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初探
高职高专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摘
要 : 如 何 强 化 课 堂 教 学 、 强 实 践 与 理 论 教 学 相 结 合 以 及 强 化 学生 工 程 观念 等 方 面对 化 工 原 理 课 程 教 学 就 加
内 容 、 法 的改 革 进 行 了探 讨 , 具 体 教 学 实 践 中 , 方 在 已实 施 的新 教 学 方 法 提 高 了教 学 质量 和教 学 效 果 , 出 了 学 突 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 : 职 高 专 ; 工 原 理 ; 学 改 革 ; 践 高 化 教 实
Hale Waihona Puke ( ) 作 和调节 生产过 程 的能力 , 习如何 如 3操 学 何 操作 和 调节生 产过 程. 操作 发 生故 障 时 , 何 在 如 寻 找故 障 的缘 由 , 出排 除故 障的措 施 [ . 提 1 卅] 当然 , 当生产 提 出新 的 要 求 而需 要 工 程 技 术
人 员发 展新 的单 元 操 作 时 , 已有 的单 元 操 作 发展
作 者 简 介 : 海雄 ( 90) 男 , 肃 定 西 人 , 肃 联 合 大 学 助 教 , 士 , 师 1 8一 , 甘 甘 硕 主要 从 事 化 工 与精 细有 机 合 成 教 学 与 研 究
中 图 分 类 号 : 4 . G6 20 文献标识码 : B
化工 原 理课程 是化 工类 专业 学生 必修 的一 门
生职业 能力 培养 , 足 新 时代 所 需 高技 能应 用 型 满 人 才 的需要 . 当前 , 好多 高职 院校根据 我 国国情 和
自己的特色 , 出适 合 自己办 学 模式 的创新 人 才 提
加强 针对性 实用性 ” 的方 针 , 对该 课 程的 内容 进行 了合理 整合 .
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工程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革探索。
我们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出一个具体的工程问题或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和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解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核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我们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媒体互动式教学。
通过使用投影仪、实验模拟软件等教学工具,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变得具体形象,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还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利用在线投票系统进行问题答案的选择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还可以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设置课程实验和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感受化工原理的实际应用。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学校实验室、企业实习等途径进行,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程环境,提高对化工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革探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多媒体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以及案例教学等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究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探究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介绍化学工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由于该课程内容庞杂、抽象难懂、知识密度大等特点,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较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需要对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下面将探讨几种可能的教学改革方法。
引入案例教学法。
可以通过选择一些与化工原理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案例教学法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化工原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增强他们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为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样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
互动式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小组竞赛等形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化工原理涉及的概念和原理较为抽象,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生动地呈现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可以使用图像、动画、模拟实验等多种方式,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提供在线教学资源和学习工具。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方法可以包括引入案例教学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以及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等。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通过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它涵盖了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在教学中,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丰富,涉及到热力学、动力学、传质的基本原理以及化工流程的基本原理等等。
这门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工程基础知识、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化工行业的发展,传统的化工原理教学方法已经逐渐显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对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明确定位、课程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及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方面,对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索。
一、明确定位的教学目标在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教学的改革中,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且将其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目标可能更侧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定位的缺点在于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改革中应该将教学目标定位于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创新。
二、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化工原理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丰富,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只是将基础知识进行机械的传授,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深入挖掘。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应该将课程内容进行丰富多彩的设计,使之更符合时代的发展和实际的需求。
在热力学部分可以加入最新的能源利用技术;在动力学部分可以结合生物技术和新材料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等等。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解和实验教学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化工原理,并且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化工原理及相关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十分重要的。
高职高专《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职高专《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高职高专《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在文章介绍了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在正文中,主要讨论了课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手段更新、实践教学环节拓展以及跨学科融合的实践。
在总结了本次教学改革的成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展望,并指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促进《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体验,并推动学科发展的进步。
【关键词】高职高专、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优化、方法改革、手段更新、实践教学、跨学科融合、成果总结、存在问题、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其内容涉及化学工业中常见的物理化学原理和基本工艺操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化工行业的迅速扩张,对化工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传统的化工原理教学模式存在着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
为了适应化工行业的发展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需要对高职高专《化工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拓展实践教学环节、实现跨学科融合等探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技术人才。
对高职高专《化工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1.2 研究意义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化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要求学生具备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对于高职高专化工专业的教学改革,特别是《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优化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关键。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优化和更新,可以更好地符合行业需求和学生实际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改革探索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改革探索化工原理是高等学校化学与制药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这门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化工原理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却面临着不少困难。
因此,如何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入到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来,构建出既符合高职院校特点又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现状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课程体系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优化课程体系。
化工原理课程体系包括无机化学基础和化工原理两大部分。
化工原理主要讲述流体力学和传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流体力学主要阐明流体运动和能量转换的基本规律;传热的目的是把物质加热或冷却至其所需温度。
对于每一种化工产品或中间产品的生产,首先必须考虑其主要成分及反应条件。
通常要求学生有较好的记忆力、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但是,化工原理课程相比之下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和较多的公式推导,这对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要确保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质量。
化工原理课程内容的改革探索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让学生真正了解社会需求,增强社会适应性,成为高职教育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不少高职院校加强了实践环节的改革,如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结构和课时的改革、创新型课程的开发、实训条件的建设、实训指导老师队伍建设等,都是有益的尝试。
对于化工原理课程来说,教学改革同样可以借鉴相关经验。
从2013年起,我们将化工原理课程实行全英语教学。
对于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来说,由于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上采用英语授课,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十分必要。
教学实践证明,全英语教学的效果是显著的。
高职高专《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0 引言
《 化 工原 理 》是 煤炭 深加 工 与利 用专 业 的一 门极 为重
要 的专 业基础 课 ,是 以化 学 工业 的生 产过程 为研 究对 象 ,
研 究和 探 讨 化 工 生产 过 程 中具 有 共 性规 律 的操 作 过 程 问
题。
容 实行 必要 的整 合 。根 据 高职 高专 教学 特点 , 在 教 学 中应
改 革 应 做 到 以 下 几
① 涉 及 的知识 面 广 泛 ; ② 工 程 实 践性 强 ; ③ 各 单 元操 点 : 首先, 重 点讲 解 方程 式 的应用 。例 如 伯努 利 方程 式 简 作过程相互独 立 ; ( 设 备 类 型 多 种 多 样 , 且结构复杂 : ⑤ 各种 操 作 现 象抽 象 , 难于理解 ; ⑧ 大量利用公式、 半 经 验 化 公 式 的推导 ,重点讲 解 公式 在 流体 流 动 问题上 的应 用 ; 精 馏塔 理 论塔 板 的计 算 , 可将 之前 推 导操作 线 方程和 气液 公 式 或 关联 式 进 行计 算 , 学 生记 忆 困难。 高 职 院校 的《 化 工原理》 课 程 改革 , 必须转变教育思想 , 从 根 本 上 打 破 学 相 平 衡 关 系 式进 而 逐板 计 算 理 论板 数 的模 式 改 为 利 用 现 传 科 教 育 的模 式 。针 对 学生 基 础普 遍 薄 弱 的特 点 , 降低理 论 有 方程 式计 算精 馏塔 板数 的模 式 ,省去 公式 推 导过 程 ;
精炼 理 论知识 而 强化操 作 技能 。 1 . 1精 炼理 论知 识 由于高 职 高专 学生 基础 知识 相 对 薄 弱 , 而 化工 原理 涉
人 们经 过 长期 的生 产 实践 , 总结 并 归纳在 各 种化 工 产 品的 生产 过程 中遵 循 共 同的物理 学定 律 , 根 据所 用 设备相
高职高专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化工原理是我校应用化工技术专 业的一 门主干课程 ,是一 门重要 的职业技术课 。它要求综合运 用数学 、物理 化学等基 础 知识来分析 和解决化工生产过程 中的工程 问题 ,在 培养学生 运
学 内容的方法可以在有限的课 时 内达到较好 的教 学效果 。在 教 材上 ,我们选择 了新世纪 高职高专 教材编审 委员会组 编 的普 通
第4 1卷第 1 5期
2 0 1 3年 8月
广
州
化
工
V0 1 . 4 l N o . 1 5 A u g u 8 t . 2 0 1 3
G u a n g z h o u C h e mi c a l I n d u s t r y
. __
同 职 高 专化 工原 理 课 程 教 学 改革 的探 索
J I A F e n g—c h u n
( H e n a n M e c h a n i c a l a n d E l e c t i r c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C o l l e g e , H e n a n X i n x i a n g 4 5 3 0 0 2 ,C h i n a )
和 水平 。
关键 词 :高职高专; 化工原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 号 :G 6 4 2 . 0 1 — 9 6 7 7 ( 2 0 1 3 ) 1 5 — 0 2 9 6— 0 2
Ex p l o r a t i o n o n Te a c hi n g Re f o r m i n t he Pr i nc i pl e s o f Ch e mi c a l En g i n e e r i ng a t I I i g h e r V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化工原理》课程改革初探
摘要:在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以培养高职化工类人才为目的,深入探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方面,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培养化工技能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化工原理教学多媒体仿真实验
化工原理是学习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一门化学工程技术课程,它是研究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个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和设备。
高职《化工原理》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流体流动、流体输送、传热和传质的基本原理及主要单元操作,包括精馏、吸收、干燥、蒸发等,并涉及设备构造、操作原理、过程设计、设备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等。
由于《化工原理》课程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加上相关实验与设计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而高职类学生普遍存在数理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问题。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我在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做了一下探究。
1 优化教学内容
传统的化工原理教学内容单一、枯燥、繁琐,为了使教学内容适应现代化生产,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内容做了适当调整和拓宽。
并通过网络信息所提供的丰富教学资源与化工原理课程教材优化整合。
以
固有教材为核心教材,在此基础上开发网上教学平台,同时可借助电子出版技术获取最新的教学和教参,使教材具有强大的网络特性,有利于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巩固和拓展。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打破传统的教学过程,将所有的公式推导省略,用最简单、形象的方法将理论和公式传授给学生,重点加强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应用能力。
2 选用多种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讲授是常用的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在化工原理中的牛顿黏性定律、连续性方程、柏努力方程、流量测量原理、离心泵构造及原理、热传导、对流传热、精馏原理等基本概念、原理等内容主要用传统的讲授法。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集体讨论,教师最后点评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流体流动中讲水塔高度时,引导学生联系学生宿舍楼用水高峰期出水量的情况,为保证供水量,需维持多少水压?水塔应建多高?需选用什么类型的泵?把学生分组,引导学生从技术性、生产实用性、成本合理性等方面综合考虑。
在讲到传热这一章时,我也引导学生观察家里热水器的结构、热水器的工作原理、传热方式等分析传热原理,并讨论采用什么措施防止热损失,节约能源。
通过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收机理与传热机理非常相似,在学习传热章节之后,讲吸收机理时,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讲解。
通过比较法,学生加深对传热的理解同时
也更容易掌握吸收过程。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 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在《化工原理》应用
化工原理主要研究化工生产中的典型单元操作,如括流体流动、传热、精馏、吸收、干燥、蒸发等单元操作的机理及设备。
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描述动态过程,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于过程机理、设备结构和操作过程理解上有很大难度。
而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动态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和视频,形象的再现化工设备的内部结构、过程机理、物料输送、操作情况等。
使抽象的问题变具体、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动画和视频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4 引入计算机仿真实验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熟练掌握各种单元操作极其设备的原理是离不开实践观察及动手环节的。
由于实验设备少、实验时间短、实验内容多、实验装置复杂、操作要求高等方面的问题,学生全面动手机会较少,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
利用仿真实验软件增加学生对实验流程设备的了解,掌握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实验过程中参数的变化趋势,使学生基本了解实验操作过程及数据变化规律。
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仿真实验,学生们很快了解离心泵结构与特性,熟悉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和原理和方法;了解电动调节阀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除开展这些流体流动中的机械能转化仿真实验、流体流动阻力基础仿真实验,我还增设了现代化生产中的管路系统、输送设备、分离设备、换热设备、塔设备、干燥设备等在整个化工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这样就可以把书本上难以讲清的化工单元操作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再现,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更好的了解化工原理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及操作,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但需要注意的是仿真实验仍然无法完全替代学生在实验室或工厂现场的实践,一些实验现象与真实情况还有一定距离,所以要多给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机会。
5 利用网络资源
课堂上的教学实践还是相当有限的,为了使学生课后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利用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习和复习。
也可以登录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相关网站,学习《化工原理》课程,同时,在本校校园网内建立题库,教师在线解答问题平台以及在线测试来帮助学生学习及检测学习效果。
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掌握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关注和了解程度,以便在课程上进行重点解答,以完成良好的互动教育。
总之,化工原理课程所研究的理论是学生进入化工生产实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所应用的设备是化工生产中最基本的过程设备,它要求学生具备极其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化工原理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是高职化工学生重要的基础课。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针对教学内容的不同,应采用多种方法来组织实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积极参与和综合素质培养的过程,为学生营造对知识深入理解、形象记忆、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瑜,肖东彩,薛巍,等,高职教育中《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科学,2009,0920.
[2] 唐运前.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高校讲坛,2009,21.
[3] 样兴全.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化工原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管理,139.
[4] 施云芬,李强,张延林.提高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