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投降书是谁写的
将侵略者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桩上——评析《日本签字投降》

将侵略者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桩上——评析《日本签字投降》美国著名记者霍墨·比加特采写的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日本签字投降》是一篇精彩的现场特写,它将日本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的历史瞬间,永远地凝固在全世界人民的记忆里,也将侵略者的无耻下场永远地冷冻在历史的轨迹中。
该作品是一篇精彩的新闻名作。
它的成功在于用精彩的写作功力完美地表达了精彩的主题。
所谓精彩的写作功力是指什么呢?首先,作品能非常自然地将厚重的历史感揉进逼真的现场感之中,使本来单调、乏味、僵板、简单的签字过程盎然鲜活起来。
其次,作者具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能将观察到的精彩细节再现于历史事实的陈述,满足人们“了解”的需求,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
对于这样一个亘古未有百年不遇的签字事件,全世界人民无不关注。
为让全世界人民都能最大程度地了解签字仪式的过程、氛围、及相关的风云人物,报道必须写出逼真的“现场感”。
这是本文宏大的历史主题所决定的,也是记者的本职使命所决定的。
霍墨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他调动了许多手段,将几乎无声的僵板而简短的一个签字过程,陈述得十分细腻、丰满。
从写作思路上看,作者从眼睛所看到的写到人们心里可能想到的:比如看到的是日本外相重光葵“拖着木质假腿走到铺着粗尼台布的桌子旁”,想到的是“日军战俘营中的暴行”;比如看到的是美国“两位中将在场”,而“使人们不由得想起”的,是“1942年上半年”,美国那“几乎处于无可挽回的失败的边缘”。
历史的厚重感就在这自然的联想中体现出来了。
作者还能进一步由外到里的、由粗到细地、通过现象来追思历史。
比如看到的是温赖特中将和珀西瓦尔中将在麦克阿瑟“两旁肃立”,“憔悴不堪”,追思到的是温赖特“长时间的战俘生活”以及珀西瓦尔将军曾经“放弃新加坡”“向日军投降”的史实片断。
然而,无论历史感多么厚重,对于“日本签字投降”这样一个历史事件来说,使人如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仍然是第一位的,所以,作者的笔力仍然是重点放在了现场报道上。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哪天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是哪天铭记历史,大家知道日本投降日是哪天吗?下面小编整理了日本投降时间以及日本无条件投降日相关详细资料。
欢迎阅读。
日本投降日是哪天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公元2016年8月15日。
70年前的这一天,疯狂肆虐的日本法西斯低下了罪恶的头颅,放下了沾满人类鲜血的屠刀。
70年前的这一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战场升起了胜利的旗帜,中华民族在付出伤亡3500万人的巨大牺牲后走出了世纪的苦难。
70年前的这一天,全世界对法西斯的历史审判、神圣判决,宣示着人类世界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永远对法西斯说“不”!明天,是浇铸着永不冷却的热血之日。
谨以此刊纪念胜利,警示后人——永远珍惜和平,永远捍卫和平。
这一天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热血和生命浇铸的民族复兴丰碑任天佑1945年8月15日——这是一个炎黄子孙永远不会忘怀的日子。
在这一天,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一天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史。
这一天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道路。
这是一个丰碑般砌满血泪与欢呼的日子。
日本投降,华夏子孙流淌着喜悦的热泪,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日本法西斯的失败,从它发动侵略战争那一天就注定了。
早在此前几天,中华大地已沉浸在欢呼声中——8月10日18时许,重庆无线电波传出“日本要投降了”的消息。
顿时,千万市民拥到街头,欢呼声鞭炮声淹没了整个山城,百姓们彻夜难眠。
8月10日晚,新华社收到发自路透社、合众社有关日本乞降照会的电讯,副社长吴文涛直接拨通了枣园毛泽东的电话。
消息传开,人们纷纷拥向街头欢庆胜利。
在经历淞沪会战惨烈洗礼的上海,日本投降消息于8月10日晚传出,11日全市店铺停业,爆竹声整天不绝……在这充溢了中华大地的喜悦中,湖南芷江刻在历史的记忆中——中国接受日军洽降会议首先在湖南芷江举行。
高中语文落日原文

高中语文落日原文《落日》是在那天朱启平经历了那场投降仪式后,有感而发写成的!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落日原文,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落日原文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开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
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
天刚破晓,大家便开始准备。
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
“密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
走动不开。
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卡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
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
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
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
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
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
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签字场所签字的地方在战舰右侧将领指挥室外的上层甲板上。
签字用的桌子,原来准备向英舰“乔治五世”号借一张古色古香的木案,因为太小,临时换用本舰士官室一张吃饭用的长方桌子,上面铺着绿呢?布。
桌子横放在甲板中心偏右下角,每边放一把椅子,桌旁设有四五个扩音器,播音时可直通美国。
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柜门,如同装饰着织绵画一般,装着一面有着十三花条、三十一颗星、长六十五英寸、阔六十二英寸的陈旧的美国国旗。
这面旗还是九十二年前,首次来日通商的美将佩里携至日本,在日本上空飘扬过。
现在,旗的位置正下视签字桌。
桌子靠里的一面是联合国签字代表团站立的地方,靠外的留给日本代表排列。
桌前左方将排列美国五十位高级海军将领,右方排列五十位高级陆军将领。
桌后架起一个小平台,给拍电影和拍照片的摄影记者们专用。
日本天皇《投降诏书》原文

其难而耐负,战忍伤其、难蒙忍战,祸以、为失万家世业开者太之平生之计基,。
亦朕所念也。
惟今后帝国将受之苦难,固非旬常,朕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
然时运之所趋,朕欲耐赤对,于谢始皇终祖与皇帝宗国之共神为灵东乎亚!解此放朕合之作所之以各卒盟至邦饬,帝得政不府表联示合遗公憾告之也。
念及帝国臣民死于战阵,殉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族,五内为裂。
敌新战使已残四虐载炸,弹纵,有频陆杀、无海辜将,士惨之害奋所战及,,百实官难有逆司料之。
奋仍,继一续亦交众战庶,之不奉仅公导,致各我自民克族尽之最灭大亡努,力亦,将战破局人未类好之转文,明世。
界如大斯势,亦朕不何利以于保我亿。
兆加之之,联曩合者公帝告所盖以谋对求美帝、国英臣两民国之宣安战宁,,实同亦享出万于邦庶共几荣帝之国乐之,自乃存皇与祖东皇亚宗之之安遗定范。
,至亦若为排朕斥所他眷国眷之不主忘权者,。
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交裕朕仁日深天本鉴皇天皇于《世投界降之诏大书》势原于文帝国之现状,欲非常之错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之臣民。
已命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接受其期发误扬前国途体,之失精信华与,世勿界后,于朕世最界戒之之潮。
流宜。
念望举尔国等一臣家民,善子体孙朕相意传。
,确信神州之不灭,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朕于兹得以护持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常与尔等臣民共在。
若夫为感情所激,妄滋事端,或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失。
日本投降中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日本投降中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导语:相信只要是中国人,就会对日本曾经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有些了解,当然更应该了解和清楚的则是日本投降中国的时间,宣布投降是在1945年8月15日
相信只要是中国人,就会对日本曾经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有些了解,当然更应该了解和清楚的则是日本投降中国的时间,宣布投降是在1945年8月15日,同年的9月9日正式签署了投降书,这是全中国人民都在兴奋的一天,那么日本投降中国时间为什么会在这一年呢?
日本投降历史图片
日本在这一年向中国投降的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就在前一年,也就是1944年,美国对日本展开了大规模的反击,从日本手里迅速夺得了三个群岛,更让日本海、空两军战斗力几乎全部丧失,这对日本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1945年1月由美军开始进攻,目的地直指日本本土,并向日本发出投降通告,但是日本方面却宣称决不投降,并展开了一系列可以说是疯狂的举动,而在中国国内,日本军队逐渐在中国军队的步步紧逼下,开始后退,与之相对的就是之前被日本占据的城市在被中方慢慢收回,但是即便是在这种状况下,日本也并没有主动宣布投降的意思,直到美国为了避免大规模伤害,向日本投射了两颗原子弹,并对日本本土城市发动了一次次进攻后,原本宣布决不投降的日本开始动摇,之后日本在中国的战场上的连续战败,可以说彻底压垮了日本,终于在这一年的八月十四日,日本发布停战书,第二天宣布投降,二十六天之后正式向中国签署投降书。
日本投降中国时间其实是和日本向同盟国投降的时间很近,都在1945年的9月份,而且也只差了短短几天而已,因此,这个时间是很值得纪念的。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始末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始末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一共经历了企降、洽降、签降三个阶段。
1945年5月8日,德国圞法圞西圞斯被圞迫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
为了巩固这一胜利和早日结束对日战争,同年7月中旬至8月初,苏美英三国首圞脑在波茨坦举行了会圞议。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又发表了《中美英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并重申“开圞罗宣圞言之条件必将实施”。
但日本法圞西圞斯企图负隅顽抗,7月28日,日本政圞府公开拒绝了《波茨坦公告》。
这样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8月6日和9日,美国对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当时仅有的两颗原圞子圞弹,将这两座城市夷为废墟;中国军民在中国战场展开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决战。
国际形势的这一重大变化,迫使日本政圞府不得不考虑投降问题。
从8月9日上午10时开始,日本政圞府连续召开最高战争指导会圞议、内阁会圞议和御前会圞议,研究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的问题。
因政圞府内部意见分歧,争执不休,僵持到10日凌晨,裕仁天皇不得不出面“圣断”,表示在保持日本“国体不变”的前提下,同意接受公告。
日本政圞府遂据此表示正式接受公告。
但是,在它发给盟国的照会中,却提出“投降”是有条件的,即“不包含任何有损于天皇陛下君权的要求”。
对此,美国复照坚持“天皇和日本政圞府统圞治圞国圞家的权力将服圞从于盟军最高司令”,“日本政圞府的最终形式根据《波茨坦公告》按日本人圞民自圞由表达的愿望建立”。
由于10日当天,日本陆相阿南还发表了一份《告全军将士》的训令,鼓吹“圣圞战到底”,因此,盟国对日作战仍在继续。
8月14日中年12时,日本天皇在皇宫地下室亲自召开御前会圞议,研究盟国的答复。
鉴于日本战败的形势已无法挽回,天皇表示“同盟国的答复是可以接受的”,即同意无条件投降,并要求内阁立即起草停战诏书。
会后,日本内阁马上在铃木总圞理大臣的官邸召开圞会圞议,一致同意天皇的决定。
下午7时,内阁会圞议通过了停战诏书的定稿。
日本二战投降书

终战诏书是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签署的表示接受美、英、中、苏四国在波茨坦会议上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同意进行无条件投降的诏书。
诏书主要由迫水久常、川田瑞穗、安冈正笃执笔完成,其他内阁大臣亦曾参与修订。
为了争取免除裕仁的战争责任以及保护天皇制,诏书在措辞上采取了诸多手段,诸如粉饰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的实质;规避日本对亚洲诸国的战争责任,只将对象限制在美、英两国;且将裕仁作为日本侵略军最高统帅的责任转嫁给日本政府。
诏书在8月14日由裕仁亲自宣读并录音,次日通过电台广播,称“玉音放送”。
《终战诏书》全文(中译)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等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公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
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希求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至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然交战已阅四载,虽陆海将兵勇敢善战,百官有司励精图治,一亿众庶克已奉公,各尽所能,而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
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实难逆料。
如仍继续作战,则不仅导致我民族之灭亡,并将破坏人类之文明。
如此,则朕将何以保全亿兆赤子,陈谢于皇祖皇宗之神灵乎!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朕对于始终与帝国同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念及帝国臣民之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者及其遗属,则五脏为之俱裂;至于负战伤,蒙战祸,失家业者之生计,亦朕所深为轸念者也。
今后帝国所受之苦固非寻常,朕亦深知尔等臣民之衷情,然时运之所趋,朕欲忍所难忍,耐所难耐,以为万世之太平。
朕于兹得以维护国体,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
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
日本投降签字二战全面结束

日本投降签字二战全面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裕仁于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亲笔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正式宣布日本在二战中的投降。
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结束,为世界带来了和平与希望。
本文将介绍日本投降的背景及其意义,以及签字仪式的具体细节。
一、日本投降的背景二战期间,日本是同盟国轴心国之一,与德国和意大利组成了极右翼的轴心国阵营。
然而,战争的持续使得日本伤亡惨重,资源匮乏,经济崩溃,国力大幅下降。
此时,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已逐渐取得优势。
1945年,美国展开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包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轰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
丧失了两座城市后,日本政府面临着庞大的国家危机和民众的压力。
同时,苏联也宣布对日本发动战争,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战争形势对日本非常不利,国家元首裕仁天皇在军事、经济及政治上认识到了日本无法继续战斗下去的现实。
因此,日本政府决定向盟军投降,结束残酷的战争。
二、日本投降的意义日本投降对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日本投降使得世界二战正式结束,终结了全球长达六年的激烈战斗。
欧洲已在数月前夺取了胜利,日本的投降标志着全球范围内的和平恢复。
其次,投降解放了日本国民,使其免受战争带来的苦难。
战争期间,许多无辜的日本平民遭受了巨大损失,特别是在美国的空袭中。
日本的投降意味着终止了空袭和军事行动,使日本人民能够重建家园。
第三,投降让日本开始实现战后和平与民主的重建。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盟军的协助下进行了结构性变革,成为一个民主、和平、现代化的国家。
投降给了日本一个机会,摆脱极端主义,追求发展和繁荣。
三、签字仪式的具体细节1945年9月2日,日本天皇裕仁亲自前往美国战舰密苏里号,参加了投降的签字仪式。
仪式在日本海军舰队的面前举行,旨在展示日本政府真正的投降决心。
当天,盟军最高指挥官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和其他各国代表出席了仪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的投降书是谁写的
其实日本投降书是谁写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昭和天皇裕仁,他是日本第124代天皇。
他的父亲是嘉仁天皇,母亲贞明皇后,妻子香淳皇后。
裕仁从小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军国主
义思想的环境里,也因从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为后来全面侵华埋下了祸根。
1912年,裕仁祖父明治天皇去世与导师乃木自裁殉死,给童年时期的裕仁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得了
很长一段时间的自闭,这也造成了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变态的性格。
20岁的裕仁开始了两个月的欧洲之旅。
在这场旅行中,裕仁收获颇丰。
这也为当时日本政治与军事发展提供了基础。
裕仁改“日本国天皇”为“大日本帝国皇帝,”此处表现
裕仁的野心逐渐膨胀。
1937年7月7日这一天,以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
五年后,又发动了太平洋战争。
八年后,美国向日本投射一枚原子弹,日本无条
件投降。
战败后裕仁写下投降书。
之后死于癌症。
裕仁的这一生传奇多彩,在政治与军事上,裕仁无疑是做的极好的。
在投降书中,有
这样一句话:“至若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领土,固非朕之本志。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
个地震高发区。
在侵华前,日本发生过大地震,这一是造成日本对外侵略的原因之一。
日本投降前政变是日本内部的叛乱,中日双方经过多年的战斗,日本人终于无条件投
降了,但是部分日本人依旧不甘就此放弃。
日本投降前政变要从天皇裕仁对日本国上下的
宣告说起,天皇裕仁意志坚定不移地说“我所宣布的无条件投降的决定不会变……”话音
刚落,哭泣声响起了,他们并不甘心就这样的无条件投降。
天皇下令写下了诏书,安全起见还将诏书用录音带录音,并且完好的保存,预计在第
二天播放的,政变开始有了眉目,主战派的军官决定举行前所未有的政变,就在当天夜晚,他们偷偷潜入皇宫,四下翻找录音唱片,并打算将它偷走,企图阻止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的重大决定,但他们的行踪很快被警卫队发现,这次政变失败了。
诏书还是如期在广播播
放了,当陆相阿南听到这个消息,受不住打击剖腹自杀了。
日本投降前政变就此结束。
日本代表已经同意在投降书上签字。
9月2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在日本首都东
京迎来了一个十分庄严的时刻,美国战舰抵达日本,日本两位代表重光葵同梅津美治郎同
时代表日本政府签字,与此同时,其它国家的代表也纷纷签字,有盟军代表麦克阿瑟,美
国代表尼米茨海军、中国代表徐永昌、英国代表福莱塞、苏联代表杰列维亚科,还有加拿大、法国等不同国家的代表都在受降仪式上依次表态。
从那以后,各国人民迎来了胜利的时刻,日本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就此结束,非正义
战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中日双方一直争锋相对,战争不断,特别是在我国很弱的时候,日本乘机对我国挑起
战争。
在近代历史上,中日之间的战争就持续了很多年,后经过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才打败
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
日本最终选择投降,那么日本投降时的首相是谁呢?
经过中国全国上下所有人们的努力奋战,在重大力量下中国在战场上占据上风,几年后局势扭转,在后来的几次战役中由于日本失利,日本战事节节败退,日本陆军大东条英机把过失归在自己身上,对于战败十分自责,1944年7月,他因内疚选择了辞职。
日本投降时的首相是小矶国昭。
但1945年4月,经过上级调查核实,首相小矶国昭原来是甲级战犯,结果受到法律的制裁被处以死刑。
1950年11月,大和首相二人皆因疾病在日本首都东京与世长辞。
那么在日本的首相小矶国昭离世之后日本的首相又是由谁担任的呢?在小矶昭国去世之后,首相是由铃木贯太郎担任的。
铃木贯太郎是日本的海军,伟大的政治家,出生于大板府。
他的功勋显著,他个人热爱和平,所以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日本投降的时间是1945年8月15日,铃木贯太郎在位的时间正好是1945年4月7日至1945年8月17日,所以铃木贯太郎就是日本投降时的首相。
但他反对战争,在日本投降后继续在日本政府部门工作。
但是没过多久,铃木贯太郎就不幸因病逝世于1948年4月17日。
猜你感兴趣: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