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贵州医科大学

合集下载

公共选修课学生选课使用说明

公共选修课学生选课使用说明

公共选修课学生选课使用说明:
首先进入贵州医科大学主页(/),点击右
下角教务管理
然后选择进入新教务管理系统:
登录系统,用户名为学号:初始密码也为身份证后六位。

登录后请及时修改登录系统后选择网上选课:
选择主修(公共任选课),2019-2020(一)学期选课请选择北京路校区(此校区选项仅为选课操作,与上课地点无关)下拉选项。

点击检索出现本学期可以选课的课程。

点击右侧选择上课教师课程
点击选定,然后确定。

(注意:1.上课有教师名字,有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的是线下课,要按照课表时间去相应的教室上课。

2.网络课程即线上课程,显示的时间仅为选课操作,不是实际上课时间,实际上课由学生在规定完成课程的时间内自主学习。


最后点击左侧选定,点击提交(注意一定要提交),选课完成。

选课完成后可以在正选结果中查看。

大学医学优秀教案范本

大学医学优秀教案范本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人体解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节等主要组成部分。

教学难点:1.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系统的分布和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神经系统吗?它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神经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主要负责传递神经冲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二、新课讲解1.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脊髓。

-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

-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传递神经冲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2. 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节等主要组成部分- 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组成。

- 神经纤维:神经元的长轴突和短轴突组成的纤维束。

- 神经节:神经元聚集的地方。

三、课堂练习1. 请学生观察神经元、神经纤维、神经节等模型的图片,了解其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神经系统的分布和作用。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五、作业1. 阅读教材,了解神经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低钾血症

低钾血症

贵阳医学院教案专业级班称病理生理学室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师郭兵室主任审核签字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病理生理学(郭兵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起止章节页码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P14-29讲授题目脱水钾代谢紊乱计划学时4学时(各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1、三种类型脱水的概念、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2、钾代谢紊乱的概念及发生机制3、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熟悉内容1、三种类型脱水的原因2、高钾血症、低钾血症的原因及对骨骼肌和其他功能的影响3、低钾血症的防治原则了解内容1、脱水的防治原则2、钾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3、水中毒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1、脱水的概念及三种类型脱水的特点2、三种类型脱水对机体的影响3、高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4、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1教学进程:1、体液的概念及体液平衡的调节30′(步骤)2、水钠代谢紊乱(主要介绍脱水)(1)高渗性脱水30′(2)低渗性脱水20′(3)等渗性脱水20′3、钾代谢紊乱(1)高钾血症50′(2)低钾血症50′教学方法大课讲授采用多媒体结合板书的教学方式启发式教学参考资料1、《病理生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6版(金惠铭主编)2、《病理生理学》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肖献忠主编)3、《pathophysiology》全国高等学校教材(王建枝主编)作业思考题:1、试述三类脱水的原因及对机体的影响2、引起钾代谢紊乱的基本原因是什么?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对机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贵阳医学院教案3贵阳医学院教案4贵阳医学院教案5贵阳医学院教案6贵阳医学院教案7贵阳医学院教案8。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实习(实验)教案本课程名称护理综合实训授课班级及专业2014级护理本科班,甲班,乙班,助产班教研室护理技能实验室教师及职称杨文晴护师教研室主任周谊霞贵州医科大学实习(实验)教案教研室:护理学技能实验室 2 0 1 4级本科班、甲班、乙班、助产班一、实习(实验)题目:CPCR徒手心肺脑复苏二、实习(实验)学时数:4 *4实习(实验)时间:2017年5月1、2、4、5日三、实习(实验)授课人:杨文晴职称:护师四、本实习(实验)目的、要求:要求掌握心脏骤停判断指标及注意事项。

以及心肺脑复苏的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

熟悉心脏骤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心肺脑复苏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

具体的要求如下:1、患者意识突然丧失时,能根据患者大动脉搏动消失,自主呼吸消失,来判断患者心搏骤停。

2、掌握抢救的最佳时机是4—6分钟。

3、掌握并能正确行CPCR急救技术。

4、熟悉并掌握开放气道的方法并能有效的进行人工呼吸。

5、让学生能够掌握病人行CPCR后有效的指针以及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有哪些。

6、具有在真实或模拟的护理工作场景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危急的情况下采取最有效而正确的措施。

五、实习(实验)重点、难点:重点、难点:心脏骤停的判断指标,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请见以下)1、到达现场10s内完成患者意识和呼吸的评估。

2、施救者肩、肘、腕呈一条直线,并与身体的表面垂直。

3、按压时注意按压的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的深度为5—6CM。

4、所有年龄段的单人施救心脏按压与呼吸比为30:2;双人施救,成人30:2,婴儿和儿童15:2;新生儿3:1.5、尽可能减少胸外心脏按压的中断,并将中断时间控制在10s以内。

6、心肺复苏的禁忌症:肋骨骨折、胸骨骨折、胸部严重畸形。

7、CPCR后仍无呼吸(脉搏)者尽早除颤。

六、实习(实验)方式:1、让学生分组进行课程的学习。

2、一部分同学观看微课视频,结合自身操作的体验思考并提出问题。

贵阳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

贵阳医学院教学教案本课程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授课班级及专业预防医学专业2002级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师及职称孙晓红教授教研室主任孙晓红教授贵阳医学院教务处制2004年12月贵阳医学院教案授课年级预防医学专业2002 级课程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师孙晓红室主任审核签字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起止章节页码第七章第一节P218-233讲授题目食品卫生学绪论食品的污染与预防(微生物污染)计划用学时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1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2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学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3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对食品的污染及预防措施。

熟悉内容:食品的微生物污染概况;霉菌污染食品质量的评定及食品卫生意义。

了解内容:常见的食品细菌。

霉菌的发育和产毒条件,主要产毒霉菌,了解镰刀菌素(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般毒性,污染的食品)。

教学要点:重点、难点: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学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污染的食品及预防措施。

疑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的表示单位;霉菌污染与霉菌毒素的危害教学进程:食品卫生学绪论30分钟食品的细菌污染30分钟霉菌与霉菌毒素概况10分钟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及防治20分钟其他霉菌毒素的污染及防治10分钟教学方法:多媒体讲授为主参考资料:现代食品卫生学陈炳卿刘志诚王茂起主编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作业:1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意义?2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污染的食品及预防措施菌落总数大肠菌群MPN授课年级预防医学专业2002 级课程名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教师孙晓红室主任审核签字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五版起止章节页码第七章第一节P233-242讲授题目食品的微生物污染与预防(食品腐败变质及防治)计划用学时2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条件熟悉内容:1食品腐败变质的产物与鉴定指标(蛋白质分解、脂肪酸败,碳水化物发酵)。

贵州医科大专升本护理课程安排

贵州医科大专升本护理课程安排

贵州医科大专升本护理课程安排
摘要:
1.贵州医科大专升本护理课程概述
2.课程安排的具体内容
3.课程安排的实施方式与目标
正文:
贵州医科大专升本护理课程安排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护理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便将来在护理领域发挥出色的作用。

本文将从课程概述、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与目标三个方面详细介绍贵州医科大专升本护理课程安排。

一、贵州医科大专升本护理课程概述
贵州医科大专升本护理课程主要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旨在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现代医疗保健行业的需求。

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在护理领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安排的具体内容
贵州医科大专升本护理课程安排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以下模块:
1.基础课程: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

2.专业课程:护理学基础、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等。

3.实践课程:临床实习、社区实习等。

4.选修课程:心理咨询与治疗、康复护理、老年护理等。

三、课程安排的实施方式与目标
为了保证课程安排的有效实施,学校采取以下方式:
1.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并在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技能。

2.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习,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

3.课程考核:采用笔试、操作考试、实践考核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hcry

hcry
[B-]的关系:β= =2.303×[HB][B-]/c
二、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
1.总浓度对β的影响
对同一缓冲系,当缓冲比一定时,总浓度愈大,缓冲容量愈大。
书图4-1例出了总浓度与缓冲容量的关系。一般当总浓度为
0.02~0.05mol·L-1,β约为0.02~0.01
2.缓冲比对β的影响
总浓度一定时,缓冲比愈接近1,缓冲容量愈大;缓冲比愈远
二、标准缓冲溶液
标准缓冲溶液性质稳定,有一定的缓冲容量和抗稀释能力。标准溶液
是用来校准pH计的,即应用pH计测定溶液pH时,必须用标准缓冲溶液

校正仪器。些常用标准缓冲溶液的pH及温度系数列于表4-6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基本内容
第五节 血液中的缓冲系
血液中存在的缓冲系主要有:
血浆中:H2CO3-HCO3-、H2PO4--HPO42-、HnP-Hn-1P-(HnP代表蛋白质)
的两种物质组成。例如:HAc-NaAc、NH3-NH4Cl、
NaH2PO4-Na2HPO4等
还可用酸碱反应的生成物与剩余的反应物组成缓冲溶液,如:
HAc(过量)+ NaOHHCl+NaAc(过量)
组成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合称为缓冲系或缓冲对。缓冲溶
液中具有抗碱作用的是弱酸称抗碱成分,缓冲溶液中具有抗
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计算所需弱酸及其共轭碱的量
积。为配制方便,常常使用相同浓度的弱酸及其共轭碱。
4.校正
例如何配制pH=4.50的缓冲溶液1000m1?
解:(1)选择缓冲系:查表4-1,HAc的pKa=4.75,接近于所配缓冲溶液的
pH,选用HAc-Ac-缓冲溶系
(2)确定总浓度:选用0.10mol·L-1的HAc和0.10mol·L-1NaAc溶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贵州医科大学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贵州医科大学

贵阳医学院教案首页-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教学教案本课程名称授课班级及专业教研室教师及职称教研室主任贵州医科大学教务处制贵州医科大学教案首页年月日授课年级专业授课时间课程名称:总学时:本人授课学时:教研室:讲课学时:考试课/考查课教师:实验学时:教学地点:教研室主任:教学内容:教材名称(版次)起止章节页码讲授题目计划用学时教学要求:掌握内容熟悉内容了解内容教学要点:重点、难点、疑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参考资料:作业:教案续页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第一章总论一、心脏解剖和生理【心脏的解剖】心脏结构、心脏传导系统、冠状动脉。

【心脏的生理】心肌动作电位、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二、心血管疾病诊断【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辅助检查】(一)非侵入性检查:血压测定、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X线胸片、心脏CT、心脏MRI、心脏核医学。

(二)侵入性检查:右心导管检查、左心导管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腔内成像技术、心内膜和心肌活检、心包穿刺。

三、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及其他治疗。

第二章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类型】(一)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二)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三)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四)心力衰竭的分期和分级:心力衰竭分期;心力衰竭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

【病因】(一)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二)诱发因素:常见的如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消耗、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病理生理】(一)代偿机制:Frank-Starling机制、神经体液机制、心肌肥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地点:
教研室主任:
教学内容:
教材名称(版次)
起止章节页码
讲授题目
计划用学时
教学要求:
掌握内容
熟悉内容
了解内容
教学要点:
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进程:
教学方法:
参考资料:
作 业:
教 案 续 页
辅助手段和时间分配
第一章 总论
一、心脏解剖和生理
【心脏的解剖】
心脏结构、心脏传导系统、冠状动脉。
【心脏的生理】
2.RAAS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
3.β受体拮抗剂
4.正性肌力药:洋地黄类药物(药理作用、常用制剂、临床应用、中毒表现、影响因素及其处理);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β受体兴奋剂、磷酸二脂酶抑制剂)。
5.扩血管药物
(三)非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左室辅助装置、心脏移植、细胞替代治疗。
1.症状: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急性肺水肿等;咳嗽、咯痰、咯血;乏力、疲倦、头昏、心慌;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
2.体征:肺部湿罗音;心脏体征。
(二)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
1.症状:消化道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
2.体征:水肿、颈静脉征、肝脏肿大;心脏体征。
(二)体格检查:注意心率、心律、心音等的改变。
(三)心电图检查:分析P波、QRS波群、P与QRS关系、P—R间期等。
(四)长时间心电图记录:动态心电图、事件记录器、植入式循环心电记录仪等。
(五)运动试验
(六)食管心电图
(七)心腔内电生理检查
(八)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及导航系统
(四)舒张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第二节 急性心力衰竭
是指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和/或加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可表现为急性新发或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
【类型】
(一)临床分类: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右心衰竭、非心源性急性心衰。
(二)严重程度分类:Killip分级适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时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临床表现】
急性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伴咯粉红色泡沫状痰。两肺满布湿性啰音和哮鸣音,心率增快,第一心音减弱,奔马律。可出现休克、神志模糊。胸部X线片肺水肿表现。
(二)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
(三)收缩性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四)心力衰竭的分期和分级:心力衰竭分期;心力衰竭分级;6分钟步行试验。
【病因】
(一)基本病因: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心脏负荷过重:压力负荷(后负荷)过重、容量负荷(前负荷)过重。
(二)诱发因素:常见的如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消耗、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主要应与支气管哮喘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休克相鉴别。BNP/NT-proBNP有助于鉴别诊断。
【治疗】
(一)基本处理:体位、吸氧、救治准备、镇静(吗啡)、快速利尿、氨茶碱、洋地黄类药物。
(二)血管活性药物:血管扩张剂:硝普钠、硝酸酯类、α受体拮抗剂;正性肌力药物:β受体兴奋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二)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肝硬化腹水伴下肢水肿。
【治疗】
治疗目标: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
(一)一般治疗:生活方式管理、休息与活动、病因治疗及消除诱因。
(二)药物治疗
1.利尿剂: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三)机械辅助治疗:IABP、LVAD、临时心肺辅助系统。
(四)病因治疗、去除诱因
第三章 心律失常
第一节 概述
【心脏传导系统的解剖】
心脏传导系统由负责正常心电冲动形成与传导的特殊心肌组成。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和普肯耶纤维网等。
【心律失常的分类】
按发生原理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
【病理生理】
(一)代偿机制:Frank-Starling机制、神经体液机制、心肌肥厚。
(二)心室重塑
(三)舒张功能不全
(四)体液因子改变
第一节 慢性心力衰竭
【流行病学】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表现和最主要死因常见原因如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脏瓣膜病、扩张型心肌病及肺心病等。
【临床表现】
(一)左心衰竭:以肺循环淤血及心排血量降低为主要表现。
(一)冲动形成异常:窦性心律失常;异位心律失常:被动性、主动性。
(二)冲动传导异常:生理性;病理性;房室间传导途径异常。
【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一)冲动形成的异常:自律性异常、触发活动等。
(二)冲动传导的异常:折返;传导障碍等。
【心律失常的诊断】
(一)病史:了解心律失常的存在及其类型,诱发因素,发作的频率、起止方式,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及预后,对治疗的反应。
心肌动作电位、压力容积曲线变化。
二、心血管疾病诊断
【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 Nhomakorabea【辅助检查】
(一)非侵入性检查:血压测定、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X线胸片、心脏CT、心脏MRI、心脏核医学。
(二)侵入性检查:右心导管检查、左心导管检查、心脏电生理检查、腔内成像技术、心内膜和心肌活检、心包穿刺。
三、心血管疾病治疗
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及其他治疗。
第二章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以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体力活动受限和体液潴留。
【类型】
(一)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三)全心衰竭:左右心衰竭临床表现同时存在。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利钠肽、肌钙蛋白、甲状腺功能等。
(二)心电图
(三)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心脏磁共振、冠状动脉造影。
(四)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
(五)心-肺运动试验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诊断:综合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作出。
贵 州 医 科 大 学
教 学 教 案 本
课程名称
授课班级及专业
教研室
教师及职称
教研室主任
贵 州 医 科 大 学 教 务 处 制
贵 州 医 科 大 学 教 案 首 页
年 月 日 授 课 年 级专 业
授课时间
课 程 名 称:
总 学 时:
本人授课学时:
教 研 室:
讲课学时:
考试课/考查课
教 师:
实验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