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方案

合集下载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探讨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探讨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探讨内容摘要: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人工气道是利用人为的方法建立的气道,主要用于呼吸道堵塞、梗阻等呼吸困难的患者,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和有效地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以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措施。

临床上常见的人工气道有:口咽、鼻咽通气管,经鼻或口插管及气管切开后插管。

气道湿化的目的在于稀释分泌物以利于吸引或分泌物咳出,防止分泌物结痂引起的气道堵塞,是提高人工气道护理质量的重要保证[1]。

现将人工气道湿化治疗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以便在临床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湿化方法。

1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选择1.1雾化吸入利用超声波、气体射流等原理将湿化液撞击成微细颗粒悬浮于气流中由呼吸道吸入,达到稀释痰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治疗呼吸道炎症等目的。

优点:相对口服药用量少、见效快、操作方便、副作用较少。

缺点:不宜长时间使用,一般每日2~3次,每次15~20min,不能满足长期湿化的效果。

有报道说明较长时间的雾化可以使患者的血氧分压下降[2]。

1.2定时湿化用注射器抽取1~2ml湿化液每30~60min向气管内注入,并不定时吸痰。

会使得稀释痰液不充分,形成痰痂的机会仍然较大,而且每一次从气管套管内注入湿化液数滴,存在一次性量过大、分布不均匀等问题,容易造成患者呛咳[3],使湿化液被咳出而影响湿化效果,使吸痰时间延长而导致气道黏膜损伤,糜烂出血,使肺部感染率增加[4]。

1.3微量泵持续湿化将配置好的湿化液用50ml空针抽吸好,利用微量泵匀速持续泵入患者气道[3]。

优点:符合呼吸道持续丢失水分的生理需要,达到湿润气道黏膜,使黏膜纤毛正常运动,使痰液能充分稀释,不易结痂,患者感觉较舒适,不易发生呛咳,可以有效地减少肺部感染率[5]。

1.4电热恒温湿化现代的先进的呼吸机基本都有电热恒温蒸汽发生装置,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调节吸入人体的空气的温度,常用32℃~36℃。

减少了寒冷、干燥的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相对湿度保证了肺黏膜纤毛运动的生理要求,有利于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是使用呼吸机的最佳湿化方法[6]。

晨间提问:如何做好人工气道的湿化

晨间提问:如何做好人工气道的湿化

如何做好人工气道的湿化插管后的呼吸道黏膜加湿加温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碱弱,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

因此,进行呼吸道湿化非常重要。

1、保证充足的液体入量机械通气时,液体入量保持每日250~3000ml。

呼吸道湿化必须以全身不失水为前提,如果机体液体入量不足,即使呼吸道进行湿化,呼吸道的水分会进入到失水的组织中,呼吸道仍然处于失水状态中,所以,必须补充机体足够的液体入量。

2、加热湿化器加热湿化器以物理加热的办法为干燥气体提供恰当的温度和充分的湿度。

加热湿化器能使湿化后的气体达到100%的湿度。

机械通气的患者,湿化器的温度控制在35~37℃。

3、雾化吸入用于稀释分泌物,刺激痰液咳出及治疗某些肺部疾病。

雾化液一般选择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根据病情可加入化痰和抗菌药物。

经人工气道口进行雾化吸入。

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吸入雾化液体的氧浓度下降;药物刺激导致气管痉挛;分泌物湿化后膨胀使气道管腔变窄,从而增加气道阻力。

这些因素可使患者出现憋气、咳嗽、呼吸困难、发绀、烦躁等,因此在雾化前和雾化过程中,要及时吸出气道分泌物。

氧分压低的患者雾化与吸氧同时进行。

4、除了人工气道的湿化外,病房可采用地面洒水、应用空气加湿器等方法使室内相对湿度达到50%~70%。

5、人工鼻的使用,人工鼻又称温-湿交换过滤器,是一个轻巧而柔软的接管,由数层吸水材料及亲水化合物制成的细孔网纱结构的过滤装置,它能模拟鼻的功能,将呼出气中的热和水气收集并保留下来,以温热和湿化吸入的气体,吸气时气体经过人工鼻,热量和水分被带入气道内,保证气道获得有效、适当的湿化。

同时,它对细菌有一定的过滤作用,能降低管路被细菌污染的危险性6、气道湿化观察要点,监测心率、氧饱和度观察痰液的粘稠度等痰液的黏稠度分为三度:Ⅰ度痰液相对像米汤样或者泡沫样,直接吸痰之后接触玻璃管时无残留。

Ⅱ度痰液的外观比Ⅰ度稍微黏稠,吸痰之后有少量的痰液黏附在玻璃管上,但是容易被水冲干净。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气管切开术后的正确的湿化护理:
一、检查气道状况:
1. 注意气管呼吸道的异常反应情况,像咳嗽、气喘等。

2. 用床边镜进行定期检查患者的气道,注意是否有水肿、血肿、痂皮
形成。

3. 活体反射的反应,看看患者有无反射性呼吸困难。

二、确定湿化护理方案:
1. 根据患者现状,确定积痰多少,决定痰量应该取出多少;
2. 适当使用药物,如支气管扩张药或清痰药等,以加快取出多余痰量;
3. 根据患者状况,决定是否需要用贴纱布块进行加压,减少多余痰量
的溢出;
三、完成湿化护理:
1. 首先,用温暖的饮料口服,以湿润旱燥的气道;
2. 用温水或湿润毛巾擦拭患者的喉部,减少痰液的生成;
3. 用吸痰器及湿毛巾吸取患者的痰液,减少多余的痰液;
4. 用适当的温度的尼龙安瓿,进行气道湿化;
5. 注意避免把痰吸入患者的气道;
四、观察患者的状态:
1. 注意患者的呼吸方式及无创呼吸机护理;
2. 观察患者口腔湿润程度,及其呼吸负荷;
3. 观察患者体温及呼吸频率;
4. 观察患者的气道分泌物的变化情况。

五、准备护理必需的物品:
1. 避热湿润布块,以维持气道湿润;
2. 温暖的饮料,减少患者旱燥的感觉;
3. 吸痰器,配合口腔护理;
4. 预防受潮的尼龙安瓿;
5. 缝阔布针及纱布布块,增大呼吸道湿化效果;
6. 呼吸机附件,替换和清洁。

ICU成人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ICU成人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ICU成人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人工气道湿化管理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至关重要的护理技术。

它能够保持气道通畅,提供合适的湿化气体,预防并缩减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

然而,ICU成人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最佳实践指南。

本文将在不
综合目前的证据,ICU成人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最佳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起首,选择合适的湿扮装置,如加湿器或湿化瓶,并依据患者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个体化的选择;其次,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调整湿扮装置的湿化水平宁气流温度,以保持气道湿化的稳定性;此外,定期检查湿扮装置的功能和维护,保持其正常运作;最后,密切监测患者的湿化效果和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状况,准时调整和改进管理措施。

尽管目前缺乏统一的最佳实践指南,但以上措施可作为ICU成人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参考,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安全。

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的湿化

湿化方法
(2)持续滴注湿化法 1)输液管持续湿化 法:输液管持续湿化法克服了每次滴药量大, 易引起病人刺激性咳嗽、憋闷及由于刺激性 咳嗽把部分湿化咳出或吸出,影响湿化效果 等缺点。且输液管湿化法在临床上取材方便、 经济、操作简单。
湿化方法
2)泵注持续湿化法 用输液泵持续注入湿化 液,能将湿化液稳定、缓慢而持续地注入呼 吸道,达到有效的湿化功能。改变了输液管 持续滴入湿化液不易控制湿化过程的缺点。
出现干罗音或鼾声、眼结膜充血水肿,血压升高, 则提示湿化不足。如果分泌稀薄,能顺利通过吸痰 管,没有结痂或黏液块咳出,说明湿化满意,如果 痰液过分稀薄,而且咳嗽频繁,听诊肺部和气管内 痰鸣音多,需要经常吸痰,提示湿化过度,应酌情 减少湿化量。
湿化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 呼吸道继发感染 气管切开后,鼻腔不能 发挥过滤气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加之反复 吸痰和湿化,如无菌观念淡漠,不重视无 菌操作,可导致病人呼吸道继发感染。应 加强病房环境清洁和消毒,定时为病人做 口腔护理,正确消毒 和使用吸痰、湿化器 械。
3 支气管痉挛 湿化液加入某些刺激性的药 物时,或雾化滴水珠作为异物进入支气管时, 可以引起支气管痉挛。可用解痉剂,必要时 可与支气管扩张剂合用。有刺激性的药物要 稀释到安全浓度内,对频繁发生支气管 痉挛 的病人,勿用支气管内直接滴注湿化法,最 好选用超声雾化吸入,避免水滴刺激引起的 支气管痉挛。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湿化剂的选择
蒸馏水稀释粘液作用较强,但刺激较生理盐水为强,
故在分泌物稠厚、量多,需要积极排痰的患者,宜 应用蒸馏水,作为经常湿化,维持呼吸道正常生理 和排痰功能则用生理盐水。最常用气道湿化液为 0.9%生理盐水加敏感抗生素加地塞米松加糜蛋白酶。 但有人主张用0.45%的盐水代替等渗盐水。因为生 理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快,盐分沉积在肺 泡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肺水肿,不利 于气体交换。而0.45%的盐水吸入后在气道内浓缩, 使之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

人工气道的湿化的护理管理

人工气道的湿化的护理管理

湿化液的选择
(四)1.25% NaHCO3溶液
湿化液的选择
遇痰血痂咳不出且又吸不出时
注入1.25% NaHCO3溶液 4-8mL 5-10 分钟一次重复 2、3次
湿化液的选择
(五) α-糜蛋白酶
1、通过溶解痰液中的粘蛋白而溶解痰 液 2、主要用于痰栓、痰液粘稠不易吸引 或自行咳出病人 缺点: 有报道,α-糜蛋白酶可导致气管粘膜 损伤出血
人工气道的湿化
神经外科 王琼
学习目标
1. 人工气道的定义与分类 2. 人工气道湿化的原因及作用 3. 气道湿化的方法 4. 湿化液的选择 5.湿化效果的判断
人工气道的概念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上呼吸道置入气管或直接置入气管 所建立的气体通道。 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 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为气道的有效引流、通畅、机械通气、 治疗肺部疾病提供条件。
优点: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缺点:不易准确控制滴入速度和滴入总量
气道湿化的方法
(二)持续湿化法
2、微量泵持续注入法 将装有湿化液的50ml注射器置入微量泵内,连接延长管及头
皮针前端软管,同样深度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内 优点:控制速度准确,将湿化液沿管壁缓慢滴入气道,对气 道刺激性小,患者无不适感,能有效补充因气管切开术引起 的气道持续性水分丢失,提高了湿化效果,使痰液稀释并易 于咳出。 缺点:微量泵收费高
气道湿化的方法 置
优点:人工鼻具有细菌滤过和保水、 保热等优点,可有效地预防肺部感 染和改善肺功能。 缺点:只是利用呼出气体来温热和 湿化吸入气体,并不额外提供热和 水份,对脱水、低温、呼吸道分泌 物粘稠病人来说不是理想的湿化装 置,同时气道高阻力病人也不宜使 用。

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

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
祛痰剂类:沐舒坦是黏液溶解剂,能调节痰液的
分泌,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除。常使用0.45% 盐水+沐舒坦作湿化液。
抗生素类: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适宜抗生素。庆大
霉素加生理盐易刺激呼吸道粘膜,破坏粘膜表面的 纤毛功能,长期使用引起细菌耐药性。
精选ppt
9
湿化液的种类
糖皮质激素 :常用的有:地塞米松,有抗炎作用,
使用加温加湿器时,湿化器温度: 20℃~40℃,37℃时效果最佳。
精选ppt
11
如>40 ℃即使水蒸气饱和纤毛活动也会消失, 并且容易发生喉痉挛、发热、出汗、呼吸加 快等症状,严重的可以发生呼吸道烧伤。温 度<30 ℃纤毛活动也会受到抑制,黏液量超 过了黏膜纤毛的清除能力而淤积在气道内, 达不到湿化效果。所以临床在采取合适的湿 化方法时还要有合适的温度才能保证湿化效 果。
精选ppt
7
湿化液的种类
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常见的湿化液,对水肿的呼吸 道壁有一定的脱水收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 少因痰液淤积所造成的肺部感染。但生理盐水进入 气道内水分很快蒸发,盐分沉积在肺泡及支气管成 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肺水肿,不利于气体交换。
0.45%的生理盐水:0.45%的盐水吸入后,在气道 内浓缩接近生理盐水,对气道无刺激作用,保持了 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不易引起痰痂、痰栓。
可减少呼吸道内炎症因子的产生,抑制其对粘蛋白 合成分泌的刺激作用;最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 病的患者

糜蛋白酶:具有抗炎和防止局部水肿的作用,促使 痰液稀释便于咳出,对于脓性和非脓性的痰液都有 效。
精选ppt
10
湿化液的湿度和温度
气道湿化液的温度通常保持在32℃-~35℃, 湿度在60%~70%进入呼吸道后逐渐升至体 温水平,可以保证肺纤毛的正常活动。

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

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

气道湿化液的效果评价
• 痰液粘稠情况分度法 • Ⅲ度(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 ,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滞 有大量痰液,且不易用水冲净。
气道湿化液的效果评价
• 气道湿化效果分级法(推荐) • ①湿化满意:患者痰液稀薄,可顺利吸引或咳出, 导管内无痰栓,呼吸通畅,患者安静。
• 热湿交换器(人工鼻,无需湿化液):短期内(≤96 小 时)留置人工气道和转运时使用。
湿化方法的选择
• 气泡式氧气吸入湿化法:可短暂或间歇使用。 • 持续或间断雾化吸入法:可短暂或间歇使用。 • 持续气道滴注法:不推荐采用间歇气道滴注法,推荐
使用 0.45%氯化钠溶液作为湿化液。 • 湿纱布覆盖湿化法:不推荐使用。
气道湿化液的效果评价
• 气道湿化效果分级法(推荐) • ②湿化过度:患者痰液过度稀薄,需要不断吸引, 听诊气道内痰鸣音多,患者频繁呛咳、烦躁不安、 人机对抗,可出现缺氧性发绀、血氧饱和度下降及 心率、血压等改变。
气道湿化液的效果评价
• 气道湿化效果分级法(推荐) • ③湿化不足:患者痰液粘稠,不易吸引或咳出,听 诊气道内有干啰音,导管内可形成痰痂,可出现突 然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及血氧饱和度 下降等。
气道湿化液的选择
• ③碳酸氢钠注射液 ( 1.25% ) : 可 使气道局部形成碱 性环境,可使痰痂软化,痰液变稀薄,以利于咳出, 但其用量大时可导致组织水肿、肌肉疼痛、抽搐、碱 中毒而加重肺水肿,不推荐作为人工气道常规湿化液 。
• ④雾化用药:根据患者痰液粘稠度、病情等,遵医嘱
气道湿化液的效果评价
• 冷凝水观察法 • 观察HH型Y管与气管插管之间(气管延长管)或热 湿交换器回路管与气管潮 湿有液滴、潮湿较多液滴、有水流,后3种情况表 示湿化尚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方案
一、目的:维持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病人
舒适。

二、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指征:
所有开放人工气道的病人(住院)都应按需进行气道湿化。

三、评估:
1、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内容。

若患者血氧饱和度≤95%,暂缓进行气道湿化。

2、患者痰液的性状;
3、患者气道是否通畅,有无湿化禁忌证(如气道阻塞);
4、湿化需求,根据人工气道建立方式、治疗时间、病人病情需求,选择不
同的湿化方式。

四、用物选择及注意事项:
1、湿化设备的选择
(1)人工鼻(HME):见图1-3。

图1 完整包装图2 气切患者使用中图3 气管插管患者使用中HME的原理是模拟人体湿化系统机制,将呼出气体的热量和水分回收后对
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并充分滤过,维持气道纤毛系统功能,保持温度和湿度
恒定。

HME使用简便,将HME 置于人工气道口,常规每日更换一次,污染或堵
塞时随时更换更。

HME主要适合于病人的短期治疗(气管插管或塑料气切套管)。

人工鼻的
禁忌证:有明显血性痰液,痰液过多、过黏,呼出潮气量低于吸入潮气量70%
的病人,小潮气量通气病人,体温低于32℃,自主通气量过高(>10 L/min),面罩漏气量过多的无创通气病人,以及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

注意事项:
①人工鼻一旦污染应及时更换;
②护士反复观察并调整人工鼻的位置,使其处于气管内管上方;
③应用人工鼻时,由于无效腔量的增加,可能会出现的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通气不足。

(2)加热湿化器(HH):见图4。

主要用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通过加热湿化器
使湿化液以蒸汽的形式与吸入气体混合,使进入气道
内气体的温度达37℃左右,相对湿度达100%。

图4 加热湿化器
注意事项:
①不定时观察记录加热湿化器湿化液的水位,若水位过低,及时添加灭菌注射用水;湿化灌加水过多或呼吸机管路内冷凝水积聚过多,可导致气道灌洗或人机不协调以及呼吸机性能异常,应及时清除湿化罐内过多的灭菌注射用水或是管道内的冷凝水;
②注意观察呼吸机相关设置和参数(模式、温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气体的氧浓度、温湿度、吸呼比、气道阻力);
③加热湿化器设置或使用不当,可导致病人发热、气道灼伤;
(3)气管切开面罩:见图5-8。

①适用于长期带管(金属气切套管)患者。

②由喉罩、连接管、药杯及氧气连接管四部分组成(见图6),使用前依次连接(见图7),接氧气后即可为患者使用(见图8)。

③该装置即可进行氧气吸入,也可进行湿化或雾化吸入。

氧气吸入时药杯里不加任何药液,湿化时药杯中加入湿化液即可,雾化吸入时遵医嘱加入雾化药。

图5 完整包装图6 拆开后
图7 组合后图8 使用中
注意事项:
①使用过程中注意各部分连接紧密,防止漏气;
②使用过程中注意根据患者体位调节延长管及药杯位置,确保药杯处于低位,防止湿化液或雾化液逆流;
③患者体位改变过程中注意妥善固定,防止整个装置发生牵拉或脱落。

(4)氧气驱动雾化:氧气驱动雾化用于间断气道湿化和雾化吸入治疗。

2、湿化液的选择
(1)0.45%的盐水:适用于使用重复使用的氧气湿化瓶湿化患者。

(2)灭菌注射用水(图9):适用于使用呼吸机患者。

图9 灭菌注射用水图10 氧气湿化器
(3)一次性使用氧气湿化器(图10):适用于短期湿化患者。

(4)雾化药:据医嘱使用,适用于需雾化吸入治疗患者。

3、湿化液量的选择
湿化液量取决于室温、体温、空气湿度、通气量大小、患者出入量的多少、痰液的量和性质等因素,应根据患者的情况综合进行调整。

由于呼吸道的不显性失水约为250ml/d,每日湿化液则应该不少于250ml。

老年人的湿化量每天一般在200ml~300m为宜。

痰液黏稠程度和引流是否通畅是衡量湿化的可靠指标。

所需湿化液量主要是根据痰液黏稠度来调整,将痰液的性质及吸痰时在玻璃管内壁上的附着情况作为判断标准。

4、湿化温度
人工气道患者进行常规湿化时,HH的设定要保证吸人气体在Y型接头处的温度≥34℃,但<41℃,并保证水蒸气的最小湿度在33 cmH2O。

五、湿化效果评价指标
(1)病人有无并发症(气道热损伤、人机不同步、呼吸道感染、痰栓堵塞);
(2)痰液的情况(痰液稀薄,能顺利吸引出,导管内无痰栓);
(3)肺部听诊,听诊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
(4)呼吸通畅,病人安静。

附1:气道湿化效果的判断标准:
(1)湿化满意:患者安静,分泌物稀薄,呼吸道通畅,吸引管能顺利通过,管内没有痰栓,听诊时气管内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

(2)湿化过度:患者烦躁不安,人机对抗,发绀症状重,分泌物过于稀薄,频繁咳嗽,需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

(3)湿化不足:患者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加重,氧饱和度迅速下
降等症状,分泌物黏稠,不易吸引或咳出,听诊气管内有痰鸣音。

附2:痰液粘稠度的判断标准:
1度:痰液如米汤或泡沫样,吸痰后玻璃接头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2度:痰的外观较1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内壁滞留,但容易被水冲净;
3度: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内壁上常滞留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