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废纸浆漂白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如何对废纸浆进行漂白

如何对废纸浆进行漂白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如何对废纸浆进行漂白废纸浆料是各种纤维的混合物,其纤维包括各种机械浆纤维和化学浆纤维。

还含有一些在抄纸过程中加入的填料、染料和颜料,以及在印刷过程中附着在纤维表面上的油墨颗粒等杂质。

而且随着印刷和涂布技术的发展,废纸的化学特性变得更加复杂。

废纸浆料经过筛选、净化、洗涤和脱墨处理后,废纸浆的色泽一般会发黄和发暗,这主要是由于废纸中所含机械木浆以及当今世界普遍采用的碱性条件下脱墨等因素造成。

另外废纸浆经漂白前处理后,大部分杂质被除去,但浆料中仍含有一些杂质影响纸浆的颜色和漂白性能。

已有研究表明,颜料一般不受漂白的影响。

染料一般也不受氧化性漂白(如过氧化氢)的影响,但可以通过还原性漂白而脱除。

因此选择废纸浆的漂白工艺时,要根据废纸原料的情况确定。

根据美国废纸协会制定的废纸分类和等级标难,共有51种废纸和31种特种废纸。

能够用于漂白并在当今广泛回收利用的有旧报纸(ONP)、旧杂志纸(OMG)、混合办公废纸(MOW)以及经分拣的旧白色账簿纸(SWL)、旧着色账簿纸(SSL)、未经除布的旧书(UB)等。

废纸中旧报纸、旧杂志纸和混合办公废纸数量最多;而混合办公废纸的价格最为低廉,主要原因是:①成分十分复杂,分拣成本太高,不分拣无论脱墨、漂白都有困难;②所含多种新型油墨如光固化油墨、激光印刷油墨、水性苯胺油墨等难以被一般的筛选、除渣、浮选除去。

由于20世纪80年代期间处理技术未过关,故混合办公废纸直至90年代起,才开始广泛应用。

混合办公废纸中全漂木浆含量为89.9%,但未漂硫酸盐木浆和机械木浆占10.1%.这是漂白困难的主要原因。

由于不同的废纸用不同的纤维原料制成,因此能生产哪些品种、不能生产哪些品种是由废纸本身的质量决定的,同时也要考虑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及环境保护问题。

目前废纸脱墨浆的漂白一般采均如下几种环境友好的漂白剂:①氧(O);臭氧(Z);过氧化氢(P);连二亚硫酸钠(Y);甲脒亚磺酸(F)。

二氧化硫漂白纸浆原理

二氧化硫漂白纸浆原理

二氧化硫漂白纸浆原理
二氧化硫漂白纸浆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过程,它能够有效地提高纸张的白度和质量。

在这个过程中,二氧化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二氧化硫漂白纸浆的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化学式为SO2。

它是一种强还原剂,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在漂白纸浆的过程中,二氧化硫起着氧化还原的作用,能够将纸浆中的色素和杂质去除,从而提高纸张的白度。

其次,二氧化硫漂白纸浆的原理是基于二氧化硫与纸浆中的色素和杂质发生化学反应。

当二氧化硫溶液与纸浆接触时,二氧化硫会与色素和杂质发生还原反应,使它们失去颜色,从而实现漂白的效果。

此外,二氧化硫还可以与纸浆中的碱性物质反应生成亚硫酸盐,从而进一步去除色素和杂质。

最后,二氧化硫漂白纸浆的原理还涉及到二氧化硫的消耗和控制。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纸浆的质量和漂白的要求来控制二氧化硫的用量和漂白的时间,以确保漂白效果达到最佳。

此外,还需要对二氧化硫残留的量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总的来说,二氧化硫漂白纸浆的原理是通过二氧化硫与纸浆中的色素和杂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实现漂白的效果。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的用量和漂白的时间,以确保漂白效果达到最佳,并且需要对二氧化硫残留的量进行监测和控制,以保护环境。

这种漂白方法在纸张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提高纸张的质量和美观度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氧化硫氧化漂白原理

三氧化硫氧化漂白原理

三氧化硫氧化漂白原理
三氧化硫氧化漂白原理是一种常用的漂白方法,其原理是利用三氧化硫能够氧化浆料中的色素,从而实现漂白的效果。

在造纸行业中,三氧化硫氧化漂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漂白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生产高质量的纸张和纸浆。

三氧化硫氧化漂白原理的基本过程是将三氧化硫溶液添加到浆料中,通过氧化作用使色素发生变化,从而使纸张呈现出较白的颜色。

三氧化硫在漂白过程中作为一种氧化剂,能够有效地氧化浆料中的有机物质,使其发生颜色的变化。

在三氧化硫氧化漂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如漂白温度、PH值、氧化剂浓度等。

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漂白效果,因此在实际生产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

三氧化硫氧化漂白原理的主要优点是漂白效果好,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

因此,三氧化硫氧化漂白在造纸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三氧化硫氧化漂白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最主要的是对环境的影响。

三氧化硫氧化漂白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这种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在使用三氧化硫氧化漂白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目前有一些替代性的漂白方法正在逐渐发展和完善。

比如,氧漂白、氯氧漂白等方法都是对三氧化硫漂白的较好替代。

这些方法在漂白效果上可能不如三氧化硫漂白那么好,但在环保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总的来说,三氧化硫氧化漂白原理是一种重要的漂白方法,虽然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在生产实践中仍具有很大的价值。

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造纸行业将会逐渐向更环保、更高效的漂白方法发展,以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纸浆漂白及返黄机理

纸浆漂白及返黄机理

纸浆漂白和返黄机理1、漂白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纸浆的白度和白度的稳定性。

改善纸浆的物理化学性质,纯化纸浆,提高纸浆的洁净度,也是漂白的目的。

漂白是通过化学品的作用除去浆中的木素或者改变木素发色基团的结构来实现的。

2、纸浆漂白的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称“溶出木素式漂白”,通过化学品的作用溶解纸浆中的木素使其结构上的发色基团和其他有色物质受到彻底的破坏和溶出。

此类溶出木质素的漂白方法常用氧化性的漂剂,如氯酸盐、二氧化氯、过氧化物、氧、臭氧等,这些化学品单独使用或相互结合,通过氧化作用实现除去木素的目的,常用于化学浆的漂白。

另一类称“保留木素式漂白”,在不脱除木素的条件下,改变或破坏纸浆中属于醌结构、酚类、金属螯合物、羰基或碳碳双键等结构的发色基团,减少其吸光性,增加纸浆的反射能力。

这类漂白仅使发色基团脱色而捕食溶出木素,漂白浆得率的损失很小,通常采用氧化性漂白剂过氧化氢和还原性漂白剂连二亚硫酸盐、亚硫酸盐和硼氢化物等。

这类漂白方法常用于机械浆和化学机械浆的漂白。

3、纸浆漂白的基本原理:由于木素大分子含有不同的发色基团以及发色基团与发色基团之间和发色基团与助色基团之间的各种可能的联合,构成复杂的发色体系,形成宽阔的吸收光带,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有色物质的脱色或者说漂白是通过阻止发色基团间的共轭,改变发色基团的化学结构,消除助色基团或防止助色基团和发色基团之间的联合等途径来实现。

目前纸浆的漂白,无论是使用氧化性漂白剂还是使用还原性漂白剂,都是以上述理论为基础的。

漂白的作用是从浆中除去木素或改变木素的结构。

漂白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亲电反应和亲核反应。

亲电反应促使木素降解,亲电剂(阳离子和游离基)主要进攻木素中富含电子的酚和烯结构;亲核剂(阴离子少许游离基)则进攻羰基和共轭羰基结构,除还原反应外,也会发生木素降解。

4、纸浆的返黄和白度的稳定纸浆在通常的环境或特定的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黄,白度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种现象叫做返黄或回色。

二氧化硫漂白纸浆原理

二氧化硫漂白纸浆原理

二氧化硫漂白纸浆原理二氧化硫(SO2)漂白是造纸工业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纸浆由原始的深色转变为白色。

二氧化硫漂白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强氧化还原性的化学物质。

它可以与纸浆中的色素物质发生还原反应,将有机色素分子中的醌环还原为酮环,从而使得原本吸收光线的色素分子变得不能吸收光,呈现出无色或发白的状态。

这样就实现了对纸浆的漂白效果。

其次,二氧化硫漂白还能够抑制纸浆中的氧化草酸盐的生成。

在纸浆的储存和加工过程中,木质纤维中的草酸盐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氧化草酸盐,从而对纸浆的漂白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而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可以有效地抑制氧化草酸盐的生成,保证纸浆漂白的效果。

此外,二氧化硫漂白还能够起到消毒的作用。

纸浆中存在着各种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等,而这些微生物会对纸浆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二氧化硫能够杀灭这些微生物,并抑制它们的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消毒的作用。

在实际的二氧化硫漂白过程中,通常会在纸浆中添加一定的二氧化硫溶液。

这个二氧化硫溶液与纸浆中的色素物质和微生物发生化学反应,达到漂白和消毒的效果。

一般来说,二氧化硫的添加量是根据纸浆的性质、色素的含量和设备条件等因素来确定的。

漂白时间也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的。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二氧化硫漂白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由于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严格控制二氧化硫的使用量和排放标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二氧化硫漂白纸浆的原理主要包括对色素分子的还原作用、抑制氧化草酸盐生成以及消毒作用。

通过合理控制二氧化硫的添加量和漂白过程的条件,可以实现对纸浆的有效漂白和消毒。

纸浆双氧水漂白机理

纸浆双氧水漂白机理

纸浆双氧水漂白机理
纸浆双氧水漂白机理涉及到氧化反应和分解反应。

双氧水(H2O2)是一种常见的氧化剂,在漂白纸张、纺织品、食品、化妆品等多种应用领域中发挥着作用。

在纸浆双氧水漂白过程中,双氧水可以氧化许多物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双氧水通过释放氧气分子,将色素分子中的碳-碳或碳-氧化学键氧化断裂,从而使色素分子变得无色。

这样,物质表面的色素就被去除,使其变得更加白净。

此外,双氧水也可以通过催化剂来提高漂白效率。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过氧化钠、过氧化钙、磷酸盐等。

这些催化剂会与双氧水反应,形成高活性的氧化剂,如过氧化氢(H2O2),它可以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氧化分解,从而提高了漂白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双氧水进行纸浆漂白时,需要控制好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浓度等,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漂白效果。

同时,由于双氧水对纤维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工艺和浓度。

论废纸浆漂白基本原理

论废纸浆漂白基本原理

论废纸浆漂白基本原理摘要:本文阐述了废纸浆颜色的产生、漂白的基本原理以及废纸浆漂白漂剂的选用原则,并提出了影响废纸浆漂白的两个因素。

关键词:废纸浆;漂白机理;影响因素引言随着废纸回收利用比例的提高和废纸浆使用范围的扩大,漂白已经成为废纸制浆的重要工艺过程。

漂白主要是去除颜色,提高纸浆的白度(俗称白度),以适应不同纸张的要求。

浆料的发色基团主要有羰基和共轭双键,漂白的实质就是漂剂与发色基团作用,通过改变其结构等方式使浆料颜色变浅变白。

因此,正确认识废纸浆发色基团的结构及其来源是实现漂白的基础。

废纸浆的漂白和其它纸浆的漂白有较大的差别。

首先是引起废纸浆发色的原因较复杂。

从广义而言,废纸浆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以及染料和油墨三大类。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由一些聚糖如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等组成的高聚物,主要功能基是羟基。

木素和大多数木材抽出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它们属于芳基醚或酚类化合物,还有部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备共轭的芳环结构、碳碳双键结构以及羰基结构。

大多数染料均含有芳环结构、羰基结构或者偶氮结构以及碳碳双键。

油墨的主要颜料是碳黑,此外还包括一些结构类似于碳黑的有机颜料、矿物颜料等,另外,有机溶剂、树脂也是油墨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废纸浆而言,除原浆中木素等引起的颜色外,还存在着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

如上所述废纸浆三大成分中的第三类——染料和油墨就是废纸浆着色的主要原因。

另外,涂料、添加剂及其它杂质也会影响废纸浆的白度。

其次,对已经漂白过的废纸浆进行再次漂白时其化学反应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纸浆的发色基团及其结构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脱色就是要通过氧化等化学作用达到破坏这些基团的结构的目的。

具有脱色作用的化学药品称漂剂,漂剂的漂白功能可以归结为化学和物理两种作用的共同结果【1】。

1颜色的产生浆料中某些化合物吸收部分可见光是纸浆显色的原因。

废纸制浆机的脱墨与漂白工艺研究

废纸制浆机的脱墨与漂白工艺研究

废纸制浆机的脱墨与漂白工艺研究引言:废纸制浆是一种环保、经济、可持续的造纸工艺,对于绿色环保的纸张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废纸制浆过程中,脱墨与漂白工艺是其中关键的环节。

本文针对废纸制浆机的脱墨和漂白工艺进行研究,探讨各种脱墨与漂白方法的原理、特点、优缺点以及在废纸制浆工艺中的应用。

一、脱墨工艺研究脱墨是废纸制浆过程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旨在去除废纸中的墨污,以提高纸浆的质量。

常见的脱墨工艺包括机械力脱墨、气浮脱墨、化学脱墨等。

1. 机械力脱墨:机械力脱墨是通过机械剪切力和摩擦力来分离纤维和墨粒,常用方法有擦拭、剪切、抛弃和磨碎等。

机械力脱墨成本低、操作简便,但对纤维破坏较大,不适用于高档纸张制造。

2. 气浮脱墨:气浮脱墨是利用气泡和介质的物理特性分离纸浆和墨粒。

常见的方法有浮选法和气浮法。

气浮脱墨可以有效去除纸浆中的墨粒,对纤维损伤较小,适用于中低档纸张的制造。

3. 化学脱墨:化学脱墨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墨粒进行溶解或变性,使其脱离纤维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脱墨方法包括浸泡法、浸泡浮选法、碱漂法和氯漂法等。

化学脱墨能够高效去除墨污,但使用的化学药剂对环境可能造成污染,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二、漂白工艺研究漂白工艺主要是为了去除纸浆中的色素、漂白剂残留和杂质等,使纸张获得良好的白度和质量。

常见的漂白工艺包括氧漂、氯漂和过氧化物漂等。

1. 氧漂:氧漂是利用氧化剂氧气或过氧化氢对纸浆进行漂白。

氧漂工艺具有环保、高效和经济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纸张的白度和质量。

然而,氧漂过程中可能产生一定量的有机物,需要进行后续处理。

2. 氯漂:氯漂是利用氯气、次氯酸钠或次氯酸氢对纸浆进行漂白。

氯漂工艺漂白效果好,但同时也有可能产生有机物和环境污染物。

因此,根据环保要求,氯漂在废纸制浆工艺中逐渐被替代。

3. 过氧化物漂:过氧化物漂包括过氧化氢和过氧化钠等。

过氧化物漂工艺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环保漂白工艺,具有高效、低污染和易于操作的优点,能够满足多种纸张质量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废纸浆漂白基本原理摘要:本文阐述了废纸浆颜色的产生、漂白的基本原理以及废纸浆漂白漂剂的选用原则,并提出了影响废纸浆漂白的两个因素。

关键词:废纸浆;漂白机理;影响因素引言随着废纸回收利用比例的提高和废纸浆使用范围的扩大,漂白已经成为废纸制浆的重要工艺过程。

漂白主要是去除颜色,提高纸浆的白度,以适应不同纸张的要求。

浆料的发色基团主要有羰基和共轭双键,漂白的实质就是漂剂与发色基团作用,通过改变其结构等方式使浆料颜色变浅变白。

因此,正确认识废纸浆发色基团的结构及其来源是实现漂白的基础。

废纸浆的漂白和其它纸浆的漂白有较大的差别。

首先是引起废纸浆发色的原因较复杂。

从广义而言,废纸浆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多酚类化合物以及染料和油墨三大类。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类碳水化合物主要是由一些聚糖如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等组成的高聚物,主要功能基是羟基。

木素和大多数木材抽出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它们属于芳基醚或酚类化合物,还有部分是蒽醌类化合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备共轭的芳环结构、碳碳双键结构以及羰基结构。

大多数染料均含有芳环结构、羰基结构或者偶氮结构以及碳碳双键。

油墨的主要颜料是碳黑,此外还包括一些结构类似于碳黑的有机颜料、矿物颜料等,另外,有机溶剂、树脂也是油墨组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废纸浆而言,除原浆中木素等引起的颜色外,还存在着各种外来因素的影响。

如上所述废纸浆三大成分中的第三类——染料和油墨就是废纸浆着色的主要原因。

另外,涂料、添加剂及其它杂质也会影响废纸浆的白度。

其次,对已经漂白过的废纸浆进行再次漂白时其化学反应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纸浆的发色基团及其结构已经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脱色就是要通过氧化等化学作用达到破坏这些基团的结构的目的。

具有脱色作用的化学药品称漂剂,漂剂的漂白功能可以归结为化学和物理两种作用的共同结果【1】。

1 颜色的产生浆料中某些化合物吸收部分可见光是纸浆显色的原因。

当可见光的能量与电子从低能级轨道跃迁到高能级轨道所需的能量相当时就会产生吸收。

光的辐射能量与其波长成反比:E=hc/λ上述公式表明光的波长λ越短,能量越高。

例如:可见光波长λ=400~800nm,紫外光波长λ=100~400nm,X射线波长λ=0.1nm,三种光的能量以X射线为最高,紫外光次之,可见光最低。

物质分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取决于其化学键的类型:单键:碳——碳、碳——氢、碳——氧单键的2个电子均在σ轨道上,σ*轨道上没有成对电子,该轨道上的电子能级更高,电子从σ轨道跃迁到σ*轨道需要吸收远紫外区光线。

结构中只包含单键的化合物外观为白色。

乙烷的碳碳单键能级图见图1。

非共轭双键:乙烯中两个电子配对形成σ键,另外一对电子形成π键,两者能级不同,同时还有两个未被电子占据的σ*和π*轨道。

从π轨道激发电子到π*所需的能量要小于单键中从σ到σ*的能量,故乙烯吸收的是比远紫外线波长更长的光,乙烯的吸收峰发生在170nm左右。

共轭双键:分子轨道理论显示,丁二烯的三个碳原子之间有三个σ轨道和两个π轨道,但共轭作用使得两个π轨道的能级不同。

和乙烯类似,丁二烯也有5个相应的未被占用的σ*和π*轨道,从π轨道激发电子到π*轨道也比较容易,故此时的吸收已红移到217nm。

图1 碳碳键和碳氧键的电子跃迁和轨道能级图基团中共轭双键的数目越多,化合物吸收的光其波长越长。

当多烯烃含有8个或者8个以上的共轭双键时,化合物的吸收光落入可见光区范围内。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木素也含有共轭双键结构,但木素的共轭双键数目还不足以使得木素显色,换言之,共轭双键结构不是木素显色的主要原因。

共轭羰基或偶氮结构:氧和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位于不参与成键的n轨道上,其能级介于π与π*轨道之间。

因此,电子从n轨道跃迁到π*轨道所需要的能量比从π轨道跃迁到π*轨道的要低,所以,尽管这些化合物的共轭双键很少但它们仍然能够吸收可见光。

只含有4个共轭双键的蒽醌显红色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一般而言,共轭的羰基和蒽醌结构是木素和部分抽出物显色的主要原因,而共轭偶氮结构则是染料着色的根源。

图 2 木素和部分抽出物中发色基团的化学结构2 脱色化学反应【3,4】漂剂对有色物质的漂白作用可以通过破坏其中的双键来完成。

根据漂后浆得率的损失情况,漂剂可分为两种类型:非降解型漂剂。

过氧化氢,连二亚硫酸钠,甲脒亚璜酸均属π与π*轨道之间。

因此,电子从n轨道跃迁到π*轨道所需要的能量比从π轨道跃迁到π*轨道的要低,所以,尽管这些化合物的共轭双键很少但它们仍然能够吸收可见光。

只含有4个共轭双键的蒽醌显红色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一般而言,共轭的羰基和蒽醌结构是木素和部分抽出物显色的主要原因,而共轭偶氮结构则是染料着色的根源。

图 2 木素和部分抽出物中发色基团的化学结构2 脱色化学反应【3,4】于此类【2】。

这类漂剂的突出优点是选择性强,漂白过程无论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漂剂只破坏浆料中的羰基而不会对其他分子结构有降解作用。

事实上,过氧化氢可以降解所有的羰基,而后两种还原性漂剂则只对醌结构中的羰基有降解作用。

因此,对于以羰基为主要发色基团的浆种,非降解型漂剂具有很好的漂白效果。

非降解型漂剂改变了发色基团的结构,使纸浆颜色变浅变白,但降解后的羰基仍然留在浆内,因此漂后浆得率不受影响。

图3是非降解型漂剂过氧化氢的漂白机理图。

图3 过氧化氢漂白机理降解型漂剂。

氯气,二氧化氯,氧气,次氯酸钠和臭氧均属此类,漂白过程发生氧化反应,主要用于化学浆漂白,作用机理如图4所示。

漂剂破坏发色基团与芳香结构、碳碳双键之间的连接,产生亲水性小分子并在后续流程中流失,因此漂后浆得率显著降低。

此类漂剂对羰基没有降解作用。

臭氧对木素的降解作用图4 臭氧漂白机理3 废纸浆的漂白废纸浆主要含有化学浆、机械浆和染料。

漂剂的选用应因浆而定。

3.1化学浆木素含量是废纸化学浆的主要参数。

化学浆的木素含量从0%到5%不等,半漂浆木素含量约为0.5%。

木素在化学浆中呈缩合状态,显褐色,显色的主要原因是芳香结构与碳碳双键构成的共轭体系,羰基的数目很少,故废纸化学浆的漂白应选用降解型漂剂。

3.2机械浆与化学浆相比,机械浆的木素并不呈缩合状态,浆料的主要发色基团是羰基,因此,非降解型漂剂对废纸机械浆有很好的漂白效果。

但机械浆不易全漂,漂后浆白度一般在83-85%之间,原因可能有两点:木素中的羰基结构未被完全暴露,副反应导致新的发色基团产生。

3.3染料和有机颜料目前,造纸界对于废纸浆中染料和有机颜料的漂白研究虽然还不够深入,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非降解型漂剂常用于以羰基为主要发色基团的浆料的漂白;而降解型漂剂则用于以共轭的偶氮结构、碳碳双键或酚型结构为主要发色基团的浆料的漂白。

在该结论的基础上,对废纸浆的染料和有机颜料进行颜色的处理时,漂剂的选用原则可以概括如下:当废纸浆中含有较多的机械浆时,可选用非降解型漂剂,此时只有含羰基的染料受到漂剂的化学作用。

当废纸浆基本由化学浆组成时,可选用降解型漂剂,此时绝大部分染料将被降解。

4 制约废纸浆漂白的因素制约废纸浆漂白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纸浆的组成成分,这一点在上文已经讨论。

二是组成废纸浆各原浆的初始白度,该因素与混合浆的光学性能有关。

白度是纸浆反射的光线的程度,是样品在波长为457nm 的蓝光照射下的反射率与标准面的反射率的比值。

白度与分散系数和吸收系数有关【5】:R∞=1+k/s-2+2)1/2由机械浆和化学浆组成的废纸浆白度没有增加,但系数k和s增加了:Kmixt=a1KMP+a2KCPSmixt=a1SMP+a2SCP(MP:机械浆,CP:化学浆,a1和a2:混合废纸浆中机械浆和化学浆的比例)一般情况下,漂后废纸浆(白度在80-90%之间)的KMP与KCP之比为10,SMP和SCP则具有相同的数量级。

换言之,相对于化学浆,机械浆的K/S值是废纸浆白度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混合废纸浆的K/S值与机械浆的K/S值相近,因而白度也相近。

由图5的废纸浆白度变化曲线可知【5】,由20%的MP和80%的CP组成的混合废纸浆白度约为80%;将CP 的初始白度提高到88%,混合浆的白度也仅提高到81%。

相反,MP初始白度的提高能使混合浆白度有近似的增加幅度。

因此,要得到高白度的废纸浆,提高混合浆中机械浆的初始白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图5废纸浆白度变化曲线5 结论5.1废纸脱墨浆的漂白就是要破坏化学浆、机械浆、染料和有机颜料内的有色物质。

由于漂剂的选用因显色基团不同而异,而废纸浆又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型浆种,因此,对废纸的漂白目前还没有一种很理想的方法。

5.2根据漂剂的作用机理,当废纸浆中只包含化学浆和染料时,选用主要用于化学浆漂白的降解型漂剂,如臭氧、二氧化氯和次氯酸钠等都能够有效地降解染料。

当废纸浆中机械浆的含量较多时,必须使用非降解型漂剂,如过氧化氢、FAS和连二亚硫酸钠可以漂白木素,提高机械浆白度。

5.3废纸浆的组成成分和各原浆的初始白度是影响废纸浆漂白的两个主要因素。

在组成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废纸浆中机械浆的初始白度可以有效增加废纸漂后浆的白度。

参考文献[1]彭万喜,朱同林,李凯夫,范智才,张党权.木材漂白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世界林业研资究.XX,18:43~48[2]徐清华,付英娟,邵志勇.废新闻纸脱墨浆漂白的研究.天津造纸.XX,25:2~6[3]陈庆蔚.当代废纸处理技术.XX: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4]谢来苏,詹怀宇.制浆原理与工程.XX:中国轻工业出版社,XX[5] Principles of pulp bleaching.Advanced Training Course On Deingking Technology.November 30th~December 2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