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名词解释宝石的明度

宝石学名词解释宝石的明度

宝石,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词汇。它们是大自然的奇迹,各不相同的色泽和明

度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宝石的明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宝石的光学性能。在宝石学中,明度常常被用来描述宝石的亮度和透明度。

明度是指宝石内部和外部表面反射和折射光线的亮度。当光线照射在宝石表面时,一部分光线会从宝石的表面反射出去,形成明亮的反射光;而另一部分光线会穿过宝石的内部,发生折射,产生闪耀的折射光。宝石的明度决定了这两种光线的数量和强度,进而影响到宝石的视觉效果。

宝石的明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宝石的切工。切工决定了宝石表面的

形状和抛光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光线在宝石内外的传播和反射情况。一个精细的切工可以使光线充分地反射出宝石的表面,增强宝石的明度和闪耀度。

其次是宝石的净度。净度是指宝石内部包裹物、裂纹或其他瑕疵的程度。这些

瑕疵会使光线散射或吸收,降低宝石的明度。净度越高,宝石的明度越好。

另外,宝石的折射率和折射角也对明度有影响。折射率是指光在宝石内部的传

播速度与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之比。当光线从真空中射入宝石时,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折射角是指光线射入宝石时与法线的夹角。高折射率和合适的折射角可以使光线在宝石内部反复发生折射,增加宝石的明度。

此外,宝石的颜色也会影响明度。颜色越浓,吸收和散射光线的能力越大,明

度越低。纯净无色的宝石通常具有较高的明度。

明度的评估通常通过观察宝石在不同光源下的亮度、透明度和闪耀度来进行。

专业的宝石学家使用光学仪器来测量明度的数值,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观察宝石的视觉效果是非常直观而可靠的方法。

总结起来,宝石的明度是影响宝石美观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宝石的切工、净度、折射率、折射角和颜色都会对明度产生影响。要选择一个明度良好的宝石,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只有在光线的照射下,宝石的明度才能完美展现出来,带给人们无尽的美与梦想。

宝石学考试复习-2

宝石学试题下 一、名词解释: 1. 天然宝石:由自然界产出,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可加工成装饰品的矿物单晶体(可含双晶)。 2. 透明度:是指物体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透明度划分为: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五个级别。并分别描述。 3. 星光效应:弧面形宝石的表面呈现一组放射状闪动的亮线。形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称为星光效应。每条亮线称为星线。随着宝石的转动或光源的转动,星光将围绕宝石或灯光作反方向转动。 4. 色散:当一束白光穿过透明宝石的斜面时,将把白光分解成它所组成的颜色,形成光谱色。 5. 临界角:当光波由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线远离法线方向传播。随着入射角的不断增大,折射线偏离法线也将不断加大。当入射角度加大到一定程度,相应的折射线已不再进入光疏介质,而是沿着分界面传播。如果入射角继续增大,入射光线不再发生折射,而是全部反射回入射介质中,且遵循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这一现象称为光的全反射,折射角等于90º时,相应的入射角度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二、是非题(正确的在括号内√,错误的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10分) 1. 在正交偏光镜下,将宝石旋转一周,出现明暗现象,则说明该宝石为非均质体(×) 2. 有颜色的宝石不可能有色散。(×) 3. (111)晶面与a、b、c三个结晶轴是等距相交的。(×) 4. 有二色性的宝石一定是非均质体。(√) 5. 砂矿中的金刚石很多是近球形的,这是搬运中河砂对其磨损所致。(×) 6. 彩色电气石的色调总是No方向深于Ne方向。(√) 7. 按国标规定,所有染色宝玉石均须在鉴定报告中注明属“处理”。(×) 8. 天然形成的玻璃必须冠以“天然”二字。(√) 9. 托帕石属于三斜晶系。(×) 10. 市场上最常见的合成宝石是玻璃。(√)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金绿宝石属于斜方晶系, 折射率为,双折射0.009 相对密度3.73 。 2. 对宝石而言杂质组分的掺入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宝石具有各种美丽的特性, 如颜色和特殊光学效应等。 3. 红宝石热处理常消除蓝色调,热处理还可以用来消除红宝石的(丝状包裹体或不完美的星光)。 4. 彩色透明宝石评价的因素有(颜色)、(净度)、(切工)、(重量)。 5. 表征颜色的三要素是(色质或色调)、(亮度或明度)、(饱和度)。 6. 宝石的色散值,取决于()和()的折射率之差。 7. 人工宝石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拼合宝石)、(再造宝石)。 8. 优化处理的珠宝玉石可分为(优化)和(处理)两大类。 9. 刚玉是(三方)晶系,化学成分(Al2O3)、密度()。 10. 锆石的化学成分式(ZrSiO4 ),可分成(高型)、(中型)和(低型)三种类型。 四、选择题:(选择一项或多项,在正确答案上打√,每题1分共10分) 1. 等轴晶系的对称特点是(c ) a、均有3个L4 b、均有3个L2。 c、均有4个L3。 d、均有6个L2。 2. 某钻石的测定质量为拉,在商标上应表示为:(a ) 3. 一粒天然呈浅黄色具猫眼效应的戒面,折射率为1.74,它可能是下列的那种宝石:(a ) a、猫眼 b、透辉石猫眼 c、磷灰石猫眼 d、石英猫眼

宝石颜色成因

1.什么是颜色? 颜色是除了空间的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一种特性,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网膜而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而获得的景象。在我国国家标准GB5698-85中,颜色的定义为:色是光作用于人眼引起除形象以外的视觉特性。根据这一定义,色是一种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眼的视觉特性,而人的视觉特性是受大脑支配的,也是一种心理反映。 2.颜色的属性有哪些?并说明在钻石和翡翠分级中颜色分级的各级别颜色属性的区别? 颜色的属性 (1)色相(hue) 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在色彩的三种属性中色相被用来区分颜色,根据光的不同波长,色彩具有红色、黄色或绿色等性质,这被称之为色相。黑白没有色相,为中性。 (2)明度(value) 根据物体的表面反射光的程度不同,色彩的明暗程度就会不同,这种色彩的明暗程度称为明度。在蒙塞尔颜色系统中,黑色的明度被定义为0,而白色被定义为10,其他系列灰色则介于两者之间。 (3)纯度(chroma) 纯度指的是色彩饱和程度,光波波长越单纯,色相纯度越高,相反,色相的纯度越低。色相的纯度显现在有彩色里。在孟塞尔颜色系统中,无纯度被设定为0,随着纯度的增加数值逐步增加 钻石颜色分级: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由前到后大致额分为:透明无色接近无色极微黄色轻微黄色浅黄色翡翠目前没有严格的颜色分级,大概为绿色最贵,绿色中阳绿为最好,紫色和黄色也较好 3.格卡斯曼定律 由格拉斯曼(Grsassmann)总结的在颜色相加混合时的规律,其中包括⑴人的视觉只能分辨颜色的三种变化:亮度、色调、饱和度;⑵两种颜色混合时的补色律和中间色定律;⑶感觉上相似的颜色,可以互相代替——代替律;⑷亮度相加定律:由几个颜色组成的混合色的亮度,是各颜色光亮度的总和。 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这个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是第一个用实验来研究光的色散现象的人。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他颜色的光,因此我们把红、绿、蓝叫做光的三原色 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 蓝色玻璃纸只能通过蓝光; 绿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绿光

珠宝初级专业知识

珠宝初级专业知识 光泽 一.定义 光泽:是指宝玉石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 对于透明度较高的宝石来讲,除了宝石表面反射光量之外,还应考虑透射光量,也就是说,宝石表面的光泽,是反射光量(主要)和透射光量的总和。 二.影响因素: 宝玉石光泽的强弱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要是由宝石本身的成分和结构,一般来讲,宝石的折射率越大,光泽越强,主要反映在: 1.宝石的光泽是其矿物成分、结构与可见光相互作用的一种反映,其本质与晶体结构中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当宝石晶体中大多数能级间的能量差大于可见光光子能量时,则可见光可以大部分透过,仅部分反射,宝石表现为弱光泽,反之,宝石则表现为强光泽。 2.宝石光泽还受宝石矿物集合体结合方式和表面的性质的影响。 集合体颗粒的大小、形状、排列方式以及疏密程度都对宝石的光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如:虎睛石与东陵石 表面性质,如:表面的平滑程度、抛光质量等也影响光泽的强弱。 一颗抛光质量良好的刻面宝石,其表面可达到很好的镜面反射,因而看上去光泽较强,反之,一颗表面凹凸不平抛光粗糙的宝石,会引起光的漫反射,使进入人眼的光减弱,因而看上去光泽相对较弱。 3.宝石光泽的强弱与其自身的(N),反射比(ρ)和吸收比(α)有关,而且反射比与折射率、吸收比之间也有一定函数关系。 吸收比大的不透明宝石有如下函数关系: Ρ = [(n-1)2+α2]/[(n+1)2+α2] 对于绝大多数宝石来讲,吸收比小,函数关系可以简化为: Ρ 变色效应 宝石的颜色随着入射光能量分布或入射光波长的改变而改变的现象。 即宝石在白光和白炽灯下呈现不同的颜色。 (1)产生的机理:

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宝石的可见光谱中存在两个明显相间分布的色光透过带,而其余色光均被较强吸收。要使变色效应显著,上述的两个色光透过带必须平衡,即引起这种效应的杂质元素离子的含量应合适。 透射光波长与透射强度成正比。 最典型的例子是:变石 (2)常见的宝石 变石,变色蓝宝石,铬钒锰铝榴石,变色红柱石,变色萤石,变色锆石,合成 变色蓝宝石,合成立方氧化锆,合成尖晶石\变色玻璃 星光效应 在光线照射下,弧面形宝石表面呈现出两条或两条以上交叉亮线,犹如夜空闪烁的星星。称为星光效应。每一条亮线称为星线,随着宝石的转动或光源的转动,星光将围绕宝石或灯光作反向转动。 (1)类型有: 六射星光 四射星光 十二射星光。 (2)产生原因:与猫眼形成机理相同。但是由于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定向排列的包裹体或结构引起的。 (3)常见宝石: 一般情况下,等轴晶系、四方晶系、斜方晶系的宝石可以出现四射星光;而三方、六方晶系的宝石可以出现六射或十二射星光。但也可以出现例外。 常见星光宝石(FGA证书) 种四射星光六射星光备注 铁铝榴石四射六射可显示多个星 刚玉六射偶尔有12射星光 合成刚玉六射 透辉石四射不对称星线 正长石四射 尖晶石四射六射可显示多个星 石英六射 玻璃琢磨

宝石学——名词解释

宝石: 光轴:光沿此方向入射时不发生双折射 对称轴:为一假想直线穿过晶体结构的一个方向,当晶体围绕此轴转动一周时,相出现几次即是几次对称轴。 多色性:二色性:一轴晶材料中有两个主振动方向,可发生差异选择性吸收并产生两种颜色的多色性。 三色性:二轴晶材料中有三个主震动方向,但对于穿过晶体结构的任一光线,同一时间内的振动方向不会多于两个。由于光学二轴晶材料取决于所观察的振动动方向可显示三种颜色变化,所以它们被称为三色性。 荧光:材料在电磁波激发下发射可见光的现象。 磷光:激发源撤除后具荧光性物体在较短时间内继续发光的现象。 乳光:(蛋白光)由微细结构或微细包裹体对光的散射形成的半透明浑浊质感则称之为乳光效应。 变彩:是一种干涉及衍射效应,指光从薄膜或欧泊所特有的结构中反射出,经过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或一系列颜色,也称晕彩。 晕彩:当光波因从薄膜、裂隙反射或因衍射而发生干涉作用致使某些颜色被去除而另一些被加强时所看见的颜色效应。 火彩:白光照射下转动透明无色或浅色的刻面宝石,某些刻面会显示明亮的颜色闪烁效应。 星彩(砂金效应、日光石效应):光从宝石材料所含规则及不规则排列的赤铁矿和其他铁矿小片或云母小片以及铜片晶等反射而产生的星闪效应。 闪烁:宝石因光源移动,或观察角度变化,引起刻面对光源的反射成敏感交替现象。 临界角:如果折射线是沿两个介质的界面,那么折射角必定是90°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入射角被称为临界角。 全内反射: 色散:当白光进入物体时,由于每种波长光都以不同角度折射而导致白光分解为可见光谱成色的现象。吸收光谱:当白光在进入分光镜之前先穿过一个有色宝石,因宝石中含有上述致色离子,一定颜色或波长可被宝石所吸收,导致该白光光谱中有一处或几处间断,并以暗线或暗带的方式出现,其完整样式被称为“吸收光谱” 选择性吸收:所有的有色物体具体有吸收(捕获)可见光中某些波长的物理技能。 月光效应: 星光效应:宝石内部定向排列两组或两组以上平行纤维状或管状包裹体反射所造成。当宝石沿一定方向切磨成弧面型时,这几组包裹体在表面产生星光效应。 猫眼效应:当某些宝石沿一定方向切磨成弧面宝石后因反射在其表面出现从这一头到另一头的明亮光带,像猫的眼睛。 变色效应:宝石矿物的颜色随入射光光谱能量分布而改变的现象。 仿制宝石:用于模仿宝石的颜色、特殊光学效应和外观的天然或人造材料。这些材料不具有所仿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 合成宝石:指人造宝石中那些有天然对应物,不仅外观相似而且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及物理性质与其天然对应物几乎相同 天然宝石: 人造宝石:人工生产出来而非天然形成的宝石材料。 他色性宝石:致色元素以微量元素的形式出现,并能使宝石致色的微量元素称为他色宝石 自色宝石:致色元素以宝石的主要成分出现,并能使宝石致色的元素称为自色宝石 结晶轴: 致色元素: 光泽: 平面偏光:自然光与偏振光:一束光线是由朝同一个方向传播的亿万条光波组成的,正常情况下振动方

宝石的概念

、宝石的概念 1.1广义的宝石的概念 凡是适于琢磨和雕刻成精美首饰和工艺品的原料均属宝石。 有机宝石:与生物有关的,珍珠,珊瑚,琥珀,煤玉等 (广义)宝石天然宝石:狭义宝石:天然单晶 无机宝石:玉石:天然岩石 人造宝石:合成宝石:有相应的天然宝石,合成刚玉,水晶等 赝品:无相应的天然宝石,玻璃,塑料,立方氧化锆,钇铝榴石,钇镓榴石 天然宝石 注:无机宝石合成宝石 人造宝石(赝品) 1.2狭义的宝石概念 天然的,色泽艳丽,透明无瑕,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或透明度稍差,但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粒度大于3MM以上的单矿物晶体。 注:美,稳,大于3MM,单矿物晶体 2、天然宝石的必备条件 (1)美:色泽艳丽,透明无瑕,或有特殊光学效应,(变彩欧泊,黑光红,兰宝,猫眼) (2)耐久:硬度大,性质稳定,宝石多是世袭之物,已发现的3000多种矿物中,常见宝石矿物仅20余种 (3)稀少:合成宝石的价格远远低于同类天然品 3、天然宝石的经济评价依据 (1)宝石品种

贵宝石高档,150美元/克拉以上,钻,红宝,兰宝,祖海绿和金绿宝石半宝石中低档,欧泊,海兰,碧玺,水晶,红榴石 (2)宝石的质量, 颜色,透明度,净度,特殊光学将就及其清晰度 (3)宝石的重量 价格=DXDXK,(D是宝石重量,K为每克拉单价) (4)宝石的款式和磨工 宝石的物理化学特性 晶体和晶系 一、晶体 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二、晶系 1等轴晶系 钻石,石榴石,青金石各方性质相同 2四方晶第 锆石,方柱石 3六方晶系和三方晶系 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绿柱石,电气石,水晶磷灰石等。4斜方晶系 金绿宝石,黄玉,红柱石,堇青石,橄栏石黝帘石,顽火辉石 5单斜晶系 紫锂辉石,月光石,透辉石,孔雀石

宝石学

第一部分:宝石学概论 一、基本概念 1、宝石: 指自然界中色泽艳丽、透明无瑕、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或者是透明度稍差,但具特殊光学效应,粒度大于3mm以上的单矿物晶体称为宝石。宝石界人士泛指的宝石一般限于此类。 由此可以得出 天然宝石必须具备的条件 ?美丽——颜色鲜艳,光泽强 ?稀少——物以稀为贵 ?耐用——硬度大,化学性质稳定 所以——天然宝石经济评价的依据 (一)宝石的品种——五皇一后指的是那些宝石 (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变石和猫眼;一后是指珍珠) (二)宝石的质量 (三)宝石的重量 (四)款式和磨工 (五)买主的喜爱 商贸界较合理的分类 1、常见宝石——20多种(商业) 2、不常见宝石——目前正在寻找开发利用的宝石。 3、有机宝石——珍珠、珊瑚、琥珀、象牙等 4、人造宝石:(1)合成宝石(2)人造宝石(CZ、YAG、GGG)(3)再造宝石(4)拼合石 5、仿制宝石:也有人造也有天然的只是用于仿制别的宝石。玻璃、塑料 2、色散: 把白光分解成组成它的光谱色(赤、橙、黄、绿、青、蓝、紫)称为色散。 3、多色性: 宝石晶体在透射光照射下,不同方向呈显不同颜色的现象,称之为宝石的多色性。 4、光泽 ?宝石表面的总光量称为光泽。 ?对于透明度很高的宝石来说,除了宝石表面反射光量之外,还应考虑透射光量。也就是说宝石表面的光泽,是反射光量(主要的)和透射光量(少数的)的总和。 ?宝石的光泽与折光率和宝石表面抛光程度有关:折光率高、抛光好的宝石光泽强。 5、透明度 ?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称为透明度。 ?透明度的大小取决于宝石的化学成分与内部结构。 ?如果宝石的化学组合结构中有较多的自由电子,对光波的吸收较多,因而透过的光就少或不透明。反之,不存在自由电子的宝石,对光的吸收少,透过的光多,透明度就高。 6、猫眼效应 ?弧面宝石在光线照射下,在宝石表面呈现可以平行移动的丝绢状光带,象猫眼睛的虹膜,这种现象称之为猫眼效应。 ?自然界中常见具猫眼效应的宝石有电气石、绿柱石、磷灰石、金绿宝石、石英等等。 ?但由于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多呈褐黄色,光带明亮,酷似猫的眼睛,所以宝石学界称其为“猫眼石”。 ?一般泛指的“猫眼石”就是指具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其它具猫眼效应的宝石均需在“猫眼”前面注明宝石名称,如电气石猫眼、绿柱石猫眼、石英猫眼等

宝石学名词解释宝石的明度

宝石学名词解释宝石的明度 宝石,这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词汇。它们是大自然的奇迹,各不相同的色泽和明 度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宝石的明度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之一,它决定了宝石的光学性能。在宝石学中,明度常常被用来描述宝石的亮度和透明度。 明度是指宝石内部和外部表面反射和折射光线的亮度。当光线照射在宝石表面时,一部分光线会从宝石的表面反射出去,形成明亮的反射光;而另一部分光线会穿过宝石的内部,发生折射,产生闪耀的折射光。宝石的明度决定了这两种光线的数量和强度,进而影响到宝石的视觉效果。 宝石的明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宝石的切工。切工决定了宝石表面的 形状和抛光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光线在宝石内外的传播和反射情况。一个精细的切工可以使光线充分地反射出宝石的表面,增强宝石的明度和闪耀度。 其次是宝石的净度。净度是指宝石内部包裹物、裂纹或其他瑕疵的程度。这些 瑕疵会使光线散射或吸收,降低宝石的明度。净度越高,宝石的明度越好。 另外,宝石的折射率和折射角也对明度有影响。折射率是指光在宝石内部的传 播速度与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之比。当光线从真空中射入宝石时,由于折射率的不同,光线会改变传播方向。折射角是指光线射入宝石时与法线的夹角。高折射率和合适的折射角可以使光线在宝石内部反复发生折射,增加宝石的明度。 此外,宝石的颜色也会影响明度。颜色越浓,吸收和散射光线的能力越大,明 度越低。纯净无色的宝石通常具有较高的明度。 明度的评估通常通过观察宝石在不同光源下的亮度、透明度和闪耀度来进行。 专业的宝石学家使用光学仪器来测量明度的数值,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观察宝石的视觉效果是非常直观而可靠的方法。

宝玉石矿物的光学性质

5.1宝玉石矿物的光学性质 当说明一个人的特征时,我们会从五官特征、肤色、身材、发型等外部特征和血型、DNA 等内部特征加以描述。与此相类似,当我们描述一个宝石时,也常用一些与物理性质有关的特征或术语。因此,了解这些特征或术语是认识和鉴别宝石的基础。 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断口、脆性和延展性、弹性和挠性、比重、磁性、电性、发光性、其它性质等。大体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即: 1、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矿物的颜色、条痕色、透明度、光泽等。 2、宝石矿物的力学性质:包括硬度、解理、断口、比重、脆性等。 3、宝石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包括磁性、电性、发光性、其它性质等。 宝玉石矿物的光学性质 一、矿物的颜色 颜色是眼底视神经对光波的感应而在大脑中产生的感觉。可见光经矿物体选择性吸收后,其残余光的混合色即是该矿物的颜色。色度学中通常使用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这三要素来表示颜色的特征(以后会专门介绍)。 根据成色物质的不同,宝玉石矿物的颜色可分为:自色、他色、假色(注意它们的区别) 1、自色:因矿物本身固有的化学组成中含有某些色素离子而呈现的颜色,称为自色。 2、他色:矿物中所含的杂质成分引起的,称为他色。 3、假色:由某些化学的和物理的原因而引起的 由干涉引起的色称为晕色; 由氧化薄膜引起的色为锖色; 由干涉、氧化膜共同引起的色称变彩。

矿物粉末的颜色称为条痕。通常是利用条痕板(无釉瓷板),观察矿物在其上划出痕迹的颜色。 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 条痕测试是破坏性测试,只能用于未加工的宝石或琢型宝石不显眼的部位。 材料表面反光的能力和特征。它主要与材料的折射率、反光率有关,但也与材料颗粒的集合方式、表面平整程度以及抛光质量和硬度有关。 金属光泽矿物——表面反光极强,如同平滑的金属表面所呈现的光泽; 半金属光泽——较金属光泽稍弱,暗淡而不刺目。 非金属光泽——是一种不具金属感的光泽。 非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闪亮耀眼 玻璃光泽——闪亮不耀眼,像玻璃一样 其它光泽——油脂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等 珍珠光泽 指宝石材料透过可见光光的程度。矿物的透明与不透明不是绝对的,例如自然金是不透明矿物,但金箔亦能透过一部分光。因此,在研究矿物透明度时应以同一的厚度为准。 透明度可分以5个级别:透明、亚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有时也分为三级: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宝石学

第一章宝石绪论 1宝石学的定义 宝石学——研究宝石的科学。 宝石学是矿物学的一个分支。 常见宝石 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 电气石、尖晶石、石榴子石、海蓝宝石 锆石、橄榄石、水晶、黄玉、坦桑石、锂辉石、透辉石、堇青石、红柱石、方柱石、长石、 常见玉石 翡翠软玉、蛇蚊玉石、独山玉、石英质玉、欧泊绿松石、青金岩、方纳石、孔雀石、寿山石 常见有机宝石 珍珠、珊瑚、琥珀、煤精、象牙、龟甲(玳瑁) 稀有宝石和玉石稀有宝石柱晶石、绿帘石、榍石、磷灰石、蓝晶石、鱼眼石、硼铝镁石、塔菲石、蓝锥矿、天青石、赛黄晶、透视石、蓝柱石、稀有玉石石阳起石、查罗石、、葡萄石、菱锰矿、萤石、水钙铝榴石、方钠石、天然玻璃 第一篇钻石文化 自古以来,人们对钻石都无比喜爱,甚至崇敬,说它是“星星的碎片”、“女神的泪滴”…在人们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带给人们无限的想象和欢乐。 世界最大玫瑰色钻石(价值1亿美元) 钻石晶体 在欧洲早期, 钻石曾经是权利、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是皇家、贵族的珍藏品。 库利南1号 镶在英国国王的权杖上库利南1号 今天,钻石更多的是象征爱情的特别礼物。四月份的生辰石,结婚60周年纪念石 钻石是碳的一种结晶体,宝石级金刚石 一、什么是钻石 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库利南” 名钻鉴赏 1905年1月25日,在南非的普列迷尔矿山发现了3106克拉的钻石晶体的碎块,称之为库利南(拳头大小)。由南非的德兰士瓦地方当局用15万英镑收购,于1907年12月9日,为祝贺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的生日而赠送给英国皇室。1908年初,库利南被送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市,交给约.阿斯查尔公司加工,加工费8万英镑。劈切工作由荷兰著名工匠约.阿查斯尔进行。他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来研究库利南,按它的大小和形状制造了一个玻璃模型,并设计了一套工具。他先用这些工

宝石学名词解释

宝石学名词解释: 1透明度:是指物质透过光的强弱的一种表现.吸收性强透明度弱,吸收性弱透明度强,根据透明度的强弱分为四个级别:透明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 2色散:是指白光照射到透明物体的倾斜平面时分解成他的组成色 3单折射宝石:包括等轴晶系和非晶质两类。等轴晶系和非晶质宝石允许光线超各个方向一相同的速度通过,这类宝石材料在任意方向上均表现出相同的光性(各向同性),只有一个折射率。等轴晶系的宝石有钻石尖晶石石榴石等。非晶质宝石有欧泊琥珀等。但这类宝石有时候也会表现出异常光性现象,也成异常双折射。 4异常双折射:指等轴晶系和非晶质宝石中常常在正交偏光下出现波状消光,旋转宝石360度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或斑点,黑十字,黑色弯曲带,这种现象是由宝石内部应变产生,显示异常双折射的有色透明宝石不具多色性。 5双折射宝石:包括三方四方六方斜方单斜六个晶系的宝石。一些宝石在不同方向上与光的作用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光学性质,称为光学上的各向异性,又称非均质体。光入射到各向异性的宝石中时光会被分解成两条独立的光线,这两条光线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具有两个折射率及双折率,将这些宝石称为双折射宝石。 6反射:是指落在物体表面的光有一部分从表面折回来的现象。外反射宝石表面产生反射,内反射宝石表面以下产生反射。 7全内反射:当光线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折射光偏离法线,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线沿着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传播,此时折射角为90度,入射角称为临界角。 8多色性:某些各向异性的有色宝石对光的吸收随着入射光震动的方向不同,显示的两种或三种体色的现象。 9二色性:双折射的一轴晶宝石,光线进入一轴晶宝石中被分解成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两条偏振光,其中一条光线为常光线,垂直光轴震动。另一条光线为非常光线,平行光轴震动。如双折射宝石有颜色伴随,这两个方向出现不同的颜色。如红宝石常光方向为红色,非常光方向为橙红色。 10三色性:双折射的二轴晶宝石通常具有三个方向性的颜色,称为三色性,如变石红黄绿。 11多色性作用:某些宝石显示不同的多色性,对鉴定宝石有帮助,显示多色性的宝石必定具有双折率,可帮助确定为双折射宝石,具多色性的宝石加工中必须正确取向。如红蓝宝石加工时必须台面垂直晶体C轴方向,可显示最好颜色。 12断口:指宝石的晶质材料或非晶质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误方向性的破裂,根据特征分为贝壳状锯齿状等。 13解理:完全的八面体解理,加工中有利于劈开钻石和除掉杂质部分,由于解理的存在加工过程中注意适当的加工速度,过快的抛磨会导致胡须腰棱的出现而影响钻石的净度级别。 14原生包裹体:包裹体在寄主宝石的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呗包裹到后来形成的保湿晶体中为固体包体通常是各种矿物,阳起石,透闪石,云母等,钻石包裹体为橄榄石,祖母绿包裹体为透闪石。 15同生包裹体:与寄生矿物同时形成,在与寄主宝石晶体同时生长的过程中有汽液固态的内含物,以及生长色带等生长结构,如海蓝宝石管状包体,刚玉中六方生长带,水晶汽液两相包体。 16后生包裹体:生长的时间晚于寄生主矿物,可因固溶体作用,应力释放,充填作用等形成。有各种熔体,裂隙,具有熔融,溶蚀特征的固态包裹体,具有特殊图案或现象的填充裂隙。 17珠宝玉石:指可以用来做成饰品,工艺品或纪念品的各种含岩石矿物的材料,是对天然珠宝玉石包括天然宝石,天然玉石,天然有机宝石和人工宝石的统称。 18天然宝石:指天然矿物单晶,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通常称为固体的无机晶质材料也有有机的琥珀及非晶质材料欧泊,天然玻璃。 19天然玉石命名:(1)直接使用天然玉石基本名称或矿物名称,在天然矿物或岩石名称后可附加玉字,无需加天然二字。(2)不能用雕刻或外观形象定名,如玉观音,玉扣。(3)除保留部分传统名称外,产地不参加定名,如马来西亚玉。(4)不能单独使用玉或玉石直接代替天然玉石名称。 20天然有机宝石:指直接或间接通过自然界生命活动形成,全部或部分有机物质组成的矿物岩石材料。 21人工宝石:指完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或制造的用作首饰或其他装饰品的材料,包括合成宝石,人造宝石,再造宝石,拼合宝石。 22合成宝石:指完全或部分有人工制造且自然界有已知对应物的晶质或非晶质体,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晶体结构与所对应的天然玉石基本相同,如立方氧化锆仿制钻石。 23拼合宝石:指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材料经过人工拼合且给人一个整体印象的珠宝玉石。 24晶体: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格子构造是指晶体内部的质点在三维空间做周期规律排列,内部质点在三维空间有序排列,晶行的充分发育导致外部具有一定的几何修行形态。如水晶,石榴石。 25晶体特点:(1)具有方向性的物理性质(2)外形的性质具有对称性(3)具有最小内能型,稳定性强(4)固定的融点(5)非晶质有向晶质转化的特点 1

宝石基本概念

宝石基本概念 1.1 宝石的概念及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1.1 宝石的概念 宝石的西文名为gem和gemstone。gem来自于拉丁文Gemma,有宝或宝石的意思。在Gary(1972)编的《地质学词汇》一书中,gem一词主要指经过琢磨加工好的宝石成品;gemstone则指未经加工的宝石材料,包括矿物、岩石或其它自然材料,只要经琢磨抛光后具备美观、耐久等特征,能满足制作饰品的条件即可,因此,gemstone?一词实际指未经加工过的宝石材料。但到近代,gem和gemstone的含义区别则越来越模糊。 据《辞海》,宝石为硬度较大、色泽美丽、受大气和化学药品的作用不起变化、产量稀少而极为贵重的矿物,如金刚石、刚玉等等。 从目前的宝石学看,宝石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宝石和玉石不分,泛指宝石,指的是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雕刻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或岩石,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也包括部分有机材料。狭义的概念有宝石和玉石之分,宝石指的是色彩瑰丽、晶莹剔透、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成宝石首饰的单矿物晶体,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如钻石、蓝宝石等;而玉石是指色彩瑰丽、坚硬耐久、稀少,并可琢磨、雕刻成首饰和工艺品的矿物集合体或岩石,同样既包括天然的,又包括人工合成的,如翡翠、软玉、独山玉、岫玉等。 在商贸或市场销售时,宝石也称珠宝。顾名思义是指珍珠和宝石,包括珍珠、宝石和玉石等。 1.1.2 宝石必须具备的条件 不论是广义的宝石,还是狭义的宝石和玉石,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美丽(Beauty) 美是宝玉石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具体要求宝玉石颜色艳丽、纯正、匀净、透明无暇、光泽夺目,或呈现猫眼、星光、变彩、变色等特殊的光学效应。如透明无瑕的钻石堪称宝石之王,而不透明的黑色钻石主要具工业用途。这是美与不美的重大差别。 2、稀罕(Rarity) 物以稀为贵,这一法则在宝石上得到了最大体现。越是稀罕的宝石越名贵。例如,几世纪前欧洲首次发现紫晶,个头虽小,但色彩艳丽新颖,颇受人们喜爱,因其数量稀少,当时被视为珍贵之物,但当南美发现优质大型紫晶矿后,紫晶价格猛跌,从此不再享有珍贵之名。 3、耐久(Durability) 宝玉石不仅要求色彩艳丽非凡,还需具有永葆艳姿美色的耐久性,即宝玉石必需坚硬耐磨,化学稳定性高。 1.2 宝石的分类 按照宝石的概念和必须具备的条件,目前世界上能被用作宝石的矿物、矿物集合体和岩石有二百多种。由于这些宝石具明显的商品特性,贵贱悬殊,存在有机与无机、矿物与岩石、单晶与集合体等之分;再者,宝石和玉石的工艺性质各具特色,所以无论从单一宝石学,还是从矿物学观点都难以提出一个统一的、全面的、被各方面公认的分类方案。因此,目前,关于宝石的分类的认识还存在较大分歧。 1.2.1 历史 历史上,人们从不同角度、根据不同的目的提出了不同的宝石分类方案,较典型的有:

宝石学名词解释

宝石学名词解释 宝石学名词解释2010-12-13 12:52第一章绪论 宝石:是一些可作为装饰用的矿物和物质,它是自然作用和人类劳动的共 同产物。 天然宝石:指自然界产出的矿物单晶,具有美丽、耐久、稀有三大属性。 族:指化学组成类似、晶体结构相同的一组类质同象系列宝石。如石榴子 石族、辉石族等。 种:指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相同,外观相近的宝石。 亚种:是种的进一步细分。指同一个种的宝石,因化学组成中的微量组分 不同,从而在外观上有较明显的变化者。如蓝宝石中的黄色蓝宝石。 天然玉石:自然界产出的具有美观、耐久、稀少性和工艺价值的矿物集合 体及少数非晶质体(天然玻璃)统称为天然玉石,简称玉。 天然有机宝石:指自然界生物成因的宝石,它们部分或全部由有机物质组成,其中的一些品种本身就是生物体的一部分,如象牙、玳瑁。人工养殖珍珠,由于其养殖过程的仿自然性及产品的仿真性,也划分在天然有机宝石中。 合成宝石:全部或部分由人工生产的无机岩矿材料,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原子结构,本质上与相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如合成红宝石、合成祖母绿等。 人造宝石:人造的无机岩矿材料,通常在外观上与某种宝石相象(与所仿宝石),但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均不相同,没有天然对应物,如钇铝榴石、钆镓榴石。 拼合宝石: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经人工方法拼合在一起,在外形上给人 以整体琢磨印象的宝石,称为拼合宝石。

再造宝石:将一些天然宝石的碎块、碎屑经人工熔结后制成。常见的有再造琥珀、再造绿松石。 仿制宝石:完全或者全部由人工生产的材料,它们模仿天然宝石或者人造宝石的效应、颜色和外观,但不具有所仿宝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以及晶体结构,如玻璃和塑料。 第二章宝石的形成和资源 宝石矿床: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如岩浆活动、火山活动、热液活动、地下水活动、风化、淋滤、搬运、沉积及变质作用等,在地壳表层和内部形成的并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其质和量符合开采利用要求的有用矿物质的集合体。 围岩:是指位于矿床周围的岩石或紧靠矿体两侧的岩石。 成矿母岩:是指对一个矿床的形成提供成矿物质来源或与成矿作用直接有关的岩石。 矿石:是指在现有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够从中提取有用组分(元素、化合物或矿物)的自然矿物集合体。 脉石:是指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非矿石部分,如矿体中所含的围岩角砾或低矿化的围岩残余等。 矿石品位:指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矿种不同,矿石品位的表示方法也不同。 内生宝石矿床:是指它的能源来自地球内部,与岩浆活动有关,是在地球不同深度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完成的。 外生宝石矿床:也称为表生作用,是由于太阳、水、空气和生物作用、风化作用及沉积作用,进而形成的风化-淋滤型、砂矿型、生物成因等矿床。 第三章宝石的结晶学和矿物学基础

宝石学复习资料

宝石学复习资料 晶体是具有格子构造的固体 晶体结构特征:晶体具有晶格结构,颗粒在三维空间中规则排列在晶格中。2(自限性)晶体可以在自由生长状态下自发形成正多面体。3晶体的内能最小 晶体的异向性:晶体的解理,颜色和光学性质都有随方位而变化的特点 晶体的定向特性:1。晶体的性质具有随方向变化的各向异性。2.它具有形状和特性。晶体的对称元素:点、线和面。 晶体对称定律:晶体可能出现的只能是二次轴,三次轴,四次轴,六次轴。不肯能存 在五次轴及高于六次轴的对称性。 对称型:晶种。所有对称元素的组合称为晶体的对称类型 等轴晶系:立方体,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宝石:钻石,石榴子石,萤石,方钠石。六方晶系:六方柱,六方双锥。宝石:绿柱石,磷灰石,高温石英四方晶系:三方柱,菱 面体,三方单锥。 正交体系:正交柱,正交双锥。宝石:翡翠、黄玉、橄榄绿、黄水晶、黝帘石单斜系统:斜方形柱,平行双面。宝石:正长石、锂辉石、石膏、透辉石。三斜系统:平行、双面、单面。宝石:绿松石、钠长石、玫瑰石。 单形:是由对称要素联系起来的一组晶面的总和,同一单形的所有晶面都同形等大。 聚形: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由同一对称联系起来的单形可能聚合成聚形。 双晶:双晶是一种规则的连续晶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体组成,它们之间有直接 的结晶关系,并以一定的对称方式一起生长。晶体的凹角是确定双晶存在的可靠标志之一。接触:借助假镜反射,使两个人重合或形成平行方向。互穿:两个晶体生长并相互交叉 聚片。一系列薄层晶体的页片状接触双晶 晶体:肉眼可以区分矿物单体和黄金。隐晶石:一些晶体非常小,在普通显微镜下看 不到。晶体的化学分类: 含氧盐类,硅酸盐类{岛状(锆石,橄榄石,石榴石,托帕石)环状(蓝锥矿,绿柱石, 碧玺)链状(翡翠,软玉,透辉石)层状(青田石,寿山石,蛇纹石)架状(月光石,日 光石,拉长石)}鹏酸盐类(硼铝镁石)磷酸盐类(磷灰石,绿松石)碳酸盐类(孔雀石,方解石,白云石) 氧化物:简单氧化物(刚玉、红宝石、蓝宝石、蛋白石;石英、紫水晶、黄玉、玉髓)复合氧化物(尖晶石、绿松石)

宝石学整理

宝石学整理 1、什么是宝石、玉石、宝石学、猫眼效应、星光效应,宝石的磷光性、荧光性、光泽、透明度? (1)宝石 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 宝石:凡能满足加工工艺要求、世间稀少、坚韧美丽的单矿物晶体,如钻石、红宝石等;个别宝石为单矿物集合体如蛋白石(欧泊)。 (2)宝石学 宝石学(GEMOLOGY):研究宝石的科学。属于矿物学的分支与交叉性的科学。主要研究非金属矿物。 矿物学以矿物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地质基础学科,是研究地壳物质成分的学科之一。 矿物:地壳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在一定的地质和物化条件下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单位,是成分、结构比较均一,具有一定形态、物化性质,并呈各种物态出现的自然物体。如:金刚石、石英、云母、盐、水和冰等。 (3)玉石 玉石:地壳中质地细腻、品性坚韧、光泽油润、颜色美丽的岩石。单矿物的集合体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岩石)。如:翡翠、软玉、青金石、绿松石等。(4)荧光性 荧光性:指宝石暴露在紫外或阴极射线下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如:红宝石(Cr)——红色荧光,锆石(U)——黄色荧光 (5)磷光性 磷光性:指经过紫外线照射后,切断外部能量(紫外线)后,宝石继续发光的性质磷灰石——兰色磷光钻石——紫外线下具有荧光性 (6)透明度 宝石的透明度:宝石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宝石透明度级别:根据可见光透射宝石后被宝石吸收与畸变的程度划分 透明---光无明显畸变或吸收 半透明---有少量畸变或吸收 半透彻---有相当微量畸变或吸收 次半透彻---只透过少量的光 不透明----几乎很少量光透过,例如黑玉髓、天青石 (7)光泽 宝石光泽:宝石矿物表面的反可见光的能力 光泽强弱与其对可见光的吸收有关,吸收大,反射愈大,光泽愈强。 其大小用反射率描述即 R=[(N-1)²+K²]/[(N+1)²+K²] N---吸收系数K---折射率K很小时 R=(N-1)²/(N+1)² R很小时 (8)猫眼效应 猫眼效应:指素面宝石在光的照射下形成的像猫眼瞳孔收缩亮带的光学现象。垂直于纤维状晶体方向的光亮狭带,由平行排列的纤维状晶体对光反射所形成。

明度的名词解释

明度的名词解释 明度是一个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经常被提及的概念,它常常与光的强度和亮度有关。明度是一个用以描述物体或光源的亮度级别的指标。简单来说,明度是用来衡量事物或物体能够辐射出多少可见光的指标。在理解明度的概念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亮度和强度的区别。亮度是指一个物体或场景的可见光的感知强度,它是人眼感知到的光的明暗程度。而强度则是指光源辐射能量的测量,它衡量的是单位面积上的能量流量。简而言之,亮度是人眼感知到的光强度,而强度是光源实际辐射出的能量。 有了亮度和强度的概念之后,我们再来理解明度的含义。明度是介于亮度和强度之间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光源所辐射出的能量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换句话说,明度衡量的是物体或光源所辐射出的光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它可以用来描述一个物体或光源的明暗程度,以及在不同角度和距离下对人眼的视觉效果。 明度的单位通常是坎德拉每平方米(cd/m²)。坎德拉(Candela)是国际单位制中用来衡量光源强度的单位,它等同于光源在特定方向上所辐射出的光的强度。而平方米则是单位面积。明度的测量通常通过光度计或其他相关仪器来进行,可以得到具体的数值。 在实际应用中,明度的概念非常重要。例如,在室内照明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房间的明度水平,以确保房间内的照明效果符合人眼的舒适度和视觉要求。明度也是在显示技术中常被关注的因素之一,比如在电视、计算机屏幕和手机屏幕等设备中,设计师可以根据明度的要求来调整显示屏的亮度,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另一个和明度相关的概念是对比度。对比度是指一个场景或图像中亮度级别之间的差异程度。在图像处理和显示技术中,对比度的调整常常可以影响到图像的明度感知,从而改变人眼对图像的视觉感受。 总的来说,明度是一个用来衡量物体或光源亮度级别的指标,它描述的是光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明度的概念在科学、技术和设计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对于提升人眼对光的感知和视觉体验具有重要意义。了解明度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光的性质和光学现象,进一步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1.4 第一篇 宝石学基础 第四章 宝石的颜色.

第四章宝石的颜色 第一节宝石颜色的概念 一、颜色的定义 颜色是眼睛和神经系统对光源的感觉,它是光源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形成的讯号刺激大脑皮层产生的反应,这种生理的反应就是颜色的感觉。产生宝石颜色的三要素:光源、宝石和观察者(器)。没有光,就不能感知颜色;没有宝石,就无法感知颜色的对象;没有眼睛或观测器,就无法感知颜色的存在。光与色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光是产生色的直接原因,色是光被感觉的结果(见图1-4-1)。 二、可见光光谱 1.可见光光谱 可见光是一种电磁波,在整个电磁波谱中,能引起人眼视觉的仅占很小部分(见图1-4- 2)。物理学上将波长在380—760nm之间可以被人的肉眼视觉的光称为可见光。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颜色,它们从长波一端向短波一端的顺序依次为红色(700nm)、橙色(620nm)、黄色(580nm)、绿色(5lOnm)、蓝色(470nm)、紫色(420nm),两个相邻颜色之间可有一系列过渡色。 然而颜色与波长的上述对应关系并不是完全固定的,在光谱中除了三点即572nm(黄)、503nm(绿)和478nm(蓝)的颜色不受光强度影响外,其余颜色在光强度增加时,都略向红色或蓝色偏移。如在光强度增加的条件下,原本525nm的绿色看上去微具蓝色(见图1-4-3)。 2.人眼对可见光光谱的分辨能力 人眼对可见光光谱有敏锐的分辨能力。在540nm附近及可见光光谱两端,人眼具有最高分辨能力,在这些范围内,只要波长改变lnm,人眼便能分辨出颜色的差异;在多数部位需改变1—2nm,人眼才能分辨出颜色的变化。在整个可见光光谱中,正常视觉可分辨出100多种不同的颜色。

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

宝石学基础教程大全

一、宝石的分类及命名 ①宝石的定义: 1.广义:一切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材料,包括人工和天然材料。 2.狭义:自然界中美丽,耐久,稀少但可琢磨或雕刻成首饰或工艺品的矿物,岩石及部分有机材料。 ②宝石特性:⑴美丽⑵耐久,硬度大,坚韧不脆,化学性稳定⑶稀少⑷无害。 摩斯硬度:矿物的硬度是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如刻划、压入、研磨等)侵入的能力。材料的硬度取决于原子间的键合力的性质和强度,不同的硬度测量方法有:摩氏硬度、压入硬度和研磨硬度。德国矿物学家摩氏在1822年为了评价矿物的硬度提出一种使用的分类表,实际上是一种刻划硬度,矿物硬度分为10级,从1-10分别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矿物的硬度也具有对称型和方向性,这种硬度大小随方向而变化,例如蓝晶石,沿晶体延长方向的硬度是5,而垂直延长方向的硬度为7 天然珠宝玉石: ●天然宝石:矿物单晶(可含双晶) 1)高档宝石:H>7。例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 2)中低档宝石:碧玺,石榴石,尖晶石,水晶等; 3)稀少宝石:也叫收藏宝石,塔菲石,蓝锥矿,矽线石等。 ●天然玉石:矿物集合体和非晶质材料。 1)高档玉石:H:6.5-7 翡翠,软玉; 2)中低档玉石:H:4-6 玛瑙,岫玉,青金岩,天然玻璃等; 3)雕刻石:H:2-4 图章石,砚石,装饰石等。 天然有机宝石: 珍珠,珊瑚,煤精,骨料,象牙,龟甲。 人工宝石: 合成宝石:有天然对应物,如合成红宝石,合成钻石合成宝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a.它应当是人工参与生产的无机产物。因为有机材料在外观上可能被模仿,但其生长过程是不能复制的。 b.它必须有对应的天然宝石。 c.它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与相对应的天然宝石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但合成尖晶石却有微小的差异。 人造宝石:无天然对应物,如YAG(钇铝石榴石); 拼合宝石:两块以上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如苏达祖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