法[11–12]、电化学沉积法[12–14]和光化学法[15–16]等。
在这些方法中, 多元醇工艺是合成银纳米线的有效途径, 通过使用含有特殊配位基团的表面活性剂对纳米颗粒晶面的选择性吸附, 控制不同晶面的调节速度, 实现对银纳米线的可控制备。
由于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物纯度高、适合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
Sun等[17]采用多元醇热法在170 ℃下合成了不同的直径可控的银纳米线。
Jin等[18]在传统多元醇法的基础上加入了无机盐, 发现添加的无机盐会影响银纳米线的形貌特点。
Ma等[19–20]发现FeCl3和AgNO3的存在, 有助于常规多元醇法中银纳米线的生长。
Olson等[21]在含有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醇溶液中, 将纳米金属Pt作为晶种, 在160 ℃下反应制备了纳米棒和银纳米线。
Wang等[22]在180 ℃水热条件下, 利用葡萄糖还原制备的FeCl3得到直径100 nm 左右的银纳米线。
本文采用溶剂热法, 引入Na2S作为控制剂, 反应过程中生成Ag2S胶体。
初始阶段, 阴离子可以降低游离Ag+的浓度, 形成银种子。
在随后的反应中, 来自Ag2S胶体的Ag+离子被释放到溶液中。
Ag+离子可以减少银种子的表面吸附的原子氧。
此后由于反应容器中不存在氧气, 没有氧化蚀刻现象, 同时Ag的还原速度快, 从而更有利于形成高长径比的银纳米线。
之后根据SEM图, 分析加入不同浓度的Na2S对生成的银纳米线直径的影响。
之后采用旋涂法将纯度较高的银纳米线分散液制备为透明导电薄膜, 利用紫外可见透射光谱分析, 获得了光透过率可与ITO媲美的透明导电薄膜。
1 实验1.1 试剂与仪器试剂: 硝酸银(AgNO3)、乙二醇(EG)、硫化钠(Na2S)(湖北信义贵金属有限公司), 分析纯;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相对分子质量≥40 000)(广州市虎傲化工有限公司)。
仪器: 真空干燥箱(DZF-6020); 高速台式离心机(TG16-WS); 超声波清洗器(410HTD)。
1.2 样品制备银纳米线的制备。
本文实验中银纳米线的制备采用溶剂热法。
以乙二醇(EG, 10 mL)作为溶剂配制的AgNO3(0.2 mol/L)溶液, 再制备含有不同浓度的Na2S和0.2 g PVP的乙二醇溶液(EG, 20 mL), 之后将以上2种溶液混合, 转入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釜中, 于烘箱(160 ℃)中加热2.5 h, 然后在常温下自然冷却。
用丙酮、去离子水清洗所得产物, 清洗过程中同时进行离心(3000 r/min, 20 min), 以确保反应得到的大部分产物被回收, 同时除去残留的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
最后将处理过后的样品分散于无水乙醇中保存, 以备后续样品的表征。
银纳米线薄膜的制备。
制备银纳米线薄膜前首先清洗基底(石英玻璃片)。
分别用洗涤剂、丙酮、无水乙醇、去离子水进行超声清洗25 min, 然后将基底放入无水乙醇中保存, 使用时, 用氮气吹干。
将10 mol/L银纳米线乙醇分散液与PEDOT/PSS以体积比2︰1混合, 之后滴加适量混合银纳米线液在基底上。
最后采用旋涂法, 以900和2 000 r/min的速度分别连续旋转1 min, 制得有较高均匀度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
1.3 样品的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ISM-7401)表征银纳米线及薄膜表面的形貌,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 X’Pert PRO)检测样品的晶相结构,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Perkin Elmer λ-12)分析银纳米线薄膜透光性能。
2 结果与讨论2.1 高长径比银纳米线的合成与表征标准实验银纳米线制备过程中, Na2S的浓度为0.4 mol/L。
图1(a)、(b)分别显示了标准实验中制备的银纳米线在2 500×和60 000×放大倍率下的典型SEM图像。
如图1(a)所示, 在2 500×放大倍率下, 银纳米线呈清晰的线状, 表面光滑, 直径近似相同, 长度值分布在相对较宽的范围内。
在高放大倍率下, 如图1(b)所示, 从银纳米线的尖端处可以发现凹槽, 表明银纳米线从初始阶段中生成的孪生种子生长而20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 来。
此浓度下得到的银纳米线直径约为90 nm, 长度均值约为30 μm 。
银纳米线的长径比约为333。
图1(c)为Na 2S 浓度为0.4 mol/L 时制备的银纳米线X 射线衍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