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风险预测与管控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与地震灾害防控技术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与地震灾害防控技术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隧道工程在城市交通建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隧道施工中常常会遭遇到岩爆与地震这两类灾害,给工程施工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
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灾害,成为了隧道工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隧道施工中的岩爆与地震灾害防控技术进行探讨。
一、岩爆灾害的发生机理岩爆是指在岩石开挖或加载受力过程中,岩体内部的压力超过了其极限承载力,导致岩石突然破裂并释放能量的现象。
岩爆灾害常常发生在岩石质量较差、构造活跃的地区,特别是在高压水源附近。
岩体的应力集中、物理力学性质差异等因素都会成为岩爆发生的催化剂。
此外,隧道工程施工中的震动和冲击也可能导致岩爆的发生。
二、岩爆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为了预防和控制岩爆灾害的发生,隧道工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首先是合理的隧道设计。
隧道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岩体力学性质等因素,对高风险区域进行合理的定位和设计,减少岩爆的潜在风险。
其次是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
通过在施工现场进行岩体光弹性监测、应力监测等手段,及时了解岩体的力学状态,可以提前预警和控制岩爆的发生。
此外,在施工中采取安全措施也是关键。
例如,使用喷射混凝土和锚杆支护等的加固方式,增强隧道的稳定性和抵抗岩爆的能力。
三、地震灾害的发生机理地震是地球地壳发生快速释放能量的自然现象,其能够引起严重的破坏和损失。
在隧道施工中,地震灾害也是一个必须要面临的挑战。
地震灾害的发生机理与岩爆类似,均与地质构造和应力状态有关。
当地质构造发生变动时,形成断裂带,地震会在断裂带上由一个地点传播到另一个地点,并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
四、地震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为了预防和控制地震灾害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科学的设计和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是选址与设计。
在选址过程中,应避免选择地震活跃区域或构造复杂的地质条件。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地震荷载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抗震设计措施,如增加隧道的抗震能力和合理布置支护结构。
隧道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隧道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隧道施工作为一项复杂而危险的工程项目,存在着各种潜在的风险。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必须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措施。
一、风险管理1. 风险识别和评估在隧道施工前,必须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
这包括对施工地点、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和工程要求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这一过程,可以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为后续的风险控制和应对做好准备。
2. 风险控制措施根据风险识别和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非常重要。
比如,在遇到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方,可以采用先进的勘探技术,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此外,设立适当的防护措施,如安全网、斜坡支护等,也是保障施工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3. 风险监测和反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监测和评估风险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这涉及到监测隧道内外的气体、地质和结构变化等。
一旦发现风险迹象,需要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报告,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潜在的事故。
4. 健全的管理团队和系统一个健全的管理团队和系统是风险管理的关键。
需要有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负责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监督风险识别和评估的执行,并协调应急预案的制定。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用于风险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二、应急预案1. 应急预案制定针对隧道施工可能出现的各种应急情况,需要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这包括对各类事故原因、应对措施和责任人进行明确的规定。
同时,应急预案还需要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确保在发生应急情况时能够及时调动资源进行处理。
2. 应急演练应急预案的制定并不足以保证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应急演练。
通过模拟各种应急情况,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和完善。
这有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能够做到迅速和有效地应对各类事故。
3. 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培训隧道施工中需要配备适当的应急救援设备,如各类防护装备、灭火器材等。
同时,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应对突发情况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置的水平。
深埋隧道岩爆预测和防治措施

性等进行观察、 地质素描 , 分析判 断前方 1 0~ 2 0 m 范 围 的围岩 隋况 , 以判断是否 可能存在 岩爆。每一个 开挖循 环都要作地质素描 , 以确保分析判 断的连续性 。 3 . 2 应 力集 中解 除方 法 3 . 2 . 1 消除 围岩集 中应力
容重 = 2 6 k N / m ,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 盯 = 9 0 M P a 。最 大 竖 向主应力 仃 = =1 0 . 7 MP a 。测 区最 大水 平主 应 力侧 压 系数 为 1 . 2 5 , 最 小 水 平 主应 力 侧 压 系 数 为 1 . 1 , 水平 最大 主应 力 叮 h =1 . 2 5 MP a , 叮 … =1 3 . 4 MP a , 水平 最 小主应 力 c r h =1 . 1 MP a , 盯 =1 1 . 8 MP a 。为坚 硬岩, 岩体较完整 ~ 完整 , 岩体呈块状 ~ 大块状, 水平 最 大主应 力 仃 =1 3 . 4 M P a , 接近 0 . 1 5 盯 :0 . 1 5×9 0 =1 3 . 5 MP a , 此外 , 深 埋 围岩 各 向 同性 差 形 成 的应 力 多变 性 、 深切沟 谷 处 可 能存 在应 力 集 中 , 以及 本 隧道 工程 的 开挖净 空较 大等 因素 , 是 花 瓶 山隧道 可 能 发生 岩爆 的主要成 因 。 2 . 2 岩爆 的物 理特 征 ( 1 ) 岩爆多 发生 在掌子 面及 1 — 3倍 洞径 范 围 , 距 齐头 2 0 m左 右最 为强 烈 , 也有滞后 2 0 0 m 的; 爆 裂 的 石块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从母岩弹射或 自由下落 , 石 块较 大 , 形状呈 中间厚 、 四周薄 的 贝壳 状 , 其 长 与 宽 的 尺 寸相差 并不 悬殊 , 周边 厚度 则参 差 不齐 。 常见 于导 坑 的顶部 , 也有 在两 侧壁 发生 的 。拱部 和 两侧 边墙 部 位 相对 居多 , 其 次是 拱肩 , 与岩 体应 力状况 有关 。 ( 2 ) 断裂带 两侧 或软 弱结构 面 附近往往 形成 局部 应力集中区, 故两侧硬岩 中岩爆现象较为 明显 , 而断 层 带部 位一般 不 发 生 岩 爆 。在 不 同岩性 软 硬相 间 的 岩层中, 硬质 岩容 易发生 岩爆 。岩 爆 区段 一般 较 为干 燥, 有地 下水 出露 的地方 不容 易发 生岩爆 。 3 对 隧道岩 爆 采取的预 防和 应对 措施 3 . 1 超 前地质 预报 3 . 1 . 1 超 前探 孔
隧道施工岩爆预测防治

隧道施工岩爆预测防治本文根据北山隧道内发生岩爆的实际情况,对隧道岩爆地质段的岩性及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参考相关资料对岩爆进行预测,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防治,提高岩爆地质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标签:岩爆;预测与防治;施工;隧道开挖1 概述青荣城际铁路设计时速为250km。
本标段施工的北山隧道位于牟平区境内,属低山丘陵区,地形起伏大,基岩大部分裸露,山体植被不发育,最大埋深161.2m。
进出口位于缓坡处。
隧道范围内地层岩性单一,主要为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沟谷发育处雨季地下水较丰富,地下水受降水影响较大。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开挖过程中,洞室边墙、顶拱部位发生一定程度的低岩爆活动,给现场施工人员、设备安全造成威胁。
目前已采用开挖面喷水湿润、锚喷支护、边顶拱挂柔性防护网,派有经验的人监护、理论分析等方法,结合施工过程中实际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顺利的完成了施工任务。
2 岩爆预测2.1 岩爆的概念岩爆是岩石工程中围岩体的突然破坏,并伴随着岩体中应变能的突然释放,是一种岩石破裂过程失稳现象。
2.2 岩爆形成的条件以下几种情况可能发生岩爆:①近代构造活动山体内地应力较高,岩体内储存着很大的应变能,当该部分能量超过了硬岩石自身的强度时;②围岩坚硬新鲜完整,裂隙极少或仅有隐裂隙,且具有较高的脆性和弹性,能够储存能量,而其变形特性属于脆性破坏类型,当应力解除后,回弹变形很小;③埋深较大(一般埋藏深度多大于200m)且远离沟谷切割的卸荷裂隙带;④地下水较少,岩体干燥;⑤开挖断面形状不规则,大型洞室群岔洞较多的地下工程,或断面变化造成局部应力集中的地带。
3 岩爆防治3.1 国内主要防治方法目前我国隧道、地下洞室在施工过程岩爆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改善围岩物理力学性能。
在掌子面(开挖面)和洞壁经常喷撒冷水,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表层围岩强度。
根据研究表明,对于非坚硬岩体,采用超前钻孔高压均匀注水,可以通过三方面作用来防治岩爆:①可以释放应变能,并将最大切向应力向深部转移;②高压注水的楔劈作用可以软化、降低岩体强度;③高压注水产生了新的张裂隙,并使原有裂隙继续扩展,从而降低了岩体储存应变能的能力。
隧道岩爆防治、处理措施

隧道岩爆防治、处理措施隧道发生了中等岩爆,为确顺利施工,结合隧道开挖对岩爆的防治经验,现对岩爆的防治、处理措施交底如下,请现场领工员和施工人员参考。
一、岩爆基本特点:1、岩爆在发生前,并无明显的预兆,虽然经过仔细找顶,并无空响声,一般认为不会掉落石块的地方,也会突然发生岩石爆裂声响,石块有时应声而下,有时暂不坠下。
在没有支护的情况下,对施工安全威胁极大。
2、岩爆时,石块由母岩弹出,呈现中间厚、周边薄、不规则的片状。
3、岩爆发生的地点,多在新开挖工作面及其附近,个别距开挖工作面较远;岩爆发生的时间,多在爆破后2~3小时内,有的部位还可产生二次岩爆,一般在爆破后10~12小时内。
二、处理岩爆的基本原则:先防后治一般情况下,对隧道岩爆应采用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岩爆的发生机率,减小岩爆强度。
对于岩爆较严重的部位,要先处理后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三、岩爆的防治措施1、岩爆的预防措施1)切实提高光面爆破效果,保证洞室轮廓规则圆顺,避免应力集中;并严格控制装药量,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
2)爆破后立即对围岩喷洒高压水,软化岩石,减弱岩爆强度。
3)加强机械找顶和人工来回找顶。
4)选用预先释放部分能量的办法,如松动爆破法、超前钻孔预爆法、超前小导坑掘进法、打应力释放孔等方法,将岩石原始应力释放。
2、岩爆的处理措施1)对岩爆部位加强找顶工作,只有当找顶彻底后,方能进行下一步的测量画弧和钻眼作业。
2)加强对岩爆部位的支护,必须先打安全锚杆(必要时再挂网),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喷浆封闭,再进行开挖作业,这样才能使锚杆在爆破前有充分的凝固时间和防止石块掉落。
在锚杆安装好后再在锚杆之间钻适量的空眼,以减小岩爆二次发生的机率和强度。
3)岩爆严重时,台车上的人员要及时撤离到安全地点,然后由有经验的人在有人陪同下对岩爆部位进行找顶处理。
找顶从上而下,上层找好铺完架子后再进行下层找顶。
一定要等找顶工作彻底后,所有人员才能进入掌子面进行作业。
岩爆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与风险控制

岩爆隧道施工安全技术与风险控制一、风险分析岩爆是深埋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动力破坏现象。
当岩体中聚积的高弹性应变能大于岩石破坏所消耗的能量时,破坏了岩体结构的平衡,多余的能量导致岩石爆裂,使岩石碎片从岩体中剥离、崩出。
岩爆多发生在埋藏很深、整体、干燥和质地坚硬的岩层中。
常见的岩爆大多发生在隧道顶部或拱腰部位为新开挖的工作面附近,一般在开挖后几个小时内发生,也有的在开挖后较长时间内才发生。
岩爆的发生没有明显征兆,无空响的岩石一般认为不会发生掉落,但也可能突发坍塌,掉落的石块通常是中间厚、边缘薄、不规则的片状石块。
岩爆与断层、节理构造密切相关,当掌子面与断裂或节理走向平行时,极容易触发岩爆。
岩体中节理密度和张开度对岩爆有明显的影响。
掌子面岩体中有大量岩脉穿插时,也可能发生岩爆。
在我国,曾多次发生岩爆事故。
例如,2013年10月9日16时35分左右,云南省贡山县独龙江公路隧道内发生岩爆事故,造成岩石坍塌,3名施工人员不幸被坠落的岩石砸伤,由于伤势过重,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遇难。
相比于一般的隧道施工,岩爆隧道施工还具有如下主要风险:(1)强烈岩爆地段,若不采用即时受力锚杆并同时挂设钢筋网或柔性防护网,无法对岩石进行锚固等作用,极易发生岩爆落石而造成施工人员伤亡。
(2)若爆破方法选择不当,隧道周壁不圆顺,使得应力易集中,从而导致岩爆。
(3)若采用人工喷射混凝土,可能使作业人员遭到塌方落石伤害。
(4)施工机械操作部位前若无防护,作业人员易被岩爆弹射出的岩块砸伤。
二、风险控制重点(1)严防未及时施作即时受力锚杆、未及时挂设钢筋网或柔性防护网的不安全行为。
(2)杜绝不采用控制爆破(须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的不安全行为,杜绝装药量过大的不安全行为。
(3)人工喷射混凝土时,杜绝人身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的不安全状态。
(4)严防施工机械重要部位无防护钢板的不安全状态。
三、风险控制技术措施(1)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岩爆时,应对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围岩特性、水文地质情况等进行预测、预报。
高地应力隧道岩爆施工风险评估及管控措施

Value Engineering0引言公路隧道施工环境条件复杂,施工组织实施困难,作业安全风险居高不下,一直以来是行业安全管理的重点。
岩爆是在工程开挖过程中,围岩发生应力释放而产生脆性破坏的一种岩体失稳过程,具有突发性、高危害性等特点,是高地应力地区地下隧道建设过程中所面对的主要风险之一[1]。
在工程实施前,开展施工安全风险估测,能够增强安全风险意识,改进施工措施,规范预案预警预控管理,有效降低施工风险,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
1项目背景某隧道项目位于月河与汉江之间凤凰山区,设隧道4990m/1座通过凤凰山区,设计速度40km/h ,隧道净宽10m 。
除进出口堆积体浅埋段采用机械开挖,其余均采用钻爆法正面进洞施工。
隧道出渣均采用汽车拉运的方式,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①对V 级围岩段,施工开挖应先做好超前支护,隧道采用三台阶拱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②对于IV 级围岩段,施工开挖应先做好超前支护,隧道施工采用微台阶弧形导坑留核心土的方法开挖,上、下断面间距控制在1~2倍洞径尺寸;③III 级围岩段可采用上下断面正台阶法施工,上下台阶之间的距离应能满足机具正常作业,当顶部围岩破碎,施工支护需紧跟时可适当延长,减少施工干扰,上台阶可采用拉中槽分部开挖。
1.1地应力背景凤凰山为断块山,地形地质条件较复杂,构造活动较强烈,区内应力场复杂。
隧道在变质流纹斑岩、变质石英闪长玢岩洞段埋深在820m 以上围岩岩体应力量级为极高地应力水平,埋深360~820m 处岩体应力量级为高应力水平,埋深360m 以下岩体应力量级为一般地应力水平;隧道在花岗闪长岩洞段埋深在550m 以上围岩岩体应力量级为极高地应力水平,埋深240~550m 处岩体应力量级为高应力水平,埋深240m 以下岩体应力量级为一般地应力水平。
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集中范围为N57°E ~N80°E ,平均N67°E ,即NEE 向,与隧道轴线方向(约N19°E 向)夹角约48°,对隧道围岩稳定存在一定影响。
2024年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

2024年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____年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一、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隧道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然而,隧道施工中的岩爆事故给工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我们制定了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岩爆事故。
二、岩爆的概念与特征岩爆是指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应力作用下的岩石爆裂产生能量的释放。
岩爆具有突然性、破坏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
三、隧道施工岩爆应急预案的目标1. 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2. 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3. 减少岩爆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与职责安排1. 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指导和监督现场应急救援行动;2. 技术专家组:负责现场情况评估、风险分析和应急措施制定;3. 应急救援队伍:负责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人员搜救、伤员救治、设备拆除等;4. 监控与通信组:负责监控现场情况、传达指挥部指令和保障通信畅通。
五、应急预案的具体内容1. 预防措施(1)加强岩体勘察与预测,分析岩石的稳定性和岩层的压力状态。
(2)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减少对岩体的冲击和破坏。
(3)采取防护措施,如搭设防爆网、加固支撑等,减少岩层的塌方和喷射。
2. 监测与预警(1)设置岩爆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岩体变化和压力情况。
(2)建立岩爆预警机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通知工人撤离现场。
3. 应急响应(1)发生岩爆事故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
(2)指挥部成立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和救援工作。
(3)指挥部与现场人员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了解现场情况并下达应急指令。
(4)现场人员进行人员搜救、伤员救治、设备拆除等工作,并确保自身安全。
4. 救援与恢复(1)救援工作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清理和修复,确保通行畅通。
(2)对受伤人员进行妥善治疗和护理,尽力挽救生命。
(3)组织事故调查,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风险预测与管控
隧道施工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在施工过程中,岩爆风险往往会给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进度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预测和管控岩爆风险成为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风险预测是通过现场勘探、地质分析和工程技术手段来确定隧道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和岩体的强度,以预测可能发生的岩爆现象。
这需要结合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孔隙水压力、岩体应力状态等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为了准确预测岩爆风险,施工前的地质勘探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地质勘探可以获取隧道沿线的岩土样本,并进行物理力学性质测试。
通过分析岩土样本的断裂性质、孔隙率、弹性模量等指标,可以评估岩体的稳定性和潜在的岩爆风险。
其次,地质分析是岩爆风险预测中的关键环节。
根据地质学理论,通过对岩体构造、岩层性质、断层分布等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岩体的力学性质和应力条件。
同时,对地下水位、水质等进行监测,了解地下水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
这些信息的综合分析可以提供岩爆风险的有效预测依据。
在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降低岩爆风险。
例如,采用先进的爆破技术和支护方法,可以减小岩爆的概率。
合理设置爆破参数、控制爆破序列以及加强支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岩爆风险。
此外,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采取预防性措施,如岩体加固、水强制排除等,也可以有效降低岩爆风险。
岩爆风险的管控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工程学、爆破学等多学科的知识。
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风险预测和管控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同时,应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及时分析和评估岩体变形和水压力变化等数据,及时调整和采取措施,保障施工安全。
总之,隧道施工中的岩爆风险预测与管控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工作。
通过地质勘探、地质分析和工程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准确预测岩爆风险,并通过合理
选择爆破参数、支护措施等降低岩爆概率。
除此之外,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测和分析,及时调整措施,也是有效的岩爆风险管控手段。
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可以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为现代城市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