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术知识点
《骨髓穿刺》PPT课件【25页】

30-40°
C2、操作中-拔针
C3、操作后-观察、记录
D、穿刺成功的判断
E、注意事项
出现干抽怎么办?
常见原因:骨髓增生低下(再障)骨髓间质细胞增多(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极度活跃(慢粒)骨髓坏死等
对策:更换穿刺部位骨髓活检
Q&A
两个重点: 骨髓穿刺术的禁忌症 骨髓穿刺术的操作过程一个难点 骨髓穿刺术的操作过程
A2、禁忌症
血友病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凝血功能障碍
A2、禁忌症
B、物品准备
C、操作过程
C1、操作前-医生准备
C1、操作前-患者准备(体位)
C2、操作中-穿刺点选择
胸骨
髂前上棘
髂后上棘
胫骨内侧
腰椎棘突
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骨质较平,易于固定;操作方便,取仰卧位
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距后正中线约4-6cm;取俯卧位或侧卧位
胸骨柄或胸骨体相当于第一二肋间隙的位置,取仰卧位
腰椎棘突的突出部分,一般选择第十一十二胸椎,取坐位或侧卧位
胫骨小头的内侧,常用于3岁以下的小儿
C2、操作中-消毒、铺巾
消毒顺序:以穿刺点为中心,自内向外消毒范围:直径15cm以上消毒次数:3次消毒不留白(要求外圈压内圈的外1/3)每次消毒范围小于前次,最后一次消毒范 围大于孔巾直径消毒用品:0.5%碘伏,2%碘酊,75%酒精
骨髓穿刺术
bone marrow puncture
骨髓穿刺术的概述
简称“骨穿”,是利用骨穿针刺入骨髓腔,抽取骨髓液来化验的一种常用的诊断技术
是临床医生必须掌握的穿刺操作之一
内 容
B
D
A
C
骨髓穿刺术讲义PPT课件

骨髓穿刺术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 用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细胞
学、原虫和细菌学等几个方面。
明确诊断
通过骨髓穿刺可以明确造血系 统、免疫系统等疾病的诊断。
评估疗效
对于已经确诊的疾病,通过骨 髓穿刺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预 后。
科研
骨髓穿刺还可以用于科研,如 研究骨髓细胞的形态、功能等
。
骨髓穿刺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VS
4. 抽取骨髓液
拔出针芯,接20ml注射器,缓慢抽吸, 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抽吸 0.1~0.2ml,并推于玻片上,迅速制作涂 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 染色检查。
02
骨髓穿刺术常用方法与技巧
髂后上棘穿刺法
穿刺点定位
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
穿刺方法
患者侧卧位,双腿屈曲,双手抱膝,使髂后上棘突出 。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 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操作者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 肤,右手持穿刺针与骨面垂直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 骨质后,再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 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拔出针芯,接20ml注射器,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 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
;重度感染需静脉输液抗感染治
03
疗,同时加强局部换药和护理。
神经损伤处理
04 轻度神经损伤可给予营养神经药
物治疗;重度神经损伤需及时就
医检查处理,必要时手术治疗。
04
骨髓穿刺术操作规范与注意事项
操作前准备工作要求
术前评估
了解患者病情、病史、过敏史等相关信息 ,评估穿刺部位皮肤状况及凝血功能。
知情同意
并发症处理
如出现穿刺部位疼痛、出血、感染等并发 症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生。
《骨髓穿刺术》课件

1
1. 麻醉
局部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法,麻醉部位通常在髂前上棘下方。
2
2. 穿刺
医生会用一支特殊的针刺破骨髓腔,以获得骨髓组织样本。
3
3. 采样
通过穿刺针,医生会获取足够的骨髓样本用于后续检查。
骨髓穿刺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骨髓疾病的确诊、白血病病情监测、不明原因的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
禁忌症
凝血功能异常、骨髓穿刺禁忌症、炎症局部感染和妊娠早期等。
注意事项
在进行手术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药物过敏、有无出血倾向或其他健康问题。
骨髓穿刺术的并发症和风险等。
2 风险
虽然骨髓穿刺术是安全的医疗操作,但仍存 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专业 医生。
骨髓穿刺术的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准备工作
• 检查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史 • 检查准备的穿刺设备 • 确认患者理解和同意手术
注意事项
• 麻醉方法选择和操作准确性 • 设备消毒和操作无菌规范 • 患者的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
骨髓穿刺术的术后护理和康复建议
1
术后护理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穿刺点是否出现感染迹象、保持休息和饮食。
2
康复建议
遵循医生的建议和处方、定期复查、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
3
案例分享和疗效评估
通过独特的骨髓穿刺案例分享,了解手术的疗效和临床应用。
《骨髓穿刺术》PPT课件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骨髓穿刺术的定义、目的以及适用症和禁忌症。还包括了 操作要点、并发症和风险,以及术后护理和康复建议。
骨髓穿刺术的定义和目的
骨髓穿刺术是一种侵入性的医疗操作,用于获取骨髓样本以进行检查和诊断。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和评估血液疾病、免疫系统问题和某些癌症病因。
骨髓穿刺术操作要点

骨髓穿刺术操作要点引言: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获取骨髓组织样本。
它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多种血液疾病,如白血病、贫血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本文将介绍骨髓穿刺术的操作要点,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和安全地进行该项操作。
一、术前准备1. 患者信息核对:确认患者身份、病史和过敏史等重要信息,与患者本人核对。
2. 仪器准备:准备好骨髓穿刺针、注射器、局麻药、消毒液和敷料等必要的器械和材料。
3. 术前告知:向患者解释骨髓穿刺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并征得其同意。
二、操作步骤1. 术者准备:穿戴好手套、口罩和帽子,洗手并消毒双手。
2. 术区准备:将患者放置在平躺位,并在穿刺部位进行皮肤消毒。
3. 局部麻醉:使用适量的局麻药沿穿刺部位皮肤进行浸润麻醉,待麻醉生效。
4. 确定穿刺点:通过触诊或B超引导确定骨髓穿刺点位,一般选择髂骨后上缘或胸骨下缘。
5. 穿刺操作:将穿刺针沿骨髓穿刺点位垂直刺入皮肤,同时向下施加适当的力量,直至穿透骨骼。
6. 获取骨髓组织:在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逐渐吸取骨髓液或组织样本,同时注意避免吸入空气。
7. 针头拔出:在获取足够的骨髓样本后,将穿刺针缓慢拔出,并迅速用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位。
8. 清点样本:将获取的骨髓样本转移到无菌试管中,并标注好患者信息和样本编号等重要信息。
9. 处理样本:将骨髓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分析。
三、术后处理1. 观察: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感染等不适症状,并记录相关观察结果。
2. 给予护理: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冷敷止血、消炎药物等。
3. 术后宣教:向患者解释术后注意事项,如避免剧烈活动、保持伤口清洁等,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
4. 治疗观察:根据骨髓穿刺结果,及时调整患者的治疗方案,并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随访。
结论:骨髓穿刺术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检查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多种血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骨髓穿刺术时,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要点,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骨髓穿刺术专题知识

[禁忌症]
血友病 穿刺部位有感染及皮肤病时不宜做
穿刺。
[操作准备]
1.准备:
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灭菌消毒 剂,清洁盘,骨髓穿刺包,2%碘酒和 75%酒精,5ml和20ml灭菌注射器,2 %普鲁卡因,清洁干燥玻片,推片, 如做骨髓培养,另需20ml灭菌注射器、 含培养基旳细菌培养瓶,酒精灯,火 柴。
抽吸骨髓成功旳标志
拔出针蕊,接上干燥旳10ml或20ml注射器 ,用适当力量抽吸,若针头确在骨髓腔内 ,抽吸时病人感到一种轻微锐痛,随即有 少量红色骨髓进入注射器中。骨髓液吸收 量觉得宜。如作骨髓液细菌培养,需在留 取骨髓液计数和涂片制成标本后再抽取12ml。
涂片措施
将抽取旳骨髓液滴于裁玻片上,急速 作有核细胞计数及涂片数张以备作细 胞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酶标 本检验。
脊椎棘突穿刺术
1、患者侧卧或反向坐于椅子上,两臂置于椅背 ,头枕臂上。
2、以上部腰椎棘突为穿刺点,左手拇指及食指 在预定穿刺旳棘突上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由 棘突之侧方或中央垂直刺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胫骨穿刺术
(仅合用2岁以内旳患儿) 1、患儿仰卧治疗台上,由助手固定下肢,选胫
骨结节平面下约1cm(或肠骨上中l/3交界处)之 前内侧面肠骨为穿刺点。 2、左手拇指及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在骨 面正中部与之成垂直方向刺入。
[注意事项]
1.术前应检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有出血倾向 和血小板低于20×109/L应尤其注意,血友病禁穿。
2.操作前要与病人交流,应向患者阐明骨髓穿刺旳目旳, 创伤性检验旳病人同意书署名。
3.定位要精确。 4.无菌概念要强,先戴口罩、帽子,然后洗手;打开
骨髓穿刺包前,先检验消毒是否过期,打开消毒包后, 检验器械是否齐全。 5.注射器、穿刺针必须干燥,以免发生溶血。抽取骨 髓涂片检验时,应缓慢增长负压,当注射器内见血后 应立即停止抽吸,以免骨髓稀释。同步要作涂片及培 养者,应先抽骨髓少许涂片,再抽骨髓培养,不可并 做一次抽出。取下注射器时,应迅速插回针芯,以防 骨髓外溢。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点复习:骨髓穿刺术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点复习:骨髓穿刺术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点复习:骨髓穿刺术适应证1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和各类型的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转移瘤、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可检测寄生虫。
3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均可行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4骨髓穿刺又可观察某些疾病的、疗效。
操作方法1.穿刺部位选择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2.体位胸骨及髂前上棘穿刺时取仰卧位。
髂后上棘穿刺时应取侧卧位。
腰椎棘突穿刺时取坐位或侧卧位。
3.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4.将骨髓穿刺针固定器固定在适当长度上(髂骨穿刺约1.5cm,肥胖者可适当放长,胸骨柄穿刺约1.0cm),以左手拇、示指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于骨面垂直刺入(若为胸骨柄穿刺,穿刺针与骨面成30〜40。
角斜行刺入),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钻刺骨质,当感到阻力消失,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
5.用干燥的20ml注射器,将内栓退出lcm,拔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0.2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作涂片5〜6张,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如需作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ml注入培养液内。
7.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
骨髓穿刺术操作要点

骨髓穿刺术操作要点骨髓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和治疗方法,用于获取骨髓液或骨髓组织样本,以诊断和监测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正确的操作技巧对于确保手术安全和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骨髓穿刺术的操作要点。
1. 准备工作在进行骨髓穿刺术前,医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检查目的,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
同时,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可能存在的禁忌症。
确保手术器械的完好无损,消毒物品齐全,手术室环境整洁。
2. 术前准备患者需要空腹,通常在清晨进行穿刺术。
术前患者应保持平躺位,将骨髓穿刺部位暴露。
穿刺部位通常选择髂骨前上棘下方或胸骨柄上方,消毒穿刺部位。
3. 局部麻醉使用局部麻醉药物,如2%利多卡因,对穿刺部位进行麻醉。
在注射麻醉药物前,可进行皮肤表面的冰敷,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4. 穿刺操作选择合适的穿刺针,通常使用带有内锥的骨髓穿刺针。
将穿刺针垂直插入穿刺部位,以稳定的速度向骨髓腔穿刺。
通常需要穿过皮肤、皮下组织、骨膜和硬骨质,直到进入骨髓腔。
5. 提取骨髓液样本当穿刺针进入骨髓腔后,需将内锥推入以提取骨髓液样本。
同时,需要通过注射器或负压系统提供合适的负压,以顺利抽取骨髓液。
抽取的骨髓液应保存在适当的容器中,并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
6. 骨髓组织样本获取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获取骨髓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这时,可以使用特殊的骨髓穿刺针或活检钳进行组织的获取。
操作时需小心谨慎,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或引发出血。
7. 操作后处理骨髓穿刺术结束后,需要对穿刺部位进行处理。
通常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局部压迫,以减少出血和渗血,并采取适当的消毒措施。
在操作后,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交流,告知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
8. 注意事项和并发症骨髓穿刺术是一项有一定风险的操作,需要医务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在操作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穿刺部位感染,保持操作环境清洁;- 注意控制穿刺深度,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注意穿刺针的角度和方向,以避免刺入关节腔或脏器;- 在抽取骨髓液时,避免引起血液外溢或骨碎流出。
骨髓穿刺术

骨髓穿刺术●手消液在有效期内,(六步洗手)●操作前已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
●了解患者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情况●已向患者说明穿刺注意事项,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测量患者生命征,(打开血压计),均为正常。
●物品准备:(骨髓穿刺包,手消液,0.5%碘伏,2%利多卡因,无菌手套、胶布、载玻片。
布包要准备5ml和10ml注射器)检查各物品外包装良好,均在有效期内。
(推车至床旁)●周围安静,室内温暖,光线充足,保护患者隐私,拉好床帘。
●常用的穿刺点有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腰椎棘突、胸骨。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本次选择右侧髂前上棘后1~2cm骨面较平处,充分暴露穿刺部位,皮肤完好无破损,做一标记。
●(垃圾筒放好)。
●(再次洗手),打开骨髓穿刺包外层,持物钳打开内层。
检查包内各物品齐全。
●助手协助倒碘伏。
●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周围环形扩展消毒至少15cm,待干后消毒第二遍,范围小于第一遍。
待干后消毒第三遍,范围小于第二遍并大于洞巾范围。
●(铺巾)●(布包时助手撕入注射器)●检查注射器通畅。
针芯与枕套匹配,无倒钩倒刺。
●与助手共同确认麻醉药的名称、浓度、有效期。
2%利多卡因在有效期内,外观清澈,无沉淀无浑浊。
●(抽利多卡因,排空注射器内气体。
)●“现在要给你孩子打麻药了,比较痛,请你固定并抚慰他一下”再次定位穿刺点,(左手持纱布一块,拇指与食指绷紧穿刺点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在穿刺点局部皮下注射形成一个皮丘。
●(垂直进针),负压回抽无回血,逐层浸润直至骨膜,并对骨膜进行多点麻醉,(拔针),纱布按压片刻待麻药生效。
●调节穿刺针螺旋,使固定器在距针尖1.5cm处。
●“现在要开始穿刺了,请你固定并抚慰他一下”(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经穿刺点,垂直骨的长轴,针尖向足端倾斜,当穿刺针针尖接触骨面时,则沿穿刺针的针体长轴左右旋转穿刺针,缓慢钻刺骨质,当有突破感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则表示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内。
)●(拔出针芯,放入无菌盘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髓穿刺术
(教辅用书: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第2版)
1.适应证
①各类血液病的诊断和全身肿瘤性疾病是否有骨髓侵犯或转移。
②原因不明的肝、脾、淋巴结肿大及某些发热原因未明者。
③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病需要骨髓细菌培养或涂片寻找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的骨髓培养及骨髓涂片寻找疟原虫和利-杜小体。
④诊断某些代谢性疾病,如戈谢(Gaucher)病,只有骨髓找到Gaucher细胞,才能最后确定诊断。
⑤观察血液病及其他骨髓侵犯疾病的治疗反应和判断预后。
⑥骨髓移植时采集足量的骨髓。
2.禁忌证
①血友病及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当骨髓检查并非唯一确诊手段时,不宜进行此种检查,以免引起局部严重迟发性出血。
②骨髓穿刺局部皮肤有感染。
3.操作步骤
(1)体位:骨髓穿刺的体位因穿刺点的选择部位不同而异。
①俯卧位或侧卧位:适于选择髂后上棘穿刺点。
②仰卧位:适于选择髂前上棘和胸骨穿刺点。
③坐位或侧卧位:适于选择腰椎棘突穿刺点。
(2)穿刺点的选择
①髂后上棘穿刺点:位于L5和S1水平旁开约3cm处一圆钝的突起处,此处穿刺容易成功,而且安全,是最常用的穿刺点。
为骨髓移植提供大量骨髓时,常首先将此部位作为穿刺点。
②髂前上棘穿刺点:位于髂前上棘后1~2cm较平的骨面。
③胸骨穿刺点:位于第2肋间隙胸骨体的中线部位。
骨髓液含量丰富,当其他部位穿刺失败或仍不能明确诊断时,需做胸骨穿刺。
再障患者应行胸骨骨髓检查。
④腰椎棘突穿刺点: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不常用。
⑤穿刺点避开局部皮肤感染灶,确定后标记穿刺点。
(3)消毒铺巾
(4)麻醉
(5)穿刺
胸骨穿刺和腰椎棘突穿刺无突然感到穿刺阻力消失的突破感。
(6)抽取骨髓液
(7)制片:动作要迅速,以免骨髓液凝固。
(8)拔针
(9)标本处理
4.并发症
①穿透胸骨内侧骨板,伤及心脏和大血管:很罕见,非常危险。
原因:胸骨穿刺时用力过猛或穿刺过深。
预防:胸骨穿刺时固定穿刺针长度,一定要固定在距针尖约lcm处,缓慢左右旋转骨髓穿刺针刺人,且开始用力一定要轻。
②穿刺针被折断在骨内:很罕见。
原因:穿刺针针头进入骨质后操作者摆动过大;穿刺过程中,骨质坚硬而难以达到骨髓腔
时强行进针。
预防:穿刺针针头进入骨质后不要摆动过大;穿刺过程中,如果感到骨质坚硬而难以达到骨髓腔时,不可强行进针。
处理:外科处理。
③局部皮肤出血和红肿感染: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