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课件PPT课件()(16)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 航天服由服装、头盔、手套和航 天靴等组成。其中结构最复杂的 服装由14层组成:最里层是液冷 通风服的衬里;衬里外是液冷通 风服,这种服装是由尼龙弹性纤 维和穿在上面的许多输送冷却液 的塑料细管制成; 这种航天服属
舱内航天服,除了头盔和胶皮手 套,整个航天服是用一种特殊的 高强度涤纶做成的.为了防止膨胀, 宇航服上特制了各种环、拉链、 缝纫线以及衬料等。同时,保温、 吸汗散湿、防细菌、防幅射等功 能也体现在其中。
定义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理 变
特征 形状发生改变或状态发生改变

汽油挥发
例如
铁水铸成锅
蜡烛受热熔化
实验3
向蓝色的胆矾溶液中 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实验4
向石灰石中加少量稀盐酸,用带有 导管的胶塞塞住试管口,把导管末 端伸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3、能否发明更多更好的新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 使人类生活更健康?
4、或者说能不能废物利用,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5、或许你想一件用特殊材料制成的衣服,可以调节
体温,穿上它,冬暖夏凉,甚至还可以随光的强 度改变颜色。
上述这些美好的愿望就只有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来实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化学研究的内容和作用
1、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和农药,以增加粮 食的产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上册全套PPT课件
2020/6/4
欢迎你们探求化学的奥妙!
化学 ---是一门自然科学
它能呼风唤雨; 还能给人类丰衣足食,健康长寿; 也能保家卫国; 造福人类,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看了上面的图片,大家是 否有这样的思索?
1、怎么样才能使物品变得更加丰富?生活变 得更加的美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初三)全套PPT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初三)全套PPT课件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
银 铜金铝 锌 铁 铅
100作标准)
优 100 99 74 61 27 17
7.9 良
密度/(g cm-3)
金 铅银 铜 铁锌铝 大 19.3 11.3 10.5 8.92 7.86 7.14 2.70 小
熔点/℃
钨 铁 铜 金银 铝

高 3410 1535 1083 1064 962 660 232 低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铝
• 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这是为什么? • 现在世界上铝的产量已经超过铜,而且铝
制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又是为什么?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常温下除汞外均为固体。 (2)有金属光泽,大多数为银白色。而铜为紫红色,金 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一些金属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铜
• 在现代,铜仍旧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铜的导 电性仅次于银,居金属中的第二位,大量用于 电气工业。
• 铜易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铜合金种类很多, 例如,青铜质坚韧,硬度高,易铸造;黄铜广 泛用于制作仪器零件;白铜主要用作刀具。
微量元素──铜
• 铜和铁、锰、钼、硼、锌、钴等元素都 可用作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是植物 正常生命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它可以提 高酶的活性,促进糖、淀粉、蛋白质、 核酸、维生素和酶的合成,有利于植物 的生长。
二、合金
• 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而得 到的具有金属特性或者超乎金属特性的混合物。
• 生铁和钢是铁的两种合金,也是使用最多的金属 材料。
• 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
• 由于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他们的纯金属不同, 这就使得合金更容易适合不同的用途。因此,日 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

2024版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2024版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02
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其中
包含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以及反应的热效应。
盖斯定律
03
盖斯定律指出,在相同条件下,无论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几步
完成的反应,其热效应总是相同的。
7
02 常见的化学物质
2024/1/25
8
氧气、氢气和氮气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 气体,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 烧和供给呼吸。氧气在医疗、冶
键等。
2024/1/25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存在的相 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物质的三态变化
物质的三态变化与分子间作用力的 变化密切相关。
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024/1/2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01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表现为反应体系的温
度发生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
质。
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研究
催化剂的作用:改变化学 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
催化剂的特点
2024/1/25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催化剂的应用:广泛应用 于化工生产、环保治理等 领域,如合成氨、汽车尾 气处理等。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 反应前后不变。
22
05 定量研究在化学中的应 用
2024/1/25

芳香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取 代而生成的化合物,具有特殊的 酚香味和弱酸性。

醇分子中的羟基被醚键取代而生 成的化合物,通式为R-O-R',具 有醚香味和一定的水溶性。
2024/1/25
31
油脂、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认识
2024/1/25

九年级化学上册ppt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ppt课件
2
二、元素符号 1.书写 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_拉__丁__文__名称的_第__一__个__字__母__来表示元素。 书写时注意: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_大__写__。如_C_表示碳元素。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_大__写__,第二 个字母要_小__写__。如_A_l_表示铝元素。 【特别提醒】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用“+”、“-”和 数字标明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和数目。
7
3.元素符号是采用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或另加第二个字母表 示的。( × ) 提示:元素符号是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或另加第二个 字母表示的。 4.2O表示氧元素和2个氧原子。( × ) 提示: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数字后,不再表示某种元素,只表 示几个原子。
8
【探究点】对元素的认识 观察下列图示,并探究相关问题。
9
石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1)“二氧化碳是由两个氧元素和一个碳元素组成的”,这种 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你的理由。 提示: 元素是原子的总称,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没有数量多 少的含义,它应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例如:二氧化碳是 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10
(2)“一氧化碳分子是由氧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这种说法 是否正确?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元素是宏观概念,不能用来描述微观粒子,它 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应正确描述为“一氧化碳是由氧元 素和碳元素组成的”。
11
(3)合作探究: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 元素吗?为什么? 提示:把握元素的概念应抓住“同质子、类原子”六个字。判 断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不仅要看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否相同, 还要看是否属于同一类原子。 ①“类原子”既包括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也包含 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不同的原子和离子(如钠原子和钠离子都 属于钠元素)。 ②“类原子”不包括由多个原子形成的分子或离子。如氖原子 (Ne)和水分子(H2O)的质子数都是10,但水分子中含有两种不 同的原子,因此不能判断两者属于同种元素。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使化学学习和研究有规律可循
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20
现代化学的发展 九大分支学科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核化学与放射化学、环境化学、 生命化学、材料化学
21
现代化学的发展
高科技——纳米技术
纳米碳管模型
纳米铜具有超塑 延展性铜纳米结 晶体机械特性惊 人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粗玻璃管另一端有“白 烟”冒出
有“白烟”生成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有二氧 化碳生成
说明火焰中有石蜡 蒸汽
产生的“白烟”是 石蜡蒸汽 的白色 小颗粒
27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石蜡受热熔化,由固态变成液态;温度降低,液态石 蜡又重新变回固态等。
扫描隧道显微 镜
22
现代化学材料
现代化学的发展
直径 6cm尼 龙绳 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品 能吊 起2t 的汽 车
高分子薄膜的 鸟笼
玻璃纤维 增强塑料
23
现代化学的发展
仿生荷叶的高科技布料,不沾油 和水,真正的“出淤泥而不染”
世博轴是由69块巨大白色膜布拼装成的 世界规模最大的连续张拉索膜结构,材 料不仅具有不易燃、防紫外线、抗风化 等特点,还具有自洁24性和高反射性。
人们对物质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质为 人类服务。 • 空气中的氮气很稳定,可做食品保护气,也可用于生产氮肥。
氮气的用途
食品 包装 袋中 充有 氮气
合 成 氨 工 厂
12
化学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化学的发展史
(元素周期律和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 PPT课件
目录
• 绪论 • 物质构成的奥秘 • 自然界中的水 •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我们周围的空气 • 碳和碳的氧化物 • 燃料及其利用
01
绪论
化学的研究对象
01
02
03
物质的组成
研究物质由哪些元素组成 ,以及元素之间的结合方 式。
物质的性质
研究物质在物理和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包 括颜色、状态、气味、熔 点、沸点、密度等。
物质的变化
研究物质在化学反应中所 发生的变化,包括反应条 件、反应速率、反应机理 等。
化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化学时期
人们开始利用火,并掌握 了制陶、冶金等工艺。
近代化学时期
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 学家提出原子论和分子学 说,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 。
现代化学时期
化学学科不断细化,研究 领域不断拓展,与物理、 生物等学科相互渗透,形 成了众多的交叉学科。
水的净化和软化
水的净化
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等方法 ,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使水 变得清澈透明。
硬水的软化
通过加热煮沸或蒸馏等方法,将硬水 中的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物而去除 ,从而得到软水。
硬水与软水
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称为硬水, 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称为 软水。
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化石燃料的开发与利用
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 气候变暖;产生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 染物,造成大气污染。
提高化石燃料的开采效率,开发清洁煤技术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能源的种类
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生物 质能等。
新能源的优点
可再生、清洁环保、资源丰富等。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ppt课件

②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
1.2 体验化学探究
从问题开始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 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 度去看旧的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 步。 ———— 爱因斯坦
从问题开始
敏锐观察和深入思考是提出问题的关键,提 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就要做好以下几点: • 仔细观察 • 不轻易放过任何“反常”现象 • 不轻易相信现成结论 • 不轻易相信现成结论 • 不迷信权威观点

问题 与分 析
结论
蜡烛+氧气
点燃
蜡烛哪去了?是消失了、还 是变成了其它物质?若变成 其它物质?是什么物质?
蜡烛燃烧后生成了二氧化碳 和水
二氧化碳+水
上述探究过程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
2、关注物质的
性质 变化


3、关注物质的 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
练习
1、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 究。 ⑴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 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⑵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 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

水分子模型
物质构成的奥秘
氧气
氧 气 分 子 模 型
物质构成的奥秘
水的电解
水的生成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
组成、结构、
的科学。
性质以及 变化规律
化学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化学与衣、食、住、行、能源、 信息、材料、国防、环境化学、 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都密切相 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全册课件-2024鲜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全册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12
空气
空气的组成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 体、二氧化碳等组成。
2024/3/27
空气的性质
空气无色无味,具有一定的密度和 压强,是一种混合物。
空气的作用
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 件,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
13
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 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准确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比例关系;注意单位换算和计算 结果的准确性。
28
07 第六单元 碳和碳 的氧化物
2024/3/27
29
金刚石、石墨和C
金刚石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具有高热导率、高硬度等特点,用于切割、 磨削、钻探等领域。
石墨
具有润滑性、耐高温、导电导热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铅笔芯、润 滑剂、电极等领域。
探究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探讨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分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废水、生 活污水等,以及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 健康的影响。
2024/3/27
提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等 具体措施,以及国家和个人在保护水资源方 面的责任和义务。
21
水的净化
2024/3/27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
介绍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 的水净化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 用范围。
2024/3/27
26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01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
物的状态。
0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稀有气 8个(氦为2个)不易失去也不易得到电子 体元素
【结论】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
子有密切关系。
结构 决定 性质
化学反应中的离子:
点燃
钠 + 氯气
氯化钠
Na Cl2
NaCl
4.离子化合物:阴、阳离 子相互结合形成离子化合 物。
NaCl
氯化钠的形成
Na
Cl
Na+
Cl-
NaCl
二、离子的形成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失去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个,易得到电子; 稀结有构气)体:最外层电子数=8个(He为2个)。(稳定
【小知识】物质都有趋向于稳定状态的特点 (如: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掉)。
原子也不例外,也有趋向于稳定结构的特点。 那么,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原子的稳定结构呢?
+13 2 8
➢根据右边的结构图回答: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_1_0_,该 原子的符号是_N_e__。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 阳离子,X值为_1_2_,符号是_Mg_2_+_。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 阴离子,X值为_8__,符号是_O2_-__。
点评:求离子的核电荷数采用还原成原子的方法
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核
电子层 最外层电子数
核电荷数
排布特点2: 原子的第一层 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 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 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 的不超过2个电子)。
+11 2 9
+11 2 7 2
【思考】分析下列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什么特点?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或多于4个
氦(He)
氖(Ne)
氩(Ar)
【稳定结构】像稀有气体元素原子这样的结构叫8电子稳
定结构。
若只有一个电子层,则2电子也是稳定
结构(如: He)。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情况
金属 一般少于4个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达稳定
元素
结构
非金属 一般等于或多 易得到电子而达稳定结构 元素 于4个
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一堆空架子。 任何为失败找借口的人虽然他的心灵上得到了安慰,但是他将永远的拥有失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将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小时候画在手上的表没有动,却带走了我们最好的时光。 在幸运时不与人同享的,在灾难中不会是忠实的友人。——伊索 在人之上,要把人当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当人。 无论何时,都要做好独自生活的准备。 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爱生而败仁者,其下愚之得欤? 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穿着饮食可以因陋就简,而搞学问是不能因陋就简的。 人工智能和天然愚蠢无法相提并论。 如你赢不了,至少你可以给予你的对手一个微笑。 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你能够做到的,比想像的更多。 你身边总有这样一种人:你成功了,他(她)当面恭喜你,暗地里妒嫉你;你失败了,他(她)当面安慰你,背地里笑话你。 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 学会下一次进步,是做大自己的有效法则。因此千万不要让自己睡在已有的成功温床上。
1.离子的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 离子。 2.阴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如: O2- 、S2-、 F- 、Cl-、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 如: H+ 、Na+、 Mg2+ 、Al3+ 3.离子符号的书写:电荷数标注在元素符号的 右上角(先写数字后写“+”号)。
4.离子所带电荷数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数决定。
+3 21 +4 22 +5 23 +6 24 +7 25 +8 26 +9 27 +10 28
Li
Be
BC
N
O
F
Ne
+11 281 +12 282 +13 283 +14 284 +15 285 +16 286 +17 287 +18 288
Na Mg Al
Si
P
S
Cl
Ar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等于8个
5.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
(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 (如:He、Ne)、金属(如:Hg、Fe)、 某些固态非金属(如:C、Si)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双原子(如:H2、 O2、HCl)、多原子(如:O3、H2O、CO2)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含有金属离子 或NH4+的化合物。如:NaCl、NaOH)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离子
【思考】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 它们会相互碰撞打架吗?电子在核外的排布 会有什么特点?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排布特点1:电子在核 外是分层排布的
(电子在核外是按照 能量由低→高,由里 →外分层排布的)
【思考】能否用一个更简明的图形来表示原 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呢?
小结与归纳
离子与原子区别
原子
结构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阳离子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
电性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表示 Na
Na+
O2-
相互 关系
阳离子 失电பைடு நூலகம் 原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得电子
阴离子
【基础练习】
1.要能够分清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2.要 能够根据示意图写出对应的符号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原子结构示意图
排布特点1: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
排布特点2: 原子的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 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 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电子)。
二、离子的形成
1.离子的概念: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 做离子。
2.阴离子、阳离子: 3.离子符号的书写:
Na
Mg
S
Cl
+11 2 8 1
+12 2 8 2
+16 2 8 6
+17 2 8 7
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Na+ +11 2 8
Mg2+ +12 2 8
S2- +16 2 8 8
Cl- +17 2 8 8
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能力提高】
➢某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为13, 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1_0__,该离子的名 称是_铝__离__子_,符号是_A_l_3+_,该离子的结构 示意图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