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第五章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五章负反馈放大电路教案

5.负反馈放大电路【重点】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负反馈的一般表达式。
【难点】负反馈的一般表达式。
5.1 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5.1.1 反馈的概念反馈是把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的部分或者全部,通过一定的方式回送到输入端来影响输入量的过程。
有反馈的放大电路称为反馈放大电路。
5.1.2 反馈的分类1.正反馈与负反馈f i ix'f i i x x x -='2.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电压反馈是指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压。
电流反馈是指反馈信号取自输出电流。
3.并联反馈与串联反馈并联反馈是指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以电流方式叠加(并联)。
串联反馈是指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以电压方式叠加(串联)。
反馈类型分为电压串联反馈、电压并联反馈、电流串联反馈和电流并联反馈四种。
4.交流反馈与直流反馈当反馈信号仅在交流通路中存在,就是交流反馈,它只影响放大电路的交流性能;当反馈信号仅在直正向传输反馈放大电路框图并联反馈与串联反馈类型框图b.串联反馈a.并联反馈U I I流通路中存在,就是直流反馈,它只影响放大电路的直流性能;若反馈信号在交、直流通路中都存在,则称为交直流反馈,它将影响放大电路的交、直流性能。
5.本级反馈与级间反馈只在一级放大电路内部的反馈称为本级反馈。
级与级之间的反馈称为级间反馈。
5.1.3 负反馈的一般表达式反馈系数 ofx x F =净输入信号 f i i x x x -=' 开环放大倍数 i ox x A '=则有反馈放大电路闭环放大倍数为 AF Ax x A x x x A x x A +='+=+''==11i f fi i i o f 令D =1+AF ,则DA A =f D 称为做反馈深度,它是反映反馈强弱的重要物理量。
【重点】放大电路反馈的极性、类型判断。
【难点】放大电路反馈的极性、类型判断。
5.2 负反馈放大电路(1(2(3(4(5 5.2.1 电压串联负反馈5.2.2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V CCu u oR L CC+-u u o 集成运放构成的电压串联负反馈R fu o + -集成运放构成的电流串联负反馈u iR fu o5.2.3 电压并联负反馈5.2.4 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V CCu uo 电压并联负反馈+V CCu u o 集成运放构成的电压并联负反馈u iR fu o + -集成运放构成的电流并联负反馈u iu oR 3【重点】放大电路反馈的极性、类型判断。
第五章 5.7节 模拟电路接口技术ADC0809

2、主要性能指标 (1)、分辨率
分辨率反映A/D 转换器对输入微小变化响应的能力,通常用数字输
出最低位(LSB)所对应的模拟输入的电平值表示。n 位A/D 能反应 1/2^n 满量程的模拟输入电平。
由于分辨率直接与转换器的位数有关,所以一般也可简单地用数字
量的位数来表示分辨率,即n 位二进制数,最低位所具有的权值,就 是它的分辨率。
值得注意的是,分辨率与精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要把两者相混
淆。即使分辨率很高,也可能由于温度漂移、线性度等原因,而使其 精度不够高。
例如,ADC输出为八位二进制数, 输入信号最大值为 5V,其分辨率为: U m 19 .61mV 8
2 1
(2)、转换时间
转换时间是指完成一次A/D 转换所需的时间,即由发出启动转换
/**********(C) ADC0809.C**************/ #include <reg51.h> #include "1602.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ADC_START=P2^0; //四个控制引脚的定义 sbit ADC_ALE =P2^1; sbit ADC_EOC =P2^2; sbit ADC_OE =P2^3; sbit D0=P0^0; //八盏灯的定义 sbit D1=P0^1; sbit D2=P0^2; sbit D3=P0^3; sbit D4=P0^4; sbit D5=P0^5; sbit D6=P0^6; sbit D7=P0^7;
AD转换速度: 500K频率:130us 640K频率:100us 分辨率:8位
4、ADC0809接口电路
模拟电子技术课后习题答案第五章负反馈放大电路答案

习题5-1 交流负反馈可以改善电路哪些性能? 解:提高了放大倍数的稳定性、减小非线性失真、展宽频带、变输入和输出电阻 5-2 分析图5-14电路中的反馈: (1)反馈元件是什么? (2)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3)直流、交流还是交直流反馈? (4)本级反馈还是极间反馈? 解:a R 1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b R E 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c R 3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交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R 6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交直流反馈、本级反馈。
R 7、C 构成反馈网络、负反馈、交流反馈、极间反馈。
5-3 试判断图5-15的反馈类型和极性。
解:a 电流并联负反馈。
b 电流串联正反馈。
au iR 1u oCb +V CCu 图5-14 习题5-2图u iu oc5-4 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反馈电路如图5-16所示,试判断反馈类型和极性。
解:图5-15 习题5-3图CCu u oabL CC+ -u o cCC+ -u u o d+V CCu u o u io R 2bu iu ocu iu o+ -图5-16 习题5-4图c 电流并联负反馈。
5-5 图5-17中,要达到以下效果,反馈电阻R f 在电路中应如何连接? (1)希望稳定输出电压; (2)希望稳定输出电流; (3)希望增大输入电阻; (4)希望减小输出电阻。
解:(1)如图,引入R f1。
(2)如图,引入R f2。
(3)如图,引入R f1。
(4)如图,引入R f1。
5-6 如图5-18中,希望稳定输出电流、减小输入电阻,试在图中接入相应的反馈。
解: 如图。
图5-17 习题5-5图RL + -u u o 图5-18 习题5-6图2u iRL + -u u o 2u i5-7 有一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放大倍数A =1000,反馈系数F =0.1,求闭环放大倍数,如果放大倍数A 下降了20%,则此时的闭环放大倍数又为多少?解:9.91.010*******1f ≈⨯+=+=AF A AA 下降20%时,闭环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为A dA AF A dA ⋅+=11f f =%10120%)20(1011-=-⋅ 94.79.9%)101201()1(f f f f ≈⨯-=+='A A dA A 5-8 有一负反馈放大电路,其开环增益A =100,反馈系数F =0.01,求反馈深度和闭环增益各为多少?解: D =1+AF=25001.010011001f =⨯+=+=AF A A5-9 有一负反馈放大电路,当输入电压为0.01V 时,输出电压为2V ,而在开环时,输入电压为0.01V ,输出为4V 。
模拟电路各章知识点总结

模拟电路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电路基础1.1 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由电气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连接而成的网络。
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是基本的参数,描述了其中元件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路按照其两个端点的特性可以分为单端口电路和双端口电路。
1.2 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以及其他电路定律描述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其中欧姆定律描述了电阻元件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而基尔霍夫定律描述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和流动规律。
1.3 电路的等效变换电路中电气元件可以通过等效电路进行简化处理。
例如将若干电阻串并联为一个等效电阻等。
第二章:基本电路元件2.1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阻碍电流的流动。
在电路中,电阻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
电阻的阻值与其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系。
2.2 电容电容是电路中用来存储电荷的元件,它在电路中具有很多重要的应用。
电容的存储能量与其带电电压和电容量有关。
2.3 电感电感是电路中具有电磁感应作用的元件,其具有对电流变化的响应。
电感的存储能量与其感抗和电流有关。
2.4 理想电源理想电源是电路中常用的元件,可以提供恒定的电压或电流。
其特点是内部阻抗为零或者无穷大。
第三章:基本电路分析方法3.1 直流电路分析直流电路是电路分析中最简单的一种情况。
在直流电路中,电源提供的是恒定电压或电流,不会发生周期性或者随时间改变的变化。
3.2 交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是在电路中考虑电压和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常见的交流电路分析包括使用复数形式进行计算。
3.3 电路的参数测量方法电路中常用的参数测量方法有欧姆表、万用表等。
它们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电压的大小以及电流的大小等参数。
第四章:模拟电路设计4.1 放大器设计放大器是模拟电路中广泛应用的电路元件,可以放大电压或者电流的幅值。
常见的放大器有运放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等。
4.2 滤波器设计滤波器是可以去除特定频率成分的电路,可以用于信号处理、通信和音频等领域。
模拟电路5.习题解答

A u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4
已知某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如图P5.4所示。试问:
(1)该电路的耦合方式;
(2)该电路由几级放大电路组成; (3)当f=104Hz时,附加相移为多少? 当f=105Hz时,附加相移以约为多少?
解: (1)直接耦合; (2)三级; (3)当f=104Hz时, φ’=-135o; 当f=105Hz时, φ ’=-270o 。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习题解答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2已知某放大电路的波特图如图P5.2所示,试写出AU的表达式。 解:设电路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 其频率特性表达式如下:
32 (1
10 f )(1 j 5 ) jf 10 3.2j f 或Au f f (1 j )(1 j 5 ) 10 10
1 16 Hz 2 π Rs C s 1 1 1.1MHz ' ' 2 π(Rs ∥ RG )C GS 2 πRs C GS 12 .4 ( j
' ' C GS C GS (1 g m RL )C GD 72 pF
fH
f ) 16 A us f f (1 j )(1 j ) 6 16 1.1 10
(2)波特图如右图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14 电路如图P5.14所示,已知Cgs=Cgd=5pF, C1=C2=Cs=10μ F, gm=5mS,试求fH、、fL各约为多少,并写出Aus Ri ' ' ( g m RL ) g m RL 12 .4 Rs Ri
第五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模拟电路第五章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 放大电路反馈原理与稳定化基础一、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1.反馈极性与反馈形式负反馈:与输入叠加后输入幅值降低。
正反馈:与输入叠加后输入幅值升高。
主反馈:从多级电路的末级向输入级的输入回路的反馈。
局部反馈:多级电路中主反馈之外的反馈环路。
直流反馈:电路中直流电压或直流电流的反馈。
交流反馈:交流或动态信号的反馈。
2.理想反馈方块图和基本反馈方程式表征放大电路的输出量X o 、输入量X i (或X s )和反馈量X f 之间关系的示意图统称方块图。
理想方块图是指:①信号只沿箭头方向传输,即信号从输入端到输出端只通过基本放大电路,而不通过反馈网络;②信号从输出端反馈到输入端只通过反馈网络而不通过基本放大电路。
基本反馈方程式:()()()()1()()o f i X s A s A s X s A s B s ==+3.环路增益和反馈深度开环增益()A s 与反馈系数()B s 的乘积称为环路增益:()()()T s A s B s = 反馈深度:()1()1()()=+=+F s T s A s B s4.负反馈放大器的分类电压并联负反馈:iRF电流串联负反馈:RL 电压串联负反馈:v R LR电流并联负反馈:i LR二、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闭环增益的稳定性闭环增益稳定性比开环增益稳定性提高到(1AB +)倍2.输入电阻串联负反馈能使闭环输入电阻if R 增加到开环输入电阻i R 的1AB +倍; 并联负反馈能使闭环输入电阻R if 减小到开环输入电阻R i 的11AB+。
(或者说减小1AB +倍,注意说法区别)3.输出电阻电压负反馈使闭环输出电阻of R 降低到其开环输出电阻o R 的11so A B+;(或者说减小1AB +倍,注意说法区别)电流负反馈能使闭环(从末级晶体管的输出电极向反馈放大电路看入的等效)输出电阻R of 增大到(1)ss A B +倍。
4.信号源内阻对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影响信号源内阻越小,串联负反馈效果越好;if fs f s ifR A A R R =+信号源内阻越大,并联负反馈效果越好。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五章习题解答

第五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5.1 题5.1图所示各电路在换路前都处于稳态,求换路后电流i 的初始值和稳态值。
解:(a )A i i L L 326)0()0(===-+,换路后瞬间 A i i L 5.1)0(21)0(==++ 稳态时,电感电压为0, A i 326==(b )V u u C C 6)0()0(==-+, 换路后瞬间 02)0(6)0(=-=++C u i 稳态时,电容电流为0, A i 5.1226=+=(c )A i i L L 6)0()0(11==-+,0)0()0(22==-+L L i i 换路后瞬间 A i i i L L 606)0()0()0(21=-=-=+++ 稳态时电感相当于短路,故 0=i(d )2(0)(0)6322C C u u V +-==⨯=+ 换路后瞬间 6(0)63(0)0.75224C u i A ++--===+(a)(b)(d)(c)C2ΩL 2+6V -题5.1图i稳态时电容相当于开路,故 A i 12226=++=5.2 题5.2图所示电路中,S 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求u L 、i C 和i R 的初始值。
解:换路后瞬间 A i L 6=,V u C 1863=⨯= 06=-=L R i i031863=-=-=C L C u i i0==+R C L Ri u u ,V u u C L 18-=-=5.3 求题5.3图所示电路换路后u L 和i C 的初始值。
设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
解:换路后,0)0()0(==-+L L i i ,4mA 电流全部流过R 2,即(0)4C i mA +=对右边一个网孔有:C C L u i R u R +⋅=+⋅210由于(0)(0)0C C u u +-==,故2(0)(0)3412L C u R i V ++==⨯=5.4 题5.4图所示电路中,换路前电路已处于稳态,求换路后的i 、i L 和 u L 。
模拟电子技术第五章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况,称为预夹断。源区 而未夹断沟道部分为低阻,因
的自由电子在VDS电场力 的作用下,仍能沿着沟
此,VDS增加的部分基本上降落 在该夹断区内,而沟道中的电
道向漏端漂移,一旦到 场力基本不变,漂移电流基本
达预夹断区的边界处, 不变,所以,从漏端沟道出现
就能被预夹断区内的电 场力扫至漏区,形成漏
预夹断点开始, ID基本不随VDS
VDS = VD - VS =VDD-IDRD- VS
二、小信号模型
iD Kn vGS VT 2
Kn VGSQ vgs VT 2
漏极信号 电流
Kn VGSQ VT 2 2Kn VGSQ VT vgs Knvg2s
Kn
VGSQ
VT
2 gmvgs
K
nv
2 gs
IDQ id
3. 最大漏源电压V(BR)DS
指发生雪崩击穿时,漏极电流iD急剧上升时的vDS。与vGS有关。
4. 最大栅源电压 V(BR)GS
指PN结电流开始急剧增大时的vGS。
5.2 MOSFET放大电路
5.2.1 MOSFET放大电路
1. 直流偏置及静态工作点的计算 2. 小信号模型分析 3. MOSFET 三种基本放大电路比较
产生谐波或 非线性失真
λ= 0
λ≠ 0
共源极放大电路
例题5.2.4:
电路如图所示,设VDD=5V, Rd=3.9kΩ, VGS=2V, VT=1V, Kn=0.8mA/V2,λ=0.02V-1。试当管工作在饱和区时,试确定电路 的小信号电压增益。
例题5.2.5:
电路如图所示,设Rg1=150kΩ,Rg2=47kΩ,VT=1V,Kn=500μA/V2,λ=0, VDD=5V,-VSS=-5V, Rd=10kΩ, R=0.5kΩ, Rs=4kΩ。求电路的电压增益和 源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GRAM的地址
功能:设置用户自定义CGRAM的地址,对用户自定义CGRAM访问 时,要先设定CGRAM的地址,地址范畴0~63。
(8)显示缓冲区DDRAM地址设置命令 格式:
RS 0 R/W 0 D7 1 D6 D5 D4 D3 D2 D1 D0
MOV A,#11000101B ;写入显示缓冲区起始地址为第2行第6列。 ACALL WC51R MOV A,“B” ;第2行第6列显示字母“B”。 ACALL WC51DDR MOV A,“Y” ;第2行第7列显示字母“Y”。 ACALL WC51DDR MOV A,“E” ;第2行第8列显示字母“E”。 ACALL WC51DDR LOOP:AJMP LOOP ;初始化子程序 INIT:MOV A,#00000001H ;清屏 ACALL WC51R MOV A,#00111000B ;使用8位数据,显示两行,使用5*7的字型。 LCALL WC51R MOV A,#00001110B ;显示器开,光标开,字符不闪烁。 LCALL WC51R MOV A,#00000110B ;字符不动,光标自动右移一格。 LCALL WC51R RET
2. 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RT-1602C的内部结构
液晶显示模块RT-C1602C的内部结构可以分成三部分:LCD 控制器、LCD驱动器、LCD显示器。 控制器采用HD44780,驱动器采用HD44100。 HD44780是集控制器,驱动器于一体,专用于字符显示控制驱动 集成电路,是字符型液晶显示控制器的代表电路。 HD44100是作扩展显示字符位的。
汇编语言程序: RS BIT P2.0 RW BIT P2.1 E BIT P2.7 ORG 00H AJMP START ORG 50H ;主程序 START:MOV SP,#50H ACALL INIT MOV A,#10000000B ;写入显示缓冲区起始地址为第1行第1列。 ACALL WC51R MOV A,“G” ;第1行第1列显示字母“G”。 ACALL WC51DDR MOV A,“O” ;第1行第2列显示字母“O”。 ACALL WC51DDR MOV A,“O” ;第1行第3列显示字母“O”。 ACALL WC51DDR MOV A,“D” ;第1行第4列显示字母“D”。 ACALL WC51DDR
扭曲向列型LCD的结构
9.1.1 字符型点阵式LCD 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很少直接设计LCD显示器驱动接口, 一般是直接使用专用的LCD显示驱动器和LCD显示模块LC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LCM是把LCD显示屏、背景光源、线路板和驱动集成 电路等部件构造成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独立部件使用。其特点 是功能较强、易于控制、接口简单,在单片机系统中应用较多。 其内部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LCM一般带有内部显示RAM和字 符发生器,只要输入ASCII码就可以进行显示。 常用的有16字1行、16字2行、20字2行和40字2行 等的字符液晶显示模块。这些LCM虽然显示字数各不相同,但 是都具有相同的输入输出界面。本节将以162字符型液晶显 示模块RT-1602C为例,详细介绍字符型液晶显示模块的应用。
C语言编程: #include <reg51.h>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sbit RS=P2^0; sbit RW=P2^1; sbit E=P2^7; void delay(void); void init(void); void wc5r(uchar i); void wc51ddr(uchar i); void fbusy(void); //主函数 void main() { SP=0x50; init(); wc51r(0x80); //写入显示缓冲区起始地址为第1行第1列 wc51ddr(0x44); //第1行第1列显示字母“G” wc51ddr(0x4f); //第1行第2列显示字母“O” wc51ddr(0x4f); //第1行第3列显示字母“O” wc51ddr(0x47); //第1行第4列显示字母“D”
;写入命令子程序。 WC51R:ACALL F_BUSY CLR E CLR RS CLR RW SETB E MOV P1,ACC CLR E ACALL DELAY RET ;写入数据子程序。 WC51DDR:ACALL F_BUSY CLR E SETB RS CLR RW SETB E MOV P1,ACC CLR E ACALL DELAY RET
wc51r(0xc5); wc51ddr(0x42); wc51ddr(0x59); wc51ddr(0x45); while(1); } //初始化函数 void init() { wc51r(0x01); wc51r(0x38); wc51r(0x0e); wc51r(0x06); }
RS R/W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0
0
0
0
0
0
0
1
I/D
S
功能:设定当写入一个字节后,光标的移动方向以及后面的 内容是否移动。 当I/D=1时,光标从左向右移动;I/D=0时,光标从右向左移动。 当S=1时,内容移动,S=0时,内容不移动。
(4)显示开关控制命令 格式:
RS
9.1.2 LCD显示器与单片机的接口应用
【例】下图是LCD显示器与8051单片机的接口图,编程在LCD 显示器的第一行、第一列开始显示“GOOD”,第二行、第6
列开始显示“BYE”。
P1.0 P1.7 P2.7 P2.1 P2.0 …… 8051 +5V OV OV R=10欧姆 1/2W DB0 DB7 E R/W RS RT-1602 VL P=10K BLK BLK …… ……
0
R/W
0
D7
0
D6
0
D5
0
D4
0
D3
1
D2
D
D1
C
D0
B
功能:控制显示的开关,当D=1时显示,D=0时不显示。 控制光标开关,当C=1时光标显示,C=0时光标不显示。 控制字符是否闪烁,当B=1时字符闪烁,B=0时字符不闪烁。 (5)光标移位置命令 格式:
RS 0 R/W 0 D7 0 D6 0 D5 0 D4 1 D3 D2 D1 * D0 * S/C R/L
;检查忙子程序 F_BUSY:PUSH ACC ;保护现场 PUSH DPH PUSH DPL PUSH PSW WAIT:CLR RS SETB RW CLR E SETB E MOV A,P1 CLR E JB ACC.7,WAIT ;忙,等待 POP PSW ;不忙,恢复现场 POP DPL POP DPH POP ACC ACALL DELAY RET
功能:移动光标或整个显示字幕移位。 当S/C=1时整个显示字幕移位,当S/C=0时只光标移位。 当R/L=1时光标右移,R/L=0时光标左移。
(6)功能设置命令 格式:
RS 0 R/W 0 D7 0 D6 0 D5 1 D4 DL D3 N D2 F D1 * D0 *
功能:设置数据位数,当DL=1时数据位为8位,DL=0时数据 位为4位。 设置显示行数,当N=1时双行显示,N=0时单行显示。 设置字形大小,当F=1时5×10点阵,F=0时为5×7点阵。 (7)设置字库CGRAM地址命令 格式:
寄存器及操作 指令寄存器写入 忙标志和地址计数器读出 数据寄存器写入 数据寄存器读出
总共有11条指令,它们的 格式和功能如下:
(1)清屏命令 格式:
RS 0 R/W 0 D7 0 D6 0
1 1
0 1
D5 0
D4 0
D3 0
D2 0
D1 0
D0 1
功能:清除屏幕,将显示缓冲区DDRAM的内容全部写入空 格(ASCII20H)。 光标复位,回到显示器的左上角。 地址计数器AC清零。
(2)光标复位命令 格式:
RS 0 R/W 0 D7 0 D6 0 D5 0 D4 0 D3 0 D2 0 D1 1 D0 0
功能:设定当写入一个字节后,光标的移动方向以及后面的内 容是否移动。 当I/D=1时,光标从左向右移动;I/D=0时,光标从右向左移动。 当S=1时,内容移动,S=0时,内容不移动。 (3)输入方式设置命令 格式:
• HD44780有80个字节的显示缓冲区,分两行,地址分别为 00H~27H,40H~67H,它下实际显示位置的排列顺序跟 LCD的型号有关,液晶显示模块RT-1602C的显示地址与实 际显示位置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LCD 16 字×2 行
00 40
01 41
02 42
03 43
04 44
05 45
第9章
MCS-51单片机的其 他接口
本章内容: 9.1 MCS-51单片机与LCD的接口 9.2 MCS-51单片机与I2C的接口 9.3 MCS-51单片机与日历时钟芯片的接口
9.1 MCS-51单片机与LCD的接口
液晶显示器简称LCD(Liquid Crystal Diodes)是利用液晶经 过处理后能够改变光线传输方向的特性,达到显示字符或者图 形的目的。其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功耗极低、显示内容丰 富、寿命长、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有着 日益广泛的应用。 LCD分类:笔段式和点阵式(可分为字符型和图像型)。Leabharlann 06 4607 47
08 48
09 49
0A 4A
0B 4B
0C 4C
0D 4D
0E 4E
0F 4F
10 50
„„ „„
27 67
HD44780 内藏的字 符发生存 储器 (ROM) 已经存储 了160个不 同的点阵 字符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