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宝石学考研参考书讲解
地质大学珠宝考研试卷真题

地质大学珠宝考研试卷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钻石的摩氏硬度是多少?A. 5B. 7C. 9D. 102. 下列哪种宝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铝?A. 红宝石B. 蓝宝石C. 翡翠D. 珍珠3. 宝石的折射率是指什么?A. 宝石对光的吸收能力B. 宝石对光的反射能力C. 宝石对光的折射能力D. 宝石对光的透射能力4. 什么是宝石的内部特征?A. 宝石的表面特征B. 宝石的化学成分C. 宝石的物理性质D. 宝石内部的包裹体和裂纹5. 以下哪种宝石具有变色效应?A. 钻石B. 红宝石C. 蓝宝石D. 亚历山大变石...(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宝石的_______是指宝石在不同方向上的光速比值。
2. 宝石的_______是指宝石在紫外线照射下发出的可见光。
3. 宝石的_______是指宝石在形成过程中所包含的矿物、液体或气体。
4. 宝石的_______是指宝石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抵抗能力。
5. 宝石的_______是指宝石的颜色、光泽、透明度等外观特征。
...(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宝石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2. 描述宝石的鉴定方法及其重要性。
3. 解释宝石的优化处理及其对宝石价值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宝石的产地对宝石价值的影响及其原因。
2. 分析当前珠宝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五、案例分析题(共30分)某珠宝店收到一颗疑似蓝宝石的宝石,顾客要求鉴定其真伪。
请根据宝石鉴定的相关知识,列出可能的鉴定步骤,并说明每一步的目的和可能的结果。
参考答案:1. 观察宝石的颜色、透明度和光泽,初步判断宝石的种类。
2. 使用放大镜检查宝石的内部特征,如包裹体、裂纹等。
3. 使用折射仪测量宝石的折射率。
4. 使用光谱仪分析宝石的光谱特性。
5. 使用硬度测试工具测试宝石的硬度。
6. 根据以上测试结果,结合宝石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综合判断宝石的真伪。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大学硕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及参考书目199 MBA联考综合能力:2009年工商管理硕士联考大纲,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009年综合能力考试辅导教材,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212俄语:东方俄语(1-3),北京外国语大学、普希金语言大学合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213日语:新编日语(1-2),周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14德语:新编大学德语(1-2),朱建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215法语:公共法语(上、下),吴贤良、王美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最新版299 MBA联考英语:2009年英语考试辅导教材,全国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60高等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初步):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均可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均可611自然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伍光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三版614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619土地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王秋兵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22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姜松荣,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623工业设计史:工业设计史,何人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世界工业设计史,陈鸿俊,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626综合知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姜明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经济法基础理论,漆多俊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632综合英语:新编英语教程(5-7),李观仪,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修订版634数学分析:数学分析讲义(上、下册),刘玉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四版635教育学: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637普通物理:大学物理,张三慧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第二版638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李秀林等主编,李淮春等修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五版639专业综合:民法学:民法(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魏振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05年重印西方法律思想史:西方法律思想史(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严存生,法律出版社,2004640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陶德麟、石云霞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641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体育基本理论教程(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周西宽,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运动生理学(体育院校通用教材),王瑞元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42传播学原理: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43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美学原理,杨辛、甘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644政治学基础: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二版645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646材料晶体学:结晶学及矿物学,赵珊茸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48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上、下册),傅献彩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五版649海洋地质与资源:海洋地质学,沈锡昌、郭步英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800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801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曾克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802地学遥感概论:遥感概论,彭望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03会计:基础会计学,陈国辉,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中级财务会计,刘永泽,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804海洋地球化学:海洋地球化学,赵其渊,地质出版社,1984805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杨子庚等,青岛出版社,2000806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朱志澄,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807海洋科学导论:海洋科学导论,冯士笮、李凤岐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08结晶学与矿物学:结晶学,赵珊茸等,地质出版社,2002809岩石学:岩石学(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路凤香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10地球化学:地球化学,韩吟文等,地质出版社,2005813古生物地史学:古生物地史学概论,杜远生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第二版819土地利用规划学:土地利用规划,王万茂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821应用沉积学:沉积盆地分析基础与应用,李思田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沉积学原理,赵澄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822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潘祖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824矿床学:矿床学,袁见齐等,地质出版社,1985827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陈荣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829 C语言:C语言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最新版831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吴信才等,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32矿产普查与勘探: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 833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赵鹏大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834工程力学:理论力学(上、下),张建民、白景岭,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35煤及煤层气地质学:煤田地质学(上、下册),武汉地质学院煤田教研室编著,地质出版社, 1981煤层气地质学与勘探开发,苏现波等,科学出版社,2001836油气(层)物理学:油气(层)物理学,张博全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 837石油渗流力学:现代油藏渗流力学原理,葛家理等,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838土地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毕宝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五版839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学,陈孝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40岩体力学:岩体力学,刘佑荣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41土力学:土力学,方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43安全系统与人机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张景林等,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安全人机工程学,李红杰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844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概论,李智毅、杨裕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845测量平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848钻井工艺原理:钻井工艺原理,刘希圣,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851固体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物理学基础,史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52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853地球物理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刘本培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854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基础,王大纯等,地质出版社,1995,第一版857水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高廷耀、顾国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59产品设计快题(徒手):产品设计原理,李亦文,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工业设计创新的方法与案例,高楠,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864首饰设计快题(徒手):首饰设计基础,任进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首饰设计,(英)伊丽莎白.奥弗尔著,刘超等译,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65宝石学:宝石学基础教程,李娅莉等,地质出版社,2002宝石学证书课程,英国宝石协会、陈钟惠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 866钻井与完井工程: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陈庭根等,石油大学出版社,2001867材料学概论:材料科学概论,许并社主编,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869电路、信号与系统:电路:电路分析基础,李翰逊,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三版电路,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五版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上、下册),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信号与线性系统,管致中,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870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872地图学:地图学概论,王琪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74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杨代华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875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彭文生,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877测绘学概论:测绘学概论,宁津生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79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030502方向考):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郑永廷主编,人民出版社,2001882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杨文士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二版883运筹学:运筹学,运筹学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84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黄亚钧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二版887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荆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第四版888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李天元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第五版889旅游区规划与管理:旅游区规划与管理,辛建荣、张俊霞,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第二版900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第四版903地质学基础:地球科学导论(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刘本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地质学基础,宋春青,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三版905翻译与写作:实用翻译教程(英汉互译)(增订本),冯庆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最新版907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吕林根,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四版高等代数,王萼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三版908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27次印刷913材料力学:材料力学,孙训方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16勘查地球物理概论、917应用地球物理基础: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张胜业、潘玉玲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应用地球物理数据采集与处理,刘天佑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地球物理反演基本理论与应用方法,姚姚、陈超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与解释,李大心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地大考博辅导班:2019地大珠宝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地大考博辅导班:2019地大珠宝学院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教学厅函〔2018〕23号)的有关规定和《北京教育考试院关于做好2018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的补充意见》(京考研招〔2018〕1号)通知要求,2018年我校博士研究生招生继续按照“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继续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深入推进信息公开,不断加强监督管理,切实严明招生纪律,确保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科学公正、规范透明。
下面是启道考博辅导班整理的关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考博相关内容。
一、院系简介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成立于1995年9月,是我国最早开展宝石学教育和开办宝石学专业的高等学府之一。
自1988年我校招收宝石学专业学生以来,已培养了宝石学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本、专科生四千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六百余名,为我国珠宝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
珠宝学院设有一个博士点:宝石学;两个硕士点:宝石学、设计学;两个本科专业: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产品设计(首饰设计方向)。
目前,在校本科生450余名,研究生250余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5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1名、讲师11名;14人具有博士学位。
学院6名教师获英国FGA宝石鉴定师证书、6名教师获“全国注册珠宝玉石质量检验师”资格证书、4名教师获比利时HRD钻石分级师证书、1名教师获英国DGA钻石分级师证书。
依托学院实验室建设的“珠宝与矿物材料实验教学中心”是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宝石学实践创新基地”是北京市级示范性校内实践创新基地。
实验中心包括十二个独立实验室,配备先进的现代测试仪器设备及各类珠宝首饰鉴定、分级、设计、加工、雕刻配套实验仪器设备共1000多台(套),能够对宝玉石的成分、结构、产地和成因等进行系统的研究;拥有教学及研究类典型珠宝玉石标本170余种,12000余粒;此外还有天光画室、设计专业教室、作品展示室、艺术走廊及矿物标本展柜,为国内一流的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师中心1983年成立了宝石研究室,1989年发展成校二级机构宝石研究所,1992年经地矿部批准成立(国内的第一个)珠宝学院,1993年成立珠宝检测中心,本中心以鉴定、咨询、培训、展览、制作、加工为主,广泛地为社会服务。
目前已为全国各珠宝质检机构、生产加工批发单位培养技术骨干上万名,高级鉴定师上千名,被海内外誉为“宝教摇篮”。
每年为社会鉴定、咨询几十万件珠宝玉器。
本中心有技术人员17名,其中高级职称12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3名;有7人获英国宝石协会会员FGA证书,7人获英国宝石协会钻石会员DGA证书,1人获德国宝石协会FGG证书,14人获国家注册检验师证书。
该中心拥有的现代测试仪器均从美、日、德、英等国进口,如大型X荧光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共计36台(套),价值300万元左右,校内紧密合作单位-分析测试中心还拥有近300万美元的大型精密测试仪器,可供使用。
珠宝检测中心是面向社会的开放实体,主要任务是:1.承担社会上珠宝玉石的委托检验。
2.承担社会上钻石的委托分级评价。
3.承担仲裁检验、公正检验。
4.承担上级下达的质量监督、抽查检验。
5.承担国家珠宝执业师、珠宝人员岗位准入培训。
珠宝检测中心,除为社会提供检验服务外,还完成了国家、省部级的研究项目多项。
本中心还为全国一些质检机构的建设、检验工作提供咨询服务。
并与香港、泰国、美国、英国、新加坡、瑞士、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主要检验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业务交流,每年定期召开学术会,进行人员互访,交流学习。
本中心1995年起先后通过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CMA)、国家实验室认可(CNAL)和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质量认可授权考核(CAL),以及武汉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认可。
依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本中心的检验结果为湖北省珠宝玉石检验、钻石品级评价的终裁结论。
主营:珠宝检测中心;珠宝检测培训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珠宝鉴定师培训基地;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师中心;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师培训;专业珠宝鉴定师培训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珠宝鉴定师中心1983年成立了宝石研究室,1989年发展成校二级机构宝石研究所,1992年经地矿部批准成立(国内的第一个)珠宝学院,1993年成立珠宝检测中心,本中心以鉴定、咨询、培训、展览、制作、加工为主,广泛地为社会服务。
2016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设计(珠宝学院)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设计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复习经验指导一、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设计专业考研招生目录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309珠宝学院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18人左右135108艺术设计15 接收推免生比例或人数:2人左右01珠宝首饰设计与营销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616中国工艺美术史④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02珠宝首饰工艺与首饰文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616中国工艺美术史④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03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616中国工艺美术史④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04珠宝玉石文化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616中国工艺美术史④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二、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设计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考试科目政治外语专业一专业二总分艺术设计34 34 51 51 325三、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设计专业考研参考书科目名称书名作者出版社616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工艺美术史》田自秉上海知识出版社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首饰设计基础》任进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1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现代首饰工艺与设计》邹宁馨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中国工艺美术史》(第一版)田自秉东方出版社1985 四、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艺术设计考研真题616中国工艺美术史1、青铜器制作方法2、简诉石器工艺的起源和发展3、简述青铜敦的功能、造型及装饰4、简述中国铜镜的装饰5、夹住工艺的制作方法6、简述影青的特点7、简述犀皮的制作方法8、为什么唐代是工艺史转折9、评价明金属工艺838首饰设计与首饰制作1、根据卷上的黑白图(是一个颇夸张的戒指,有宝石),画出其效果图。
然后画出其三视图,比例为1:1。
然后阐述效果图与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宝石学实验教学中心

2020年8月中国宝玉石Aug 2020 CHINA GEMS & JADES十頌仫碱大爹(吟京)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_珠宝与矿觀鸺M学中心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Jewelleryand Mineral Materials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宝石学实验教学中心袁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珠宝学院珠宝学院建院伊始,建设了国内最早 的“珠宝首饰和鉴定实验室”,1999年 成为“北京市合格实验室”;2006年,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宝石学实验教学中心”;2007年,为了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实现校内相关专业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整合有关实验室和实验基地,成立了 “珠宝与矿物材料实验教学中心”,该中 心是支撑交叉学科珠宝与矿物材料的重要 科研和教学平台,2010年获批为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3年,学院又在 宝石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宝 石学实践创新基地”,2015年获批为北京市创新实践基地,为我国宝玉石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宝石学实验教学中心现有实验用房1000平方米,专职实验教师4名,设有12个具有独立功能的实验室,其中包括光谱实验室、成分分析实验室、结构及形貌观测实验室、首饰先进制造实验室四个研究型实验室以及宝石鉴定实验室、钻石分级实验室、首饰雕蜡实验室、首饰金工实验室、宝石加工实验室、玉雕实验室等8个教学实验室。
近年来,实验中心还利用了走廊空间,依势建设近50米的创新作品展示长廊,用于展示创160期89-91 页89160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宝石学实验教学中心名校与名家成分分析实验室结构及形貌观测实验审新玉雕及首饰作品、宝石加工创新等优秀作品,是实验中心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实验中心现有宝石鉴定、钻石分级、宝 石研究、首饰设计、首饰加工等方面配套实验仪器设备1000多台(套),教学 及研究类典型珠宝玉石标本170余种、12000余粒。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宝石真题综合解析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宝石真题综合解析思考题十人工宝石的生产工艺和相应品种的特征一、是非判断题1.珠宝市场上最常见的合成宝石是玻璃。
2.钇铝榴石的代号是GGG3.有无气液相包裹体是区分水晶与合成水晶的主要证据。
4.用水热法可生产祖母绿,也可生产红宝石。
5.弧形生长线是助溶剂法合成宝石的特征之一。
6.摩尔硬度大于7的人工宝石中有SrTiO3这个品种。
7.目前市场上的合成变石是水热法产品。
8.见到小片状铂或合金包裹体的合成宝石即水热法的产品。
9.合成祖母绿常见的针柱状、柱状包裹体,可以是方解石。
10.合成红宝石的色带总是弯曲的。
二、选择题1.区分绿碧玺与合成绿色水晶时应使用:()A 滤色镜B 偏光镜C 折光仪2.一般讲,助熔剂法合成宝石中的液滴状的包体是()A 助溶剂的残余B 捕虏来的液体C 填隙的后生气液包体3.区分水热法合成红宝石与红宝石时,要观测:()A 折射率B 有无同生气液包体C 有无金红石或锆石等同生包裹体4.“YAG”中文名称是:()A 人造钇铝榴石B 人造钆镓榴石C 人造钛酸锶5.人工生长的下列宝石,哪种必须在宝石名称前冠以“合成”二字:()A 金绿宝石B 钛酸锶C 钇铝榴石6.合成变色刚玉加入的着色离子是:()A 钒B 铬C 钛7.任何一种具有与天然无机宝石相同化学成分,原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人工生长晶体都应称为:()A人造宝石B 人工宝石C合成宝石8.用焰熔法可以合成()A钇铝榴石B 祖母绿C 尖晶石D立方氧化锆9.冷坩埚(熔壳)法生产立方氧化锆所需的热来自:()A 液化石油气B 丙烷和氯C 高频电流D 高温电阻10.合成绿色水晶:()A 有强二色性B 无二色性C 有弱二色性11.目前合成宝石或人造宝石中色散最强的是:()A.α-SiC(碳硅石) B.SrTiO3钛酸锶 C.TiO2金红石12.从熔体结晶的人工宝石中不会含:()A 气—液两相包裹体B 同生的气—液两相包裹体C 后生的气液两相包裹体13.目前人造GGG由以下途径形成:()A 从熔体中结晶B 从溶液中结晶C 从气体中结晶14.助溶剂法合成祖母绿中的特征包裹体为:()A 同生气液两相包体B 固相—气相两相包裹体C 指纹状气液两相包裹体15.提拉法合成变石的特征包裹体为:()A愈合裂隙中三相同生包裹体B 指纹状气液两相包裹体C弯曲生长纹16.腰棱标有“GE POL”的改成白色的钻石是:()A 用褐钻改的B 用黄色钻石改的C用劣质绿色钻石改的17.下列仿钻材料中,热导率最接近钻石的是“()A 合成CZB 合成α-SiC C 合成刚玉。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宝石参考资料自整

2016年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宝石参考资料自整答案一、是非判断1.否2. 否 3.否 4.是 5.否 6. 是7.是8. 否9. 否10. 否11. 否12. 是13. 否14.否二选择1. A2. C3. B4. A5. C6. C7. B8. B9. C 10. B、C、D 11. A、D 12. C 13. C 14. C 三.多选题1. B、C、E2. A、B、D、E四、填空1. 质量(重量);颜色;切工;净度。
2.的色散;衍射干涉。
3.不同的4.镜下无瑕级;极微瑕级;微瑕级;瑕疵级;重瑕疵级5.10X;无像差、无色差;无蓝色镀膜6.合成碳硅石;CZ;YAG7.无色至浅黄(褐、灰);彩色钻石;辐照处理;充填处理。
8.白色或灰色,比色;比色板/比色纸9.N或B替代C/电子心或空穴心10.额外刻面、原始晶面11.大小、数量、位置、类型、颜色对比度12.CZ合成SiC非均质性/具线状包体13.防油污防撞击14.比色板/比色纸、比色石15. B16. 鱼眼钻17.无、浅黄浅绿18. N/电子心、B/空穴心、结构缺陷、天然辐照19.B 、Ⅱb 20 . VS2 、SI221.{111}+{100} {111}+{110} {100}+{110}22 LC级、LC级23 孤N 、Ib24 热导仪亲油性试验(油性笔)/脱水性实验25 系数思考题十六常见宝石一、是非判断题1.红宝石都有直的或120°折角状的生长线。
2.红宝石的红色及祖母绿的绿色都是因Cr离子致色的。
3.红宝石都有裂理。
4.刚玉质宝石中聚片双晶纹既可平行{0001}也可平行{1011}。
5.红宝石的聚片双晶属于接触双晶。
6红宝石的聚片双晶的接合面既可平行{1011}也可平行{0001}。
7.根据红宝石常见晶体的六方柱单形或六边形横截面即可判定它有L6.8.冠部为红宝石、亭部为合成红宝石的拼合石应称为“红宝石拼合石”。
9.红、蓝宝石中常见的针状包体是磷灰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宝石学考研参考书讲解360 高等数学(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初步):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均可线性代数,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各版均可or614普通地质学:普通地质学简明教程,杨伦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865宝石学:宝石学基础教程, 李娅莉等,地质出版社,2002宝石学证书课程, 英国宝石协会、陈钟惠译,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21、考试准备的时间问题对于专业课的复习时间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对于专业课基础较好的同学,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可能会短些,而对于那些基础弱的同学,尤其是跨专业考试的同学,专业课的复习时间必然要长些,但是不管怎么样,每个学科必定是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掌握透彻,但是在短时间内,经过高强度的复习和科学的指导,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
一般而言,专业课复习最好能保留有3个月的复习时间。
2、考试资料的选择不同的学校,考试难度和风格不一样,所以考试的资料难以统一,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教材,可以由浅入深地引导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础知识。
这样,复习起来就会事倍功半,比较有效率。
由于目前国内研究生考试的难度水平大致还是处于中初级水平,因此基本上还是可以列出一个有效的资料清单:(1) 报考学校的指定书目(必备)(2) 历年的考试题目历年题是专业课的关键,而融会贯通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考研的专业课考题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知性质的考题,另一种是理解与应用型的,而且以后一种居多。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绝不能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而应该看清条条框框背后所包含的东西,并且加以灵活运用。
在复习时,首先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弄懂,然后要把它们串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和理解。
由于专业的各门功课之间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如果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无论对于理解还是记忆,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生完全可以根据历年的考题,在专业课本中划出历年涉及的重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
真题是以前的考试题,是专业课的第一手资料,它更是法宝中的法宝。
对于真题,不能只满足于看上去会做,而是应该去整体分析,分析其中的出题规律和出题范围。
万事万物,必有规律可循,试题也不例外。
因此要尽量去弄到的试题,最好能够搜集全最近五年的实考题。
经过严密地分析和研究,以下规律浮出水面:1.五年之内,论述题一般不会重复,这是出题人出题的主体思路;2.简答题三年之内不会重复,三年之外很有可能重复,毕竟专业考试的出题范围有限,考生可以结合前面讨论的复习方法来比较和分析;3.名词解释题三年之外必有重复,有些更是经常考到,成为常考点,多多留意;4.密切关注常考点和不考点,这两个点都极可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这也是前面所提及的。
(3) 所报考学校出题老师的课堂笔记或自己编写的教材针对笔记、真题以及热点问题,下面的提纲可能会比较快速地让考生朋友掌握以上的内容:1专业课笔记一般来说,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都是不开设专业课辅导班的,这一点在05年的招生简章中再次明确。
因此对于外校考生,尤其是外地区考生,也就是那些几乎不可能来某高校听课的考生,专业课笔记尤为重要。
可以说,笔记是对指定参考书最好的补充。
如果条件允许,这个法宝一定要志在必得。
在具体操作上,应先复习书本,后复习笔记,再结合笔记来充实参考书。
笔记的搜集方法,一般来说,有的专业比较热门,可以在市面上买到它的出版物;有的专业笔记在网上也可能搜集到,这需要考生多花一些时间;还有的专业由于相对冷门,那么考生就需要和该专业的同学建立联系,想办法把笔记弄到手。
2热点问题和热点论文试题一般由专业课的导师出,至少有部分由导师出。
一般来说,某专业课的学术领导人,在出题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放到考试中去,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公开的秘密。
如果事先未读过相关的论文,其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对于导师的论文,特别是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的文章,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基础上细心研读。
(4) 其他优秀的辅导教材或书目3、复习的一些要领专业课的复习首先是要以指定的教材为主,一定要熟练掌握指定书目的内容。
看书的时候基础知识不能放过,难点也要重视。
在有精力的条件下,争取阅读相关层次不同版本的教材,使内容相互补充,扩大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
研究历年的试题,找出考题的大致范围,结合考试题目,选择难度程度、知识面相符的复习资料。
4、复习的可行方法首先,选择一本难度适宜,内容全面,与考试相关度最大的教材作为主要复习教材。
开始可以把书较详细的看一遍,熟悉内容。
然后,结合考试题目的深度,再每章每节仔细研读,把每个问题弄清楚,并强行理解和记忆,把教材吃透。
第三步,就是通读相关的不同版本,比较优秀的同类教材。
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的着重点各不相同。
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
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
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
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
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近年的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
一项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
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
在复习的尺度上,应该逐渐抛开书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
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
所以,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
再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用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
一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一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一些超越范围的考题。
因此,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参考书,把重要的内容补充上去。
第三轮复习:12月中旬—考前一周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认真看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不断加深印象,试着自己给自己出题并且结合本年度的热点问题试图去猜一下专业考题,并想想该怎么答,训练一下解题思路和技巧。
复习的尺度方面,则是查阅本年度该专业最新的热点问题以及报考导师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等,把这些补充上去,整个的复习笔记就比较完整了。
在补充和扩展的过程中,查询网站、期刊等都是很好的手段。
另外,因为考试临近,考生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专业兴奋程度,积极地和考研盟友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辩论,汲取对方的复习心得。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和深化理解。
第四轮复习:考前一周—考前一天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很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不要再费心血去搜集答案了。
这是一个博弈的阶段,把自己熟悉的问题尽量把握好才是关键。
这里突出强调的就是要学会调整心态,准备应考,让自己找到考试的感觉。
这段时间,主要是默默地体会所有的知识要点和热点问题,把心态和作息时间调整到最佳,保证考场中的理想发挥。
最主要的策略——历年试题、笔记、热点问题考研不同于其他的考试,它有着独特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因此复习也应该有相应的方法和节奏。
认真研究历年试题,分析出题方向和特点,这是专业课备考的关键。
这里强调两点:一是分析试题这项工作要提早,因为这对你看各种考研书籍和资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不仅要思考,还要动笔,要认认真真把每一道考研题落实到字面上,你会发现很多原来没有想到过的东西。
同时,这种训练可以避免真正考试时因时间仓促和心理压力带来的表达上的不成熟。
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这样真题就更为重要了。
真题不是拿来做完了事的,要从命题人的角度、命题者的思路去推测出题偏好,推测这个院系的教学风格。
考生复习时,每复习一遍或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拿出真题研究一下,结合年内的行业热点和近期理论界的研究争论焦点进行分析。
事实证明,考生对专业真题的钻研确实可以让考生猜到那么几十分的题目。
专业课的真题,要训练对分析题的解答,把自己的答案切切实实写在纸上,不要打腹稿,再反复对照自己和参考答案的差别,分析答题角度,揣摩命题人意图,并用同一道题在相隔一定时间后反复训练,慢慢完善自己此类题型的解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